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论文2018经典范文十篇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8137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企业管理论文,笔者认为企业管理大致包含了战略管理、营销管理、商战管理、物资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财务管理、资本运营、人力资源及领导力提升等多个方面,是对企业管理工作的阐述和总结。今天该网为大家推荐一篇企业管理范文,供大家参考。

企业管理论文2018经典范文一:区域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实证研究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快,以及国际国内竞争日趋激烈,区域产业集群的竞争力问题成为各国政府、地区关注的热点。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际地位的逐步提升,我国经济已经全面的走向了世界,发展区域产业集群成为提升国家经济水平的重要渠道,区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已经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一项任务。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区域产业集群策略已成为各地区发展地区经济、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方法。与一些著名的区域产业集群相比,容城服装产业集群没有显赫的大公司、大企业,也没有高端的研发技术和新兴产业的支撑,但令人瞩目的是,它拥有“北方服装名城”、“中国男装名城”称号的特色产业集群。这一发展了三十多年的产业集群,支撑着容城县域经济的发展,通过依托这一服装产业集群,容城经济获得了高速的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专家开始关注容城服装产业集群。

但是,随着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及服装行业的发展变化,使得容城服装产业集群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容城服装产业集群企业数量多,单体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研发设计能力较弱,品牌带动乏力,市场建设滞后,大部分的服装产品都是代工,企业主要以生产加工为主,盈利主要依靠少量的加工费用,处于价值链的低端。这些缺陷的存在制约了容城服装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给容城县域经济的发展造成了障碍。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对容城服装产业集群的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探讨出提升其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路径,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区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现状

近些年来,伴随着经济的不断推进,通过实践,产业集群的理论得到了连续的创新与发展,学者们由单个企业竞争力的研究逐步转向对区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相关理论研究,国内外众多学者对产业集群所作出的研究,是以集群竞争优势与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关系为开端的,这与各个政府的政策策划者的目标是一样的,即关注如何才能在全球的经济中增强本地区的竞争力,因此,区域竞争力的研究具备它的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

迈克尔·波特对于区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研究给予学者们一个重要的启示,他明确的表示,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的核心,是研究其形成路径和如何充分发挥竞争优势,与此同时他也提出了“钻石模型”的观点作为产业竞争优势的理论,并认为必须将每一个影响因素整合成一个整体,并且这些因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的,而地区的竞争优势正是通过这些相互作用显现出来。最后,迈克尔·波特还提出了“五力分析模型”,对竞争优势的来源进行了更进一步的阐释。后人对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研究都是以波特原有对竞争力的研究为基础的,他给予集群理论的研究以指导和实践意义。

(1)国外研究现状

Feser 和 Bergman(1999)认为,地区经济应对竞争的重要对策即为产业集群策略,产业集群策略的独特优势为:成本优势、创新能力的优势、产业的吸引力优势及其产业扩张能力优势等,产业集群的这些独特优势,加之地方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就可以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区域竞争力的提升。

Brennan 和 Hill(2000)等学者们认为,区域产业集群往往是由一个完整的价值链体系组合而成,这样的集群体系在成本和技术因素上更具备竞争优势,可以提升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速度和竞争优势。

Henry 和 Barkly(2002)主要归纳了集群竞争力的形成优势,包括:节约生产成本、降低交易费用、积累社会资本、分享专业化的劳动力和公共基础设施、促进企业的生产灵活力度和生产分工、建全社会制度、促进生产技术的交流和专业化知识的传播等。

2 相关理论概述

2.1 区域产业集群概述

2.1.1 区域产业集群的概念

不同的学者对区域产业集群的定义不一样。最早期赋予集群含义当属亚当·斯密,他提出的集群和别人不同,他是从一个新的出发点提出的,他认为集群就是一个群体,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联合起来,适合于中小型企业。马歇尔从外部经济的角度对集群的涵义进行了阐明,他认为集群是将特有的工具、工作人员、原材料、技术来源和交通整合在一起,从而能推动小型企业发展的群体。波特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人们关注集群的定义,他认为产业集群可以增加产业竞争力,生产某一特定产品的公司,聚集在一起从而形成自己的品牌的集合。区域产业集群的成员包括产业链前端的原材料供应商,中端的生产商,后端的客户,还有相近的生产企业,除此之外,还包括政府和非政府机构,其中政府机构主要提供专业信息、技术、培训教育等要素,而非政府机构包括质量监管部门、高等学府和短期贸易商会等。中国台湾的吴思华学者则认为,区域产业集群是由这样的一部分企业组成,他们之间经营权相互独立,但他们的技术可以互补,从而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目前我国在产业集群的研究方面的学者主要有:仇保兴、芮明杰、王缉慈。仇保兴认为区域产业集群的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①由一群既彼此联合又独立自主的企业组成;②这些企业之间既有专业的分工也有技术等资源的互补,呈现一种分工协作的互助关系;③他们之间可以交换技术和资源;④这种交换行为的主要目的是为更高效地获取雇佣劳动力和外部资源,从而促使科学技术和知识的迅速积聚,而适应则是为了维持中小企业间的长期稳定关系,并且此种行为可以提升集群组织结构的可塑性,减低企业环境的不稳定性;⑤集群中的成员维持一种既独立又互补的矛盾同一关系;⑥中小企业应该建立一种信任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长期合作下去,这样还能够建立自己的优势,使自己的品牌更长远。芮明杰教授认为:区域产业集群是指通过中小企业之间的联合,这种联合包括技术人员及资料之间的共享,这是一种新结构形式。集群内的中小企业联合的不是很密切,但是他们分工却十分突出。王缉慈教授则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群企业由于地理位置集中而形成的集聚体,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互补性和共性。

2.2 区域产业集群竞争力概述

2.2.1 区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概念

虽然近些年管理学理论界一直致力于研究区域产业集群的影响,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种统一的理论能够系统的阐述区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概念。一般的学者都是根据自己对该概念的认识和了解而提出的区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概念,但是这些概念难免有一些片面。

波特(1998)的理念是将区域产业集群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并分析了该系统竞争业结构、战略和竞争者,这四个因素互相作用构成了区域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Fulvia Farinelli 和 Lynn Mytelka(2000)提出这样的观点:要充分发挥区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优势,就要充分发挥区域产业集群所特有的优势和能力,而这种能力指的就是创新能力。

学者傅京燕和陈雪梅(2003)等通过分析得出,区域产业集群竞争力主要由集群内的三个主要层面的竞争力的综合作用组成,这三个层面分别是:集群层面的竞争力主要来源于集群外部环境、集群内企业的合作和信任关系;企业方面的竞争力主要源于集中企业内部的管理能力、技术水平、学习意识、资源配置和经营条件;而国家层面的竞争力主要来源于政府调控,即宏观经济状况调控、法律法规完善等。

Stmaer(2003)从四个层面对区域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定义,前三个层次分别是宏观层次、微观层次和中观层次,与一些学者的思路相似,而第四个层次兆观层的竞争力重点表现在集群内企业应对外部环境竞争和区域品牌竞争等方面。

杨建梅和杨静(2003)等学者认为区域产业集群竞争力是指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中所占据的地位,主要表现是产出产品及服务的能力,具体来说就是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是否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能否适应市场变化。

张辉(2003)认为区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突出地表现在其经济规避能力、学习能力和资源利用能力上,这些能力能够加快对于外部环境和竞争的适应速度。

以上述学者们以区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论述为基础,进行归纳和总结,主要有三种概念:一是能力导向,主要强调区域产业集群的功能所能体现出的集群竞争力;二是因素导向,强调区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强弱主要受企业中各个因素的质量水平的影响;三是结构导向,该观点强调区域竞争力由初级到高级、由内而外变化的结构转变过程。

3 河北容城县服装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18

3.1 河北容城县服装产业集群概况 ............18

3.2 河北容城县服装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18

4 河北容城县服装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的对策与建议.............. 30

5 结论与展望................... 33

4 河北容城县服装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的对策与建议

基于上一章的实证分析,下文从以下七个方面提出拟定容城服装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对策。

(一)加强研发设计能力建设

1、创新研发设计中心经营模式。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的研发机构和设计师入驻容城县名城服装研究设计中心,以委托管理、合资经营等方式运作,实现创新设计环节与生产加工环节的无缝对接。

2、引导企业重视自主研发。树立没有自主研发就没有自主品牌的理念,鼓励企业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每年安排销售收入的一部分作为研发经费。提倡委托国内外知名公司进行研发设计的模式,鼓励企业在京津沪等一线城市设置研发工作室,捕捉服装研发前沿信息。

(二)构建梯次发展的品牌格局

1、分梯次打造产业品牌。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提升企业品牌意识,以现有优势品牌为依托,发挥品牌聚集效应,集中优势资源,支持龙头企业打造产品终端品牌,力争几年内跻身中国驰名商标行列;引导中型企业占领北方市场,培树区域品牌;鼓励小微企业打造制造品牌,通过技术更新、管理升级,打造一批“富士康”式的国内知名代工企业。

2、加强品牌建设的降幅力度。调整充实《品牌建设奖励办法》,给予创建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一定的资金奖励,同时,也给予创建省级品牌、省级著名商标的企业以相应的资金奖励。支持企业在中央、省、市等电视媒体进行广告投放,对列入驰名商标创建规划企业或全省“十百千”工程的企业在央视投放广告,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

5 结论与展望

在全球范围内,区域产业集群化已经成为一种区域经济增长的常态,与此同时世界中各国竞争力比较强的中小企业大部分都是呈现集群模式发展的。本文的研究是以实地调研、有关区域产业集群的理论和实践为基础,并借鉴国内外学者们在区域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构建了一个政府因素、集群内企业、集群辅助机构、市场因素、基础设施因素和资源因素六大因素为一体的区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个评价指标体系为区域产业集群发觉自身优劣势和制定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策略方面提供了有利依据。

本人将各界学者对于区域产业集群竞争力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对区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方法和特点进行综合的检验和分析,从而促使理论的完善。

案例研究方面,本文以河北省容城县的服装产业集群作为案例。通过本文构建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层次分析法综合评判,不仅得出了河北容城的产业集群的综合竞争力水平,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论证了区域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

实证研究方面,通过对区域产业集群理论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相关企业单位的调查收集有关区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指标,从而借助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一个规范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搜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并得出最终的结果。

但是,由于个人理论水平、知识储备以及观点的局限性,本文的研究结论还存在一定的缺失。第一,本文构建的区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指体系中,大部分的评价指标都是定性指标,而定量指标的准确度比较匮乏;第二,本文是在实地调研和借鉴前人已有的区域产业集群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因此,在这个体系中,可能还存在遗漏的因素,这些因素的遗漏可能会对结论造成一些不利的影响;除此之外,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定,本文暂时无法获得跨省跨国的数据对本文构建的区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还需要不断地修正和补充。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论文2018经典范文二:服装企业零售终端培训体系研究——以BESTSELLER绫致时装为例

第 1 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互连联网技术的发展,企业将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并对企业员工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国的服装行业用 20 年的时间走完了其他国家 50 年的历程,但服装零售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越来越多。作为传统零售中不可缺失的业态,服装零售行业要想继续保证持续高速的增长,除了产品本身的持续改进之外,更关键的在于企业是否能够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是否能够建立专业零售人才队伍管理体系,是否能够实现人才专业化的培训与开发。

由于服装零售行业准入门槛较低,跨国集团可以运作服装品牌,个性化的工作室也可以自创品牌,甚至在中国亦有很多小作坊式的服装企业,自产自销。由于市场的发展和越来越多的服装品牌与零售公司的出现,很多同质化的产品及运营模式也越来越趋同,因此,2012年以后,服装零售行业很多企业利润下滑,可比下降,单店盈利减少,甚至出现了负利润的现象,引发多数服装企业库存量上升,货品流转缓慢,现金流减少,员工离职率升高等问题亟需解决, 目前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完成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即加速培养人才,建立一套上接战略下接绩效的培训体系,把企业战略和员工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制定一套匹配零售终端员工的培训管理体系,并有统筹监控各方有效实施,即从培训师体系,培训课程体系,培训评估体系,培训保障体系等四个方面实施,推动新员工迅速掌握技能解决服装零售行业人才匮乏的结构性问题,加速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企业培训的意义

