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中小企业创业导向对企业绩效管理的影响--基于营销能力的中介作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7875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企业管理论文,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韩国中小企业的创业者、管理者和员工,通过分析相关文献构建了创业导向和企业绩效间关系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理论假设,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假设。通过对以往研究文献的参考,本文选择先动性、风险承担性和创新性来衡量创业导向,用顾客关系管理、产品关系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来对营销能力进行测量,企业绩效和环境动态性则采用三个维度进行测量。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近年来,全球经济发展放缓、利率上升以及中美贸易谈判等因素,使得韩国中小企业处于艰难发展时期。根据韩国中小企业协会的调查,39%的韩国中小企业认为在 2019 年会面临更严峻的经济发展形势,只有 6.6%中小企业认为“未来会有所改善”。在管理问题上,韩国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着国内需求不足、劳动力成本上升、公司之间竞争激烈以及工作时间缩短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韩国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大力扶持中小企业成长,但是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仍然不尽人意。本研究重点关注中小企业如何在环境动态中生存,以及哪些因素可以使它们变得更强大。因此,本研究关注创业导向、营销能力、环境动态性和企业绩效这些能够成为中小企业成长引擎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企业绩效是创业管理研究领域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Mayer,1991)。创业导向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机制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问题。对于那些表现出企业家精神以保持企业活力的公司而言,创业导向是一种“战略姿态”(Gürbüz 和 Aykol,2009)。在创业生态系统中,创业导向解释了某些企业能够保持其绩效的原因(Covin 和 Lumpkin,2011)。

多数关于创业导向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表明,创业导向可以促进企业绩效提升(Zahra,2000;Wiklund,2005),也有学者提出不同结论。但学者们普遍认为,造成这种结论差异的原因是由于权变因素的影响,因此,他们开始研究组织结构、环境动态性等变量。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动荡的环境中,学者们开始关注企业如何运用创业导向影响企业绩效,并开始研究中介变量的存在。德鲁克(1954)认为,营销和创新是企业利益的基本来源,营销能力是构成企业能力的重要因素,它可以直接影响企业营销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并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因此,营销能力已成为在激烈竞争环境中提升企业绩效的关键能力。创业型企业倾向于坚持创新,推出新产品和服务,这有利于企业营销能力的增长,并获得竞争优势,最终提高企业绩效。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1 选题目的
外部环境的变化速度越来越快,韩国中小企业的竞争力也越来越弱,虽然韩国政府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但是政策效果仍然不尽人意。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本研究旨在回答中小企业如何更好地生存与发展的问题。本文认为,创业导向可以对中小企业绩效产生影响,并探讨营销能力和环境动态性在创业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中的作用。通过研究营销能力的中介作用和环境动态的调节作用,本研究试图描述创业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进行数据搜集和分析。实证检验了创业导向、企业绩效、营销能力和环境动态性之间的关系,试图解释中小企业如何在资源劣势背景下,有效采取创业导向战略,取得企业绩效,促进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

1.2.2 选题意义
虽然政府大力扶持中小企业成长,但是中小企业仍面临这一定的生存和发展困境。学术界对中小企业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许多研究已验证了创业导向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然而,关于营销能力在创业导向和企业绩效之间作用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探讨了营销能力在创业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扩大了相关理论研究的范围,并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和研究建议。此外,本文希望该研究能够为韩国中小企业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

第 2 章 文献综述

2.1 企业绩效
2.1.1 企业绩效的概念及维度
绩效是企业的重要目标,是工作成果或产出、行为、任务、流程和结果的统一。本文在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将企业绩效定义为一定时期内企业管理活动的效率和效果,反映了从事某种活动的组织或个人所取得的成就或成果。

到目前为止,学者们对企业绩效评估存在很多争论(Greenly 和 Foxall,1998)。 然而,在过去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将企业绩效作为最终变量进行研究。衡量企业绩效有两种方法。一个是主观视角的测量,另一个是使用客观指标的测量。Tsai(1991)强调使用客观和主观指标来确保绩效衡量的准确性。客观指标可分为经营规模(销售规模,利润),效率规模(ROI,ROA,市场份额等),其中大部分的指标主要由可以定量和数学表达的指标组成。因此,客观指标在判断客观性方面更有利,但这些数据中的大部分都是由公司的财务数据组成,由于安全问题,公司的财务数据往往不愿披露信息,因而不容易收集数据。此外,如果根据研究内容,研究结果受到主题样本的异质性的影响,则有些方面不适合使同一环境中的客观指标成为衡量绩效的指标。换句话说,使用客观指标衡量企业的绩效可能并不准确。在许多情况下,企业家认为的主观表现与客观绩效评估是一致的,许多学者以主观方式衡量公司的绩效(Greenly,1995; Narver 和 Slater,1990)。

Venkatraman 和 Ramanujam(1986)试图将公司的绩效确定为他们研究中的多维结构,并将企业绩效划分为财务绩效(ROA、ROE、ROE)、业务绩效(市场份额、增长率、多元化与产品开发)、组织效能(满意度、工作生活质量与社会责任感 )三个维度。Vorhies 和 Morgan(2005)认为,企业绩效是根据三方面来衡量的:客户满意度,市场有效性和当前盈利能力。与大多数研究一样,本研究以主观方式进行企业绩效的衡量,基于 Vorhies 和 Morgan 的研究结果,将财务和非财务两方面相结合衡量企业绩效。
..............................

