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视角下现代性背景下游客地方想象的建构--以丽江民宿为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2935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旅游管理论文,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首先,延伸了“地方想象”的学术概念,即地方想象成为人前往异地寻觅“原真”生活的助推器;其次,实现了研究对象的创新。国内关于丽江客栈的研究较为单一,而本文将丽江客栈作为东道主,与现代性和游客地方想象主题相结合,探讨了丽江主客双方在现代性背景下的心理、思想意识与行为活动特征;最后,揭示了游客对丽江地方想象的二元建构维度,即游客自身的话语体系和表征对丽江地方想象的建构,以及东道主从客栈名称与行为两方面对游客地方想象的构建。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自中国改革开放并向现代化社会转型以来,中国的都市化进程空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面对如此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普罗大众在加入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同时,也陷入了现代社会导致的焦虑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危机之中。为了应对现代社会所致的危机,人们开始寻找还未受现代化进程“破坏”的异地,并尝试踏上逃离现代城市、回归本真的旅程,企图实现寻找自我认同与归属感的心理愿望。
丽江作为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因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给人们留下了独特美好的想象并成为当代旅游者的首选地之一。旅游者们带着自己对丽江的美好想象前往丽江,并在那里交友、谈天、放逐自我、逃离现代社会,将自己对丽江虚无缥缈的想象与在丽江的现实生活无缝对接,相互嵌入。然而,旅游者想象的丽江生活并不完全是客观真实存在的。在丽江,旅游者们无法丢弃现代社会创造的一切便利与高效,无法摆脱如影随形的现代性背景;东道主作为现代社会的亲身经历者,举手投足间充满着现代气息与现代生活习惯,并有针对性的营造、放大与展示丽江的独特气质以迎合游客的意愿,满足游客的想象。

从人们的行为中不难发现,游客对丽江地方性的想象以及前往丽江的旅游活动在本质上是反现代性的,他们前往丽江的初衷是逃离现代性以及与现代社会相关的一切生活节奏或习惯,回归原始慢生活,但在旅游活动中却依旧与现代性产物如科技、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密切相关,现代性与地方想象总是和谐地融为一体。而在现代性背景下生活的东道主也熟知现代性社会的运行模式,受现代性的熏陶和渲染,其本身就是现代性的一部分。于是笔者不禁疑问,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游客是否违背了暂时逃离现代性、前往丽江体验慢时光的初衷?旅游体验的真实性是否存疑?游客与东道主之间是否也从简单的供求关系变成联系更加丰富与紧密的合作关系?游客对丽江的地方想象是如何被建构起来的?东道主又如何参与到了游客地方想象的建构之中?

........................

1.2 研究意义
首先,从学术角度而言,学术界多从旅游者角度探讨现代性、地方感、地方性建构与体验等问题,缺乏在现代性背景下对丽江主客双方的关系进行分析与研究,尤其是以丽江民宿为代表的东道主与游客之间,关于地方想象的建构的问题研究。探索丽江民宿中的现代性与地方想象之间存在的矛盾,有别于传统的旅游地或旅游者的问题研究范式。丽江民宿主题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其所拥有的现代性特征,以及其通过诗意优美的描述性主题名称营造的地方想象之间的矛盾,是国内学术研究的空白领域,本文的研究在理论上丰富了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

其次,从现实意义来看,丽江作为国内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与世界各地旅游者有着频繁的互动与联系。解决丽江民宿中存在的现代性与地方想象的矛盾,有利于缩小理想旅游目的地与现实旅游目的地之间存在的鸿沟,有利于使丽江成为更具特色的旅游吸引物与文化符号,同时对传统旅游吸引物的升级、可持续发展与文化保护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本文分析了现代性背景下的地方想象问题的研究意义,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现代性与地方想象的研究现状,对旅游者关于丽江地方想象的建构过程的分析,讨论了在现代性背景下旅游者在丽江旅游活动中旅游行为的矛盾,以及作为东道主的丽江客栈名称与行为对游客地方想象的建构。本文引入丽江旅游者游记与摄影照片以及客栈名称与行为案例,建立了现代性背景下旅游者对于丽江地方想象的模式。

........................