当前,世界是平的,我们进入了一个以知识为基石,以互联网为依托,依据一系列崭新游戏规则运行的知识经济时代。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中,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培训不再是一种成本投入而是一种对未来的投资,“不确定性是唯一可确定的因素”,培训已经成为获取并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渠道,成为当下越来越多企业关注的重要课题。

(1)培训是员工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培训可以使员工更快的融入企业,获得或改进与工作有关的知识、技能、态度和改善行为,通过培训改善提升技能,改善绩效,寻求更好的职业发展晋升机会,改善组织内部人员结构,加快实现组织目标系统化进程。同时,培训也是企业对员工重视的体现,通过有吸引力的培训机会留住人才,培训的目的不仅仅局限在基本技能的提升,更多地是为了创造智力资本的途径,创造有利于员工与企业发展的学习型组织。

(2)培训是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目前服装零售行业因专业人才的匮乏,已经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人才培养的速度远远低于企业发展的速度,加上很多国内零售巨头担心企业挖角不愿投入更大的培训成本,更是阻碍了整个行业的发展。传统服装零售终端是以门店销售面向消费者的,员工的专业知识水平将决定为顾客服务的高度,尤其是现在服装已经不仅仅是保暖,而是更高层次的需求,服装市场不断细分,消费者看中的更多是体验是服务,如果员工够不够专业,顾客体验不佳就不可能成为这个品牌的老顾客,也就不会有持续的消费,这是看不见的代价。面对零售行业的特殊性,对终端员工进行持续培养和优化,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才可能无敌于天下。

(3)本文以 BESTSELLER 服装有限公司的实例,设计有效的终端销售人员各职级培训体系,全面覆盖零售团队,清晰地将公司战略发展目标和员工的个人发展目标有效结合,达到“双赢”的结果。

(4)论文提出的结论是针对 BESTSELLER 服装有限公司终端销售培训体系,对其所在的服装零售行业有一定的借鉴性,可以有效地帮助公司提升相关培训水平,帮助企业高绩效工作。

第 2 章 理论综述

2.1 员工培训相关理论综述

培训一直以来只是管理理论的边缘学科,早期员工培训雏形可以追溯到18 世纪初期,工业革命前,那时生产力不够发达,主要是采用学徒制,在经历了行为科学理论阶段后, 20世纪60 年代,“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中第一次把员工放在非常首要的位置,从此开启了员工培训理论真正进入系统研究阶段的时刻,本章主要概述与本论文相关的培训理论。

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提出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代班,马斯洛指出人要满足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 5种层次的需求,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分等级的,低层次的需求是高层次需求的基础,不同层次的需求可能同时存在,每个层次需求的满足与许多因素相关。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员工培训内容中,我们的一线员工的晋升与发展,也是在追求不同层次上的需求满足,而培训是追求更好层次满足的一种手段和方式。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是维特罗克提出的知识构建论。维特罗克认为学习过程不是从感觉经验本身开始的,它是从对该感觉经验的选择性注意开始的。赵曙明 (2014)人对任何知识的吸收,刚开始都是源于自身的经历和经验进行先入为主,在自己知识的基础上去建构新的信息,同时又对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进行加工和改造,梳理出新的脉络再次进行重新建构,每一次的建构完成都是一次对新信息的吸收和学习,以此不断积累。凯利也认为个人建构是不断发展、变化和完善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员为中心,培训的方式方法以引导为主,激发学员的自主学习性、认知性、创造性、通过情景模拟演练等行为营造建构的情景,让学员知识不仅只是由传授者进行传授或者灌输,学员可以自己主动寻求并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培训师只是辅助建构的帮助者。

2.2 培训体系简介

2.2.1 培训体系的概念与模型

对于培训(Training)的概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上来理解。从广义上讲,培训是指组织向员工传授其完成本职工作、提高工作能力所必须掌握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如与工作相关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的过程。从狭义上讲,培训是指为实现组织利益而有组织的提高员工工作绩效的行为,是创造基本和高级技能、对客户和生产系统的了解以及自我激发创造力等智力资本的途径。赵曙明 (2014)本文认为,培训是一种活动策略,从开始的需求分析到培训设计、实施、评估结果是一系列的活动行为,在此行为过程中运用不同的培训手段激发学员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和掌握技能,从而改善行为和态度,取得更好的绩效再进行更高职级的培训。

培训体系是以培训为基础,为确保企业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而建立的,以管理培训活动实施为目标的一个系统机制。在企业内部培训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培训的有效性和实操的转化率需要各个层级的配合,才能确保培训的落地性。传统服装行业培训体系的发展比较缓慢,大多是借鉴了成功企业的培训方式,应该在参考典型的培训系统模型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企业的特点和阶段性的发展战略目标,将培训管理的关键环节及问题节点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效的培训体系。

简单来说,完善的培训管理体系能够借力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实现组织目标,提升企业效益。对于服装零售企业而言,完善的培训系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完善的培训实施能够提升终端人员的竞争力,通过不断的人才培养为企业做出更多贡献,实现其组织发展目标。

第3章 BESTSELLER 公司现状分析 ........... 11

3.1 BESTSELLER 公司简介 .............. 11

3.2 公司现状的 SWOT 分析 ...................... 12

第4章 针对零售终端培训的解决方案 ................ 20

4.1 培训师体系 .................. 20

4.1.1 外部引进与内部培养 ..................... 20

第5章 结论 ................ 51

5.1 研究结论 ............... 51

第 4 章 针对零售终端培训的解决方案

本章节提出的企业培训解决方案是在对行业深入解析的基础上进行的,此方案已经在 BESTSELLER 企业内部实施,同时对行业也有一定的借鉴性。由于服装零售终端的门店销售性质,一线员工众多,培训的频率和宽度远远高于其他行业,所以对培训师团队人数的要求会较多,故需要建立培训师体系;由于终端各职级细分,每个职级需要匹配不同的课程,需要建立课程体系;培训实施后培训效果评估需要一定的持续性,用评估体系来保障;整个培训流程的实施和管理想要达到企业培训的效果和目的还需要相应的制度来完善和保障,这就是本文提到的培训保障体系。一切从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出发,此章从这四个维度进行培训体系阐述。

4.1 培训师体系

服装零售行业对培训师的需求较大,以 BESTSELLER中ONLY为例,在全国大概 1200 家门店分为五个大区,每个大区又会分为若干小区域,培训师以小区域为匹配数量,全国培训师团队人数大概在 50 人,其中办公室编制人数占到40%,其他是为保障培训结果而存在于零售终端的培训师,其培训师团队庞大建立培训师管理体系十分必要。

4.1.1 外部引进与内部培养

企业内训培训师服务于企业内部,企业在培训师的选择上可以进行外聘或者是第三方咨询机构的专家,也可以是企业内部培养进行内部提升。针对服装企业的特殊性,本文建议内外结合的方式建立培训师体系,其中内部培训师是主流队伍,她们对企业内部问题比较了解,从企业自身成长起来,培训落地性较好。外部讲师可以带来行业的最新理论最前沿的培训方式方法,对于学员来说也有一定的新鲜感,企业培训管理者需要整合内外部资源,使外部培训更有针对性,做好外来培训本土化进程工作,对于版权课程设定授课制度,保障顺利推行。

第 5 章 结论

5.1 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借鉴和学习培训体系的相关成熟理论,以 BESTSELLER 为依托,结合传统服装零售业态的经营特点,在深入分析服装零售行业目前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培训师、培训课程、培训评估、培训保障体系等方面研究服装零售企业的培训体系建设。本文的主要结论包括:

(1)零售终端培训体系因其自身特点和多层级人员的覆盖性,培训体系独立于人力资源部门,培训体系服务于终端零售,相辅相成。

(2)有效的培训体系的实施,需要以下四个方面的支持:第一,完整的培训师编制团队,确认全员覆盖性,对培训师团队定期进行培养和优化;第二,结合零售终端的不同需求建立课程体系,并对课程实施认证制度,保证培训课程质量;第三,选择适合的培训评估手段和方法,按照四级评估评估模型进行初步评估,并将培训评估结果进行可视化,横向分析和比较各品牌各职级间的效果差异,找到原因,进一步改善培训绩效;第四,健全的培训保障体系,通过有效的KPI和测评考核手段,保证培训效果的持续性十分必要,结合人员晋升管理,使培训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一脉相承。

(3)针对服装零售行业终端员工培训的特殊性,培训除了需要课堂讲授以外,更需要在店铺实操中进行,才能提高培训成果转化率,在这个培训体系中设计的店铺培训教练就会发挥绝对的优势,支撑培训落地,同时植入培训项目,也是提升培训效果的好手段。

BESTSELLER 从 1996 年进入中国以来,发展规模逐渐壮大,现在己经成为服装零售行业中的佼佼者。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培训体系的建立需要考量更多的因素,如培训的落地行强、实操可行性强是本文的特色,依据企业自身特点本文所提出的整套培训方案在行业中是领先的,并已经在企业内部进行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也为服装零售行业在员工培训的体系建设上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论文2018经典范文三:网络语言交际符号与消费者情感及目购买意愿的相关性研究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及人们消费行为方式的相应改变,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正在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是时期。据艾瑞咨询统计,到2013年中国大陆整个电子商务市场的交易规模已接近10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1%。预计到2017年此数据将突破20万亿人民币,达到惊人的21.6万亿人民币。2013年的网购市场之所以较2012年仍保持了较快速度的增长,究其原因是越来越成熟的网络购物市场正逐步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如果说过去的网购只是一种低成本消费模式的话,现在的网购正逐步成为一种现代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男女老少正加入到网购的大军中来。而各大电商专门为各网购人群打造的“双十一”“双十二”购物狂欢节正刷新着一个又一个的记录。

试想一下,如果正值“双十一”“双十二”购物狂潮。如果你是一位网购达人,一定能记起这样的场景:当你看中了某件心仪的服装,心里还存有一些小疑问时,最好的方法就是打幵即时聊天工具,与在线客服做一次沟通。当你遇到的客服直接先跳出一个温馨的笑脸图像,后面跟了句“亲,您需要帮忙么?”不知道作为消费者的你作何感受?在得到了快速而又专业化的服务后,又是一个握手的符号一句祝福的语言为这次在线服务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接着你是否会迅速选择下单购买了呢?另外一种场景,当你想上网逛逛突然看见一样自己喜欢的化妆品,同样是有些产品和价格上的小疑问,询问在线客服时,得到的是简单的几句平淡无味的答复。这时你会不会心生再看看其他的念头,最终放弃购买的情况呢?

相信上述两种情况,作为网购达人的你都遇到过。但是谁又知道这些表情符号与我们的购买意愿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呢?而造成其联系的是否是各位消费者的情感因素?

