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企业管理论文,笔者认为企业管理大致包含了战略管理、营销管理、商战管理、物资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财务管理、资本运营、人力资源及领导力提升等多个方面,是对企业管理工作的阐述和总结。今天该网为大家推荐一篇企业管理范文,供大家参考。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2018年经典范文一:可持续增长视角下我国稀土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分析
1 绪论
本章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方法,综述和总结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给出了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1.1 研究背景
稀土作为一种战略资源,一直被世界上许多国家所高度重视。我们国家一直以来所供应的稀土市场占到全球的 90%并且价格低廉,根据中国的国土资源局在 2006 年所发布的矿产资源全国储量信息显示,截至 2005 年底,我国所探明的稀土资源总量大概为 8731 万吨。但 2012 年底我国的稀土储备量仅占世界总储量的 23%。这说明,稀土储量正在下降。随着经济发展需要和开采技术的提高,我国稀土开采量越来越大,而其价格一直偏离价值。最近几年,不断有新的公司加入到稀土行业中来,而新加入的企业的发展仍然在一定程度上是以高的能源消耗、资源过度耗损和生态环境遭受了破坏为代价的。
(一)自 2008 年以来,国家对稀土产业是越来越重视了,各个主管部门相继出台了很多与之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国家部署了四大政策措施,是为了促进稀土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其中包括:建立完善行业监管制度,改进和加强行业管理;以维护行业秩序为目的的进行稀土专项整顿;提速行业整合,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稀土技术创新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应用程序。2011年10月环保部发布并实施了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也大幅提高稀土矿资源税;矿产开发管理司对稀土矿的开采总量也发布了相关指标来控制开采。
(二)目前大批国外注资企业涌入国内,他们获取稀土资源大部分是通过注资开办工厂的方式,半个多世纪的超负荷开采之后,我国稀土资源保有储量及保障年限持续下降,主要矿产资源锐减,虽然包头稀土矿作为较大的矿区资源所在地,但是目前矿区资源也仅剩下三分之一。
(三)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的资源型上市公司是国家重要的能源保障和经济支柱。然而资源型上市公司 ST 和*ST 基本每年呈现上升趋势。企业花费大量资源使公司销售收入持续增长,扩张业务领域;他们的意识中以增长速度越快越好并以此为管理方向,并认为这样就能获得市场竞争优势;他们对待公司的发展,只注重数字指标是否增加,而不重视甚至忽视了关于企业增长要进行预测和预警,更不会发现隐含的危机。
公司的财务危机不是即刻发生的,它是不断累积进而恶化的。稀土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也是自身长期发展的必要条件。财务风险预警是诊断经济的一种有效手段,其把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揭示出来,在真正爆发财务危机之前,通过财务风险分析结果及某些可持续增长指标的认识,以达到控制财务风险预防财务危机发生,有助于加强稀土产业有效进行可持续增长管理。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面对全球经济可持续化发展的要求,企业该怎样提升其财务风险把控能力,在大的经济背景下实现经营目标转变,是企业能保持稳定发展,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之处。
查阅现有的研究,包括国内亦或是国外的。对于企业财务风险以及可持续增长这两个方向的现有研究可以看出,考虑财务风险的探究较少的从可持续增长角度出发来进行思考,根据特定行业从这两个方面共同去探究并能实际应用的研究也很少被触及。大多数学者基本都从可持续增长自身出发去研究问题,即企业价值的损伤是由于可持续增长过高或者过低所引起的,没有从可持续增长与财务危机两个方面加合起来共同研究针对某一行业;企业在发生财务危机时,管理层没有重视从可持续增长角度来分析考虑,也即企业没有为了实现可持续增长而去研究能降低财务风险的具体要素。
有关的研究,针对企业在国内和国外的可持续增长问题以及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绝大多数的研究样本是包括了所有上市公司。而且,最近几年对财务危机的相关研究的趋势是在原有基础上加入指标,有财务报表上的指标和财务治理变量指标,将这些进行汇总进行研究。
本文主要从我国稀土上市公司实际情况出发,引入可持续增长率变量及相关财务指标,分析了稀土上市公司在可持续增长视角下面临的财务风险,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不仅充实了现有的财务风险分析理论也为企业可持续增长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确定影响稀土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验证所选取变量的有效性以及对企业财务风险影响的大小,验证加入新变量的财务风险分析模型对于企业的适用性;验证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对可持续增长率的影响方向及影响程度,最后根据测算结果分析。
(二)依据所得财务风险模型、影响可持续增长率模型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来对稀土上市公司提出建议,从而加深基于可持续增长下我国稀土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分析。
2 可持续增长与财务风险的相关理论
2.1 财务风险相关理论
财务风险的存在是客观的是必然的,能否恰当、合理的掌控财务风险对于一个成熟的企业而言至关重要。如若对可影响企业的种种内外因素把握不当 (如企业无法正常支付再融资所应负的利息与本金、企业实现的财务收益与预期相差的远等),不可控的财务风险极有可能致企业于连年亏损的境地,甚至引发企业的破产。然而,就企业的一般普遍性规则而言,财务风险只能被降低,却不能被完全规避。因此,在财务风险把控上仍不成熟的企业亟需深入了解财务风险的客观性,即其在企业财务管理程序中必然引发的财务波动及不确定性。
2.1.1 财务风险的内容
一般来说,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可以分为:
筹资风险:筹集资金的目的是为了扩大经营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而筹资风险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面临的利率风险、再融资风险、汇率风险、购买力风险等种种风险。还会面临企业自身的不确定性,例如筹资工具选择、筹资时效、债务规模结构不合理等。
投资风险:企业进行投资活动即将一部分的资金投入到某一项目或领域,从而获取更多收益,在这期间,由于不合理的投资项目规划或者市场等原因所产生的实际收益偏离期望收益值,影响企业盈利水平和偿债能力,甚至最终导致无力偿还债务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这种风险可能是由各项流动资金的结构不合理或者资金转化过程中金额和时间的不确定性引起的。最终造成企业流动资金链断裂、债务压力增大甚至造成破产。
收益分配风险:收益分配可能给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隐患。如由于客观环境因素或使用的会计方法不当,账面上成本记少或收益计多,企业会因此提前缴税,因此计算的可分配利润也会偏高产生风险;如果向投资者分派收益的额度、方式、阶段没有掌握好,也会产生风险。
2.2 可持续增长概述
2.2.1 可持续增长的一般意义
通常意义上认为企业必须达到最大化的增长这样才必然使得企业价值和收益都能得到最大提升。然而,增长是把双刃剑,如果是盲目的追求高利润、高速度,增长速度不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话,在达到一定的累积后很有可能发生颠覆性的转变。我们应该提倡那种在自身能力范围内的,在维持现有财务结构前提下,可获得的最大的销售增长状态即可称之为可持续增长。企业要想达到长期不断发展的目的,不仅要考虑战略目标怎样实现和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还要考虑怎样保证自身企业的盈利能力能保持提高状态,只有意识到企业财务资源的不足之处,实现销售目标和财务资源二者的均衡,企业才可以以可持续增长的状态发展。
通常企业的投资决策、融资方案、盈利能力以及股东政策会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增长。可持续增长率指的是企业在可持续增长时的经济增长率。国内是在美国财务学家希金斯提出的理论基础上来理解可持续增长率这一概念。他的理论相对比较权威,其解说更能反映企业财务增长的实质,本文在后面的实证研究部分就采用了希金斯可持续增长模型。
2.2.2 可持续增长的模型
目前国内外学者最认可两类可持续增长模型,第一个是希金斯可持续增长模型,该模型的假设是在资本结构、资产周转率、销售净利率和权益乘数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设立的。第二个是范霍恩可持续增长模型,他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研究了企业的增长。然而动态模型需要实时的信息,不断变化的数据,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去运用。
希金斯模型是从增长的本质即股东权益的增长出发,对可持续增长率的计算,是在事后分析,所以计算出来的是实际值而不是理论值。和范霍恩模型相比,希金斯模型相对简单且容易理解,且相对容易获取模型中需求的数据,应用起来方便,比较适用于研究企业,所以在本文中研究企业的可持续增长运用的模型是希金斯模型。
3 可持续增长视角下稀土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实证研究设计及指标筛选 .......... 22
3.1 研究假设 ........... 22
3.2 研究方法设计 ..... 22
4 稀土上市公司基于主成分的财务风险与可持续增长分析 ............ 35
4.1 Logistic 回归分析 ........... 35
4 稀土上市公司基于主成分的财务风险与可持续增长分析
4.1 Logistic 回归分析
为了分析影响稀土类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主要因素,及因素对财务风险的影响方向和程度,本文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法。
将稀土类上市公司的 F1到 F7这 7 个主成分带入 Logistic 回归分析作为自变量,将发生财务危机的因变量赋值为 1,不发生财务危机的因变量赋值为 0,认为 ST 或*ST 稀土类上市公司的会发生财务危机,赋值为 1,非 ST 稀土类上市公司不会发生财务危机,赋值为 0。但0和1只是判断是否发生财务危机的两种结果,稀土类上市公司到底有多大概率会发生或不会发生财务危机,需要通过下面的回归分析。
在spss17.0 上对数据进行 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表 4.1。
表4.1中的B值为所求 logistic方程的系数即 β 值,sig.值表示变量的显著性水平也即P 值,当sig.值小于 0.05的时候说明该指标具有较好的解释能力。df是自由度即自由取值的变量个数,df 为 1 表示自由变得的变量个数为 1 即方程中变量本身,S.E是标准误差反映样本平均数对总体平均数的变异程度,即抽样误差的大小,表中数据反映测量样本精确度适中。Wals 为检验值,数值越大表明自变量的作用越显著。Exp(B)为B系数的指数,表示自变量的风险率,就是说随着该自变量的增加或者减少,风险比率相应的增加或者减少的倍数。B的数值是决定模型的主要数据。
结论
(一)研究结论
本文从实证的角度来研究,将我国稀土类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可持续增长角度来研究稀土类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结合上市公司财务状况以及相关理论,运用回归方法以及财务数据来建立模型,进而全面分析财务风险与可持续增长影响因素,力求找到影响财务风险的主要因素以及原因,从而能降低财务风险,使其能朝着可持续增长的方向发展。
第一,在进行模型的构建前,运用了主成分分析法,经过主成分分析后的 7个主成分既保留了原有指标的大部分主要信息又达到了降维的目的,之后以样本公司的主成分数据建立模型,有效克服了自变量的多重共线性,使得模型的解释程度和预测效果得到大幅提高。
第二,建模及分析过程中,我国稀土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在财务危机的预测上表现出较强的有用性。利用上市公司对外公布财务报表中的财务信息,能够较为有效地对财务环境进行监测和识别。
第三,从实证分析结果来看,稀土上市公司在盈利能力、现金流量状况、营运能力、杠杆能力这四个方面的提高能够有效控制财务风险,并且使企业向着可持续增长方向发展;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董事会特征越强虽然能够降低风险,但是过高会限制企业增长,影响可持续发展;企业的增长能力虽然可以促进企业可持续增长,但是在增长过程中会不断累积财务风险,如果增长速度过快,反而会引发财务危机。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2018年经典范文二: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环境态度、外界感知差异与缋效关系研究
1导论
1.1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选题背景
1970年4月22日,世界第一个“地球日”预示着现代环境运动的开始。进入21世纪,应对全球生态系统变化,积极幵展环境保护已成为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共同课题。环境问题从其产生之初就不是一个独立的研究范畴:一方面是研究领域的综合性,环境问题已深切的影响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举凡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无一不受其深远影响;另一方面是研究地域的综合性,环境问题不仅超越社会制度,超越时间,而且超越地域限制,是全球共同的问题,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其国内单独进行环境问题的研究与解决,现今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的研究与解决都显现出国际化的身影。
在当前环境问题成为时代发展的主体趋势背景下,将环保内容纳入企业战略规划之中已成为新世纪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最重要主体,既是参与社会生产的主体,又是参与环境保护的主体,跨国公司的公司理念相应有所调整,其核心转向强化公司责任。随着联合国“全球契约”的提出,跨国公司的责任对于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和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并在解决社会问题的大军中担当着中流舐柱的作用。跨国公司在全球设立自己的子公司和加工工厂、代工企业,在不同的东道国市场从事日常生产和经营,其环境责任的界限和范围更为广大且复杂。企业在资源不断受限、环境污染严重、低碳经济盛行的环境下,伴随着社会公众对于环保事业的广泛参与,以企业环境行为为代表的企业社会责任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企业环境管理水准的高低成为了各界判断企业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指标。跨国公司的国际化进程必然受到环境问题的规范和制约,尤其是在建立海外子公司的决策中,母国和东道国的环境规制和市场需求会影响跨国公司对环境问题的响应,进而影响企业的国际化绩效。作为“全球公民”的跨国公司,在环境责任方面不仅要面对来自母国和东道国环境保护政策和倡议的双重压力,而且作为全球性企业的跨国公司须承担节能减排的社会责任,尤其是来自发达国家在节能减排方面技术先进的企业,需要帮助发展中国家企业进行行业整合,以淘汰高耗能、高排放、低效率产能的企业,设立行业节能减排标准,并且严格执行,推动国际合作和知识创新,大力推进先进的环保技术。
