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毕业论文2018经典范文8篇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8135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企业管理论文,笔者认为企业管理大致包含了战略管理、营销管理、商战管理、物资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财务管理、资本运营、人力资源及领导力提升等多个方面,是对企业管理工作的阐述和总结。今天该网为大家推荐一篇企业管理范文,供大家参考。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2018经典范文一:上市零售企业商业模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第一章 绪论

本章主要对本研究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研究创新点与难点进行了简要阐述。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1 现实背景

由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实践不难发现,是社会经济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促使着零售业的发展,除零售商本身因素外,还有零售市场的不断信息化和全球化,企业传统边界的模糊化,零售业态格局的差异化,顾客需求的高层次化,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化等因素,而这些被施加的压力就是商业模式创新的源动力。

(1)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已逐渐渗透于零售企业运营的每一细胞。时下,把互联网特性与传统商业思维相结合的一种思维模式——“互联网思维”风靡全国,它在颠覆传统商业模式的基础上,使很多产业的边界变得愈加模糊。其不仅引发了软硬件、IT等领域的持续变革,亦促使我国零售行业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攀升,甚至使得零售企业的每一经营环节,包括运营模式、营销模式、资源整合模式等发生巨大改变。如小米雷军所言,互联网武装传统企业、用新模式做传统事情是大势所趋。

(2)竞争压力加大、产业边界愈加模糊等压力促使零售企业更为注重企业内部价值、外部价值和顾客价值的多赢。零售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主导产业,已然步入成熟期,具有边际利润低、市场化程度高、竞争白炽化等特点。与此同时,企业外部非连续性甚至颠覆性变化的环境使得零售产业边界愈加模糊,由此零售企业间竞争优势的获取也已由企业内部价值转向价值链甚至价值网的塑造上。零售企业需要通过组织制度安排和管理运作协调,把内外部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成异质性资源,才能从非均衡市场中发掘和获取可观价值,并为自身和利益相关者创造可观价值。

(3)顾客需求向个性化、多样化和高层次的发展趋势促成零售业态的多样化,亦促使零售业对产品附加值的关注与创新。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差异、消费习惯各异、消费感知差异等造就了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和层次化特点,进一步造就了相互竞争又相互补充的多样化零售业态。零售业或已认识到曾被自身认为最有效的属性(产品价值)或许并不是现在消费者最重视的属性(服务价值和形象价值),也正因如此,他们把对零售市场份额的争夺转向于客户价值创造上。秉承“用户思维”、洞悉客户需求对零售企业来说无异于一把开启市场机会的金钥匙。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本研究关键目的有1)基于商业模式理论基础和典型商业模式价值维度模型等进行广泛研读和梳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模型演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构造出“基于价值创造的商业模式维度模型”;2)运用多样本假设检验方法(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检验零售商业模式是否是企业绩效差异性的驱动因素,同时验证商业模式与企业绩效各维度的关系,并在结合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3)运用多样本假设检验方法(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检验上市零售企业商业模式关键构成要素不同水平对各维度绩效和综合绩效的影响显著性水平,同时进行多重比较检验以明确最优要素水平,并结合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给出一些参考建议。

在达成关键目的过程中将会产生的副产品有:1)通过对商业模式概念及要素进行文献研读的基础上,提炼出商业模式的定义和构成要素的精髓;2)探讨以往对商业模式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所使用方法和研究视角的差异性,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选出适宜本研究的研究视角;3)可通过商业模式类型划分结果和关键要素水平划分结果,对上市零售企业商业模式采用格局及商业模式关键要素类型采用格局具有初步了解。

1.2.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一方面,研究使得商业模式概念更为明朗。商业模式作为一新型理论,尚处于概念模糊、定义多样化状态,这给后续的研究带来不便。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商业模式的概念起源和发展进行了梳理,并对商业模式定义进行了综述,使商业模式概念体现的更为明朗,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另一方面,研究为商业模式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本研究把商业模式模型层层分解成逻辑层、要素层和操作层3各层次:逻辑层包括内部价值、客户价值和合作价值三维度,要素层包括顾客细分、多元化经营、区域扩张、治理结构和供应商关系五要素,并把每个要素进一步细分成3-4类型作为操作层,为商业模式的多元化要素找到了最终归属界面。该模型的构建、要素的筛选和操作层的细分都是基于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上进行的,无论是研究方法还是研究结果均具有较强的普适性。

第二章 商业模式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近年来,“商业模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红遍国内外的商务界和学术界,已然成为现如今探讨新经济问题的焦点。本章主要就商业模式理论基础、定义及构成要素、商业模式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和零售商业模式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文献梳理和分析,并分别对相应部分研究中的普遍规律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述。

2.1 商业模式理论基础

理论基础作为进行商业模式相关研究的理论支撑,自有其综述的必要性。商业模式作为一个跨学科概念,相关理论基础亦源于多个学科,如战略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由于商业模式的理论基础是由其自身定义和构成要素所决定的,所以进行商业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往往有价值理论、资源观理论、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等。在此,研究选择最被商务届和理论界所广泛使用的价值链及价值网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

2.1.1 价值链及价值网理论

价值链(Value Chain)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战略学家Michael Porter(1985)提出的。“价值链分析法”把企业内外部价值增加的活动归为“直接创造价值并将价值传递给顾客的基本活动”和“不能直接创造价值但却为基本活动提供条件的支持性活动”两大类,并把能够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称之为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战略环节”,这也是企业着重关注和培养的重点环节。因此,该理论可作为企业分析、确定和巩固自身竞争优势的一种方法。该理论揭示了企业所处整个价值链的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但是 Michael Porter 所定义的价值链是利润驱动的,并且所关注的价值活动过于狭隘,故而不少学者认为基于该价值链理论构建的商业模式更适用于分析制造企业,而不太适用于分析服务企业,特别不适用于现如今的处于互联网时代的企业。

Peter Hines(1998)在 Michael Porter 价值链理论的基础上把供应商和顾客纳入价值链中,提出与Porter 价值链驱动力相反的价值理论:其认为需求才是整个价值链的驱动力,满足顾客需求才是生产的目的,而利润只是其副产品;哈佛商学院Rayport&Sviokla(1995)更是提出了虚拟价值链(Virtual Value Chain)概念,并认为信息经济时代的企业竞争来自于实体和虚拟价值链的双方面竞争。这两大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Porter(1985)价值链适用范围和使用大环境的不足。Brandenburger&Nalebuff (1996)提出价值网(Value Net)理论,其认为价值网是由包括企业、顾客、供应商、竞争者和互补者五要素的广义客户间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价值创造与分配的关系结构。该理论强调以客户价值为价值链重构的核心,强调整个生态系统间的紧密合作和相互作用,脱离了传统价值链的线性思维模式。

2.2 商业模式的定义及要素构成

“Business Model”这一概念第一次出现在 Bellman&Clark(1957)发表在 Operations Research 的学术论文中;并于 1960 年第一次以标题和摘要的形式出现在 Accounting Review 中;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 Konczal&Dottore 在讨论数据和流程的建模时首次使用 “Business Models”专用术语,此后商业模式被应用于的信息管理领域中的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中;到 20 世纪 80 年代时,商业模式概念被使用于处于快速成长阶段的信息技术领域。之后,互联网的普及、新兴市场的快速增长、依赖工业技术的产业扩大、对“金字塔底层”问题兴趣的增强等因素促使商业模式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实现了爆炸式增长,预示着商业模式的内涵从信息管理领域扩展到了企业管理领域。

Ghaziani&Ventresca(2005)通过 ABI Inform 数据库对 1975-2000 年间包含“商业模式”术语的综合管理类文献进行统计,共计1729篇。其中,在 1995前之前的期间里,“商业模式”出现频率较低且较为稳定,总计不过 166篇文章;而自1995年以后,其研究频率直线上升,在短短5年中就著有1563篇文献。

Michael Morris et al.(2005)在综合考虑企业发展历程与关键决策变量的基础上,将商业模式定义划分为经济类、运营类、整合类(包括价值类)三大层次结构,以展示了伴随企业从初创阶段、发展阶段到成熟阶段的生命周期中,企业所关注的关键要素类型和企业所适用的商业模式也会从经济层、运营层再到战略层进行演变。借此,并在进一步考虑商业模式概念及其要素构成特点演变规律的基础上,论文将从经济类、运营类、价值类和整合类4层次对其进行分别阐述: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企业绩效变量界定 ............... 21

3.1 研究对象界定 .......... 21

第四章 零售商业模式维度模型构建及类型划分 ......... 29

4.1 零售商业模式维度模型构建 .................. 29

4.1.1 基于价值的商业模式模型 ................... 29

第五章 零售商业模式的绩效差异性分析 ............ 45

5.1 研究方法........ 45

第五章 零售商业模式的绩效差异性分析

本章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从商业模式类型视角来研究企业绩效差异性:因素为18 种被至少 2 个样本企业所采用的商业模式类型(如表 4-11 所示),观测变量包括 4个绩效因子得分变量Fj(j= Null,1,2,3)和 8 个财务指标变量 Xi(i=1,2,3,4,5,6,7,8),下文两类变量将分别简称为 Fj和 Xi;二是从商业模式各维度视角来研究零售企业绩效差异性:因素为顾客细分类型(C)、经营多元化类型(D)、区域扩张范围(R)、治理结构(G)和供应商伙伴关系类型(S)5个商业模式构成要素,观测变量仍是企业绩效变量,但为了减少分析量,在此仅侧重选择4个绩效因子得分变量Fj作为观测变量。

5.1 研究方法

论文在进行绩效差异性研究时,采用的是多样本假设检验方法,具体的包括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就适用范围而言,参数检验使用条件较为严格仅适用于总体分布类型已知(如总体呈正态分布)的情况,而非参数检验则适用范围较广且无需考虑总体分布情况;另外就统计效能而言,非参数检验由于不能充分利用信息,检验效能低于参数检验。由此本研究在运用多样本假设检验进行绩效差异性研究时,首选检验效能较高的参数检验方法中的ANOVA法,当 ANOVA法应用条件不能满足时,再考虑非参数检验方法中的Kruskal- Wallis秩和检验。其中,One-Way ANOVA应用有三个适用条件分别是独立性、正态性和方差同质性。独立性是指每组样本是相互独立的随机抽样;正态性即因素不同水平下的观测值来自服从正态分布的总体;方差同质性即因素不同水平下的观测值方差相等。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成果与建议

