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毕业论文2018经典推荐10篇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8142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企业管理论文,笔者认为企业管理大致包含了战略管理、营销管理、商战管理、物资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财务管理、资本运营、人力资源及领导力提升等多个方面,是对企业管理工作的阐述和总结。今天该网为大家推荐一篇企业管理范文,供大家参考。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2018经典推荐一:基于规范激活理论的消费者环保型产品购买意愿形成机理研究

第 1 章 绪论

本文将在第 1 章对研究进行整体的介绍,具体的阐述内容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将介绍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即研究主题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和学术背景下诞生的以及研究试图回答哪些问题;第二部分将介绍研究的目的以及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第三部分将介绍研究的设计和研究方法,即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思路、是依照怎样的路线来一步步开展研究的、论文中的每个章节都会包括哪些内容以及研究采用了何种方法;第四部分将探讨研究的创新点以及本研究所解决的问题将为学术研究和管理实践带来怎样的价值。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21 世纪,中国民众不再谈虎变色,取而代之的却是“谈霾变色”。中国气象局于 2013 年 12 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 年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平均霾日数达35.9 天。大部地区有 10 天以上,其中华北大部、黄淮、江淮、江南、华南及四川中东部在 40 天以上。这种频发的恶劣天气现象,不仅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同时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巨大的危害,专家指出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可能会诱发肺癌。近几十年,中国一直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城市中的工业发展比较集中,导致了环境污染愈发严重;而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问题频繁出现。两种问题相互叠加,对中国的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回顾历史,所有的工业国家最终都要达到一个环境转折点,美国发生于 1969 年,当时俄亥俄州充斥污染物、鱼类消失的凯霍加河燃起了大火。1970 年美国就成立了环境保护署。而日本的转折点发生于20 世纪 70 年代,在发现一家塑料厂外溢有毒的汞元素威胁了水俣湾成千上万居民的生命后,日本立即通过了严厉的环境保护法。那么中国现在是不是也到了这个转点呢?

面对严峻的环境问题,中国政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积极出台各种法规、政策来努力改变现状。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 18 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应该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出席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年会开幕式时指出,中国政府将在“十二五”期间投入3.4 万亿元用于生态环保。这个巨大的数字背后,显示了新一届政府对于改善环境的决心。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本文立足于中国现实,基于大量的文献梳理和实验研究,旨在深入剖析中国消费者环保型产品购买意愿的形成机理,构建和验证“外部环保型产品营销信息-内部感知价值和亲环境个人规范的激活-购买意愿”的作用路径,并探讨“他人在场”情境对作用路径的影响,以求提供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更加结合中国国情和中国消费者特色的研究框架。总体来讲,本文的研究目的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本文旨在探究哪些外部环保型产品营销信息能够对中国消费者环保型产品购买意愿产生影响。过去,国内外学者对于环保型产品消费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部机制的研究,即价值观、态度、信念等内在因素对于消费意愿或行为的影响。但是对于企业来说,消费者的价值观是难以在短期内改变的因素。因此,本研究希望可以通过探索外部影响因素来帮助企业提供更加易于执行、更具实际意义的建议。相对于价值观等内在因素,外部环保型产品营销信息是企业可以有选择地进行提供的,因此可控性和可操作性更强。

第二,本文希望基于规范激活理论,来深入探讨外部环保型产品营销信息通过怎样的作用机制来影响消费者最终的行为。之前有一些国内学者已经将规范激活理论运用于中国消费者环保型产品购买意愿或行为的研究,也有一些相关结论证明规范激活理论对于中国消费者环保型产品购买行为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度,但是到底哪些外部因素能够激活个人的内在规范是学者们讨论比较少的话题。本文希望能够通过研究来探索和验证外界的信息,即产品和环境知识信息、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以及描述性规范信息能够对个人的内在规范起到激活作用。并进一步验证,当亲环境个人规范被激活后,消费者的环保型产品购买意愿会受到影响,从而借助这个成熟的理论来推动和完善中国消费者环保型产品消费行为的研究。同时,本文还希望研究感知价值在整个环保型产品购买意愿作用机制中的作用,国内仅有少数学者将感知价值引入环保型产品购买意愿和行为的研究之中,他们的研究为感知价值的探索开启了新的方向,目前有关环保型产品感知价值维度的探究始仍在继续。因此,本文希望通过研究来验证外部环保型产品营销信息对于感知价值的提升作用、证实感知价值中绿色维度的存在,并确定感知价值对于环保型产品购买意愿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从而丰富环保型产品的感知价值,为感知价值未来的研究找到更多的前因变量。

第 2 章 文献综述

环境保护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话题,而关于环境保护行动的研究渗透到了社会学、环境学、营销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学科,它是一门涉及范围广阔、涉及内容深厚、涉及种类繁多的研究。本文虽然将环境保护行动落脚在了中国消费者的环保型产品消费行为上,但是在研究过程中依然基于融会贯通了社会学、营销学、广告学和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研究内容涵盖了多个理论和变量,因此本文将在本章对研究所涉及的理论和变量进行详尽的探讨。

2.1 规范激活理论

1973 年,Schwartz 从个人规范理论的角度出发来研究人们乐于助人的行为的影响因素。他首先指出,个人规范是指人们所持有的对自我的期望,并强调这些期望来自于社会共享的规范。其次,他强调了个人规范和社会规范的区别在于:个人规范的约束力与自我概念联系在一起,因此对于个人能规范的违背将会导致个人内心的罪恶感、自我否定以及自尊的丢失;相反,对于个人规范的遵守将会带来自豪感、自尊的提升以及安全感(Schwartz,1970)。个人规范和普遍存在的社会规范之间一定会有重叠的部分,因此 Schwartz 认为的“规范”更加强调个人预期的提升,个人规范的核心特征是当个人决定开展某种行为的时候,其内心所感到的强烈的道德责任。基于对个人规范的描述,Schwartz 提出假设:与助人为乐(或其它以道德来评价的行为)相关的个人规范如果能够被激活,需要个人:(1)意识到特定情境下某种行为能够对人们的福利造成影响;(2)坚信个人规范禁止这种产生相关影响的行为;(3)感到自己有能力控制这种受到禁止的行为以及其带来的后果,也就是拥有一些个人的责任意识。当上述三种情况满足时,个人规范就会被激活。同时,Schwartz 也指出,个人遵守内心的个人规范时,会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有时还要做出其它方面的牺牲。在研究中,Schwartz 向被试寄出问卷,询问他们是否愿意捐献骨髓,并在问卷中设计了有关个人规范的测量,结果显示,被激活的个人规范会对行为产生影响。

由此,Schwartz(1973)提出了规范激活理论,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被激活的个人规范能够影响个人的环保行为。该理论重点强调个人规范与社会规范的区别。与那些从外在约束个人行为的社会规范相比,规范激活理论中强调的个人规范是从消费者内在而生的一种约束力量,对于它的遵守能够为消费者带来自豪感和自尊的提升。同时,规范激活理论还指出,个人规范被激活的 2 个前提条件:其一,个人需要意识到没有执行亲社会行为会给他人造成不良的后果(Awareness of Consequence - AC);其二,个人需要感到自己对这些不良后果负有责任(Ascription of Responsibility-AR),当这两个条件之一被满足时,个人规范就能能够被激活,且被激活的个人规范能够影响个人的行为。

2.2 营销信息

“营销信息”是企业市场营销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学者都通过研究发现,消费者从外界接收到的、有关特定产品的“营销信息”能够转变为其内在的消费动力,从而影响消费者对该产品的购买意愿和购买行为(卫军英、张莺,2002)。那么专门针对环保型产品的营销信息,是否能够影响消费者环保型产品购买意愿呢?学者们也纷纷给出了回答。Ellen (1994)在研究中指出,消费者无法做出一个明智的环保消费决策,而企业、政府和非盈利组织能够通过营销等手段来传递相应的知识,从而帮助他们做出决策。Strong (1996)强调了信息在道德消费(Ethical Consumption)中的重要地位,并指出环保标签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有关环境方面的信息,从而更好地帮助消费者做出决定。Uusitalo 和 Oksanen(2004)认为,消费者需要依靠与时俱进和准确无误的信息来做出道德消费的决定。Yang(2008)通过实验研究证明,广告中的信息能够提升消费者对于环保型产品的购买意愿。

营销信息对目标受众发生作用的过程中,需要冲破受众的知觉壁垒,从而让受众充分理解信息,这就需要信息具有实际价值、保持多样性且充满趣味性(卫军英、张莺,2002)。那么环保型产品营销信息到底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呢?Polonsky 等(1997)称,为了达到营销目标,环保型产品的市场营销信息通常包括一些与产品或企业相关的环境信息和环境宣言,传递产品或企业如何改善环境或如何帮助降低环境的恶化程度。Mathur 和 Mathur (2000)支持的观点是,消费者对于广告中的环境形象和环境信息呈现积极的反应,他们认为这些信息相对可信。D’Souza 等(2006)则指出,环保型产品商标上所传递的有效、详细的环境和产品信息能够提升环保型产品的营销效果。Chan(2006)指出,广告中的环境信息能够提升广告在中国消费者中的传播效果。Phau 和 Ong(2007)的研究数据显示,消费者认为与公司相关的环境信息要比与产品相关的环境信息更加可靠。可以看出,之前学者所提及的营销信息主要都集中在产品和环境信息,那么除了这类营销信息之外,还是否有其它营销信息也能提升消费者购买环保型产品的意愿呢?

Carlson(1993)通过内容分析方法,将环保型产品营销中的信息分为四类:产品导向(例如这款产品可以生物降解)、过程导向(例如这款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采用的原材料是可以再循环的)、形象导向(例如我们一直致力于保护森林)和环境事实信息(例如全球热带雨林正在以每秒 2 英亩的速度遭到破坏)。除了Carlson 提到的上述四类环保型产品营销信息之外,也有学者在研究消费者的环保行为时引入了描述性规范信息。Goldstein(2008)针对酒店如何推广环保行动,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标签来鼓励顾客不更换毛巾的问题进行研究,发现标签上采用描述性规范信息要比传统的宣传语更有效果,更能鼓励顾客加入环保行动。因此,本文基于 Carlson(1993)的分类方法以及过去学者的研究,将环保型产品的营销信息分成三类:即与产品相关的、以产品导向、过程导向和环境事实信息为主的基本信息(产品和环境知识信息)、与产品的生产商相关的、以形象导向为主的信息(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以及与产品的使用者相关的信息(描述性规范信息),本文将涉及到的三种信息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从而更加深入地探讨到底哪些营销信息能够对消费者环保型产品的购买意愿产生影响,以及它们是如何对购买意愿产生影响的。

第 3 章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45

3.1 相关变量的界定 ............ 45

3.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48

第 4 章 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 ........... 60

4.1 前期准备 ............60

第 5 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9

第 4 章 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

本研究对过去中外学者有关环保行为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发现目前的研究结果多是针对消费者内在价值观、信念等对环保型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而外部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同时少有学者专门研究营销信息对于环保型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因此,本研究构建了“外部环保型产品营销信息-感知价值和亲环境个人规范-购买意愿”的由外至内的作用路径,希望通过实验研究来发现外部环保型产品营销信息如何通过激活消费者内在的感知价值和亲环境个人规范,从而影响消费者环保型产品的购买意愿。按照这个研究思路,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假设并依据假设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之后根据理论模型,本研究设计了三个实验来验证文章中提出的假设。本文将在第 4 章详细介绍三个实验的前期准备、预实验以及实验的过程和数据分析。

4.1 前期准备

4.1.1 变量的操作定义

在进行实验之前,需要先对实验中涉及的变量进行操作定义。操作定义是指是根据可观察、可测量、可操作的特征来界定变量含义的方法。即从具体的行为、特征、指标上对变量的操作进行描述,将抽象的概念转换成可观测、可检验的项目。从本质上说,下操作定义就是详细描述研究变量的操作程序和测量指标(朱滢,2007)。下操作定义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条件描述法、指标描述法和行为描述法。其中,条件描述法通常是通过陈述测量操作程序来界定一个概念,是对所解释对象的特征或可能产生的现象进行描述,对要达到某一结果的特定条件作出规定,指出用什么样的操作去引出什么样的状态,即规定某种条件,观察产生的结果。这种方法常用于给自变量下操作性定义。指标描述法通常是通过陈述测量操作标准来界定一个概念,是对所解释对象的测量手段、测量指标、判断标准作出规定。通常这些指标能作量化处理,常用于给因变量下操作性定义。行为描述法是通过陈述测量结果来界定一个概念,是对所解释对象的动作特征进行描述,对可观测的行为结果进行描述。通常这种操作性定义用于给因变量下定义,解释客体的行为(百度百科)。