1.2研究问题和研究思路
在绿色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时代背景下,企业面临着制度合法压力,尤其是跨国公司面临着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环境保护政策的双重压力,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加强以及对绿色产品的偏好,企业曾经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的发展模式和赖以成功的竞争优势不再局限于差异化、低成本优势,而是向绿色竞争优势转化。本文研究的首要问题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将制度变量引入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企业战略响应机制分析框架中后,企业的环境响应将随之怎样变化图中的本研究接下来要讨论的问题是: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在什么情况下会将环境响应转化环境行为或环境规划?即企业环境行为或环境规划的动机是什么(图1-1中的Q2)
本文具体的研究思路如下:在传统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基础上,引入制度变量,分析制度——产业——企业互动下的企业环境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及生成机制。基于企业环境行为影响因素的地理因素的差异,选取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环境行为的可见性对外界感知差异的影响机制,基于企业合法性和无形资产的获取和建立,分析企业环境行为对绩效的影响机制,建立企业环境行为与绩效生产关系的理论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论文最后会结合在华跨国公司子公司和中国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实际情况,对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环境行为的开展,以及对绩效的影响,提出科学建议。
2文献综述
本章主要通过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环境响应的相关理论、企业环境行为理论、组织合法性理论、环境合法性理论等方面的相关理论文献进行梳理、回顾和评述,为本研究构建理论框架和提出研究假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
2.1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环境响应
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和经济体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内利用和整合全球资源,跨国公司,既是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也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是经济全球化的最主要的受益者,对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跨国公司在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同时,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自然条件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与经营地理范围单一的本土企业不同的是,跨国公司在环境问题方面要面对来自母国、东道国的不同体质的环境管制的双重压力,以及来自不同文化、经济背景的利益相关者、社区、非政府组织的压力和监管,要在环境管理政策的全球一体化和东道国市场的特有响应之间进行平衡。与传统企业相比,跨国公司拥有更为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和环境管理系统,在创新能力方面也较强,随着海外子公司的不断成长,可以逐渐的将母公司的研发能力转移到子公司,利用其所有权优势,在东道国市场继续开发和使用母公司的研发能力和管理技术。虽然关于跨国公司是否要承担更多环境责任、对东道国生态环境是否造成严重影响等方面,目前仍没有统一观点,随着企业承担包括环境责任在内的社会责任观念不断涉入人心,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唯一方向的前提下,意识超前的部分跨国公司己经基于全球视角、开始寻求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态环境的长期发展战略。生态环境战略选择、影响因素、环境战略带来的行为对东道国生态环境的影响等问题,已然成为跨国公司关注的焦点。
2.2环境行为理论综述
作为一类组织,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为其提供资源、市场的“环境”。在组织生态学中,这一环境称之为“生境”属于空间和地理范畴的概念。在新制度主义理论中,这一环境称之为“场域属于社会和制度范畴的概念。总之,企业生存和发展依赖的这一“环境”与“生态环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的范围更广,所指也更为抽象,企业的生态环境只是企业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自然环境。因此,准确的说,企业的环境行为应该被称作生态环境行为。
西方学者主要基于组织与环境的关系角度,来探讨环境行为的主要构成维度,审视组织与环境关系研究的演进,组织理论学者对组织与环境关系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封闭组织到开放组织阶段、从幵放的组织到环境选择组织阶段、从环境选择组织到组织与环境互动阶段。如不少学者将企业的环境行为分为自愿环境行为和强制性环境行为,对中国扬子江附近的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认为环境行为主要有以下三个维度防御行为、预防行为、积极行为等三种。
在新制度主义理论中,制度同形压力有三种:强迫同形压力、规范同形压力、模仿同形压力。强迫同形压力主要指正式或非正式的法律法规和约束(如游说),主要来自于政府、以及对企业有重要影响力的非政府组织。规范同形压力包括制度规则、专业机构的规定、行业协会的规定等。模仿同形压力在行为和环境的未来影响存在不确定性时,表现得更加明显。显然,不同类型的企业在面临这些不同来源的制度压力时,会表现出各异的环境行为。
王宇露,江华综合企业环境行为的具体表现、企业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涉入意愿与程度、以及具体的环境问题等三个维度,构建了企业环境行为的三维分类体系,具体如图2-2所示。
3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环境态度及其影响因素........31
3.1跨国公司国际化进程中的环境行为......31
3.1.1全球绿色经济的兴起........31
4海外子公司环境态度的外界感知及其影响因素........48
4.1海外子公司环境态度的发展现状......48
5海外子公司环境态度对绩效的影响机理模型及研究假设......64
8假设检验
本章在第7章验证性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大样本调査数据对本文提出的研究假设进行实证验证,探究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环境态度、外界感知差异对企业绩效的直接作用,环境合法性、无形资产的中介作用,以及资源冗余和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本研究变量的直接作用检验和中介作用检验均是借助结构化方程建模工具AMOS17.0完成。本章将具体描述假设检验的实证分析结果。
8.1环境态度对企业绩效的直接作用
8.1.1环境态颜企业绩效的直接作用
本文假设,“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防御型环境态度与跨国公司子公司的绩效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假设“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预防型环境态度与跨国公司子公司的绩效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假设“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积极型环境态度与跨国公司子公司的绩效之间存在正向关系”。
9研究总结与启示
9.1研究结果讨论
前文的研究发现,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因为采取环境态度而带来的竞争优势将成为其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之一。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环境态度主要分为防御型环境态度、预防型环境态度、积极型环境态度。根据本文提出的制度一一产业一企业三维互动模型,决定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在当地市场的环境态度的主要从宏观、中观到微观有三个方面,而环境可见性、企业的环境态度沟通和消费者对企业环境态度的归因,会影响消费者对企业环境态度的感知,从而导致企业实际环境态度与消费者感知的环境态度之间的差异。本文研究的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环境态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两个重要的作用维度是环境合法性和企业无形资产的建立。
本文通过建立理论模型,提出研究假设,对变量进行操作和度量,问卷调查研究以及数据分析等步骤,实证检验了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环境态度和外界感知差异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接下来,本章对本研究的实证分析结果进行具体讨论。
本文假设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环境态度的外界感知升级对企业绩效存在正向影响,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环境态度的外界感知降级对企业绩效存在负向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环境合法性在防御型环境态度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环境合法性在预防型环境态度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环境合法性在积极型环境态度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完全中介作用。这说明,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采取适当的环境态度,能够有助于子公司在东道国市场建立合法性,从而推动其在东道国市场的绩效发展。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2018年经典范文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研究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新型城镇化”的产生与发展
“新型城镇化”最早可以追溯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从那以后,国家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新的期望。如 2007 年 5 月,温家宝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提出“优化城市布局,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充分发挥中心城市作用”,显示出国家对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肯定,并强调要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2009 年,李克强在其发表的《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文章中指出“要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形成新的增长极、增长带、增长面,拓展扩大内需的新空间”;2011 年 9 月,习近平在天津调研时强调了要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共同提高;2012 年 11 月,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这也标志着“新型城镇化”正式成为我国发展战略。2012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将新型城镇化确立为未来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动力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为新型城镇化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随着 2014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这一宏观性、基础性规划的公布,我国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各地政府也积极贯彻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政策,“新型城镇化”进入了全面发展的阶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本文是从房地产企业的角度,围绕房地产开发模式这一核心内容,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对其转型发展的研究。研究目的在于针对目前我国房地产开发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型城镇化发展形势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确定我国房地产开发转型模式,并提出相应的转型路径。
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房地产开发模式的转型研究,有利于我国房地产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我国房地产业的“黄金十年”已成为历史,随着我国迈入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房地产企业迎来了调整优化的转型期。由于房地产开发模式在房地产业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逐渐清晰,如不引起重视、不加以解决,势必会影响房地产企业的生存、发展,也会影响整个房地产业的发展。