2文献综述

2.12.1 社会学视角下国内外现代性研究综述
2.1.1 国外现代性研究综述

(1) 现代性的内涵
在西方的思想史研究中,“现代”一词最早可追溯至中世纪,用于指称古罗马帝国向基督教世界过渡的时期。早在一百多年前,法国诗人波德莱尔(Baudelaire)曾将“现代性”描述为“现代性是过度,短暂,偶然的,它一半是艺术,另一半则是永恒与不变”。通常所理解的“现代性”是指启蒙时代以来的“新的”世界体系生成的时代,是一种持续进步的,含有目的性的,不可逆转的发展的时间观念,但若要准确指出现代性起源的年代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因为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的分析模式大相径庭,分歧颇大,但大体上认为现代性的缘起与资本主义起源密切相关,即 18 世纪启蒙主义运动兴起之时,通过宗教改革运动,人从神的统治中解放出来,获得了独立性与自由性,而紧随其后兴起的工业革命则拉开了人类技术化生存和理性化发展的序幕。“现代性”从字面意义上来看,表示“最近的、当前的”,与“传统的、古代的”等词意义相对,标志着社会发展的某一历史阶段。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增强,技术的进步及经济的全球化发展,现代性逐渐遍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通过对关于现代性研究的文献的大量阅读与梳理,笔者发现针对“何谓现代性”这一问题,学界并无给出统一的定论,大多数研究都是从现代性的特征或内涵等方面着手进行分析与描述。鲍曼(Bauman)将现代性视为“流动的”,强调现代性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动态属性。马克斯·韦伯(Max Weber)认为现代性具备“理性化”特征,是一个“祛魅的过程”。卡尔·马克思(Karl Marx)将现代性描述为与社会制度紧密相连,认为在资本主义背景下,“物”不仅仅是某件东西,而且凝结着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并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被人与物的关系所替代,最终导致人性的异化。哈贝马斯(Habermas)则认为现代性是纯粹理性笼罩了全部生活领域。班巴拉(Bhambra)从后殖民和去殖民化角度对现代性进行了新的解读。瓦拉德(Valade)进一步探讨了社会学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
.......................

2.2 地方想象

既然旅游产生于逃离现代性的活动之中,那么在“逃离活动”实施之前,逃离者必将对即将所前往的异域环境进行想象与期待,因此,地方想象在逃离现代性的旅游活动过程中扮演着特殊且重要的角色。

2.2.1 想象的概念化研究

来自于各学科领域的学者很早就开始了对“想象”概念的关注。通常,“想象”被视为某种文化的精神特质或者一个社会所共享的的核心意识,也有学者认为“想象”是根据心理需求所创造出来的幻想或假象,是一种文化模型或广泛认可的内在认知略图。沃格勒认为想象是复杂的推定系统,在没有证据论证的情况下,通过忽略或注意的方式,成为主体体验期待,这一期待通常能被广泛理解与接受。很大一部分关于想象的概念的研究与欧洲大陆哲学研究相关,由想象地理发展而来。

2.2.2 想象的地理研究

(1)宏观层面下的想象地理研究“想象地理”(imaginative geography)的概念最初由怀特(Wright)提出,他认为地理学者对未知地域有一种想象的感知过程,而探讨这个感知未知领域的过程可被称为“想象地理”[36][37]。在早期关于想象地理的研究中,地理学者通常从宏观区域国家层面研究想象地理,他们认为西方凭借自身掌握的绝对话语权对未知的东方世界进行地方感知,因此想象地理研究围绕着东方和西方的二元对立结构而展开,带有浓厚的后殖民主义色彩。赛义德(Said)认为拥有政治、经济与文化优势的西方通过文学作品、游记、电视、艺术等话语体系重塑了虚拟的东方意象,赋予东方“野蛮、落后、迷信、非文明世界”等特点,使其服务于西方的统治,达到殖民目的[38]。格雷戈里(Gregory)在《地理想象》(Geographical Imaginations)一书中表示殖民者掌握着描述东方世界的权力,并向世界展示他们所塑造的东方的一切,而这一过程被称为想象的过程[39]。世界对东方的地方景观和文化形象等想象也在这一塑造和展示中建构起来。

........................