第 5 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本文在对过去文献和理论研究成果的梳理与总结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中国消费者环保型产品购买意愿的研究理论模型,提出了更加符合中国国情且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中国消费者环保型产品购买意愿的作用路径,发现了外部环保型产品营销信息-内在心理感受-购买意愿的传导机制,将外部环保型产品营销信息,即产品和环境知识信息、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以及描述性规范信息与内在的感知价值和亲环境个人规范有机地结合起来,探讨了外部信息通过对内在感受的激活而对购买意愿产生的影响。同时,本文在整个作用路径中引入了“他人在场”情境,该情境对于研究消费者的购买心理以及消费者最终的购买行为具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将在第 5 章详细论述本研究的结论、理论贡献和营销启示,同时也会剖析研究的局限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5.1 研究结论

环境保护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参与的行动,而购买环保型产品只是该行动中的一部分。但是如果能够引导更多地消费者加入这个小小的部分中,最终呈现的力量和改变将是巨大的。其实很多消费者的心里都怀着一刻环保的心,主要是如何将这颗心激活。本文在对已有理论的总结基础上,通过实验法构建了一个中国消费者环保型产品购买意愿的理论模型(参见图 5.1),验证了环保型产品营销信息(产品和环境知识信息、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描述性规范信息)对购买意愿的影响作用、环保型产品营销信息(产品和环境知识信息、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描述性规范信息)对感知价值和亲环境个人规范的影响作用以及感知价值和亲环境个人规范对购买意愿的影响作用,从而更加深入和透彻地研究了企业和政府如何通过外界信息来激活消费者的那颗环保的心,从提升他们参与环保行动的意愿或购买环保型产品的意愿。

根据研究的理论模型,本研究的具体结论可以分成以下三点:

(1)外部环保型产品营销信息对于环保型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

本文基于现有的理论研究,在第一阶段实验研究中探讨了外部环保型产品营销信息,即产品和环境知识信息、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和描述性规范信息对于环保型产品购买意愿产生的影响。研究数据显示,三类环保型产品营销信息都能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产生正向影响。同时,三类环保型产品营销信息之间并不存在协同效应。从影响效果方面看,产品和环境知识信息对购买意愿的影响效果最大,描述性规范信息其次,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影响效果相对最小。也就是三种信息都可以单独作用,激发中国消费者对于环保型产品的购买意愿。特别要注意的是,本研究首次将描述性规范信息引入了中国消费者对于环保型产品的购买意愿研究中,并发现其对于购买意愿具有正向影响,且其影响效果仅次于产品和环境知识信息。这个结论值得学术界、企业和政府引起关注,因此它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际的应用性。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2018经典推荐二:文化因素对肯德基中美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性研究

1引言

1.1研究背景与内容

1.1.1研究背景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再满足于本国内的发展,开始把视野转向国外。发展跨国经营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跨国公司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己成为最活跃、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组织形式。面对激烈的竞争,跨国公司根据不同国家的文化环境,市场环境采取了不同的营销策略。这种跨国公司本土化的营销策略的调整极大的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也给跨国公司的扩张带来了巨大的成功。然而,任何营销策略的变化都是建立在对市场充分的调研和对消费者心理的准确把握上。现在企业的营销活动都是消费者导向的,因此,企业只有充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才能制定出精准的营销策略。面对不同国家的消费者群体,企业应该如何把握不同文化背景导致的消费行为的不同,值得我们研究。

以肯德基为代表的连锁西式快餐进入中国后,凭借其快捷、卫生、方便和现代的品牌形象受到消费者认可,市场扩张非常迅速。肯德基,从1987年的第一家店开张到2012年9月在中国的餐厅数量达到4000家,远远的将在全美快餐销售额位列榜首的麦当劳抛在后面。肯德基成功经营的关键在于对中国市场特殊性的把握,特别是深谱中国文化和消费心理,在保持其某些营销要素“标准化营销”的同时积极主动地根据环境变化对营销策略进行调整。

1.1.2研究内容

本文把霍夫施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作为分析工具,通过利用该理论对中美两国市场肯德基餐厅消费者者行为的差异性进行分析,从而探究文化因素对消费者行为的重要影响。对于所有企业来说,营销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消费者行为的不同决定着营销策略的差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本文解释了肯德基在中美两国实行差异化营销策略的原因,也为跨国企业的营销策略的制定提供了思路。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研究目的

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通过运用霍夫施泰德文化维度理论对中美两国肯德基餐厅消费者行为差异性进行分析,从而探究文化因素对消费者行为的重要影响;

第二,通过探究文化因素对消费者行为的重要性,鉴于营销策略与消费者行为之间的密切联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肯德基在中美两国实行差异化营销策略的原因,也为企业跨文化营销策略的制定提供了思路。

1.2.2研究意义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强化,一场大规模、高水平的扩张大战正在上演,而市场则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因此,充分了解当地市场,充分了解市场中的消费者行为特征变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启发企业从文化角度出发,从文化层面上把握消费者特征,从而制定出精确的营销策略,这无疑具有很大的研究意义。

2相关理论

2.1市场营销相关理论

2.1.1市场营销组合理论

1953年,尼尔博登首先创造了市场营销组合这一术语,是指将企业可控的基本营销策略实施组成一个集体性活动。具体来说,市场营销组合企业针对目标市场的需求,综合考虑环境、能力、竞争状况、对自己可控制的各种营销因素进行优化组合和综合运用,使之协调配合,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967年,菲利普科特勒正式在其著作中确认了以为核心的营销组合理论,具体包括: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

(1)产品:要开发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把产品的满足需求性放在第一位;

(2)价格:根据不同的市场定位,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

(3)渠道:它代表企业为使其产品进入目标市场实施的各种活动,包括途径、环节、场所、仓储和运输等。

(4)促销:企业利用各种信息载体与目标市场进行沟通的传播活动,包括广告、人员推销、营业推广与公关关系等。

4P为核心的营销组合是市场营销过程中可以控制的因素,也是企业进行市场营销活动的主要手段,对它们的具体运用,形成了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

2.1.2跨国市场营销策略理论

跨国公司在进行全球扩张时,受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消费习惯以及价值观念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面临着复杂的营销环境,相比国内营销更为复杂与困难。跨国公司在开发国际市场,制定营销策略和实施营销活动时,主要存在营销策略标准化与本土化两种选择。

2.2消费者行为相关理论

此模式由霍华德在1963年提出,后于谢思进行合作,于1969年正式形成。整个模式包含了三个部分:(1)输入变量(投入):包括三种刺激来源,分别为实体刺激、符号刺激、及社会环境刺激。他们通过唤起或形成动机,提供关于各种选择方案的信息等影响购买心理活动状态;(2)知觉和学习过程:消费者在受到刺激或者接收到信息后,结合消费者本身的消费特征、消费习惯,做出对可选择产品的一系列反应,形成一系列购买决策的中介因素,并产生某种倾向与态度;(3)产出:在经过外界刺激,自身的认知与学之后,消费者变产生购买意向或者实际购买行为。购买的结果将反馈给消费者,消费者对商品的满意状况又将进一步影响其对商品品牌的理解和态度。上述因素连续作用的过程表现为:消费者受到外界刺激后产生动机,通过内部的知觉和学习过程,形成购买态度,促成购买行为,购买行为的结果又将影响消费者对该品牌的反馈评价。

霍华德谢思模式主要强调了知觉过程、学习过程及态度的形成。其结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习惯;二是消费者的反馈。因此,通过研究消费者的行为习惯与品牌反馈信息可以很好的把握其态度的形成过程,了解影响该过程的核心要素。

综上所述,本文将把消费者行为分割为两个维度:购买行为习惯与品牌反馈评价,从这两个维度设计变量,结合消费者个人背景,探究消费者行为。

3肯德基中美营销策略对比分析........17

3.1肯德基的发展历程..........17

3.2肯德基中美营销策略对比分析.......17

4中美两国肯德基餐厅消费者行为市场调研.......27

4.1市场调研方案设计....27

5文化因素对中美消费者行为差异性的解释分析......43

5文化因素对中美消费者行为差异性的解释分析

通过上文对问卷回收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中美两国市场的消费者在肯德基餐厅的消费行为以及评价反馈方面展现出了很多的差异性。本章将以霍夫施泰德的文化维度为理论基础,对消费者行为的差异性进行解释分析,从而对第四章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

5.1权力距离对肯德基中美消费者行为差异性的解释分析

根据下表中的得分可以看出,中国是一个权力距离较大的国家而美国是权力距离相对较小的国家。在权力距离较大的国家,地位象征非常重要,人们很关心自己的行为对自身地位的影响。此外,人们更倾向于接受特权,认为上级永远是对的,下级永远要服从上级。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消费者更注重对产品心理价值的追求,其消费的行为是为了获得某种社会心理满足,从而赢得他人对自己的肯定和尊重。而在权力距离较小的国家,人们更倾向于不接受特权,消费者追求平等与关系的融洽。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消费者更注重在消费过程中对自由平等的体验,而非外界对自身的评价与看法。

6结论与展望

6.1研究结论

本文以肯德基作为案例贯穿始终,通过利用霍夫施泰德文化要素理论对中美两国市场肯德基餐厅消费者行为差异性的解释分析,从而发现文化因素对消费者行为的重要作用。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消费者所体现出来的文化特征不同,会使其产生差异化的行为和态度。营销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消费者行为的不同决定着营销策略的差异。因此,通过探宄文化因素对消费者行为的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肯德基在中美两国实行差异化营销策略的原因,也为跨国企业的营销策略的制定提供了思路。

(1)在权力距离较大的国家,地位象征非常重要,人们很关心自己的行为对自身地位的影响,消费者会为了获得一种社会权力认可而做出消费行为。因此,企业应针对消费者对尊贵社会地位的权力象征需求有效开展营销活动。比如说,肯德基在中国的定价较高,这样就会给消费者一种尊贵的心理暗示。而在低权力距离国家,人们追求平等的关系,企业则在其营销活动中更多的体现这一特征。

(2)不确定性规避程度的低的社会,人们对于风险的接受程度是相对较高的。而不确定性规避程度较高的社会,人们倾向于偏好稳定的环境。因此,在不确定性规避程度高的社会,企业要尽量采取连续的营销策略,培养良好的客户关系,并且通过树立品牌形象,降低消费者对新产品的抵触情绪。而在不确定性规避程度低的社会,企业要充分考虑消费者的风险承受能力,根据消费者态度与行为的变化对营销策略进行有效的调整。

(3)在个人主义倾向的国家,每个人重视自身的价值与需要,强调个性自由。因此,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个人主义消费特征,把握目标客户群的消费习惯。表现在肯德基案例中,美国人通常喜欢独自去就餐,而且一般是在穿梭餐厅并且以短暂休息为目的。因此,肯德基在美国还将目光投向地皮便宜的郊区,加油站以及公路旁的休息区,设立了“肯德基汽车穿梭餐厅”。而在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个人对集体有一种依赖感,希望在组织中获得价值最大化。因此,企业应该充分考虑消费者体现出来的“从众性”,发挥群体行为的影响力从而达到企业的目的。比如说在中国,来肯德基餐厅消费的人通常都喜欢与家人或朋友一起,希望享受休闲的时光。肯德基针对这样的消费诉求,一直在电视广告中营造出一种充满温聲、团圆、分享的形象,这样明确界定的群体特征可以加强消费者的认同感,从而促进整个“圈子”的消费。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2018经典推荐三:互联网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金管理的发展历史

当代的现金管理已能够对企业的资金流进行“实时监控”,帮助企业快速掌握现金周转各环节的状况,为企业的资金管理提供个性化的“专业服务”,针对多样化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全面咨询,并对企业的现金周转铺设“网络高铁”,保证企业充分享受数字化和网络化所带来的方便和快捷。

(一)从钱庄、金匠铺起源

我国的现金管理活动始于明朝。当时的货币,官方和民间都可以铸造,因此,当时流通于世的货币质量参差不齐。钱庄作为专业进行货币兑换的机构便应运而生,把当时铸钱成色不一、市值不同等问题解决了。货币兑换成为钱庄当时的主营业务。

在国外,英国的金匠铺是最典型的现金管理机构,在保管人们金子的同时,利用存余的金子去借贷以获得一些利息收入。发展到后来,金匠所开具的收条能代替硬币或者贵金属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因而,收条作为一种变相的票据货币便出现了。金匠铺则作为当时的金融机构向市民们能提供现金管理的服务。

(二)发展到票号

在商品时代就有了钱庄,而人们当时交易的最主要媒介是金、银等贵金属。当有大宗商品需要进行买卖时,运送货币便成为当时人们最为头痛的事情,因为当时的交通工具只有马车。比如说,商家要批发一车上等的绸缎,他们需要运送一车子沉甸甸的银元去购买货品,交易完成后还要运输货品。这个运输的过程不仅仅是耗时费力,影响交易效率,更重要的是,它让银元承受着巨大的安全风险。此时,为解决这个问题,更为高级形式的现金管理机构出现了——票号。

会票和期票是票号当时的主要经营业务。会票也叫即期会票,相当于一种现金的凭证,即到即兑。而期票是一种长期会票,需要在双方约定的时间里兑付。针对客户想提前提取使用未到期票的需求,票号创造了让利预兑的票据贴现业务,贴现率为 1%。

