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早在 1987 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就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更好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积极有效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对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来说,促进经济体制的有效转变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环节,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多种经济共同体的资源配置,共同助力伟大“中国梦”的早日实现。而在我国多种经济体制之中,发展民营经济是“坚持和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必然要求,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迫切需求,是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的重要途径,是加快工作指导重大转变的重要抓手”[1]。作为我国东部经济大省,山东省在 2014 年的“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发布了《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省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2]的重要文件,从战略的高度明确了民营经济在我省经济工作中的重要地位。2017 年 7 月 24 日,山东省“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工作会议”[3]的会议精神再次强调了民营经济在我省的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推动全省民营经济的培养扶持、加快发展、转型升级,促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奠定了基础。
不可否认的是,在我国深化改革、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影响和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问题仍然很多,其中融资困难尤为突出。资金的短缺和高昂的融资成本极大地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和关注,特别是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备受关注。在我国民营企业中,中小民营企业数量多分布广、经营方式灵活但市场竞争力量弱、资本技术构成偏低,其在增加就业、活跃经济、技术创新等方面起到的巨大作用。但是目前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存在很大的困难,中小民营企业规模小、经营范围有限,财务制度不健全。另外,缺乏政策支持、银行金融体系不完善及资本和证券市场不成熟都导致了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制度、信息、理念的多重缺陷是主要原因,市场失灵是民营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实质,解决民营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途径应是全方位、多元化、多层次的。结合我国的国情,从改善企业自身缺陷、改进金融机构融资服务体系、吸收民间闲置资金等方面就解决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进行探讨。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实质是中小民营企业不能在较高层次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上如愿地获得资金支持。目前从金融机构融资服务体系出发,解决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关键在于,创新金融制度安排,构建一种能够使外部投资者与中小民营企业建立起横向信用联系的内生性融资契约。在我国既有的金融契约框架下,通过适当的融资结构设计和制度安排,信托私募融资能够最小化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的代理成本和信息成本,从而使中小民营企业能够沿着既有的融资路径有效地获得所需的资金。
...........................
1.2 选题意义
本研究属于工商企业管理研究中的个案研究,以“凯旋橡胶公司”为实体个案,通过分析其在融资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结合相关的融资理论找到更为合理的破解之策,进而可以为其它的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找到更好的出路。所以,本研究对凯旋橡胶公司进行个案分析,将具有非常鲜明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理论意义: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是相关的企业融资理论,是这些基本理论模型应用在具体实践中的一次检验。同样,通过本研究的具体实践,也将结合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来不断地丰富和升华理论,找到更适于企业融资发展的相关策略。
实践意义:企业个案研究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可复制性。凯旋橡胶公司只是众多民营中小企业中的一个,它的背后是千千万万个存在相同或类似融资困难的“凯旋橡胶”。所以,对这一个公司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找到真正的破解之策,将会对其它相近的民营企业找到医治良方,甚至会直接改变整个行业的发展命运,以至于改变一个地区的民营经济面貌,促进民生的发展。
...........................
第二章 概念辨析与理论综述
2.1 基本概念
2.1.1 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是相对于大企业的一个较为笼统的概念,是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的合成,在不同的地域(国家地区)、不同的时间(历史时期)、不同的行业中具有不同的划分标准。
新中国成立之后,在 1962 年国家就根据企业国定资产的总价值划分企业的规模,但没有较为明确的文件出台。第一个正式的企业划分标准是 1978 年国家计委颁布的《关于基本建设项目的大中型企业划分标准的规定》,其划分的依据是企业的“年综合生产能力”。这份标准经过了十年的不断修改和补充之后,于1988 年重新发布了在当时较为完善的《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但是这份企业划分标准带有非常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仅适用于国有工业相关企业而没有考虑私营企业等企业经济形式。随着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这种划分标准也很快不适用于中国的国情,更谈不上与国际标准接轨了。
进入 2000 年以后,中国的市场经济开始走上了快车道。2001 年 8 月,第八届 APEC 会议在上海举办,国际计委、财政部等有关单位在 APEC 中小企业部长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就联合提出了按“销售收入”、“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为依据且以前两项为主要参照指标的划分标准。这份标准在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借鉴了国际上其他国家的标准,具体的内容如下:
.............................
2.2 基本理论
在国内外企业管理领域,关于企业融资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有很多种,并且这些理论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还在不断的改进和发展。本研究根据研究“凯旋橡胶公司”这一民营中小型企业融资问题的实际需要,将本文的基本融资理论分成三个部分:一是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理论,二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理论,三是对企业融资分析的 SWOT 理论。
2.2.1 融资结构理论
企业的融资结构,是指从融资的角度对企业自身的资金结构进行的经济学划分,又被称之为资本结构,一般由内源性融资和外源性融资两种类型,二者所占企业融资综合的比重不同,也就说明企业的融资结构类型不同。
融资理论(或资本理论)在国外的金融理论界经过了多年的发展,目前几乎形成了一个较为成熟的发展体系。从时间维度来看,以 19589 年 MM 理论为基本分界线,前期被称之为“早期的资本结构理论”,后期被称之为“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一)早期资本结构理论
在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亚尼(Modigliani)和金融学家米勒(Miller)提出MM 理论之前,活跃在西方经济学界最负盛名的当属经济学家大卫·杜兰特(David·Durand)所提出的关于资本结构理论的设想,也被后人称之为早期的资本结构理论,为后续的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杜兰特的早期资本结构理论思想中,企业的资本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净收益、净经营收益和折中收益(或传统折中收益)。
第一,净收益。企业的净收益(或税后利润)与债权资本在企业资本结构中的比例息息相关。债权资本的比例越大、企业的净收益就越多,进而企业自身的估值就越高。在这种观点中,企业的的在全资本的成本率以及企业的股权资本成本率是固定不变的,而对企业获取资本的来源方式及其数量并不受限制,也不受财务杠杆的影响。
第二,净经营收益。在这种观点当中,企业价值与企业自身的资本结构无关,其决定要素并不在于债权资本的多少及其在总资本结构中所占比重的高低,而是与企业自身的净经营收益相关。企业债权资本的成本率固定不变,但股权资本的成本率是一直变动的,债权资本越多,财务风险就越大,那么股权资本的成本率随之越高。反之,债权资本越少,财务风险就越小,股权资本的成本率也就会越低。但不论哪种资本结构类型,经过加权平均计算之后,企业自身的综合资本成本率是固定不变的,与企业的价值无关。
第三,折中收益。在净收益和净经营收益之间还存在一种折中的观点,称之为折中收益或传统折中收益的观点。这一观点主要表明了一种不稳定性的模糊的资本结构模型,指出增加企业的债权资本有利于提高企业自身的价值,但前提条件是企业的债权资本规模必须要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之内。
...................................
