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1.1研究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与信息化部数据,截至2014末,我国中小企业数量达到7000万家,占企业总数的80%以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对国民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就业、创新、出口均具有促进作用(吴海兵,2010)。中小企业在经历十几年的发展黄金阶段后,在2015年面对的经济压力尤为明显。具体来看,国际市场复苏缓慢,海外市场需求偏弱,影响了出口;内需方面,经济发展虽然依旧保持较高速度,但增幅减缓,发展动力不足;制造业环境进一步恶化,企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持续低迷,2016年2月份仅为49%。尽管在2015年初举行的《2015政策形势预测与投资理财高峰论坛》上,财经评论家就中小企业发展困境提出了一些措施,并呼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但是未来3-5年中小企业的发展依然困难重重,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促进中小企业快速成长意义重大。
尽管会受到市场环境与政策环境的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来自于企业内部(李军波等,2011)。企业决策尤其是战略层面的决策往往成为左右企业发展的胜负手。企业家精神能通过调整企业家的个体行为从而影响企业行为使之充分的适应环境从而对绩效产生积极作用,因此,企业家精神与企业的战略决策具有相关性。不仅如此,企业家精神对创新和企业的持续性决策,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研究企业家精神与中小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能将资源基础理论与情境理论相结合,从更加全面的角度揭示二者之间的关系。
...........................
1.2研究意义
本文运用扎根理论,深入实际,对企业家精神与中小企业成长么间的机理进行探索,以期获得基于中国情景的研究发现,对理论与实践具有双重意义。
1.2.1理论意义
(1)通过对文献综述的回顾,研究者发现目前国内的企业家精神与中小企业的关系研究在研究深度与研究层次上与西方研究的差距依然比较大。本文基于中国情境进行深入探索与挖掘,是对国内这一研究缺陷的补足与延伸。
(2)探索企业家精神与中小企业成长的作用路径,能够为两者的关系研究提供具有启示性的研究证据与完整的研究框架。以现有的研究为起点,从文献入手深入剖析并结合己有的研究成果,形成企业家精神与中小企业成长作用机理的完整研究框架。
(3)基于艾森哈特的案例研究思路展开研究,采用理论抽样而非统计抽样的案例选择方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拓展理论。是基于现有理论的探索性研究,发现了一些以前未曾被研究过的独特的问题与研究方向。
(4)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进行单案例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的对案例进行分析从而发现研究问题的关键点进而做出科学合理的逻溝分析,更能从逻辑入手将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归纳为研究理论,从而获得重要的研究发现。
(5)通过对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形成有意义的结论,为后续研究及关系机理内部的变量因果性传导机理研究提供全新的研究视角和方向。
..........................
2文献综述及研究问题的提出
2.1中小企业成长理论
企业的成长是一个既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又具有强大现实意义的研究方向,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课题。总体来说,企业成长理论包含了屯个研究方向:古典经济学企业成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学企业成长理论、新制度经济学企业成长理论、后凯恩斯主义企业成长论、企业成长的制度变迂理论、彭罗斯的企业内在成长理论和管理者理论的企业成长论(李柏洲等,2006)。企业成长理论按照动因划分可以分为内部动因和外部动因,内生因素主要包括资源基础理论(彭罗斯,1997)、核心能力理论(Prahalad&Hamel,1990)、知识基础理论(彼得圣吉,2009)、企业成长技术说(小艾尔弗雷德钱德勒,2013)。外生因素主要包括规模经济理论(乔治斯蒂格勒,1991)、交易费用理论(Coase,1937)、产业竞争理论(迈克尔破特,2014)、轻轨经济Oozef&Ana,2002)与不确定性环境(Paul,2000)的推动。基于外部动因的企业成长理论存在着矛盾:在同一市场环境中的同类企业,所面对的外部环境是高度相同的,但是企业的发展却是不完全(或完全不)相同的。因此寻找企业成长的动因应该综合考虑内部与外部两方面的因素,并且应该着重研究内部动因。不同企业在规模、管理方式、企业资本等方面都具有差异性,现有的有关中小企业成长的研究主要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情境理论。
2.1.1资源基础理论下的中小企业成长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中小企业成长研究,将成长的推动力分为内部与外部两种。内部资源方面,主要包括企业负债政策、企业的创新性等。Abor(2007)通过研究资产结构中的债务政策对企业财政绩效及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发现资产结构会对企业成长带来负面的影响;Matthias(2014)通过研究发现只有持续的产品创新与过程创新才能推动研发能力的增强与中小企业的成长;Neil(2014)以英国的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认为企业要快速发展必须处理好人员招聘、技术、财务、现金流、管理技巧、企业选址六方面的问题。外部资源方面,Ramsden(2005)认为外部支持对中小企业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通过寻求外部建议,中小企业可以降低环境的不确定性;Love和Ganotakis(2013)通过研究发现技术性中小企业通过出口能不断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从而推动中小企业的成长;Fabio等(2013)研究了战略联盟在中小企业出口中发挥的作用。总体而言,资源基础理论下的中小企业成长研究是从企业自身出发的,这一研究视角遵从内部动因理论,但是没有考虑企业的外部情境与行业因素等特殊性,限制了研究的实践意义。
........................
2.2企业家精神的研究
目前,对企业家精神的研究在系统性与深度性方面仍需要提高,这一领域依然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Cooper,2003)。Dmcker(1985)将"企业家精神"分为四个方面:(1)大幅度提高资源的产出;(2)产生全新而富有特殊性的产品,提高或者创造价值;(3)开创新的市场和顾客群;(4)接受变化,运用变化,从而发现新的机会。他认为企业家精神视是实践性的、逻辑性的,并且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地改善和深化。企业家精神具有重要作用,对提高就业率(Birch,1979)、促进技术革新(Audretsch&David)、增加产品或服务品种及提高地区生产率和产业竞争力(Low&MacMillan,1988),推动区域经济增长(Huggins&Thompson,2015)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来看,对企业家精神这一概念还没有一个清晰完整地阐述,Miller(1982)将其视为一种创新行为,具有计划性、风险性、突变性等特质。Das和Sengupta(1998)。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一种运用主动性与开拓性去应对环境动荡性的能力。维杰萨斯(2008)则认为企业家精神是对现有业务的创新,具有不可模仿性,在发挥作用的同时需要企业高层的积极引导,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思维过程。虽然不同学者对对这一概念的具体描述各不相同,但是在实质上具有共性:企业家精神是由企业最高层倡导的,具有动态性、创新性、前瞻性、不可模仿性的企业战略层面的特质,是将企业家人格特质物化为企业行为的现实反映。
现有的企业家精神研究大致可以归纳为直个类别。
2.2.1企业家精神的分层研究
为了分析企业家精神的内涵,赋予企业家精神一个全面的定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这一概念不是静态的、单一的,而是立体的、富有层次的。时鹏程和徐磊(2006)通过对国外文献的归纳,将企业家精神分为三个层次,即个体层次论、组织层次论、社会层次论,其中个体层次理论重视个体与环境的互动性;组织层次理论重视组织与环境的互动性;社会层次理论则重视企业家精神。朱乾等(2012)进一步将现有的关于企业家精神的研究分为五个层次,增加了行业层次与国家层次,同时研究了不同层次的影响因素。姜忠辉和徐玉蓉(2015)从企业家精神的内部实质和外部延伸两个角度对定义进行整合,从个体特性、行为特性和与环境相结合的特性整合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同时将企业家精神的外延划分为个人层次、组织层次和社会层次三个层次范围。这些分类方式虽然各有不同,但是实质都是按照不同社会组织层次进行划分的,通过人员规模和影响力的差异来研究企业家精神的作用。
.........................
3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16
3.1研究方法.................16
3.2案例选择.................18
4资料分析.................24
4.1开放性编码................24
4.2主轴性编码..................27
5企业家精神影响中小企业成长的内在机理...............32
5.1企业家精神影响中小企业成长模型图.................32
5.2企业家精神与科学决策................33
5.企业家精神影响中小企业成长的内在机理
5.1企业家精神影响中小企业成长模型图
本文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通过二次编码和S重译码,探讨了企业家精神与中小企业成长么间的作用机理。通过分析共得到"资金与人才人力资源’’、"企业成长方式"外部资源获取"外部风险政府政策"、"突发情况"产品创新"营销与服务创新"技术创新团队内部知识传递"、"员工培训’’、"网络关系"、"商业沟通"14个范畴,以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创新能力""组织学习""社会网络"5个主范畴。通过选择性编码寻找到"企业家精神通过影响企业的决策行为从而推动中小企业成长"作为核心范畴,围绕"企业家精神是如何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研究,构建了企业家精神与中小企业成长关系机理模型图,如图5-1。从图中可以看出企业家精神与中小企业成长之间的逻辑关系:企业家在充分了解企业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前提下,对企业现状和外部环境状况进行评估,作出相对科学的决策;企业在企业家精神的影响下形成创新能力、组织学习能为、社会网络能力,直种能力促进企业的成长,企业家通过三种能力的实践效果调整企业决策,使企业始终保持健康快速的成长。
............................