这样,原有的现货结算方式便被票号改革了,有效地解决了商品货币不易运输和保管的问题。人们进行交易时,不再需要运输一袋袋沉甸甸的银锭,以往规模庞大的运银镖车也慢慢被舍弃。这种减少交易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的理念奠定了现金管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早期的金融机构所提供的现金管理服务只有通过手工完成的货币计量、兑换和存储等最基本的业务。现金管理还停留在一个比较低的层次上。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在对用户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里,很多学者从顾客感知价值的角度出发来进行考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研究在相关理论的文献综述基础上,也从用户的感知价值角度出发,建立互联网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用户感知价值模型,包括价值功能、成本感知、风险感知、价值情感和价值社会这 5 个纬度,根据前景理论、主观期望效用理论、归因理论等引入调节变量——风险态度,最终建立互联网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用户感知价值和使用意愿的理论模型。

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真实的用户数据以进行实证分析,探索影响互联网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用户使用意愿的因素里是否大部分来自于用户的感知价值,而具体它又是通过哪些纬度去影响用户的行为决策。然后,再进一步探究用户个人的风险态度是否显著调节了用户感知价值和使用意愿间的关联关系及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试图发现在市场推广的初期,互联网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运营商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影响用户的感知价值,从而争取更多用户的试用;而在用户对产品形成一定的感知后,互联网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运营商又需要注意从哪几个层面努力去满足用户的需求,从而令其产生持续使用的意愿等等,从而大大提高互联网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运营商的市场营销回报率。

1.2.2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企业竞争的核心是资源,而客户资源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要在一堆竞争品中获得客户的青睐,企业需要为客户创造出其他竞争者所无法比拟的价值,即独特的顾客感知价值。因而,自顾客感知价值这个概念面世至今,国内外很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理论,但是针对具体行业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基于顾客感知价值理论研究影响互联网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用户使用意愿的因素有哪些,提升感知价值理论的实用化水平。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互联网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相关研究

2.1.1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与互联网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相比,互联网金融概念更广,至今为止,没有统一的概念。大部分市场人都将互联网金融广义定位互联网企业进行金融。还有一种概念是金融互联网,市场上大部分人定义为传统金融企业进行互联网相关业务。现在来看这两种概念的正互相渗透,所有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都被称为互联网金融

陈一希,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杭州支行,他提出,互联网金融是一个新兴领域,在云计算、搜索引擎、社会化网络等方面进展快,是一种现代科技,融合了互联网与统金融行业。跟上一段所描述一致,主要为两个方向。一个是互联网行业向金融方面渗透;一个是金融行业通过互联网来改进现有模式。两者都在互相渗透融合,产生新的生态。

谈浩(2013)在广义上定义互联网金融是指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新兴金融模式。第三方支付公司、网络小贷公司、金融中介公司等都是互联网金融的组织形式。资本市场全部依靠互联网进行融资的模式和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的模式都不在狭义的互联网金融领域内。狭义的互联网金融是指单纯把互联网当成金融中介,而不是靠证券公司、银行等中介进行资本的流转。

本文研究的互联网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是互联网金融在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销售渠道上的一种创新,有效整合支付、交易和理财等业务, 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为客户提供多样化、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从而促进虚拟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理论上,只要有网络和通信能够到达的地方,都可以成为它的市场范围,大大弥补了传统现金管理理财类产品以物理网点为主要销售渠道的缺陷。并且,它还关注银行等金融物理中介所忽视的那一大部分中等和中下等收入群体,实现了营销学中“长尾效应”。

2.2 用户感知价值相关研究

2.2.1 顾客感知价值的内涵

德鲁克于1954年在《管理实践》首次提出顾客感知价值(Customer Perceived Value,CPV),他认为顾客购买和消费的是价值,而不仅仅是产品。而后,Porter(1985)的《竞争优势》中指出:“买方价值链”,他认为企业为买方创造的价值只有在买方感觉到以后才会得到溢价的回报。

Zeithaml(1988)认为顾客感知价值是:用户会在消费服务或者产品中权衡利益与成本,进而得出总体的感知评价。他认为感知价值包含:1)感知利益对感知价值起到关键作用;2)支付价格对感知利益的影响;3)货币在感知价值中的影响;4)用户通过对比支付与收益后权衡的就是价值。 Anderson et al(1993)提出顾客感知价值中用户的货币成本就是他所支付的成本,而感知价值就是对这些货币成本的感知效用。

Kotler(2003)把顾客价值看作一种剩余价值,是消费者在消费时所获得的价值总和减去所付出的成本总和之后所剩余的那一部分;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成本被进一步细分为货币成本和非货币成本,而非货币成本里又囊括了体力层面的、精神层面的、时间层面的等;而价值总和则包含了一切消费所得,比如工作人员方面、产品质量方面、形象认同方面、服务态度方面等。Monroe and Krishnan(2005)也认为顾客的感知价值是顾客在消费时相对于所付出的其所能感知到的收获。在 Monroe and Krishnan 的基础上,Wood and Scheer(2006)扩充了感知成本的概念,提出成本除了有形成本还包括无形成本——感知风险。他们提出,感知风险是有别于有形且可定量的货币成本的一种对消费预期不确定的感知。这种无形且不易定量的成本,对比可定量可确定的产品价格来说,更显著地影响着消费者的决策行为,因为一般的理性消费者都趋于风险规避型。

Parasuraman and Grewal(1994)提出顾客感知价值的概念是动态的,消费者会权衡购物产生的感知成本和感知利得,并不是单纯取决于某个特定因素。Holbrook(1996)提出顾客感知价值是一种消费体验,具有互动性、偏好性和相对性,认为产品是通过消费互动和消费者体验而有价值的,而这种消费体验价值会因个人偏好和消费情景的变化而变化,并不一成不变。 Gronroos(1996)认为顾客感知价值是消费者在使用产品或服务过程中对服务、产品、信息等的主观评估过程,是企业与消费者关系价值的形成过程。Woodruff(1997)也把在一定的使用环境中对商品个性、产品性能及感知偏好的消费者评价定义为顾客感知价值。董大海等(2005)明确指出,在与消费相关的所有过程中都包含了顾客感知价值。在顾客购买或使用产品前,顾客感受到的价值是期望价值;在使用过程中及使用后的感受是顾客的感知价值。成海清(2007)认为,顾客感知价值是在互动的过程中用户感知到的跟产品或者服务相关的相近的或者一致的感知和评价。

第三章 研究模型与研究假设 ............... 27

3.1 研究模型的构建 ..................... 27

3.2 研究变量及定义 .................. 29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33

4.1 问卷设计思路 ............... 33

第五章 数据分析 ........... 41

第六章 结果与讨论

6.1 研究结果及分析

本研究在上一章详细地对互联网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用户感知价值的纬度构成、它对使用意愿的影响作用以及风险态度在这两者关系上的调节效应进行了回归分析,假设检验的结果汇总于下表 6-1。

结论

本研究从顾客感知价值的角度出发,研究影响互联网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用户使用意愿的因素。在对感知价值理论、行为意愿理论以及风险态度相关理论的文献研究上,结合互联网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特征,引入风险态度这一调节变量,提出互联网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用户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的模型和研究假设。

然后再通过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了 248 位使用该类产品的用户相关信息和数据,进行了数据的信度与效度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相关分析、逐步回归与层次回归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研究假设,发现构成互联网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用户的感知价值有 5 个纬度,其中显著影响用户使用意愿的是互联网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功能价值和情感价值这两个纬度,而用户的风险态度又对这种关系起到了显著的调节作用,具有的调节效应是,越趋于风险厌恶型的用户,所感知的功能价值和情感价值越少,因而越不容易产生使用互联网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意愿,反之亦然。

最终对此数据分析所得出的结果进行了探讨和归纳,进而分别从产品设计层面和营销策略层面提出具有指向性意义的营销建议,供互联网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运营商参考。具体是:(1)从产品设计到营销推广,注意提升互联网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功能价值和情感价值。注重功能的多样化、亲民和获取容易,运营商可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产品的收益率与资金流动性的平衡;一方面是操作界面的友好亲民,比如屏幕显示效果,操作步骤的简便等等,另一方面是及时完善能满足用户生活需求的各种功能,最大限度地让用户的生活更加便利的同时,多层面多方位满足用户的各种现金管理需求,可考虑多品牌战略和多平台合作方式。为进一步加强产品的情感诉求,运营商还可以考虑从添加娱性功能和增加用户间互动的版块来实现。(2)主要针对风险规避型用户开展营销推广策略的创意设计,利用忠诚用户的亲友推荐和专家的舆论引导,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并且帮助风险规避型用户对产品相关信息的搜寻,提升他们对产品的了解以增强对产品的信心,提高使用产品的可能性。(3)结合用户的媒介接触习惯,选取恰当的广告形式和内容通过合适的传播渠道与用户进行有效的沟通,并且针对现阶段用户终端向多样化、智能化和移动化发展的趋势,不断加强平台产品的终端兼容性和提升用户在不同终端转换使用产品的体验。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2018经典推荐四:我国水产品冷链物流绩效评价研究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我国水产品生产和消费状况

(1)我国水产品产量逐年稳步增长

从1990年至2012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连续23年居世界首位。《2013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达5907.68万吨,人均占有量达43.63千克,渔业产值达9048.75亿元。

(2)生产加工及消费区域化特征明显

从1-2表中可见全国水产品产量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且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基本保持稳定。其中排位前6的山东、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辽宁水产品产量2010年占到全国总产量的64.6%,2011年占到64.7%。从表1-3中看出全国水产品加工量同样集中在沿海地区,其中排位前6的山东、福建、浙江、辽宁、广东、江苏水产品加工量2010年占到全国总加工量的85.4%,2011年占到85.8%。

1.2论文框架

本文从研究背景分析、国内外研究成果的总结入手,在对相关概念、研究范围进行界定的基础上,结合绩效评价的基础理论和水产品冷链物流的目标、功能和特征,提出我国水产品冷链物流绩效评价的体系模型,提出水产品冷链物流绩效评价指标模型并以该模型为框架设计水产品冷链物流各环节及整体运作的评价指标。使用实证企业的实际经营数据及部分算例数据,运用成熟的权重确定方法和绩效评价数学方法对水产品冷链物流各环节及整体运作的绩效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水产品冷链物流的绩效改进措施,建立相关模型对绩效改进措施进行仿真验证,最后得出本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2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

2.1.1概念界定

(1)冷链物流

关于冷链物流世界各国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定义。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将冷链定义为“贯穿从农田到餐桌的连续过程中维持正确的温度,以阻止细菌的生长。”欧盟将冷链定义为“冷链是指从原材料的供应,经过生产、加工或屠宰,直到最终消费为止的一系列有温度控制的过程。”欧盟的定义强调冷链的实际操作和运作的规范化,美国的定义更加注重供应链的全过程。

可见我国关于冷链物流的概念随着冷链物流的发展而逐步完善的。我国关于冷链物流的三个定义虽然各有侧重,但都强调了“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低温环境”和“品质保障”三个方面,都抓住了冷链物流的核心要素。《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中给出的定义明确指出冷链物流是一条特殊的供应链系统,更加强调从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的协调与衔接,更加全面科学,本文倾向于此定义。

(2)水产品冷链物流绩效

不同学科、不同学派对绩效有着不同的理解。从管理学的角度看,绩效是组织期望的结果,是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展现在不同层面上的有效输出,包括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两个方面。。从前文对冷链物流的定义看出,水产品冷链物流绩效强调的是冷链物流的功能,但是冷链物流功能的承载者和实现者是冷链物流企业或者冷链物流供应链,也即具体的组织,因此,本文从组织绩效的角度来研究冷链物流企业和冷链物流供应链的绩效。从管理学界众多学者的研究结果看,对于绩效的理解可分为三种观点:将绩效视为一种结果、一种行为(过程、或是结果与过程的结合体。

上述对绩效的不同理解虽然在认识上各有侧重,但基本上都强调了绩效与特定目标的紧密关系。具体到水产品冷链物流领域,各冷链物流参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古典经济学中把追求利润最大化视为企业的基本目标,本文将此目标视为水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的自身目标。然而在当今的经济社会大环境下,企业存在的目的还包含市场道德伦理、社会责任、创造顾客价值等多层涵义。管理大师德鲁克强调将企业目的误认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观点源自一种错误的观念:将工商界人士的利润动机等同于其理性行为与正确行动的指引,利润只是企业的一种绩效结果。换句话说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要受到伦理道德、社会责任等因素的约束,而企业在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方面表现优秀就会赢得客户和社会的信赖,反过来会促进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实现,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本文将该类目标视为水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的社会目标,因此水产品冷链物流参与企业应兼顾企业自身和社会双重目标。

2.2本章小结

本章采用《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中的定义对水产品冷链物流进行界定,结合绩效管理的相关观点,提出水产品冷链物流绩效应是各相关主体为实现其组织自身目标和社会目标而采取的计划、组织、控制等管理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的总和。进一步指出水产品冷链物流绩效评价应是对水产品冷链物流整体、各节所进行的事前、事中、事后分析评价,是对整个水产品冷链物流的整体运行效、供应链节点企业、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协同关系所做出的评价和改进。确定了本文的研究范围是水产品供应链中的流通环节,渔业生产环节和最终消费环节不作为本文的研究内容。本章对、平衡计分卡、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等绩效评价指标设计方法,层次分析法、网络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关联度法、逼近理想解法等数学绩效评价方法以及系统动力学绩效仿真方法进行了理论总结,对其基本原理、理论框架和基本方法进行了说明。

