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利用社区支持的影响因素之MPA研究--基于湖墅街道珠儿潭社区的调查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7323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MPA论文,本文采用自评问卷调查表对湖墅街道珠儿潭社区户籍中45周岁以上中老年人进行随机抽样评估,并利用STATA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针对中老年人日常生活情况、健康状况、社会支持现状进行描述;运用访谈和数据回归方法从老年人自身和社区服务两个角度分析影响老人利用社区支持的因素。

1导论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一、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
根据联合国标准,一个地区60岁及以上的人口比率超过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以上的人口比率超过总人口的7%,即可被称为“老龄化社会”。我国社会经济在稳定发展的同时,人口也已逐步迈入老龄化社会,且老年人口占比还将不断扩大。根据最新发布的《2017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及应对措施》预测,中国老年人口在2020年将达到2.48亿,5年后将达到3亿,成为超老年型国家。
《浙江省2017年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统计公报》显示,近年来浙江省老年人口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07年-2017年仅10年间,浙江省老年人口总数就由698.52万人增长到了1080万人,老龄化系数提高了6.77个百分点。其中,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165.09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5.28%。截至2017年末,全省共有百岁老人2379人,其中男性742人、女性1637人,杭州百岁老人数居全省之首,有409人。全省纯老年家庭人口数为249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23.06%;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共75.50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6.99%。
从以上两份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的老龄化问题越来越凸显,且逐渐呈现出自身独特的特征: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相符、空巢独居成为日渐凸显的居住形式等。与此同时,人口的迅速老龄化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持续且深刻的影响:经济增速放缓、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支出快速增加、老年人的社会支持需求与社会供应严重不平衡等。养老问题给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

1.2文献综述
老年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是指60周岁以上的人群,而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则将65周岁以上人群称为老年人。世界卫生组织对不同年龄的人群有着更为细致的区分,44岁以下的人群被称为青年人,45到59岁的人群为中年人,60到74岁的人群为年轻老年人,75以上的为老年人,90岁以上的人群为长寿老人。在我国,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条规定,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人群称之为老年人。
1.2.1社会支持的定义及内容社会支持的定义在学术界尚未明确统一,主要借鉴关于社会支持概念的界定。社会支持是一种信息,包含三个层次:1、使个体相信他/她被关心和爱的信息;2.使个体相信他/她有尊严和价值的信息;3.使个体相信他/她属于团体成员的信息。社会支持指的是个体处在危机之中可以获得的资源支持,这种支持来自他人、来自群体、来自社区等。
总的来说,学术界关于社会支持的分类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客观的、物质的、实际支持,包括信息、财务、资源、服务等支持,另一类是主观的、情感类的、可感知的支持,包括个体感受到的来自他人的关心、尊重等。
对于社会支持的主体的研究,学术界大致分为正式支持和非正式支持两类。正式社会支持包括各级政府、企业、社区组织(街道、居委会)等正式组织提供的社会支持,非正式社会支持包括家庭成员、邻居、朋友和志愿者等非正式组织提供的社会支持。丘海雄在非正式支持体系中将家庭成员再次细分为血缘关系(自己及配偶的父母、兄弟姐妹及子女)和亲缘关系(自己及配偶的亲戚)。还有学者则把社会支持分得更细,从支持来源的性质上分为国家支持(主体是国家)、经济领域支持(主体是企业)和狭义的社会支持(主体是社团和个人)三个层次。
.........................