6.1.1 研究成果

在商业环境不确定性不断加剧的大环境下,商业模式已经成为现如今探讨新经济问题的焦点,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红遍国内外的商务界和学术界。于是,越来越多的人试图寻求商业模式创新来维持和提高自身绩效水平和竞争优势,且屡试不爽。近几年来,Alibaba、京东商城、顺丰速递等商业模式创新案例名声大噪,近日亦有把“粉丝经济”灵活运用的电影《小时代》等案例被大家津津乐道。但这些案例均发生在高科技或自媒体等领域,不免让人遐想是否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来培养竞争优势只适用于高新产业?对零售这种传统产业来说,是否一样可通过对现有商业模式的改造和创新以重获竞争力?于是,检验商业模式类型是否是企业绩效差异性的驱动因素、探讨如何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来帮助零售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和更佳绩效水平是本研究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在此过程中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确定了企业价值获取的上限

本研究通过对商业模式概念及要素构成从经济层面、运营层面、价值层面到系统层面的研究历程中发现,虽然商业模式概念看似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却有着一些共同点——以企业价值获取为核心目的,为广义客户进行价值定位、价值传递和分配及价值获取的基本逻辑和系统统筹。由此,本研究把商业模式定义为对企业价值生态系统进行系统统筹以促进整个系统尤其是企业自身价值增加的核心商业逻辑。该定义强调企业所处生态系统价值的总量是企业价值获取的基础和上限,因而企业若想获取更多价值需从为自身所处生态系统创造价值入手。

(2)构建了基于价值创造的商业模式维度模型

本研究在对商业模式进行定义的基础上,以价值理论和资源基础观等理论为依据,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商业模式价值维度模型进行梳理和总结,构造出由逻辑层、要素层和操作层构成的“基于价值创造的商业模式维度模型”。其中,逻辑层是指把商业模式的核心部分(价值创造)加以分解而成的客户价值、内部价值和合作价值三个维度;要素层是指根据各维度所包含要素的重要程度而筛选出的顾客细分、多元化经营、区域扩张、治理结构和供应商关系五个核心要素;操作层是指依据一定标准把每一核心要素细分成的三到四个要素水平而形成的操作层面。逆向来看,每一样本企业在不同要素层下所处水平的组合就构成了上市零售企业商业模式类型,即该商业模式价值创造维度模型的本质是企业运营过程中核心价值维度(客户价值、内部价值和合作价值)的不同形态组合。该模型的构建、要素筛选和操作层形成的过程都是基于坚实的理论基础上建立的,无论是研究方法还是研究结果均具有较强的普适性。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2018经典范文二:新创企业董事会资本对企业成长的影响机制研究

第1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董事会作为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管理者和利益相关者的重视(马连福和冯慧群,2013)。由于董事会战略参与的有效性与其具备的专业知识、任职经历以及网络联系等董事会资本要素密切相关,因此董事会资本作为影响董事会战略参与效果的决定性因素,近年来备受学者们的关注。同时,周建等(2013)指出董事会成员和高管在对战略决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均存在举足轻重的影响,然而现有研究往往只将关注点放在某一方上,很少有学者关注董事会和高管的交互作用对战略决策产生的影响。另外,随着国内学者对技术创新研究的展开,对于在创业板上市的高科技企业,如何优化董事会成员配置、正确引导企业制定研发投入决策以推动企业成长,逐渐成为理论界和实践者纷纷关注的课题。

1.1.2 研究意义

本文拟从董事会资本宽度和深度的角度探讨董事会资本对企业成长的影响,以及研发投入是否在二者的影响过程中起到传导作用,高管激励是否调节董事会资本对研发投入的影响,这有助于丰富国内外学者有关董事会资本的研究,具有较好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理论意义:本文对董事会资本理论、董事会资本与企业成长、研发投入与企业成长、高管激励等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总结了目前研究的进展与存在的不足,为国内学者进行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此外,本文尝试从董事会资本的角度出发研究其与研发投入、企业成长的关系,以及高管激励在董事会资本与研发投入之间的调节作用,丰富了国内有关董事会资本与企业价值关系的经验证据,同时有利于学者及企业深入了解企业成长的内在根源和动力,揭示了在中国管理情境下董事会资本对研发投入和企业成长的影响机理。

实践意义:本文在回顾国内学者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研究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探讨了在研发投入的中介作用下董事会资本对创业板企业成长的影响,有利于我国科技创业企业在董事会选任时,充分考虑由董事们的各项特质所构成的董事会资本,对制定研发战略决策和促进企业成长所起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对高管进行有效的激励,进而加强董事会资本对研发投入的正向影响。本文通过对中国创业板高科技企业进行的实证研究,为动态竞争环境下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参考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1.1 董事会资本与企业成长的相关研究

Collins 和 Clark(2003)在研究高管团队社会网络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时发现:高管团队的内外部社会网络与企业绩效有正相关关系。然而,Amason 等(2006)认为在高新风险因素的作用下,高管团队的平均教育水平和专业背景异质性都与企业的绩效和成长能力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Kim 和 Cannella(2008)在对韩国上市公司的研究中发现,外部董事的社会资本对企业价值有正向的促进作用。Kor 和Sundaramurthy(2009)的研究也显示,外部董事的连锁关系、特定行业的管理经验对企业成长有积极的作用。Jermias和Gani(2014)的研究也证实了董事会资本有助于提高企业绩效。Haynes 和 Hillman(2010)首次将董事会资本分为宽度与深度两个维度,并证实董事会资本的宽度比深度更易于致使企业进行战略变革,并且CEO权力负向调节了董事会资本宽度对战略变革的正向影响。

1.2.1.2 董事会资本与研发投入的相关研究

Pennings 等(1998)指出董事会社会资本积极影响企业创新。而 Dakhli 和Clercq(2004)则表明董事会社会资本对创新有负影响。比如董事会成员之间较强的关联会使其为保持意见的统一,阻碍新思维的产生,并且削弱了董事会及时识别新机遇的灵活性。O'Hagan 和 Green(2004)认为连锁董事作为企业之间的连接点能够促使企业间知识、信息进行有效的传递,这种传递和共享能有效促进组织创新。Chen(2014)的研究也证实了董事会资本与研发投入显著正相关,并且 CEO 权力正向调节了二者的关系。Wincent 等(2010)的研究也表明,董事会异质性以及连锁董事的网络联系对渐进型的创新具有积极的影响,而董事的受教育水平对企业能否取得突破型创新至关重要。而且,董事会成员教育专业的异质性和受教育水平有助于提高小型企业创新绩效尤为重要,因为小型企业相比而言对董事会资本的依赖程度较高。

第2章概念界定与理论回顾

本章是理论基础部分,对董事会资本、研发投入、企业成长和高管激励契约这四个概念进行界定,并对资源依赖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进行阐述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董事会资本

董事会作为企业各项战略决策参与、制定、实施以及监督的团体,其成员必须拥有技术、经营管理、财务、法律等方面的知识素养,在任职经历中积累的运用知识与技能的能力,以及获取企业内外部信息的网络联系。董事的专业知识、职业背景和内外部联系,能指导和监管企业战略决策制定和实施、风险管理等重大活动,以提高企业绩效。由于企业经营状况会受到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于是企业通常聘任连锁董事来构建与其他企业的网络联系,增强企业间的信任和信息分享,从而提高了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刘小元和金媛媛(2014)指出这种网络联系会促进企业间的协同创新,如企业通过连锁董事分享了多维分工模式等管理机制创新。

Hillman 和 Dalziel(2003)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提出董事会资本的概念。他们依据资源依赖理论,从董事会为企业提供资源能力的视角,将董事会资本划分为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两个方面。其中,人力资本由董事会成员所具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等构成;而社会资本则由董事会成员所拥有的企业内外部的人际关系及其通过其他渠道带来的各项潜在资源所构成。二者使得董事会对企业高管的战略决策选择产生影响,被用来衡量董事会为企业提供资源和实施监督的能力。

继而,有学者在研究中发现董事会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相互依赖,具有内在关联性。如 Stearns 和Mizruchi(1993)的研究就指出,金融机构中那些具备知识、技能、专长(人力资本)的董事在为企业带来利益的同时,也通过其内外部联系(社会资本)为企业带来金融资本。Geletkanycz 和 Hambrick(1997)指出行业外的联系(社会资本)能为企业带来新的信息(人力资本)。安家骥(2012)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2008到2010年数据的研究也表明董事会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这些研究指出董事会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得二者很难相互分离。

第3章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15

3.1 董事会资本对企业成长的主效应 .................. 15

3.1.1 董事会资本宽度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 15

第4章实证研究设计 .......... 23

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23

第5章实证过程及结果分析 ............ 31

5.1 描述性统计 ....................... 31

第5章实证过程及结果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

本文首先对控制变量、董事会资本宽度和深度、股权激励和薪酬激励、研发投入和企业成长进行了描述性检验,包括样本数量、极小值、极大值、均值以及标准差等,并对统计结果进行了具体分析,本文所研究变量的主要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5-1 所示。

各主要变量的极值、平均值、标准差如表5-1所示。由表可知,创业板上市公司董事会资本宽度最小值为0.65、最大值为2.06,而董事会资本深度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 1.79,说明公司间的董事会资本宽度和深度存在明显的差异。441 个样本中有378 个实施了股权激励,而且股权激励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差异较大、标准差也较大,说明创业板上市公司实施的股权激励情况差异化较大,而薪酬激励次之。研发强度的极值也有较大差异,均值为0.07,显示了尽管不同公司的研发投入情况不尽相同,但总体来说均有较大的研发投入力度。至于企业成长则有正有负,即不同的公司取得了不同的企业成长结果。

结论

本文以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董事会资本的视角出发,以资源依赖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为理论基础,构建了董事会资本、研发投入与企业成长的传导作用机制,并考察了高管激励对董事会资本与研发投入关系的调节效应;通过收集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出企业成长的综合得分,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理论假设进行了检验。最终,本文得出如下结论:

(1)在为企业提供所需资源的过程中,董事会资本成为影响企业成长的重要因素。董事会资本包括董事会资本宽度和深度,研究表明二者对研发投入和企业成长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董事会的异质性和行业的嵌入程度会给企业带来所需的知识技能、工作经验以及网络联系等资源,促进了企业的研发投入和成长。