3 游客对丽江的地方想象建构 ........................ 15
3.1 游记解读:游客对丽江地方想象的表征 ..................15

3.1.1 数据来源 ...................15

3.1.2 文本的处理 ..................16

4 作为东道主的客栈对游客地方想象的建构 ............... 46
4.1 丽江客栈概况 ......................46

4.2 丽江客栈名称对游客地方想象的建构 ................46

5 丽江地方想象:现代性下主客双方的共谋 ..................57

5 丽江地方想象:现代性下主客双方的共谋

游客对丽江的地方想象建构机制如图 5-1 所示。从旅游社会学的视角来看,游客对丽江地方想象的建构主要来自于两个层面:游客自身对地方的想象建构和东道主对游客的地方想象建构。


如图 5-1 展示了游客游前、游中、游后关于地方想象的建构模式。游前,游客长期处于现代社会快节奏高压力的背景之下,受丽江东道主对丽江环境与生活节奏的营造与渲染,对彩云之南产生了岁月静好、远离世俗与尘嚣的地方印象,这是游客对丽江地方想象的形成阶段,此时,现代性既是促使游客进行旅游活动的动力和基础,又是游客前往丽江旅游的逃离对象;游中,在东道主建立个人化联系以及一系列成熟的环境营造操作方式的影响下,游客继续进行着当初的地方想象,并有意识的将想象嵌入实际旅游过程之中,但当初一味尝试逃离的现代性却始终和谐的融入到旅游活动中,为旅游带来便捷,无法彻底抛弃或隔绝;游后,游客继续深化和巩固对丽江的地方想象,通过游记记录自己以为的真实的岁月静好,并继续保持原有的的现代生活方式,而东道主也继续依赖现代科技,渲染远离尘嚣、拥有缓慢旧时光的丽江形象。
..........................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文章从旅游社会学与现代性社会学的学科视角出发,以文本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结合扎根理论,以丽江客栈为例,对现代性背景下游客的地方想象建构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游客自身对丽江的地方想象建构过程,始于对现代性社会快节奏与高压力的不满与逃离,并通过话语表征与图片呈现,对丽江地方性形象进行想象和预设,在此过程中,游客的惯常居住环境与想象中的丽江生活环境的差异被不断凸显与放大,并最终促使旅游活动的发生,游客对丽江的地方想象,其本质就是反现代性。

(2)游客所想象的丽江生活并非客观真实存在。真实的丽江深受现代性的影响和熏陶,整体环境充满了机械化生产以及现代服务业的痕迹,游客在这里购买着机器生产出来的的各类民族服饰,享受着有条不紊的旅游业分工体系带来的高效率服务,体验着套路化的、批量生产的旅游感受,想象着旅游业早已规定好的想象。游客自身也无法完全脱离现代化痕迹,他们在丽江泡吧、拍照、越野、上网,追求优质高效的现代住宿服务环境,进行着想象的地方性与现代性的杂糅活动,并认为自己寻找到了真实性,游客在逃离现代性、前往丽江满足地方想象的过程中,无法摆脱对现代性的依赖,现代性与地方想象在此时又和谐地融为一体。

(3)作为东道主的丽江民宿对丽江游客地方想象的建构主要体现在客栈名称和行为两个方面。受过现代性熏陶和打造的东道主完全了解现代社会的运作模式与人们的心理思想意识状态,通过对游客意愿的了解,丽江客栈选取迎合游客诉求的名称,帮助游客建构并强化对丽江的地方想象。东道主对游客地方想象的建构在行为上表现为个人化联系的建立与环境的营造,通过分享客栈老板的人生经历与故事等活动以及客栈室内装潢、网络科技的利用,将游客虚无缥缈的想象嵌入到实实在在的真实生活中,进一步巩固游客对于丽江地方性的想象的建构。在此处,客人不光接受主人所提供的现代住宿服务,还同时在感受主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其背后所隐含的人生观、价值观,游客与东道主共同合作以满足游客对丽江的地方想象。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