3水产品冷链物流绩效评价体系构建.......43

3.1水产品冷链物流的功能、目标及特征......43

4水产品冷链物流绩效评价指标设计.....61

4.1绩效评价指标总体设计.......61

5水产品冷链物流绩效评价.......83

5.1绩效评价方法选择.....83

6绩效改进措施与仿真

6.1水产品冷链物流绩效改进主要措施

6.1.1快速响应和延迟策略

传统的商业模式依据对市场需求的预测来组织生产,根据预测到的市场信息预先准备大量库存,是预测和生产驱动的、由供应链前端到后端的商业模式。但是由于技术手段和信息获取的不充分,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往往得不到保证,甚至会出现较大偏差,如果过多地预先生产产品,就会造成很大的库存风险。对于水产品来说,库存量越大、库存时间越长,造成的损失就越大。出于市场竞争的需要和现代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便利性,供应链成员企业通过信息共享和紧密协作形成了快速响应型商业模式,该模式是由销售驱动的、由供应链后端到前端的商业模式,可以降低供应链整体库存、消除重复环节、减少客户获取产品的最终时间。

快速响应型商业模式的核心是基于时间的竞争,而时间的竞争在于企业是否具备将客户化定制和物流供给的准时性尽可能向后延迟的能力。即在获得完全的釆购信息之前不进行生产甚至不进行原材料的采购,在接到客户的具体要求时再开始针对性的生产和釆购活动,在运输配送环节同样如此,只有在接到订单后,再进行库存产品的分拨配送,此时企业才全力以赴用最短的时间将产品送达客户手中。在水产品冷链物流中,同种水产品的不同商品类型在成分上没有本质的区别,生产加工过程相对简单,即分级、分割、包装、冻结。理想的做法是在接到订单之前不进行分割和包装作业,而是根据客户订单在水产品具体部位、包装大小、包装印刷等方面的要求再进行生产加工。这样既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客户需求,又降低了库存压力。不难看出,延迟策略对企业的生产工艺、生产柔性、供应链上下游的协同、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7结论与展望

7.1主要结论

我国水产品产量连续20多年居世界首位,水产品作为高蛋白、高营养的食品,也越来越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对水产品的需求逐渐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质量型的需求越来越大且有较强的增长潜力。然而我国水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水产品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物流效率不高、水产品物流损失严重、食品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无法切实得到满足。

绩效评价作为一种管理手段,能够衡量水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状况,找出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找出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釆取相应的改进手段,从而推动我国水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水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目标与特征、水产品冷链物流绩效评价体系的系统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保障质量安全是水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首要目标。从物流的基本职能来说,如果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得不到保障,那么水产品冷链物流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从成本角度来说,本文认为质量损失成本是最大的成本;从食品安全角度说,保障质量是关系民生的重要问题;从发展的角度来说,保障质量安全是水产品冷链物流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

(2)水产品冷链物流绩效评价必须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天经地义,但企业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没有社会资源和大环境的支撑,企业也难以取得较高的盈利能力。事实上,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统一的,企业保持全程冷链的低温环境、加快物流时间、保障产品质量不仅有利于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提高盈利水平,而且对于降低社会财富损失、保障民生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在评价指标的设计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水产品冷链物流绩效评价必须有完善的评价体系。首先,绩效评价必须清晰地传递水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目标。其次,水产品冷链物流绩效评价不同于单个企业的绩效评价,因此绩效评价要突破企业边界、突破流程边界、突破职能边界,强调供应链协同,同时要兼顾各参与主体的利益诉求。再次,评价指标的设计要有明确的导向性,在关键指标权重的设定上要有所偏重。最后,绩效评价的目的是绩效改进,绩效评价工作结束并不是终点,而是绩效改进的开始。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2018经典推荐五:基于能力系统演进视角的企业转型成长过程研究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问题的提出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社会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其中GDP总量连续增长达二十倍,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成为新兴经济体的领导者⑴。但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国内经济发展长期过度依赖资源开发粗放模式的制约,加上国内基本建设投资减缓等因素的影响,国内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压力前所未有。

事实上,中国经济转型从更加完整的视野去看,是世界经济发展中技术变化、经济环境变化相互影响的结果。在信息和网络技术加速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技术、资源、市场等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比任何时候都来得快速和充分,自然资源、技术和资本等禀赋占有和发展的不平衡,形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这种力量自然带来区域经济转型、增长的机会,带来产业(由企业和企业群构成)升级、转型的机会,当然也带来转型变化的阵痛甚至失败的风险。就像我们上海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重点发展电子通讯、医药和现代装备制造等高科技、高技术现代产业,以及金融、港口、物流等充分发挥知识、资金和地域优势的现代服务业,淘汰或者减少传统纺织和一般工业产业的比重,在此过程中充满了困难和挑战,近几年地区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在国内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但调整结构,重新积聚能力、布局资源,就是为了实现经济新的增长。

宏观经济转型是一个战略性的系统工程,能否成功的基础其中一个决定因素就是微观经济转型能否顺利进行,亦即相关企业的转型和新兴企业和经济组织的兴起。企业,是经济系统中的细胞。从经济环境对于企业的影响来讲,一方面处于成长阶段的经济环境给予企业以更多的成长机会和空间,考验企业面对变化环境捕捉机会追求新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处于转型和变化时期的经济环境,当然也是考验企业能否面对环境的变化(剧烈的或缓慢的)做出适应性变化以求得生存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1.2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2.1研究方法

在本研究中,综合采用了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结合本文的研究对象与问题,系统地搜集、梳理、归纳与总结国内外相关理论和研宄的文献资料,沿着企业成长理论特别是企业能力理论的研究逻辑脉络,一方面整合和吸收成果,构建企业能力体系框架和内容,另一方面找到本文的研究机会。本研究运用meta分析方法,查询、蹄选得到41篇与企业能力和成长相关的文献,得到关于企业成长的能力要素,梳理、归类得到一般企业的分层能力,继而构建企业能力体系并进行下一步研究;同时,开展企业能力对于企业成长作用及其机制的相关研究。

2、案例研究法

在实证部分,本文选取案例研究作为主要的论证方法。我们选取了一例有代表性的、典型的案例,进行了深度研宄,验证本研究的模型和假设,得到的结论有助于加深对同类事件与事物的理解。

本研究中选取高科技企业作为案例,其出发点主要在于该等企业处于近乎完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本文作者有机会在企业历经‘‘创始成长成熟说变”不同发展阶段,时间跨度长达近十年进行相对完整和深入的扎根考察。通过研宄和梳理企业内部能力系统的构成和演变,以及考察环境变化、企业能力变化和企业转型、企业成长的各种要素及行为、演变路径和效果,其结果具有一般的借鉴作用和普适性。对于企业不同转型的类型与作用,本文同样以小案例支撑的方式进行说明和佐证。

3、扎根分析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扎根研究的方式,深入企业发展和运作过程实际,考察在高科技企业成长过程中伴随业务的战略选择开始,经过快速成长期和成熟期,乃至进入到脱变和开始新一轮业务转型期的完整成长阶段和过程,分析和验证“环境一能力一转型一成长”的一般企业成长过程模型,研究能力系统在企业成长不同阶段的特征变化,探究和分析在动态环境中能力系统演进和企业转型对于企业成长的作用机理过程。

1.2.2技术路线

本研究的思路及技术路线,如下图所示:

第2章文献综述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般企业成长的过程模型,故文献综述将主要回顾企业成长理论,重点回顾企业能力理论、企业转型理论的理论成果和发展趋势,为后续的整合建立一般企业成长模型找到理论支撑及研究空间,为本研究找到理论建立的依据和切入点。

2.1企业成长理论

成长的英文概念为“Growth”,有发展、进化和生长过程的意思,指的是生物有机体由小到大发展的过程。

企业成长也是指企业的系统功能由不成熟趋于成熟、系统结构由低级趋于高级的优化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数量增加的过程,更是质的提升过程。

随着时代的发展,研究企业成长的理论在不断完善,研宄的角度不断拓展,形成了众多关于企业成长问题的研宄学派。关于企业成长理论的发展,一般可以通过如下从经济学和管理学两大视角进行归纳,观察其演进脉络。

2.1.1企业成长理论的经济学视角

企业以及企业成长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杰出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在1776年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文中提出了分工、劳动效率以及市场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分工以及规模报酬递增的原理被认为是分析企业成长的理论渊源。

与亚当斯密和马歇尔不同,乔治斯蒂格勒从“功能分工”视角,根据产业生命周期分析了企业成长的一般规律,重新解释了基于规模经济利益的企业发展过程。市场规模较小,这个阶段的企业成长主要通过企业内部的分工来实现,企业大多是“全能”企业。随着产业和市场的扩大,原有企业通过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实现规模的扩大。另一方面产业的社会分工扩大则导致企业数量的增加,因此,这个阶段两个范围的企业成长同时出现。斯蒂格勒是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奠基人之一,其最大贡献在于将企业成长同产业成长联系起来,并提出了基于“专业化”获取规模扩大的企业成长逻辑,为迈克尔波特倡导的基于竞争战略的企业市场定位及成长理论奠定了基础。

科斯的《企业的性质》中对于企业和成长的经济学研宄,开始定义企业及其成长边界,直接聚焦到主体——企业。科斯的原创性贡献,使经济学从零交易费用的新古典世界走向正交易费用的现实世界,从而获得了对现实世界企业行为较强的解释力。

在经济学发展过程中,无论古典经济学还是新制度经济学,对于企业成长性质的认识也处于不同的状态,都对企业成长进行了系统分析,具体见表2-1所示。

2.2企业能力理论

2.2.1从资源理论到核心能力理论

研究企业成长中内部要素的作用,首先得到揭示的是企业资源论,而企业资源论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彭罗斯的工作。

彭罗斯指出企业是资源的集合,企业资源集合的异质性决定了企业的异质性,这正是企业业绩差异的主要来源。她认为企业拥有的资源状况是决定企业能力的基础,由资源所产生的生产性服务发挥作用的过程推动知识的增长,而知识的增长又会导致管理力量的增长,从而推动企业演化成长。企业内部总存在着未利用资源,这成为企业创造能力的重要来源,因此,创新是企业的内生过程,创新能力对企业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彭罗斯在继承熊彼特传统的基础上,步出了新古典理论的均衡分析框架,把管理功能作为企业成长的解释性变量,把知识的增加定义为基于内部资源的企业成长的主要动力,为当代动态核心能力观奠定了理论基础。

国内学者王国顺和王毅等在总结国外有关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观点(主要有:整合观、协调观、网络观、组合观、知识载体观、元件一构架观、平台观、技术能力观、过程观、资本观等),认为核心能力的本质是企业中一系列知识和技能的结合,并指出核心能力具有整合性、延展性、独特性、用户价值和难以复制性,能为企业带来超强的市场竞争力。

不可否认并且客观实践也证实了:随着外界环境和企业内部因素变化,一般意义上的核心能力只能对企业形成暂时的竞争优势,原有的核心能力、惯例可能会变成能力刚性而阻碍企业获得新竞争优势的力量,因此企业如若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就必须考虑建立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现实中企业固守传统优势而丧失发展机会的例子不胜枚举:诺基亚在智能手机产品竞争中的落后,柯达在数码相机时代遭遇破产。

当考察企业的核心能力从企业内部加入环境因素,从静态走向动态,则动态能力理论的产生也就是必然的了。

第3章企业能力体系的构建与作用研究......27

3.1企业能力及其系统构成研究的回顾........27

3..1关于企业能力研宄的主要观点回顾........27

第4章企业转型的类型与作用研究........47

4.1企业转型的分类研究.......47

第5章企业成长的过程研究......69

第6章案例研究:以S公司为例——一个能力与转型共同作用于企业成长的案例

本章将研究一个科技企业从创业开始,在动态环境中的不同成长阶段能力演进和转型成长的真实案例,分析不同阶段能力构成、特点及其变化,实现企业转型成长的过程,验证本研究所构建的“环境一能力一转型一成长”的企业成长过程模型及其相关研究假设。

6.1案例的选取和研究方法

6.1.1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尤其是单案例研究使用的范围之一就是通过纵向研究来展示现象随时间变化而发生变化的过程。一般采取时序分析的技术,即找出特定的指标,划分合适的时间段,提出先后出现事件之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这与教授对于案例研究的意义(相比较其他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最重要的价值在于突出情景、展示过程和揭示关系)也是一致的。指出与大样本的实证研究相比,案例研究可以更贴近理论构念,通过对对象的细节进行丰富的描述,告诉读者“黑匣子”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并发掘随着时间的演变,现象背后隐含的动态机制是如何起作用的。

