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绿色创新能力的空间结构演化之MPA分析--基于省域尺度的数据检验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7354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MPA论文,本文基于绿色发展理念,从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环境三个方面构建绿色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算了中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2006-2015年绿色创新能力的综合得分,进而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对测算结果进行分析,以此来考察基于省域尺度下绿色创新能力的空间差异特征。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由长期粗放式增长所诱发的资源匮乏及生态恶化等问题已成为国家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它不仅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还是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迫切问题。为有效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由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向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转变,将“清洁、节能、环保”的意识融入到经济发展模式中,既可以打破传统思想观念对经济发展的约束,还能化解由严峻环境污染问题所积聚的风险,是世界各国用来平衡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两个重要发展环节的最佳选择。
对于中国来说,国内经济增长速度的持续下滑和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是不能忽视的基本国情,面对如此巨大的威胁与挑战,选择“绿色发展”便成为最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绿色发展是突破“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新型模式,也是协调国内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问题之间关系的重要途径,它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具有时代性的新亮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明确表示,建设美丽中国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要通过构建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来保护生态环境。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又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来破解发展难题、发挥发展优势。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着重强调,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建设美丽中国的进程必须加快,且要推进绿色发展进程、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保护生态系统力度和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等,同时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和人类必须遵守的“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原则。由此看出,国家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度是越来越高,对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本文根据研究问题梳理了相关文献,从绿色创新能力、空间结构演化两个方面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针对绿色创新能力的文献搜集和整理,主要从绿色创新、绿色技术创新、创新能力这几个方面开展,经过系统的阅读与总结,对绿色创新能力的相关研究有了较为全面的掌握;关于空间格局演化的研究,主要从具体的研究方法着手综合地理清了相关的发展进程,与本文的研究进行有效的结合与对接。
1.2.1 绿色创新能力的相关研究
Brawn & Wield[2]于 1994 年第一次提出了“绿色技术”的概念,它打破了传统技术创新的某些局限,将以往有关生态环境的技术进行了系统整合,更加强调绿色技术创新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此后其他学者的研究则进一步拓展了“环境优先技术”[3]、“生态技术创新”[4]等相关概念。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学者许庆瑞[5]、杨发明和吕燕[6]开始把相关理论引入国内。通过对国内有关绿色创新的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在“2001 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09 年召开哥本哈根环境会议”时间节点前后,国内学术界对于绿色创新的研究热度极高。

我国学者对绿色创新内涵的探讨主要集中在目的[8]、过程[9]和系统[10]等视角上,理论研究则涉及绿色创新的系统[11]、评价[12]、政策[13]和制度[14]等方面,且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绿色创新能力的应用研究也在逐步得到拓展。目前有关绿色创新领域的研究已越来越具体,通常将“视角”、“层次”与“绿色创新”等内容重组后进行深入分析,且从关注理论研究转为更加倾向于定量分析[17,18]。然而,面对区域经济发展失衡不断加剧的现实困境,有关其空间差异性的研究基本是以技术创新能力为主,针对绿色创新能力空间差异的分析却不是很多,仅在行业、企业、区域等问题上有所涉及,如刘章生等[21]从制造业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绿色创新能力的行业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王玉婧和刘辉煌[22]认为企业突破绿色壁垒的关键在于提升其绿色创新能力;肖黎明和杨赛楠[23]将生态文明理念引入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此对资源型区域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多维度评价。