本文通过归纳总结国际上其他国家较为成熟的房地产开发模式,并在国内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背景下,认真研究并挖掘房地产企业新的发展机遇,针对房地产开发模式存在的问题,确定合适的转型模式和转型路径,帮助房地产企业更有效、更健康地发展,并有助于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顺利实施。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新型城镇化含义
针对“新型城镇化”的相关研究在学术界已较为丰富,前面研究综述已举例说明,但由于各研究的侧重点不同,目前对于“新型城镇化”这一概念尚无一致的界定。对此,也有学者专门针对新型城镇化的概念进行文献汇总研究,认为学术界整体对于新型城镇化的认识相对集中,没有过大的差异。
在比较多个概念解析的基础上,结合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对新型城镇化含义的理解引用了单卓然和黄亚平共同的研究成果,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以追求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质量为内涵,以平等、幸福、转型、绿色、健康和集约为核心目标,以区域统筹与协调一体、产业升级与低碳转型、生态文明和集约高效、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为重点内容的崭新城镇化过程。
2.1.2 新型城镇化发展特点
新型城镇化虽然是在城镇化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一定程度上有相似性,但是新型城镇化的“新”必然代表其有了更新的发展特点,与传统城镇化在许多方面有了差别。
首先,新型城镇化强调以人为本,这与以土地城镇化为特征的传统城镇化相比,有了很大不同。新型城镇化注重内涵发展,在进一步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的同时,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并努力为广大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真正做到以人为核心。
其次,新型城镇化以新型工业化、现代服务业和农业现代化为动力。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新型城镇化要靠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自身的相互作用向前发展,与传统城镇化单一依靠外向型工业化带动有了很大区别。仅靠外向型工业发展带动城镇化,会导致沿海地区快速发展,内地发展滞后,城市发展良好,农村发展落后,所以,新型城镇化在发展动力方面有了很好的提升。
2.2 理论基础
2.2.1 产城一体化理论
产城一体化理论是基于空间经济学理论对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规律和趋势做出的科学把握。该理论的形成是源于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之间相脱节的现象。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适当的功能分区对于城市的合理发展是必要的,但产城分割过于明显容易导致城市的“空心化”,制约城市功能的提升发展。产城一体化理论便是基于城市与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针对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脱节现象而产生的专业理论。
“产城一体化”中,“产”是指产业集聚区,也称产业园区,“城”是主要指城市或者城镇,“产城一体化”概括说就是将产业功能、城市功能、生态功能融为一体,并将产业、城市功能进行空间整合。产业园区是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能够聚集基本生产要素和人才、科技、信息等高端要素,但是产业园区如果与城市发展脱节,功能结构单一,缺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适合居住、生活,就业人口和消费结构相脱离,其发展必然会受到严重阻碍。另一方面,如果城市发展没有产业支撑,新增的城镇居民没有就业,最后只能成为“空城”、“鬼城”。所以,产城一体化意在强调产业园区与城市( 镇) 在空间布局和功能作用上的耦合,将产业园区和城市( 镇) 新区城市功能、市镇功能与环保功能有机融合,从而实现产业布局优化、城市功能提升。
本文在分析我国房地产开发模式存在的问题时涉及到产城一体化理论,指出“空城”、“鬼城”现象的出现,部分原因在于违背了“产城一体化”发展理念,并且,在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路径部分中提出的产业新城模式,也是基于这一理论。
我国正处于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单纯的城市内部用地挖掘满足不了大量的新增城市人口和产业发展的需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就显得极为重要。一方面体现在城市建成区内挖掘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另一方面体现在拓展的城市新区建设中高效利用土地,两个方面最终都体现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承载更多的人口和经济社会活动。由于房地产业与土地关系极为密切,房以地载,地为房用,所以要想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必须有房地产业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3 国内外房地产开发模式分析 ............. 14
3.1 我国房地产开发模式 ...... 14
3.1.1 我国房地产开发模式发展历程..................... 14
4 新型城镇化带给房地产企业的机遇与挑战 ....... 30
4.1 面临的机遇........ 30
5 房地产企业开发模式的转型路径 ......... 34
5 房地产企业开发模式的转型路径
目前,我国很多房地产企业都在尝试探索新的发展方向,尝试不同的转型路径。本文结合新型城镇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针对房地产开发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房地产开发经验,从众多转型尝试中选择了6个转型路径,分别为:由高耗能模式转向低碳地产模式、由传统建筑生产模式转向建筑产业化模式、由传统融资模式转向融资创新模式、由物业产品供应商模式转向城市配套服务商模式、由传统住宅地产模式转向产业新城模式以及由单一物业开发模式转向集成性的立体城市模式。
5.1 由高耗能模式转向低碳地产模式
5.1.1 转型缘由
房地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同样也是碳排放量较高的产业。新型城镇化强调未来要向低碳生态方向发展,加快绿色城市建设,构建绿色生产方式,所以,房地产开发由高耗能模式向低碳地产模式的转型发展已势在必行。
5.1.2转型模式优点
(1)向低碳地产模式转型能够针对目前我国房地产开发模式存在的能源、资源利用率低,碳排放高的问题,实现低碳经济与房地产产业链的整合互动,并有助于应对新型城镇化对房地产业走低碳环保道路的发展要求,顺应国家发展的新形势。
(2)发展低碳地产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也具有较高的溢价。当前房地产市场的产品、服务日益同质化,低碳地产会增强对其进行开发的房地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低碳要素的加入使得地产项目比同地段周边的常规住宅销售更快,售价水平更高,一定程度上能够平衡掉建筑成本的增加,甚至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以朗诗地产项目为例,其在建筑面积上的单位投入较普通项目高出约1500~3000元/m2,而随之因低碳建筑报出的销售价格在扣除上述成本增加后,仍能获得约1500~2000元/m2的销售溢价。
6 结语
6.1 主要结论
本文在对相关文献整理分析和对国内当前典型开发模式归纳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房地产开发模式”是指房地产企业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在开发建设物业产品过程中所体现的特定运作方式。通过对我国房地产开发模式所存在问题的分析与归纳,总结了 5个方面的主要问题:能源、资源利用率低,碳排放量高;建造生产方式较为落后,生产效率较低;融资渠道狭窄,对银行资金依赖程度大;传统住宅开发模式附加值低,企业盈利空间减少;忽视了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对房地产业的支撑。
由于本文对房地产开发模式的研究是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所以对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及相关资料进行了查阅与分析,归纳总结出了新型城镇化带给房地产企业的5大机遇和2大挑战。机遇分别为:农业转移人口增长及市民化促进住房需求增长;城镇棚改提供需求支撑;城市消费需求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产城融合促进配套开发;产业支撑带动产业地产发展。挑战分别为:对房地产业走低碳环保道路的发展要求;对“土地城镇化”和“房地产化”的修正。在分析了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针对房地产开发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房地产开发经验,确定了6大转型路径,分别为:由高耗能模式转向低碳地产模式、由传统建筑生产模式转向建筑产业化模式、由传统融资模式转向融资创新模式、由物业产品供应商模式转向城市配套服务商模式、由传统住宅地产模式转向产业新城模式以及由单一物业开发模式转向集成性的立体城市模式。对于每一个转型路径,在分析转型缘由、转型模式含义、优点的基础上,找到相对应的具体案例,总结了其发展经验,并结合其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以及采用该模式存在的普遍性障碍,提出了主要转型步骤。目前对于这六种转型路径进行实践的房地产企业还只是少数实力较为雄厚或实施差异化战略的房地产企业,转型模式的发展还有待进一步的推广与提升,通过部分领先房地产企业的不断探索和深入实践,有助于带动整个房地产业开发模式的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2018年经典范文四:不同创新模式下知识整合与产品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1绪论
1.1研究意义
本文对不同创新模式下知识整合与产品创新绩效关系研究,有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的意义:
在理论层面上,现有的文献中主要是有关知识整合与产品创新绩效之间、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而把部门内部知识整合、公司内跨部门知识整合、公司外部知识整合与创新模式、产品创新绩效联系起来的研究很少,本文力求对知识管理学科形成一种新的延续。
在实践层面上,若企业无法有效进行知识整合,会导致许多有效的信息或资源流失,容易导致企业降低发展优势,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束手无策。在问卷调查过程中,有一位做互联网产品的创业者认为在变革性创新中,首先要明确釆取什么样创新方式,要比团队中如何促进创新互动和流程重要的多,他说当他之前团队有人的时候,一直抓文化流程奖惩、引进先进的技术,后来才意识到是本末倒置,所以就带了很少的人清零创业。
本文通过如何整合部门内部知识、公司内跨部门知识、公司外部知识来展开,并引进创新模式,强调在知识整合、产品创新过程中,是否引入新的知识或新的技术,是大胆的探索与冒险,还是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以及如何有效在公司内部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这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分析得出,公司内部知识整合对产品创新过程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公司外部知识整合对产品创新过程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在探索式创新模式调节下,部门内部知识整合对产品创新过程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在探索式创新模式调节下,公司外部知识整合对产品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在非探索式创新模式调节下,公司内跨部门知识整合对产品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产品创新过程绩效对产品创新财务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所以本论文重点着眼于在什么样的创新模式下来效整合部门内部知识、公司内跨部门知识、公司外部知识来提高产品创新绩效。
1.2研究内容
本文按照六个章节来展开:第一章是绪论,具体阐述不同创新模式下知识整合与产品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三个部分。第二章是文献综述,通过阅读大量的中英文相关文献,总结与本文密切相关的知识、知识整合(部门内部知识整合、公司内跨部门知识整合、公司外部知识整合)、探索式创新、产品创新过程绩效、产品创新财务绩效的相关文献。
第三章是理论基础和研究假设,主要研究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门内部知识整合、公司内跨部门知识整合、公司外部知识整合与产品创新过程绩效的关系,根据理论基础提出三个假设:假设1,部门内部知识整合对产品创新过程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假设2,公司内跨部门知识整合对产品创新过程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假设3,公司外部知识整合对产品创新过程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第二,创新模式下部门内部知识整合、公司内跨部门知识整合、公司外部知识整合与产品创新过程绩效的关系,根据理论基础提出三个假设:创新模式调节部门内部知识整合、公司内跨部门知识整合、公司外部知识整合对产品创新过程绩效的影响,假设,在非探索创新模式下,公司内跨部门知识整合对产品创新过程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探索式创新模式下,部门内部知识整合对产品创新过程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假设,探索式创新模式下,公司外部知识整合对产品创新过程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第三,产品创新过程绩效与产品创新财务绩效的关系,根据已有的文献,提出假设产品创新过程绩效对产品创新财务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
第四章是研究方法,根据已有的成熟量表基础上再结合本文内容做修改形成问卷,确定调查的目标企业所在的行业和规模,调查对象所在部门和职位,收回了份有效问卷;第五章是数据分析与假设验证,首先通过对知识整合、探索式创新、产品创新绩效等相关变量做因子分析、信度和效度检验确定问卷题项的有效性,再通过线性回归对部门内部知识整合、公司内跨部门知识整合、公司外部知识整合、探索式创新模式、非探索式创新模式、产品创新过程绩效、产品创新财务绩效的相关假设进行验证。