案例研究数据收集的一个主要优点就是有机会使用不同来源的证据,Yin确定了案例研究的几个定性证据的来源,包括文献、档案、访谈、直接观察、参与观察、实物证据等六种,他们之间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多种来源资料有利于研宄者全方位的考察问题,相互印证形成证据三角形,发展融合的线索。因为多种证据来源对同一现象进行多重证明,证据三角形解决了案例研究中的构念效度问题。

案例研究的有效性及其实现形式(信度和效度)任何研究都有相应的评价其有效性和相关性的标准,案例研究方法不同于数理统计以及其他数量研究方法,它有自己的一套评价标准,主要有四种测试方法,即构建的有效性(用来检验研究是否已经为要研究的概念建立了正确的可操作的测量标准)、内部有效性测量(即研究者的推导符合逻辑和正确的因果关系)、外部有效性(即研究结论是否能够推广)和可靠性(数据收集过程能够被重复,具有客观性)。

第7章研究结论及展望

7.1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系统研究企业能力的构成要素和企业能力体系的构成方式、演变过程,通过小案例研究不同类型企业转型对成长的作用,通过理论推演对企业成长的分段过程和特点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典型案例的扎根分析,实地观察环境、能力和转型在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与特点,系统提出企业业务转型、公司治理转型和企业管理转型三种类型构成企业转型,构建企业能力体系,并重点从企业能力系统动态演变和作用的视角分析企业能力系统的构成、动态演化和与转型共同作用于企业成长的过程,建立‘‘环境一能力一转型一成长”的企业成长过程模型。

本文的主要成果是指出了企业可持续成长与企业转型和能力系统之间的关系,即转型是企业成长实现质的变化的关键,能力系统则是实现转型的基础要素,能力和转型共同作用于企业成长,最终实现企业成长的组织目标。最后在能力、转型和成长三者关系和作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企业成长过程的整合模型,经过典型案例的验证,符合现代企业运作和发展的规律。

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企业不同的能力依据其作用可以分为主导能力层、动态能力层和职能能力层;企业能力体系是一个由分层能力构成的系统;不同能力和能力层相互作用构成企业能力体系并在企业成长过程中演进成长;

2、企业成长过程中的转型可以归类为业务转型、治理转型和管理转型三种类型;企业转型与企业能力体系之间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企业的成长;

3、动态环境中企业转型成长的过程,就是企业能力体系的演进和转型发展共同作用的过程。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2018经典推荐六: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研究

1引言

1.1选题背景

上世纪80年代,以制造业为代表的美国企业的生产率大幅下降,远落后于曰本等新兴经济体。这表明企业所实行的以科学管理为基础的人力资源体系已经不能够满足当时的经济发展需求。随着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竞争性大大加强,人力资源的战略性地位在组织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组织绩效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了恢复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美国企业逐渐开始关注日本企业将员工参与、培训、团队合作和工作保障等项目纳入人力资源管理的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学术界也开始逐步探究其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

因此,尝试改变原有的以科学管理理论为基础而产生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逐步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和发展的新方向,同时也成为当时美国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专家和学者最为感兴趣的研究点。事实上,从“富士康”连跳事件开始,我国企业的管理者幵始对员工的管理模式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型相比,以员工参与和分享为新特征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得到诸多企业的青睐,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新方向。与此同时,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步消退,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减少使得员工离职变得更加容易,这导致越来越多的企业面临着员工离职的困扰。有研究显示,员工离职给企业所带来的损失达到企业税前收入的17%。在此背景下,研究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有着一定实践意义。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西方学者对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的研究大都集中在组织层面,集中探讨了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组织绩效带来的积极或消极影响。研究的思路是以某个理论为基础,探究影响绩效的中介效应或和调节效应(图1-1)。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作为新兴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众多学者的研究表明,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于企业绩效的提高有着显著的作用

1.2研究意义

本文假设模型的构建主要剖析了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离职倾向的作用过程。本研究以推动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的本土化研究为出发点,尝试检验西方管理模型在中国情境下的应用。在发掘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过程中,完善和补充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背景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学术研究。

以往的研究为基础,本研究的贡献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本研究以本土化为研究背景探讨了西方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在中国的应用。以以往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研究中的概念和在实践中的应用为基础,确定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变量的维度构成;以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为依据,确定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的信度和效度;将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不同维度的效果分别进行检验,以判断高阶因子的总体效果的影响。

第二,本研究剖析了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离职倾向的作用。在中国特殊国情下,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和员工离职倾向在理论和实践上到底存在怎样的影响机制是本文想要论证的重点。理论上,以资源基础理论、角色行为理论、一般系统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为主要视角进行的,深度剖析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与员工离职倾向的关系;实践上,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检验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离职倾向作用路径的形成。

第三,现今中国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对员工培训、参与决策的权限力度投入不够,忽视了员工组织认同的影响,进而导致员工离职倾向上升,造成企业的不稳定。不得不承认的是,无论是人力资源的投入、开发还是应用,我国企业与发达国家的企业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本文引入组织认同作为中介变量,试图揭示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离职倾向作用的影响,并检验组织认同中介效应,打开了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离职倾向作用机制的黑箱。研究结果有助于帮助企业提高稳定性,为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相关研究进展及评述

2.1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研究综述

人力资源管理是以科学管理为基础,对企业员工进行甄选、培训、工作设计、绩效考核等活动的一门学科。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更加强调以员工参与为出发点,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它在企业人力资源过程中,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的体现。与之相呼应,体现在理论层面,以人为本则更多地促进员工组织认同的增加。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符合理论发展趋势,在研究主题的理论上具有可行性条件。

2.1.1定义

目前学术界对这种最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名称并没有达成一致。而其之所以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定义的原因在于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的内容太广泛,且名称也没有统一。比较盛行的名称有弹性工作系统、高绩效工作系统、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最佳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高参与工作系统等。一般意义上来说,以上的关于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的称谓都是可以互相替代的。相关的研究表明,高绩效工作系统和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是使用较多的两个提法。有学者认为,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是企业界经理人员的习惯表达,而高绩效工作系统是学术界的习惯表达王虹,。和认为高绩效工作系统的叫法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因而主张将之称为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本研究采取了这一建议,将之称为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表1-1是各种称谓的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的研究汇总。

2.2离职倾向的相关研究

2.2.1概念

离职是指企业员工终止与企业的劳动关系,不再从企业获取劳动报酬的过程。Price认为职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员工受个人主观倾向的驱使离职,称之为员工主动离职;二是企业作为终止劳动关系的主体清退员工,称之为员工被动离职。被动离职的原因很多,比如宏观经济环境较差、企业效益较差等,大都受不可控因素的影响。而主动离职则是员工主观意愿的体现,不利于企业的稳定性。员工的主动离职的可控性较强,越来越成为企业管理者和学术界关心的议题。

2.2.2分类

离职倾向可以分为员工主动离职倾向和员工被动离职倾向两类。

(1)主动离职倾向

主动离职主要受到宏观层面的组织因素影响和微观层面的员工个人因素影响。组织分配公平和程序公平不合理、内部流动受阻、与上级领导的关系、竞争对手猎头行为、工作的难易程度、工作时间安排的不合理等都是员工离职倾向产生的组织因素;员工的家庭原因、个人的职业发展诉求、身体健康状况、结婚需求、生育、搬迁等原因是产生员工离职倾向的个人因素。

(2)被动离职倾向

被动离职倾向主要是由环境等不可控因素引起的,原因主要包企业效益不景气、企业组织结构或层级调整、企业破产、兼并和重组。被动离职倾向的产生,往往并非员工自我生成的心理意愿,具有被动接受的特殊性质。员工离职倾向和离职行为的发生,会给企业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正面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组织正常的新陈代谢得以顺利的实施,为企业引进人才创造了条件。②有利于保证企业的活力,为创新创造条件。③员工的主动离职能够为个人谋取更好的职业发展空间。④低效率或冗余员工的清退能够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生产效率。⑤个别极端员工的离职有利于增进组织的凝聚力和员工的组织认同。负面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企业的核心团队或高端人才的流失会对企业的竞争力造成负面影响。②员工出现大规模的离职倾向,会使企业陷入不稳定甚至是动荡的氛围,影响企业的运营。③新员工的招聘、培训和岗位磨合成本巨大,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④部分高端人才的流失有可能会增加竞争对手的实力。⑤部分拥有离职倾向的员工降低企业的机密数据或者是关键技术的保密意识或措施。⑥大规模的员工离职甚至会造成企业的倒闭或是破产。

3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元模型的构建及对离职倾向的影响........33

3.1变量的研究网络和语义分析........33

3.1.1数据来源.........33

4组织认同中介效应和程序公平调节效应的检验......65

5构建社会网络的人力资源实践、工作嵌入和员工离职倾向的协同演进.......92

5构建社会网络的人力资源实践、工作嵌入和员工离职倾向的协同演进

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是一项复杂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包含众多因素。同时,关于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机制的“黑箱”还有待国内学者进一步挖掘。大样本的数据分析有利于剖析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作用过程中变量之间的联系,但针对性的深度解剖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的作用机制则是量化研究的不足。Berg更是指出,与以大样本数据为研究基础的量化研究相比,案例研究的数据全面、详细和深入,且质化分析的过程‘更为聚焦。作为定性研究方法,案例研究的优势在于对现实中复杂问题进行深度描述、考察和探索。按照学者徐细雄与涂未宇的建议,本研究采用案例研究方法继续分析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与员工离职倾向之间的关系。与量化研究的大样本随机抽样不同,案例研究采取的是以构建理论为目标的体现研究问题特殊性的理论抽样,再加上案例研究具有“聚焦”的特性,因此,选取合适的最能代表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特征的变量是本部分研究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王朝辉,陈洁光,黄霆和程瑜案也支持这一观点,认为案例研究更加适合研究某一特定领域的问题,尤其是将研究缩小后,成果就更加显著。因此,本文将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缩小至构建社会网络的人力资源实践来进行研究,理由如下:

企业构建社会网络的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工作嵌入的影响,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对员工离职倾向的作用过程的开放性解释是稀缺的。因此,本研究的问题是:构建社会网络的人力资源实践的影响因素包括哪些?他是如何通过社会网络资源构建起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的,倘若企业提供这种支持,他对员工工作关系中的网络建立和加强起到何种作用,进而对离职倾向的产生起到何种作用?三个要素之间如何协同演进?

6结论与展望

本文构建了三项研究(详见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三项研究作为一个整体,他们环环相扣,步步推进,构成论文的研究主体。第一部分研究细致展示了十年间期刊对人力资源管理、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和离职倾向三个变量的研究脉络,侧重于对研究主题的认识。第一部分研究是后续两个研究的基础,变量的研究脉络图指出,“离职”问题的研究居于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中间位置(图3-1),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6.1研究结论及理论意义

本部分研究的理论贡献如下:质性数据的统计性归纳可以帮助研究者理解研究对象的研究脉络,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指导。现有的内容分析仅限于对数据进行挖掘,忽略了数据与理论的结合,本文研究提出的元模型尝试从质性数据的语义分析结果出发,引入理论,进一步完善了内容分析的归纳逻辑。研究基于对哲学基础、数据来源、研究路径和构建过程的阐述,尝试从质性数据挖掘的视角出发,改进了内容分析的研究框架,并提出了元模型的定义:‘以文献中的文字材料(包括摘要、作者、关键词和参考文献等)为研究数据,利用数学统计原理和计算机分析手段,并按照规范化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和操作程序对数据分析结果进行以语言学的分析框架为基础深度挖掘,引入与数据对应的理论并与之相结合所构建的模型。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2018经典推荐七:市场分割条件下中国企业横向整合战略选择、管理模式与绩效的关系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全球化和经济转型一直是推动中国企业主要经营环境发展变化的主要推动力。随着中国加入 WTO,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导致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明显加快,“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跨国公司抢滩中国市场,结合自身所有权优势与中国的区位优势,迅速弥补了其原有的成本劣势并加快了对中国市场的占有,对中国本土企业构成了强大的竞争力(刘刚,李峰,2008;蓝海林,皮圣雷,2011)。面对跨国公司咄咄逼人的攻势,中国内向型企业和外向型企业的成本优势都在下降,且创新能力无法提升,在与跨国公司的竞争互动中缺乏制衡能力,同时在国内市场的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面对跨国公司在国内、国际市场的强势竞争,如何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成为摆在中国企业和政府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中国的市场分割性,是中国经济转型中制度安排的结果。中国的经济转型主要是以渐进式而不是激进式的方式推动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政府对各地方政府采取了放权式改革,赋予地方政府更大的经济管理权限,地方政府突破原有制度的行为受到默许甚至鼓励,这进一步导致各区域差异和市场分割程度的扩大。然而,中国经济转型的渐进性和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各省市、区域进行经济转型的时间先后不同,导致经济发展程度差异巨大,广东、上海等沿海最先进行经济改革,接着政府又先后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政策,一系列重大改革政策的先后、逐步推进导致中国市场被分割成越来越多的“小市场”,各地方政府在其管辖的地区范围内,设置各种产业壁垒以保护产生租金的企业。市场分割性的存在,导致在中国“跨省”的难度不亚于“跨国”的局面,为中国企业在国内市场的整合及孕育在行业内具有影响力的大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尽管学术界关于中国国内市场是逐渐走向统一还是市场分割性不断加剧还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话题(Young,2000;Naughton,1999;Xu,2002;白重恩等,2004),实务界已经充分认识到市场分割对影响企业战略选择及绩效的重要性。由 3545 位中国企业家参与的“2013 年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报告”的内容显示,我国企业家对与市场化相关的各项改革(包括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简政放权、推动民间资本有效进入金融、能源、铁路、电信等领域)的政策评价值均较低,且接受调查的企业家普遍认为与市场化相关的改革迫切性和难度都较大。该组数据说明,我国的市场化建设与改革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当前企业界对进一步建设开放化市场的需求迫切,也进一步说明,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市场分割性仍然是我国企业经营中所面临的主要情境。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市场分割性的存在,阻碍了中国企业有效实施横向整合战略和提升国际竞争力(蓝海林,2011),迫使众多学者认识到需要用整合国际市场的思维和研究范式来研究国内市场整合,但国内学者尚且没有在这方面展开丰富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从中国企业的横向整合实践来看,处于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分割性双重条件下的中国企业,在对国内市场进行横向整合的过程中,存在两种战略导向:追求全国整合或者追求地方响应(叶广宇,2010)。虽然已有学者指出,横向整合管理模式与横向整合战略的匹配程度是决定转型期我国企业整合国内市场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李铁瑛,2011)。但目前鲜有研究关注横向整合战略选择、管理模式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一问题做出回答。因此,本文引入 IR 模型来探讨中国企业的横向整合战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并探讨以下问题:

(1)在中国企业实施横向整合战略的过程中,实施全国一体化战略与地方化战略分别对企业绩效起着怎样的影响作用?