3.1 凯旋橡胶公司基本情况简介....................................23
3.1.1 跃龙集团........................................23
3.1.2 凯旋橡胶....................................23
第四章 凯旋橡胶公司融资情况的 SWOT 分析.....................................27
4.1 自身优势..................................27
4.1.1 母公司较为成熟.......................................27
4.1.2 劳动力成本较低....................................27
第五章 凯旋橡胶公司的融资对策................................35
5.1 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结构,提高财务经营透明度........................35
5.1.1 强化企业内部的管理结构.................................35
5.1.2 提高企业财务经营透明度.................................35
第五章 凯旋橡胶公司的融资对策
5.1 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结构,提高财务经营透明度
5.1.1 强化企业内部的管理结构
打铁还需自身硬。面临融资困境的凯旋橡胶,不能妄自菲薄,也不可怨天尤人,应当在无法改变外界因素的情况之下反思自己,苦练内功,发展生产,提高效益,增取在短时间内向银行信贷机构交上一份漂亮的答卷。然而,凯旋橡胶进行自身改革的第一步,就是要调整企业的内部管理结构,其主要的目的就在于采用现代的企业制度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尽可能地避免家族式企业的管理作风,引入经验丰富的职业经理人来力挽狂澜,协调公司的各方面运作,为家族式企业注入新鲜的活力,让凯旋橡胶真正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利“凯旋”,打造知名的橡胶品牌。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企业管理结构调整的时候,一定要避免“换汤不换药”的虚假改革,要敢于触动相关部门的小利益和小金库,决策层能够知人善用,尽快使凯旋橡胶走向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和市场化。
5.1.2 提高企业财务经营透明度
企业财务经营的不透明造成了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造成企业融资难的一大主要因素。通过对凯旋橡胶公司财务的实地调查和审核发现,其财务制度存在着较大的缺陷,使得一些信息的真实性较为模糊,企业的实际效益难以评估。所以,为了自身的健康快速发展,作为新兴企业的凯旋橡胶应当从以下四点作好财务制度:第一,诚信为先,正身立心。严格规范企业所有的经营行为,用高标准高要求来对待每一件产品,杜绝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积极向国家有关审计部门和税务部门提交年度相关材料,不要有任何偷税漏税的侥幸心理。第二,放下传统“财不外露”的封闭思想,积极将自身的财务信息向市场公开,接受市场的审核的监督,增加企业财务的透明度。第三,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要向市场虚报和瞒报相关信息。第四,大力引用具有专业财务能力的人员来管理财务部门,严格规范企业的各种财务报表制度,提高企业财务部门的综合业务水平。
.............................
第六章 小结
本研究作为企业管理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其目的就是为了破解在企业管理领域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笔者从自身银行职业出发,从企业融资的视角来聚焦到新兴的民营中型企业——凯旋橡胶公司,用自身的专业知识来帮助其走出融资的困境。通过上述章节的论述,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凯旋橡胶公司的性质是一家带有家族企业性质的新兴民营中型企业,其母公司是山东跃龙集团。
第二,凯旋橡胶公司为了改进技术扩大生产,需要投资建设新产品的生产流水线,缺少相应的发展资金。其融资问题较为直观清晰,“资金缺口大”、“融资渠道窄”、“融资成本高”是其融资困境的主要特征。
第三,通过企业信用资料分析和走访调查,发现造成凯旋橡胶公司融资难的因素是多元的。第一方面,凯旋橡胶的自身缺陷较为显著:企业内部管理体制结构存在问题、企业的财务经营透明度过低、企业经营的稳定性难以评估。第二方面,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政策的较为苛刻,主要体现在固有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存在所有制的差别对待、贷款权限上收导致其设置错位、凯旋橡胶公司和银行信贷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等。第三方面,政府机构管理因素:缺少专门针对民营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机构,缺少健全的信用担保制度,还缺乏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此外,凯旋橡胶公司所处的橡胶行业目前受国家环保政策的高压影响,也是造成其融资困境的因素之一。
第四,为了破解凯旋橡胶公司的融资困境,本研究从务实的角度出发,结合造成融资困境的相关因素,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出可行性较强的五大融资战略。一是要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结构,提高财务经营的透明度;二是要尽快加入山东省橡胶行业协会,争取协会内企业资金的支持,推进协会内部互助的担保贷款;三是进行股份制改造,优化股权结构,并且吸收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等其他直接融资;四是进一步加强企业与政府和银行的合作,拓展间接的融资渠道,推动融资租赁业务的发展;五是推进企业与政府间的担保合作,开辟多种渠道的担保基金,完善企业融资信用担保体系。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