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宝带“智慧社区”建设问题及对策之MPA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7373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MPA论文,本文将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以及比较分析法相结合,选择了扬州宝带智慧社区作为分析对象,宝带社区于2017年启动了宝带“智慧社区”建设,率先通过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智能终端等先进技术,引进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统筹各类信息资源,逐步推进宝带社区“智能化”管理和服务。智慧社区的建设成绩很显著,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了社会和谐,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思考、解决、优化。

1绪论

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WEB2.0等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快速推进的新形势下,世界各国和政府组织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依赖信息技术来引领城市未来发展的设想。2009年1月28日,在与美国工商业领袖的圆桌会议上,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建议奥巴马政府投资新一代智能信息基础设施。“智慧地球”概念一经提出,即受到美国各界高度关注,并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当它传到中国,出现了“智慧城市”的概念,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启智慧城市进程。作为智慧城市组成部分,2014年国家也陆续提出了面对城市社区的“智慧社区”建设规划,先后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地,纷纷以试点的形式,开展“智慧社区”建设,提升社区建设、规划、管理、服务智能化水平。
智慧社区是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综合利用人、组织、住宅等公共资源,在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创新社区管理和治理模式,促进公共管理的现代化、智能化,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服务的一种社区管理服务模式,是新型城市化发展得以实现的重要举措之从外部来说,它承载着社区与城市的信息互连,以满足政府、企业和个人对社区内信息的需求;从内部来说,它承担着社区信息的收集、转换和处理,并与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相融合,以满足高效、节能、环保的社会需求,实现快捷、方便、安全、舒适的目的。它不仅是一种社区管理的概念性思维,而且是新形势下社区治理的新模式。
2017年初,扬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根据自身优势,也提出了“智慧社区”的探索,将扬州市宝带社区作为“智慧社区”建设试点,对宝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升级改搭建了“智慧社区”智能平台、安防系统、“物业云”系统,将社区、物业、居民各条线工作事务全部纳入综合平台数据库,力争依托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提供更方便快捷而精准的管理与服务,推进宝带“智慧社区”建设,促进社区运转更高效、更低碳、更人性。从目前智慧社区建设现状来看,试点单位做了积极探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似依然存在缺乏整体规划指导,智能安防设置有待提升,管理“智慧化”不明显,便民利民项目有待开发,居民感知度和认可度较低,参与共建共治渠道狭窄等问题。由此,笔者认为,研宄并提升“智慧社区”建设不仅有其必耍性,冋吋也行其迫切性的,通过对扬州市宝带“智慧社区”的研究,总结其取得的成绩,分析可规避的问题,并从智慧社区发展趋势和新技术发展角度出发,从人民群众最迫切需求出发,提出优化“智慧社区”建设的方法,促进扬州市宝带“智慧社区”发展迈上新台阶,并在一定程度上为其他城市提供智慧社区的建设经验,从而开辟城市社区治理新视角、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升政府执政形象、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智慧社区不断向前发展。
.............................

1.2研究的内容
本文是一份基于扬州市宝带“智慧社区”建设展开的创新公共管理方式的研宄报告,基于实地建设,结合社区精细化管理理论、协作性公共管理理论等理论基础,采用群众满意度调查问卷、实地调研测评、集中群众访谈的方法,了解宝带智慧社区建设利弊、普通民众对智慧社区的期盼和建议、结合国内外实践经验,分析优势和建设意义,找出不足之处,旨在为优化智慧社区建设与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本文总共五章:第一章阐述了此次论文选题的职业背景、实际意义及研究创新点等;第二章介绍了社区、智慧社区及精细化管理等相关理论;第三章分析了扬州市宝带“智慧社区”初步探索实践,包括宝带“智慧社区”建设现状、存在问题与原因;第四章结合国内外智慧社区实践,提炼出经验启示;第五章从政府部门、物业公司、社区居民三个方面出发,提出优化扬州市宝带“智慧社区”建设的对策建议,作为全文的研究成果并给出结语。
本文主要采用了以下三种研究方法:一是文献研究法,主要结合智慧社区建设中社区治理的相关文献,重点分析智慧社区建设主体、参与群体、服务对象的行为方式与效果,探索智慧社区建设适合的方法与策略。二是实地调查法,采用调查问卷、个别访谈的形式,深入全面地对扬州宝带“智慧社区”建设工作进行调查,获得新鲜、真实、客观的调查资料。三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合社区精细化管理理论、协作性公共管理理论、治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等,对在智慧社区建设过程中,政府、物业公司、社区居民的需求、参与与协助进行分析,提出创新智慧社区建设与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