2.2 创业导向
2.2.1 创业导向的概念
Miller(1983)指出,成熟组织和新兴组织特征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中小企业追求创新、冒险、主动行动。具体而言,他将“创业行为”描述为参与创新活动的企业进行风险承担,变得更加积极参与创新并与竞争对手竞争的原因(Miller,2011)。然而,Miller(1983)的研究之后,创业导向已演变成一场辩论,可以成为揭示新业务并在市场中创造新价值的重要竞争优势的来源。Covin 和 Slevin(1996),通过 Lumpkin 和 Dess(1996)的研究,将“创业姿态”的概念应用于“创业态势”的概念。


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创业导向被定义为“面临市场机遇的企业倾向于创新,冒险和积极行动的行为”,如上表 2.1 所示。这些趋势包括管理者使用的方法,实践和决策风格(Lumpkin 和 Dess,1996)。创业导向在使中小企业实现可持续增长并取得稳定的成果,不断探索新的商机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过去创业导向的概念被认为是提高企业在中小企业领域竞争力的重要工具(Wiklund,1999)。Lumpkin 和 Dess(1996)认为对于创业企业和中小企业而言,往往缺乏资源,组织发展的替代方案很少,投资创业导向可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的观点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接受。换句话说,创业导向可以通过决策过程和实践来解释,以开发可以与竞争对手区分的创新产品或服务,并且是在这些过程中决策风格、方法和执行的战略倾向。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创业导向是基于先动性,创新性和风险承担性为企业创造新价值的重新分配资源的活动(stevenson 和 Jallio,1990)。

.................................

第 3 章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20
3.1 理论基础.................................... 20
3.2 理论模型........................................ 211
3.3 研究假设................................... 21
第 4 章 研究方法...................................... 26
4.1 研究对象及数据收集方法 ........................... 26
4.2 问卷设计....................................... 26
4.3 变量设计与测量 ............................... 26
第 5 章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30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30
5.1.1 基本信息统计分析 ........................ 30
5.1.2 量表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32

第 5 章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1.1 基本信息统计分析
(1)数据收集
本文主要以中小企业家、管理者、员工为调研对象,采用电子及纸质问卷结合,其中电子版问卷主要通过个人社交网络以及网上付费等方式进行发放,纸质版问卷则采用走访的方式。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3 月正式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问卷 200 份,剔除存在缺失值和倾向性明显问卷,共获得 173 份有效问卷,问卷回收率为 83%。

对性别、销售额规模、年龄、行业、教育程度、行业等信息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如下。


.............................

第 6 章 结论及未来研究方向

6.1 研究结论
目前,韩国中小企业面临着新兴国家的追逐危机,必须适应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和客户需求。作为解决这种情况的一种方式,人们越来越关注能够提升企业绩效的因素。创业导向可以成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其对企业绩效和营销能力有积极影响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韩国中小企业的创业导向、营销能力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的结论如下:

首先,创业导向对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从回归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创业导向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该研究结果支持以往的研究。本文将创业导向分为三个维度,且根据各个维度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个主假设和三个分假设,并验证了这一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先动性、风险承担性与创新性对企业绩效都有正向影响。拥有先动性可以促使企业进行持续的创新。先动性强调抓住新的市场机会,带来市场收益并实现超额利润(Wiklund 和Shepherd,2005),并迅速抓住机会识别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带来的新机遇,使创新可以更容易在市场上取得成功(Covin 和 Slevin,1991)。

第二,创业导向对营销能力有正向影响。本研究支持以前的观点,即创业导向在促进营销能力的提升。此外,本文检验了创业导向的各维度对营销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创新性与风险承担性对营销能力有正向影响,而先动性对营销能力的正向影响不成立。这可能是因为先进入市场并迅速行动将有利于提高市场占有率,但不会影响持续管理客户,产品和供应链的营销能力。因此,这种部分中介作用意味着具有更大创业导向的企业可能在营销能力的支持下获得更好的绩效。
第三,营销能力以及各维度对企业绩效有积极影响。企业通过利用资源建立营销能力,其营销能力与企业绩效相关(Vorhies 和 Morgan,2005)。 Vorhies(2000)认为,具有营销能力的企业可以与竞争对手竞争,以满足客户与市场的需求,获得竞争优势,并可以帮助企业生存和发展。营销能力促进企业快速有效地应对市场变化,使企业能够创造并提供卓越的客户价值,并帮助他们构筑和发展其竞争优势和卓越绩效(Fang 和 zou,2009)。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