本文就将通过网络语言交际符号,针对不同性别的消费者群体进行分析,着重找到其中非语言符号如何影响消费者情感并进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的缘由。

1.2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1.2.1理论意义

(1)本研究将网络语言交际符号作为自变量,并重点选取其中较少被研究的非语言符号来研究网络语言交际符号对消费者情感,购买意的影响。而现有文献中己有的研究更多从语言学出发的研究,相关市场营销领域的研究十分有限。可以说本研究是将网络语言交际符号扩展出其市场营销领域应用研究。

(2)本研究将性别作为调节变量,特别界定了以C2C网络零售为主的这个平台,研究不同性别对网络语言交际符号所产生消费者情感的调节作用。虽然以前的文献讨论过女性在消费者情感方面容易被刺激产生购买意愿,但是用网络语言交际符号特别是非语言符号作为环境刺激物还是一次较新的有益探索。

本研究将此研究范围限定在C2C这样一个消费平台,选取网络语言交际符号作为自变量,并选择不同性别的消费者作为调节变量,来研究其对消费者情感这个中介变量,及购买意愿这个因变量的影响。希望通过此研究能探查出能发现不同性别对网络语言交际符号特别是非语言符号刺激是否存在差异,同时探究其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产生何种影响。进而制定相应的策略以优化相关在线客服公司服务流程,为其提高客户购买意愿,进而提升消费者购买行为起到很大的借鉴作用。

第2章文献综述

本章节将对研究所涉及的几个变量网络语言交际符号、消费者情感、消费者购买意愿、消费者性别及其相互关系做了一个具体的理论梳理,从而为下一步建立研究模型打下基础。

2.1网络语言交际符号的相关理论

2.1.1网络语言的分类

20世纪末,日本也成立了相关机构。国外研究表明,在口语面对面的交际中,是通过语言行为传递信息的,其余由非言语行为传递65%的信息。”非语言沟通指双方或多方不用语言进行沟通媒介,主要通过手势或者符号进行。而在网络交际时,在线交谈者相互不见面,不可能用手势或者面部表情来交流,但却可以使用非语言符号来作为沟通的媒介。最初的网络语言也是主要由文字符号组成,但是后来发现单一的文字符号已不能满足网络交流的需要。因为它缺少现实交流中的非语言手段,表情符号和图像等非语言符号由此应运而生。通过非语言符号可以相应形象地传达网络交际双方的感受。本文中注重研究的是非语言符号的作用。

2.2消费者情感相关研究

2.2.1情感的定义及特性

情感通常用来描述人们的精神状态,表达人的一种内心变化。从心理学角度看,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实的一种态度,是受到外界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情感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有媒介情感,是对特定对象产生的情感,另一种是无媒介情感,不是对特定对象产生的情感。个体如果接受到正面的刺激就会产生正面的情感,相反如果接收到负面的剌激就会产生负面的情感。产生正面情感会产生接近,相反会产生减少或者避免。

情感本身有它特性的存在,主要分为一下几种特性。

(1)情感的扩散性,可分为内在和外在两种扩散性。内在扩散性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晕轮效应。(2)情感的移情性,所谓移情性就是一个人感受到对方的情绪,自身也有可能产生类似的情绪。比如说看到哭泣的场面自己也会感到难过。(3)情感的外显性,所谓外显最常见的就是肢体语言。(4)情感的复杂性。

随着各学科的不断发展,情感这个概念不但在心理学领域也被用到了众多的其他领域。其中消费者情感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它将情感研究放到了市场营销领域,将消费者情感和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或者意愿做了一次结合,使情感理论在市场营销领域得到了有实战意义的运用。

本文中谈及的网络语言交际符号主要是讨论非语言符号。当然语言符号在网络的交际中也是不可或缺的交流主体,但是在网络这个平台非语言符号更具有其代表性。非语言符号对消费者情感的作用原理在上述非语言符号的作用三中己阐述到了,这里再强调一下。网络非语言符号有一个与本文相关性很大的作用就是具备愉悦作用。这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情感。网络非语言符号之所以具备很强愉悦作用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网络表情符号本身所表达的就是一种快乐惊喜的信号,让接受到此信号的消费者情感产生正向的反应,这在上述消费者情感的特点中也己经谈到。非语言符号在正常的业务流程中传递出来的都是正向的信号。消费者接受到的也是正向的,所以所产生的消费者情感自然也是正向的。这对消费者的行为已经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有良性的刺激。第二个原因是指在双方进行即时聊天的过程中,运用非语言符号可以调节双方沟通的气氛,让整个交流过程的氛围变得愉悦轻松。使用非语言符号一方面可以增加聊天双方的亲切感,从而使网络交流的过程更具亲和力,减少疏远感,有时还能化解沉默或者误解带来的逾她,从而更好地维持正常交流。例如本文所研究在在线客服,网络用语中经常插入笑脸这种网络非语言符号,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改善了网购消费者购物的气氛,拉近了双方的距离。

第3章研究设计........21

3.1研究模型.........21

3.2研究内容与假设......23

第4章实证研究............28

4.1在线实验结果内容分析.........28

第5章总结与展望............45

5.1研究总结及营销策略建议......45

第4章实证研究

4.1在线实验结果内容分析

本实验选取男女服装对店,两周时间共收集到459个有效样本,其中不用非语言符号的203个,多用非语言符号的256个。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所有数据进行了分析。首先运用谈话法来界定多用非语言符号的标准,本次研究找到几位在电商客服领域专家级客服人员,与她们进行了录音访谈,把她们对多用非语言符号的标准的相同之处总结起来再结合预实验的情况指定了以下标准:(1)开始语必须非语言符号(2)结束语必须非语言符号(3)议价环节必须用非语言符号(4)其他语句在适度的情况下尽量多用。

第5章总结与展望

本章是对前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将根据前文得出的研究结论结合实际背景,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营销策略建议。同时,本章也会总结本研究的不足,并探讨未来的研究可能方向。

5.1研究总结及营销策略建议

本文实验对象主要是学生和公司职员,年龄主要集中在20-40岁这个年龄段,属于目前网购主要的年龄段。每月可支配收入状况基本集中在3000以下和3000到6000这样两个区间,也基本符合学生和公司一般职员收入特征。用这两部分人群作为实验对象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本文通过两次实验,一次在真实环境下的实验和一次模拟环境下的实验来研究,网络非语言符号这个自变量对消费者情感这个中介变量和消费者购买意愿这个因变量的影响,当中还研究了以消费者性别作为调节变量来调节非语言符号和消费者情感,最终得出以下结论。

(1)相比单一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的应用确实有助于提升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无论是真实还是模拟实验,都得出了消费者在受到非语言符号作用下确实提升了其购买意愿。证明在电商客服多用非语言符号对这个平台的消费者意愿的促成是有明显正向作用。本实验是基于工作中发现的现象而提出的假设,在平时工作中发现多用表情符号有助于改善客户和客服沟通的气氛,在真实实验中也通过量化的实证研究证明了用和不用确实还是存在差异的,而模拟实验更是进一步找到了多用非语言符号确实有助于消费者消费意愿的提升的中介,就是消费者情感。通过本次研究也对多用非语言符号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有了一个明确的界定,也就是在开始语、结束语和计价环节必须运用,其他环节合理的多用。所以这对这个平台的网络零售商的在线客服质量来说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如何合理增加非语言符号,对提升顾客体验进而提高一定的销量也就是转换率会有一定实际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论文2018经典范文四:我国消费者对乳制品生产企业的信任评价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也得到很大的提升。近年来,国内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我国整体的食品安全现状并不乐观且形式十分严峻。随着媒体曝光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虽然国家不断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监管力度,但是食品安全事件仍然时有发生。食品安全事件的持续发生,不仅影响了消费者对政府食品安全监管能力的信任,还影响了消费者对食品生产企业的信任。

乳制品行业是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典型行业,同时中国的乳制品行业问题频发,消费者对国内乳制品生产企业的信任水平降低。大量国外乳制品占领市场,如何扭转这个局面,是当务之急,所以选择乳制品行业作为样本具有合理性与代表性。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食品安全信任缺失引起食品安全恐慌,使得一些行业严重受损。消费者与企业已经经过重复博弈,食品生产企业亟待转型。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除了需要政府加强奶制品监管力度,规范我国奶制品市场行业格局之外,要想从源头上解决我国食品安全的问题,乳制品企业就必须实现转型。目前重新获得消费者对国内乳制品生产企业的信任,就要从信任产生的根源出发,探寻消费者对企业食品安全信任的构建途径。

本研究的主要理论意义在于:主要分析信任的前因,整体信任水平与购买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信任行为与忠诚度的关系,并且将中国的文化情景因素融入到模型当中,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也是创新所在。通过本文的实证研究,希望能发现消费者对乳制品生产企业的食品安全信任现状、影响消费者对企业食品安全信任的因素以及中国情境下消费者对乳制品生产企业的信任水平与消费者购买行为之间的关系。本论文将有利于完善消费者食品安全信任理论,具有理论意义。

以往主要是单纯研究消费者对某一食品安全责任主体的信任状况,本研究加入特定的中国文化情景因素,来研究消费者对乳制品生产企业的信任情况。本研究将为乳制品生产企业重建消费者对其的信任、进而提升消费者的购买率与忠诚度提供借鉴,具有现实意义。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信任

2.1.1 信任概念

对于信任概念的研究,国外学者很早就已经开始了。信任的概念涉及多种学科,但是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对于信任概念有着不同的研究。因此,目前针对信任概念的研究尚未达成一致。下表2.1中是总结整理的目前在各种学科领域中较为典型的信任的概念。

管理学中对于信任的概念研究已经较为成熟,当前Mayer等人对于信任的定义在管理学领域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认可。经过研究,Mayer等人将信任定义为信任方基于对方将表现出的对自己重要的行为的预期,愿意处于受对方行动影响的脆弱状态。其实,信任本质上是种心理状态,它通常存在于人与人、人与组织和人与事件之间。信任是一种自愿行为,是基于未来他人行为对自己影响的预期而产生的(Lucy Gilson,2003)。

2.2 食品安全信任

2.2.1 概念

食品安全信任是消费者和食品供应链中相关主体(政府、零售商、制造商、农户等)之间的较为复杂的信任关系(Wales, 2006)。国外学者对于食品安全信任的研究基本上继承和发展了Mayer的一般信任理论,认为食品安全信任与风险紧密相连(Xavier Gellynck等,2006),而消费者对食品供应链相关主体的信任程度,决定了消费者在进行食品安全购买决策时对于风险的认知程度 (Frewer等,1996;Frewer&Salter,2003)。

Grunert(2002)认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是否信任,这取决于其对食品安全进行决策后而产生风险的预判程度。食品购买决策产生的风险和消费者对食品的信任之间存在反比关系,即消费者对食品供应链相关主体越信任,其在日常生活以及进行食品购买决策时就不会特别关注食品安全风险问题。反之,消费者对食品系统越信任,其风险感知度越低(Knight & Warland, 2005)。基于此,信任可被定义为一个人主观认识上对客观实际以及潜在风险的一种心理状态(Berg,2004)。E.Van Kleef等(2007)也提出,消费者越认为食品生产系统的风险得到了良好的控制,那么其对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水平的整体信任程度也越高,实行积极的风险管理策略能够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整体信任水平。一旦消费者认为购买某种商品尤其是食品,会产生风险而有可能令自己遭受损失时,他们可能会暂时或永久地减少对该类产品的购买,从而增加对此类产品替代品的购买(Verbeke, 2001; Verbeke & Van Kenhove, 2002;Verbeke & Viaene, 1999)。因此,在特定条件下,信任可以理解为对风险认知态度的一种反映,而信任也有可能最终直接决定消费者的食品安全行为(Jonge等,2004)。

J.de Jonge 等人将“食品安全信任”定义为消费者对当前整个食品的安全程度是信任的,其购买决策并不会影响其身体健康以及造成环境的破坏。经过归纳总结得出,以下几点能够使消费者的食品安全信任概念得到很好的诠释:(1)消费者在意识到风险存在时,是否仍然选择相信食品安全问题;(2)消费者食品安全信任能够包含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替代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风险的感知程度;(3)信任是消费者对其相关的利益主体未来行为的一种期望;(4)消费者的食品安全信任是基于自身心理期望的一种自愿行为。

第三章 模型构建、假设提出与研究设计 ............. 21

3.1 模型构建 ............. 21

3.1.1 信任的前因模型 .............. 21

第四章 数据处理与模型检验 ................ 31

4.1 样本的统计分析............. 31

4.2 信度分析 ................ 32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3