综上所述,目前针对绿色创新能力的研究相对来说不够全面和深入,尤其是从空间的角度分析我国各地区之间绿色创新能力差异特征的研究更是少有涉及。基于此,本文以绿色发展理念作为切入点,将环境因素纳入技术创新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此寻求中国省际间绿色创新能力的空间差异特征及其演变趋势,尝试为新常态下中国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关理论基础和某些经验启示。
.......................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的概念是基于复杂的世界经济快速发展这一大背景下,提出的满足人类发展需求和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综合性概念,它涉及的研究领域较为广泛,所涵盖的意义也较为具体,在学术和实践上对绿色发展的认识也各有不同,基于这样复杂的概念系统,不同领域对其有不同的解释和看法,在理论上并未这一概念进行统一界定。
在不同学科的研究背景下,学者们从不同的研究视角、结合不同的理论基础为其下定义。具体说来,在分析了中国国情之后,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是资源环境紧缺和人均生态财富贫瘠的问题,胡鞍钢和周绍杰认为绿色发展是最符合国情和世界发展趋势的战略选择,它从一个观点、理念转变成为中国未来发展必然选择的一条道路,绿色发展作为一种具有可持续性的发展观念,融入了经济、社会、自然等因素并涵盖了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等特性,以评估绿色发展能力和实施绿色发展战略作为衡量绿色发展是否实现的两个重要层面[38]。同样认为绿色发展是一种理念的还有许多学者,比如付帼等提出了将“绿色化”的价值取向加入到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上,而实现绿色发展就需要从发展绿色创新入手,将绿色创新作为缩小中国总体发展格局的关键手段[40]。还有部分学者认为绿色发展是一个发展模式或一条发展道路,王玲玲和张艳国认为绿色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实践活动可以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它所代表的发展模式涵盖了环境、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是一个相互作用、联系紧密的复杂系统[41]。李萌和李学锋探讨了绿色发展在城市转型发展的必要性。黄晓杏认为绿色发展致力于将环境、资源合理配置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与经济社会的实践活动相结合来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目标。
综上所述,本文对绿色发展的概念界定从三个层面进行阐述,一是体现了关注生态环境恶化、资源能源合理利用等问题的绿色发展理念,这种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核心要义相一致,二是以实现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以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能源为最终目的,不断协调和化解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三是通过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改善人类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增加人均生态福利和生态财富,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

2.2 相关理论
2.2.1 技术创新理论
技术创新理论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之间有非常紧密的联系,自 1912 年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创新”概念,直至今日许多涉及到创新的研究中,还是没有脱离熊彼特制定的理论框架,他认为的“创新”包括:引进的新产品、引用的新技术、开辟的新市场、原材料的新供应源和工业的新组织,这些内容中与技术创新相关的即是前面的两个方面“新产品”和“新技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时代,技术创新思想已被学术界、企业界和政府部门普遍接受。
技术创新指的是运用相关手段对产品、工艺等新生产事物的首次商业化应用[53],当认为技术创新是一种创新活动时,那么影响创新活动的因素参与和推动这种活动的主体称之为创新主体,一般认为是企业和研发机构等,政府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的干预作用,企业家对技术创新活动的参与行为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54];实现技术创新离不开良好的创新基础和创新环境,其中创新基础指的是技术创新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知识储备和资金支持,创新环境指的是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社会环境等;积极推进技术创新的发展,精准把握市场需求是首要任务,需求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技术创新的研究方向和发展速度。
2.2.2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是一个围绕国家创新系统理论所做的延伸研究,融入了区域经济学、创新理论、系统论等多领域的内容。区域创新系统指的是在一定的地理尺度和制度环境中,创新系统的参与主体之间在一个系统下所发生的交互式行为。
根据区域创新系统的区域邻近性、主体多元性、文化根植性、系统集成性、网络开放性、创新集群性六个本质特点,将区域创新系统划分三种类型:地域根植性区域创新网络?区域网络化创新系统和区域化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主要包括的内容是区域创新主体、区域创新基础和区域创新环境。区域创新系统的主体又划分为正式和非正式组织机构,比如政府管理机构?行业组织和团体?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等。区域创新主体的创新行为构成了在系统中的创新活动,同时还增进了主体与区域创新基础、区域创新环境之间的联系和作用。制度因素在区域创新系统理论中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创新活动的因素,区域创新主体之间的相互合作越紧密,区域的创新质量、创新水平就越容易提升。
...........................
3 绿色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 ........................... 15

