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相关理论基础
(一)新结构经济学理论
林毅夫对新结构经济学的观点在国内经济界比较知名,他认为新结构经济学是用新古典的方法来研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结构和结构演变的因素。国内企业经济学者对此观点也不乏有不同的看法,其中张维迎的反驳较为强烈,林毅夫主张利用发展比较优势,因势利诱地制定产业政策①;而张维迎极力反对林的产业政策理论,认为市场有自身调节的优越性,市场不存在失灵,只存在经济理论失灵②,政府的过渡政策干预影响和误导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功能。两位学者所传承的经济学流派或观点不同,才导致了十几年的争论。纵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无不是从争论和激辩中不断完善和适应社会发展的。《政府的边界》一书提到,林毅夫和张维迎的辩论与哈耶克和凯恩斯的辩论相隔 80 载有余,辩论主题也十分相似,即如何界定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作用。本文研究主要借鉴林毅夫的观点,作为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而言,从建国初期的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探索到改革开放再到当今政府明确提出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要起决定性作用,我们通过产业政策引导和调整,利用 30 余年的时间走出了西方国家百年的发展进程,同时也在根据现实发展不断调整。即便是经济实力领先的西方国家,在其经济发展初期乃至现在也时刻伴随产业政策引导和“利诱”,如我们众所周知美国的特斯拉、苹果公司、谷歌、Facebook 等也在享受着本国提供的科技基金支持,没有美国数以万亿的资金支持研发芯片、航天等科技技术,也不会有美国科技霸主的今天。在国家层面更多的是经济宏观调控,需要政策的引导和产业发展信号的指引。立足当下和现实,处于地方的经济服务部门,更要学会利用好政策工具,根据当地发展实际,结合发展先进地区的经验和教训,登高望远,真正选择好具有潜在发展优势的产业,通过产业政策引导,培育和发展成优势产业,通过优势产业带动和引领当地经济社会不断提升提档。
政策制定不能为个别企业量体裁衣,不能不遏制不公平竞争的同时反而制造不公平的环境,要站在市场场外做好规则制定和公平裁判,只有不设租才能避免寻租的可能。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讲,政府有所不为才能更好的有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政策制定也要同步甚至超前新常态,国家的“三去、一降、一补”正是强有力的政策引导信号。地方政府在利用产业政策的同时,更应该及时分析市场反馈的信息,及时适度调节,更好的去营造良好的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以及公正公开的监督,让市场决定谁才是产业发展暂时的领头羊。
..........................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
珍妮特 V 哈登特和罗伯特? B ?登哈特在《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著作中指出,新公共服务是关于公共行政在将公共服务、民主治理和公民参与置于中心地位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角色的一系列思想和理论。其核心理念是服务于公民,而不是服务于顾客;追求公共利益;重视公民权胜过重视企业家精神;思考要有战略性,行动要有民主性;承认责任并不简单;服务,而不是掌舵;重视人,而不是重视生产率①。同样,新公共服务理论在新时期政府利用“互联网+”思维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也适用。对照新公共管理理论框架,政府应以服务企业为中心,追求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为公共利益,重视首创者合法权益,对新业态、新理念的发展推进要具备战略性思考;以更加民主、开放、创新的姿态制定并实施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制度政策;为产业转型升级及新业态的发展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
英国演化经济学家佩蕾丝认为,技术对经济范式具有决定性影响,每一次技术革命都带来新兴产业的出现,并主导完成对传统产业的更新改造,推动经济范式的不断变革。“互联网+”正是由于互联网经济时代的来临,源于互联网技术对传统技术下经济范式的变革背景下形成的。张伯旭、黄群慧将“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萌芽成长期(1994-2001):期间门户网站涌现,中国电子商务、搜索引擎、网络娱乐、即时通讯开始兴起;多元发展期(2002-2007):形成了网络广告、网络游戏、搜索引擎、电子商务四大主要盈利模式,互联网金融开始兴起;深入发展期(2008 年至今):互联网产业链拉长,形成纵向深入、横向延伸和跨界融合态势②,网上商城、支付宝、微博、微信、滴滴打车等新兴业态开始对传统行业的商业模式进行颠覆,在这个阶段,“互联网+”的概念在我国正式提出,并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二、洛阳市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现状及问题
(一)洛阳市传统产业发展现状