(2)研发投入中介了董事会资本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即董事会资本通过研发投入来影响企业的成长。董事成员教育背景、职业背景和行业联系异质性的提高,以及具有本企业工作经验的董事人数和连锁董事在行业内兼任职位的增多,意味着企业关于研发投入决策的选择和实施是基于更多样化的视角、更丰富的知识技能以及对行业和企业的情况充分了解和把握的基础之上的。因此,由研发投入所产生的成果更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从而提高企业的销售额和市场价值,并将更有利于企业的进一步成长与发展。

(3)高管薪酬激励调节了董事会资本和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在研发投入的决策过程中,由于存在代理问题,高管作为代理方所采取的措施倾向于规避研发投入所带来的投资风险,研究证明,薪酬激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难题。与股权激励相比而言,薪酬激励更能满足高管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促使高管认同董事会的研发决策。同时验证了唐清泉和甄丽明(2009)的观点,即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自身的财富和财力与西方国家的管理层相比,还处于积累阶段,薪酬激励风险性小,相比之下更具有吸引力。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2018经典范文三:中国钢铁工业循环经济效率与质量研究

1引言

1.1研究意义

以钢铁行业为研究对象,把循环经济理念纳入到经济效率考核体系中,从而界定循环经济效率为评价钢铁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合适测度,运用生态学、循环经济理论、环境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和评价理论等多学科,构建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效率和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分别从循环经济效率和循环经济质量两个维度进行评价,了解中国钢铁行业循环经济的现状。循环经济效率和质量的测度有助于中国更加客观的制定产业政策,有利于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生态绩效,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意义和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1)理论意义

鉴于此,本研究把循环经济效率运用到评价钢铁行业体系中,弥补了以往大部分文献仅从经济效益或生态效益来评价钢铁企业的不足。另外,以往文献对钢铁行业评价,大都从生产效率、生态效率、经济效率等“效率”数量方面来着手,很少考虑循环经济的质量因素,即循环经济最终表现出来的方面的3R效果如何。因此,我们对钢铁行业循环经济的测度从“一维”向“二维”跨度,即从循环经济效率维度、循环经济质量两个维度来研究,这样使得测算结果更加有效、更加科学。同时本研究运用面板数据,结合构造的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效率和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对钢铁行业制定产业政策等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遵循“有限理性经济人”假设、帕累托最优标准以及循环经济效率适度最优的评价标准,把循环经济理念纳入到分析框架之内。因此,本研究的循环经济效率评价理论是对传统经济效率评价理论的有益补充;对政府制定钢铁工业政策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也对中国钢铁企业提升竞争实力、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实现企业与环境协调发展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1.2研究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1.2.1研究主要内容

本文以钢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实现钢铁行业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脱钩为研究背景,以钢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为主线,首先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循环经济的特征探讨了循环经济效率的内涵;其次基于对钢铁行业的循环经济效率进行测算,基于模糊评价对钢铁行业的循环经济进行质量测度,构建中国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效率一质量矩阵来全面衡量中国钢铁行业循环经济运行的状况;最后结合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现状,基于面板模型对影响中国钢铁行业循环效率和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剖析,为提升中国钢铁行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提供参考借鉴。

本文具体内容如下:

(1)循环经济相关文献综述

本文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部分。循环经济是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和经济发展模式,是以少投入,少排放,少污染为特征,以资源循环再利用为主要手段的发展模式。以往文献中认为生态效率是评价循环经济的合适测度。虽然生态效率在关注经济效率同时,增加了环境影响因素,但较少考虑资源循环利用因素和原则,为此,本文认为“循环经济效率是衡量循环经济的合适测度”。钢铁行业作为中国的支柱产业,是最具潜力、最具条件、最迫切需要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因此研究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效率的内涵成为本研究首先关注的问题。

(2)中国钢铁工业循环经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测度

本文的第三部分是本篇论文的核心部分之一。构建循环经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以比率指标代替了现有文献大都运用的总量指标,并增加能够体现资源循环再利用原则的指标内容,完善现有的循环经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中国钢铁;业的循环经济效率进行测算。以家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作为目标企业来代表整个行业,对中国钢铁工业的循环经济效率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中国钢铁工业循环经济效率不佳的主要原因来自纯技术无效性。

2文献综述

2.1循环经济研究综述

2.1.1循环经济内涵

在2012年6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上,人们讨论的重点放在以实际的行动减少资源和环境压力。循环经济是有助于一个工业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封闭的物质和能量循环。许多国家已经开始采取措施,制定政策发展循环经济,其中德国和日本是循环经济的开拓者。德国年循环经济法试图减少土地使用以避免固体废物的产生。2000年,由于本国土地空间不足和停滞不前的行业,为了使其复苏,同时为了弥补本国土地,日本推出“良好的物质循环型社会”理念,该理念侧重于固体废物管理,稀缺性土地和资源开发。日本的循环经济,旨在创建生态城市,减少废物垃圾的产生和通过征税等办法让生产者和消费者主动采取措施对废物分类回收利用,从而达到循环经济的目的。2012年12月17日,欧洲委员会公布了一份题为资源有效性的欧洲宣言,这个宣言明确指出,“世界面对越来越大的资源与环境压力,欧盟不得不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此来提升未来的竞争力”。

中国循环经济内涵的研究开始较晚,并且受到日本和德国循环经济理论的影响较大,目前国内的学者针对循环经济内涵的争论尚未取得一致,国内学者的研究大致可以从循环利用的角度、环境保护的角度、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人、自然、社会和谐的角度和经济增长模式的角度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见下表2-1。

研究循环经济效率前,必须对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其本质进行界定,这也是循环经济效率界定和评价的前提和基础。综上所述,国内学者对循环经济内涵的研究主要体现在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少投入,少废物产出,少破坏为目的,追求人、社会、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为最高目标,同时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循环经济是针对工业化以来高消耗、高排放的线性经济而言的,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经济体现,即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逐步实现以最小的代价、更高的效率和效益,实现污染排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2.2循环经济效率及质量研究综述

2.2.1传统效率的研究综述

效率即投入产出比,经济学上界定效率是在资源稀缺的前提下合理配置资源的过程,同时经济学上的评价效率的标准常用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对效率的评价主要是采用投入产出法,认为分工和专业化是提高劳动效率的主要方法和手段。新古典微观经济学家马歇尔采用了福利经济学的两大定理:竞争均衡是一种帕累托最优状态和任何一种帕累托最优状态都可以通过适当地选定收入分配方案,由市场的竞争均衡加以实现对效率进行分析。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提出“交易成本”的概念,视其为经济效率分析的核心,认为制度的效率在于产出的最大化和交易成本的尽可能低。乔根生、索洛为首的经济增长学派运用全要素生产率来定义效率;以萨谬尔森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在投入一定的情况下,满足社会需求的产出越大越好。

国内关于效率的评价,刘小玄运用面板数据,分析并解释中国国有企业的效率的特点和成因;杨霞光研究了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并认为信息是影响效率的一个主要因素;赵国杰、郝清民运用分析模型对中国钢铁企业的规模效率及其成因进行了研究。

综上所述,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对经济效率进行分析,从古典经济学效率分析的投入产出比到新古典经济学的帕累托最优理论;再到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等理论;但大都局限于资源的配置效率和技术效率的研究,尤其是定义效率为投入产出比,同时把资本、劳动作为生产函数的要素投入,而把资源、能源排除在外,涉及环保和生态的非期望产出等都没有计算在内,所以本文在主流经济学研究的基础上,完善效率评价理论,把环境、能源以及污染物排放和循环利用等因素考虑进去,重新定义效率评价指标,以此来进一步评价循环经济效率。

综上所述,就循环经济的实践来说,研究循环经济效率比生态经济效率更具有现实意义,因为前者反映了循环经济运行的具体环节,是循环经济改进的基础;而后者更多反映的是循环经济运行的结果。尽管国内学者对生态经济效率的称谓和对生态经济效率的内涵的表述有所不同,但从对其内涵的表述中可以看出,他们均认为生态经济效率的含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量和资源环境消耗的实物量的比值,可作为衡量物质减量化和改善环境压力的重要工具,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

3中国钢铁工业循环经济效率测度...........29

3.1钢铁工业循环经济效率测度的DEA方法........29

3.2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29

4中国钢铁工业循环经济的质量评价..........53

4.1钢铁工业循环经济旳质量测度.......53

5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效率与质量影响因素分析...........72

5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效率与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5.1面板数据模型简介

面板数据是对同一组个体(这些个体包括个人、家庭、企业、产业、地区和国家)连续追踪多个时期所得到的数据,它综合了时间序列数据和横截面数据,是研究现代管理学问题的重要分析工具。面板数据可以解决数量研究中的因果效应估计问题,对因果推断中观测不到的数据进行了处理,其主要优点包括:表明了个体、企业或者国家是存在异质性的,有效避兔了单纯的时间序列分析和横截面所面临估计有偏性的风险;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和变化以及较少的共线性、更多的自由度和效率;较好地研究了动态调整过程;可以较好地确定和估计一些由纯粹横截面或纯粹时间序列无法定的经济关系等等。

循环经济水平的高低关系着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科学合理测度是钢铁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无论是基于的循环经济效率测度,还是基于模糊评价方法的循环经济质量测度都无法明确的说明是什么因素决定或影响着钢铁行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由于影响钢铁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众多而复杂,例如科学技术、产业规模、产业政策、企业文化等等,而这些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因此,本文重点选择技术水平、企业规模和行业环境这三个主要因素。

6结论与未来展望

6.1主要结论

通过对中国钢铁工业循环经济效率和质量内涵、循环经济效率和质量评价、循环经济效率和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循环经济效率是钢铁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合适测度,界定循环经济效率和质量的内涵。

本文首先分析了循环经济的理论和循环经济效率及质量的理论,其中循环经济理论中对循环经济的内涵和钢铁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循环经济是针对工业化以来高消耗、高排放的线性经济而言的一种新型经济增长方式,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经济体现。循环经济除了强调减少资源投入、降低环境污染外,更注重资源、废弃物、产品的循环利用。以往对循环经济的评价多是生态效率,虽然生态效率是在经济效率的基础上,增加了对环境影响的指标,但未突出循环利用的要素。而循环经济效率是在传统效率和生态效率融合的基础上,加上循环利用的因素,依据循环经济的三大特征,从输入端到清洁生产再到输出端,从而涵盖整个循环经济实施过程的效率,其目的是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的脱钩,达到三者共赢的最终目标。因此循环经济效率是循环经济的合适测度。但由于效率测度还涵盖不了循环经济运行的效果,为此提出全面衡量循环经济需要将循环经济效率与质量结合。