借鉴企业在国际市场进行整合的过程中,所面临着全球一体化和地方化两种压力,并由此决定了跨国公司的三种国际化战略选择:如果跨国公司面临的全球一体化压力(譬如,降低成本的意愿)较大并且来自于东道国的地方化响应的压力较小,那么全球化战略就是与其国际化运营更匹配的战略选择;如果跨国公司面临的全球一体化压力较小,而来自于东道国的地方化响应的压力较大,那么本地化战略就是与其国际化运营更匹配的战略选择;而当跨国公司既面临较大程度的全球整合压力,又面临较大程度来自东道国的地方响应压力,那么跨国化战略就是与其国际化运营更匹配的战略选择。这是根据 IR 模型对国际化战略选择给出的解释,但 IR 模型并不能解释企业为何做出这种选择,即在什么样的情境下,企业选择什么的战略,其绩效表现更好?这个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具体来说就是,我们首先需要回答,企业对全球一体化压力的回应(全球一体化程度)与地方化压力的回应(地方化程度)分别对企业绩效起着怎么样的影响作用;然后,进一步探讨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受到哪些内外部环境的影响。

中国市场所面临的经济全球化与市场分割性的双重条件,为研究企业对整合与地方响应的压力的回应与绩效的关系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情境。因此,本研究引入 IR 模型的相关研究来诠释中国企业的不同的横向整合战略选择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研究理论基础

2.1.1 国际化战略与 IR 框架

整合-响应(GI-LR 或 IR)框架是在跨国经营领域长期占据重要地位的重要研究范式,IR 框架最初产生于 Doz 和 Prahalad 在 1984 年完成的一项关于跨国公司战略控制模式的研究。该范式描述了跨国公司在向全球市场扩张时必然要面对的双重环境压力,一是全球一体化的压力,二是地方响应(或地方化)的压力。全球一体化的压力是指跨国公司为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率和竞争优势,在整合全球市场的过程中,要依据总体战略采取全球整合的方式来协调海外子公司的资源和活动;而地方响应的压力则是指跨国公司在整个全球市场的过程中,要根据东道国的政府规制、竞争环境和市场需求等的具体特点来组织它在全球的经营管理活动。

因此,其最主要的理论贡献在于提出,跨国公司参与全球产业竞争,可以从两个维度来发展竞争力。第一个维度——一体化,意味着跨国公司在各国或各区域经营活动的协调,试图构建高效的运营网络并最大化利用区位之间的相似性;第二个维度——响应或地方化,意味着试图对各东道国的各种特定需求做出回应。跨国公司可以选择只强调这两个维度中的其中一个,或者同时强调这两个维度。跨国公司对这两个维度不同的强调程度造成了三种基本国际化战略:一体化战略(integrated),多重心战略(multifocal)和本地化战略(local responsiveness)。同时,Prahalad 和 Doz(1987)提出的 IR 模型的理论贡献还在于,该模型允许通过更换情境设置将国际业务战略概念化。

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促使跨国公司(MNEs)必须同时进行全球一体化和地方响应(Bartlett,Ghoshal,1988,1992;Sohn,Paik,1995;Yip,1993)。一方面,快速变化的全球环境,譬如市场全球化以及产品和技术生命周期加速等,促使跨国公司必须发展全球战略。他们试图通过整合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协调全球业务以及开发高度标准化产品和营销方法。另一方面,尽管如此,在很多行业消费者仍然需要地区性的差异化产品,这些产品在标准,口味和感知需求呈现出实质性的差异。此外,跨国公司的内部管理实践必须进行调整从而匹配地方文化和法律授权的期望。因此,跨国公司如果在所有的国际运作业务单元实施标准化的策略和运营流程,可能彻底的忽略了子公司的特殊需求或子公司所扮演的在全球背景下有利于整个组织的特定角色(Adler,Bartholomew,1992;Morrison,Ricks,Roth,1991),从而导致组织的整体绩效降低(Doz,Prahalad,1986)。为了有效的处理这些差异,跨国公司必须重视地方响应。然而纯粹的多国化战略往往带来过于昂贵的成本以及对旨在最大化制造和营销的运营效率的全球价值链管理的繁琐性。

2.2 横向整合的相关研究

2.2.1 横向整合的国外研究进展

“横向整合”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马歇尔(1938)在《经济学原理》中对于规模经济的论述:由于企业扩大其不动产而获得了种种新的大规模生产经济,从而在相对低廉的成本上增加了产量,即导致了报酬递增。马歇尔认为企业追求规模经济是效率机制驱使,其结果是增强了大企业的支配地位。施蒂格勒(G. J. Stigler,1968)出于对效率理论的推崇指出,集中度较高的市场中的大厂商一般具有较高的效率,而产生较高效率的主要原因在于规模经济、先进生产设备和制造技术以及完善的内部组织和管理制度等(臧旭恒,徐向艺,杨蕙馨,2005)。在古典经济学领域,横向整合被视为由于生产成本降低、管理效率提高所体现出的规模经济效益。

在早期的研究文献中,国外学者通常用“横向整合”指代“产业横向整合”。Nourse和 Drury对产业整合的两种类型——横向整合和纵向整合进行了清晰的阐释:在纵向整合的过程中,通过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一系列生产流程的组合,大型的工业组织得以被建立起来;而横向整合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业务单位在某一个特定的生产环节展开竞争。一般看来,横向整合可以被视为企业发展的初期扩张阶段,试图在某个特定的业务环节获取垄断控制;而纵向整合通常发生在大型企业意图熟练的协调一系列生产流程的阶段。随后,Knapp(1950)在《横向整合过程中的合作扩张》一文中进一步指出横向整合意味着用同样的组织结构来生产更多的产品或提供更多的服务,描述了许多相同类型的商业机构在一股力量的控制下,而不管这种整合是否最终都形成了“合并”(Combination)。“整合”这个术语被广泛应用于指定几乎任何类型的联盟或业务单元的协调,而“横向”和“纵向”则被用来体现区分融合类型的特征。“横向整合”和“纵向整合”通常被用来描述两种不同类型的组织或结构增长方式,“整合”是一个逐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过程,而不是一种组织形式。“横向整合”意味着许多相同的业务单元归于一个通用的管理控制下;而“纵向整合”意味着在一个企业组织内实现工业流程的不同阶段——零售、批发、生产等——的燕尾榫结合或融合。

第三章 市场分割与中国企业的横向整合战略..................... 50

3.1 市场分割的形成与国内―联邦制‖市场 ................. 50

3.1.1 市场分割的形成原因 ..................... 50

第四章 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 61

4.1 概念模型的提出 ............ 61

第五章 研究设计与变量测量................ 78

第七章 研究结果讨论

本文以 129 家基于主业在国内市场进行跨省经营的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调查获得相应数据,对本研究所提出的一系列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得出了一些研究结果,其中一部分假设获得支持,而另一部分假设未获得支持,本章将对这些研究结果进行理论探讨,并进一步提出本文研究结论对企业管理实践和政府政策制定的启示。

7.1 假设验证总体情况

本研究基于理论分析一共提出了 14 个研究假设,通过强迫进入式复回归分析对所提假设进行了检验,其中 11 个假设获得支持,3 个假设未获得支持,具体的研究结果可见表 7-1。

结论

面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竞争格局的变化以及中国市场分割性的制约,中国本土企业急需通过整合国内市场,做强主业,提升国内市场竞争力,实现从“做大做强”到“做强做大”的转变。针对中国少数世界级企业(譬如,中集集团)的案例研究表明,实现这个目的的最佳途径就是实施横向整合战略提升企业在其主业上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进一步从成本和创新两方面构建国际竞争力。于是,横向整合战略就成为了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分割性的双重背景下中国企业的重要成长战略,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然而,“在中国当前的市场条件下,究竟哪种横向整合战略更适合中国企业成长?”或者说“在什么样的内外部条件下,选择什么样的横向整合战略,更能够促进企业绩效?”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高度关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市场分割性的存在,促使企业在国内市场整合所面临的难度甚至不亚于国际市场整合,也为我们引入国际化理论与 IR 模型来研究中国企业横向整合国内市场所面临的一体化-地方化战略选择提供了较好的嵌入情境。

纵观现有研究,一方面,有关一体化-地方化战略(IR)选择的研究大多是以西方发达国家背景下的跨国公司在全球市场的整合行为,而缺乏对新兴经济国家情境的解释。另一方面,IR 框架依旧无法解释整合战略选择与跨区域经营成败之间的关系,理论界迫切需要对这一难题做出回答。其次,当前学者们对一体化战略、地方化战略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且研究结论争议较大,这可能是由于没有考虑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造成。因此,本文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中国企业的具体情境和实践摸索,基于制度基础观与资源基础观,将环境层面和组织层面的影响因素整合起来,探讨在中国市场分割性的情境下,横向整合战略选择(一体化-地方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关系与作用机理,具体提出了以下问题:(1)在中国企业实施横向整合战略的过程中,企业对一体化与地方化这两方面压力的回应分别对企业绩效起着怎样的影响作用?(2)中国企业开展横向整合的过程中,市场分割对横向整合战略选择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起着怎样的影响作用(调节作用)?(3)企业的管理模式对横向整合战略选择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起着怎样的影响作用(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2018经典推荐八:中国企业战略并购动机系统研究——基于并购交易案例

1绪论

1.1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中国企业扩张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及对各类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大,中国企业战略并购的数量和金额开始进入世界前列。2008年金融危机后,随着国内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整合以及制度的变迁,中国企业的战略并购活动得到了规模化提升、政府倡导、产业组织演进三种力量的合力推进,国外历次并购浪潮的特点在中国同步出现,中国企业并购的特点呈现出跨越性与多样性,并且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据清科数据库统计,我国仅上市公司2006年至2012年并购交易案例从171例上升为991例,披露金额的并购案例涉及并购总额从152.55亿美元上升至507.62亿美元,增长率高达23%。

并购历史表明,企业并购可以使企业较快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但失败也是不容忽视的,为什么还会有很多企业乐此不疲呢?其并购动机又是什么呢?什么原因引起了企业的并购动机呢?

尽管我国并购交易呈高速增长态势,但由于行业集中度低,我国企业规模普遍不大,即使在上市公司中较大规模的公司与国际上大公司比较也是规模小的了。例如,中国制造业许多行业的产业集中度低,产能过剩严重,如钢铁、水泥、电解招、汽车、船舶制造等。尽管中国政府推出了许多促进兼并重组的政策以促进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但这些行业的兼并重组至今仍未有实质性进展,社会资源浪费依然严重,产业竞争力亟需提升。因此,加速和深入对国内企业并购行为的分析和研究,研究如何提高企业战略并购决策能力和提高企业并购成功率,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西方国家的并购活动发生较早,其对并购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并形成了体系。其研究大致可分为四个学派,即资本市场学派、战略学派、组织行为学派以及综合战略和组织方法的过程学派。

资本市场学派——研究并购是否创造价值和并购为谁创造价值的问题,实际是研究并购绩效问题。这一阶段的研究没能对研究结果背后的原因给出有利的解释,这与这阶段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从财务角度的研究有关。

1.21.2研究目标及意义

1.2.1研究目标

本文的总体研究目标是基于中国企业战略并购交易,从并购动机出发,结合并购交易各利益相关方的动机来分析中国企业战略并购的并购动机系统。在这一总体目标指导下,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力求达到如下具体的研究目标:

(1)确立战略并购动机系统的理论基础。基本思路:借鉴行为心理学的动机理论,结合管理学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并购动机理论,分析中国企业战略并购动机的产生及其诱因,建立中国企业战略并购动机系统的分析框架。(第3章)

(2)通过案例分析,对战略并购动机系统分析框架进行实证检验。具体思路:首先选择几个成功、失败的典型案例,基于并购动机系统理论,从战略并购动机角度出发,分析并购活动中各利益相关主体的动机,战略并购各方的动机,以检验本文提出的中国企业战略并购动机系统架构。(第4、5、6、7章)

1.2.2理论意义

企业并购活动是有目的性的,是在一定的需求的驱动下的行为。那么什么原因使得企业产生并购动机?又产生了那些并购动机呢?作为处于新兴和转轨过程中的中国,中国企业战略并购动机结构有什么独特之处?企业战略并购在实际中往往是多种动机同时促成的,中国企业战略并购的主导动机是什么?