5.1 研究结论 ................ 53

第四章 数据处理与模型检验

4.1 样本的统计分析

在问卷进行设计之后,首先进行了试调,并且根据试调结果来修正量表的设计,调整本研究的理论模型与假设。本研究的调研工作时间是2015年3月1日-3月28日,主要在吉林省长春市开展调查。本次调研采取问卷网调研以及纸质问卷发放两种形式,累计500人参与本次调研,获得问卷408份,问卷回收率为81.6%。经过后期数据统计与筛选后,共获得有效问卷348份,问卷的有效率为85.29%。样本数量基本符合本次研究的需要,本次调研的具体样本分布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4.1不难看出,被调查中,男性受访者少于女性,男女比例为0.61:1。被调查者中城镇居民的比例略高于农村居民的比例,分别占总数的59.2%和40.8%。本次调研对象的年龄主要分布在26—35岁之间的青年人,占据总数的53.7%,其次是25岁及以下人群占据33.9%,此外还有11.2%的被调查者年龄分布在36—55岁之间,只有4名被调查者的年龄在56岁及以上,本次调研的对象主要是较为年轻的消费者群体。本次调研对象的收入状况主要是,中低收入人群(3795元及以下)占64.1%,而高收入者占总数的35.9%。被调查主要是中高学历人群,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据调研总数的88.8%,而高中及以下人群仅占11.2%。被调查者中有38.5%没有经历过食品安全问题,此外有61.5%曾经遭遇过食品安全问题。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本研究将Mayer的组织信任模型作为基础模型,创新性的将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模型融入到Mayer信任基础模型中构建了本研究的理论模型。并且借鉴之前学者的量表设计,设计了我国消费者对乳制品生产企业的信任评价量表,对乳制品生产企业的信任情况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根据问卷回收的数据,本研究利用SPSS18.0和LISREL8.70数据分析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了相关的分析。经过分析,本次研究中所使用的量表信度、效度良好,并且基础模型中各级模型的拟合状况理想。综合理论模型与假设检验结果,本次研究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

1.消费者对乳制品生产企业的能力信任、善意信任、正直信任正向影响消费者对乳制品生产企业的总体信任水平,其中善意信任、正直信任与总体信任之间的相关关系更加强烈。而文化变量是影响消费者能力、善意、正直感知的重要因素。

根据检验结果,消费者对乳制品生产企业善意信任与总体信任之间的路径系数最大为0.37,其次是正直信任与总体信任之间为0.35,消费者对乳制品生产企业能力信任与总体信任之间路径系数最小为0.13。这一结果说明,消费者对乳制品生产企业善意和正直程度的感知将更大程度上影响其对乳制品生产企业的总体信任,而能力的感知对总体信任水平的影响较小。此外,根据统计可知,消费者对乳制品生产企业能力的评价均值为3.43,而其对乳制品生产企业善意和正直程度的评价为2.85、2.72。此外,经检验可知,对能力和正直感知影响最大的文化变量是权力距离以及不确定性规避,对善意感知影响最大的是不确定性规避变量,而集体主义这一文化变量对能力、善意、正直感知的影响作用并不显著。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论文2018经典范文五:用户激励、用户参与产品创新及其绩效研究

1绪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用户需求的日益个性化和市场竞争的逐渐加剧,企业在产品创新方面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而产品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对于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企业要想在产品创新方面时刻保持动力和能力,就要摆脱内部有限资源的限制,培养自身获取和利用外部资源和知识的能力。根据资源依赖理论,企业之所以吸引用户参与产品创新,是因为企业想从用户身上获取企业本身缺少的资源,弥补企业在产品创新方面的不足。与此同时,参与产品创新的用户都带有一定的需求和动机,有的用户为了满足经济利益和物质需求,有的用户是为了满足精神需求和心理动机,还有些用户则是为了能更好地改善现有产品满足自己对产品的需求。总之,参与产品创新的用户都有自己的需求和动机,这些需求和动机会随用户的不同而不同,企业想要激励用户参与产品创新、提高用户的参与热情,就要针对不同的用户釆取不同的激励措施。

现有研宄已经表明,用户参与产品创新的主观意愿有助于产品创新结果的产生。用户的参与意愿和参与动机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只有满足了用户参与产品创新的动机和需求,用户的主观意愿才会增强,才会有利于产品创新结果的产生。除了用户参与的动机,用户参与产品创新的程度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当用户的参与程度很深时,企业就很难离开他们而展开单独的创新活动,因而会通过各种措施激励、引导用户不断地加深参与层次、激励用户持续不断地贡献自己需求、偏好和知识等。在此过程中,用户独特的需求和偏好,会给企业创新团队更多的创意,是企业产品创新重要的源泉,有利于丰富产品概念、提高创新绩效。因此,有效吸引用户参与产品创新并不断挖掘、利用用户的知识,是实现企业差异化竞争、提高产品创新绩效的关键。

综上所述,本文从用户参与产品创新的动机出发,分析不同类型的激励措施,探讨用户激励对用户参与产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用户参与产品创新是如何影响产品创新绩效的。

1.2研究意义

互联网时代的重要特征便是信息不断扁平化,倡导平等、开放、分享的理念,产品创新也正在由封闭式向开放化转变,用户思维在企业产品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就要求企业不断创造超预期的产品来吸引用户,让用户在产品创新中拥有发言权。因此,在开放式创新的环境下,探究激励用户参与产品创新,提升产品创新绩效就显得尤为必要。

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从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两个角度进行考量。

从理论方面来看,本文的意义包括两点:一是丰富和完善了激励理论、用户参与理论。之前学者对激励理论的研究更多的是针对如何激励企业员工而展开的,很少有针对用户激励的研究。本文将激励理论运用于用户层面,将激励理论与用户参与理论结合了起来,也是对用户参与理论的扩展。二是构建激励用户参与产品创新的体制。以往的研宄对用户是如何参与产品创新的研究较少,衡量体系不够完善,本研宄将用户参与产品创新划分为更具体的维度变量,进而提出了激励用户参与产品创新的策略。

从实践层面来看,充分发挥用户在产品创新中的作用、吸引用户参与创新、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是企业摆脱自身能力和资源限制、提高产品创新绩效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目前我国企业对于用户参与产品创新的支持力度明显滞后于国外,树立用户参与观念的企业并不是很多。本论文正是针对目前我国企业的现状,对用户激励、用户参与产品创新及产品创新绩效进行了研究,能够帮助企业建立激励用户参与产品创新的有效机制,从而帮助企业在更大程度上实现用户的广泛参与,提高产品创新绩效。

2文献综述

2.1用户激励

目前,尽管国内外已涌现出不少有关激励的研究文献,但大多都是从企业员工的角度出发进行的研究,而对用户激励的研究则相对较少。用户参与产品创新必然存在一定的需求和动因,本文认为经济利益的驱使和心理动机的满足是用户追求的两个主要目的,结合这两个主要的动机,本文针对用户激励进行了文献回顾。

在已有的研究中,熊信之和林臻认为激励就是通过各种措施,鼓励和引导用户更合理得使用产品,以此来增强用户对产品的忠诚度。李霞、郭要梅等认为激励是指企业为了能让用户更好、更有动力地参与产品创新,向用户提供资源、奖励以及营造令用户愉悦的工作环境等一系列措施。通俗的讲,激励就是调动用户参与产品创新的积极性,本文认为,用户激励是指企业在产品创新的过程中,根据企业和产品的创新情况,根据参与用户的动机和需求,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有针对性地满足用户的动机和需求,激励用户在更深层次、更大范围上参与产品创新。

用户激励的措施要以用户的动机和需求为基础,只有准确把握用户参与的动机和需求,才能投其所需、投其所好,最大程度上激发用户参与的热情。杨依依和陈荣秋认为如果企业掌握了用户参与产品创新的动机,针对用户的动机制定特有的激励参与的政策,能够提高用户的参与意愿。张德鹏和张凤华也是从分析用户参与的动机出发,构建了用户参与创新的“四层次激励体系模型”,分别是利益性层次激励、胜任感层次激励、自治感层次激励和幸福感层次激励,每个层次的激励都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企业针对用户的需求和动机采取措施激励用户参与,能够充分利用用户的需求和知识,提高用户参与产品创新的效果。通过研究认为,如果企业奖励创新性的行为,会更有利于创造性成果的产生。徐風也认为对用户的激励能够直接影响用户的行为,如果用户处在激励的情境中,他们会有更强的创新意愿,这种激励对用户的创新意愿有预测作用。

进入互联网时代,用户的角色逐渐从单纯的产品使用者向创新者转变,企业更应该想办法吸引用户参与产品创新。根据激励理论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每个人的需求层次是不同的,从物质需求到精神需求,有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应该针对不同的需求采取不同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措施,先满足低层次的需求然后再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本文将用户激励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构建与用户参与产品创新相适应的激励框架,确定影响用户参与水平的激励因素。

2.2用户参与产品创新

2.2.1用户参与产品创新

在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市场竞争中,大规模的批量生产已经无法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定制思想逐渐流行开来。在企业内部资源和创新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就需要企业充分发挥用户作为外部创新源的作用,积极地让用户参与产品创新过程中。什么是用户参与产品创新,不同学者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出了用户参与产品创新的不同定义。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用户参与产品创新的定义进行了总结。

用户参与产品创新的动机可以理解为驱使用户参与产品创新的动力是什么,用户乐意参与产品创新的原因。用户愿意将自己的知识和资源分享给企业、参与产品创新的原因和驱动力有很多。现有文献对用户参与的动因进行了分析,本文在回顾文献的基础上,认为促使用户参与的动因主要是经济利益、心理动机、用户需求未被满足等,而心理动机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通过对以上原因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经济收益和心理收益都是用户期望从参与产品创新中获得的利益。不同类型用户的参与动机是不一样的,普通用户看重的主要是获取经济利益,领先用户参与产品创新则更侧重于满足心理动机和个性化的产品需求。但无论是物质需求、精神需求还是个性化产品需求,获取相关的利益是用户愿意参与产品创新的根本动机。同时,现有的产品无法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就迫使用户主动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这是用户参与产品创新的直接原因。

现有的一些文献也研究了用户不愿意参与产品创新的原因。例如,如果产品创新具有很高的复杂度、要求具备较高水平的知识和能力,往往会使一部分不具备这种要求的用户感到困难,也就不愿意参与其中。此外,兴趣也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如果用户对产品没有兴趣,用户同样不会参与到该产品的创新中。现有对用户参与动机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经济利益上,但随着研究的逐步加深,用户心理因素发挥的作用应该得到更多地重视,因为有些参与产品创新的用户行为并没有涉及到经济利益,也就得不到合理的解释。因此,本文在研究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对心理动机等几个维度进行了研究。

3理论分析和假设提出..........12

3.1用户激励与用户参与产品创新.........13

3.1.1物质激励与用户参与产品创新....13

4研究方法........20

4.1研究步骤.......20

5数据分析与假设验证...........25

5.1因子分析.........25

5数据分析与假设验证

在数据分析和假设验证部分,我们首先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目的是分解原始的变量,将相关性强较强的变量分为一类,找出变量内部的本质结构,寻找公共因子来达到降维的目的。然后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在信度分析中,如果Crobach信度系数全部在0.8以上,说明变量具有稳定性和一致性。效度分析的目的是测量结果的有效程度和准确程度,分为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内容效度的测量采用专家判定法,结构效度则是用区分效度和聚合效度来测量。信度和效度分析完以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目的是测量变量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密切程度。最后进行回归分析,目的是考察理论模型中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线性关系,考察各变量的回归系数是否为0,以此来验证本文所提假设是否成立。下面是本文的数据分析步骤。

5.1因子分析

通过文献阅读和理论分析,将模型中变量的题项进行探索性因子分子,采用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进行主成分因子分析,对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用户提供信息、用户共同创新、用户独立创新和产品创新绩效进行分析,以获得能够解释理论模型的公因子。

