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企业管理论文,本文基于高复杂度的探索式创新项目潜在收益和风险过大,过度自信的高管会因外部资本市场低估项目价值产生的亏损过大而拒绝外部融资,转而采用内部依然有利可图的利用式研发。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1)现实背景
国家“十四五”规划进入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入新征程,国民经济进入新常态,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其中具有重要意义。创新这一国之重策,为国家兴盛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其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愈加显著。立足于中国现实,2019年全国共研发投入5148亿美元,较2018年增长10个百分点,在十年内增长了1.47倍。年增长率为14.7%。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为2.235%,增长率增加了3.21个百分点。在国际水平上,如图1.1可见,美国一直位居研发投入费用总额第一,是科学和技术创新的世界级领袖,虽然中国连续十年位居第二,但是与美国的差距逐年减小,已然成为全球研发投入增长的重要引擎。在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方面(如图1.2所示),韩国自2010年跃居榜首,与2019年达到4.64%,在十年内拉开了与其他国家的差距。中国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呈稳步增长的态势,于2019年超过法国,但是与韩国、日本、德国、美国还存有较大差距。李克强总理也强调了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还不高,创新是束缚国家命运的纽带。创新强则国运兴,创新弱则国运亡。利用好科技创新研发的强大杠杆作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关键。
企业管理论文怎么写
企业是研发创新的主体。虽然我国研发投入总体呈稳中向好态势,制造业是国家振兴实体经济的根基,但是我国制造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仍不乐观。2019年我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与营业收入之比)仅为1.45%,距离达到《中国制造2025》中在2025年达到1.68%的要求,满足国际公认企业满足生存标准(2%)、企业具有竞争力标准(5%)任重道远。因此,从企业的微观层面看,如果要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保持领先地位,企业就必须增加研发投入。正如Griliches(1979)指出“企业每一个生产力的提高都与对研发创新投入有关,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业公司等研发能力强的公司更是如此”[1]。
.....................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通过回顾国内外文献,本文发现目前关于研发跳跃主题的研究主要聚焦于研发跳跃及其后置变量的关系。对企业研发前因的研究多从静态角度探究研发投入的影响因素,而从动态角度对研发跳跃影响因素的探究尚处于萌芽阶段,现有文献中仅有一篇基于知识观探究利用跳向探索单方向研发跳跃影响因素的。企业技术知识基础决定了企业独特的创新研发行为,研发跳跃本质为研发波动。因此,本研究从研发波动前因切入,以寻找合理的视角、平台和理论支撑,进而对相关研究进行文献综述。
1.2.1研发投入波动观
研发跳跃显著影响企业绩效,但是对于什么“导致”了研发跳跃,即研发跳跃前因变量的研究尚处于理论研究的空白位置。本研究认为,研发跳跃是一种极端的研发波动,因此探究研发波动及其影响因素尤为重要。现有研究主要通过两类视角探寻研发波动的前因。
第一类是研发来源视角。Hall和Lerner(2010)指出,公司掌握的关于研发项目信息较外部投资者更多,由于公司的业绩是无形的,投资者很难评估公司的业绩,外部投资者处于信息劣势[22]。这种高度信息不对称问题,会导致外部投资企业交易成本增加更多[23],外部投资者需要比普通投资更高的风险溢价或更高的抵押品来抵消交易成本,迫使企业将内部融资作为研发投资的来源。而由于产品市场的高竞争性和资本市场的不完善性,内部融资的主要来源为营业收入及经营性现金流,会面临较大的波动性且资金规模不足,无法充分满足大量、持续性的研发投资需求,造成研发波动[24,25]。
..............................
第二章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
2.1理论基础
2.1.1间断平衡理论
间断平衡的概念最早借鉴于生物学中,用来解释以渐变或跃变的形式产生大量新物种,在生物进化的历史中,生物谱系基本上是以静态的形式(平衡)存在的,新物种通过突然的、革命性的快速变化,“间断”式的突然出现,即生物进化并非如达尔文所言的处于长期的静止、平衡,而是会被短期内的突变进化所打破[53]。随着时间的推移,间断平衡的理论逐渐被引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问题的研究。
Tushman和Romanelli(1985)在组织进化的研究中指出,组织在融合期中不间断的稳定发展,其间不时出现战略调整,为下一个融合期确定方向[53]。组织发展的间断平衡是指渐变达到一定程度,稳定的利用被剧烈的、非持续的变革打破,新的平衡时期的基础在此奠定[55]。Anderson和Tushman(1990)将间断平衡概念引入技术循环周期中,认为组织存在各类原始创新迸发并相互之间竞争的动荡时期,而企业的突破性的技术创新是时期解锁的密钥,有利于企业优势技术的创造,在下一个动荡来临之前,技术会经历长期、稳定的完善[56]。可见,组织演化是长期稳定的发展期夹杂短期的战略调整[35]。发展期是渐变的,期间涉及对现有知识和技术的利用机制,是可预测的,而战略调整是剧变的,涉及对公司新知识的探索机制(无论是采用新技术、新管理方法还是进入新市场),探索机制在公司内部引入新活动,这些新活动会带来现有组织系统的变化,具有不可预测性。组织的变革多数程非连续性、短期性,同时,仅靠渐变发展的累积是无法获得根本性突破的,因此,企业变革可分为渐变式和剧变式,二者具有不可替代特性,相互关联且排斥[54],间断平衡描述了两种变革在时间上的不同互动模式:组织在相对较长稳定时期的利用和相对较短变化爆发时期的探索,革命时期探索实质上破坏了既定的活动模式,并为新的平衡时期奠定了基础[55]。
........................