6.研究结论与讨论
6.1研究结论
本文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研究了企业家精神影响下的企业行为与企业家精神在中小企业成长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基于企业家精神的科学决策所形成创新能力、组织学习能力、社会网络能力来实现的。其中组织学习推动企业内部的发展,社会网络使企业获得外部发展的机会,创新能力贯穿企业发展的始终,是企业维持活力和发展的推动力。在中小企业的成长过程中,这三种能力的作用十分明显,缺一不可。本文通过探索性研究得到的关于企业家精神与中小企业成长的相关结论是科学而客观的,是在完全遵循于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过程中得到的,揭示了二者之间的作用化理。
本研究围绕"企业家精神是如何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这一核也问题展开,将研究重点放在企业家精神与中小企业成长两者之间的作用机理上,探索二者之间详细、完整的关系机理。通过选取菁花瓷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本文得出三个主要结论。首先,明确了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即企业家的人格特质转化为企业特质,得出企业家精神通过综合内部与外部两方面的因素从而制定企业策略,使企业家的个人精神与企业意愿、企业行为相一致。其次,在企业家精神的作用下,有意识的通过一系列企业行为形成创新、组织学习、社会网络三种动态能力,以之为引擎推动中小企业成长。最后,在动态能力的形成及应用过程中,企业行为也会对企业家精神产生反作用,从而塑造新的企业家精神。在研究命题的基础上形成从企业家精神到科学决策,再到企业动态能力和企业成长的完整动态循环机理图。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硕士毕业论文2018优先范文二:高管声誉资本动态指标体系研究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近几年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素质的日益提商及社交网络的推介宣传作用增强,商誉成了企业生存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标。同样,高管的声誉也是其个人甚至是企业的名片,可以作为一种无形资产而带来许多有形的利益。
亚当斯密时期就提出了高管声誉该个概念,虽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但在当前却是一个新问题。因为在200多年的时间里,它仅仅是作为一个学术概念,而非一个被大家重视的社会问题。
但是由于各个企业的高管曝光程度变得越来越高,从当年最具争议性的财经人物一"中国烟草大王褚时健"的人生大起大落,到我国公司治理学中的经典案例一国美陈晓、黄光裕之争,到随着房地产行业的"黄金时代"一飞冲天的许家印、王石、任志强等,到被无数人顶礼膜拜的"中国神话"马云,甚至到如今成了微博网红的王思聪,这些生活在无数聚光灯下的高管们的一举一动、喜怒哀乐都会被这个社会无限的扩大,这就是声誉在当今的力量。同样,几年前的安然和三鹿的突然崩塌,到近段时间"老虎苍蜡一起打"后一些高管的频繁落马,声誉己经作为评价企业和髙管的标志,走进社会公众的视野,学术界也针对这一具有时代性的问题进行了开放的探索研究。声誉同样也是很多企业和员工选择髙管时优先考虑的要素之一。査尔斯施瓦布公司总裁戴维-S波特鲁克说:"许多员工只是凭我的声誉而认识我"。
近十几年,国外的管理学者和企业界逐步在声誉方向进行研究。英国的Hall(1992)认为,英国的高管们在13项无形资产中,最为看重的就是他们的声誉。由于声誉的内涵难W明确和相关文献的缺乏,至今学者们对声誉的研究更多的集中于企业声誉而且定性研究多于定量研究。在我国理论界,"声誉"、"声誉管理"等名词还是一个比较相对新颖的概念,长期地、专门地研究髙管声誉理论的学者少之又少,大部分还停留在探讨相关概念及管理对策等,对于声誉如何测量也是众说纷纭。
.......................
1.2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2.1研究内容
本文在研究高管声誉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内涵,把研究内容聚焦在了更容易量化的个体声誉资本上。通过借鉴此前学者所提出的职业生涯周期理论,提出了高管职业生涯周期模型,将高管在任时期分为了熟悉适应期、发展推进期、调整修正期,并且通过访谈与资料查阅,确定了发展推进期与调整修正期会交替进行,即此模型是具有动态性的。
另外,本研究为了切实了解高管内心对声誉的理解,运用深度访谈法对近30位高管进行了面对面访谈,并对得到的资料进行提炼编码,最终选取了最能对高管声誉资本进行评价的22个指标概念。并根据其含义,分别归入到声誉资本的三个内涵范畴中。之后通过问卷调查法,分别确定了送些指标的权重,并加以解释论述,建立起高管声誉资本动态评价体系。
之后,针对济南一家国有控股旅行社总经理运用高管职业生涯周期模型进行了访谈,并对其下属员工发放问卷,运用模糊评价法得出该总经理的声誉资本价值。最后根据本文研究内容,提出高管声誉资本评价体系的应用说明与企业评价高管声誉资本时的注意事项。
本研究的结构安排如下:
第1章绪论。首先,基于目前高管声誉和经济企业发展、社会舆论等方面阐释研究背景和意义,引出研究主题;然后,总结主要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概念界定和创新点。
第2章文献综述。首先,并对声誉的起源发展,高管声誉资本、学者或相关机构对组织和个体的声誉评价方法等相关研巧文献进行总结和梳理;然后,对研究现状进行评述,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明确本研究的价值。
第3章理论模型构建。首先,提出高管任职周期模型与声誉资本形成周期模型,对该模型的不同时期所具有的不同侧重点加以论述,对其动态性、滞后性等特性加以解释。
......................
第2章文献综述
2.1声誉理论的产生与演进
最早提出声誉方面的研究是在对以企业为主要对象的企业声誉方面。声誉理论的产生源于经济学,自经济学早期研究者亚当斯密起,声誉的作用机制就成为了经济学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
声誉作为信息是可以传递的,并且可以看做公共产品,提供正向的外部性,使很多相关者同时受益。对于声誉问题的研究,相关正式的经济学模型与分析一直没有权威的研究出现。在1970年后,直到博弈论在经济学领域的兴起,研究声誉的经济学方向的相关文献开始日益丰富。
1980年以后,博弈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学者们开始逐渐将数学模型带入到声誉的研究中,换句话说,真正的关于声誉理论的研究才开始。Kreps和Wilson等通过将不完全信息引入有限次重复博弈解决了"连锁店惇论",'创建了标准的声誉模型。其中包含两类参与者:斯坦克尔伯格类型及好的类型,斯坦克尔伯格类型也称为承诺类型,因为它能够对它的行为进行可信的承诺。好的类型是高能力企业,具有机会主义倾向,即会采取不同程度的努力进行运营。该模型认为:好的类型的企业有时为了获得声誉,会向前者靠槐。这就是今天著名的KMRW定理,它对有限重复博弈中的合作行为作出了合理的解释。后来Kreps等人又在重复博弈中运用了无名氏定理,把声誉看做为一种市场化的资产,从而得出声誉是一种长期存在并且可以被交易的无形资本。
相比于经济学家,管理学领域对于声誉的研究更多的将重心放在对人的行为的影响。Tadelis(2002)指出声誉的激励可以让有能力的高管相比于那些能力欠佳的高管,有更高的价值。而经济学中声誉交易理论的发展则极大的促进了声誉理论在管理学界的深入研究。由此可看出,在Kreps等四名经济学家提出了标准声誉理论,即KMRW理论后,声誉理论经过了各方面的研究扩充,其内涵与应用都得到了延伸,并且在管理学中找到了一片适合生长发展的沃土。
.........................
2.2企业声誉评价研究概况
在声誉评价研究的初期,其研究对象并没有明确的划分。1970年后,社会各界对声誉理论的研究开始出现了两大分支;一个是对企业声誉的研究;另一个是对个人声誉的研究。其中对企业声誉的研究起步早,成果较多,所在对个人声誉研究时,可以很好的对企业声誉研究路线与方法进行借鉴,此处列举几例。
1、《财富》杂志的AMAC和GMAC评选
"美国最受尊重的企业"的评选在声誉评价研究中有着举足径重的地位。《财富》杂志的调查对象大部分是专业人士,其中有公司高管,外部董事及金融分析师等。调查维度分为企业创新能力、管理质量、长期投资价值、社会环境责任、人才吸引培养能力、产品服务质量、财务合理运用及资产使用效率等八个方面。
2、Fombrun声誉商数
Fombrun(2000)等学者设计了一种更综合的测算方法,即Harris—Fombrun声誉商数。通过与Harris合作,利用其500万被访数据库资源抽取样本,对不同行业、不同利益相关者(如顾客、员工、投资者等)进行调查,以规范的程序和方法开发出测量企业声誉的量表,即声誉商数(简称誉商)量表。Fombmn(2000)将企业声誉定义为"对公司为利益相关者的代表群体提供有价值的产出的能力的综合性评估"。共包括6个维度26个指标,6个维度分别为:情感引力、产品及服务、员工工作环境、企业社会责任、企业愿景和领导团队及财务绩效。
........................
第3章理论模型构建..............19
3.1高管职业生涯周期研究................19
3.2模型理论基础介绍..............21
第4章高管声誉资本评价体系指标概述.................28
4.1髙管声誉评价指标提取原则................28
4.1.1可操作性原则.............28
第5章高管声誉资本评价体系的构建................44
5.1问卷的设计...................44
5.2问卷统计结果分析...................44
第6章评价体系应用与政策建议
6.1高管任职周期模型应用
本节笔者通过深度访谈法,对某位高管所处的任职时间及任职事件进行调查,进而对其所处职业周期区间进行判定,以此作为运用声誉资本动态评价体系的基础。本次研究将针对我省一家专业旅行社进行专访,运用高管任职周期模型对其总经理L先生所处的任职阶段进行定位。模型应用方法如图6-1所示:
...........................
第7章研究结论与展望
7.1研究结论
高管声誉是目前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话题,本文在研究髙管声誉评价理论及相关成果后,认为只有走进企业,请高管自己来讲述才能真正的了解声誉。因此,笔者走进企业,与数十位高管进行了深度访谈,旨在建立适应我国现实的髙管声誉资本评价体系,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归纳如下:
1.构建了高管任职周期模型
本文在对先前学者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后,发现先前对高管声誉进行研究时,研究者凡乎都忽略了时间维度的因素,不管是上任初期或是"坐稳江山"的高管采取的都是一套评价体系,这显然是有失偏颇的。在结合了Ross(2005)的首席执行官资本五阶段形成模型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更符合现实的三阶段动态模型,将高管任职周期分为"熟悉适应期"、"发展推进期"、"调整修正期",为之后的研究打下基础。
2、构建了商管声誉资本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在对访谈资料整理提炼后,通过对访谈资料进行开放性编码,提取了22个声誉资本评价指标概念,根据指标概念内涵,进行了范畴化处理,归入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心理资本三个范畴内。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硕士毕业论文2018优先范文三:无形资产与企业的成长性研究——基于我国信息技术业及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在从工业经济化会转变为知识经济社会的过程中,企业在日常运行管理中的科技知识含量显著提高,专利技术、商誉等无形资产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作为不可或缺的要素被投入到生产活动中去,其作用不容忽视。在现如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企业的经济发展是趋于可持续化的,资产投入是趋于无形化的,管理决策是趋于科学化的,这些趋势是与企业发展战略最为息息相关的。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原材料、资本与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在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中扮演了越发重要的角色,它对企业的成长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成为现代企业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珍贵资源。随着国家提出"科教兴国、科技强国"的战略,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智力资本、无形资产等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无形资产的异质性、难レッ复制性的特质使其成为构建企业核也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发展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无形资产的重要性是其他类型资产无可比拟的,企业通过对无形资产进行科学管理,能够使之成为有形资产增值的杠杆,辅助有形资产进行更高效率的开发利用,提高生产效率,产生"1+1>2"的效应。除此之外,通过技术升级、实施品牌战略等途径,能够使现有的有形资产在一定程度上升级换代,使无形资产转化成为新的生产力,不断地自我更新升级的特点使得无形资产能够弥补有形资产的短板,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企业能够在市场上得以生存,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对信息技术业和医药制造业的管制逐渐放宽,企业的外部环境更加趋于自由竞争市场,企业想要获得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就必须有获取竞争优势并保持其持续成长的能力。优胜劣汰是市场的不变法则,如果失去潜在竞争优势,企业就会被市场所抛弃。但是如何能够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呢?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智力、想象力和知识都是重要的资源,然而资源本身可以达到的程度是有限的,只有通过有效地管理,才能将资源转化为我们想要的结果"。企业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变革,使自身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才能不断地获得竞争优势,由此获得的竞争优势可以使得企业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获得可持续的成长,因此创新是企业成长的最原始的动力。企业应该对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时刻保持着高度的敏感,在面对即将可能发生的市场变化时,应顺应市场发展趋势,充分利用自身拥有资源和能力进行自我调整,谋求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中获得相对稳定持续的发展。
......................