6结论和管理启示

6.1研究结论及理论贡献

本文以激励理论、用户参与理论、新产品开发理论和产品创新绩效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建立了用户激励用户参与产品创新产品创新绩效研究模型,并提出相关假设,探讨用户激励对用户参与产品创新的影响,用户参与产品创新对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

(1)用户激励能够调动用户参与的积极性,对用户参与产品创新的积极影响在本文中得到了验证。在用户提供信息和用户共同创新阶段,用户需要做的就是向企业提供自身的需求信息、和企业研发人员共同创新产品,本来对于参与用户的要求就不是很高,如果企业再采取适当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方面的措施,就能够调动用户参与产品创新的积极性,对用户参与产生积极的正向影响。

(2)独立创新的用户精神方面的需求要比物质方面的需求表现得更为强烈。独立创新对用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用户要具备超前的需求和专业的知识,能够根据自身需要和市场需求自行设计和研发新产品。根据本研宄结论,进行独立创新的用户往往对物质方面的激励表现得不强烈,他们对产品本身更加关注,单纯的物质激励很难达到激励用户的作用,这就需要企业将激励的重点放在精神方面。

(3)用户作为企业产品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产品创新的过程中,积极向企业提供自身掌握的需求信息和专业信息,对产品创新绩效的积极影响在本文中得到了验证。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在产品创新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吸取企业外部的知识,来弥补自身在某些方面的不足。用户作为企业外部重要的知识源,将用户的知识融合到产品创新中,获得好的需求和建议,能够提高企业的产品创新绩效,促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本文的理论贡献在于丰富和完善了激励理论的应用范围,将激励理论应用于用户层面。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发现以往研宄对组织中员工的激励问题关注的较多,而对用户激励研究的较少。本文基于激励理论和用户参与理论,从用户激励的视角出发,研究用户激励和用户参与产品创新之间的关系,将用户激励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个维度,将用户参与产品创新分为用户提供信息、用户共同创新和用户独立创新三个维度,探讨用户激励的两个维度分别对用户参与产品创新三个维度的影响并构建理论模型和研宄假设,这也是本文的创新点。对于用户参与产品创新和产品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往的研究大都认为用户参与产品创新有利于提升企业的产品创新绩效,但没有将用户参与产品创新划分为更具体的维度来研究对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本文将用户参与产品创新分为用户提供信息、用户共同创新和用户独立创新三个维度,探讨这三个维度分别对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提出研究假设。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论文2018经典范文六:校园招聘有效性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知识型人才是企业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而高校应届毕业生则是一种特殊的知识型人才。高校毕业生具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积累,富有蓬勃的朝气、创新的思维以及拼搏精神,他们的加入能给企业带来新的思路,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同时,应届生新员工由于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也存在着自我定位不准确,职业生涯规划模糊、工作稳定性不足等问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到了高校应届生人才的独特性并将校园招聘作为每年招聘计划中重要的一部分展开实施。比如,众所周知的快消行业巨头宝洁公司一直是国内外开展校园招聘企业的标杆。宝洁每年都会将校园招聘纳入年度招聘计划,将招聘高校应届生人才作为企业人才补充计划中重要的部分来开展。宝洁公司每年的校园招聘规模都是比较大的,对应届生人才的觀选也比较严格。而对于精心瓶选的应届生新员工,宝洁会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及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晋升空间来留住和激励人才。同时宝洁还有强大的培训体系来促进应届生新员工快速融入新环境,适应新的职场角色。众多数据表明,企业如果能在校园招聘活动中郵选出人岗组织匹配且稳定性高的应届生人才将大大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的校园招聘活动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有的企业花费了巨大的预算最终却没有招到真正适合的应届生人才;有的企业虽然题选到了合适的人才但应届生新员工入职后却因为无法适应新的环境或职业兴趣点转移等问题而很快选择离职。首都北京就业指导中心表示,他们曾就校园招聘有效性问题对企业进行了访谈,少部分用人单位表示通过校园招聘确实招到了较满意的应届生人才。但更多的用人单位反馈在高校应届生招聘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应届生新员工求职中过多粉饰自己、录用阶段脚踏多只船、职业稳定性较差等等。这些现象增加了企业校园招聘的成本,严重影响了校园招聘的实施效果,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关于校园招聘有效性的影响因素以及校园招聘有效性提升对策的研究已成为企业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1.2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为校园招聘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影响强弱程度以及针对其提出的校园招聘效果提升对策。首先,本文梳理总结了国内外有关招聘有效性和校园招聘的文献,初步确定了校园招聘有效性影响因素体系。然后,本文从企业和应届生两个角度,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进行定量研究,确定影响因素及影响强弱程度。最后,本文针对上述影响因素体系提出了提升校园招聘有效性的对策。具体来说,本文总共包括六个章节的内容:

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是对校园招聘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综述,这一部分主要对国内外前人研究进行回顾梳理,为本文接下来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第三章通过理论分析初步确定了校园招聘有效性影响因素体系。

第四章从企业和应届生两个角度运用开放性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及定量分析最终确定了校园招聘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影响强弱程度排序。本章是本文的核心章节。

第五章针对第四章得到的影响因素体系阐述了提升校园招聘有效性的对策。

最后一章进行总结和展望,阐述本文的研究结论及在研究上的不足。

2相关文献综述

本文从招聘有效性、招聘有效性影响因素及校园招聘有效性影响因素三个方面进行综述。其中,第一部分主要综述招聘有效性的概念及招聘有效性评价指标;第二部分从国外和国内两个层面对招聘有效性的影响因素进行梳理;第三部分从国外和国内两个层面对校园招聘有效性影响因素进行梳理。

2.1招聘有效性综述

国外学者针对招聘有效性相关问题的研究最早始于世纪的中期,而我国在世纪末才幵始研究⑴。本部分主要从招聘有效性概念的界定和招聘有效性评价指标两个方面进行综述。

2.1.1招聘有效性界定

招聘活动涉及招聘企业和应聘者两方面,是两者不断互动的过程。关于招聘有效性的概念界定问题,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见下表:

综上所述,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本文将企业招聘有效性的概念界定为:企业以尽可能少的成本及时的招募到人、岗位、组织三者匹配且稳定性高的新员工的过程。

2.1.2招聘有效性评价指标

招聘有效性评价指标一直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难题,至今没有统一的结论。国内外学者对招聘有效性评价指标的问题做了以下研究。

2.2招聘有效性影响因素综述

由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背景不同,关于招聘有效性影响因素的研究,国内外学者釆用的研究视角也不同,同时不同学者各自的观点也有所差别,因此关于招聘有效性的影响因素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本文综述如下:

2.2.1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学者对招聘有效性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是在近十年间开展的。我国学者对招聘有效性影响因素的研究思路比较一致,基本是针对招聘的各个实施阶段来进行研究。本文具体综述如下:

另外,以上均是基于企业招聘方的角度来研究招聘有效性的影响因素,而赵琪则基于应聘者的角度设计了调查问卷,最终得到了由工作满意度、离职原因和绩效表现组成的招聘有效性评价指标,这对于研究招聘有效性影响因素具有借鉴意义。

综上所述,对于招聘有效性影响因素的研究国内外学者观点有一定的差别,但对于关键影响因素的研究结论还是比较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招聘有效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还是不够系统,很多是仅仅针对某一个影响因素做研究。另外,现有对招聘有效性影响因素的研究基本都是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的很少。因此,对招聘有效性的影响因素进行更为系统且定量的研究是接下来研究的方向。

3校园招聘有效性影响因素理论分析.........11

3.1校园招聘有效性影响因素界定.......11

3.1.1校园招聘特征.........11

4校园招聘有效性影响因素实证分析........19

.1校园招聘有效性影响因素开放性访谈.......19

4.1.1访谈对象选择......19

5校园招聘有效性提升对策........39

5.1制定合理的校招计划......39

5校园招聘有效性提升对策

通过前面章节的分析,本文得出了校园招聘有效性影响因素体系。要提高校园招聘的效果,就要从这些影响因素入手。本章将针对影响因素体系提出提升企业校园招聘有效性的对策。

5.1制定合理的校招计划

校园招聘是一项复杂的、历经数月的工作,在幵展校园招聘活动前,制定科学的校园招聘计划才能在校招实施中有条不紊。具体来说,本文校园招聘计划包括校园招聘岗位、校园招聘人数和录用标准三部分。

5.1.1科学分析校招岗位及人数

校园招聘计划是企业在人力资源规划的基础上制定的,企业要提高校园招聘的有效性,首先要调研企业各个部门的人力资源现状,看哪些岗位的空缺是可以用校园招聘来补充的。具体来说,人力资源部首先要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及年度人力资源规划,逐个盘点企业各部门内部目前的人力资源状况。然后各部门提交一个招聘需求申请表,包括岗位空缺及编制人数,人力资源部需要整理出招聘需求中可以用校园招聘来补充的空缺岗位和空缺人头数,进而最终确定本年度校园招聘的岗位及人数。

在确定好校招岗位及人数后,企业校园招聘人员可以借鉴之前综述中提到的“招聘收益金字塔”来确定校园招聘各环节的数量要求。例如,企业如果需要通过校园招聘招募到一名优秀的市场开发人员,一般需要对3个候选人进行终面,要想藤选出3个能够进入终面的候选人一般需要有9个人进入初面,依次往前推也就是说至少需要有27个候选人来参加了最初的笔试,这样的话就至少要有80个候选人提交简历申请了该企业该职位。因此,如果企业本年度校园招聘计划为招募到5名市场开发人员,则至少需要有400个应届生求职者申请了该企业该职位,那么该企业发布的该职位校园招聘信息就必须至少能吸引到个应届生求职者前来申请。

6结论与展望

6.1结论

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初步确定了校园招聘有效性影响因素体系,然后釆用开放性访谈法进行修正。在此基础上,本文设计了企业版和应届生版校园招聘有效性影响因素调查问卷。通过对问卷有效数据进行分析本文最终确定了校园招聘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影响强弱程度。最后本文针对影响因素体系提出了提升校园招聘有效性的对策。具体如下:

(1)本文得出的各影响因素对校园招聘有效性的影响均为正向影响。对于企业层面的因素,从企业角度,影响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校招团队,校招策略,校招后期,校招计划,校招准备;从应届生角度,影响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企业吸引力,校招团队,校招策略,校招后期,校招准备。对于应届生层面因素,企业和应届生角度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影响程度由强到弱均为:求职技巧,签约后期。

(2)针对校园招聘有效性影响因素体系本文提出了提升校园招聘有效性的对策。通过制定合理的校招计划、组建强大的校招团队、做好校招宣传、运用合理校招策略、增强企业吸引力及做好校招后期工作等,可提高校园招聘的有效性。

6.2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笔者的学识和时间等方面的限制,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改进。

(1)影响因素的局限性

本文在前人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开放性访谈法及问卷调查法最终得出了校园招聘有效性影响因素体系,因此必定不能穷尽所有关于企业校园招聘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2)调查样本的局限性

由于时间和条件等各方面的限制,本文所进行的研究中开放性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数量及丰富性还需增加。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要扩大样本数量,并提高样本的丰富性。比如可以选用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同类人员进行调查,从而进一步完善校园招聘有效性影响因素体系。

(3)提升对策研究的局限性

在校园招聘有效性影响因素提升对策上,本文研究的还不够深入。任何学术研究最终都是希望能够服务于实践,因此需要在本研究基础上提出更具体、更可具有操作性的措施来提升企业校园招聘有效性,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综上所述,本文对企业校园招聘有效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还有很多的不足,需要运用实证方法反复实践,不断改进,优化企业校招流程,最终为企业带来实际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论文2018经典范文七:港口第四方物流核心企业与合作企业的演化博弈研究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港口是国际和地区贸易重要的中转站,目前我国规模较大的沿海港口有 150余个,承担着9%的国内贸易运输和85%以上的外贸货物运输,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贸易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各地政府加强了港口建设的投入,港口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传统的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以下简称3PL)提供的主要是装卸运输、仓储加工服务,已经不适应也不能提供港口所需的综合物流服务,即建立商品交易配送中心、物流货运中心、信息中心,将搬运运输、装卸仓储、信息处理、代理加工等环节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