2.2概念界定
2.2.1研发跳跃
研发跳跃为与历史趋势不符合的、显著紧凑的最大幅度的研发波动。这一定义最初由Mudambi和Swift(2014)提出,本质为研发波动。脱离发展趋势的研发波动可以解释企业研发策略的调整或创新研发活动的周期性转变,因此,研发跳跃可以作为企业研发管理的观测指标[6]。研发跳跃的数值能够表征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研发偏离预期发展趋势的幅度,该值越大,偏离幅度越大,企业研发策略在一定时期内的转变越彻底;该值越小,偏离幅度越小,企业研发策略在一定时期内愈趋于稳定。研发跳跃是企业为了平衡“效率”和“效果”,在探索行为和利用行为之间交替的跳跃,往往具有间断平衡的特点。探索式研发从产品开发的早期入手,资金需求量较大,而利用式研发处于产品开发后期的上市和推广,资金需求量相对较小,利用-探索之间的研发跳跃会带来企业研发投入的剧烈变化。借鉴吴建祖和肖书锋(2015)将研发跳跃分为正、负两个方向[8],本文中正向的研发跳跃为利用到探索研发跳跃,负向的研发跳跃为探索到利用研发跳跃。
2.2.2技术空间
技术空间是企业各种技术在同一个系统中相互关联映射的网络空间,能够揭示技术的属性,反映功能和学科领域知识的整合。技术空间是从整体空间网络来看的企业技术知识基础,企业的技术知识在空间内相互渗透、联结和组合,进而整合成新产品。该概念与技术知识基础的主要区别在于,技术知识基础指的是企业技术知识的深度、广度,是平面内的范围特性。而技术空间不仅能够反映企业技术知识的范围,还能够显现企业技术知识元素之间的关联和组合。企业产品开发的过程可视为企业技术知识在空间内重组、改造、升级,进而产生新技术知识的过程,技术空间具有更能够动态的体现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和结果。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打破技术水平上宽度和深度的限制,将研究视角投入到技术空间中更深入的探索企业创新。
..............................
第三章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22
3.1机会冲击、技术空间交互与研发跳跃............................22
3.2威胁冲击、技术空间交互与研发跳跃..........................23
第四章研究设计和假设检验...................................28
4.1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28
4.2变量设计与测量..............................28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45
5.1研究总结...................................45
5.1.1研究结论........................................45
5.1.2理论贡献..................................45
第四章研究设计和假设检验
4.1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鉴于上市公司在专利、研发等数据上具有一贯性、可得性、有效性,本文选取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初始样本。研究所需要的数据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企业年龄、研发投入、高管信息等企业基本信息,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库。同时,为保证关键数据可靠性,本文将企业研发投入等相关数据比对Wind数据库数据、同花顺数据库数据进行校验,以查漏补缺;第二类为专利数据,来自incoPat全球专利数据库;第三类为行业竞争行为数据,来自企业年报和Infobank中国资讯行数据库。
考虑到2007年《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之后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更加完善,本文最终确定了时间跨度为2009-2018共10年观测年限的样本,并在初始样本基础上进行以下处理:①剔除会计制度有别于多数行业的金融、保险行业;②剔除2009-2018年间的*ST、ST及PT的上市公司;③剔除明显奇异样本,如固定资产为负等;④剔除上市时间不足1年的公司;⑤剔除公司高管团队规模小于5的公司;⑥剔除关键变量数据缺失的企业。公司样本最终得到30个子行业,701家企业,6450个研究样本的非平衡面板数据。
企业管理论文参考
............................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
5.1研究总结
5.1.1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间断平衡理论,研究环境冲击、技术空间交互对研发跳跃的影响,并分析高管过度自信对环境冲击、技术空间交互与研发跳跃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随着机会冲击的加剧,技术空间与从利用到探索的研发跳跃显著正相关。即机会冲击与技术空间的交互对正向研发跳跃具有促进作用;随着威胁冲击的加剧,技术空间与从探索到利用的研发跳跃显著负相关。即威胁冲击与技术空间交互对负向研发跳跃起到抑制作用。第二,高管过度自信对环境冲击、技术空间交互与研发跳跃的关系起着调节作用。具体来说,高管过度自信会强化机会冲击与技术空间的作用机制,促进企业利用到探索的研发跳跃;高管过度自信会加强机会冲击、技术空间复杂度交互与利用到探索研发跳跃的正向关系;高管过度自信对威胁冲击与技术空间不同维度具有不同的调节作用。一方面,高管过度自信强化了威胁冲击、技术空间多元度与探索到利用研发跳跃的负向关系。高管过度自信水平越高,越会高估收益而低估风险,更愿意借助外部融资维持现有研发节奏,增强技术空间多元度与机会冲击交互对探索到利用研发跳跃的抑制作用。另一方面,高管过度自信扭转了威胁冲击、技术空间复杂度交互与探索到利用研发跳跃的负向关系。基于高复杂度的探索式创新项目潜在收益和风险过大,过度自信的高管会因外部资本市场低估项目价值产生的亏损过大而拒绝外部融资,转而采用内部依然有利可图的利用式研发。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