1.2研究思路及内容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无形资产贡献理论和企业成长相关理论为基础,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信息技术行业及医药制造行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的结构现状进行描述分析,并阐述了我国信息技术业及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对企业成长的影响的方式途径,对提高我国无形资产的管理水平起到了指导作用。本文选取我国信息技术行业及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2012-2014年为研究区间,进行实证检验分析我国信息技术行业及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与企业成长性的关系。并针对研究分析得出的结果进行探讨,提出相对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研究框架如图1-1所示:
.........................
2概念界定及相关文献综述
2.1概念界定
2.1.1无形资产
在企业并购活动过程中,一些资产净值不大或者连年亏损甚至资不抵债的公司,也会有并购方为取得其股权而愿意向其股东支付高于其公允价值的价格,即形成商誉。送是由于企业的市场资源优势及生产资源优势使得并购方可以预见到被并购企业发展前景及其被并购后对并购方所产生的协同作用可助力企业成长。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中对商誉定义为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商誉是在现行财务会计模式下对被并购企业不可辨认的战略无形资源的综合反映。本文认为,现行财务会计制度下的商誉应该属于无形资产范畴。首先,商誉的超额盈利能力属性。由于商誉的本质是企业战略性无形资产的综合体现,如良好的客户关系和島水平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由于企业无法控制其未来的经济利益,就无法确认为无形资产,但这并不影响其可以为企业创造出超额利润的特质。其次,商誉与企业具有不可分离性,商誉的差异度、相关度和认知度大小取决于企业本身,因此商誉具有异质性和难以模仿性,这就意味着其专用性强,所适用的范围小。基于以上两点,本文从管理的视角出发,将商誉划分为无形资产的范畴。
由于在我国上市公司年报的财务报表披露的信息中,无形资产明细类别的表述不规范,无法明确区分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同时著作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规模较小,且大部分上市公司并未披露该类型无形资产,因此本文将无形资产就其本质特征分为以下五类:土地使用权、其他使用权类、技术类无形资产、其他无形资产及并购活动中产生的商誉。
2.1.2企业成长性
管理学中企业的成长性是指一种变化和趋势,是指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获取资源并通过管理手段进行合理配置,使之转化为核心竞争力,从而提高企业各方面能力,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的过程。企业的成长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得体现:一方面是经营资源的不断增加,如企业资产规模的扩张和员工数量的增加等;而另一方面则表现为重组企业结构,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变革等方式改变经营资源在生产过程中的贡献模式想,求在组织效率上发生跨越式的提高。在看待一个企业是否得到成长时,需要同时重视规模的扩大和效益的提高,二者缺一不可。
........................
2.2相关研究文献评述
2.2.1企业成长性研究综述
对于企业成长性的研究最早要追溯到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认为当企业规模扩大,即是企业得到成长。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企业被看作生产函数,其复杂的管理及生产过程被简化为范式,各具特色的各行业企业被统一抽象为"代表性企业"。古典经济学中的企业成长只是调整为最优企业规模,而最优规模由技术的变革、生产要素价格、消费者偏好等外部因素的变化所决定。新制度经济学中则认为企业成长即是由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决定的企业边界的扩大。Stata(1989)从组织制度上将企业分为古典企业和现代企业,他将企业成长过程定义为古典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过渡过程。
国内关于企业成长性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基于西方管理学理论的基础上,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成长理论的研究成果。杨杜(1995)基于企业资源基础理论对企业成长的内涵做出定义,他认为企业成长是质和量两方面的增长,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不仅包括了在资产规模、销售额、利润额等方面的规模增长,也包括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制度科学化等质的增长。张林格(1998)在此基础上构造了=维空间企业成长模式的理论模型,该企业成长模型中的三维分别为规模经济、多样化经营和企业竞争能力,其理论观点主要有两点:一是在企业成长过程中,竞争力与企业规模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竞争力随企业规模的扩大而增强,但当超过企业最优规模后,组织过于冗余,效率下降,因此竞争力开始减弱;二是竞争力与多样化经营的关系呈"X"型关系,企业达到最优规模时可以通过多样化经营使企业竞争能力进一步加强,但企业的多样化超过一定程度时,企业的竞争力呈现削弱趋势。
.........................
3研究设计..............23
3.1研究假设...............23
3.2样本选择和数据收集..............26
4.实证分析................34
4.1样本的描述性统计.................34
4.1.1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现状分析..............34
5.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50
5.1研究结论..................50
5.2政策建议.................54
4.实证分析
4.1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在研究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的价值相关性之前,本部分先对信息技术业及医药制造业无形资产的整体状况进行整理,然后作描述性分析,以期对行业无形资产现状有较全面清晰的认识,进而方便对无形资产与企业成长性关系进行研究。
4.1.1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现状分析
本文对数值能从财务报表和数据库能够获得及计算出的无形资产净额及占比、固定资产净额及占比、资产总额、各类型无形资产分布等指标进行收集整理。本文对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固定资产及总资产整体状况的描述和分析,得到表4-1:
.........................
5.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5.1研究结论
通过梳理国内外无形资产相关文献,在资源基础论和企业成长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无形资产理论,本文对无形资产与企业成长相关性做出了合理假设,并选取我国信息技术业和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2012-2014年王个会计年度的财务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对无形资产与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结果发现无形资产总体对企业成长、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与盈利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无形资产的增加会损害企业的营运能力。其次,本文将无形资产划分为五类,并分别研究了各类无形资产对企业成长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各类无形资产对企业的贡献程度存在明显差异,甚至方向不一致,其中商誉的增加会显著提高企业的成长性,±地使用权的增加能促进企业的成长,而其他使用权、技术类无形资产和其他无形资产的增加对企业成长存在负向影响。而将样本分行业分析时发现,无形资产总体对信息技术业企业成长存在显著促进作用,但对医药制造业企业成长存在负向影响,在分类无形资产的作用中也出现了行业差异,其他使用权和技术类无形资产对两个行业企业成长的影响方向相反。基于以上结果,本文提出以下结论:
首先,无形资产总体对企业成长综合水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其推动作用并不是全面的。在资源基础理论中,企业内部资源是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制定战略发展方向的基石,通过企业能力来实现企业成长并决定成长的方式和速度,即形成企业资源一-企业能力一一企业成长的逻辑框架。无形资产具有异质性、难以复制等特点,其对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不只是仅限于为企业获取丰厚的经济利益,它以不同的方式促进企业产品服务质量或组织运行效率的提升,使得企业更加具有竞争优势。但是无形资产对企业营运能力的提升产生反向阻碍作用。,营运能力实际上体现的是企业在资产管理方面所表现出的效率,但由于无形资产的固有存在形式使得其流动性较低,变现能力弱,影响企业资产周转速度,所以当企业拥有过大规模无形资产时会对营运能力形成负向影响。当企业营运能力大幅下降时,就是发出了一个需要优化资产结构,调整资产战略的信号,需要引起企业的重视。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硕士毕业论文2018优先范文四:初创期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1 绪论
1.1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1.1 研究内容
第一章:绪论。阐述研究初创期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影响因素的背景及意义;提出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初创期科技型小微企业;研究问题为:探究初创期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围绕这一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提出本文的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并简要说明论文结构,最后归纳总结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采用文献研究法,在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研究现状和企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总结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影响因素。为下文的实证研究部分提供理论支持。
第三章:概述研究对象——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属性及特点。包括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定义、特征、生命周期。本章重点介绍了初创期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特点及遇到的风险。
第四章:根据第二、三章的内容,也就是结合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初创期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特点构建初创期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本章主要介绍了影响因素指标的选取和修订过程。
第五章:实证研究。本文实证研究部分主要介绍了调查绵阳科技软件园100家初创期软件小微企业的过程。通过问卷调查企业家得到研究数据,然后对得到的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接着通过专家打分法赋予影响因素权重,运用SPSS AOM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运算,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方法对影响初创期软件小微企业的关键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
第六章:发展对策与建议。针对第五章数据分析的结果,分析绵阳软件小微企业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对创业企业家、创业企业、政府三方面提出合理建议,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第七章:结论与展望。总结本论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提出文章的局限性,并探讨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1.2研究的主要方法
①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阅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研究热点和企业发展影响因素的最新进展总结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成果。
②实证分析
结合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和初创期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特点,构建初创期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绵阳科技软件园 74 家初创期软件小微企业的实际发展数据来进行实证研究。
③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方法。
运用专家打分法赋予发展影响因素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方法通过 SPSS AOMS17.0 软件对影响绵阳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的七大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最后相应地提出促进科技型小微企业成长的建议。
....................
2 科技型小微企业相关理论基础
2.1 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定义在 1999 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中,首次官方性地提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概念。而科技型小微企业是比科技型中小企业更为细分的概念,目前行业内还是没有统一的定义。本文对其的定义将参考 2011 年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和 2010 年《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试行)》两者。
本文认为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定义为:科技型小微企业是指拥有一定科技人员,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专有技术或先进知识,通过科技投入开展创新活动,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小微企业;其主营业务必须属于电子与信息、生物与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资源与环境、新能源与高效节能、高技术服务业、农业与农村、航空与航天、地球或空间或海洋工程、核应用技术这 11 个技术领域;从业人员的数量在100 以下,营业收入在 1000 万元以内,且企业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 20%;企业科技经费支出额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不低于 2%;企业经由其知识产权、专有技术或先进知识产生的收入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不低于 20%。
由于科技型小微企业初创期和之前的钟子期、之后的成长期并没有存在明显的界限,所以对初创期很难界定,本文选择了最简单的界定方法,即认为存在时间在三年内的科技型小微企业都算为初创期。
........................
2.2科技型小微企业生命周期的划分
1959 年,英国籍的女经济学家伊迪丝?彭罗斯首次提出企业成长理论。在此之前,人们认为企业仅仅是一个社会经济组织。企业成长理论的出现开创了从企业内部探究企业成长机理的先河。由此,学者们开始从生命体的角度去研究企业的各种活动。企业也像一个生命有机体一样,会生老病死,有扩张的欲望。在此以后,有大量的研究投入到该领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出现了很多的观点。但总体来说,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生命周期包括以下 5 个阶段: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蜕变/衰退期。在不同的生长周期企业有不同的发展需求,也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和风险。下面结合表 3-1 和图 3-1 对科技型小微企业每个发展阶段的特征进行分析。
万物的生长萌芽阶段就是种子期。企业的生命周期也是这样。种子期的企业比较脆弱,生存能力较差,很容易因为外界条件的变化而被扼杀。由此,处在种子期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对政府的政策依赖程度较大。但同时,种子期的企业又表现出强烈的知识创新的特征。大部分有发展前景的种子期的科技型小微企业都掌握着比较先进的技术。但这些技术是否成熟,市场是否会接受又是一个较大的难题。由此,处在种子期的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失败率非常高。它们对外没有自己稳定的市场,这意味着很低甚至是负的利润;对内它们没有形成自己科学的管理,唯一有的就是自己手中的技术。由此,它们面临的融资风险和技术风险非常高,在财务和社会资源方面有很大的需求。但是资金往往只投给那些有市场前景的技术。因此,对于处在种子期的科技型小微企业来说,掌握有市场前景的技术,开发出合格的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才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对于政府和投资商来说,如何发现这类有市场潜力的企业就是一个摆在面前亟须解决的非常紧要的问题。
............................