第六章是结论与管理启示,归纳本文的结论是只有假设1不成立,即部门内部知识整合对产品创新过程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不成立,其他六个假设都成立。管理启示是在探索式创新模式下,提高部门知识整合和公司外部知识整合的能力;在非探索式创新模式下,提高公司内跨部门知识整合能力。最后总结研究其中的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2文献综述
2.1知识
2.1.1知识的分类
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把知识分成了两个维度,一个是隐性知识,另外一个是显性知识。隐性知识,是个人或企业经过长期积累不容易表达出来的,传播起来也非常困难的知识;显性知识,即能够正常的以语言或书面方式传播,比如产品说明书、宣传手册等。知识的隐形维度(即隐性知识)根植于行为,不容易被认识到,经验并涉及具体的情境,不容易衡量其价值,包括认知因素和技术因素。认知因素是指个人的思维模型,包括思维导图、信仰、范例和建议。技术因素包括具体的技术能力、技艺和应用于具体情境下的能力。比如技术很高的工程师很难把自己的技术能力传播给别人来分享。知识的显性维度(即显性知识)可以用书面的形式来阐述,有物质载体的,可确知的,例如购买电子产品时附赠的产品操作手册,其中有关于产品详细的操作流程。
个体知识和集体知识。知识可以分为个体知识和集体知识,个体知识由单独的个人创造并储存于个体中;而集体知识由团队集团行为创造并储存于集体中。
另外一种知识的分类是按照知识对组织是否有用来区分的。比如说关于公司的消费者、供应商、生产商、科研机构、产品流程以及竞争者的知识,包括新技术、创新规则、管理模式、软件程序、操作流程和模型;公司结构、业务构架;项目团队经验(工作计划、报告、市场推广方案)。根据以上分析,对所有的知识分类如表2-1。
2.2知识整合
2.2.1知识整合的定义和分类
在以上文献分析基础上,本文把知识整合划分为部门内部知识整合、公司内跨部门知识整合、公司外部知识整合。
(1)部门内部知识整合。主要强调在公司部门内部项目成员的经验交流与分享,包括正式的或非正式的。主要指利用部门内部其他团队成员的技术知识、研发经验、研发理念、团队的专利。
(2)公司内跨部门知识整合。主要强调研究公司内研发部、市场部、销售部、生产部门等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非正式或正式交流。具体主要是指与营销或销售部门沟通,获取利益其消费者知识,与采购部门沟通,获取利益其供应商及原材料知识,与生产制造部门沟通,获取对产品设计的反馈意见,吸纳其他部门员工参与产品创新研讨等。
(3)公司外部知识整合。外部科研机构、高校、竞争对手、外部供应商、客户等都是公司外部知识的重要来源。张景安把外部知识流入分为技术知识流入和市场知识流入,认为技术知识是指能够为公司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提供与之相关的知识,具体包括新产理念、产品技术工艺与流程设计、新的先进硬件设备等;市场知识包括市场中产品的流行趋势、消费者需求偏好变化以及竞争对手产品策略动态等知识。从外部流向公司的技术知识和市场知识能够更好地对公司内外部环境有个基本了解,以便公司对业务的发展做出更合理的决策。
一个具有信息搜索能力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的团队能够更容易做出决策、来进行创新、发展其公司。新信息和知识的搜索是人们的一种能力,关注新知识也是一个公司自我认知的过程,它包括留意、关注、时间的聚焦、知识和信息获取的能力。搜索理论包括两个部分:搜索选择,强调管理者们位置的确定;搜索强度,强调搜索过程中的认知努力和持续性。
3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12
3.1知识整合与产品创新过程绩效.........12
4研究方法..........18
4.1研究步骤........18
5数据分析与假设验证.........24
5数据分析与假设验证
5.1因子分析
5.1.1知识整合因子分析
通过前面知识整合的相关文献阅读和理论分析,我们将模型中对应的部门内部知识整合、公司内跨部门知识整合、公司外部知识整合变量所对应的题项做因子分子,以获得能够解释理论模型的公因子。首先将部门内部知识整合、公司内跨部门知识整合、公司外部知识整合变量相关数据理后输入SPSS,进行分析后自动析出了3个因子,但E-3题项出现重载,如表5-1。
6结论与管理启示
6.1研究结论
本文遵循科学研究的逻辑,以探索式创新与非探索式创新模式作为调节变量,揭示部门内部知识整合、公司内跨部门知识整合、公司外部知识整合对产品创新绩效作用的影响过程和机制。通过文献综述与梳理来构建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选择我国北京地区的149家以高新技术为主的企业作为实证研究的对象,研究表明探索式创新模式和非探索式创新模式确实可以调节影响部门内部知识整合、公司内跨部门知识整合、公司外部知识整合对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
(1)公司内跨部门知识整合及公司外知识整合影响产品创新过程绩效。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部门内部知识整合对产品创新过程绩效的影响不明显,公司内跨部门知识整合对产品创新过程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公司外部知识整合对产品创新过程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所以在创新过程中,要加强公司内跨部门知识整合、公司外部知识整合,加强知识的多样化和远距离搜索。
(2)创新模式调节不同知识整合手段对产品创新过程绩效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创新模式调节公司内跨部门知识整合对产品创新过程绩效的影响,在非探索式创新模式下,公司内跨部知识整合对产品创新过程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模式调节部门内部知识整合对产品创新过程绩效的影响,在探索式创新模式下,部门内部知识整合对产品创新过程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模式调节公司外部知识整合对产品创新过程绩效的影响,在探索式创新模式下公司外部知识整合对产品创新过程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总的来说,在非探索式创新模式下,公司内跨部门知识整合对产品创新过程绩效的有显著正向影响,在探索式创新模式下,部门内部知识整合、公司外部知识整合对产品创新过程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2018年经典范文五:长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评价及发展对策研究
第 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目前,我国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之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发展节能减排产业,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以及全球性挑战日益艰巨的背景下,我国必须站在战略高度,运用全局思维,对未来需求的变化以及技术发展趋势做出科学的判断,重点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形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技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2009年9月22日至23日,国务院前总理温家宝同志连续主持召开了三次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座谈会,约请众多院士、专家及教授就新能源等七个产业的发展提出有关意见与建议。2009年 11月召开的首都科技界大会上,温家宝总理在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中深刻指明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方向及其标准,进一步解释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至 2010年十月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着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必须抓住机遇,明确方向,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2011年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颁布“十二五”规划进一步强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意义,从国家战略层面支持和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反映出我国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视程度。
从全球范围来看,各个国家工业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产生产业集聚现象,这是企业谋求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同时提升产业竞争优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为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动力,该经济现象尤其突显于高新技术产业。综上所述,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必由之路,能够进一步促进社会科学发展,为建立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健康发展,有利于优化我国产业结构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传统产业升级为依靠创新驱动的低碳型新兴产业,从而促进可持续的现代先进产业体系的发展;最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健康发展,能够增强我国国家竞争力,随着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我国国家发展的权利更加有力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世界各国已将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适应后危机时代的必要手段,而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想更好更快的发展起来就必须逐步形成产业集聚这一发展模式。当前我国正面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逐步升级产业结构的重大发展任务。因此,研究科学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学发展对策,对国家战略发展意义重大。论文从吉林省长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产业集聚理论,对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理论意义:本文将深入、系统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研究,并从产业集聚这一理论视角深入探讨其科学健康的发展模式,不仅为产业经济学理论研究内容提供多角度参考,同时有利于拓展产业集聚理论边界,对调整战略性新兴产业乃至全国各大产业结构,实现产业转型给予启示。
实践意义:为了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必须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对吉林省长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实证研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对策进行研究,有利于探索出一条适应当前时代发展需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路径,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 2章 理论综述
2.1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及内涵
2.1.1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概念
战略性产业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1958)提出的,他认为投入—产出关系密切相关的经济体系所构成的产业称为“战略性产业”。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罗宾·克鲁格曼(1984)在论述其战略贸易理论时涉及了战略性产业,他认为这类产业的外部经济效应显著,在不完全竞争基础上,通过国家干预手段能够显著提升竞争力。时至今日学术界关于战略性产业的概念划分的侧重点不尽相同,有些观点认为战略性产业具有巨大市场潜力,未来能够成为国家发展的主导产业。有些观点侧重于战略层面,认为战略性产业对国民经济转型和调整起战略意义。另有些学者认为战略性产业是根据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以及市场前景选择出能够实现国家战略性目标的相关产业集群,该观点强调战略性产业是一个动态概念,随着国家战略调整不断变动。
新兴产业的概念同样也没有在学术界达成共识,大多数学者是从技术创新角度出发,将掌握前沿科学技术,引导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生产力进步的基础性产业划分为新兴产业。迈克尔·波特(1980)认为新兴产业是由于技术创新、市场新需求的出现以及社会的进步刺激产生的新产业。熊勇清(2012)认为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是一组相对而言的概念,指利用新技术生产出高附加价值的产品,带动产业结构转型,促进形成科学技术产业化发展的产业,具有技术含量高、投资回报率高以及风险大等特征。冯赫(2010)认为新兴产业不仅包括由于技术创新产生的新产业,也包括在原有产业基础上通过改进生产工艺,调整产业结构,从而提升技术产业化水平的产业。张少春(2009)强调新兴产业应该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即某一产业在其产业生命周期的萌芽期或是成长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代表先进技术发展水平,属于新兴产业,但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该产业技术已经进入成熟阶段未来出现突破的可能性较低,则该产业就不能再用新兴产业进行定义。总之,新兴产业是采取新技术或改进现有技术实现技术创新、适应市场需求以及时代变化发展而产生的特殊产业,具有引导社会产业结构转变促进科技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历史作用。
2.2产业集聚理论
2.2.1产业集聚的概念
国内关于产业集聚理论也存在较多研究观点。范剑勇(2011)认为产业集聚是多数自主经营的企业与其市场联系紧密的企业在地理空间上逐渐聚拢,从而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和知识流动机制,提升企业专业化程度的一种新兴产业组织形式。林承亮(2012)认为产业集聚是众多企业聚集在一定地理空间内,以信任为基础,相互之间存在着非合约化的稳定关系,在这种非正式体制下进行资源共享,以提升产业整体竞争优势,进一步推进产业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企业网络模式。李君华(2013)通过对产业集聚企业调研指出集聚企业均处于同一产业或是相关产业链条上的联系密切的企业,它们通过缩短地理距离,逐渐达成一种战略合作关系,形成1+1>2的效应。
2.2.2产业集聚的特征与类型