(2)构建循环经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测度。

本研究在现有经济效率评价的基础上界定了循环经济效率的内涵,并完善了循环经济效率评价的指标体系,将资源投入、环境产出和循环利用均作为评价要素融入到指标体系中。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2018经典范文四:基于认知视角的企业突发事件预防行为及其绩效研究

1绪论

本章首先根据企业所面临的严梭的现实问题及其背后所蕴含的管理理论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本文拟研究的主要问题;然后,进一步阐明了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接下来,对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的创新点进行了总结;最后,详细的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层次和研究方法。

1.1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一直以来,企业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不仅对其自身的经济利益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而且还剥夺了大量员工的生命,同时也对环境、资源等造成短时间内难以恢复的破坏。例如,2013年3月29日,吉林省白山市通化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旗下八宝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28名矿工遇难,2013年4月1日,该煤矿再次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又造成7名矿工遇难;2013年8月31曰,上海翁牌冷藏实业有限公司发生液氨泄漏事故,造成15死25伤。尽管每年我国企业突发事件发生的次数以及造所成的人员伤亡的数量总体上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但是,与多数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突发事件的数量以及所造成的后果并不乐观。例如,1980-2000年我国煤矿年平均死亡人数为6027人,这个数据是同期俄罗斯的26倍,印度的36倍,波兰的79倍,美国的88倍。

企业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造成了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等问题,其背后折射出的是‘‘企业突发事件预防”,即,在复杂的环境下,企业如何采取预防行为以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以及降低突发事件的潜在严重后果,从而实现自身持续和健康的发展。

1.2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研究目的

本研究运用认知分类理论、图式理论、认知导向理论、事故致因理论、健康信念理论以及特质理论等相关理论,探索和梳理我国情境下企业突发事件预防行为的内部结构,将主导逻辑、认知导向以及风险倾向、风险感知等纳入研究框架内,深入剖析认知和预防行为的作用关系,以及进一步拓展预防行为对防治绩效的影响作用,揭示出‘‘认知一一突发事件预防行为一一突发事件防治绩效结果”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期弥补以往研究存在的空白,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现有理论,特别是管理认知观、产业结构观和资源基補观的补充和完整,研究结果也将有助于丰富当前的事故致因、事故预防等理论,对处理动态环境下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和保持,以及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等问题提供较有意义的理论解释,也为相关突发事件预防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1.2.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第一,从认知的视角研究企业突发事件预防行为缺失的原因,有利于弥补先前理论在解释企业突发事件预防行为方面存在的不足。先前的产业结构理论、资源观、能力观和知识观等理论在对企业突发事件预防行为的解释上存在不足。例如,产业结构理论难以解释相同产业环境下,同类企业突发事件行为的差异;资源观过于强调资源异质性的决定作用,而忽略了资源配置背后企业CEO及其它高层管理者认知的主导作用;知识观和能力观只是间接体现出了认知的作用。因此,本研究从认知的视角出发解释企业突发事件预防行为缺失以及不同企业存在差异的原因,有利于弥补先前理论存在的不足。

第二,揭示企业认知(认知)企业突发事件预防行为(行为)企业突发事件防治绩效(结果)之间的逻辑关系,深化了企业危机或事故预防的相关机理研究。关于企业突发事件预防行为的相关研究,部分学者从风险倾向、风险感知、以往事件经验、企业特性等方面分析了预防行为的影响因素,同时,另一部学者也探讨了预防行为对防止效果和恢复绩效的影响作用,但是研究相对较为破碎,没有形成一个连贯的研究。鉴于此,本研究深入分析“企业认知(认知)突发事件预防行为(行为)一一企业突发事件防治绩效(结果”之间的逻辑关系,对于全面揭示企业预防突发事件的过程,深化和拓展认知理论、有限理性理论在危机或事故管理中的应用,对于揭示企业突发事件预防行为的相关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2文献回顾与述评

本章的文献研究是围绕研究主题,通过对与主题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系统梳理与归纳,在发现以往的研究结果、理论贡献、方法贡献等的同时,梳理出以往研究中存在有争论的观点和问题,以及尚未解决的问题等,以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的展开研究。本章从内涵界定、维度划分与测量、前置因素以及作用结果等方面,对研究中涉及的内容主题进行系统了回顾与述评,为本研究的展开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細。

2.1文献回顾的思路

本文以企业认知为研究起点,围绕突发事件,探讨不同认知对企业突发事件预防行为以及突发事件防治绩效的影响,并着重打开认知作用于企业突发事件防治绩效的黑箱,同时还将进一步研究上述关系的边界条件。

因此,针对研究问题,本研究需要在认知相关领域、突发事件预防相关领域、突发事件防治绩效相关领域,以及“认知一一突发事件预防行为”的边界条件领域进行相关文献的系统梳理和分析,为期为后续研究思路的确定做好铺塾。具体而言:首先,在认知研究相关领域,与本研究具有紧密联系的主要有主导逻辑、长期导向和主动导向,本研究从它们的概念、维度、测量、影响因素及作用结果研究等方面进行了述评;其次,从突发事件预防的视角,对突发事件预防行为的概念、维度、测量、影响因素及作用结果等研究进行了述评;再次,对可能影响认知与突发事件预防行为之间关系的情境因素进行了梳理主要围绕‘‘风險倾向”和“风险感知”的概念、维度及前因后果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最后,在认知、突发事件预防行为的绩效评价方面,本研究主要对突发事件防治绩效的概念、维度、测量以及前因进行了文献梳理和分析。以下,本章将围绕研究问题,按照上述思路,对相关变量进行文献回顾、归纳和分析。

2.2主导逻辑相关研究

主导逻辑对企业的战略行为具有重要的解释作用。本部分将在梳理与主导逻辑相关的理论文献的基础上,对主导逻辑的内涵、维度划分、测量、影响因素及作用结果进行归纳与分析,以期把握主导逻辑的研究现状,从而有利于后续研究的开展。

2.2.1主导逻辑的概念与维度

(1)主导逻辑的缘起

的过程中,所习得的一组知识模式,它是管理者对外部环境的一种简化。先前的战略研究文献表明,主导逻辑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作用:它作为信息过滤器,使得战略决策者仅仅关注、思考与战略制定相关的环境信息;主导逻辑通过战略决策者在模糊信息中所构建因果的关系影响其对环境的诊断;由于诊断影响战略行为的选择,因此主导逻辑同样影响企业对环境变化的反应、竞争性行为。

内容分析法也是测量主导巡辑的一种有效工具,应用相对比较成熟。内容分析法通常以公司的年报为分析资料,将资料中对环境的描述分为竞争者、顾客、战略合作伙伴等多个方面,釆用绝对和相对注意力广度两项指标测量管理认知也可以用外部环境关键词在董事会报告中出现的词频数来测量管理认知的柔性,采用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来测量高层管理者在外部环境感知、快速反应、变革与更新、资源与能力的整合与重构、组织学习等方面的注意力配置广泛度测量认知复杂性。

内容分析法与因果地图法通常以上市公司的年报为研究资料但公司年报主要是针对特定的人群,它是印象管理的一种手段(因此并不能反应企业真实的认知。此外,基于访谈的内容分析,往往也不适用于大规模的研究。

3理论拓展与研究假设..........65

3.1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65

4问卷设计与小样本前测........100

4.1问卷设计.......101

5研究数据收集、描述与质量评估........143

5.1研究数据获取......143

5.1.1样本对象的选择.......143

6假设检验

本章的目的是运用企业调查数据实证检验本研究提出的研究假设。建议分两个步骤来验证假设:步骤一,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量表的信度和效度,上一章已完成了该步驟;步骤二,检验或测试应关系,这是本章的主要内容。首先,本章采用釆用结构方程对本研究所提出的关系模型进行了检验;然后,检验了控制变量对中介变量与结果变量的影响,在此基細上,进行了分组对比研究;最后,探明风險倾向与风险感知对认知因素与突发事件预防行为之间影响关系的调节作用。

6.1认知、突发事件预防行为与突发事件防治绩效(违规强度、小事件发生强度)

7研究结论与展望

通过上一章的研究,本研究已对相关的研究假设进行了系统的检验,本章将根据检验结果对全文的研究结论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得出的研究结论作出相应的理论解释,阐明本研究对管理实践的启示,最后针对本文的研究局限和不足,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7.1研究结论

本研究以认知分类理论、图式理论、认知导向理论、事故致因理论、特质理论和健康信念理论等作为理论基础,围绕“认知突发事件预防行为一一突发事件防治绩效”这一思路,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大规模问卷调查以及统计分析等方法,深入探讨与分析了多个研究问题:企业突发事件预防行为的具体构成是什么?在中国企业情境下有哪些影响企业突发事件预防行为的认知因素?企业突发事件预防行为对突发事件防治绩效有怎样的影响作用?以及在不同情境下认知的影响作用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具体而言,基于多种事故致因理论详细探讨了突发事件预防行为的不同构成,并基于认知分类理论、图式理论和认知导向理论识别出了影响企业突发事件预防行为的认知因素,同时全面分析了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行为对突发事件防治绩效的影响作用,还在特质理论和健康信念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风险倾向和风险感知所起到的调节作用。总之,本研究的整体理论模型最终由33个研究假设构成,其中33个假设均具有探索性研究的性质,经过假设检验和研究结果的分析,主要形成了以下研究结论:

7.1.1突发事件预防行为的维度划分

本研究在对以往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袖上,结合访谈研究,对突发事件预防行为进行了概念界定以及量表的开发,经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其中也包括一阶因子分析和二阶因子分析以及不同因子模型的比较,确定了突发事件预防行为测量量表具备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2018经典范文五:高新技术企业核心员工流失风险预警研究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当代科技得到了飞速发展,社会经济对科学技术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依赖科学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自1991年国务院在大中城市批准建立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迅猛,其经济总产值已经在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占有重要比重,高新技术企业为我国科技和经济的贡献有产业升级的推动力量、经济发展的促进力量和科技发展的先导作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 2011 年底,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总数量达到 21682个,从业总人数达到 1147 万人次,所有企业产值共计 89120 亿元,占当年全国总产值的18.7%。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必须紧紧依靠下面两点:首先是核心技术的成熟发展;其次是核心人才资源。