已有并购动机理论虽然给出了一些研究结论,但大多数分析都是在试图以现成的理论和方式去回答。很少看到对于中国企业并购动机问题令人信服的解释。那么,在中国现行的政治、经济制度环境下,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企业股东与管理层、企业与员工、企业与政府、企业跟其他利益相关者等等诸多利益交织在一起的并购活动中,中国企业战略并购动机有什么样的特点?战略并购的驱动因素包括哪些?其中哪些是主导因素?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2并购动机系统理论综述

并购活动是复杂而神秘的。一直以来,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关心这样一个问题:企业进行并购究竟是出于何种考虑,纷繁复杂的并购活动背后的动机究竟是什么?关于企业并购动机,西方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已经研究了几十年,在不同的研究视角上,从经济、管理、法律等角度来解释企业并购的动机,形成了许多理论。这些理论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传统的并购动机理论,主要从股东或者公司管理者等个体角度来解释并购的发生,如效率理论、信息和信号理论、代理问题与管理主义理论、税收理论、市场力量理论等。

2.1并购动机系统概述

企业的目标是生存、发展、获利,并购作为企业的一种超常规的外部战略发展方式,应服务于企业目标的实现。如果说并购是企业的行为,动机是引起行为的原动力,那么企业进行并购的动机也应与企业目标相符合。已有的并购动机理论也关注企业的并购动机,把企业作为并购行为的主体,但我们不应忽略的一点是,企业并购行为是企业管理层、决策层、企业监管方等各利害相关人决策的结果,在不考虑代理问题的情况下,管理层做出的并购决策服务于企业目标的实现,权衡和协调了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管理层的并购动机就体现为企业的并购动机。

心理学是管理学的基础之一,由于并购活动涉及到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之间众多的博弈,管理层必须对来自企业内部及外部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处理,所以,管理层的并购决策过程,是对并购活动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并处理的心理过程。那么,借鉴心理学对动机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更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并购动机。

心理学将动机定义为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向着特定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表现为在个体已经产生需要的意识下,启动个体行为的发生。心理学成就需要理论认为,动机是在以内部需要和各种外部诱因作用下形成的。本文将内部需要的作用定义为“内驱力”,将外部诱因的作用定义为“诱发力”。

心理学所讲的内驱力,是由于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所产生的旨在恢复稳态的一种内在推动力。对于企业来说,迈克尔波特提出著名的“五力”模型表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中参与竞争,时刻面临着来自于行业内竞争者、新进入者、顾客及供应商的压力。每一种压力都导致企业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于是企业管理层为了实现企业的生存、发展和获利的目标,就会产生内驱力去改变这种不平衡状态,并购就是改变这种不平衡状态的一种方式。另外,企业如果在发展过程的某个阶段资源出现了过剩,企业就会产生释放或充分利用过剩资源的内驱力,企业可以通过并购的方式来释放或利用过生资源。如果并购得以成功实施,企业规模扩大,产品和服务加强,能拥有更广泛的销售渠道和更低的采购成本,有利于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对于垄断或寡头厂商,并购还可减少竞争对手,进而获得垄断收益。上述种种好处,使得处于竞争压力下的企业有改变不平衡状态的意愿,于是产生内驱力,并引起并购动机。

但是,企业最终是否进行并购,往往不仅仅由内驱力所决定,还需要对企业的内外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即还需要一定的诱因。诱因,在心理学上是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对于并购动机,诱因就是能够满足企业进行并购的那些外部条件。例如,西方学者研究发现,企业间的并购在资本市场高涨时增加,在资本市场低迷时减少,呈现出同向变动的趋势。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在资本市场高涨低迷时企业价值有被高估低估)的倾向,这种趋势会影响企业的并购行为。一个因素如果正向影响企业并购行为,称之为并购动机的正诱因;反之,称之为并购动机的负诱因。上例中,资本市场高涨是企业并购动机的正诱因,那么资本市场的低迷就是企业并购动机的负诱因。再如,并购虽然是企业的行为,但往往受到特定法律和政策的管制,一旦法律和政策改变或管制得到放松,也会客观上刺激企业的并购行为。那么,管制的放松也是企业并购动机产生的一种正诱因。对于企业来说,这些诱因在并购过程中的作用,我们就称之为“诱发力”。

2.2企业内驱力引起的并购动机

并购无论是业务层面上的并购还是企业层面上的并购,都将构建一个不同于原有业务或者企业的新的经济网络结构。借助于新的经济网络结构,并购动机包括追求协同效应,追求市场势力,降低经营、管理、财务等风险,提高效益,获取目标公司优势资源、进行产业调整等等。

2.2.1追求协同效应

通常,并购的协同效应分为经营协同、管理协同和财务协同。

(1)经营协同

追求经营协同效应是企业并购活动中最常见的并购动机。这主要是因为企业并购除了能够带来管理费用下降、营运成本的降低等效应外,还因为可以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企业并购所产生的协同效应进行很好地解释。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假定存在着规模经济,并且在并购之前,企业的经营活动没有达到实现规模经济,包括横向降低生产成本费用的规模经济、纵向降低交易费用的规模经济以及特定管理职能方面的规模经济。通过并购可以对企业规模进行扩充和调整,达到最佳规模经济水平。

①实现规模经济的横向并购

新古典企业理论假设,企业承担着集中、组织社会资源以生产社会所需产品的职能。企业根据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进行生产,企业总是在既定的投入和技术水平下,实现产量极大化和单位成本极小化。即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追求效率最大化,而社会资源(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等)总是向效率高的企业流动。因此在社会资源配置中,企业总是追求以较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

3中国企业战略并购动机系统理论分析........37

3.1企业战略并购动机系统......37

3.1.1企业战略并购系统.......37

4研究方法及样本选择......63

4.1研究方法.....63

5出售方战略并购动机分析........69

5.1样本公司出售的意愿分类......69

7政府干预企业并购动机子系统分析

无论是在市场经济国家还是非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在企业并购活动中,无例外的存在干预行为。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政策等限制或鼓励企业并购活动。政府干预主要是从宏观经济角度,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包括企业并购活动。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市场失衡理论、市场结构理论和动态竞争理论。由于我国经济结构的特殊性,在早期,政府对企业并购的干预都是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而进行的。

7.1我国企业并购环境

企业是并购的主体。从所有制来分类可得到国有、内资民营和外资,这三类企业是在一定历史环境下发展、演变的。企业并购环境包括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

企业的制度环境,即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决定了企业行为的基本性质。政府是决定企业外部环境的最重要因素,政府作为一个包含多种不同领域或势力范围利益的总体代表,其行为与企业行为的互动,直接决定了企业发展的路径。

企业的市场环境,即企业之间的关系。企业之间的竞争在早期短缺经济时代还不明显,而随着经济日益摆脱短缺,走向买方市场时,这种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国企与民企之间,外资与内资之间,竞争不断升级,最终导致国企在竞争性行业的大量退出,民企与外资占据了大部分市场。在这三种力量的博弈中,有市场竞争力的民企往往没有地位,有经济地位的国企往往没有竞争力。这两种类型的内资企业各有自己的软助,外资则在这两方面都具有优势。总之,企业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受制于其与政府的关系。

8结论

8.1主要研究结论

目前,西方学者对并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收购方的并购动机和并购效应等方面。他们对收购方的并购动机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并提出了很多相关的并购动机理论:协同理论、规模经济理论、效率理论、公司控制权理论、战略动机理论。

本文则是将战略并购活动中的收购方、出售方(目标公司)和政府当作一个系统,来研究企业战略并购动机,研究了并购动机对并购交易的影响以及产生并购动机的影响因素。通过研究得出以下重要结论:

第一、企业战略并购交易的达成是由出售方并购动机、收购方并购动机和政府干预企业并购动机三者决定的。

企业并购动机是由其利益主体的博弈结果决定的。

无论是并购系统动机还是子系统动机,只有在其个体动机方向一致时,合成的动机强度才最强,交易才更容易达成。

第二、企业利益主体的并购动机可分为主导型动机和非主导型动机,主导动机和非主导动机可以互相影响,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能互相转化。战略并购交易的达成,由并购动机系统中的出售方并购动机和收购方并购动机以及政府干预并购动机共同作用,缺一不可各方并购动机相互作用。各子系统的并购动机由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并购动机共同影响。利益相关者的动机种类有别、方向不同、强度各异,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并购动机系统地内部结构。在这个内部结构中,有的动机在并购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是主导性动机。主导性动机决定并购动机系统内部结构的特点。其余非主导动机则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

企业并购动机系统内的各种动机相互作用,有的相互促进、有的相互冲突,其在并购活动中的地位也随着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处于主导地位的主导性动机可以转化为非主导性动机,非主导性动机可以转化为主导性动机。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2018经典推荐九:生鲜农产品网购物流支持策略及评价体系研究

1引言

1.1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通过网络可以更方便地购买新鲜的生鲜农产品的观念己逐步深入百姓生活中,生鲜农产品网购的需求也逐渐变得越来越旺盛,尤其是针对众多的“上班族”,他们希望能够在网上方便地买到更加新鲜、优质的生鲜农产品。针对这种需求,近年来,在广东和北京等地区相继出现了一些生鲜农产品网购平台。例如,淘宝平台2011年1月上线生鲜频道,同年中粮我买网开通生鲜频道,主要经营粮油食品和各类生鲜;2012年顺丰优选依靠自己的物流优势也加入到生鲜电商的竞争当中;2013年1号店和苏宁易购也开始向生鲜领域进军,等等。这些网购平台销售的生鲜农产品的种类非常丰富,购买流程也相对比较简单,已经初步获得了当地消费者的认同,有一定的市场前景。生鲜网购的流行不仅为电商企业带来了巨额的利润,也为他们赢得了广泛的消费者关注,消费點性的提高不仅为商家增加了大量的订单和交易量,也为电商平台企业提高竞争力、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在网购过程中消费者对商品的送达时间和品质有很高的要求,如果消费者收到的商品质量不安全或者生鲜产品新鲜度降低,将导致顾客流失的结果。因此物流环节将直接影响生鲜农产品网购发展的成败。从我国物流现状来看,现有的生鲜农产品物流整体水平不高,冷链物流发展模式也相对滞后,冷链物流的配送设备比较老旧,从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并且现有的一些生鲜农产品网站采取的配送模式并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其存在物流环节过多、区域配送方式不合理,配送成本过高等问题,这些严重制约了生鲜农产品网购的发展。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改善现有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的运作模式、优化生鲜农产品物流运作流程,缩短物流配送环节、改善物流运作环境、保证生鲜农产品的鲜度和质量。

1.2研究目的及意乂

1.2.1研究目的

本文以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生鲜农产品物流等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国内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运行模式的发展现状,并总结和借鉴发达国家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过程中的物流模式选择经验,预测我国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重点优化我国现有的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供应链中的物流系统,研究适合我国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运行模式和策略,以降低生鲜农产品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运行效率,进而促进我国生鲜农产品网购的发展。

1.2.2研究意义

目前,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渠道的选择复杂多样,物流成本高、效率低、体系不健全,同时,国内生鲜农产品物流运输过程中的损耗严重,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过程中退货程序复杂,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生鲜农产品网购的发展。所以,找到一种适合我国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物流支持体系意义重大。

理论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首要任务是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其中有效的途经就是加快农产品的流通。现阶段我国生鲜农产品产量大,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的建立也丰富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但是这都需要高效的物流作为其发展的保障和支撑。从理论上来说,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滞后的生鲜农产品物流体系已经成为阻碍农业发展的瓶颈和薄弱环节。本文从理论研究、优化管理、规划布局等方面深入研究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运行模式,为制定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实践意义:在生鲜农产品网购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问题展现出来。生鲜农产品在存储过程中,由于技术的限制和农产品自身的保鲜期、保质期等问题,以及生鲜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腐蚀率、损坏率一直居高不下的情况,使得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缓步不前。物流环节已经成为制约生鲜农产品网购发展的薄弱环节,生鲜农产品的特殊性更是对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是生鲜农产品的储运能力。由于生鲜农产品不同于其他商品的特性,它要求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注意提高产品的保质保鲜技术。其次,生鲜农产品网购的退换货问题更是要求物流过程快捷、安全发展。本文通过对影响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过程中影响物流运作模式的因素进行分析,构建物流运行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来解决或缓解物流对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制约。