李序颖(2013)通过对产业集聚内部创新现象的研究,发现并归纳出产业集聚企业的特征为:第一,利益相关性,集聚企业为了降低产业贸易壁垒、分摊经营风险、缩短产品入市时间、提升创新转化效率,自发承担创新产业链环节上创新角色的职责,提升整体竞争优势;第二,良性竞争关系,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之间由于密切相关,有些产品在市场上存在同质性,会产生良性竞争,可以刺激企业保持市场警觉不断进行创新;第三,资源共享性,实地距离缩短便于企业之间信息的交流与传播,资源能够共享,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管理方式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第四,易产生路径依赖,随着产业集聚的发展其外部规模经济效益不断扩大,不仅有利于集聚内部企业发展,同时能够吸引许多外部企业的加入,从而导致外部规模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扩大,如此循环的自我加强形成了组织的路径依赖。
第3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现状研究............25
3.1 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与特征.........25
3.1.1 全国总体情况..............25
第4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评价实证研究..................37
4.1 评价方法...................37
第5章 长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发展对策..........61
5.1 夯实集聚发展基础..........................61
第 5章 长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发展对策
5.1夯实集聚发展基础
5.1.1调整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要夯实集聚发展基础,首先需要合理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应当建立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引导为辅的共同协调作用机制。由于前文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动力主要源自集聚区内部企业利益共享和创新驱动,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离不开市场机制作用。另一方面,只有有效保持这种驱动机制的持续性,该产业才能科学长久地发展下去,因此政府宏观调控的干预也是不可或缺的有效手段。长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产业初创期,产业初具规模,内部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风险可控性较低,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资金积累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从这一现实出发,要促进长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不仅需要遵循市场供求规律,合理进行资源配置,尊重市场价值规律的导向作用,也需要政府积极介入其中,对相关产业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意见,并在此基础上提供相关基础资源支持,有效弥补市场失灵导致的不足之处。只有市场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手段“双管齐下”才能保证长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第二,必须转变政府职能。政府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过程中起到不容小觑的作用,这就要求政府应该准确进行自我定位,摒弃企业管理者的领导角色,响应国家号召,转变成为“服务型政府”。要充分发挥服务功能不仅需要通过一系列监管改革措施、统一规划流程,建立公开透明的政府服务体系,提高政府部门服务水平和效率。而且政府需要在主动提供易获取的资源技术支撑基础上,引导形成对战略新兴企业重视和尊重的社会氛围,真正成为为企业服务的创业友好型政府。
第 6章 结论
6.1研究总结
本文对长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水平进行相关研究,首先从理论层面上搜集足够的信息进行支撑,对产业集聚理论、全球价值链理论、产业集聚水平评价的相关指标以及指标体系的建立进行了初步学习,了解了相关知识,为长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发展集聚综合指数指标的构建奠定足够的理论基础,同时为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奠定基础。
其次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参考各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问卷并结合本文所需数据进行筛选,设置问卷调查表,发放并回收问卷,为数据分析提供充足来源,保证了收集数据的科学性和可信性。再运用行业集中度和区位熵两个评价指标对长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水平进行测算,并运用主层次分析法构建集聚水平综合评价指标,力求更加科学客观地对长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水平进行评价分析。
最终依据这些数据对长春市政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了对策建议,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对于长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学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2018年经典范文六:独立董事有效履职的制约因素研究——基于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
1引言
1.1研究背景
独立董事制度兴起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一元制”特征的英美法系国家中,为了预防“内部人控制”而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赋予独立董事监督董事会及管理层的权利,期望能够弥补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缺陷。
在公司治理框架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其立足点在于均权与制衡。因为独立董事相对于董事会中其他成员来说是独立的,并且他们拥有特殊的职责。他们不但拥有能够在董事会上抵抗内部董事的权力,加深董事会内在的抗衡状态,防止内部控股股东使用其掌控地位做出有损于公司本身及外部股东的举动,而且还可以独立地监管公司经营阶层,降低甚至解除内部人控制的问题,最终达到维护上市公司整体利益和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目的。
在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和“内部人控制”并存的情况下,独立董事是否能够如我们所预期地去监督大股东的行为真正发挥出其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作用呢?虽然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不断地完善,但是国内的独立董事依然受到不曾停止过的争议,花瓶董事、签字董事、橡皮图章等词语几乎成为他们的代名词。许多关于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现实案例和理论研宄表明,独立董事尚没有发挥预想中的作用。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第一,通过研究独立董事比例、独立董事人数、独立董事学历、独立董事职业背景、独立董事年龄以及独立董事兼职数六个因素对独立董事有效履职的影响来剖析造成独立董事没有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的原因,为全局探索独立董事效用的实现原理提供理论依据。现有研究的焦点在于争论独立董事制度究竟是不是有效的,但事实上问题的关键在于使得独立董事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因素到底是什么。
第二,在对独立董事进行考察的研究中,大部分考察的是独立董事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用公司绩效来衡量独立董事的履职效用。而用关联交易等公司治理具体行为来度量独立董事履职效果的研究很少。因此,本文通过研宄独立董事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相关关系来分析独立董事的效用可以丰富独立董事领域的相关研宄。
1.2.2现实意义
第一,通过实证方法考察限制独立董事发挥作用的原因将为独立董事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现实依据。基于上市公司大样本的计量分析,将能够科学地对独立董事效用的制约因素进行动态监控,这些都为后期相关制度的建立提供宝贵的现实依据。
第二,本研究将为企业进一步发挥独立董事效率提供有价值的行为指引。本研究立足于考虑独立董事的效用发挥机制,分析独立董事发挥效力的具体制约所在,指出独立董事发挥效力所需的条件,为企业和独立董事个人提供举措参考。
2文献综述
作为国内外公司治理制度的一致选择,独立董事制度已经成为提高董事会决策专业化水平,强化董事会相关成员的内部监督和控制,以免大股东因为可以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而引发损害中小股东利益行为的重要途径,从而保证企业规范运作,提升企业经营绩效。
但是独立董事制度的现实效力却遭受质疑,上市公司中依然普遍存在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成为了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学者们从各个方面展开了对独立董事制度的研宄。
2.1关于独立董事的履职角色研究
传统的角色理论认为独立董事制度无疑是合理的然而对于独立董事真正扮演角色的定位却难以统一。国内外学者做的关于独立董事角色的大部分研究,大致能够归纳为将独立董事定位于三种角色:监督者角色、资源提供者角色以及咨询顾问者角色。
吴世农则抛出了一个能够融会独立董事三种角色争议的理论一“渐进发展理论”。该理论指出,独立董事的角色定位应随着独立董事引入阶段的变化而变化,当然不同阶段的独立董事发挥的作用也不一样。初期,独立董事的主要作用是提供专业的意见及建议,这时的独立董事就作为无形资产提供者和咨询专家存在,而公司则能在形象和声誉方面有所提高;中期,独立董事是冲突解决者角色,作用在于在股东和管理层之间、股东和股东之间公正地给出意见及建议后期,独立董事的角色就转变为监督者和管理参与者,在维护中小股东合法利益方面发挥作用,并且参与公司管理。当然,独立董事对中小股东的维护效果会随着阶段的渐进而越来越明显,因为此时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过程中的参与度越来越局,获得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大。
2.2关于独立董事的履职效果研究
2.2.1独立董事与公司绩效
综观关于独立董事的研究笔者发现绝大部分的学者都倾向于使用公司绩效指标来衡量独立董事的履职效果。国内外关于独立董事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按结果来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正相关、负相关以及不相关,因此独立董事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始终没能形成一致的认知。
国内直接将独立董事制度和关联交易结合起来进行实证分析的研究较少,主要的有:封思贤对我国上市公司担保、占用资金等关联交易进行实证研宄后发现,独立董事制度能有效减少和约束上市公司为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提供担保和抵押现象的发生。在约束关联方直接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和关联销售方面,独立董事制度并未发挥有效作用,并提出了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建议;唐清泉的实证研宄指出独立董事比例与关联釆购、关联销售之间均显示出反向相关关系,表明独立董事有助于阻止大股东通过关联交易(关联采购和关联销售)的方式来掏空公司。然而在资金占用、担保和现金股利发放等方面的作用却并不明显。独立董事在关联交易方面能发挥作用的原因在于我国监管机构对其职责的规定;罗党论等建立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对关联交易能够积极有效地进行监管,独立董事制度达到了应有的效果。
用学历来衡量一个人的能力是一直存在争议的。然而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学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素养及知识水平。那么一个独立董事的学历水平会影响到他的履职行为么?研究者们对此也是持有不同的看法。
3研宄设计..........23
3.1研究假设的提出.......24
3.1.1独立董事比例与履职效果关系.....24
4实证分析..........31
4.1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31
5研究总结与对策建议.......40
4实证分析
本章将对上一章提出的六个假设进行实证分析。首先,先介绍研宄样本的选取与收据的来源;其次,对各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与相关分析;接下来在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之前先对自变量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最后,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并分析相关结果。
4.1变量描述性统计
本文使用SPSS18.0对所收集到的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初步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观察其中的数据特点和变化趋势。具体结果参见表4-1。
5研究总结与对策建议
5.1研究总结
本文以我国2011年深沪两市股家上市公司作为研宄样本,以关联交易规模作为因变量来衡量独立董事履职效果,以独立董事比例、独立董事人数、独立董事学历、独立董事职业背景、独立董事年龄、独立董事兼职数六个变量作为自变量,以公司规模和资产负债率作为控制变量,对样本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自变量的多重共线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了对独立董事有效发挥监督职能产生影响作用的六个因素。
经过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独立董事比例、独立董事学历与关联交易规模存在较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独立董事人数、独立董事职业背景则与关联交易规模之间存在较弱的正相关关系,独立董事年龄与独立董事兼职数不对关联交易规模产生影响。从维度上来分析,本文提出的三个维度:能力维度、规模维度、时间维度中,时间维度的独立董事年龄与独立董事兼职数并不会对独立董事的有效履职产生制约作用;能力维度(独立董事学历)与规模维度(独立董事比例)中各有一个指标被证实是会对独立董事有效履职产生制约作用的。