经济全球化促使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在人才储备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经济全球化也暗示着人力资源流动的全球化,高层次人才、高技术人才的流动性不断加强。作为高层次人才仅占5.5%的国际大市场来说,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人才争夺的激烈现象可想而知。人才流失特别是核心员工流失正成为国内许多高新技术企业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难题。

高新技术企业是人才发展的重要平台,其核心人才掌握着企业内部的专门技术、核心业务、关键资源。因此,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自身来说,核心员工相对于普通员工都会具有更强的主动性,他们希望能够在工作中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和最终决定权,以实现自身价值为目标。核心人员流失严重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来说是致命的。一般而言,核心员工对企业发展战略信息、企业商业机密都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一旦流失,对企业机密泄露、后期战略发展、企业声望等方面都有可能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核心员工招揽和储备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尤为重要。高新技术企业必须要有防范未来,未雨绸缪的思想觉悟,对核心员工流失状况必须加以预警,预先做好防范措施,以免对企业造成不利影响。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研究现状

(1)核心员工流失方面

邓今朝认为核心员工的流失导致组织核心能力削弱甚至丧失,这种风险具有毁灭性;同时他也认为企业可以根据骨干员工流失风险的可观性、可逆性、关联引发性和集合放大性的特点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杨玉芝认为核心员工的管理应该在招聘时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合理激励和竞争机制做好风险管理工作。

杨东红,李立安,孙彦彬根据核心员工自身的特点及经济现状设计核心流失风险预警系统流程,并将警戒状态和危机状态进行反馈。

唐斌,李代红认为现代社会核心员工流失损失巨大,研究其流失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补救势在必行。

综上,关于人才流失的研究可分为两个方向:一是基于国外研究方向的相关学说与理论模型,这些的重点在于人才流失模型的理论构建上,对于核心员工流失风险评估及预警方面研究较少,尤其是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核心员工流失风险预警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二是近年来我国学者对于我国核心员工流失研究较多的是原因与建议方面;对于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流失研究较多的是现在、原因、对策及其影响,而对于人才流失风险预警方面涉及较少;对于人才流失风险预警研究较多的是指标体系构建及其过程研究,而这些都不是基于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研究的。因此本文是在国内外相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高新技术企业核心员工流失风险预警研究,希望本论文的研究能够弥补相关方面的空白。

第 2 章 相关理论方法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高新技术企业概述

1988 年我国原科委针对高新技术和高新技术企业相关内容颁布了《关于高技术、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标准的暂行规定》,直至 1989年底,随着火炬计划的深化与改革,全国第一批认定了2065家高新技术企业。这些企业具备较强的科技实力,凭借现代化和市场化管理经营模式,是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队伍形成的开端。2008 年国务院、科技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为了强调和鼓励企业创新,发布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确定高新技术企业的工作重点是研发活动与投入强度,以及自主知识产权,其中重中之重部分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专利技术。根据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办法,到2014 年初,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数量超过 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是我国自主创新的动力,也是我国的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

(1)高新技术企业的概念

“高技术”一次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被提出。并在1983年定义为:使用或包含尖端方法或先进用途的技术。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依赖于高新技术。高新技术企业是一个动态的、全球性的概念,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形成公认的、统一的定义,要定义高新技术企业必须结合以下三点:一是采用技术密集指标;二是产品主导技术属于高新技术领域;三是符合 OECD 组织的界定。因此本文认为高新技术企业是指依托最新科学成就和现代高科技成果形成的,可以直接利用信息技术转化为商品,并获得巨大经济效益的新兴高层次知识密集型技术群。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社会发展显著,科学技术与现代信息发展迅猛,人们越来越多地利用现代化生产技术,而高新技术企业正是承载知识与技术活动的企业。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就是指那些以高新技术为手段,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提供高新技术服务的企业。

2.2 相关方法介绍

2.2.1 因子分析

Karl 和 Charles Spearmen 等人在 20 世纪初将因子分析的概念带到学术界,目前在心理学、医学和经济学等领域都有应用,因此在理论上的得到很大的完善和丰富。

因子分析的原理是将许多指标或因素之间的联系用少数几个因子来描述,也就是说将相关密切的几个变量归在同一类中,每一类变量就成为一个因子(之所以称其为因子,因为它具有不可观测性),将原始资料的大部分信息由较少几个因子进行反映。因子分析法(Factor Analysis)就是寻找这些公共因子的模型分析方法,它是在主成分的基础上构建若干意义较为明确的公共因子,以它们为框架分解原变量,以此考察原变量间的联系与区别。

因子分析是将多个变量表示为较少因子的过程,其数学模型为:设有 n 个原始变量,表示为x1,x2,x3,…,xn,根据因子分析的要求,假设这些标量已经标准化(均值为0,标准差为1),假设 n个变量可以有k个因子 f1,f2,…,fk表示为线性组合,即:

因子分析法的主要步骤如下: 一是对数据样本进行标准化处理;二是计算样本的相关矩阵 R;三是求相关矩阵 R 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四是根据系统要求的累积贡献率确定主因子的个数;五是计算因子载荷矩阵 A;六是确定因子模型;七是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对系统进行分析。

第3章 高新技术企业核心员工流失风险分析............. 18

3.1 高新技术企业核心员工流失情况介绍 ...................... 18

3.1.1 高新技术企业核心员工流失现状........... 18

第4章 高新技术企业核心员工流失风险评价............... 34

4.1 风险指标体系构建.................... 34

第5章 高新技术企业核心员工流失风险预警控制........... 42

第 6 章 A高新技术企业核心员工流失风险预警例证分析

6.1 A 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状况分析

A 高新技术企业是集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的主导产品是以图像采集、处理、传输、存储的数码技术为平台的专业研发、生产各类摄像设备所需的摄像模组。是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手机摄像模组制造商。公司拥有雄厚与完整的技术研发体系,配置先进的检测设备,集纳国际先进的技术与研发资源,为公司输入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设计与开发。始终秉承自主创新理念,坚持致力于打造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手机模组产品。先后获得沈阳市博士后工作站、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称号,公司目前拥有7个注册商标,并申报13项专利,其中有10项专利已获得授权。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尤其是企业内的核心员工,对于如何去保障核心员工的忠诚,预防其流失也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

6.1.1 A 高新技术企业核心员工结构分析

A 高新技术企业共有员工 406 人,企业的组织架构如图 5.1 所示,企业由经营、生产、质量、财务、人力、后勤等部门构成,其中核心员工所处类别分类如图 5.2 所示。企业核心员工年龄、工龄和学历的特点如表 5.1所示。由这些数据可知,A高新技术企业核心员工的特点是年轻化、学历高、工龄短。

第 7 章 结论

高新技术企业是我国创新活动的主体,其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创新性建设目标的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核心员工是高新技术企业的主要动力源,作为人力资源的核心资源,核心员工流失问题已经成为制约高新技术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性影响因素。本文以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围绕核心员工流失影响因素等问题,通过文献综述法大量查阅相关资料,并通过实地访问和问卷调研,运用因子分析、模糊综合评判法等数学方法,结合国内外经典的风险管理理论,对高新技术企业核心员工流失风险预警进行研究,具体结论如下:

(1)通过调查问卷法,对高新技术企业核心员工现有满意度进行调查,运用SPSS 软件进行处理分析,通过因子分析提取七个主成分,将因子定义为核心员工流失的影响因素,分别为:工作岗位、薪酬福利、职业发展、人际关系、个人心理、企业组织和政策环境七方面影响因素,核心员工一旦流失将会导致增加成本、无形资产的损失、知识财富的流失、企业氛围受损、员工集体跳槽的危险和企业形象受损等危害。

(2)构建了高新技术企业核心员工流失风险指标体系,工作岗位指标包括工作自主性、工作挑战性、工作强度和工作难度,薪酬福利指标包括公司保险制度、公司福利、公司薪酬体系和薪资水平,职业发展指标包括职业声望、职业发展机会和员工培养,人际关系指标包括与同事关系、与上级关系和工作协调度,个人心理指标包括工作现实与期望匹配和尝试新工作的倾向,企业组织指标包括企业前景和人员-组织匹配,政策环境指标包括办公环境和政策鼓励,通过评价方法比较得出,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适合高新技术企业核心员工流失风险评价模型。

(3)分析处理了高新技术企业评价结果,运用隶属度原则进行预警区间的设定,将隶属度分析结果的分数 5、4、3、2、1,将预警等级分为无警、轻警、中警、重警和巨警五个等级,同时发出对应的预警信号,根据预警信号进行核心员工流失预警处理,最后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自身情况采取适合自身核心员工流失风险的控制对策。

高新技术企业核心员工流失风险预警本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过程,由于作者的学识、时间,资源有限,文章还存在较多不足,例如,本文只是从整体层面上对高新技术企业核心员工流失风险进行分析,但是对于各地区、各行业等中微观方面分析涉及较少,这也是今后要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2018经典范文六:中国上市公司政府补助的政策效应研究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宏观经济政策和政府政策对微观企业行为作用结果,理论实务界一直颇为关注,由于学科分野等因素,将二者结合起来具体研究并不是主流。研究表明政府政策通过一定的传导机制,影响企业预期,进而改变企业行为。

政府补助作为府干预经济的直接手段,各国政府几乎都在运用这一政策。比如,美国政府就曾援助因为金融危机而颜临破产的房地美、房利美和保险公司等。

2008年受金融危机冲击,市场需求萎缩,企业效益下滑,投资支出下降,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增大,中国政府出台了四万亿刺激政策促进经济增长,在资本市场上,政府对上市公司补贴随之显著增加,据《上海证券报》报道,2012年逾九成的上市公司收到各种形式的政府补助,更有一百多家上市公司收到政府补助金额过亿,政府补助的免费“盛宴”引起舆论和公众的关注。

学者们很早就关注政府补助问题,为此开展了一系列研究,现有文献研究政府补助问题多是关注政府补助的影响因素和关注政府补助对企业绩效、创新等的影响以及就业、产业调整等社会效应。其中,对政府补助政策效应问题,已有研究多是关注政府补助对企业产出和研发投资的影响,但其对于企业投资方向及投资效率影响的研究却相对较少。