3 初创期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研究...........24
3.1 影响因素指标设计原则.............24
3.2 影响因素指标选取..................25
4 实证研究——以中国绵阳科技城软件产业园 100 家初创软件小微企业为例.........................38
4.1 园区简介...............38
4.2 问卷调查设计与实施.............38
5 对发展初创期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建议..............67
5.1 对创业企业家的建议——把握市场需求,同时注重企业内部管理..................67
5.2 对创业企业的建议——注重技术创新,构建高效率沟通团队..............68
5 对发展初创期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建议
从第五章的实证分析结果中我们发现,这 7 个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排序为:企业家素质>技术创新>创业团队>融资情况>营销能力>政策法律环境>社会服务。并且,在企业家个人素质层面比较重要的是新市场的开拓能力和企业内部的管理能力;在技术创新层面比较重要的是核心技术的先进性和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在创业团队层面比较重要的是团队沟通的效率。基于研究结论和科技型小微企业初创期的实际状况,本文对创业企业家、创业企业、政府提出以下建议。
5.1 对创业企业家的建议——把握市场需求,同时注重企业内部管理
初创期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创业企业家。创业企业家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他直接决定企业成功与否。他不仅要敏锐地把握市场需求,同时也要注重企业的内部管理。市场需求指的是消费者对产品的需要,它包括对产品品种、规模、数量、质量、价格、型号、供货期限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要求。但是市场需求是瞬息万变的,所以这要求创业企业家必须拥有非常超前的眼光和对市场变化的敏锐嗅觉。这是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必须具备的素质。只有把握市场潮流,企业才有可能做大做强。但那些具有潜力的市场需求通常具有时限性和潜藏性,所以这要求创业企业家必须要能突破传统的创业理念,不断地打破局限。马云说过一句话,哪里有抱怨哪里就有商机。创业企业家要不断地尝试新的事物,即使有时候尝试失败了,也可以将经验教训运用到下一个尝试的项目当中。创业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只有不断地经历失败,总结经验,发现并挖掘新市场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并且创业的初期是非常艰难的,企业家只有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才能收到一些成效。
..........................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本文在梳理科技型企业创业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初创期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特点,建立了初创期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然后在中国绵阳科技城软件产业园孵化企业的调研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出了影响初创期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因素的重要性排序为:企业家素质>技术创新>创业团队>融资情况>营销能力>政策法律环境>社会服务。
最后建议创业企业家把握市场需求,同时注重企业内部管理;建议创业企业注重技术创新,构建高效率沟通团队;建议政府在资源和政策上加大对孵化器的扶持力度,促进孵化器发展各种形态,提高孵化器的专业化服务能力,推动形成孵化器多元化发展局面。
6.2 研究存在的不足
(1)部分指标可能不适用。由于科技型小微企业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概念,对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学者们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本文构建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影响因素指标是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结合绵阳企业家访谈后形成的,但仍然无法去除主观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部分指标无法有效衡量企业实际发展的情况。
(2)取样范围小,指标体系无法测量动态发展情况。本文的实证调查对象为中国绵阳科技城软件产业园孵化企业,取样范围小、地域特色强,很难排除地区的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对实证研究的影响,不同地区的调查数据得出的分析结果可能不尽相同。并且,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成长是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限于调研数据的限制和数据可获取性等因素,主要是选取了截面数据。截面数据分析方式只能代表大多数企业的共性特征。然而,对于科技型小微企业群体,初创期的占比还是很低的。因此,有必要在后续的研究中进行多案例研究,从案例的角度探讨和总结科技型小微企业成长的主要因素。
(3)调查问卷存在主观性限制。调查问卷的指标条款设计主要参考权威学者和权威报告的研究成果,虽然经过专家访谈和小规模企业访谈的修正,但很难排除专家学者和受访创业人员的主观评判误差。衡量问卷信度的 Cronbach’s Alpha 值为 0.758,指标数据相关性检验的 KMO值为 0.742,总体信度和因子分析的适用度没有达到优秀的水平,理论设计和量表设计仍然有改进的空间。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硕士毕业论文2018优先范文五:F公司轻型卡车整车产品开发过程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2011 年,F 汽车集团公司领导审时度势,决策开发新一代轻型卡车系列产品。并确定了通过高端产品切入,通过中端产品上量的品牌战略。2013 年末,项目完成市场调研、技术设计、工装件验证、生产准备等各阶段工作,开始进行小批量生产。2014 年初,央视报道了江淮、东风等存在的“假国四”事件,引发行业地震。该项目产品成为行业内少数真正满足国四排放的车型之一,一时间供不应求,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7 年,刘博等人具体地阐明了开发项目过程管理的概念;2010 年,柳杨将开发过程管理概念应用到整车产品开发领域;2013 年柏卫军将开发项目过程管理理论具体地应用到重型卡车产品开发领域。由于轻型卡车与重型卡车相比有很大不同,相应地整车开发过程管理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主要探讨开发过程管理理论在轻型卡车整车产品领域的应用。
.....................
1.2 研究目的
研究 F 汽车集团公司新一代轻卡开发过程管理及其问题和对策可以丰富开发过程管理和控制理论。开发过程管控理论应用到不同的行业,有行业各自的特点。通过对 F 汽车集团公司的开发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总结出轻卡行业的开发过程管理的方法和策略。
F 汽车集团公司新一代轻卡开发过程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同时部分问题也暴露了出来。通过对经验进行总结,对暴露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出优势及问题症结所在。以便在后续的产品开发项目过程中提高效率,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从而提升企业的轻卡开发能力和水平,确保其轻卡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对于 F 汽车集团公司自身来说,轻卡产品开发能力和竞争力的提升,对于集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几年来,F 汽车集团公司的自主品牌推进战略屡次受挫,销量增长乏力。若轻卡市场局面打开,对于达成自主品牌战略、提振销量和鼓舞士气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F 汽车集团公司轻卡产品的开发过程管理对我国轻卡行业的开发过程管理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F 汽车集团公司作为行业内开发实力首屈一指的大型企业集团,新一代轻卡产品开发项目作为集团重点项目,其开发过程管理可以说是整个行业的样本和缩影。本文着重研究开发过程管理相关理论并与 F 公司某轻卡产品的开发实践相结合,分析公司现状,并对相关问题提出对策。研究 F 公司开发过程管理方法和策略,对提升整个轻卡行业的开发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开发过程管理的主要工具和方法
2.1.1 阶段门方法 阶段门方法是指导和控制新产品开发的一种重要的工具和方法,它贯穿新产品开发项目从产品策划、市场调研到产品投产和上市的整个过程。它是进行新产品开发过程管理、提高产品开发效率的路线图。阶段门方法将新产品开发过程定义为各个不同的阶段,每个具体的阶段都包括该阶段所需进行的主要活动及预计输出。在该阶段主要活动完成后,通过评审判定该阶段工作是否完整、合格(即过门)。若该阶段主要活动均已完成且结果达到目标要求,则项目获准进入下一阶段。
一、阶段门方法主要特征:
(1) 各阶段的主要活动是跨部门的。每个阶段都包含了许多跨公司职能部门的活动,没有一个阶段活动是某个部门能够单独实施和完成的。
(2) 市场调研和可行性分析是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活动。在项目正式进入开发阶段前,必须进行必要的市场调研和可行性分析工作。
(3) 决策点/门也是跨部门的。项目要想顺利进行,单从一个部门获取资源是无法完成的,其他部门的资源也必须及时到位。尤其是那些掌控了项目必要资源的高层管理者和决策者必须共同参与会议,并作出决策。
(4) 阶段门方法具有全面性,且其产出是市场导向的。阶段门方法涵盖了从创意到产品上市的全过程,而不仅仅是产品开发过程。整个项目的最终目标是客户满意,而且阶段门方法在开发活动之前就明确定义了产品。
二、阶段门方法的基本要素:
(1) 阶段。阶段是项目的各项主要活动所进行和发生的时期。 在项目各个阶段,项目团队通过获取重要信息、完成主要任务,推动项目进入该阶段的决策点(门)。各个阶段的主要活动都应是跨所有相关的职能部门的:市场调研阶段需要技术人员配合确定方案选型和撰写可行性报告;技术设计阶段需要与生产工艺人员一起讨论其工艺实现方法。各个阶段的每一项活动都是在开发中心主任或项目经理的领导下由各部门子项目经理和员工合作完成。通过阶段门方法管理风险,必须合理设计每一阶段中的并行活动,收集足够的信息(包括技术、市场、财务、运作等方法的信息),以降低技术和业务风险。
如图 2.1 所示,是一个典型的阶段门模型。阶段 1:通过市场调研和具体的方案分析,对可采用的范围进行界定。阶段 2:对于可采用的方案,进行产品定义和计划编制,并构建相应的业务项目。阶段 3:将采用的创意方案通过设计开发落实为实际的产品,并制定测试和验证计划。阶段 4:对新产品进行测试、检验和验证。阶段 5:对于验证合格且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进行市场投放。
......................
2.2整车产品开发过程管理
2.2.1 整车产品开发过程管理的特点
整车产品开发过程管理与一般工业产品相比具有显著的特点:
一、 对市场、法规及标准的符合度要求高
各个国家对汽车整车产品的销售和使用都有着一整套成体系的法规及标准要求,相应地开发过程必须符合这些法规和标准的规定。在我国,汽车产品上市必须经过公告、环保、3C 认证,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环保局等部委的备案,符合所有相关法规及上百项强制性标准规定。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整车产品的市场符合度高低直接决定了产品乃至企业的命运。
二、 对产品可靠性、使用环境适应性要求强
汽车作为地面载运工具,需要在设计时考虑到所以可能经历的使用环境,包括高原、高寒、高温、涉水等各种环境,坏路、山区、高速环路等各种路况,这就要求产品必须具有高的可靠性和使用环境适应性[23]。因此,整车产品开发过程需要进行多轮可靠性试验和环境适应性试验的验证。
三、 系统复杂程度高
,到整车装配、检验、下线、投放市场,整车产品开发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是近年来,汽车电子技术在整车产品上越来越多地应用,智能汽车及车联网技术逐步成熟,汽车整车系统的复杂程度正在加速提高。
四、 知识及经验的积累直接关系产品的技术水平
汽车整车产品开发的技术水平通常与开发团队通过以前开发过程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的多少直接相关。这是由于对于市场需求的把握和技术实现能力往往在具体的开发实践中,通过实践的检验和验证,才能获得和积累。我国汽车行业技术水平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重要原因是发达国家在百余年的汽车开发过程中沉淀下了大量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了类似数据库似的庞大体系,而这个体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获取和学得。例如,奔驰的设计规范达上万份之多。相应地,其设计水平之高,以致 F 公司很多技术方案都是对标奔驰而来。
.........................