第四方物流(Fourth Party Logistics,以下简称4PL)是一种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它凭借对物流信息和知识的拥有,整合并管理其自身以及3PL、信息技术提供商、客户的能力、资源和技术,从而提供一体化的供应链解决方案。港口引入4PL 可以实现供应链各个单位相互协作配合,包括生产商、分销商、铁路、公路、港口、航运、海关、检验检疫等;以及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机衔接;可以合理安排装卸设备的协同作业以及船舶到港时间、泊位岸线的利用效率;最终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使物流效率和成本达到最优水平。如何充分利用 4PL 提高港口物流的运作水平,以在国际贸易中发挥它的作用,对港口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PL 以信息平台为载体,核心企业负责信息平台的运营及合作企业的管理,其中合作企业包括物流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企业,核心企业与合作企业本质上是一种战略联盟合作关系,联盟内部各合作企业仍旧保持着原有企业管理的独立性和完全自主的经营权。随着外部环境如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信息技术等的变化;内部因素如核心企业对联盟的管理能力不足,联盟内成员之间的沟通不充分,利益协调难等的存在,尽管战略联盟有可能为合作企业创造一个共赢的合作机遇,为港口物流带来收益,但也有必要冷静地思考其缺乏稳定性和长远利益的问题。

第二节 研究意义

港口物流现已发展到港口供应链阶段,迫切需要引入先进的4PL管理模式。 本文探讨适合港口发展 4PL 的模式;分析合作企业违约行为决策机理、核心企业的监督行为决策机理以及系统群体决策机理;对港口 4PL 核心企业与合作企业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理论意义。本研究试图构建港口4PL战略联盟中核心企业与合作企业的演化博弈模型,弥补了前期理论中单纯的关注港口 4PL 战略联盟的必要性及优势的研究,通过模型深刻分析了核心企业监督决策和合作企业违约决策行为机理以及群体的演化趋势,而引入数值仿真又进一步对模型进行验证,从而使模型结论更具说服力,本文研究一定程度上扩展了港口 4PL 战略联盟的研究,也丰富了演化博弈理论的实践内容。

(2)现实意义。随着4PL概念的兴起和港口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有学者已经对二者的耦合必要性及可行性展开了研究,研究港口 4PL 战略联盟模式的稳定性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得到的港口 4PL 核心企业、合作企业决策的影响因素及行为机理以及系统的博弈演化趋势,可以为核心企业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从而降低合作企业违约风险,提高战略联盟的稳定性。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4PL研究综述

一、4PL基本概念及功能

国内外学术界关于 4PL 的定义有着各种不同的观点:Anderson Consulting Company(1996)对 4PL 的定义做如下阐述:4PL 将其自身的能力、资源和技术与 3PL、管理服务提供者、IT 咨询商等集合起来进行综合管理,从而提供一体化的供应链解决方案。Cargo Exchange(1998)认为4PL创造了一种协同环境,企业组织间共享信息和资源,使整体效果优于参与协同的各部分的简单相加。John Gattorna(2002)认为 4PL 是一种新型供应链组织形式,它通过供应链集成商来整合物流资源,使物流效率和成本不断逼近最优水平。国内的学者也从各个角度来对4PL进行了研究,侧重点有所不同,表2-1 选取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介绍:

从上述 4PL 的概念和组织构成中可以看出 4PL 在现实运作过程中基本功能和特点,宋华(2003)、官东(2003)、程志民,梁嘉骅(2006)、郭增亮(2006)、吴茜,刘建亭(2008)、宋子芳,刘烨(2005)、陈久梅(2004)等对 4PL 的功能和特点进行了总结。基本功能包括供应链管理功能,即对从托运人、货主到顾客、用户供应链全过程的管理;供应链再造功能,即及时调整或改变供应链战略以应对托运人、货主的要求;运输一体化功能,即协调仓储、货运公司业务上的配合。基本特点一是提供一套完善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包括四个层次:再造——再设计供应链协作过程,变革——通过新技术加强供应链各环节的职能,实施——通过对企业业务流程再造,使供应链流程一体化;执行——承担多个供应链职能和流程的运作;二是有效地适应物流服务需求方多样化和复杂的需求,为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带来利益。总之,4PL不仅能提供全方位优化的供应链解决方案,而且能满足客户独特而又复杂的需求。

第二节 港口4PL 研究综述

学者也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港口供应链的内涵:阳明明(2006)给出港口供应链的定义是以港口为核心企业,将各类服务供应商(包括装卸加工、运输仓储、报关配送,甚至金融商业服务等企业)和客户(包括付货人和船公司等)有效结合成一体,并把正确数量的商品在正确的时间配送到正确地点,实现整个供应链成本最低。张玲(2008)认为经济全球化呼唤港口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是一种紧密合作的服务型企业供应链网链结构,以港口企业为核心企业,由各相关的上下游企业组成,实现整个供应链上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顺畅流动。赵广华(2013)指出港口供应链是指以港口集成物流服务企业为核心,由上下游相关企业和机构所形成的以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共赢为目的,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系统集成化与协同化为指导思想的服务型社会网链结构。

信息化是港口供应链发展的基础。王智利(2008)认为港口信息平台的设计应包括由港口企业建设的与海关、商检部门连接的口岸公共信息平台、由企业联盟体或集团企业建设的物流企业及物流行业自己的物流信息平台和专业信息平台。程军(2008)在研究港口企业经营的创新模式中分析了随着电子商务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港口可以在物流信息网络的基础上搭建电子商务平台。梁晓杰、东朝晖(2012)等提出以港航EDI 中心为基础,建立交通电子口岸信息共享平台,完善与口岸监管部门海关、商检等部门的信息共享;为物流链上的仓库运输、船代货代、报关场站等企业搭建公共信息平台;刘颖、姜泰元(2012)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得出港口供应链中最基础的因素是信息技术,管理多式联运系统及合作伙伴关系以及供应链的整合都必须通过高度共享信息来实现。

第三章 理论基础 ..........17

第一节 相关概念及范畴的界定 ............18

第二节 演化博弈论概述 .........24

第四章 港口第四方物流核心企业与合作企业的演化博弈分析 ...............29

第一节 港口4PL核心企业与合作企业的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29

第二节 4PL核心企业决策的演化博弈.........31

第五章 数值仿真实证分析 ..............42

第一节 4PL核心企业决策演化的仿真分析..........42

第四章 港口第四方物流核心企业与合作企业的演化博弈分析

港口供应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导向和鼓励措施是合作企业开展先进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主要动机,4PL核心企业需要对供应链成员行为进行监督,但这过程中核心企业会产生监督成本。合作企业加入 4PL 战略联盟,一方面提高收益,另一方面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成本较高,会产生违约的风险。港口 4PL 核心企业和合作企业间的博弈关系如何,将对港口4PL的有效实施产生重要影响。

第一节 港口4PL 核心企业与合作企业的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一、演化博弈模型的基本假设及策略组合

对港口 4PL核心企业和合作企业进行演化博弈分析时,作出如下假设:

(1)两两博弈。参与人是港口4PL核心企业和合作企业,核心企业指港口物流中具有领导地位的大型综合服务物流企业如大型港口集团公司;合作企业包括物流服务提供者、信息技术服务商、管理咨询服务商、社会金融机构等。

(2)经济人。在经济活动中,当经济主体面临不同的选择机会时,他总是追求最大的利益,倾向于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经济利益的那种机会。

(3)有限理性。参与人由于能力有限无法得出最优决策,可以不断模仿、学习改变自身策略,提高收益。

结论与展望

把 4PL 引入港口供应链的发展,不仅是可行而且是优越的,但由于港口供应链涉及成员多,物流任务复杂,合作企业有可能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违约,给4PL 战略联盟造成损失。本文通过构建演化博弈模型,研究了 4PL 核心企业和合作企业包括IT技术提供商、物流服务提供商、管理咨询服务商、社会金融机构、政府监管部门,两个群体的行为决策演化问题。并借助 MATLAB 软件,对模型结论进行了仿真验证。本章将上述研究进行总结,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不足及展望。

一、主要研究结论

(一)核心企业行为决策影响因素及机理

合作企业的行为策略会对 4PL 核心企业的积极行动产生重大的影响和作用。合作企业不积极“合作”时,4PL核心企业选择“监督”作为自己的决策,而经过多次博弈和演化后,4PL核心企业最终选择“监督”的概率为 1。在合作企业积极“合作”时,4PL核心企业选择“不监督”作为自己的决策,而经过多次博弈和演化后,4PL核心企业选择“监督”的比例为0。

4PL 核心企业的罚金会对 4PL 核心企业的积极行动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和作用。罚金较高时,4PL核心企业选择“监督”策略,经过多次博弈和演化,4PL核心企业最终选择“监督”的概率为1。而4PL核心企业罚金较低时,4PL核心企业选择“不监督”作为自己的决策,经过多次博弈和演化,4PL核心企业选择“监督”的比例为 0。

因此对核心企业来说,影响其决策的的因素是合作企业“合作”的比例、核心企业罚金的大小,且核心企业“监督”行为的积极性与合作企业“合作”的比例反向变化,与其罚金的大小正向变化。对核心企业来说,最优的策略是“不监督”,因此主要分析其“不监督”的行为机理:一是合作企业“合作”比例高,高于特定值时,核心企业逐步趋向于“不监督”;二是核心企业惩罚力度越大,合作企业“合作”的比例越高,高于特定值时,核心企业逐步趋向于“不监督”。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论文2018经典范文八: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能力评价研究

第1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作为独立的市场经营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依法自主选择业务范围,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从事农业生产资料购买、农产品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也可从事与相关的技术、信息等项目为其社员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运营管理的核心,对合作社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如何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创造收益,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各界关注的重点。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能力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正基于此,本文以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能力分析与评价为主题,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相关课题研究。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生与发展,顺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促进了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既要实现社员利益最大化,也要在经营中兼顾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率,服务社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这种双重性决定了合作社制度结构的独特性。在提高合作社治理水平及改善其组织结构的条件下,如何寻求公平和效率的最佳平衡点,推动合作社发展,一直是学术界长期关注的热点问题。

当今农民专业合作社内外部发展环境明显得到改善,运营机制等日趋规范。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要求合作社进一步改善组织结构及运营体制顺应经济发展趋势。虽然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论研究较多,但多数局限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现状、组织建设及发展等问题描述,而对合作社运营能力的评价和研究不足。本文通过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能力的研究,在理论方面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从而更加丰富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现有研究理论。

1.2.2 实践意义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处于起步阶段的农村经济组织,运营能力是目前农民专业合作持续稳定发展的核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营能力是其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创造收益、为社员创造更多的价值、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的根本途径。所以本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

第一,提供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分析评价工具。政府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承担扶持角色,管理和分配财政支农资金。相关职能部门参考合作社的运营能力评价结果,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营障碍,提供相应支持,如资金、税收等优惠政策、引进技术、管理等人才或是拓展销售渠道等。

第二,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营能力,有利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不成熟,运营质量低、组织规模小、服务能力有限。因此探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营能力问题,构建科学可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能力评价体系,分析合作社运营管理中优势和劣势,有助于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营能力,促进合作社之间相互学习,优势互补,实现科学管理。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合作社

合作社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及消费领域的经济参与者为改变弱势地位而自发成立的特殊互助组织。工业革命后,大批无产者和处于破产边缘的小生产者阶层联合起来,尝试以合作的方式解决个人在市场中无法解决的困难,提升市场竞争地位。1844 年成立在英国的“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获得成功并被广泛认可的合作社。此后合作社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其内涵定义也因国家和时期不同而有所差异,其中具有代表性定义有:

合作社定义说明合作社具有的一些基本特征:第一,合作社与其他农业协会不同,是一种企业组织,对内不盈利;第二,合作社是农民所有,民主管理,与出资额和惠顾额无关;第三,合作社按社员的惠顾额比例分配盈余。

当前,在国内现在比较通行的定义是,在 2007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第一章总则中给出了定义:“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

为区分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其他由生产同样或相关农产品农民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5个基本原则:第一,成员以农民为主体,要求合作社中农民至少应占全体成员数的 80%;第二,本质是服务社员,实现社员共同利益;第三,农民拥有入、退社的自主选择权;第四,合作社是社员所有,共同管理;第五,依据交易额分配盈余,而非按股份分配。

本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界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研究对象。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制度变迁理论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农业合作社成为西方经济学家研究热点之一。受全球化和经济化的双重冲击,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动,避免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结构与运作模式有了非常显著的变革,并进行了结构性调整。

20 世纪 70 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道格拉斯为首的理论学派,认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组织制度,并得到广泛认可。

“制度”的经济学解释为制度安排,通过合作社的方式,以使成员得到其他利益,或者变动产权或法律为目标,使社会、个人或者团体的竞争合法化。制度是由个人或者组织为实现预期增加的收益生产出来的。当人们对制度的需求和制度的供给无法均衡时,将出现制度变迁,直至实现需求与供给均衡,此时制度是稳定的。

依据制度变迁的发动者不同,制度变迁分为两种:强制性制度变迁是有政府推动的由上而下的制度变迁,变迁成本低,速度快,并可以有效防止“搭便车”现象;诱致性制度变迁是人们自发性的自下而上的制度变迁,变革动力强大,变革成本高,速度缓慢,一旦变迁主体的利益得到满足,可能会失去变迁动力,此外,可能发生搭便车与寻租现象,阻碍制度变迁。

为克服农业先天的弱质性,合作社的发展必须依靠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推动和管理合作组织,才能有效克服搭便车、外边效应等现象的出现,降低制定变迁成本,加快变迁速度。我国有学者认为中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以农民的自发性制度创新开端,依赖政府制度指导下的产生的制度变迁,是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导性制度变迁反复交替,协调配合的结果。

第3章 国内外农民合作社运营现状...................15

3.1 国外合作社运营现状.....................15

3.1.1 日本农业协会的运营活动 ................15

第4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能力评价体系构建.....................29

4.1 指标选取的原则................29

第5章 案例分析——以肃宁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41

5.1 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能力测度.................41

第5章 案例分析——以肃宁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

近年来,肃宁县深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大力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截至2013 年,肃宁县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总数达到 490 个(2013 年新增 48 个),农民专业合作社 476 个,行业协会 14 个,覆盖全县 240 个村的 1.7 万农民。其中,国家级和省级示范社各4家,市县级示范社共65家。本章应用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测度模型对肃宁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评价研究,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和验证,提出培育合作社运营能力的建议。

5.1 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能力测度

5.1.1 数据来源

鉴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特殊性,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首先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初步确定问卷的主要内容:可直接测量的指标,数据选取样本调查所获实际数据;无法直接测量的数据,使用李克特量表问卷获取数据。然后,与肃宁县农工部合作社的相关负责人讨论问卷内容,重新修改整理调查问卷。最后,邀请合作社理事长或社员试填问卷,对问卷中表述不明确的地方加以修改,确定最终问卷。

本次调查于2013年7月至8月期间,对河北省肃宁县的合作社进行随机选取调查;由于时间与条件的限制,此次调研随机抽取了66家合作社。通过对问卷的整理与筛选,对信息不完全与填列有问题的问卷进行补充调查,有效样本65家。期间共发放 200 余份问卷,实际收回 198 份问卷,有效问卷 168 份,有效率 84%。因此,可以认为本次调查的样本数据真实有效。

结论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我国起步较晚,运营活动处于规范与完善阶段,运营管理经验不足,运营能力培育刻不容缓。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营能力,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能力进行了评价研究。本文在充分研究后得到以下结论:

(1)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营能力亟待提高。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活动中,筹资是为了组织运营投资,运营投资可以创造价值,只有不断创造增加组织价值,合作社才有盈余和资本积累,才谈得上分配,运营能力不仅对社员凝聚力有重要影响,而且影响到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从这种意义上说,提高运营能力,创造收益,承接筹资与分配,处于三者关系的核心位置。可见提高运营能力,创造价值是合作社的重要经营目标。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多关注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筹资与利润分配,而忽视了价值创造。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营过程中隐含许多问题,关于运营能力及价值创造存在广阔的研究空间,有待深入研究。

(2)现在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渐向股份综合合作社方向发展,合作社的运营过程将逐步覆盖农业生产的全要素和全过程,实现农业生产的上、中、下游环节的一体化,即实现采购、生产、加工、销售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营能力,提高合作社收益,必须扬弃传统农村经营模式,实现农业生产的全要素和全过程合作,合理有效配置各种农业生产要素,协调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实现更高程度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使农民合作社成为真正具有市场竞争力组织。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论文2018经典范文九:快速公交系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日益加剧

目前,世界各国存在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是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在发展城市交通的过程中都存在着保护环境的需要与紧张的土地资源之间的压力,都面临着在土地城市化、机动化变革中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巨大矛盾。为了缓解矛盾,减轻压力,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各个国家都在不断探索改善城市交通行之有效的方法与策略。

未能幸免,我国的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同样存在机动车拥堵的烦恼,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从20 世纪90 年代开始,国内各个城市开始大规模开辟新道路、拓宽原有城市道路,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然而,这一方法可以说是饮鸩止渴,道路拓宽在短暂的缓解了道路交通拥堵之后,城市道路交通再次陷入拥堵,呈现出“拥挤--建设--再拥挤”的恶性循环。

轨道交通凭借运速快、运量大的优势,成为现在备受欢迎的一种交通方式。目前,世界上共有 43 个国家建有轨道交通,城市数量达到 115 座,载客量巨大(见表 1-1),能够有效地发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作用,降低道路的载客负担。然而,由于轨道交通建设成本高达5-7 亿/公里人民币,整合财政支持进行轨道交通建设并不是每一个地方政府都能够做到的,更为糟糕的是,轨道交通的建设成本很难通过运营得到回收。以北京为例,到 2013 年底,北京长达 465 千米的地铁仍然需要政府每年给予 100 亿左右的财政专项补贴资金,因此,北京地铁涨价已经板上钉钉,如何平衡好价格与成本之间的关系,是长期需要解决的问题。

1.2 研究方法及思路

1.2.1 研究方法

本文从快速公交系统是一种准公共产品的角度出发,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快速公交系统的绩效进行分析确定指标,据此建立快速公交系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确定性质、定量分析区分优劣,理论分析奠定基调、实证分析明确权重。主要内容如下:

(1)文献分析。通过查阅大量的国内外关于快速公交发展以及绩效评价等诸多文献,了解快速公交的国内外发展过程和经验,明确当前快速公交的发展现状,分析快速公交系统的组成结构、特征与存在的问题。利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各利益相关者与快速公交系统的相关性,明确影响快速公交绩效的影响因素。

(2)调研问卷。文献分析得出的指标是一种理论状态,因此需要通过实证进行检验。通过调研、访谈等展开问卷调查,对快速公交系统绩效评价指标对快速公交系统的影响进行重要性评估,以此来区分指标的重要程度;通过专家问卷,对比快速公交绩效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定量分析确定指标权重。

(3)统计研究。通过 SPSS22.0 软件,对问卷调研获得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筛选指标,利用因子载荷了解指标的重要程度,删除不必要的指标,完善影响快速公交系统绩效的指标;通过 Excel 工具,对专家问卷获得的数据进行层次分析,利用指标的两两比较数据确定指标对每一层面的重要程度以及各层面对快速公交系统的权重。

1.2.2 研究思路

本文通过研究公共产品与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结合快速公交系统与利益相关者的相关性分析,确定影响快速公交系统绩效的指标,通过因子分析与层次分析法,建立指标体系,具体的技术路线见下图1-1,由此,本文的结构主要分为六部分: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公共产品的相关理论

2.1.1 公共产品的界定

根据现代经济学的理论,界定某种产品或服务是否为公共产品,需要分析该产品或服务是否存在非竞争性以及非排他性。所谓消费上的非竞争性,是指当一个消费者消费某种产品或服务时,其他消费者想要平等的消费这种产品或服务的行为不会受到妨碍,即新增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即 MC=0)。所谓非排他性,是指当一个消费者消费某种产品或服务时,在技术上无法阻止那些不愿意付费的消费者从中受益,或者说,阻止其消费的成本无限大且缺乏可行性,即为俗称的“搭便车”行为。

通过以上介绍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这两点,各种公共产品据此能够确定为三个类别: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以及私人产品。三者的区别见表 2-1:

纯公共产品同时具有非竞争性以及非排他性,因为生产和消费过程的不可分割,纯公共产品的消费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其价格无法通过市场制定,其供需状况也无法影响价格机制,所以,纯公共产品是根据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由政府来提供并定价,如城市绿化工作、大气污染防治、国防以及国际外交等等。

与纯公共产品相反,私人产品同时具有消费上的竞争性以及技术上的排他性。当某个消费者消费该产品或服务得到好处时,势必会造成其他消费者从这一产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收益减少,或者无法从这一产品或服务中获得收益,不同的消费者之间存在收益冲突,如衣服、食品、高等教育等等。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大量的产品和服务并没有同时具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仅仅具备部分特征,因此不能将其简单划归为纯公共产品抑或私人产品,介于两者之间的这类产品或服务就是第三类:准公共产品。根据准公共产品拥有或偏重非竞争性以及非排他性的程度不同,准公共产品依然可以被划分为俱乐部型准公共产品、拥挤型准公共产品这两类。

2.2 快速公交系统的绩效评价

2.2.1 绩效评价理论的发展

19 世纪初,绩效评价理论产生,经过两百多年的演变、发展,绩效评价理论的演进主要分为以下五个时期,下面来详细介绍一下这五个阶段:

(1)成本控制绩效评价时期

19 世纪初至 20 世纪初,纺织、铁路、钢铁行业蓬勃发展,催生了对于企业管理的要求。这个阶段的绩效评价主要服务于以上三个行业,绩效评价并不关注企业的整体收益,而是重点关注成本核算和管理绩效评价,通过对企业内部流程的控制以及部门管理者的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发现问题,促使管理者运用绩效评价的结果制定管理方案。

(2)会计基础绩效评价时期

20 世纪初到 20 世纪 70 年代,多部门组织形式的企业得到蓬勃发展,其中杜邦公司和通用汽车是这类公司的典范,由于部门、分公司众多,绩效评价已经不能简单关注成本控制,更为重要的是关注收益,通过分析各子公司具体的运作氛围制定与总公司相匹配的绩效评价方法,这种情况下,财务指标成为绩效评价关注的重点,投资报酬率以及销售利润率成为最受关注的绩效评价指标。

(3)经济基础绩效评价时期

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绩效评价不在满足与财务指标评价阶段,企业经营发展的重点由追求利润转为关注股东利益,因此,EVA 评价方法应运而生,标志着绩效评价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经济基础绩效评价阶段。可口可乐和通用等知名全球跨国公司开始利用EVA评价方法对公司内部各业务部门的销售业绩进行绩效评价,有效地促进了EVA评价方法的完善与推广。在实践中,各公司对于 EVA 评价方法的使用不断创新,由此形成了诸多新的指标,如REVA、MVA、FGV、EVAPS等。

第三章 快速公交系统的发展现状..................... 20

3.1 快速公交系统在国内外的实践 ...................... 20

3.1.1 快速公交系统在国外的实践 ............... 20

第四章 快速公交系统的利益相关者 ................ 26

4.1 快速公交系统利益相关者的影响以及角色.................. 26

第五章 快速公交系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5

5.1 快速公交系统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35

第五章 快速公交系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 快速公交系统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5.1.1 快速公交系统评价指标构建的原则