众所周知,企业投资不仅仅是企业根据经营战略和未来预期等做出决策,而且受到市场条件和政治经济环境的约束,在一定的政治经济和市场环境中,企业行为必然受政府政策的约束限制。就中国企业而言,当前正处于市场经济经济转型的过渡时期,政府直接参与经济的意愿强烈,因此,企业投资是政府外部控制基础上的企业进行自主决策结果,政府补助这一干预行为对企业投资行为可能产生重大影响。

1.2研究意义

本文从我国财政分权的制度以及经济增长导向的政绩考评机制为依据,以政府追求经济增长的利益动机为主线,以投资激励为视角,提出了政府补助的投资激励假说和资本投向激励假说,以我国资本市场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政府补助的上述问题,以衡量政府补助的政策效应,研究结论丰富了政府补助与企业投资关系研究的文献,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政府补助对于企业投资领域的微观作用机制,可为政府政策优化提供重要参考。

在理论价值方面,本文将综合并拓展现有的关于政府补助的有关研究。现有的研究主要讨论了政府补助的动机和手段及对于财务绩效的影响,国内的文献也开始通过政府与企业关系角度来考察政府补助决策机制,但是并没有从制度环境上分析政府补助决策背后的动因,本文以分权化的制度背景出发研究政府补助机制,从而对现行政府补助决策的改进提供依据。

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第一,本文分析了地方政府利益诉求驱使政府通过补助方式来引导企业投资,进而影响了企业投资方向,从而为政府决策对企业微观行为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证据,对研究政企关系的文献有所发展,同时可为政府政策优化提供重要参考。第二,以往文献多是研究政府补助对企业投资支出水平的影响,本文则从政府补助影响企业投资方向这一视角,深入阐释了政府补助影响企业投资方向的机制及其后果,丰富了政府补助与企业投资关系研究的文献,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政府补助对于企业投资领域的微观作用机制。第三,本文研究表明,经济增长的政绩诉求,显著影响了地方政府补助对企业投资激励的作用,现行的政绩考核机制强化了地方政府通过补助促进企业优先选择对经济增长拉动明显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动机,扭曲了企业的资源配置。第四,由于企业不同投资方向的价值创造方式对于经济持续增长的作用途径和时效差别巨大,本文研究结论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宏观经济结构失衡的微观原因。

第二章政府补助问题文献评述

2.1政府补助与政府行为动机

2.1.1政府补助的性质、内容

经济学家庇古的《福利经济学》首开政府补助研究的先河,庇古认为,按照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完全的市场竞争固然使社会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但是,现实世界中外部性问题普遍存在,因此,单纯意义上的完全市场竞争难以实现帕累托最优,政府此时就有必要对市场实施干预,如对收入进行再分配等具体干预政策措施。随后西方学者开始了一系列专门讨论政府补助相关问题的专门研究。改革开放之后,国内学者才开始研究政府补助问题。李扬在《政府补助经济分析》中详细分析了政府补助问题,他认为,政府补助是政府提供给企业和个人的财富转移支付,政府补助效应通过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发挥来改变预期,即政府补助改变产品和要素相对价格,一方面可能加实际收入,另一方面可能改变产出或需求结构,进而可能重新配置资源;政府可以合理运用补贴工具来达到促进经济发展、贯彻产业政策和稳定经济的宏观政策。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主要国家均不同程度深陷经济危机的泥潭,纵观世界主要国家政府不约而同的接受了因时而生的凯恩斯主义政策主张,几乎都曾经动用政府资源来对整体经济运行实施政策干预,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大规模实施,客观上帮助一些国家暂时摆脱危机。此后,凯恩斯主义大行其道,财政政策配合货币政策被奉为政府调控经济的药方,尤其是经济陷入困境时,各国政府几乎都会动用财政政策调控经济运行。

政府补助作为财政政策工具之一,成为各国政府管理与调节社会经济常见手段。目前,国内外学界对于政府补助性质、内容、作用等基本取得一致认识。

作为政府经济政策工具,政府补助可以达到实现国民收入再分配的目的,通过收入二次分配来协调各种经济社会活动,促进经济资源向特定行业分配,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政府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目标。政府补助作为政府转移性支出的一部分,体现了政府的非市场化重新分配,政府无偿把一部分财政收入提供给扶持对象,被扶持者的收入得以增加,比如政府补贴给企业,能够直接提高企业收益,改善经营业绩。

2.2关于政府补助动机的文献及评述

政府补助通常是一种理性行为,虽然决策过程并不公开,其决策行为并非盲目随意,它取决于政府的目标取向。但是,政府补助决策过程也可能偏离公共目标,也可能引发寻租行为。政府补助政策取向较为复杂,目标并非单一,既有经济目标的考虑,比如通过政府补助再分配经济资源以实现期望结果,又有政治目标的考虑。

对于政府补助动机问题,目前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然而研究结论却并不一致,很多中国学者的研究认为,政府补助的动机多是出于政治动机,比如为了谋求晋升的政绩支持而致力于地方经济发展、为了地区稳定通过政府补贴来解决就业问题、为了特定目的补贴和扶持特定行业的发展、为了政府形象通过政府补贴来帮助上市公司扭亏保壳,还包括响应中央政府号召鼓励地方企业加大研发等等,从经济动机考虑,政府补助可以提升未来的财政收入或者补助是实现财政收支平衡的工具。一般来说,政府补助的动机不外乎政治和经济上的考虑。

中国人口世界第一,就业问题始终是政府关心的头等大事,而且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地区的稳定繁荣,创造就业机会,维持就业市场稳定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地方政府对一些中小企业的补贴政策,例如担保贴息等,本身就是地方政府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发展的举措。一些企业经营出现问题时,如果这些企业能大量解决本地就业人口,地方政府可能会想办法帮助这些企业渡过难关,比如给予这些企业补贴弥补亏损,对于一些确实是难以扶持的企业,政府也会积极考虑提供一些补贴,帮助企业善后,避免企业突然破产,从而延缓短期失业,为就业人口转移争取时间,避免短期社会波动不安。有些中小城市的某些企业能解决大量的就业人口和提供税收收入,此时,这些企业事实上成为提供一种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和产生公共利益的企业,地方政府有时不得不给予补贴。

第三章上市公司政府补助的现状分析.........21

3.1政府补助的行业分布.......21

3.2政府补助的地区分布..........23

3.3国有和民营企业的政府补助........24

第四章政府和企业的利益动机与政府补助决策.......28

4.1问题的提出.......28

第五章政府补助对公司投资方向的影响研究.........39

第六章政府补助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影响的研究

6.1问题的提出

宏观经济政策和政府政策对微观企业行为到底怎样产生影响,这一问题一直理论实务界都颇为关注,二者结合起来的互动研究有利于克服宏观经济研究缺乏微观基础,企业行为研究缺乏宏观层面指引的局面。。研究表明政府政策通过一定的传导机制,影响企业预期,进而改变企业行为。

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中国政府实施了激进的财政政策,四万亿投资计划由此启动。在此背景下,无论是从政府补助的力度和广度来看,政府对上市公司补助呈快速扩张之势,众多上市公司迎来补贴的免费盛宴。岁末年初,当公司发布公告后,上市公司收到高额的政府补助总会引来公众一片质疑,2013年6月审计署发布公告披露了部分企业骗取政府补助的行为,引来舆论哗然。那么,接下来公众关心一个问题自然是,那么政府补助究竟对公司行为产生什么影响,这一问题的解答有助于政府补助效用的研究分析,有助于解答公众和投资者的疑问,对于政府政策的制定和完善也将具有重要的参考。

第七章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7.1主要研究结论

本文研究了政府补助对上市公司投资的影响,来考察政府补助的政策效应,主要行文思路和研究内容是:先回顾了国内外关于政府补助问题的研究文献,梳理了政府补助有关理论问题,并根据对我国上市公司政府补助现状的分析,将本文研究焦点主要集中于政府补助的政策效应上,通过我国的政治经济环境角度研究了上市公司政府补助的影响因素,本文主要从政府补助对公司投资的影响角度来研究政府补助的政策效应,着重研究了政府补助对公司资本投向的影响,以及政府补助是否导致企业投资过度行为。

从政府补助影响企业投资方向这一视角,深入阐释了政府补助影响企业投资方向的机制及其后果,丰富了政府补助与企业投资关系研究的文献,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政府补助对企业投资影响的微观作用机制。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到如下基本结论。

(1)本文研究发现,金融危机爆发后政府给予上市公司的补贴呈现井喷现象并保持逐年增长,其中有些上市公司收到的政府补助金额达数亿甚至二十多亿;从行业分布来看,在政府补助总额最多的前五大行业中,政府更倾向于补贴公共服务类行业类上市公司,反映了各级政府对一些提供公共服务的上市公司可能因为承担的社会目标予以补偿;从政府补助的地区分布看,政府补助明显取决于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虽然西部地区政府对上市公司的扶持力度在逐步加大,但是增长幅度并不明显,且低于东部地区,原因在于西部地区总体上财政实力有限,地方政府无更多的财政补贴当地公司,这无疑会进一步加剧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贫者愈贫富者愈富;从公司性质方面看,政府对民营公司的政府补助力度也开始大幅上升,但相比之下,政府补助的重点还是国有公司;公司获得的政府补助和其他公司收到的政府补助并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帮助公司保壳并不是此轮政府补贴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2018经典范文七:基于价值链视角的区域中小企业科技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增加就业、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与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小企业蓬勃发展有利于推动市场竞争机制的不断完善,有利于激活我国企业创新与创业的活力,也有利于提升国家创新系统的整体竞争实力。虽然处于重要的战略位置,但是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普遍不强。它不仅面临着我国进入转型期后经营成本大幅上升、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外部环境尚不完善等挑战,而且面临着发达国家占据价值链高端、国内行业龙头竞争等挑战,还面临着周边国家低成本的挑战。自身也存在规模实力、技术基础、人力资源、管理能力薄弱等制约。在内外交困的情形下,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需要自身加强内功修炼,更需要通过借助外部力量来解决自身难以克服的问题。

中小企业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体。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科技竞争日益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而创新能力是形成科技实力的核心要素。发达国家早已利用自身技术和资本优势在国际市场特别是高技术市场形成了垄断。我国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如不尽快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就很难在全球竞争的环境中把握发展机遇和主动权。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国家创新能力构建的后备军,大力提升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能力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重点。