第三章 F 公司新一代轻卡产品开发过程管理现状分析 ............ 21
3.1 F 公司及新一代轻卡产品开发项目简介 .................. 21
3.1.1 F 公司及其技术中心简介 ......................... 21
3.1.2 F 公司新一代轻卡开发项目简介 ................... 24
第四章 F 公司轻卡产品开发过程管理对策措施分析 .............. 51
4.1 F 公司轻卡产品开发过程管理优化的目标与原则 .......... 51
4.1.1 优化目标 ............. 51
4.1.2 优化原则 ........... 52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63
第四章 F 公司轻卡产品开发过程管理对策措施分析
4.1 F 公司轻卡产品开发过程管理优化的目标与原则
4.1.1 优化目标
依照前文所述,F 公司轻型卡车产品开发项目开发过程管理优化目标应该包括以下 3 个方面:
(1)缩短开发周期:整车产品开发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整个开发周期,从市场调研到产品投放,对于平台产品往往需要长达 3~5 年时间,即使是局部改型也需数月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市场及政策环境在不断的改变。缩短周期意味着减小产品的开发风险。F 公司新一代轻卡开发项目从 2011 年初立项,到 2014 年初产品投放市场,开发周期长达 3 年。2012 年 6 月北京实施国四排放时,F 公司无满足北京地区排放需求的产品,无法进入北京市场。2014 年 4 月国四排放在全国范围内严格执行,此时 F 公司新一代轻卡产品刚刚投放市场,一时间供不应求,迅速占领了市场。若开发周期延长即使几个月,待竞争对手的国四产品陆续投放市场,F 公司就很难再抢回这些市场份额。
(2)控制开发成本:轻型卡车整车产品开发项目费用达上亿元,通过流程优化及其它各种降成本活动,节省下的开发经费相当可观。例如,新一代轻卡开发项目的助力器类零部件均为浙江某公司供货。由于平台不同,助力器的型号共有 8 种。按图纸要求,每种零部件都需进行台架试验。专家进行了评审并且到厂家进行了实地考察,认为 8 种零部件中只需对其中的 2 种进行试验即可,其余结果可以视同。在其中 2 种通过台架试验后,即认为该厂家的所有助力器类零件合格。在后续整车可靠性试验中,助力器类零件也并未出现问题。类似的活动减少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降低了开发成本。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本文结合作者参与的 F 公司新一代轻型卡车整车产品开发项目开发实践,简述及剖析了轻型卡车平台车型的产品开发过程。在开发过程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其中的突出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提出了部分验证有效的开发过程管理的对策。本文也可以作为其他汽车企业改善开发过程管理的案例和借鉴。
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
1、F 公司轻型卡车整车产品开发项目过程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包括:FMEA 工具未切实应用;项目计划得不到及时更新和调整;各职能部门及子公司沟通不畅;公司层面框架性的流程在执行层面未得到细化;弱矩阵式组织架构不符合产品开发的本质要求等。
2、F 公司轻型卡车整车产品开发项目过程管理存在诸多问题的根本措施包括两个方面:实施组织变革,强化项目本身的在组织机构设置中的主体地位;细化流程,使各子组织内部活动依流程高效进行。
3、F 公司轻型卡车整车产品开发项目过程管理的问题,亟待实施上述对策。这样才能降低开发成本、提升开发质量、提高开发效率,从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立足于 F 公司新一代轻型卡车整车产品开发项目的具体实践,基于开发过程管理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未来,应当对改进对策的实现方法进行进一步的展开,并且对改进对策实现后出现的新问题进行预估和规避,从而使其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并降低流程变革的风险,更能从实质上对汽车企业的开发过程管理水平的提升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硕士毕业论文2018优先范文六:建筑企业内项目间知识转移研究——-基于组织情境视角
1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项目型组织实现知识积累和知识再利用的重要途径是项目间知识转移,即某个项目的知识向其他项目传递。据往研究,项目团队人员的流失、经验的遗忘往往会使企业损失巨大,而项目间知识转移则可以使上述损失得以降化。项目间知识转移使己完工项目的经验和技能在企业保存下来,从而留住有效知识,加快后续项目的实施进程、提高项目绩效。建筑企业是典型的项目型组织,工作的开展需要依靠项目团队来实施完成。此外,工程项目所执行的是技术复杂、多领域、跨学科、多参与方、周期较长的了作任务,某个项目的知识和经验对于其他项目而言是十分珍贵的资源。然而在实际生活中,项目知识流失的可能性很大,具体原因体现在下几个方面:首先,工程项目的开展需要工程人员按项目进度分别进场,项目团队成员的分批离开会造成项目知识的流失,给项目的成功完成带来负面影响。其次,工程项目结束后,项目知识以非编码化和编码化形式两种形式存在。对于编码化知识,建筑企业若未能做好项目知识的收集整理、不及时扩充企业知识库,编码化知识难得到转移。而对于非编码化知识,当工程结束时,项目团队成员若未能对项目知识进行整理和总结,这些知识很可能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产生项目知识的"健忘症",不能为建筑企业的后续项目所利用。最后,很多工程项目团队都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团队成员平时加班加点的工作,却不愿意花时间与其他项目团队交流经验、转移知识,有用的知识得不到分享,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増加了知识流失的可能性。工程项目知识的流失,阻碍了建筑企业的知识积累和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因此,对建筑企业而言,加强项目间知识转移、有效捕获并留存有效的项目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项目间的知识转移离不开项目团队之间、项目团队与建筑企业么间的互动与交流,而这种互动交流往往会受到组织情境的影响。一方面,项目间的知识转移处于一定的情境中,组织情境会对知识转移能否顺利进行产生重要影响,建筑企业的政策、文化、工程项目的任务情境等均会影响到项目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另一方面,项目团队之间的互动交流往往需要依赖项目团队所拥有的社会关系网络,Pelz等学者的研究表明,人们偏好从关系网络中而并非从正式的文本中获取知识,社会关系己经成为个体、团队、组织搜寻知识的主要路径。
........................
1.2主要研究内容
(1)建筑企业内项目间的知识转移过程分析
在借鉴国内外学者在项目环境中知识转移领域研巧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从工程项目的角度出发,首先对建筑企业内项目间知识转移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包括工程项目、工程项目知识和项目间知识转移。然后分横向转移和纵向转移、先后项目转移和并行项目转移这两种分类方法,结合己有研究成果,详细分析了项目间知识转移的过程。
(2)建筑企业内项目间知识转移概念模型的构建基于建筑企业内项目间知识转移过程分析,本文从组织情境的角度出发,提炼出组织情境、项目间的社会关系、项目间知识转移效果之间的相互联系。组织情境因素包括项目任务情境和建筑企业管理情境两个方面,其中项目任务情境指项目的相似性、项目的紧迫性,建筑企业管理情境指会议制度、激励机制和共享文化。社会关系因素包括沟通交流、信任和互惠行动。通过对以上因素的具体分析,找到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了"组织情境一项目间关系一知识转移"这一逻辑体系的假设模型。
(3)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对概念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在构建概念假设模型的基础上,本文选择使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模型开展实证分析。在该部分的一开始,本文对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简要介绍,并阐述了该方法对于本文分析研究的适配性。其次,本文对调查对象、调查问卷的设计过程进行了介绍。最后,通过调查问卷的发放和数据收集,获取样本数据,并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并分析样本数据,运用AMOS21.0软件验证论文假设,得出结论。
(4)提升项目间知识转移效果的管理建议
根据实证研究的结论,建筑企业内项目间的知识转移受到建筑企业会议制度、激励机制及共享文化的影响,并且项目的任务情境也会对项目间的知识转移产生影响。由此,本文从沟通制度、激励机制、知识平台、共享文化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图1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图,也体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每一部分的研究内容紧密联系并层层深入。
.........................
2国内外研究综述
2.1知识转移硏究综述
2.1.1相关概念及文献回顾
(1)知识
目前学术界对于知识的定义并不统一,学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对知识的内涵提出各种不同的解释。Turban(1992)提出,"知识可用于解决问题或者进行决策,知识是组织过的信息。"Leonard和Sensiper(1998)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知识建立在个人经验的基础上,是与个人行动相关的信息。"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1999)指出:"知识是一种能够改变人、改变事物的信息。"DavenPort和Pnjsak(2000)提出:"知识是一种由信息、价值观、经验、等形成的动态系统,该系统可以不断评价和吸收新的信息。"我国国家科技领导小组办公室在相关报告中将知识定义为"经过人的思维所整理过的符号化产物,例如价值标准、信息、意象、数据等。"尤可强(2003)指出"信息是经过处理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而知识则是人类思考并处理信息的能力"。
本文接受并吸收已有研究对知识内涵的界定,认为知识是:个体、项目或组织所得到的或积累的,能够引导个体、项目或组织进行决策、解决问题和规避风险的,能够清晰表达、进行编码的标准、流程、公式等,以及难以清晰表达的技巧、诀窍、直觉和经验。
(2)知识转移
学术界一般认为,Teece(1977)是提出知识转移思想的第一人。Teece在研究跨国性的技术转移时提出;"企业可W通过先进技术的跨国转移来积累知识,这些知识可以跨国界使用"。知识转移在此之后逐步成为热点研究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早期有关知识转移的研究源自信息处理和组织设计。现有研究成果表明,各学者在知识转移内涵的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表1将具有代表性的知识转移内涵加以总结和概括。
.......................