自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五”时期,我国就特别重视在洛阳进行工业布局,经过 60 余年的发展,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 70%左右。形成了装备制造、能源电力、有色金属、硅光伏及光电、石油化工等五大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等五大战略新兴产业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2017 年,洛阳市生产总值(GDP)达到 4343.1 亿元,历年来首次突破 4000 亿元,同比增长 8.7%,高于全省增速 0.9 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 1917 家,实现增加值 1482.8 亿元、主营业务收入 7744.3 亿元、利润 351.4 亿元。其中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机器人及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规模以上企业及重点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4822.3 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 64.8%。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 5.3∶46.9∶47.8,产业结构实现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郑州于 2002 年实现“三二一”结构),产业结构实现重大转变。服务业对 GDP 增长贡献率达到 55.8%,高于第二产业 14.8 个百分点,全市经济实现由工业拉动向服务业与工业共同拉动转变。
2017 年,洛阳市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 755 家,占全市总数的 39.4%,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 500.42 亿元,同比增长 12.9%,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 4.2 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 2689.3 亿元,同比增长 14.7%;利润 122.1 亿元,同比增长 33.5%。从 2017 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来看,洛阳市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为 344.2 亿元,同比增长 19.2%。其中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为 170.2 亿元,实现利润 32 亿元,上交税收 8.77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32.1%、24.9%、35%。新增信息服务业企业 56 家,全市信息服务业企业达 900 余家。
洛阳市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045 亿元,同比增长 25.2%。中信重工、中航 613 所、德平机械在消防机器人、巡检机器人、焊接机器人等领域实现突破,集聚相关企业 130 余家,形成了河南省唯一的以机器人为主的智能装备产业基地。能源领域,
洛阳市新能源产业已初具产业基础,重点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 152.8 亿元,同比增长36.9%。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产业受银隆产城融合项目的顺利落地影响,呈现高速发展态势。洛阳是新材料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在铝、镁、钛合金材料、钼钨等稀有金属材料,精密铜加工制品、特种玻璃、氟化工、聚氨酯等产业具有一定基础,形成了铝、钼钨、钛材料精深加工产业链,2017 年,全市规模以上新型材料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591亿元,同比增长 20.6%。
................................
(二)洛阳市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成效
为充分发挥洛阳作为老工业基地所积累的传统制造业产业整体竞争优势,近年来,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中国制造 2025”战略部署,确定了打造“制造强市,智造名称” “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建设目标”,抢抓“互联网+”历史机遇,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先进装备制造为重点领域,以培育互联网经济为发展支撑,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助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推进产业政策支持。洛阳市为加大对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发展,制定了一系列在金融服务、人才引进、产业发展、优化环境等方面的政策,通过初步统计 2015-2017 年,以洛阳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名义下发的各类支持制造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有 18 件(详见附录1),计划投入资金数十亿元,充分表现了洛阳市推进此项工作的决心。同时,洛阳还在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简政放权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创新性地将发改委、公安、海关、商务、文化等部门涉及备案等手续与传统的工商、税务、质监等程序相结合推行“三十五证合一”有效地改善了本地区商事制度,进一步改善了创新创业环境。
2.大力淘汰落后产能。近年来,洛阳市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领域节能,为产业转型发展腾出空间。按照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洛阳市 2011 年至 2016 年共实施淘汰落后产能项目 172 个,涉及淘汰水泥落后产能246 万吨,造纸 15.1 万吨,电解铝 6 万吨,铁合金 11.1 万吨,炼钢落后产能 56 万吨,铅锌冶炼产能 2.2 万吨、铸造产能 4.7 万吨、化工产能 7.2 万吨等。洛玻集团关停 2011 年已停产的 435 万重量箱/年普通浮法玻璃产能,实现破产退出。优化产品结构,为降低低标号水泥比重,洛阳市已停止生产 32.5 复合硅酸盐水泥 761.4 万吨,企业全部转产 32.5R 复合硅酸盐水泥及以上标号高品质水泥。
.........................
