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研究主题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变革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竞争全球化的广泛渗透以及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全面深化,企业经营所处的环境状况日益复杂多变,在各个方面均呈现出了高度的动态性,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在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现有资源的价值也可能随之改变,甚至企业的核心能力都可能论为核心刚性,企业先前的竞争优势或将不复存在。当企业资源和能力已经不再适应新的环境要求,若不及时做出调整则很可能面临淘汰;但是,环境变化也可能打破当前的产业格局,为企业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遇。如何及时有效地调整企业的资源进而重构其能力以应对动态变化的环境而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考验着管理者的战略智慧,也成为了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
基于这些理论争议和欠缺,本研究将沿着“资源冗余一一动态能力——企业绩效”的逻辑主线展开,着重研究以下五个主题:一、清晰界定资源冗余、动态能力和企业绩效的内涵和维度;二、探讨不同类型的动态能力之间的相互影响;三、探讨不同类型的资源冗余对各种动态能力和企业绩效的不同影响;四、探讨各种动态能力对企业财务绩效和成长绩效的不同影响;五、探讨环境动态性在动态能力和企业绩效之间关系上的调节作用。
.......................
1.2研究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和梳理企业资源冗余、动态能力与其绩效之间的关系,并将环境动态性纳入讨论,以整合现有的相关研究、填补现有理论中的欠缺。同时,本研究也旨在为企业在管理实践中及时根据环境变化有效地调整自身资源配置、重构其运营能力以保持竞争优势提供有益的启发。
1.2.1理论意义
第一,现有研究中对资源冗余和动态能力等概念的定义和维度仍然存在一定争议,通过文献梳理和对比分析,形成清晰的定义和体系化的维度,可以整合现有的各种理论视角、平息现有的理论争议。
第二,现有研究往往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关注企业单一流程中的动态能力,彼此间缺乏联系和沟通,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探讨不同类型动态能力之间的相互影响,可以深化动态能力的相关理论。
第三,分析不同类型资源冗余对动态能力和企业绩效的不同影响,同时探索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打开资源冗余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黑箱,可以丰富资源冗佘的相关理论。
第四,从资源冗余的角度探讨动态能力的来源,可以为理解企业间动态能力的差异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同时,分析不同类型动态能力对企业财务绩效和成长绩效的不同影响,也可以丰富动态能力的相关理论。
第五,现有研究对环境动态性在资源冗余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上的调节作用有很多争议,本研究将环境动态性纳入分析,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可以为平息这些争议提供一定参考。
.......................
2文献回顾
2.1文献回顾思路
本研究旨在探讨企业资源冗余、动态能力与其绩效之间的关系。这些研究内容涉及到许多不同的基础理论,不同的理论不仅有不同的概念和命题,还有不同的前提假设和适用边界。对研究内容背后的理论逻辑进行梳理,沟通各个理论间的联系,有利于使其互为补充地共同构成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文献回顾思路,有助于文献回顾时有的放矢,把各种理论按照科学的逻辑结构组织起来,发现理论间的关系和存在的问题。
资源基础观中资源的有价值的、稀缺的、难以模仿的和难以替代的特性往往是通过产出变量来定义的,可能存在同义反复的问题,难以得到证伪。而且,资源基础观的分析框架是静态的,忽略了企业行为的影响,也不能解释环境变化时企业资源作用的变化。作为资源基础观的补充和发展,学者们建立了核心能力理论。核心能力理论认为,把企业竞争优势归于静态的资源是有缺陷的。一方面,能力是一种特殊的企业资源,被特别地组织起来以提高其它资源的效率;另一方面,能力又与资源不同,能力以企业中的人为载体,是在企业配置、开发、保护、使用和整合资源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企业能力通常表现为组织流程或惯例,是不同的组织流程和惯例的组合。
核心能力理论认为企业是独特能力的集合体,而核心能力是缄默知识、关键。技能与稀缺资源的有机组合,而不仅仅依赖于企业资源。企业的财务绩效、规模经济的范围、多元化战略的领域等内容都最终取决于企业自身的核心能力。然而,核心能力容易导致企业过度自满而陷入成功陷阱,部分能力在环境变化时反而可能成为企业变革的障碍,使得核心能力理论产生“核心刚性”的问题。
..........................
2.2资源冗余的相关研究
2.2.1资源冗余的内涵
学者们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和理论视角,对资源冗余的概念进行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通过广泛的文献搜索和对比分析发现,资源冗余的内涵界定主要可以归纳为无偏见的、积极的和消极的三类,如表2.1所示。
.........................
3.1核心概念定义...........37
3.1.1资源冗余......................37
3.1.2动态能力.........37
4问卷设计与小样本试测...........55
5.1问卷设计方法...........55
4.1.1问卷设计原则............55
4.1.2问卷设计途径..............55
5数据收集与质董评估.............87
5.1研究数据的获取..........87
5.1.1样本对象的选择............88
5.1.2抽样方法与过程...............88
5数据收集与质量评估
5.1研究数据的获取
获取研究数据的过程对数据的质量和研究结论的准确性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本研究严格地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数据的准确性。
5.1.1样本对象的选择
本研究主要关注企业的资源冗余、动态能力与其绩效之间的关系,因此,在选择调研样本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其一,地域特征。一方面,本研究的调研主要在中国大陆进行,但中国各地的社会、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甚至地方法规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可能会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不同影响;另一方面,由于调研时间、经费、人力以及社会关系的制约,又难以对中国各省市都深入开展调研。因此,本研究将在笔者能力范围内选择比较能代表中国现代商业发展状况和未来方向的浙江省(杭州市、宁波市)、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和上海市这三个地区的五个城市进行调研。
其二,行业特征。不同行业间的俎织过程和管理实践往往具有极大差异,理论研究应当切入到具体行业中才能深刻反映现实。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当前经济转型背景下受到的冲击.也是最大的,其资源和能力的价值最容易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与本研究的内容十分吻合,很有研究价值;信息产业是新兴经济的代表,其资源、能力的构成与传统企业有很多差异,在快速成长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大量的问题,帮助它们抓住时代机遇保持企业存活并不断成长也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本研究的调研将会集中在制造业和信息产业这两个行业。
......................
7研究结论与展望
7.1研究结论
本文在严谨的理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本研究的假设和理论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广泛的企业数据,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内部一致性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测量量表的信度效度,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得到了大量有意义的研究发现,下面将对其进行归纳和解读。
7.1.1资源冗余的内涵和类型
在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本研究把企业社会网络纳入到资源冗余的讨论中,同时研究企业内部资源冗余和外部资源冗佘,丰富了资源冗余的内涵;依照利用的灵活性,把资源冗余划分为低流动性冗余、高流动性冗余、替代网络冗余和互补网络冗余四种类型。
在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本研究整合了现有的各种研究,识别了内嵌于企业资源管理流程、风险应对流程和技术创新流程中的三种动态能力;同时,进一步把资源管理能力划分为资源调整能力和资源获取能力,把风险应对能力划分为风险承担能力和风险恢复能力,把技术创新能力划分为产品创新能力和流程创新能力,细化了动态能力的维度。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构建了“资源管理能力——风险应对能力一一技术创新能力”的理论逻辑,探讨了不同类型动态能力之间的相互影响,深化了动态能力的相关理论。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