2.2组织情境研究综述
2.2.1组织情境因素
组织情境是一个多元体系,它由组织中的管理流程、姐织系统和组织文化等多种因素构成广义上看,组织情境涉及一个组织所处环境的特征及其各层次的实体组成。XuJ、Stephen SYL等(2011)通过归纳总结相关研究成果,认为组织情境包含的因素主要有:外部环境、组织特征、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组织资源、信息技术、工作任务、个体特征等。此外,组织领导因素也是组织情境的—项重要因素。由此可见,组织情境是一个十分庞杂的体系,难以在一项研究中尽述。
近年来,知识转移的组织情境因素成为大量学者研究项目环境中知识转移的热点。知识转移过程需要知识发出方付出时间、精力和财力,而组织的情境如组织政策、技术条件、组织文化等因素有助于知识转移成本的降低或组织回报的提高,从而提高个体转移知识的积极性。刘常乐(2015)将项目环境中知识转移的情境因素划分为发送方和接收方的二元情境、组织文化、组织架构、社会资本、工作任务特点等。Ajmal等(2008)认为知识转移行为存在困难归根结底来说是组织文化有问题,项目知识转移的关键是要发展和培育适宜的项目文化。LindnerF(2011)研究了企业层面的情境因素对知识转移的影响,包括沟通与信息技术、组织与过程、领导为和企业文化等。徐金发(2003)将知识转移的情境因素划分为任务情境、结构特征和组织文化。薛丽莉(2007)在研究个人向组织的知识转移中,从组织环境的角度提出了影响知识转移的因素,包括信息技术系统、组织结构、激励机制、组织氛围等。祁红梅(2008)认为影响知识转移绩效的组织情境因素主要包括工作任务本身、组织支持和同事的行为。
由此,本文接受已有研究对于知识转移组织情境因素的分类,并结合建筑企业内项目间知识转移的特点,给出以下定义:建筑企业内项目间知识转移的组织情境是由工程项目自身的任务情境和建筑企业管理情境所构成的整体,其中工程项目的任务情境指工程项目自身的任务特征,建筑企业管理情境主要指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等。
........................
3建筑企业内项目间知识转移过程分析..............17
3.1建筑企业内项目间知识转移概念分析.................17
3.1.1工程项目的定义及特点..............17
3.1.2工程项目知识的特点及分类.................18
4基于组织情境的建筑企业内项目间知识转移模型构建................31
4.1概念模型的提出..................31
4.2模型变量的设置......................32
5组织情境对建筑企业内项目间知识转移影响的实证................43
5.1实证方法的选择..................43
5.1.1SEM概述..................43
5组织情境对建筑企业内项目间知识转移影响的实证
5.1实证方法的选择
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是建筑企业内并行项目和先后进行的项目之间的知识转移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会议制度、激励机制、共享文化等影响因素很难直接、精确的测量,这些影响因素被称作潜在变量(LatentVariable)。相比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简称SEM)涵盖范围很广,能够针对潜在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开展分析和计算。因此,在统计方法上,本文选择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概念模型进行验证。
5.1.1SEM概述
结构方程模型是指将不同潜在变量之间、潜在变量与观测变量之间的关系以线性方程系统表示出来的一种统计方法,又称因果模型、联立方程模型。结构方程模型的出现有赖于经济学、社会学及心理学等多学科的共同发展,如今在各个学科领域,对结构方程模型的应用己经相当普遍。
结构方程分析与传统的回归分析不同,它能同时处理多个因变量,处理潜在变量的复杂关系,并比较和评价不同的理论模型。随着结构方程模型的推广,大量学者的研究领域得拓宽,研究变量的数量从单一到多元,关系效应的分析从主影响到交互影响,从研究可直接观测变量到分析潜在变量。
........................
6硏究结论与展望
6.1研究结论
建筑企业内项目间的知识转移对个体、团队、企业层面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建筑企业所拥有的各个项目之间会存在一些技术与管理方面的交集,这部分的知识具有共享的意义,通过从其他项目转移知识,能够吸收经验、避免重复性错误的发生,项目团队的相似项目经验水平能够得到提升,建筑企业的竞争力也会得到一定的提高。其次,通过吸收高水平、经验丰富的专家或人员,项目可以从类似项目中获取经验,提高项目成功实施的可能性。再者,通过类似项目的反复操作并培养相关人才,建筑企业也可以通过项目间的知识转移,提高企业的知识积累和从事同类项目的优势。本文以工程项目间的知识转移为研究主题,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对项目间知识转移的过程展开了分析,从组织情境的角度出发,厘清了组织情境、项目间关系、项目间知识转移效果的关系,建立了三者之间的概念假设模型,并进行了定量研究,结合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的结果,本文主要得出了以下几点重要的结论:
(1)工程项目自身的任务情境会影响项目间知识转移的效果
建筑企业内的工程项目具有相似性和紧迫性,这些特征构成了工程项目的任务情境。首先,工程项目的相似性有利于项目双方进行知识转移。同一个建筑企业受发展历程、资质条件的影响,其所承揽的工程项目在工作任务、实施环境、管理模式上往往较为相似,项目的相似性决定了项目双方的知识存量、知识体系有关联性,知识距离较小,由此降低了双方沟通交流、转移知识的困难,使项目双方能更加频繁、最大程度地进行沟通,并且项目的相似程度较高,使双方互帮互助、你来我往的机会较多,从而促进知识转移的效果。其次,项目的紧迫性不利于项目间的知识转移。项目的紧迫性造成了工程项目团队的时间压力,当工程项目的工期非常紧迫时,项目团队需要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完成工作任务上,项目团队愿意用于沟通交流、知识转移的时间就会越少,不利于知识转移的发生。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硕士毕业论文2018优先范文七:永明采油厂非正式员工劳动关系管理研究
1绪论
1.1研究背景
我所研究的题目是《永明采油厂非正式员工劳动关系管理研究》,永明采油厂始建于1987年,相关资料显示,截止2013年12月末,现有职工3220人,其中非正式员工1732人。生产油井3783口,年生产原油76万吨。下设29个职能部口,6个生产单位,一个后勤保障服务单位。建成清洁文明油井2486口,井场1279个,占井场总数的98%。现己组建了包括采油、选油、运输、销售、钻井、压裂、安装、机械加工等多口类系列化沮织机构。目前,己拥有资产总值27.54亿元。先后荣获省级AAA级资信企业,省级诚信企业,省级‘重合同、守信用啤位。
永明采油厂所在县域己经在历史上存续1500余年,曾经立足在油田大版图上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作为原油生产和机械装备制造完成产值10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8.1%,在县域经济上也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然而历窒部30年的发展,市场己经出现很大变化,永明采油厂在一定程度上过分依赖能源的发展战略也限制了附近的经济发展,永明采油厂的员工也就随着岁月的逝去而淡出了在众人面前骄傲的视线,甚至变得荣耀己逝。
当劳动合同法于2014年进行修改,颁布修正案之后,依赖使用非正式员工的的路子换取发展和获取利益,己经优势不再、不可持续。永明采油厂从管理上要效益的"减人增效",致使企业在追求人力资源低成本高效益的路上尝试了各种努力,人力资源外包成为突破口,非正式员工基本上以劳务派遣、人力资源外包等多种形式建立劳动关系,劳动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
.......................
1.2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研究目的
本文选择评估一家大型采油厂的非正式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和咨询管理者、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和分析相关研究成果,剖析非正式员工用工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讨论提出改进非正式员工劳动关系管理的方式改进措施和对策建议。
1.2.2研巧意义
随着劳动合同法修正案的颁布,对非正式员工劳动关系的管理改进需求迫在眉睫,本研究旨在科学、系统地分析非正式员工劳动关系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为改善非正式员工用工劳动关系,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此研究成果具有理论和实践的两层意义。
1)理论意义
现有非正式员工劳动关系管理的研究都是立足于我国标准化劳动关系的构建基础之上,劳动者权利保护和人力成本成为优先考虑的问题。那么为从管理角度上重置劳动关系是否能够保证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发展,需要在照顾各方利益的基础上给出合理的选择方案,对非正式员工劳动关系的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也是重要的丰富和讨论,为对理论界的有关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2)实践意义
劳动关系的管理对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劳动关系的有效管理不仅可以为企业规避风险,节约人力成本,还有利于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企业发现机会,实现公司经营目标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从研究某种意义上说,永明采油厂还承担着对县域民生改善和促进就业的重任,非正式员工劳动关系管理牵扯到企业现在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
2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1非正式员工劳动关系管理的定义及研究概述
2.1.1非正式员工劳动关系管理的定义
目前,理论上关于非正式员工劳动关系管理的研究有很多,但还未形成严格统一的共识来界定其内涵与外延。按照不同的标准,学者们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在国外,美国平等就业委员会的平等就业《执法手册》中,把非正式员工定义为:"公司所雇用的员工的工作条件全部或部分由他们所分配给的客户所控制"。
萧惟升(2005))等部分工时工、派遣员工和契约工都视为非正式员工。由于企业没有长期的用工计划,这部分非正式员工均W聘用工或者临时工的身份出现,非正式员工的各种类型诸如小时工、派遣员工、夕饱契约员工等等都会出孤随时满足企业的运行需求。
国际劳工局的报告…《体面劳动与非正规经济(2002)》的附录中是这样界定的:"非正规就业人员指不论在正规的或非正规的企业中进行的所有非正规工作,或指在一定的参照期内所有从事非正规工作的人。"之所以做这样的区分的根源在于,事实上绝大部分参与非正规就业的非正式员工,是不被传统的劳动法和社会保障制度所覆盖的,这类群体就业质量较低,且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说主学者对非正式员工的定义,都认可"临时"这个最大的特性。"临时"的概念指邮憐多元化,既可以是指员工的合同期限短每天工作时间少,或者兼脫也可以是指员工的岗位处于辅助性、临时性和可替代性;更多的是指员工受到出身、经济状况和教育背景影响的名分认定,及员工地位问题。
其实,如果没有待遇差别,基于企业正式员工用人编制管理而言的非正式员工是不存在的,他们是否与企业签评正式劳动合同或确立正式的劳动关系,都不是主要问题。关键在于享受不到正式员工的待遇,地位与等级的差别造成了临时工对正式工的投靠与依附,正式工更乐于接受这种差距和不一致。
.......................
2.2非正式员工劳动关系管理的现状与特征
2.2.1非正式员工劳动关系的分类表述
根据DanielC.Feldman对非正式员工从时间、空间和雇用数量和种类的不同划分,可以把非正式员工分为四类:非全日制员工、临时合同工、派遣员工和外包员工等。具体分类及定义见下表2.1所示:
在企业管理的实践中,把非正式员工种类分为以下几类:
1)派遣员工,由派遣机构招募,并与派遣机构签订劳动合同,在派遣机构合作的企业工作岗位服务的人员。在派遣期间接受合作企业的管理与指挥,并交付劳动成果的员工。
2)季节工,是指企业根据生产经营安排或者季节性的用工需求,在旺季临时雇用的短期员工。
3)临时工,是指在企业从事后勤辅助性岗位工作的员工,包括后勤保障、保洁卫生、档案资料整理、报纸快递收发、花园绿化养护等。
4)兼职员工,是指不脱离本职工作的情况下,又为其他单位提供劳动服务的员工。
5)实习生是指单位为员工后备梯队的甄选录用,或者解决临时性的用工需粟而招聘在企业见习的在校大学生,或根据与学校订立的实习基地协议,为离校前的大学毕业生提供实习岗位,在单位接受培训和锻炼的,尚未达成工作意向,也未与企业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人员。
6)退休返聘人员,是指已从原工作单位办理退休手续,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后,又被单位返聘并继续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
.......................