2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2.1基本概念
1933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将英文单词“community”译成中文“社区”,自此,“社区”逐渐成为我国学术上的通用术语并使用至今。各位学者对社区的概念定义很多,但绝大部分的定义都包含三个核心要素:社会交往、地域、纽带。本文所指社区,是指聚居在在一定区域内,处于社会交往中的,具有共同利益和认同感的社会群体,他们形成了地域特色的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具有情感或心理上的乡土感念,具有以下四个要素:
(1)人群要素:社区的人群需要一定的规模与密度,具有一定的质量和结构。
(2)地理要素:社区形态都存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中,占有一定的地域,如城市、农村、集(城)镇等。
(3)互动要素:社区中的人们互相交往并不排斥相互间的情感交流,各种社会互动及相互关系是社区的核心内容。
(4)心理要素:社区中共同生活的人们具有共同利益和认同感,产生了共同的行为规范、生活方式和社区意识,如共同的民俗、文化传统、归属感等。
本文以《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政府的定义为准: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
很多学者对智慧社区进行了定义,例如王喜富等人在《智慧社区一物联网时代的未来家园》一书中认为智慧社区是一种新型管理形态社区,充分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大规模智能化处理,将社区服务、社区物业、社区家居、网络通信、电子商务等资源整合,形成高效的信息系统,为社区居民提供高效安全、舒适便利的居住环境,实现社区管理服务的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
..............................

2.2理论基础
2.2.1社区精细化管理理论
虽然起源于国外企业管理理念,但精细化管理理论引入我国后,被借用于政府管理中,指运用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方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使得管理规则系统化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2007年,温德诚在新华社出版社出版的《政府精细化管理》一书中提出了政府精细化管理,随后很多研宄学者将政府精细化管理理念应用到城市社区管理。因此,社区精细化管理,是以科学管理为基础,以精细操作为手段,促进社区分工和服务质量精细化,达到降低社区运行成本,提高效率的一种社区管理方式。精细化管理已成为现代社区建设不可或缺的手段,在智慧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利用精细化管理理论十分必要。
(1)社区管理的网格化一一全面推行网格式管理与服务
社区管理的网格化,可以实现政府管理与社区自治相辅相成、政府调控与社会协调相互联系、政府管理与社会民主调解互相促进。建立以区县、街镇、社区为主的三级网格,和建立以区县、街镇、社区、楼栋为主的四级网格管理模式,有利于打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界限,强化区县、街道、社区网格块的功能,加强政府对社区的管理能力,提高问题的解决速度。
(2)社区服务的专业化一一建立业务精良社区工作队伍
社区服务力量主要是社区工作人员,只有管理好这支队伍,才能保证这支队伍有效地管理好社区。通过制定社区服务标准规范专业化队伍,将行政事务、便民服务等工作流程加以梳理整合,建立起一整套科学高效,符合地域特点的社区工作运行机制,以此作为社区工作人员考核监督指标。
(3)社区后台的智能化一一加快推进智慧社区平台建设
抓住“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利用智慧社区作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手段,努力做好顶层规划,加快建设“一库、两网、四平台”,打破信息资源壁垒,提高社会治理效能。加快“一库”建设:就是要建设一个综合性的社区数据库。加快“两网”建设:社区管理服务物联网、社区公共区域无线(WIFI)覆盖网络。加快“四平台”建设:社区管理与服务、社会事务一站式受理服务、社区便民利民服务、智慧社区公共服务平台。
............................
3扬州市宝带“智慧社区”实践探索.............14
3.1扬州市宝带“智慧社区”建设背景..............14
3.1.1基础设施溥弱..............14
3.1.2人员成分复杂................14
4国内外智慧社区建设实践及启示............25
4.1新加坡智慧社区建设的实践...............25
4.2江苏无锡智慧社区建设的实践............26
4.3国内外智慧社区建设实践的经验启示..............27
5优化扬州市宝带“智慧社区”建设的对策建议..............29
5.1政府部门:注重顶层设计..............29
5.1.1优化“智慧社区”平台...................29
5.1.2完善基础配套设施...............30

5优化扬州市宝带“智慧社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5.1政府部门:注重顶层设计
打造社区智能安防系统,智慧安防是智慧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安防系统利用互联网等技术可以整合原本各自单独运行、信息无法共享的子系统,实现安防系统的综合管理。在原先宝带社区智能安防基础上,打造“智慧社区+数据云”、“智慧社区+视频巡控”、“智慧社区+微警务”等“智慧警务”模式:推动警探1号手机APP开发,工作人员入户采集时,只需使用手机扫描居民二代证,即将身份信息自动识别、上传,极大提高采集率;做大做强数据库,将智能门禁系统、高清摄像机、智能安防系统采集的信息及时导入公安系统数据库,开展数字化、智能化的挖掘、核查与研判,达到全时空感知小区治安要素的目的;运用热点成像技术,构建人口热力图,对监控区域内人员异常聚集、奔跑等行为进行智能分析报警,提高安全防护等级;利用定位功能绘制GPS轨迹图,提升安防质态统计、分析、管理、考核的精细化、数字化水平;利用周界防盗报警系统,构建电子防护栏,在小区内实现免费WIFI全覆盖,架设“WIFI嗅探”,通过平台与公安机关WIFI信息系统联网,关联移动终端用户信息,通过WIFI网络定位技术,对访客、车辆、人员进行定位,智能手机进入小区即被感知,WIFI定位系统与监控系统联动,实现人员、车辆实时定位、实时查看。
...........................

结论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