(一)国外政府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模式与借鉴意义..................... 18
(二)国内利用“互联网+”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实践........................ 19
四、推进洛阳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建议..................... 21
(一)注重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协调发展.................. 21
(二)强化新发展模式的带动作用....................... 22
(三)完善公共服务平台支撑...................... 23
(四)打造创新型政府................................ 25
五、结语................................... 27
四、推进洛阳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建议
(一)注重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协调发展
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间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技术的主要载体和表现形式,是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的支撑;传统产业则是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价值和社会化价值的基础,更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应加强相关产业的专业化集群发展,使技术创新、产业融合发展得到有效的扩散性,同时,还应加大创新体系的构建,为本地区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科技创新驱动突飞猛进发展的当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城市一个地区是否具备创新实力的标准,也是助推当地传统产业较快进行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基础。经过近年来的发展,
洛阳已经聚集了一批物联网、机器人、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企业,但尚未形成产业化、规模化,需要持续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规模与实力。一方面,通过加大产业政策扶持,尤其是对本地具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和项目进行政策倾斜,集全市各类人力、资金、信息、服务等要素向优质企业汇聚,全力助推企业拓宽市场、打造品牌、增强竞争力,同时注重对相关知识产权的保护。另一方面,持续强化招商引资质量,紧盯国内外有洽谈意向的优质项目,尤其是在战略性新兴行业内的领军型项目和企业,要实行市级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登门请商,同时完善后续服务工作机制,确保引得来、留得下。
做强传统产业。没有传统的产业,只有传统的观念。洛阳经过数十年的工业发展,已经自发成长了一大批中小型制造业企业,涉及制造业行业的各个产业链,吸纳了大批的就业人口,是洛阳经济、民生的重要保障基础,其中不乏在细分行业中掌握关键技术的优质企业。洛阳市应充分挖掘中小传统工业企业的发展潜力,在充分掌握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分类别帮助传统企业进行设备更新、发展理念更新,帮助其利用新技术、融合互联网经济,不断改造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低耗能、高附加值、柔性化制造、具备先进管理理念的现代制造业。同时,注重政策支持,帮助传统企业进行工人新技能培训、品牌化运营引领、融资服务等,确保传统产业企业转的快,发展的好,持续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扎实的保障,为新兴产业发展夯实基础。
............................
五、结语
首先,阐述了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通过对前人关于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评述,为本研究奠定了基础。其次,提出了理论依据以及洛阳市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优势、挑战,为本文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再次,介绍了洛阳市传统产业的发展现状,回顾分析了洛阳市在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所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对国内外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模式和借鉴意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利用“互联网+”思维可以有效的助推洛阳市实现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第一,注重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协调发展,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应加大创新体系的构建,为本地区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第二,强化新发展模式的带动作用,采取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广智能制造模式和推进服务型制造业,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深入推进。第三,完善公共服务平台支撑,加强适应互联网经济及创新发展的投资大、企业广泛需求的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第四,通过加强地政府公务人员的知识更新力度、创新性组建专门机构、打造柔性化政府工作流程、提高政策有效供给效果以及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打造创新型政府工程。
由于本人研究水平和研究时间有限,对相关公共管理理论和经济学理论的理解运用不够深入,以及对洛阳市在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所作出的努力和效果内在规律分析不够全面、精准,致使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笔者将更加注重对客观规律的把握以及对相关理论的深入理解,继续探索地方政府利用“互联网+”思维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优化路径。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