3永明采油厂非正式员工劳动关系管理的现状分析............14
3.1永明采油厂概况简介...............14
3.2永明采油厂非正式员工劳动关系管理的现状分析...............15
4基于桑德沃理论模型的非正式员工劳动关系管理对策..............25
4.1非正式员工管理适用策略分析...............25
4.1.1外部环境因素及改善..............25
5结论...............39
5.1主要研究工作............39
5.2有待改善的问题.............39
4基于桑德沃理论模型的非正式员工劳动关系管理对策
4.1非正式员工管理适用策略分析
本部分将"桑德沃劳动关系理论模型为基础,从外部环境因素、工作场所和个人因素古个方面做需求、目标分析,分析总结得出非正式员工劳动关系管理的价值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为非正式员工劳动关系管理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4.1.1外部环境因素及改善
1)外部环境因素
桑德沃理论模型的环境因素,是指对工作场所劳动关系及管理产生影响的工作场所以外的各种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经济因素、技术因素、政治和法律因素、思想意识因素等构成。宏观经济的好坏对企业经济效益产生直观的影响,当前油价下跌,石油行业寒冬已至,全球各大石油公司均难逃低油价的冲击,石油从业者面露难色,钱包缩水,工资与奖金福利均大打折扣,裁员降薪新闻不绝于耳。纵观全球,石油斤业薪金缩水也存在不同情况,在性别、工作区域、职位级别等因素影响下,薪金变化也存在巨大差异。非正式员工基于身份的差别追求长期稳定的劳动关系,正常休假和同工同酬也成为劳动关系管理中最显著的诉求。
技术因素上主要可生产技术和组织正常运作必要的管理技艺。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技术是企业的资本,也成为竞争的主要手段。随着技术进步,掌握新技术的员工培训和训练上,培训资源较少向非正式员工投入,而通过非正式员工的自我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人力资本,在企业内的专业岗位上才可能达到要求,现有的非正式员工队伍除了雇员当地化的区域优势外,缺乏明显的竞争力。
........................
5结论
5.1主要研究工作
本研究通过永明采油厂的实例分析,结合桑德沃劳动关系分析理论模型,就非正式用工的管理方式进行思考和讨论。桑德沃劳动关系分析理论模型比较清晰的反映了影响劳动关系的诸多外部环境,包括劳动关系合作有多种实现形式,劳动关系合作有多种实现形式,主要有工人参与管理、双方协议制度和集体谈判制度三种。
实践和分析证明,非正式员工的贡献有力支撑了永明采油厂的正常生产运营。如何进一步合法使用一线占比很大的非正式员工,主要有工人参与管理、双方协议制度和集体谈判制度三种。关系到如何降低用工的制度化限制,增加用工的灵活性;同时关注劳动关系的演变过程,关注非正式员工的权益实现;引入并实现具有市场化竞争力的薪酬水平,降低人工成本,通过总量控制人员编制和工资总额,达到降低风险和增加效益的目标。
本文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数据,在此基础上,通过总结分析文献数据,同时结合现实中企业用工的实际情况,特别从用工规范的角度,对企业非正式员工劳动关系的管理方式提出合理化对策建议。探讨非正式员工劳动关系管理的有效方式即永明采油厂非正式员工劳动关系管理的基本要求、出发点及策略选择,包括非正式员工劳动关系管理的改进步骤、非正式员工劳动关系管理的策略方案构建、非正式员工劳动关系管理构建方案的实施保障。以期给予企业提供非正式员工劳动关系管理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硕士毕业论文2018优先范文八:快时尚理念下中国服装企业SPA 模式的发展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稳中向好,结构调整不断优化,转型升级势头良好,在此背景下,全球市场需求开始有所恢复。外需方面,2014 年上半年我国服装出口经历了由弱到稳的过程,至二季度逐步回暖,其中发达市场,特别是欧盟市场需求回暖是稳定我国服装出口的重要因素,而新兴市场由于自身经济因素,需求降低,我国服装对其出口增速下降明显。内需方面,2014 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虽有起色,但从长期趋势来看,居民收入增长放缓,消费增长动力不足,服装内销总体规模扩大,但增速相对较低,依然比较疲弱。2015 年的总体产量与上年同期持平,行业整体各项主要指标基本正常,但盈利能力未见明显提升,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效益平稳,亏损面缩小,但运营质量出现明显两极化,而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仍困难突出,压力较大。
宏观方面,全球服装行业的供求关系正在发生本质变化,供给过剩,库存过高是全球服装行业共同面临的问题。同时,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传统的零售模式也遭受着电子商务等新兴商业模式的挑战,“快、个性、时尚”已成为大众消费的最大特征。微观方面, 由于国际需求继续恢复、国内需求保持增长、库存调整也取得一定成效,中国服装生产保持稳定,在产销两方面的带动下,行业整体效益保持平稳。但是服装行业仍面临巨大挑战。以往服装行业的大多数利润都依靠外贸加工单和批量生产,随着劳动价格的上涨和原材料价格的提高,使得外贸加工成本不断上升,仅靠低价劳动成本赚取利润已经成为历史,同时如今的消费者越来越多的强调服装的个性化和时尚感,这也使得一些一味靠大批量生产的服装,扩张连锁店的厂家生存变得更加困难,并且当前需求低迷、库存高是我国服装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但是,这不表明我国服装产业就此衰落,相反,这正是服装产业一个关键的转型时期,未来的服装企业拼的更多的是品牌的知名度和设计的创新性。已有的研究虽然涉及快时尚理念和 SPA 经营模式,但如何在快时尚理念下,将 SPA 模式真正运用在中国服装企业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通过深入研究我国服装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分析我国本土服装企业在经营管理上所应用的模式以及出现的问题,在借鉴国外快时尚企业经营模式的基础上,将具有一定SPA特征的企业逐步过渡至具有快时尚性质且与快时尚理念相契合的SPA模式进行经营的服装企业,以便在市场上得到更高的竞争力与影响力。
1.2.2 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SPA 经营模式拥有快速,时尚,低价等优势,其优势主要来自于高效率的供应链管理。SPA 企业往往从生产到零售全部一手掌控,其目的是提高流转速度、压缩经营成本,其核心在于更加强调顾客价值理念和灵敏的供应链系统,其模式能有效地将顾客和供应商联系起来,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首要目标,通过革新经营理念和供应链流程,实现对市场的快速反应。当前服装品牌通过将生产与零售直接连接,使产品直接面对顾客,节约时间与成本,把握商机与确保利润的最有效途径。
(2)实践意义
SPA 模式由美国 GAP 公司创造,目前,已经成为一种国际上流行的服装品牌零售经营模式,日本的优衣库、西班牙的 ZARA 公司逐渐发展了该模式。但是,SPA 经营模式并没有真正的应用于中国,中国的服装企业与国际服装品牌仍然有一大段距离,其发展空间仍然巨大。阻碍 SPA 模式在中国的发展原因来自于商品的流通渠道,产品设计理念以及国际服装企业的经验主义。
中国服装企业的发展潜力巨大,而 SPA 模式是未来服装企业经营模式的发展趋势之一,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了解中国服装企业的特点及消费者特征,探讨基于“快与时尚”理念下,SPA 模式所应具备的要素,对比国内服装企业与国际服装企业在产品设计、销售渠道、品牌建设中的差异,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将 SPA 模式真正的应用于中国服装企业,生产符合时代需求的产品,培育受市场欢迎的品牌,正确定位自己的发展方向、探索适合自己的营销策略,以期对中国服装企业建立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经营模式有所启示与帮助。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快时尚相关内容概述
2.1.1 快时尚的含义
2.1.2 快时尚企业的特点
首先,快时尚产业依靠营销作为其发展方式,目的是宣传时尚消费具有的快速性、低价性来实现,将对消费者而言新设计的产品通过营销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其一是缩短生产到消费的周期,传统企业将时尚周期划分为春、夏、秋、冬四季,而快时尚企业通常为 4-6 周为一个周期,个别企业的周期更短,从而将更多的时间用来创造销售季进行品牌的营销推广。其二是快时尚企业的广告投入也与传统企业有较大区别,当传统企业在广告中投入巨大成本时,快时尚企业则将大部分成本投入之产品设计与视觉营销当中,店面设置与服装搭配能够更为直观的刺激消费者购买。这种刺激往往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愉悦的购物体验,从而使消费者具有一定的品牌忠诚度。其较低的营销成本能够保证产品的低价性,使整个销售环节良性循环。
其次,快时尚模式通过快速响应模式来达到发展目标,而快速响应模式主要依靠极速供应链系统。快速响应模式的出现最初是以提高生产力为目标,为了改善纺织工业的生产工艺而节省生产过程所提出的,是美国纺织工业的一项保护机制。这个项目是由美国服装制造商协会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发起的,用来抵抗来自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家进口纺织产品而对自己的纺织企业所带来的竞争与威胁。而快速响应模式的出现,交货时间较以往缩短了一半,而美国的纺织业也变得更加具有竞争力。目前,快速相应模式被广泛用于快时尚服装行业,帮助服装企业创造新鲜的产品,不断吸引消费者连续反复购买。新的生产技术和供应链系统被用于快速相应模式,例如近年来开发并广发利用的连续数码印刷的印染技术较传统印刷方式更加节约时间与成本,更加趋于成熟的物流系统使“快”成为可能。
最后,快时尚店铺以“超市型”购物场所为主。 “超级市场”与 20 世纪 90 年代进入我国,目前已成为广受欢迎的消费场所,而这一类场所主要以销售食品、家庭日用品为主这样的快销品为主,而快时尚行业的出现,可以将其看做是整个服装市场中的“超市”,其性质使其更加迅速与高效。这样的购物场所,“超市型”购物场所拥有更广阔的购物空间,通过一次性试穿、一次性付款可以通过最少的人力与时间成本达到最大的销售量。
.........................