科技服务体系通过集聚区域内各种创新与服务资源、搭建服务平台,延伸政府的服务功能,促进创新主体与创新要素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加快创新活动过程中技术、资金、人才、设备、信息等资源和要素的流动。其建立和发展有助于降低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资源收集与交易的成本。我国科技服务体系发展起步较晚,科技服务机构萌芽于上个世纪 80 年代,1999 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提出,大力发展科技服务机构。2002 年科技部出台的《关于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机构的意见》,明确了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等。各省市纷纷因地制宜,出台相关文件支持服务于区域创新系统科技服务机构的发展。2008年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建设一批面向企业的创新支撑平台,加强科技基础能力的建设。随着科技服务对区域科技与经济结合发挥作用的日益突出,科技服务体系的构建日益受到政府的重视。

1.2 研究问题

1.2.1 中小企业科技服务体系构建的框架研究

(1)科技服务体系的内涵与相关理论研究

概念界定是研究开展的基石。本研究基于区域创新系统理论、企业创新网络理论、价值链理论,分析这些理论对科技服务体系研究的功能与作用。通过综述国内外对科技服务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把握科技服务体系的概念内涵与基本要素

(2)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过程中面临障碍的研究

根据价值链理论将中小企业分为研发型、制造型和销售型三类中小企业。分别分析它们在创新发展过程中的核心能力所在和面临的瓶颈,从而确定其需要从企业外部获取的资源和服务,为设计针对性较强的科技服务内容提供方向。

(3)区域中小企业科技服务体系框架的构建科技服务体系关键要素的分析与设计是构建科技服务体系框架的核心,直接影响科技服务的效果,即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和企业创新能力的水平。本研究将着重从组织体系、服务服务功能体系、支撑体系三个方面构建科技服务体系的框架,并主要探讨每个系统中的关键概念、构成要素、设计要点及预期成果。

1.2.2 中山市小榄镇中小企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案例研究

设计中小企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框架,旨在从社会中介的角度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本文利用科技服务体系的一般政策框架来分析中山市小榄镇中小企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实践,以期通过小榄镇中小企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案例研究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科技服务体系构建的理论研究。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科技服务体系相关理论

2.1.1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明确科技服务体系的定位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是以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为基础,是理解特定区域内创新活动的分析框架,既是对国家创新系统的深化,又是对区域创新相关研究的拓展。科技服务机构和中小企业是区域创新系统的核心构成要素,因此研究区域创新理论对研究中小企业科技服务体系构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概念内涵

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最早由库克 Cooke 于 1992 提出,并得到学术界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Cooke(1992)明确的对其定义,在以根植性为特点的制度环境中,由地理上相互分工并关联的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等组成,通过交互式学习,支持并产出创新成果的区域性组织系统。经过大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Cooke 等(1998)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作了进一步的修订,即它是指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频繁且紧密地与区域内企业创新活动相互作用的创新网络和制度的支持性安排。

Doloreux(2002)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企业和知识生产与传播组织等相互作用形成的集合,在一系列制度的约束下,通过不同主体间交互的推动,促进知识的创造、生产与传播。Asheim(2002)认为区域创新系统由两类主体及其互动构成,一类是生产结构,主体是区域内开展技术创新和经济活动的企业,它们是技术和服务的需求者和最终消费者;另一类是制度结构,包括科研院所和高校、科技服务组织、金融机构、政府等,它们是技术和服务的开发者和提供者,这些机构对创新活动起着重要的辅助与支撑作用。

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分析与总结,可以得出,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包括 5个方面。一是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企业、科研院所、高校、政府、科技服务组织、金融机构等。其中,科技服务组织作为科技中介,促进区域创新系统内不同主体间建立紧密的联系,实现创新资源在不同主体之间的高效流动。二是各要素通过联系与互动形成创新网络。不同主体间多向的交流与学习,形成交织的创新网络结构,有利于促进区域协同创新。三是基于区域创新系统内的资源,实现创新目的。知识、人才、资金等作为区域创新系统内的重要资源,是实现创新的基础,创新资源区域创新系统内各主体之间的顺畅流动,是区域创新活动持续且高效开展的关键。四是区域创新系统是有边界的。一方面,区域创新系统占据一定的空间,作为一个系统它是有边界的。另一方面,它是一个开发的系统。系统内部的主体与外部环境中在紧密的联系中相互影响。五是科技服务体系在区域创新系统中发挥重要功能。科技服务体系作为区域创新系统的子系统,它在规范区域市场活动,降低创新成本、提高区域创新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2.2 科技服务体系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价值链中不同创新主体间协作的需求不断加剧。以专业化的智力服务为“商品”,为加速创新资源的流通与互动,推动企业技术能力和创新效率提升为目的的科技服务业逐渐兴起。随着科技服务需求的增加,一大批科技服务机构逐渐产生,国外科技服务最早产生于 100 多年前的欧美国家。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西方欧美国家在政府的推动下,建立了多层次的科技服务体系。随着实践的推进,学术界也掀起研究科技服务机构的热潮,随着区域创新理论以及企业创新网络理论的兴起,科技服务体系的研究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 20 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科技服务的概念内涵、科技服务机构的功能、类型、构建与现状等问题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并主要集中于技术转移和转化、创新体系、知识密集型科技服务组织等研究中。以下是对现有国内外学者对科技服务机构和科技服务体系的研究综述。

2.2.1 科技服务机构的研究

(1)科技服务机构的概念

科技服务机构也称为科技服务组织。国家科技部(2002)提出科技服务组织基于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通过为各类创新主体和要素市场之间建立联系,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各类科技中介服务。张国安等(2006)认为科技服务组织是为创各类新主体提供社会化、专业化的科技服务,以促进创新主体高效开展创新活动的机构[65]。李金林(2007)提出,科技服务机构是在从科技成果产生到实现产业化的整个过程中,为科技与经济结合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源、服务的组织。郭鹏等(2006)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界定了科技服务机构,广义而言,它基于法律,以技术和服务为商品,为推动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移和转化,在政府、创新主体、资源和要素市场等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面向社会提供共性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技术评估、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决策和管理咨询等专业化服务的机构。狭义来看,它是指为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等各类科技创新主体提供社会化、专业化科技服务,以加速科技创新过程和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机构。Wood(2002)认为,科技服务机构提供知识型中间产品和中介服务的组织或公司。它向客户提供专业化的信息和知识服务,其业务极大地依赖于专业知识与专门技术,属于知识型密集服务组织。Smedlund(2006)认为科技服务机构是一个处在科技知识的生产者和使用者间具有中介服务功能的机构。Howells(2006)则认为科技服务机构是在科技创新过程的任一方面承担两方或多方合作的中介代理角色的机构。

第三章 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面临的障碍与资源需求分析........ 21

3.1 价值链视角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面临的问题 ............ 21

3.1.1 研发与设计环节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 21

第四章 区域中小企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构建 ............ 30

4.1 外部关键要素分析 .............. 30

第五章 案例分析:中山小榄镇中小企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44

5.1 案例研究方法与步骤 ............... 44

5.1.1 案例研究方法 ............... 44

第五章 案例分析:中山小榄镇中小企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5.1 案例研究方法与步骤

5.1.1 案例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研究方法,它起源于哈佛商学院的案例学派和早期的经验学派。1961 年,孔茨在论文《管理理论丛林》中提出了案例学派,并在 1980 年的论文《管理理论丛林再论》中,再次肯定案例学派的地位及管理问题和管理理论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上世纪末以来,许多现代管理理论的发现都是通过对大量企业管理实践的案例研究总结得出。Yin(2003)在《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中提及如公司文化、追求卓越、核心能力、公司重组和平衡计分法等理论探索均基于案例研究。

作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比实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更能摆脱现有研究成果的束缚,因而适于新研究领域的研究或新理论的构建(Eisenhardt,1989)。Yin(2003)认为案例研究基于现有理论,采用多途径搜集的资料刻画客观现象的实证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调查,建立研究现象与复杂的社会背景间的联系。它既可以重新验证已有的理论,也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发现新的理论。项保华等(2005)认为案例研究是一种经验性研究,其价值体现在当研究对象本身与关系难以界定清楚时,通过多种来源的资料调査现实世界中各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研究对象本身的构成。案例研究的目的在于发现新理论和验证现有新生理论,并进行进一步的拓展。成思危(2001)、孙海法等(2004)认为案例研究是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方法,也是研究复杂问题的有利工具,案例研究可以降低单纯依靠统计数据进行决策的风险。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中小企业在数量方面占据我国企业群体的绝大多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科技服务业是为了促进科技与经济快速融合而提供智力服务的新兴产业。中小企业面临通过创新驱动实现发展的瓶颈,对科技服务有迫切的需求。因而,研究中小企业科技服务体系构建的理论与方法对提升中小企业核心能力和创新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以区域创新系统为环境基础,从价值链视角,基于对价值链不同环节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过程中面临问题的分析,设计了扶持各类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科技服务体系框架,并对系统中组织体系、科技服务功能体系以及支撑体系的建设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最后以中山市小榄镇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为案例,重点探讨了小榄镇中小企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在功能、要素与成效,在验证中小企业科技服务体系框架的同时,为进一步完善科技服务体系理论提供实践经验。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

(1)区域创新系统理论、中小企业网络理论与价值链理论是研究区域中小企业科技服务体系的理论基础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认为科技服务体系是区域创新系统的子系统,明确了科技服务体系存在的必要性,以及科技服务体系与其它子系统的关系;中小企业网络理论明确了科技服务体系在中小企业网络化创新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相应的职责;价值链理论界定了中小企业的分类,进一步明晰了科技服务机构的服务对象。

(2)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面临诸多问题

基于价值链理论,将处于价值链不同环节的中小企业分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制造型中小企业和销售型中小企业。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在创新发展过程中都面临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既有共性也有个性的地方。科技型中小企业主要面临研发资源(人才和资金)不足、浅层次研发行为较多、与市场对接不足、知识管理水平不高、创新模式单一等问题。制造型中小企业主要面临外部市场运行不规范、企业自身经营理念陈旧、产品质量不高、科学管理流程缺乏、技术人才短缺等问题。销售型中小企业面临市场开拓能力较差、营销渠道不畅通、缺乏品牌、营销人才短缺以及售后服务不足等问题。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2018经典范文八:企业边界理论视角下的中小会展公司管理创新研究