3.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15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16
3.3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18
4 实证检验与数据分析 ........................... 23
4.1 基于熵值法的绿色创新能力评价 ........................... 23
4.2 基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的绿色创新能力空间特征分析 ............... 25
4.3 基于重心模型的绿色创新能力空间结构演化分析 ....................... 27
5 绿色创新能力的空间差异及动态特征 ................................. 31
5.1 绿色创新能力的空间差异特征 ....................... 31
5.1.1 整体特征 ............................. 31
5.1.2 地区特征 ............................ 33

6 绿色创新能力重心迁移的空间结构演化

6.1 绿色创新能力重心的空间分布特征
本文选取代表中国区域空间中心位置的几何中心点与绿色创新能力重心进行空间分布对比,以位于甘肃省白银市的几何中心作为参考坐标。绿色创新能力重心相对于几何中心的位移角度越大,则表示由重心点代表的绿色创新空间格局发生的变化就越大,意味着绿色创新存在不均衡空间分布的特征;反之,偏离度越小,则表示绿色创新的空间格局越稳定,绿色创新的发展较为均衡;若几何中心与绿色创新能力重心重合,则表明该区域内绿色创新的空间分布绝对均衡。

6.1.1 总体特征
在所考察的时期内,每一年中国绿色创新能力重心的移动方位和移动距离都有变化,由此形成一条由重心点地理坐标构成的移动轨迹,即绿色创新能力重心的迁移路径。根据重心模型的计算结果可知,2006-2015 年中国绿色创新能力重心的地理坐标在东经113.917°~115.337°和北纬 32.799°~33.499°的范围内,由于经纬度变化范围相对较小,因而重心点分布地域一直以来都较为稳定,且地理位置的变化不明显,在一定的范围内移动。

以中国的几何中心为参照,绿色创新能力重心分布在几何中心的东南方向,从空间分布图(图 6-1)可看出,绿色创新能力重心点主要分布在河南省境内,但其运动轨迹逐年向西南方向移动,不断向几何中心靠近,其中 2006-2010 年的重心点自东向西水平移动,即由河南省周口市迁移到河南省项城市,2011-2013 年急速转向西南方向移动,且移动方位明显偏向正南方向,2013-2015 年平缓地向西南方向移动,移动方位偏向正西方向,即 2011-2015 年移动距离较大,重心的分布从河南省项城市转移到河南省驻马店市。由此可知,代表全国绿色创新能力发展水平的中国绿色创新能力重心,其移动方位与几何中心的偏离角度正趋于减小的趋势,且位移距离逐渐缩减,说明中国绿色创新区域发展的不均衡问题正在得到缓解。

........................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与启示
7.1.1 主要研究结论
(1)空间分布特征
借助中国省域绿色创新能力的空间分布图,本文刻画和归纳了 2006-2015 年间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绿色创新能力的空间演化特征:中国省域绿色创新能力的发展情况呈“上升-下降-平稳”的趋势,空间分布图中代表绿色创新能力强弱的颜色,经历了由“深化”到大面积“浅化”再到逐渐走向平稳提升的过程,这其中绿色创新能力的动态特征可表现为东部地区的领先地位保持稳定,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的绿色创新能力还是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对绿色创新能力的空间差异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总体上看,东、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之间的绿色创新能力仍然存在明显差距,东部地区绿色创新的发展水平优于其他地区。绿色创新能力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性呈正向,总体趋于集聚但集聚性很弱,进一步发现,东部地区集聚特性显著,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也具有一定的集聚性,与四大区域的特点有较强的一致性。
第二,中西部地区绿色创新能力发展还不稳,具有一定的波动性,仅部分省份发生了跃迁现象,但跃迁的活跃性不足,没有发生显著的正向跃迁。不同地区内的省份其科技资源禀赋、资源配置及其创新环境的不同导致了绿色创新能力发展的显著差异,且受其特定环境制约导致的发展不均衡是提升绿色创新能力的瓶颈。
第三,在中西部地区形成新集聚区的发展潜力巨大。中西部地区绿色创新能力的发展暂不能打破“东部独强”的格局,全面“深化”绿色创新能力的趋势已经由开始的剧烈波动转向平稳。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