综上所述本文只实证检验出了两个对独立董事有效履职会产生制约作用的因素一独立董事的比例与独立董事的学历,但我们也不能确认其他因素就不会对独立董事有效履职产生制约,这方面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
本文并没有考虑独立董事内部特征对有效履职的影响,但是从研究结果来看,或许独立董事的内部特征在对独立董事有效履职的影响方面作用更加明显。这是未来可以进行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2018年经典范文七:创业导向下的高技术企业驱动市场战略研究
1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市场需求的多变与善变,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动荡性越来越强,越来越不确定,尤其对于高技术企业而言,发展速度非常快,竞争环境愈发激烈。环顾整个世界发现,世界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国家的进步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高技术企业,高技术企业越来越成为推动国家技术进步的动力和社会经济增长的核心。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底,我国高技术企业数量已接近30000家,创造利润超过7000亿元,出口交货值高达70000亿元,可见,高技术企业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研究高技术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
高技术企业若想取得较好的市场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简单地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越来越难以达成。残酷的现实要求企业主动出击,因此驱动市场战略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甚至成为在位企业二次创业的首选。但是事实证明,并非所有的企业实施驱动市场战略都能够获得成功,重新审视驱动市场战略的思想精髓以及研宄驱动市场战略成功实施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因此,本研究以高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对驱动市场战略深入分析,为高技术企业实施驱动市场战略提供理论基础和选择依据。
1.1.2研究意义
在理论上,本研宄主要从以下方面进一步丰富和充实创业导向下对于驱动市场研究的内容:首先,创业导向是一种战略导向,这种战略导向会引起企业一系列的创业行为和管理过程,而这对于具有创新性、高风险和高收益特点的高技术企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研究以高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企业在战略实施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其次,以往对驱动市场的研究大多是从理念层面进行探讨,而本研究将驱动市场导向上升到战略的高度研究其内涵,继承和发展驱动市场相关理论;最后,本研究通过探析企业成功实施驱动市场战略的影响因素,完善驱动市场战略执行方面的相关理论。
在实践中,为帮助高技术企业在创业导向下寻找新的利益增长点,本研究提出高技术企业应实施驱动市场战略。由于战略的实施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本研究进一步识别和分析创业导向下的高技术企业成功实施驱动市场战略的影响因素,帮助企业更好的实施驱动市场战略,最终通过高技术企业的良好发展提升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
1.2研究内容
本研宄首先提出驱动市场战略的概念和内涵,进而探讨创业导向下的高技术企业成功实施驱动市场战略的影响因素问题,研究内容分为六章,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主要描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指出本文所要研究的核心问题,明确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以及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二章,文献综述。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创业导向以及驱动市场的相关研宄成果进行回顾与评述。第三章,驱动市场战略的提出与描述。首先分析驱动市场从导向上升到战略的原因,其次描述驱动市场战略的内涵,最后分析创业导向下实施驱动市场战略的价值与意义。第四章,研究设计。首先确定多案例研究方法,然后明确案例数量,选择案例并收集相关资料,最后确定资料分析方法。第五章,资料译码分析。利用扎根理论的三级译码过程对案例进行分析,并进行理论饱和度的检验,找出驱动市场战略成功实施的影响因素。第六章,研究结论与管理启示。总结本文的重要研宄结论,以这些结论为基础提出相应的管理启示,同时指出研究不足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2文献综述
2.1创业导向研究
创业导向的概念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后,一直是创业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很多学者对此进行研究和探讨,却始终没有达成一致意见。本节将从创业导向及其相关概念的内涵、创业导向的测量分别进行阐述。
对于驱动市场战略的研宄,学者们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从企业内部视角研宄驱动市场战略的,另一方面从企业外部支持的视角研究驱动市场战略的实施。从内部视角进行研究,驱动市场导向代表着创业导向,属于公司战略导向,进而建立在驱动市场战略的指导下,通过组织能力的作用影响组织绩效的模型,并得出驱动市场战略能通过增强组织能力来提高绩效的结论。另有一部分学者从企业外部支持视角进行研宄,驱动市场导向强调的是与企业外部业务关系。等人明确的讨论了供应链的重新构建及企业与供应商关系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驱动市场战略实施的外部支持视角出发,探宄了驱动市场战略如何才能有效的实施。在贸易全球化的环境下,他们通过对公司进行案例研究,不仅扩大了研究范畴,将驱动市场战略的研究由单一企业扩展到企业与供应商关系之中,并且得出驱动市场战略的实施受到其供应商支持影响的结论。
驱动市场的发端是作为一种理念、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行为导向而提出的,然而就其内涵而言,驱动市场导向已经隐含了企业实践中秉持的态度以及应采取的谋略,体现了企业战略的内容,事实上,无论是研究者还是实践者,已经将驱动市场视为一种战略思想和战略行为。因此,本章将详细阐述驱动市场概念的演进过程,以更好的理解驱动市场战略的内涵,并分析创业导向下的高技术企业实施驱动市场战略的价值和意义。
2.2驱动市场从导向上升到战略的原因
2.2.1现实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转型和新技术快速发展,以及金融风暴及其引发的实体经济危机席卷全球,许多企业面临市场萎缩、销售业绩下滑的窘境。企业若想取得较好的市场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简单地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越来越难以达成。残酷的现实要求企业主动出击,因此驱动市场战略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甚至成为在位企业二次创业的首选。然而,随着对驱动市场战略深入的研宄发现,驱动市场不能仅仅作为企业的一种理念,还应转化为具体的战略以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事实表明,将驱动市场的理念转化为具体战略的现实背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消费者市场具有引导性和开发空间;另一方面是创业导向的背景促使企业将驱动市场从理念上升到战略。
首先,消费者市场具有引导性和开发空间。在传统的营销观念中,企业营销的最主要目标是必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企业总是以消费者为导向,遵从消费者就是上帝的观念,但现实的状况是,在以技术创新为核心要素的高技术企业发展环境下,消费者对于产品的技术性和专业性方面存在盲点,消费者的认知能力有限;并且消费者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具有引导性。高技术企业釆取积极主动的战略可能更容易影响市场、带动消费,通过进入消费者的心智,形成竞争优势。特劳特曾说过人的心智最不喜欢的就是改变,所以消费者一旦接受了某一产品或服务,就会对其产生信赖和依赖,而不会轻易转向其他的替代品。可见,一旦企业在市场中成为品类先驱或产品先驱,就会与其他企业形成差异,进而成为市场的领导者,这样企业就能拥有巨大的优势。由此可见,具有引导性和潜在的开发空间特点的消费者市场对企业将驱动市场导向上升到战略起到决定性作用。
其次,创业导向的背景促使企业将驱动市场从导向上升到战略。创业导向的概念最早是由在研究公司创业问题时正式提出的,创业导向强调企业具有创新性、超前行动性和风险承担性。创业导向重点描述的是企业开拓新市场、寻找新的发展领域、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特定模式,并且创业导向已经成为企业应对不确定性环境所采取的有效应对措施。创业导向型的高技术企业不受现有资源的限制去开发新产品,这类企业热衷于产品或服务的创新,他们幵发新的市场,创造更多的顾客价值并且愿意为此投入大量的资源并承担一定的风险,他们敢为人先,做市场的幵拓者和先行者。在创业导向的背景下,高技术企业应该采取更为主动的驱动市场方式,避免现有市场的直面竞争,开拓新的市场,制定市场的游戏规则,改变市场参与者的行为,通过创新满足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从而构建长期竞争优势。
由此可见,不论是从企业所面对的消费者市场还是所处的创业导向背景来看,都要求高技术企业采取主动驱动市场的方式,并将驱动市场的理念上升到企业的战略,将驱动市场建立成企业各方面活动为一体的系统,利用这一系统同时实现消费者和企业本身价值的飞跃。
3驱动市场:从导向到战略........8
3.1驱动市场从导向上升到战略的原因.......8
3.1.1现实背景.........8
4研究设计.........13
4.1研究方法选择.......13
5驱动市场战略成功实施的影响因素扎根分析........17
5驱动市场战略成功实施的影响因素扎根分析
5.1案例简介
九阳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现代化企业,专注于研发、生产和销售健康厨房电器。九阳拥有超过四千名的员工,平均年龄低于30岁,管理层人员中学历较高,本科学历及以上的超过90%,企业研发、创新人员近千人。公司一直保持着健康、积极进取、迅猛的良好发展势头,目前己经打造了跨越多个区域的现代管理结构。九阳在健康厨房电器领域不断开拓,不断推出全新产品。九阳提倡并引导消费者采取健康饮食的生活方式和态度,不断进行产品和服务的升级,为消费者创造健康方便、高质量的生活。自1994年发明豆浆机至今,九阳始终不断的进行技术革新与新产品升级,攻克多项技术难题,带动了行业的崛起和大发展,引领豆楽机行业向国际化发展。九阳实施驱动市场战略具体体现于:在小家电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为避免直面竞争,九阳选择发展健康厨房电器领域并利用自主创新不断推出新产品,九阳研发出胶囊豆衆机产品,这不仅提供给消费者健康的饮品,更是改变了消费者原有对豆楽机的使用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了便捷的同时还满足了消费者对时尚的追求。九阳通过对电子商务的探索,成立市场部、淘宝商务部和商务部为一体的电商中心,正在改变传统的营销方式。
捷赛厨电成立于2003年,着眼于研究中式烹任智能化产品,集研发、生产、销售、售后为一体。公司创始人林志鹏是一名极具冒险精神的领导者,在其带领下成功研制出适合中国人口味和偏好的自动烹任系列产品,林志鹏也因此被誉为“自动化中式烹妊的创始人”。现在,捷赛厨电不断拓展产品线,如厨房智能电器产品、潮流厨房用品、具有特点的调料、食材等,目标是为千万家庭实现“智能、健康的厨房梦”提供圆满的整体解决方案。捷赛厨电非常重视创新,将创新口号落实到具体行动,捷赛始终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创新,将创新行为发展成捷赛厨电独树一格的发展模式。捷赛厨电实施驱动市场战略具体体现在:捷赛厨电在竞争激烈的厨房家电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为避免直面竞争,利用自主创新研制出能够自动做饭的、适合中国人口味的烹任锅,不仅解决了消费者基本的烹妊问题,其轻松烹妊、无须看管的特点为消费者提供了非常大的便捷,更是开启中式烹任的自动化时代,捷赛厨电在健康厨电理念的发展下引发了一场厨房革命,在厨房电器领域牢牢的占据一席之地。
6研究结论与管理启示
6.1研究结论
本研究根据前人研宄成果,总结和梳理了驱动市场相关概念,提出了驱动市场战略的内涵以及创业导向下的高技术企业实施驱动市场战略的价值和意义。进而通过收集大量二手资料以及进行实地访谈,以高技术企业实施驱动市场战略为切入点,探宄成功实施驱动市场战略的影响因素问题。采用多案例研宄方法,对个案例进行探索性研宄,并利用扎根理论的三级译码过程,找出高技术企业成功实施驱动市场战略的影响因素,形成最终结论。
第一,创业导向下的高技术企业若想取得较好的市场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简单地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越来越难以达成,相反,企业应该采取主动出击的驱动市场方式,本文提出驱动市场战略是企业为了避免直面竞争而选取的与众不同的生存与发展之道,并通过发掘消费者潜在需求而不断地改变市场参与者行为或改变市场结构而采取的行动;驱动市场战略内涵可以表述为:企业生存和发展之道、形成差异和另辟踢径、在消费者心智中建立独特的认知、以及代表着一种领导者的远见卓识。
第二,驱动市场战略是深入洞察市场,发现全新市场,发掘消费者潜在需求,利用激进、革命式进行产品研发,迅速为消费者创造一种前所未有的价值,既避免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又实现了领先者的地位,该战略有助于企业成为市场领先者、提高企业竞争优势以及实现利润增长。
第三,驱动市场战略并非所有企业均能釆用,其实施受到很多影响因素的限制,只有具备一定条件的企业才能成功实施驱动市场战略。因此,成功实施驱动市场战略的影响因素有:(1)至绩至善的企业理念;(2)痴迷创新且身体力行的领导者;(3)独立自主的技术创新;(4)强化最后一公里的市场营销;(5)恰中肯繁的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2018年经典范文八:G公司某生产线产能提高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G公司是一家跨国集团公司。自开业以来,在总经理的领导下,最具竞争力的综合低成本优势,我们可以享受到通信、计算机、消费电子(3 c)产品成为便捷生活的一部分,它将成为许多企业发展愿景,从光电产品与潜在的光通讯产品集成,能够让顾客容易得到3C OEM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eCMMS]商业模式;公司全力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和奉献,来做到节能、减排、绿色、循环等环境保护,为了能实现各方(员工、客户、战略合作伙伴、股东和管理层)的共同利益的高标准的公司治理政策的目标。