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由于研究条件与精力限制,本次仅将一个社区的老年人作为抽样样本。虽然取样范围有局限,但这一社区在老龄化、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都具有一定代表性。同时,在抽样过程中还选取了部分45周岁至59周岁中年样本,作为老年人研究的对照组。
2.1.1调查地点的选择
杭州市下辖10个区、2个县,总面积1659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918.8万人,城镇化率76.2%。据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杭州市人口老龄化发展迅速,老年人口持续快速增长。仅2011-2017年间,60岁以上老年人就增长了44.09万人,占总人口比提高了4.63个百分点。按户籍人口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市60岁及以老年人口167.18万人,占总人口数的22.16%;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10.44万人,占总人口的14.64%%;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26.9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6.13%。上城区、下城区、拱墅区、西湖区、江干区五大老城区老年人口尤其密集,老龄化程度较高。
该调查地点选在珠儿潭社区主要出于三方面考虑:首先,该社区位于杭州主城区中心地带,经济社会发展已达到相对发迗水平:其次,该社区老年人口占户籍人数的29.25%,老龄化程度较高,符合研究主题的要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本人在该社区工作8年,对辖区老年人情况比较了解,对入户调查、深入访谈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

2.2抽样方法
珠儿潭社区共有45周岁以上信息齐全的户籍人口2815人。根据研究需要,抽样采取了随机抽样的方法,将2815个样本以年龄进行从高到低排序,按照3:1抽样原则将样本分成939组,每组中用计算机打随机数,共抽取939个样本,表2.1为本次调查的样本分布。在实际入户调查过程中,拒绝接受调查184人,因人户不一致导致无法调查167人,73人多次入户均无法找到,回收有效问卷515份,问卷回收率80.40%。

.......................
3描述性统计..........................12
3.1老年人口社会学特征..........................12
3.2老年人生理及心理健康状况..........................12
4老人利用社区支持的影响因素......................20
4.1老人自身的因素......................20
4.1.1传统养老思维影响......................20
4.1.2影响老人求助杜区因素的回归分析......................20
5结论与建议......................27
5.1结论......................27
5.2建议......................27

4老人利用社区支持的影响因素

4.1老人自身因素
要了解影响老人利用社区支持的因素,首先要先从老人的自身角度挖掘,探讨哪些内因影响了社区支持的利用率。本节分别利用了访谈和问卷数据分析结果做出了分析。
4.1.1传统养老思维影响
通过访谈我们发现,社区老年人对外界的依赖程度不高,这与问卷调查结果相符。在访谈过程中许多老年人多次提及“子女工作忙”、“我们自己可以解决”、“不用麻烦别人”等,传统的思想观念仍深刻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遇到困难时宁可自己硬撑也不愿意主动向外界求助。其次,老年人的求助对象层次也在访谈过程中体现出来。很多老年人时常把“老伴”放在嘴边,“子女”只有在非常需要帮助的时刻才会出现,“杜区”甚至很少出现,这也与问卷调查结果相像,老年人的第一求助对象往往是配偶,其次是子女,社区最后。社工的频繁变动、走访次数不够都使得老年人对社区工作人员的熟悉度较低,容易出现“不需要帮助”甚至“不愿沟通”状况。
.......................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通过前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躯体机能不断下降,生活自理能力越来越差。尤其是80岁以后,健康自评、身体残疾、生活自理评价呈显著下降趋势,患慢性病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
二、在可利用的非正式支持中,老年人对配偶的利用率最高,之后依次是子女、朋友、亲戚等。当然隨着年龄增长,老年丧偶的比率上升,老人对配偶的依赖度逐渐降低,对子女支持的利用率越来越高,尤其是80岁以后,老年人身体机能急剧下降导致生活部分自理甚至不能自理,多数需要子女或者医疗机构的照顾。目前社区的养老服务难以满足老年人需求,对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作用不大。
三、老人利用社区支持的意愿受各种因素影响,如传统思维、年龄、教育水平、子女数量、家庭规模等。受传统思维影响,很多老年人内心是希望引起外界重视,渴望子女的陪伴和照顾,只是出于子女工作忙碌和不好意思向外界求助(尽量自己解决)的心理,他们才选择自己解决生活问题。同时排外思想使得其他社会支持较难渗入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社会正式支持的利用率不高。而对较于普通老人,高文化水平和大家庭的老人有比较好的家庭氛围和环境,遇到困难或需要帮助时有更多的求助渠道,对于社区支持的使用程度也就相对不高。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