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目前国内中小企业占比全国企业总数达 95%以上,税收贡献超过 50%,GDP 贡献超过 60%,且提供了全国近 80%的就业机会。随着创新环境的改善,一批创业企业积极抢占前沿科技制高点,推动了经济转型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自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步入经济“新常态”,长期以来困扰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难问题更加突出,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进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水平。
A 企业所遇到的融资难问题是中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一个缩影。A 民营企业是一家以碳素制品为主的生产型公司。它以 5000 万人民币的注册资本成立于 2002年,公司类型为自然人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目前在册员工 560 人,销售额达到2.8 亿。根据我国 2003 年颁布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和 2011 年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对于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A 企业可以定义为民营中小企业。一方面 A 企业看准锂离子电池这一朝阳产业将随着电子产品、电动汽车以及国家逐步加大的节能环保投入而迅猛发展,决定结合本企业人员与技术优势增加投入。另一方面,项目的高额资金投入却受制于融资渠道单一、结构不合理、资金缺口较大的现实瓶颈。通过企业走访调查得知,企业目前经过多年经营发展势头良好,股东不愿意引入新的权益投资使自己的权益被稀释;当地银行严格风控并对民营企业收紧授信敞口,且授信内贷款份额不断降低,A 企业新增借款需求很难满足,甚至有转向民间高利借贷的风险,企业陷入两难境地。
.....................
1.2研究目的与方法
1.2.1研究目的
在对 A 企业实地调研中发现其具有民营企业融资通病:内源融资受制于规模小、留存收益有限而难以为继;如若转向外源直接融资又常因为其资产与利润无法达到证券发行的最低限而无法达成;同时企业财务与经营的不规范性大大增加了新三板挂牌的难度;在其外源间接融资方面又常受到处于垄断地位的国有商业银行的“身份歧视”导致企业信息披露成本高企而贷款仍无法“落地”的尴尬现实;中小金融机构由于其自身的经营风险与流动性风险较高,难以形成有效竞争体系导致资金成本较高造成企业负担过重。
同时,A 企业引入新股东投资 9300 万元,银行借款 5700 万元这一融资计划较为粗放。既未精心策划资金来源,也未认真测算融资总额,并且对于外源融资方式的选择不够合理。
本文旨在立足于 A 企业现有融资方案,结合财务预测理论与优序融资理论设计一套包括资金来源、融资总额的新方案,弥补原有方案缺乏理论依据较为粗放的缺点。并在新方案中结合优序融资理论与债务替代理论运用融资租赁替代银行债务融资,拓宽公司融资方式,增加现实环境中资金的易得性并有效降低资本成本。最后运用成本现值评价指标综合证明新方案优于原有方案,完成 A 企业融资方案优化工作。
1.2.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法,将优序融资理论应用于 A 企业,构建“内源融资+债权融资”框架,明确优化方案的资金来源,解决 A 企业原有融资方案未优先使用内源融资即资金来源不合理问题。运用销售百分比法,在充分测算 A 企业财务报表相关数据基础上,定量计算出企业所需融资总额,解决 A 企业原有融资方案融资总量不确定问题。运用 KSF 关键成功因素分析法将资金来源框架中的“债权融资”替换为“融资租赁”,这是结合 A 企业目前发展水平所处的“民营中小企业”身份以及该身份所处大小融资环境下做出的客观现实选择,这一替换解决了 A 企业原有融资方案融资方式不现实问题。最后运用 DCF 项目决策法与指标分析法对比计算原有融资方案与优化方案的融资成本现值,得出优化方案优于原有方案的结论。
.....................
第 2 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民营企业
本文研究的 A 企业是一家民营企业,我国民营企业概念的界定从广义上来说,是相对于国有企业而言的,任何非国有独资企业,包括国有持股和控股企业都可以被称为民营企业。即民营企业的概念就是:所有的非公有制企业均被统称为民营企业。从狭义的角度来看,民营企业指的是私营企业和以私营企业为投资主体的联营企业。“私营企业”是一个具有历史概念的称谓,它难以摆脱一定的歧视色彩。作为私营企业的投资者、管理者以及雇员抑或是大力推动私营经济发展的社会工作者,都倾向于使用“民营企业”来代替“私营企业”这个称谓,这使得“民营企业”在很多情况下成为“私营企业”的别称。
《公司法》是按照企业的资本组织形式来划分企业类型的,主要有国有独资、国有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又分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合伙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等。按照上面对民营企业内涵的界定,除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外,其他类型的企业中只要没有国有资本,均属于民营企业。
2.1.2 融资租赁
本文设计的 A 企业融资优化方案中,运用融资租赁替代了传统的银行借款融资,所以在此有必要介绍融资租赁的相关概念。
1952 年,第一家融资租赁公司在美国成立,揭开了现代融资租赁业的序幕。据《世界租赁年报》统计,全世界租赁成交额在 1978 年是 410 亿美元,2012 年达到 868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方式。我国融资租赁业起步于上世纪 80年代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经过 30 余年的发展,这个行业在中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历经没落与繁荣,在复杂多变的环境里不断的发展壮大。
融资租赁是指租赁公司以融资为目的对承租人自主选定或自由的租赁物进行购买,然后将该租赁物以中长期出租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按期支付租金。租赁到期时承租人可以续租、退回或留购租赁物。融资租赁实质上是以“融物”的方式满足承租人“融资”的需求,相当于出租人提供融资便利,承租人分期付款购买租赁物。
......................
