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贫困作为世界性难题,最初只是简单将其解释为缺乏资源,经过研究者的不断探索,贫困的内涵逐步延伸拓展到权力、经济、社会、政治、心理、精神等领域。贫困逐渐被视为一个社会政治问题(R.Scheyvens, Routledge 2012)。早在1945 年联合国创建之初就在《联合国宪章》里提到“消除贫困”,经过 70 余年的努力,全球经济不断发展,但贫困问题依旧存在。我国面临着同样严峻的贫困考验,自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把扶贫上升为重要工作任务,积极采取政府主导、中小城镇聚集、异地搬迁、产业扶贫、知识扶贫、生态扶贫、NGO 参与、旅游扶贫等多种有效措施消除贫困,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扶贫工作岂非朝夕之事,贫困如同顽渍一般侵入我国的各地,目前仍然留有 14 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涉及592 个国家贫困县,12.8 万个贫困村,呈现出贫困村落、贫困片区、贫困带交叉并存的现象,要彻底消除贫困仍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我国依托旅游发展带动区域落实扶贫工作,在诸多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果。
“十二•五”期间通过发展旅游带动 10%以上贫困人口脱贫,旅游脱贫者达千万之众。为了完成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工作任务,2020 年彻底摆脱贫困现状。“十三•五” 期间计划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 17%的贫困人口,约 1200 万实现脱贫。目前肩负任务艰巨、时间紧迫的双重压力,旅游扶贫能否如期实现预期的脱贫任务,能否在带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保证贫困人口切实脱贫致富,同时保障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安全,即如何看待旅游扶贫的综合绩效问题,是业界聚焦的核心所在。
旅游扶贫依托的基础是贫困地区的旅游资源,而旅游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扶贫攻坚更强调精准性,因此在探索旅游扶贫问题时,如果以村社为空间尺度,虽然更能聚焦贫困人口,但难以覆盖众多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因此,本研究以贫困镇乡为空间尺度,探索旅游扶贫问题,一方面能较好地集中统筹利用旅游资源,另一方面也能相对集中关注与解决贫困问题。此外,从目前旅游扶贫绩效的研究文献来看,研究对象的空间尺度比较大,绩效评估不易实现精准目标。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扶贫绩效研究进展
20 世纪 50 年代国际学术界以反贫困作为扶贫研究的出发点,发现扶贫与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正向关联,贫困人口收入跟随经济上涨而增长,贫困人口数量随之降低。中国扶贫绩效研究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末,扶贫绩效相关的学术成果主要集中在政府扶贫资金使用绩效等方面。
(1)扶贫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扶贫绩效评价多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涉及投入、产出、成果、影响等多个视角,构建了较为全面的涉及经济、社会、环境等层面的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对经济指标的探讨一骑绝尘,始终独占鳌头;贫困人口受益问题浮出水面成为近年来的热点。国内学者对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等方面开展较为丰富的思索。研究内容涉及扶贫资金、扶贫项目等;研究对象包括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地区、西部片区等贫困人口集聚区。也有学者从贫困基础、社会经济、人文发展、扶贫效果、可持续发展等维度设计综合扶贫绩效评价体系。
(2)扶贫绩效评价方法研究
目前,学术界较多地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回归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平衡记分卡等方法测评扶贫绩效。也有少数学者采用偏离额度分析法(SSM)[15]、项目收益分配法[16]、网络分析法(ANP 评价法)、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SPSIS 评价法)、物元模型、应用倾斜性评分匹配法(PMS)等评估方法来评价扶贫绩效。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贫困
在国外,英国学者 Rowntree 和 Booth 率先明确界定了贫困,他们认为贫困即无法维持基本生理需求[4]。其后针对贫困的研究脉络由此展开,世界银行对贫困的看法得到了公认,该组织认为由于缺乏能力或资源的贫困个人或家庭难以得到普通人能够轻易获得的生活条件和某些机会[63]。同时衡量个人或家庭是否贫困不仅依赖收入、支出等直接系数,还需要延展范围更多关注影响个人或家庭持续发展的医疗卫生、人均寿命等社会福利方面的内容[64]。世界银行最早就关注到贫困的问题,从 1990 年的每人每天 1 美元的第一个全球贫困线标准,经过 15 年的发展逐步提高到每人每天 1.25 美元,再上升为 2015 年的每人每天 1.9 美元。
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综合基本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65],着重从生存资料或生活物质能否得到基本满足来界定贫困。国家统计局认为贫困是指某个人或某个家庭其生存条件极其恶劣,连最低的生活标准都无法达到。我国贫困发展史上有着标志性的存在——贫困县,与贫困抗争漫长的历史中,贫困县也几经变化有着四个明显的阶段。第一批国家重点扶贫县包括 331 个县,具体是以 1986 年的人均纯收入 150 元为确定依据[66]。在此基础上,1994 年以 1992 年底人均纯收入“高七出低四进”为原则,进一步扩大为 592 个国家重点扶贫县[67]。2001 年,鉴于东部发展形势优越于中西部,取消东部原有 33 个重点县,另择中部、西部 33个县成为国家重点扶贫县[68]。2011 年,国家根据实际情况,将我国贫困线上调至人均纯收入 2300 元,据此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沿用至今的 592 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69]。贫困线标准于 2015 年升至 2800 元,2016 年又增加 200 元变为 3000 元左右,这一举措被认为是我国扶贫标准线与国际贫困标准线的距离最近的一次[70]。尽管国内的贫困线标准不断提升,朝着好的态势持续发展之中,但对比国际发展的速度,中国与国际贫困线标准的差距颇大,至少相差 1000 元人民币,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的扶贫任务仍旧艰巨、扶贫速度还逊色于国外的事实,不能因为目前所获成绩沾沾自喜,无论是政府层面还是百姓角度都需要时刻警惕,只有不断撸起袖子加油干,不断朝着为 2020 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持续奋斗。
.............................