1.绪论

1.1 选题背景

1、我国会展行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在我国,会展业被称作是“经济生活的晴雨表”和“城市经济助推器”,随着国家对第三产业的重视,作为其中占有很大比重的会展业更是受到各方面的鼓励和政策倾斜。会展业作为对外开放平台、投资促进平台和经贸合作平台的作用不断彰显,已经成为城市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根据学界的观点,会展经济的拉动系数为1:9,另外,会展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其他相关硬件设施的建设的拉动作用也非常明显,鉴于此,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地方政府对会展行业的重视和投入的加大,会展经济取得了高速发展,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每年以15%—20%的速度增长。特别是 2010 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上海的会展业发展带来历史机遇,使上海成为中国会展业发展的引擎,而且也在全国掀起各地“会展热”的高潮。

目前,我国的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一线城市的会展业已初具规模,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形成了以上海、杭州为龙头的长三角会展产业群、以广州、深圳、东莞为龙头的珠三角会展产业群、以北京、天津、济南、青岛为代表的环渤海会展产业群、以长春、哈尔滨为代表的东北会展产业群和以郑州、西安、成都、昆明等为代表的中西部会展产业群。随着会展经济的蓬勃发展,一批规模较大、富有办展特色的展会逐步形成,如北京国际车展、上海国际家具展等都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化水平。不同主题、不同层次的展会在全国各地此起彼伏。根据 2011 年会展经济蓝皮书——《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2011)》,2010年国内共举办5400多个展会,与上一年相比增加了800个,仅就展会的数量上来看,我国已经正式步入数一数二的“展览大国”的行列。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从企业边界理论视角对目前我国的会展公司进行性质定位和企业边界分析,得出我国为数众多的中小会展公司在企业特征和管理上的特殊之处,根据会展企业边界的一些新变化趋势分析对会展企业管理创新所造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尝试从中小会展公司管理创新的前端和后端构建管理创新体系,重点研究以会展项目为导向的中小会展公司管理创新内容,在汇总、整理问卷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得出管理创新的内容以及实施中小会展公司管理创新的主要途径,由此得出对我国中小会展公司的借鉴意义。具体研究目的如下:

1、在系统掌握企业边界理论和框架的前提下,结合会展公司现状和实际,将该理论具体应用到会展公司的管理创新之中。结合会展公司出现的企业边界新变化趋势,得出对中小会展公司管理创新的影响,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在分析企业边界理论与中小会展公司管理创新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从中小会展公司管理创新体系前端和后端的层面上建立中小会展公司管理创新体系。

3、通过实地调查得出会展项目的关键成功要素,以此为依据展开分析会展公司管理创新的内容,作为构建会展公司创新型管理的关键点,并提出实施会展公司管理创新的主要途径。

4、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管理创新理论、现代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借鉴国内外比较成功的会展企业案例在管理创新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提出对我国中小会展公司的借鉴和参考。

从理论的角度上来说,本文结合企业管理创新理论、现代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提出对我国中小会展公司的借鉴和参考,扩大了相关理论的应用范围。从实践的角度上来说,将企业管理创新理论和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引入到会展公司管理创新的实现途径中来,结合这些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理论以及会展公司的实际,提出实施中小会展公司管理创新的主要途径,为我国中小会展公司的管理创新提供借鉴。

2.理论基础

2.1企业边界理论

2.1.1 概述

企业的边界与是企业的性质紧密相连的,其由来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企业作为市场机制的替代方式,所发挥作用的范围应该止于何处?当然“边界”一词是从系统理论中发展而来的,是异质性系统之间的界面划分。学术界公认的对现代企业理论的研究开始于1937年科斯所发表的《企业的性质》(《The Nature of The Firm》)一文,在此提出了他对企业性质的认识,当然也指出企业边界的决定是当在企业范围内进行交易所产生的边际节约等于由于企业内权威的增大而产生的边际僵硬成本,自此,企业边界理论便进入企业理论界研究的范围。有关企业边界的确切定义,不同的学者对此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从表层来看主要是指企业在各个层面上的规模或范围,在此我们对该问题不做深究。

虽然关于企业边界理论的众多研究都是出于对广义交易费用的节约这一考虑,但在最终结论上却是不同的。以科斯为代表的学派观点是主张企业的边界是存在而且是明确的;而以张五常为代表的学派观点则主张企业的边界是模糊的或是不存在的,确定企业边界的研究是没有意义的。本文认为企业边界的存在是以企业区别于市场为前提的,因此,企业是存在边界的,同时,企业边界又会随着企业的性质和发展、新经济形式(如战略联盟、特许经营、虚拟企业)的出现等经济现象的变动而变动,企业的边界是动态的。企业边界不仅是明确的,而且对企业边界的管理是有形或无形企业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不同性质或类型的企业,其企业边界该如何确定?作为单个企业,该如何选择自身的企业边界?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如何在常规性管理中实现对企业边界的有效管理?面对企业边界变化的各种新形式,企业应采取何种措施应对?本文是带着以上企业边界理论展开研究的,其内容也主要是回答、解决以上几个问题。

2.1.2 不同视角下的企业边界理论分析

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从分工协作能促进生产效率的角度解释了企业存在的理由,并指出之所以出现企业界限的理由。科斯和威廉姆森从交易成本理论出发探讨企业边界的决定问题,企业的边界是由那些在企业内部开展的边际交易成本小于从市场购买的边际交易成本的所有活动所组成的集合,通过比较市场交易成本与企业内部各种成本来确定企业规模,也即企业的规模是市场交易成本等于企业内组织成本时的规模。

2.2 管理创新相关理论

创新(innovation)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已经有非常久远的历史,但将其作为一个专门的课题加以研究,则仅开始于上世纪初。约瑟夫·熊彼特(J.A.Schumpeter)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的概念,他将创新分为五种形式:研制一种新的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取一种新的原材料供应来源、实现一种新型的组织。创新成为熊彼特经济理论的核心,二战后很多后继学者沿着熊彼特的研究思路对创新思路进行了补充和发展,逐渐形成以曼斯菲尔德、卡曼、弗里曼等为代表的技术创新经济学派和以兰斯·戴维斯、道格拉斯·诺斯等为代表的制度创新经济学派。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将创新这一概念引入到管理领域,并将创新分为技术创新和社会创新。在我国国内,对管理创新有较早研究的是芮明杰、常修泽,他们分别在《超越一流的智慧——现代企业管理的创新》、《现代企业创新论》中管理创新的有关内容进行阐释。21 世纪的管理创新理论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出现了很多过去没有提到过的创新理论和管理模式,现实实践中,各国对管理创新体系的重视逐步加大。虽然学术界一直没有就管理创新在创新体系中的地位给以科学的定位,但管理创新理论在各个层次上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3.企业边界理论在中小会展公司管理创新中的应用 ............ 15

3.1企业边界变化形式分析........... 15

3.2企业边界变化引发的企业管理创新.............. 17

4.中小会展公司管理创新体系构建 ............ 24

4.1中小会展公司管理创新体系的前端分析.................. 24

5.中小会展公司管理创新的实施 .......... 33

5.1会展项目的关键成功要素分析............ 33

5.中小会展公司管理创新的实施

5.1会展项目的关键成功要素分析

5.1.1研究设计与实施

1、研究框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分析以及有关会展从业者的初步访谈,本文构建出以下研究框架:在借鉴现有文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会展项目关键成功要素的理论模型作为调研的基础和理论指导,并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设计出会展项目关键成功因素的陈述问卷。在对所发放的问卷回收后,利用SPSS19.0 进行相关的数据统计分析,据此得出中小会展公司会展项目的关键成功因素鱼骨图,为进一步克服关键成功因素分析法的不足,引入会展项目的正式系统模型,实现各关键成功因素之间的动态关联、将外部经营环境因素纳入考虑范围,最终为下文的理论分析奠定基础。

2、调研对象。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中小会展公司的有关从业者对会展项目关键成功因素的态度,并从这些关键成功因素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出发探讨中小会展公司对会展项目实施的管理。本次问卷调查的样本是来自青岛、北京、广州、杭州等17个城市的53家中小会展公司的部分从业者,主要是将企业高层领导、会展项目经理、会展项目团队的领导者等作为问卷调查对象。为保证调研的有效性,本次调查先对位于青岛市的嘉路博国际会展有限公司、金诺会展、海名国际会展有限公司、海辰国际会展有限公司、蓝博会展有限公司五家会展公司的有关人员进行访谈和预测,共发放 50 份问卷,根据访谈和初测调查结果对问卷进行修改得以最终形成。

6.结论与展望

6.1研究结论

企业边界理论一直以来都是企业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一直以来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阐述。随着新的经济形势的出现和发展,企业边界理论也在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的更新。当前会展行业以高速的发展速度赢得各地的重视,中小会展公司在企业边界上呈现出鲜明的独特性,以企业边界理论指导会展企业管理创新,能够为其提供新的视角。本文在对企业边界理论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整合企业管理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知识,综合利用案例分析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法、归纳总结等方法,着重探讨企业边界视角下的中小会展公司管理创新,得到以下结论:

1.在陈述企业边界理论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得出中小会展公司的企业边界界定方法,包括规模边界和能力边界,并重点阐述能力边界的重要性。

2,通过列举当前企业边界变化出现的新形式,找出这些新形式对中小会展公司企业边界和管理创新的影响。

3.对实地调查所获得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得出中小会展公司会展项目的关键成功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动态关系,以此作为企业管理创新的实施点,以项目化管理思想研究整个企业的管理创新。

4.通过前文的分析,得出中小会展公司在管理创新中应采取的策略和措施,及其与企业边界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企业相关决策提供借鉴。

6.2论文局限与后续研究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仍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之处:一是作者对于“中小会展公司”案例等相关资料的收集仍显不够,比如对其样本来源范围的控制和数量的选择、经营过程中员工的招聘、考核情况等;对于企业经营战略、营销方式和营销渠道、经营业绩成果等方面的后续追踪不够,难免存在资料不够详实的问题。二是作者对于企业边界理论的认识与理解可能不够深入透彻,难免存在分析不到位,重点不突出,甚至有失偏颇的地方。三是对于会展公司和会展行业的了解比较有限,本文所指的会展公司主要是展览公司,对会议类的公司没有涉及,而且对很多运作过程的理解只能停留在表面,因此,在调查样本访谈和问卷设计的过程中,所设问题没有达到深层次的认识,得出的分析结果和结论也就不可能非常的深刻。以上几点也是后续研究着重改进的地方。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