公司的使命是提供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综合低成本优势使人类可以享受便利的生活而生产便利且可靠的3 c产品,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民营制造业企业的目标,追求朴实,积极的企业文化,和充满信心,决心,持续努力实现这一愿景的经营理念下,更希望能够看到这个愿景能够做到从3C发展到7C。G企业是想通过与世界知名企业合作,来制造世界所重视的产品,但是问题是到现在为止,还从来没有大公司与G公司有更深密切的合作机会,为能够使其它公司与G公司合作。G公司不断完善生产线来提高生产效率,生产高品质的产品,工程和服务,增加公司的弹性,以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提高公司竞争力的目标。在行业中,G公司得到一致的肯定和赞扬,而且该公司关注,并愿意通过合作,共同提高和发展。
1.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国外研究现状
海特博士(Heyde)的澳大利亚,在1966年,经过长期研究的基础上建立模型,称为(ModolarArrangementofPredeterminedTimeStandard)MOD方法,是一种次分技术的时间考虑,是最优且简易的新方法的总结,所以说,模特法是容易学习和使用的,有利于计算比较精准的再次分技术。
“精益生产”这个词第一次起源于日本的丰田生产体系,是一个美国学者通过学习后去日本的生产方式理论归纳和总结,并命名为“LeanProduction”、“精益生产”的中文翻译。直到1996年,当DanielJones JamesWomack书精益思想,精益生产经验成为理论学习和发展的产业,因此是一个新的生产方式的诞生。
1996年,约束理论(TOC)的约束,Eliyahu博士(M。G oldratt他开创了优化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开发的管理哲学、理论提出的制造业生产和经营活动定义和消除一些制约因素的标准化方法,为了支持持续改进的理念。同时,TOC是MRPⅡ和JIT的概念和方法的发展。Goldratt建立约束理论找出内在规律的生产在不同的条件下,寻求一个科学和逻辑的思维方式和分析管理生产问题的有效的方法,有助于生产问题的解决。可以用一个词来表达TOC,找出阻碍实现系统的约束,并用系统改进方法来消除它。
199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丹尼尔·T·琼斯教授发表(改变世界的机器),即丰田生产体系,精益生产。“一个流”的生产方式是最极限的精益生产,减少wip的最好办法就是消除浪费生产线的秘方。不是正如美国白人,皮尔森描述“单件流“实际管理经验的模式吗? Jan和马丁长期研究管理问题,分析和说明了长期生产能力管理对于任何生产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和基于因素诸如交货速度、成本、灵活生产,总结设施利用率之间的关系程度和灵活的生产与贸易之间的关系。
1998年,Roge在产品试生产期间,分析了低产量和低效率的原因,产量和产能利用程度的研究,生产工艺的改善之间的关系的现状和生产力的提高直接关系到生产规划,容量规划主要包括排队论、电子表格方法、离散模拟、马尔可夫决策理论、数学规划等几种方法。目前,数学规划的方法是一种最广泛和有效的使用,大多数的规划问题可以内置线性规划或混合整数规划问题。电子表格法是最传统的容量规划方法,常用简单的生产环境,如产品加工路线、所需设备数量;仿真中常用的处理周期的关键性能的措施。但电子表格和仿真需要通过反复试验才能找到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而且很难获得最优解。线性规划是用来构造目标函数和约束,不仅可以得到机器所需的数量,而且当前机器的条件下优化产品组合获得最大的利润。
第二章 现有生产线问题分析
2.1 公司现状及主要问题
2.1.1 线体配置及产能状况
本文作者研究生产线公司光学产品生产线,生产线布局和人类角如下图所示(图1 – 1)。因为G公司之前没有接触这个过程,因此,在项目的开始介绍,G公司组织部门的精英客户公司参观学习,并遵循客户生产线首次建立组装生产线,第一产品,公司生产的产品。
A 产品(AP-07 4G TOSA) 每个工作站项目、标准时间、平衡率,正常时间的数量,工作,广泛的释放率和UPH(UnitPerHour能力每小时)和UPPH(UnitPerPersonHour每人每小时容量)如下表所示(表1 – 1)。表中的每一条线体共有27人,每条线产能是348每小时。
2.1.2 瓶颈工站的分析
从表1我们可以发现生产线的瓶颈工作站11站光学耦合。这个标准工作站以72.3秒的成绩。每个工作站,超过任何其他标准时间变化太多,你可以看到这是生产线平衡率非常低。最短的标准时间工作站同时,加载工作站的标准时间仅为3.97秒,这也包括在装配线需要把产品运输时间。真正有价值的行动所占比例非常小,造成的巨大浪费的运动。这是不能接受的。甚至充电站,其标准时间也只有10.08秒,包括从装配线工人操作发送产品将消耗1秒航运时间,约占总数的10%标准时间。其他工人站浪费的比例会更高,最高可以达到25%。这部分是不能创造价值并不能完全消除传输运动。所以,我们只有尽量减少或降低运输造成的浪费。
2.2 瓶颈工序改善方案制定
2.2.1 光耦合工序介绍
第三章 G 公司某生产线产能提升方法一 .................... 10
3.1 UV 胶水的选择 ............ 10
3.2 工序优化 .......................... 11
第四章 G 公司某生产线产能提升方法二 ................. 23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45
5.1 工作研究内容及结论 ........... 45
5.2 研究展望 .............. 45
第四章 G 公司某生产线产能提升方法二
4.1 MOD 动作分析及对策
由上图可知,29.6%的时间是UV照射时间,这是紫外光固化系统的时间,与人手操作不同,这是属于非动作消耗的有效时间(UT),针对这个时间进行分析和研究,用DOE法优化此时间,以减少UV时间来提高产能,对取料,检查,放料等操作进行动作分解,这是因动作产生的时间消耗,因此采用MOD法计算标准操作时间,以减少这部分时间来提高产能。调试时间也是动作产生的时间消耗,为了减少这个时间,并使这个动作稳定,需要通过自动化设备来取代这个动作,来提高效率和稳定性。
行动行动分析表分析(MotionAnalysis)或动作研究,运动研究是观察分析进行生产活动的所有作业的行动,人类排泄物的行动,并寻求简单、节能、省时、安全、经济运行在必要时有效的IE技术方法。行动分析通过研究分析各种工作的行动和人体之间的关系,发现、改进,消除无效的行动或浪费现象,并最终提高效率和节省人力和资源。运动分析结合IE和其他方法,使生产管理和提高有可靠的科学依据,增强工序能力是我们的首要目标,方法是科学管理的基础。也就是说要多方面分析,整体改善工序,通过工序分析、WBS、DOE, 动作分析和时间研究(PTS预定时间分析)是开发管理和提高能力的理论基础。现在探讨以下几个方面: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工作研究内容及结论
根据相应理论,提出了产能提高和工序优化的密切关系。在产能改善决策阶段运用动作分析法对多个动作进行研究,通过具体的动作分解,来计算每个动作的分解式,并计算总的时间。在改善阶段,在分析了工序各动作的基础上,根据整个工序的特点,运用MOD方法对整个工序分析汇总,得出一个详细表格,并通过具体的分解式计算得出各个工序的MOD数,归纳得出的工序时间,光通讯产品的生产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总的来说,本文的主要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光耦合过程理论和行动,总结得出普通光通讯产品的生产步骤,关键环节,等等,通过分析已经清楚的过程的因素和综合元素,对光通讯产品生产有很大的推广应用。
(2)整理了较为科学的流程规范。为光通讯产品制造行业的产能研究和改善方面提供参考,并且使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平等赢取市场提供了可能性,更加规范了工艺流程的制定和实施的决策提供动作分析依据,为光通讯产品市场带来良性竞争。
(3)分析工序流程,通过介绍流程动作分析、标准时间以及产能提高的内在效用,从不同的角度综合评价其价值,使在产品生产行业中能够设计有效的过程,并使这个过程更加合理,让产线平衡率的改善和提高更加合理和高效。
(4)将DOE和MOD分析法应用到项目决策的可行性选择, 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使决策更加合理。通过案例分析,使决策的多个方面能力提供可选择的决策机会。
(5)通过探讨了MOD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运用MOD进行动作分析决策,并通过实例分析和计算得出瓶颈工序的流程分析和高产线平衡率,为光通讯产品制造企业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决策支持。
(6)我们全面研究光通讯系统,产品的生产过程,,通过相关理论的分析,结合现有的多品种和多个生产模式(手动和半自动),获得大量合理的科学结论,指导光通讯产品向标准化、自动化,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2018年经典范文九:感知再续关系价值对服务品牌关系再续意向的影响研究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理论背景
1.关系营销理论的领域拓展
从理论起源来看,关系营销是品牌关系重要的理论基础,以关系营销导向取代交易营销导向是近二十年来最具代表性的营销理论突破与营销实践探索。关系营销是指企业从长期利益出发,通过互利交换与各类利益相关者建立、保持并加强关系,以实现企业目标的营销思想及活动。这一概念内涵表明,与传统的交易营销不同,关系营销导向强调企业应该与其利益相关者建立互惠互利、相互信赖、相互忠诚、共同成长、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品牌关系可以视作关系营销理论应用于品牌研究领域的新成果,依据在于两种理论有着高度的理论同源性与构念一致性。一方面,从理论基础看,关系营销是建立在社会交换理论、社会网络理论、社会契约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等社会学分支理论与系统论基础之上,而上述理论同时也是品牌关系理论的重要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从概念内涵看,学术界普遍认为关系营销导向是一个多维建构,包括联结、沟通、价值观共享、理解、互惠和信任,而品牌关系也是一个多维变量,品牌关系维度包括社会价值表达、信任、相互依赖、真有与应有之情、承诺、自我联结。可以看出,关系营销与品牌关系的内涵有着局度的相关性,由此可以认为,品牌关系是关系营销导向在品牌管理领域新的研究范畴。随着关系营销的深入,品牌关系自然受到更多关注。
1.2问题的提出
由上述品牌关系再续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背景可见,随着关系营销理论在品牌关系领域的影响拓展,对品牌关系的理论探索日益深入,基于关系动态性的品牌关系生命周期演化的研究成为一个重要领域,完整关系周期的演化阶段已被揭示,针对品牌关系建立与维持的良性品牌关系管理的研究已取得丰富成果,但针对关系断裂与再续的研究则明显不足,这正是本研究选题的动因。虽然学术界已明确品牌关系完整生命周期包括关系断裂与关系再续阶段,对品牌关系再续的价值也有充分的认知,但如何有效进行品牌关系再续的管理仍未得到有说服力的解释。究其原因,是理论上还没有揭示顾客再续断裂的品牌关系这一决策行为的心理与行为机制,受制于这一机制解释不够到位,关于再续策略的探讨仍显得说服力不足。品牌关系再续机制是品牌关系研究的核心问题,本研究将针对这一核心展幵以下研究:
1.哪些因素作用于顾客再续断裂的品牌关系——品牌关系再续驱动因素研究
通过研究找到影响品牌关系再续的因素是深入分析再续关系机制的首要任务。黄静以品牌关系断裂为时间节点,将品牌关系分为初始品牌关系与再续品牌关系两个阶段,认为这两阶段虽然品牌关系主体相同,但关系规则己发生改变,她将影响品牌关系再续的因素分为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其中,历史因素包括初始品牌关系质量、品牌关系断裂的原因;现实因素则是借鉴品牌关系建立的影响因素,包括品牌因素、顾客与品牌的互动、企业因素、顾客因素、竞争对手因素等。本研究认为,以上观点还有进一步思考的空间,具体表现在:
第一,对再续关系主体特征的把握。再续关系阶段的主体在表面上看与初次关系相同,包括顾客、企业、产品或服务,但实质上两者间还是存在较大差别。尤其是顾客,他们在再续阶段的态度与行为均与初次建立关系不同。因为初始关系中顾客与品牌之间处于一种良性关系状态,而再续关系时顾客的价值诉求已发生变化。从需求特性看,初次建立关系时,顾客表现为对特定产品或服务属性的需求,再续关系时,对特定产品的需求则明显提升;从购买经验看,初次建立关系时顾客尚无与本企业打交道的经验,再续关系时这一经验已经拥有;从购买行为类型看,初次建立关系属于初次购买,再续关系时则是重新购买。上述种种情形都表明,再续品牌关系时的关系主体已不兒全等同于初次关系中的主体。而从品牌、企业这两个关系主体看,再续关系时也发生了变化,应该是优化了的品牌和改进了的企业行为。
2文献综述
本文的使命是研究服务品牌关系再续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研究前提是因服务商服务失败导致品牌关系断裂。无论从价值驱动行为的基本理论出发,还是从服务管理与关系营销的实践要求出发,有效的服务补救都是挽回顾客并维持品牌关系的必要策略,因为只有让顾客感知到补救价值与维持关系的利益,才能促动顾客再续品牌关系的行为选择。为此,服务补救与补救绩效、顾客关系与关系利益、品牌关系与关系再续的相关学术成果应该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章将按这一逻辑思路展开文献综述。
2.1服务补救与补救绩效的相关研究
2.1.1服务补救的概念
服务补救源自管理实践中的服务失败现象。由于服务产品的不可感知性、产消同步性、品质差异性特征,决定了服务失败难以避免。和等将服务失败定义为:在服务传递过程的任一接触点,如果顾客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或低于其预期,顾客就认为出现了服务失败。服务失败将导致顾客产生不公平感、负面情绪和抱怨行为,服务补救行为正是针对这些顾客价值损失展开的。根据服务失败类型与失败严重性将服务失败划分为严重结果性失败、不严重结果性失败、不严重过程性失败,严重过程性失败四种类型。由于本文研究品牌关系断裂后的关系再续行为,因而将导致品牌关系断裂的原因明确界定为服务商发生严重服务失败,不再区分具体的服务失败类型。
服务补救概念提出后,引发众多学者的兴趣,对这一概念的认识随时间推移逐步深化。分析服务补救概念发展演变的过程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对服务补救概念的界定主要围绕服务补救的对象、时机、手段以及补救目的几个方面展开。
从服务补救实施的时机看,现有服务补救概念可以区分为预应性补救、即时性补救以及未强调补救时机三类。广义的服务补救概念除了包含即时反应性补救,更主要强调了补救的事前特征,而多数狭义服务补救则强调针对服务失败作出当即的补偿反应。
尽管不同研究者对服务补救的界定在表述上各有侧重,但归纳起来,有效的服务补救都应包含以下几个要点:一是补救是针对服务失误给造成的顾客损害而实施的措施;二是补救是企业的一种主动性努力;三是补救的最终目的是维持顾客关系。
本文要探究的是因服务商发生服务失败造成顾客品牌关系断裂后如何再续关系,根据这一研究任务,我们将服务补救定义为:服务商及其员工针对导致顾客品牌关系断裂的服务失败而作出的补偿性行为。与一般服务补救相比,该补救行为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强调服务补救的服务失败背景,是严重的服务失败,判定标准是导致顾客与品牌关系断裂;二是并未强调服务补救时机,针对导致品牌关系断裂的服务失败可能是即时补救,也可能是延时补救。
2.2顾客关系与关系利益的相关研究
2.2.1顾客关系的内涵
关系是人与人、人与组织或组织之间通过直接交往形成的相互联系。一种关系一经形成,就会对后续的交往形成定向影响。基于关系的内涵,顾客关系就是企业与其所服务的顾客之间通过交换关系形成的相互联系。这种相互联系一经形成,也会对以后的的交往产生作用。应该说,自有交换活动开始就应该有顾客关系的存在,但直到市场竞争加剧促使企业意识到高质量顾客关系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时,顾客关系才逐步为企业所重视,企业营销也才进入了以顾客关系为核心的关系营销时代。
由于研究视角与研究目的的不同,目前学术界对顾客关系的内涵与外延尚未达成一致。从关系作为一种联系状态的基本理解出发,目前关于顾客关系的主要观点如下:
顾客关系概念一经提出即为企业所重视,并逐步成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获取不可或缺的战略性资源。既然是一种战略资产,就涉及到资产质量的衡量问题。在学界,对于顾客关系质量的衡量也是研究者很感兴趣的问题,并已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关系质量、关系倾向、关系强度等术语先后被引入关系营销范畴,用以刻画顾客关系品质。其中,关系质量是被普遍认同的测量指标,并已成为关系营销领域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3感知再续关系价值的探索性研究........61
3.1感知再续关系价值分析的理论视角.....61
3.1.1社会心理学的人际关系原则......61
4感知再续关系价值对服务品牌关系再续意向的影响机制......79
4.1服务品牌关系再续机制研究框架构建的理论依据.....79
5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110
6数据分析与讨论
本章将利用正式调研获得的数据验证研究假设,分别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定量研究方法。
6.1正式调研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6.1.1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6-1给出了正式调研中856个有效样本的人口统计特征分布。可以看出,样本中男性占47.5%,女性占52.5%,性别比例基本均衡。
7结论与展望
7.1研究结论
本研究以社会心理学的态度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为依据构造研究的理论框架,以服务营销学的服务补救理论与品牌关系理论为基础构建变量关系、进行假设推演,以来自餐厅服务业的856份有效问卷数据为对象进行实证检验,具体回答了绪论中提出的三个研究问题,即:哪些因素驱动顾客再续断裂的品牌关系?这些因素的作用机制如何?顾客再续品牌关系受哪些情境变量的调节?研究初步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感知再续关系价值是顾客再续品牌关系的根本驱动因素
感知再续关系价值是顾客从再续品牌关系的交换活动中感知到的利益与付出的成本权衡后对再续关系的总体评价。质性研究结果表明,感知再续关系价值由感知补救公平价值和感知再续关系利益构成。其中,感知补救公平价值反映了再续品牌关系能够给顾客带来的现实价值,包括感知补救分配公平、感知补救程序公平、感知补救互动公平;感知再续关系利益则反映再续品牌关系给顾客带来的核心服务价值之外的由“关系”本身带来的潜在价值,包括感知再续经济利益、感知再续情感利益、感知再续信心利益和感知再续定制利益。
2.感知再续关系价值通过直接和间接双重路径作用于顾客的品牌关系再续意向
研究证实,“再续关系价值认知再续关系情感——再续关系行为意向”的理论逻辑准确地刻画了基于顾客视角的品牌关系再续机制,服务品牌关系再续行为本质上是顾客感知到再续关系能够给自己带来的现实或潜在利益而做出的行为反应,该反应通过两条路径实现。从直接作用看,感知再续关系价值5个变量对再续关系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感知再续信心利益、感知再续定制利益、感知补救程序公平、感知再续情感利益、感知补救分配公平。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2018年经典范文十:企业技术标准化与技术发展水平适应性机理及实证研究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世界进入到了信息化、智能化、高效化和激烈竞争化的时代,经济与技术的联系日益紧密,标准化这个不为人所熟知的词汇渐渐步入人们的视野并越来越高频率的出现在市场竞争中。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使贸易全球化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资本、人才、信息、技术等各项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加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面临的不再只是国内本土的传统竞争对手,更面临着实力强劲国外竞争者瓜分市场的现实,此时企业亟需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和竞争优势,企业间的竞争本质在于核心竞争力,而技术标准恰恰是先进技术的载体,各国争相进行技术标准的理论研究和技术标准的争夺,可以说谁率先掌握了技术标准,也就掌握的市场竞争的关键性决胜砝码。“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技术,三流企业卖产品”已经成为了所有企业的共识,往往作为先进技术载体的技术标准的形成决定了整个产业的技术高度和技术难度,而拥有这个标准的企业无疑会成为整个产业的领头羊,甚至是垄断者,可以瓜分到最大的市场利润,企业追求利益的本质属性也决定了企业想要在当今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必须以技术标准为导向,抢占技术标准高低。
从本世纪初始,以美国、日本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先后制定了标准化战略,为国内的标准化体系构建和长期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宏观规划和执行细则,这意味着技术标准化将掀起新一轮的竞争热潮,甚至主导世界市场的竞争格局,而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想要巩固本国在世界市场的地位,提升国家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就必须在标准化方面奋起直追,跟上发达国家标准化建设的步伐,缩短与发达国家技术标准方面的差距。
1.2 研究意义
技术标准与技术发展水平的内在技术共因决定了二者之间存在联系,技术标准本身是由过去的技术基础累积而成的,代表着当前市场接受的技术最高水准,是各个企业必须达到的技术状态,是维持市场合理竞争和高水平运作的技术条件,而技术发展水平也正是集中体现了技术规模、技术能力等技术要素的当前水准,是无数细节的微观技术的改良和创造沿着一定的轨迹累积而成直至跃升的技术等级,只有当市场中的技术标准能够与当前的技术发展水平相互适应并良好吻合,才能实现技术运作效率的最大化,才能以最小的技术投入创造最大的技术收益,由此可知,对企业技术标准化与技术发展水平的适应性机理的研究具有极大的意义,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理论意义
过去对技术标准化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标准化本身的性质、特征影响因素等基础属性的研究,以及技术标准化与技术创新、技术标准化与产业创新、技术标准化与企业战略等领域,而对技术发展水平的研究则更少,仅仅处于起步研究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研究体系,而本文率先进行技术标准化与技术发展水平的适应性的研究,通过阅读海量文献,查找技术标准化与技术发展水平之间的影响关联因素,明确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而找到影响技术标准化与技术发展水平适应性的关键性因素,可以有效填补相关领域研究的理论空白,丰富技术标准化与技术发展水平领域的理论体系,具有极大的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技术标准化是当今市场竞争的制高点,是有效提升企业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获取规模利润的有效工具,技术发展水平代表了传统技术累积下当前技术的最高水准,决定了企业直接的技术能力,技术标准化与技术发展水平相互适应能够有效提高企业技术资源的配置效率,提升企业技术研发实力,进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本文以技术标准化与技术发展水平之间的理论分析为起点,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相关数据,借用Amos 结构方程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统计,探索影响技术标准化与技术发展水平适应性的关键性因素,进而为企业技术标准化与技术发展水平的良好耦合提供有效的政策建议,为企业的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也可适用于相关技术标准部门的决策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第 2 章 理论综述
2.1 技术标准化相关理论
2.1.1 技术标准的内涵
(1)标准的内涵
标准的概念由来已久,早在 1934 年美国学者盖拉德(J.Gaillard)就曾在其著作《标准化的原理与应用》中提出标准是针对研究对象的某一种特征而给出的定义,这些对象既包括实物,也包括计量单位如体积、面积、容量等,还包括抽象的概念如权利、义务、责任、概念等,标准以生动的语言和图形风格,加之具体的模型、公式等一系列有助于对研究对象的特征深入理解的方式来对该特征进行描述和表达,在一定期限内具有效力。
随后英国学者桑德斯(T.R.B. Sanders,1972)也进一步对标准的定义进行了概括,提出标准是由权威部门批准的标准的工作成果,用于表达某种工艺所必须达到的条件,也以某些物理符号或单位的形式体现出来,如厘米、帕斯卡、伏等等。这个时期的标准还只是用于描述研究对象特征或形式的工具。
日本工业标准认为标准是一种规格,是为了技术的长远发展和重复利用而制定的概念,这一定义考虑到了标准的特征,更加合理和易理解。与此同时西德标准则强调标准对社会的作用,将标准分类到伦理、法律、科技等各个领域,认为正是在标准的规制下,社会各个行业才保证了有序进行。
学者布兰德(Blind, 2004)将标准定义为由权威公共机构批准的规定非强制执行的供通用或重复使用的产品或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的规则指南或特征的文件,该文件还可包括或专门关于适用于产品工艺或生产方法的专门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要求,并认为标准的产生和扩散对拉动经济增长、提高生产效率和促进创新都有积极的作用。他按照标准的经济影响,将标准分为接口标准、最低标准、简化标准、信息标准四大类,四种类型的标准共同组成标准体系。
经过多年发展,全球各国的学术界对标准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最终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给出了标准的官方定义,认为标准是“为了在一定范围之内获得最佳秩序,而对现实问题或者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这也是目前最获得认可的关于标准的定义。
2.2 技术发展水平相关理论
2.2.1 技术发展的定义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国际竞争的加剧,技术发展常常出现在各国政府的发展规划和执行纲要中,作为目的出现,伴随着推动、提升的字眼,然而关于技术发展的相关理论却非常少,似乎一直以来技术发展就是一个常见性的概念,不需要更深入的研究。近两年来技术发展理论开始受到重视,该理论与技术创新、技术进步、技术标准等相关领域理论的交叉也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是否能够从理论上找到推动技术发展的有效途径呢?
技术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概念,在整个技术体系内部众多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在外部环境和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会产生一种社会整体状态的提升,这是一种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也就是技术发展。也就是说技术发展是技术要素作用下产生的社会技术相关领域的共同进步。
我国学者远德玉、陈昌曙在其著作中提出技术发展具有两种判定因素,一是是否发生了生产工艺方面的进步,是否出现了新能源、新材料;二是是否实现了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当这两个因素同时满足时,就可以确定为技术发展。
学者邓树增童谣对技术发展理论提出自己见解,他认为技术发展有狭义和广义两方面含义,狭义的技术发展是指单项技术的进步,新技术的产生以及对旧技术的替换;而广义的技术发展则是指整个社会技术体系的进步,包括单项主导技术的发展,以及以该主导技术为核心的技术群内部的所有技术的进步,也就是整个技术体系和技术结构向更高等级的进化。该观点融合了以往观点的精髓,并加以融合,更全面也更具有科学性,因此本文以邓树增学者的观点定义技术发展,即技术发展代表了单项技术、主导技术群以及整个技术体系的进步与革新。
第 3 章 技术标准化与技术发展水平适应性分析...................27
3.1 系统主体间的适应性分析...................27
3.1.1 系统的概念....................27
第 4 章 技术标准化与技术发展水平适应性模型构建................39
4.1 结构方程模型概述............39
第 5 章 技术标准化与技术发展水平适应性测度...................55
5.1 样本的选取及数据来源........................55
第5章 技术标准化与技术发展水平适应性测度
5.1 样本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文以吉林省长春市作为实证研究城市,选取2003-2013年数据,以《吉林省统计年鉴》、《长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文件资料,以及长春市科技厅、长春市统计信息网等网站的官方发布数据为数据来源,以吉林省 38个规模以上制造业产业为研究对象,应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已有指标数据进行数据正态性检验,同时对数据进行信度与信度与效度分析,保证数据分析的可靠性,再结合已有结构方程模型对内生潜变量与外生潜变量做探索性因子分析,最后利用 AMOS 软件对结构方程模型做拟合度检验与调整,对每一条路径分析和探索,完成对论文内容的研究。
应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模型中的内生潜变量与外生潜变量做信度与效度的检验,信度检验检验的是数据的可靠性程度,信度检验的工具是 Cronbach a系数,当a系数大于 0.6,则代表数据具有可信性;效度检验检验的是变量之间的关联度,关联度越高,代表数据越有效,当效度数据大于0.6证明指标数据具备了进行探索性因子检验的条件。表5.1代表了结构方程模型的变量的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本文以技术标准化与技术发展水平适应性机理作为研究内容,在明晰了技术标准化与技术发展水平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以系统适应的理论观点为切入点,对技术标准化与技术发展水平的适应性机理进行分析,提炼出技术、知识、速度、组织四大对两者适应性产生重要影响的层面要素,在此基础上,设置要素理论假设,并分别提取指标构建指标体系,完成结构方程理论模型的构建。本文选择吉林省统计年鉴、吉林省科技局等官方网站的发布数据作为直接数据来源,通过SPSS 软件对数据样本进行正态性检验、信度和效度检验,在确定了数据的可靠性、具备因子分析条件之后,再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通过计算变量的解释贡献率得出因子载荷矩阵,从而进一步实现模型的拟合,根据模型的拟合优度,验证假说的真伪,从而找出关键性变量,完成本文的研究。
本文的假说全部得到验证,因此为了保证技术标准化与技术发展水平相互适应,为了促进两者的协同发展,需要注重组织平台的构建、注重人才体系的健全、注重标准化周期的控制,从技术、知识、速度、组织四大方面全方位构建技术标准化系统,保证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转和对技术发展水平的相互匹配,推动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