2.2 理论基础
2.2.1 权利贫困理论
阿玛蒂亚·森作为权利贫困理论的领头羊,把权利贫困理论明确为在顶层设计这个角度忽视了某些群体关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等领域的需求而后造成的贫困[95]。森提出不能仅仅通过收入指标衡量贫困,需要重点关注贫困者是否拥有创造收入能力和机会。其实无论哪种类型的贫困都源于权利的缺乏或与其他因素等共同引致,人们更应该重视贫困人口获得利益的权利保障,而不是简单的考虑贫困人口与其他群体的收入差距。权利贫困其实意味着社会上少部分群体获取绝大部分的资源,长久以往的失衡不利于社会的有序建设,之后引发加急贫困分化、导致社会结构失衡、引发社会关系冲突等不利于形成和谐社会的巨大阻碍。
权利贫困理论作为一个有效的工具为我们研究贫困问题开辟了新视野,贫困测定的发展历程由单一指标过渡为综合指标(如 FGT 贫困指数)。[96]明确指出要解决贫困不是简单的提高收入、丰富物质,需要从顶层制度设计层面上赋予人们行动能力,拥有行动的可能性、享有更大程度的行动自由、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才有机会能从本质上消除贫困。
然而,关于权利贫困理论的研究仍待学界持续深化,总的来看该理论目前存在简单对比贫困人口与其他群体在收入方面的数值差距,深挖其背后的深层含义即目前学界更为关注相对贫困,忽略了需要引起重点关注的绝对贫困[97]。这就有悖于关注绝对贫困的基础上兼顾相对贫困的理论依据,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相对贫困也不仅仅是贫困人口收入之间的差距,还表现为某区域不同群体的政治权利或者社会权利的失衡。
..........................
3 镇域旅游扶贫绩效评价方案设计................... 17
3.1 镇域旅游扶贫评价体系建构........................ 17
3.1.1 评价体系建构原则..................... 17
3.1.2 评价体系的构建................. 17
4 镇域旅游扶贫绩效实证研究.................... 25
4.1 研究数据来源与处理........... 25
4.1.1 数据来源..................... 25
4.1.2 数据处理............... 26
5 镇域旅游扶贫绩效的提升策略..................... 39
5.1 强化旅游设施建设,增强区域旅游吸引力................... 39
5.2 防止旅游漏损,增强旅游扶贫的经济与社会贡献..................... 39
5 镇域旅游扶贫绩效的提升策略
5.1 强化旅游设施建设,增强区域旅游吸引力
旅游景区和服务设施是贫困地区开展旅游扶贫的重要基础,也是增强旅游扶贫地区市场吸引力,创造经济收益的核心要素。要想实现旅游扶贫总体绩效提升到更高水平,需要不断深入挖掘特色旅游资源,进一步完善旅游景区的规划开发,营造更为广阔、舒心的休闲游览氛围;增加和完善住宿、餐馆等旅游接待设施,提升旅游地的旅游接待能力,为旅游地创造更多的创收渠道,巩固和提升旅游扶贫的经济绩效。
从研究结果来看,武隆仙女山镇和石柱县黄水镇的旅游扶贫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旅游扶贫的参与,主体也不尽相同,仙女山镇旅游产业发展速度与规模远远大于黄水镇,但是仙女山镇旅游扶贫的整体绩效水平、经济绩效指数、社会绩效指数均低于黄水镇。仙女山镇从 2004 年到 2016 年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 4.95 倍、4.36 倍;而同期黄水镇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6.59 倍、11.3 倍。仙女山镇在 2016 年的旅游综合收入 115 亿元,但镇域 GDP 只有 13.8 亿元;黄水镇同期的旅游综合收入只有 17 亿元,而镇域 GDP 则达到了 14.7亿元,这也说明黄水镇的旅游扶贫对镇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比仙女山镇要大,这一现象表明仙女山镇的旅游扶贫存在着比较明显的旅游漏损现象,区域旅游收益主要被外来机构占有,当地政府与老百姓受益有限。因此,首先应制定有助于实现镇旅游扶贫目标的政策,发展初期政府提供人力、物力投入,其后将当地的旅游收益用之于民,循环带动当地发展,帮助其实现自我建设。其次,保障旅游从业者的正当利益,特别是农村贫困居民能够得到收益,从而减少和消除旅游漏损现象,让旅游扶贫能够真正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帮助贫困居民增收。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本文按照理论回顾、实证研究、现状剖析、问题分析、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深入探讨了镇域旅游扶贫绩效及影响因素。本研究在权利贫困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旅游乘数理论的指导下,以位于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和重庆市渝东南地区的旅游扶贫名镇武隆县仙女山镇和石柱县黄水镇为研究对象,立足于系统、科学、可获取和实用性等原则,从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维度构建旅游扶贫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旅游扶贫的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利用两个镇 2004-2016 年的相关统计数据,评估其旅游扶贫的经济、社会、生态绩效以及总体绩效,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甄别影响旅游扶贫绩效的关键因子,可以得到以下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