2相关理论综述

生鲜农产品是指包括肉、水产、水果、蔬菜、蛋、禽类等在内的农产品。其在流通中(从产地釆收到储存、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要保证始终处于合适的低温环境,从而保证生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品质、降低损耗、减少污染。生鲜农产品是我国最主要的食物(除粮食以外),在百姓的生活、消费中也占据着很大的比重。

2.1生鲜农产品网购

2.1.1生鲜农产品网购的概念

生鲜农产品网购是指生鲜农产品在生产、加工、存储、运输与销售过程中,全面导入电子商务技术,利用互联网进行生鲜农产品信息的收集、整理、传递与发布,同时依托供应商、电商零售企业与物流配送系统,在网上完成生鲜产品及服务的购买、销售和电子支付等业务的过程。它的优点是不需要面对面,短期内即可把生鲜农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从而减少中间繁琐的程序和额外的费用。

2.1.2生鲜农产品网购的特点

传统的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信息不灵通。市场信息的形成机制和传播手段比较落后,广大农户缺少市场信息的指导。二是生鲜农产品的交易手段非常单一,交易市场管理不规范。

生鲜农产品网购的优越性在于:信息的公开性,通过电子商务,不同地区的参与者均在网上进行交易,提高交易透明度,通过集中交易所形成的价格信息更具有代表性;交易的便捷性,电子商务跨越地域限制,短距离即可实现全国性远距离交易,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买卖双方的公平性,买卖双方,无论是规则还是运作都按照同一个标准来操作;交易的公正性,无论企业规模大小,在一个平台上按价格、时间等优先顺序交易,没有任何歧视。

生鲜农产品网购模式并不是取代传统的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而是传统模式的补充,可以弥补传统模式自身无法克服旳缺陷。现阶段,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有以下特点:

(1)电子化交易模式和传统交易模式并存的格局,方便了生鲜农产品生产商、经销商等利益相关者及时规避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从而达到锁定资源、成本、利润的目标。

(2)电子商务交易模式能更真实地反映市场内在规律的要求。在这种交易模式下,交易双方不是事先既定的,也不可能面对面地交流、沟通与谈判,因此影响交易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价格和供求,避免了人为因素对交易结果的干扰。

2.2生鲜农产品物流

不同的国家、学术团体、学派和机构对物流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基本内涵却是一致的,都是物品或者商品实体在一定的组织条件下,借助载体,从产地到消费地的一种定向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括时间位置和空间位置的移动及其基本功能:包装、储存、运输、装卸搬运、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生鲜农产品物流不同于其他商品物流,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物流。在物流过程中,要考虑生鲜农产品的特性对物流的要求。

2.2.1生鲜农产品物流管理理论

生鲜农产品网购物流管理是对农产品网购物流过程中的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活动,使各项物流活动得以协调,从而实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率和经济效益的目的。这个定义包含5个含义:

(1)其对象包括物流活动中的各个要素,如人、财、物、信息、时间等,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物流技术、费用等。

(2)由一系列相关并且连续的活动构成,包括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

(3)是一项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服务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4)生鲜农产品网购物流管理的有效性,需要从效率、效果两个方面来衡量,以确保双重目标的实现。

(5)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展开,不仅要求组织为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也要根据环境的动态变化及时做出调整。

3中美生鲜农产品网购物流模式现状分析........15

3.1中国生鲜农产品网购物流发展现状......15

3.1.1主要生鲜农产品网购平台及物流模式.....16

4生鲜农产品网购物流支持策略选择及评价体系构建........27

4.1生鲜农产品网购物流支持策略选择........27

5生鲜农产品网购物流支持策略效果评价实证研究......42

5.1中粮我买网.......42

5生鲜农产品网购物流支持策略效果评价实证研究

5.1中粮我买网

5.1物流配送信息

在中粮我买网首页上,关于配送范围及配送方式信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生鲜蔬果配送范围已扩大至60城,开通了河北省、河南省、山东省、山西省、辽宁省、浙江省、江苏省、广东省等。配送方式采用自营物流和顺丰速配,以满足广大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的购买需求。我买网将配送区域划分为华北区、华东区、华南区三大区域。各区域配送详细信息见下表:

6结论与展望

6.1主要结论及建议

本文针对国内生鲜农产品网购交易额在农产品总交易中比率低下的情况,通过分析生鲜农产品网购、生鲜农产品物流、我国现存生鲜农产品网购的物流模式以及国内外现状对比,笔者认为在我国基本国情下,自营物流第三方物流的组合策略最适合我国现阶段生鲜农产品网购平台。然后分析出生鲜农产品网购物流系统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通过征询专家的意见,釆用和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得出自营物流第三方物流的组合策略应用在生鲜农产品网购过程中的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具有可信度。

(1)主要结论

1)通过对我国主要生鲜农产品网购平台及现有物流模式进行分析和总结,笔者认为在目前我国发展情况下,自营物流第三方物流的组合策略对于促进生鲜农产品网购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2)以中粮我买网为例,对生鲜农产品网购采用自营物流第三方物流的组合策略进行综合评价,可以得出结论:在经济效益方面会有突出效果,在环境支持、物流效率、成本控制、客户服务几个方面都有良好的效果,然而在环境效益方面的效果并不明显,处于一般水平,同时国内的物流设施也对其效果起到了一定的制约性。所以,我国应从这些限制因素出发,来解决生鲜农产品网购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2018经典推荐十:区间DEA理论拓展研究及其应用

1引言

1.1问题的提出

自1978年Chames等人建立第一个DEA模型一CCR和模型以来,国内外学者对DEA理论、方法以及应用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方面看,DEA领域的研究都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不但有大量的理论和应用的论文发表和专著出版,而且拓展出了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手段。在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中,DEA被用做来评价部门或单位的相对有效性而不确定环境下效率评价问题是此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传统的DEA模型一般假定所有的决策单元(的投入(如资金、劳动力和占地面积等)数据和产出(如产品数量、经济效益或产品质量等)数据都是确定的数值,构建DEA模型进行相对有效性分析。但是现实活动中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导致传统的DEA方法不能精确地对决策单元进行评价。

时至今日,研究学者对含有不确定性因素的基于经典径向模型做了部分研究,如不确定DEA模型的求解问题以及效率排序方法。鲜有学者对其后续工作如无效DMU的改进方法,区间DEA的灵敏度分析等问题进行研究。基于上述出发点,本研究首先根据由区间CCR模型所求解得到的区间效率值,对其一系列的后续工作进行展开,并将其应用到我国制造业行业中竞争性较强的企业中,理论联系实际。

1.2研究思路和主要工作

本研究将实际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考虑到企业效率评价中,针对可将不确定性因素表示为区间数的情况进行讨论,按照DEA效率评价步骤,对含有区间数的DEA理论进行拓展研究,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的不确定环境下的效率评价环境中。全文共分为七章,研究思路如下:

第一章,绪论。主要对立题的背景及意义、研究的思路和分析框架、研究方法和创新点进行简要的阐述。

第二章,理论阐述。本研究对DEA理论、方法及其步骤进行了简单阐述,之后对区间数理论、区间DEA模型及其现有的求解方法进行阐述,对本研究所涉及的方法和模型进行梳理。另一方面,本研究对国内外现有的理论、研究方法及其应用、区间DEA理论及其应用等研究文献进行总结和综述。

第三章,在不确定环境下,评价多个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之后,按照评价DEA步骤,对无效率(区间效率值的上界小于1)的决策单元进行改进。具体来讲,本节将根据区间径向DEA模型所求得的区间效率值,对无效的区间无效率的决策单元进行改进,使其区间效率值的下界尽可能的增大,上界尽可能地达到有效值。

研究框架如下:

2文献阐述

2.1DEA理论与方法简述

数据包络分析是运筹学、管理科学和数理经济学交叉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它作为一种非参数评价方法,特别适宜处理多输入、多输出的复杂系统评价问题,该方法根据投入、产出指标数据对决策单元进行评价,即利用数学规划评价决策单元间的相对有效性有效,本质上是判断DMU是否位于生产可能集的‘‘前沿面”上。这里的生产前沿面,实际上是指由观察到的决策单元的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的包络面的有效部分,这也是称之为数据包络分析的原因所在。生产前沿面是经济学中生产函数向多产出情况的一种推广。使用DEA方法和模型可以确定生产前沿面的结构、特征和构造方法,因此又可将DEA看作是一种非参数的统计估计方法。由于DEA具有“天然的经济背景,因此利用DEA方法对DMU进行效率评价时,可以得到很多在经济学中具有深刻经济含义和背景的管理信息,DEA方法也因此博得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和青睐。

2.1.1DEA基本概念

(1)决策单元

一个经济系统或者一个生产过程可以看作是某一个单位在某一个可能的范围内,通过投入一定数量的生产要素并产出一定数量的产品”或“服务”的活动。虽然这种活动的具体内容各不相同,但其目的都是尽可能地使这一活动取得最大的“效益”。由于从“投入”到“产出”需要经过一系列决策才能实现,或者说,由于“产出”是决策的结果,所以这样的单位被称作为决策单元。由此可以认为,每个DMU都代表或者表现出一定的经济意义,它的基本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投入和产出,并且在将投入转化成产出的过程中,努力实现其自身的决策目标。DMU的概念是广泛的,它可以是企业,这时投入为厂房、资金、原材料、机器设备、技术和管理人员等,产出为各种产品;也可以是大学,则科研设备、实验仪器宿舍教职员工教育经费等为投入,培养出来的各种专门人才与所得的科研成果为产出。

按照系统的语言,“投入”通常称为“输入”,“产出”通常称为“输出”。这样,一个DMU就是一个将一定“输入”转化成一定“输出”的实体。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对多个同类型的DMU更感兴趣,所谓同类型的DMU,是指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的DMU集合:具有相同的目标和任务;具有相同的外部环境;具有相同的输入和输出指标。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研究目的不同,即使对于同一个DMU,它的“投入”和产出”指标也会有所不同。因此为了满足不同研究目的的需要,DMU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的建立要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另外,评价对象是同种类型的DMU,既可以横向对比,比如以多个棉纺企业作为不同的DMU,也可以纵向对比,比如以不同年份的情况作为不同的DMU。

2.2区间DEA理论综述

传统的DEA模型都是在投入产出均为准确数据的情况下讨论决策单元的有效性,而在现实的社会经济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因素如测量误差,数据噪音,信息不完全以及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本身的随机影响,这种不确定要素有些是因为要素本身难以清晰描述。因此,在这种不确定环境下进行生产管理活动或经济活动,投入产出指标取值全部或部分为一个区间数,这就产生了区间DEA理论。

2.2.1区间数理论

6区间DEA应用分析

6.1DEA评价步驟

本研究侧重于讨论投入产出指标中只含有区间数的效率评价问题,下面先来系统全面的分析不确定环境下DEA相对效率评价步骤:

(1)确定评价目的

在进行“相对优劣性”评价分析之前首先要明确你所要评价的目的是什么。一个组织由很多重要的要素组成,必须要清楚评价哪方面的具体要素。比如评价一个医院,评价目的可以是成本有效性,或是产科病房的效率,或是急诊部门的效率等等。又如对一个企业来讲,其评价目的可以是经营效率,或是项目投资效率等。又如对教育行业来说其评价目的是教学成果有效性。评价目的不同,相应地,所要选取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则不同。

7结论与展望

本文针对投入产出指标中包含有区间数的模型及其求解方法,在对其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归纳的基础上围绕区间效率值及分类的后续工作展开研究,主要成果如下:

(1)区间DEA灵敏度分析及稳定半径

在DEA效率评价问题中,投入产出数据发生变化后对效率值的影响是一个需要关注的话题。本文基于经典的区间效率值的分类并围绕两种数据干扰形式即绝对数据干扰形式和比例数据干扰形式,针对所有DMUs的所属的每一类别分别讨论了投入产出数据在多大的变化范围内,其所属的类别保持不变。不仅讨论了单个DMU的所有投入产出指标同时变化对效率值的影响,而且分析了所有的DMUs的不同投入产出指标变化对效率值的影响。整部分内容基于这样一种思想展开研究:对于有效的决策单元来讲,任何一个产出的增加或任何一个投入的减少,都不会使得被评价决策单元的效率值分类有所改变;对于无效的决策单元来讲,任何一个产出的减少或任何一个投入的增加,都不会改变被评价决策单元的效率值分类。考虑其相反的情形,并同肘将其余的DMUs考虑在内,针对每一类别,建立相应的模型,证明了投入产出数据在稳定半径内其所属的类别保持不变。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稳定半径是开集合,取不到临界值,有些是闭集合,可以取到临界值,超出此临界值,所属的类别将发生变化。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