指标是对数据以及现象的抽象概括,通过指标可以简洁地表达事物的本质以及变化规律。快速公交系统的评价指标需要根据各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和贡献确定,是一个由多指标组成的有机整体。为了保证指标选取的科学准确,指标的确定主要根据下列原则展开。

(1)科学实用原则

指标的选取应该建立在对利益相关者理论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同时,指标需要具有一定的科学内涵,能够准确反映利益相关者的实质。此外,由于指标众多,很多指标存在交叉,因此需要确定最能够反映问题的指标,确保指标可衡量、涵盖面广。

(2)目的性原则

快速公交系统的利益相关者涉及广泛,指标众多,如果将有关指标全部选取,会存在评价体系的过分繁冗,因此,在选取指标时,尽量抓住本质,高度概括,确保每个指标紧紧围绕评价快速公交系统这个目的,确保确定的绩效评价指标能够有效对快速公交系统展开评价。

(3)整体层次性原则

快速公交系统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层次性强并且层次复杂,构成层面多样、涵盖面广。因此,在指标体系设计的过程中要确保评价方法的整体性以及层次性。每一个指标在其层面上能够发挥最大作用,而组成的指标体系又能够反映快速公交系统的整体发展态势。

(4)简洁可操作原则

指标选取的目的是考核快速公交系统的绩效。而在设计利益相关者的绩效指标时,理想化指标确实能够充分反映评价对象的真实情况,然而,指标数据的获取难度很大,获取性差。因此,需要选取易获取的指标,指标表达清晰明确,便于受访者理解。同时,为了防止受访者在问卷调查过程中出现反感,一定要合理控制调查问卷的长度,确保受访者乐于填答。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城市交通拥堵当前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城市难题,为了缓解道路交通的压力,快速公交系统作为一种新型交通工具开始在我国投入使用。然而,对于快速公交系统的研究,大部分都在关注乘车体验、线路优化,较少的从整体上去思考、评价快速公交系统发挥的作用,很难做到关注快速公交系统发展的优劣,做出改进。本文立足于快速公交系统的准公共产品性,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切入分析各利益相关者与快速公交系统绩效的相关性,根据文献以及实际调研,构建评价快速公交系统绩效的指标体系,针对问卷调查展开因子分析进行指标筛选,针对专家问卷进行层次分析计算各指标占总绩效的比例,形成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的全面的快速公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经过大量的理论分析以及实证研究,最终完成体系构建,主要的总结如下:

(1)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快速公交系统绩效评价的有利工具

本文从公共服务的角度切入,打破以往研究侧重快速公交系统的线路优化、乘客体验等单一方面,更多的考虑到快速公交的公益性,创造性的引入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快速公交系统进行绩效评价,不仅拓宽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范围及应用领域,而且为快速公交系统的绩效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充分分析各利益相关者与快速公交之间的利益关系,弥补了快速公交领域缺乏全面、统一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缺憾。

(2)快速公交系统绩效评价涉及五个层面

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结合公共产品绩效评价的相关方法,探索各利益相关者与快速公交系统绩效的相关性,根据文献分析、实地调研以及访谈,确立了快速公交系统绩效评价的四个层面:快速公交企业层面、员工层面、乘客层面以及政府层面,确定了 33 个影响绩效评价的子指标。在此基础上,展开调研,通过实地访谈以及网络问卷获得270 份问卷,运用因子分析法,根据因子载荷的大小剔除9 个子指标,最终确定24个影响快速公交系统绩效的子指标,形成乘客满意度层面、员工层面、政府层面、财务层面以及技术能力层面等五个影响快速公交系统绩效评价的角度。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论文2018经典范文十:伦理型领导对员工不道德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本研究试图对以上亟待解决的问题做出回答,根据社会控制理论,组织员工的行为受到两方面力量的作用:自我控制和外部控制。外部控制主要有正式控制和非正式控制两种,正式控制是指以管理者的权威为基础,通过奖惩机制等规章制度和管理规范对组织员工的行为进行控制,而非正式控制则是以组织内员工间相互影响和共同认知为基础,无形中影响控制着员工的行为。组织伦理气氛作为一种解决组织及个人道德问题的非正式系统,是影响员工进行道德决策的首要因素。的研究就发现的员工不道德行为受到了组织氛围的影响。而在组织管理实践中,领导作为组织重要的决策者,关系着组织道德规则的制定与宣贯,同时领导面对道德问题时所表现的态度与行为是组织成员效仿的对象,其行为具有放大效应,能够在组织群体中得到广泛复制,因此,组织中领导行为对形成特定的伦理气氛具有重要影响。领导通过七种途径对员工的道德价值观及道德行为期望产生影响,当员工的道德价值观与期望趋向一致时,便会形成特定的组织伦理气氛,国内有学者也认为伦理型领导影响组织伦理有三条路径:价值建构、角色模范和制度激励。因此,本研究推测组织伦理气氛中介了伦理型领导对员工不道德行为的影响。同时,在我控制方面,员工的行为受到内化观念与价值观的约束与影响。由于受到儒家思想和社会主义观念的影响,集体主义倾向在中国组织中普遍存在,但改革开发以来受西方思潮冲击,不同个体的集体主义倾向也开始表现出较大差异。探究领导对下属行为影响过程受到下属的集体主义倾向的权变影响具有重大价值。因此,本研究还将结合个体价值取向,考察组织伦理气氛的效应如何依赖于个体的集体主义倾向。

1.2研究目的

本研究在中国情境下,试图探讨员工不道德行为的维度结构并开发量表,同时基于社会控制理论,尝试打开伦理型领导对员工不道德行为这一作用黑箱,通过有中介的调节设计关注组织伦理气氛和个体集体主义倾向在伦理型领导与不道德行为之间的作用。希望通过文献综述和调研分析达到以下目的:

(1)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回顾并总结不道德行为、伦理型领导、组织伦理气氛及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概念内涵、维度与测量和研宄现状;

(2)在过去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初步猜想工作场所中员工不道德行为的结构与维度并推断伦理型领导、组织伦理气氛、集体主义价值观及不道德行为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然后提出本研究的假设;

(3)通过访谈与调查获取实证支持,并通过数据分析验证不道德行为的结构维度及伦理型领导、组织伦理气氛、集体主义价值观及不道德行为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与论证伦理型领导对员工不道德行为的作用机制;

(4)最后对数据分析结果进行讨论,总结结论,为未来管理实践及后续研究提供思路与方向。

第2章文献综述

2.1不道德行为的文献综述

2.1.1不道德行为的概念辨析

谭亚莉等指出在组织领域里,不道德行为的定义仍存在一定的分歧,并且与其他一些行为的概念有些重叠,造成研究的不便与结论的混靖,如反生产行为、职场偏差行为等。概念之间边界的模糊给理论研究系统全面的展开带来了巨大的阻扰,既不利于研究成果的整合,也不利于实证研究的进一步探讨。因此,需要对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行梳理,以促使不道德行为的深入研究。反生产行为是员工在工作场所中实施的蓄意伤害组织利益或与组织利益有关的其他成员的行为,而职场偏差行为是组织成员有意采取针对其他组织成员或组织财物、且违反组织重要的主流规范的行为,其结果在客观上会出现共赢、损人利己、损己利人和损人损己中情形。从行为性质来看,反生产行为和职场偏差行为都强调了员工的故意性,而不道德行为并没有表明行为的性质,可能是员工的一时疏忽造成的,比如上班迟到,也可能是故意的,比如多报费用。从行为结果来看,反生产行为既包括自毁行为和报复行为,而不道德行为不包括吸毒、酗酒等自毁行为;职场偏差行为可能出现共赢与损己利人的结果,比如告发,而不告发属于不道德行为。通过对三者的比较,发现不道德行为与反生产行为、职场偏差行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区别促使不同概念之间边界的清晰化,联系促使在探讨这些行为的影响因素及量表开发上相互借鉴,推动每个概念领域更加系统深入地探讨与研究。

2.2伦理型领导的研究综述

2.2.1伦理型领导的维度及测量

回顾以往的研宄,可以看出伦理型领导是一个多维结构的概念,但研究结果各不相同(见表2.1),至今未达到统一,这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1)伦理型领导的概念与定义还未达成一致,每个研究在开发量表时以自己对其的理解为基础;(2)研究对象的职位等级不同。研究对象有直接主管、中层管理者及高层管理者,不同职位等级的管理者承担的伦理责任及领导表现行为方面都存在差异;(3)文化情境不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对道德问题的态度与观点也不尽相同,因此对伦理型领导的期望也是存在差异的,从而影响了伦理型领导研宄过程中的概念与结构的差异。但从以往研究成果来看,开发的单维度伦理型领导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测量题项比较少且容易进行测量,得到了较多学者的认可与应用。

第3章研究设计..........27

3.1不道德行为维度构思...........27

3.2不道德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构思........28

第4章不道德行为维度构思与量表开发........35

4.1概念与操作化定义........35

第5章不道德行为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47

第6章研究结果讨论

本文对不道德行为的以往研究进行了较全面的回顾,并提出不道德行为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不足。同时,本文为了更好地推动不道德行为的实证研究,通过严格的量表编制步骤期望解决不道德行为量表本土化问卷,为后续的实证研究提供量表的支撑。此外,为了论证量表的有效性并响应学者的呼吁,本文还通过有调节的中介研究设计,以伦理型领导为自变量,不道德行为为因变量,组织伦理气氛和集体主义价值观分别为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基于社会控制理论,探讨了伦理型领导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对更全面掌握伦理型领导对影响员工心理和行为的效用机制做出了一定理论贡献,同时又进一步扩充和丰富了中国情境下员工不道德行为的知识理论。

6.1伦理型领导与不道德行为的讨论

伦理型领导对不道德行为作用研宄的结果较为一致,伦理型领导可以抑制员工不道德行为的实施。该结果可以由社会学习理论进行较好的解释,社会学习认为个体会通过观察和效仿具有吸引力、值得信赖的榜样来指导和改变自身的处事态度、价值观和行为。一方面,伦理型领导作为重要的情境变量,凭借组织中的权力和地位,通过合乎规范且利他的行为成为组织成员认同和学习的目标,为大家树立了道德榜样,促使更多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产生;另一方面,伦理型领导通过奖励和惩罚的机制向组织成员传递规范的行为标准,不仅规范组织员工的行为,而且使大家通过观察其他同事的行为和后果,认识了解到什么行为是可以接受、被期望和奖励的,什么行为是不可接受和惩罚的。总之,在组织管理实践中,伦理型领导“德才兼备”,一方面通过自身的道德实践树立角色模范,另一方面巧用沟通与制度管理下属道德行为,“双管齐下”鼓励下属的道德决策与行为,从而抑制他们不道德行为的发生。

第7章研究结论与展望

7.1研究主要结论

通过本文的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工作场所中员工的不道德行为可以根据行为动机(情绪动机、利益动机)和作用对象(组织、人际)进行分类,实证研宄得出在中国情境下具有五维结构,分别是人际政治行为、恶意对立行为、消极怠工行为、不告发行为和贪财利己行为。

第二,伦理型领导和员工不道德行为负相关,这说明在中国情境下,伦理型领导会抑制员工不道德行为的发生。

第三,组织伦理气氛对员工不道德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其中自利导向的组织伦理气氛会导致员工不道德行为的发生与实施,而关怀导向和规则导向的组织伦理气氛会降低员工的道德行为水平。

第四,组织伦理气氛,包括自利导向、关怀导向和规则导向组织伦理气氛在伦理型领导对员工不道德行为的影响过程中起中介作用。

第五,员工的集体主义倾向在组织伦理气氛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过程中起缓冲作用,且调节了组织伦理气氛在伦理型领导和不道德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