2.2 理论基础
2.2.1 优序融资理论
优序融资理论是指当企业存在资金缺口时,第一应该考虑运用内源融资,然后才会转向债权融资,而股权融资应该作为最后的选择。优序融资理论解释了如果企业积累的留存收益不足以应对企业发展造成的净投资增加时,会优先运用债权融资而非股权融资。优序融资理论其实说明了企业对于各个融资渠道的选择偏好。
如图 2.1 所示优序融资理论框架是在研究资本结构的信息不对称中产生的。由于企业管理层掌握着远比外部投资者更多的企业信息,因为信息的不对称,企业决策层做出的很多实际上起到对外传递信号的决策,例如现金股利发放以及融资渠道的选择。外部投资者可以借由这些决策所传递出的信号间接的判断企业价值。企业债务比例或资本结构作为一种信息传递工具,将企业内部信息向外部投资者传递。由于信息不对称,企业的股票市场价值很可能被错误地定价。当企业股价被高估时,管理层倾向于发行新股进行融资。相反若股价被低估,管理层将倾向于运用留存收益和债务融资,避免增发新股。情况一是企业股价被低估,所以管理层为了维护现有股东利益避免发行新股转而采用内源融资或债权融资。而情况二是企业股价被高估,则管理层倾向于增发新股。于是外部投资者由于信息不对称会在此产生逆向选择。当他们看到企业在增发股票时,会立刻判断企业股价被高估,而实际企业价值并不看好,这会造成股价下跌。相反,当企业传递出非股权融资的信号时,外部投资者会判断股价在企业前景乐观的情况下被低估,企业为提高每股收益转向其他方式的融资,结果往往导致股价上升。
.......................
3.1 A 民营企业简介 ....................... 19
3.1.1 企业规模与组织结构 ....................... 19
3.1.2 经营状况 ........................ 19
第 4 章 A 民营企业融资方案优化策略 .................... 29
4.1 资金来源优化 ........................... 29
4.1.1 资金来源优化合理性分析 ...................... 29
4.1.2 资金来源优化策略 ................... 30
第 5 章 融资方案评价 ................................. 39
5.1 优化后融资方案的具体设计 ............................... 39
5.1.1 优化后资金来源 ........................ 39
5.1.2 优化后融资总量 ......................... 39
第 6 章 优化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6.1 人力保障措施
为保障优化方案的实施,A 企业应设置专人专岗严格按照租赁公司完整租赁周期中各项信息披露的要求搜集、汇集和统计 A 企业相关信息。融资租赁的信息披露往往涉及 A 企业多口径多部门的数据或信息,某一个部门难以完成全部信息的披露任务,设置专人专岗可以最大限度保障 A 企业与融资租赁公司信息沟通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另一方面,出色持续的信息披露可以很大程度降低租赁公司对于 A企业的信息不对称性,打消租期中租赁公司种种担忧顾虑。
同时,A 企业应开展融资租赁知识专项培训。邀请租赁公司相关人员前来培训,一方面可以使租赁公司切实感受到 A 企业对于此次租赁项目的重视程度并增进相互了解;另一方面可以使 A 企业参与培训人员掌握相应租赁知识、增加融资意识,进一步将自己的工作与租赁工作相配合,完成优化方案的实施。
.....................
第 7 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通过研究得出结论,A 企业在原有融资方面现在存在主要问题,包括:资金来源不合理、融资总量不确定以及融资方式不现实。融资资金来源中没有优先考虑内源融资,引入新投资者又会导致原股东股权稀释,然而资本成本处于历史较低水平的债权融资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运用;原方案融资总量未经过量化测算,仅凭经验做出了融资需求量的决策;融资方式上 A 公司未考虑到自己曾有不良信贷记录以及自身股东结构的现实,仍选择获取难度较大的银行贷款。
要解决 A 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包括优化资金来源,首先内源融资,其次债权融资;确定融资总量,测算报告期年度净经营资产增加值、留存收益增加值以及新项目建设费用;优化融资方式,运用融资租赁替代债权融资。资金来源方面由于利率较低具有选择合理性,且 A 企业盈利能力较强,其内源融资也应作为优先的天然选择;融资总量方面本文运用融资需求理论的销售百分比法进行了量化测算,最终在综合日常经营增长需求和项目融资需求的基础上确定了合理的融资数量;融资方式方面,本文从 A 企业现实出发,分析了其银行融资难以及新建锂离子负极材料项目开展融资租赁的适宜性,将融资租赁引入作为债权融资的方式。
要实施 A 企业优化融资方案,需要相关配套的保障措施,包括:人力保障措施、财力保障措施以及制度保障措施。人力保障措施从设置专人专岗和开展培训入手;财力保障措施从提高盈利能力和盈利转化现金的能力切入;制度保障措施从加强信用制度、负债管理制度以及项目开票制度展开。
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其他与 A 企业具有相似融资问题的民营企业具有可借鉴操作性。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