2.2 SPA 模式概述
2.2.1SPA 模式的特点
(1)企业能够准确掌握市场信息并及时作出预测。作为自有品牌零售商企业,它控制着由产品设计、生产、运输至销售的整个价值链,因此可以全面掌握每一个环节,把我市场动态,对产品款式及数量作出预测。
(2)快速的供应链体系,简化中间环节。SPA 模式以极速供应链作为支撑,其思想借鉴供应链管理中资源横向扩展至需求链的内容,将顾客与供应商联系起来销售渠道短,减少了批发商、代理商所带来的时间和附加加值,所以能够极大地缩短产品销售过程并取得最大收益。
(3)实现资源最优配置,降低市场风险。SPA 模式能够合理的控制资金流及产品数量,通过市场信息的反馈来合理配置资源,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有效预测市场情况,从而降低风险。
SPA 模式除了以上优势,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企业建立初期由设计到销售一体化需要较高的资金成本和人力成本,因此,其发展适合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循序渐进,逐步过渡。
市场定位的方式包括差异化定位、价格定位、消费者年龄定位、区域定位、职业定位,通常都会交叉使用。对于快时尚服装而言,作为耐用消费品的服装,如果以“快”为特点,便需要将耐用品转变为快消品,因此在产品的定位中关注消费者人群与产品价格,以产品更新快,款式时尚为原则,加快耐用品向快消品的转变。
市场定位的前提是细分市场与目标市场的选择,继而可以根据不同的细分市场选择定位方式。
.......................
第三章 我国服装企业经营现状及存在问题 ................. 14
3.1 我国服装市场销售现状 ................ 14
3.2 我国服装企业经营模式的发展状况 ............. 15
第四章 国外快时尚服装企业 SPA 模式的分析与借鉴 ............. 22
4.1 国外快时尚服装企业概况 .............. 22
4.2 国外快时尚服装企业 SPA 模式的分析 ..................... 23
第五章 快时尚理念下中国服装企业 SPA 模式的发展策略 .............. 29
5.1 发展目标 ................. 29
5.2 中国服装企业应用 SPA 模式应具备的特征 ................. 29
第六章 快时尚理念下 A 品牌 SPA 模式的应用
6.1 A 品牌销售现状
6.1.1 A 品牌概况
A 品牌是 AB 企业集团下最具有竞争力的品牌之一,主打休闲服饰。AB 企业创始于1996 年,是一家以虚拟经营为特色、以系列成人休闲服和儿童服饰为主导产品的品牌服饰企业,连续 12 年被评为中国服装行业销售、利润双百强,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位居中国服装行业竞争力 10 强,是中国服装行业优势企业之一。A 品牌销售网络遍布全国29 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具有比较完整的市场网络格局,其品牌直营系统事业部通过阿米巴的方式进行整体的运营管理,即将整个公司分割成许多个被称为阿米巴的小型组织,每个小型组织都作为一个独立的利润中心,按照小企业、小商店的方式进行独立经营。例如西安市场,通过公司总部市场部进行店铺选址后,以店铺为中心,则被分为四个阿米巴组织,每一个组织负责该品牌一个区域的所有事务,包括店铺的设计陈列、该区域的产品促销活动、销售额的提高等所有销售职务以及人员招聘、考核等所有人力事务。
目前,A 品牌具有与快时尚企业相似的市场定位,同时拥有比较完善的营销渠道和设计团队,具备发展 SPA 模式的条件。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SPA 模式是一种整合的商业业态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其发展需要达到整个价值链上的协同运作,本文通过对比国内外服装企业的状况,寻找我国服装企业在经营当中出现的问题,并以 A 品牌为实例,提出了具体的优化策略。从本文的写作中可以得出下结论:
(1)快时尚服装是目前服装市场的重大发展趋势。我国服装市场仍然存在巨大的潜力有待发掘,通过改变以耐用品为本质的传统经营理念转向以快消品为主的快时尚理念,是我国服装企业取得发展的重大途径。
(2)SPA 模式是在快时尚理念下应运而生的,快时尚理念的转变需要以 SPA 经营模式的转变为基础,SPA 模式的转变则需要各个环节上的升级与优化。目前,我国服装产业加工制造能力强大,但产品设计、经营理念上还与国外先进的服装生产企业存在较大差距,创新能力与管理经验尚且缺乏。而快时尚以“快速、时尚、低价”的特点需要以产品种类丰富、设计感强、生产制造渠道与销售渠道良好为前提,而这正是向 SPA 模式转变的必要环节。因此,以 SPA 模式作为指导,将快时尚理念融入到我国现有的一些服装企业内,可以有效的我国服装行业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硕士毕业论文2018优先范文九:国家-目的地形象对目的地信任和行为意向的影响研究
1绪论
1.1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问题的提出
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旅游业由于具备增加外汇收入、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等优势,被很多国家政府作为刺激经济发展的一剂良药,成为一国的重要产业乃至支柱产业。如日木政府因意识到旅游产业发展能带来立竿化影的积极效果,很早就确立了旅游立国的战略,而且把入境旅游作为唯一的核心。2015年,日本政府缩减了很多部门的经费,但却将旅游外宣的专项经费增加了20%,也大幅增加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费用。同时,白本还放宽了中国和韩国及其他东南亚国家的签证政策,取消了签证中一些较为不合理的条件。可见,研究旅游业的发展,尤其是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成为很多国家政府和旅游相关管理部门的重要议题。正是在这种现实需求的指引下,旅游学、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也理学等多个学科对这一课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其中,旅游目的地形象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发现,旅游者在选择出境旅游目的地时,良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是影响其决策的重要因素。学术界也通过很多实证研究,验证了旅游目的地形象对于旅游决策和游客忠诚的重要影响。因此,对于旅游目的地来说,树立良好鲜明的形象意义重大,而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影响因素的研究也变得格外重要。然而,在众多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对于国家形象的研究非常薄弱。事实上,对于出境旅游来说,国家形象的作用研究十分必要。正如营销领域的原产国效应,旅游者把旅游目的地作为一种将要选择购买的产品时,同样需要考虑它的原产国形象。营销学中的原产国效应认为,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可能会考虑原产国形象的影响,进而产生某种原产国效应,影响消费者的产品评价和购买态度。因此,对应营销领域的"国家一 ̄:产品形象",旅游领域中也应存在某种"国家——目的地形象"。也就是说,从研究出入境旅游的角度看,微观目的地形象的研究并不应该孤立进行,而是要放入宏观国家形象的背景中,考察国家形象的影响作用。
......................
1.2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2.1研究内容本文首先会理顺国家形象、旅游目的地形象、目的地信任和行为意向的概念、内涵、测量、前因后果等相关研究成果,明确国家形象和旅游目的地形象两者之间的关系。然后会对相关的理论基础进行回顾,包括对必理学和营销学理论的梳理。,最后,将国家形象和目的地信任纳入到目的地形象和行为意向的关系框架,构建理论总体模型和维度模型,主要研究作为原产国形象的宏观国家形象对作为产品形象的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影响,及目的地信任能否在旅游目的地形象和行为意向中间发挥中介作用,同时也考察了国家信息熟悉度、旅游信息熟悉度和人口统计特征带来的影响。
本文主要分为六章。
第一章是绪论。本章主要介绍了问题提出的原因,指出了研究所具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阐明了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整体研究框架,厘清了研究的思路和主要的研究方法,并指明了本研究可能存在的贡献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是文献综述。本章主要是根据己有的相关文献,对国家形象、目的地形象、目的地信任、行为意向和熟悉度的研究展开梳理和总结,涉及概念、内涵、测量、效应机理、影响因素及关系辨析等方面的成果。
第三章是对理论模型的构建和研究假设的提出。首先阐明了本研究总体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然后对研究涉及的主要变量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根据相关的理论依据和往的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本文的总体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并对研究样本和案例国的选择进行了设计和说明。
第四章是对量表的开发和检验。根据相关文献的研究成果和访谈的结果整理,形成本研究的初始量表,在进行预试和净化后形成正式问卷,展开正式调研,利用收集的数据对正式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
第五章是数据分析和假设检验。本章首先分析了人口统计变量与各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然后探讨了熟悉度对各研究变量的影响,再通过与竞争模型的化较证明了总体理论模型的合理性,在剔除总体模型中不显著路径的基础上,又验证了维度模型涉及的相关假设。
......................
2文献综述
2.1国家形象相关研究回顾
2.1.1形象的概念和内涵
形象的重要性体现在其能够影响人的决策和行为。准确认识形象的概念是本研究开展的基础。最早提出形象(Image)概念的是Boulding(1956),他认为形象是人们主观价值和知识的凝结,是个体沟通外界环境的一种工具,对人的行为决策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Boulding,1956)。随后,Martineau于1958年将形象的概念成功应用于商业研究领域,指出形象是消费者对于一个主体的主观态度、情感及印象,形象的好坏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1965年,民eynolds将"形象"引入到旅游学研究中,并指出人类正是在环境整体讯息中的某些印象的基础上获得了心理建构的持续发展,而其表现形式之一就是个体在旅游活动中所形成的形象。Hunt(1971)、Gunn(1972)、Mayo(1973)等学者陆续在旅游领域对形象展开了正式的研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概念己被广泛接受,并被看做是理解目的地选择行为的重要概念。
虽然在消费者行为学、营销学、旅游学、地理学、传播学、社会和环境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中,形象都是研究的重点,但是时至今日,形象的概念仍然较为模糊。表2-1是对有代表性的形象概念的选列。
......................
2.2旅游目的地形象相关研究回顾
2.2.1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概念和内涵
自我国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开展以来,前十年总体研究成果较少,基本没有定量研究,多是从定性的角度展开,以形象的概念结构、定位策划和传播推广研究为主。从第二个十年开始研究普遍展开,出现丰硕研究成果。总体来说,西方学者的研究多是从也理学的角度关注旅游者感知,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认同这一研究视角,将研究从目的地出发的供给一方转向旅游者需求送一方。不过,还是有一部分国内学者持续关注目的地的供给角度,认为目的地形象的意义更多地体现在目的地的定位等方面,旅游形象主要是由自然、民俗、文化、社会也理积淀等资源内容构成(王龙,2012)。王龙(2012)将国内学者所界定的TDI概念梳理成五种观点,即"主观感知的形象"、"形神兼备的意象"、"客观存在的状态"、"可以流动的信息"和"社会共享的符号"。他赞同"可以流动的信息"观点,将形象界定为一种信息,并依据目的地与外界的作用过程,认为TDI至少存在本体形象、传播形象与感知形象三个层面,期望能够实现中西方学者在旅游目的地形象内涵理解上的对接。不过,与早期研究阶段相比,近几年国内学者不再过多纠结于概念的界定,而是更多地进行实证方面的研究。
通过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概念的分析,可以将其内涵概括为:
(1)虽然大多数的定义中明示或暗示了目的地形象的主体是人,但是究竟是指个人还是群体,是居民还是旅游者,是潜在旅游者还是现实旅游者,在定义中都没有达成统一。因此,旅游研究中目的地形象的主体也呈现出多样复杂的局面。
(2)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客体一般是指某一旅游目的地或非居住地,这一点也得到了学者们的一致认可,但是对于旅游目的地的空间范围还没有进行界定,现有的以旅游研究主要涉及国家层面的目的地、区域层面的目的地、城市/乡村层面的目的地及景区层面的目的地等。
....................
3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65
3.1研究模型的理论基础.............65
3.1.1心理学视角..............65
4量表修订与检验................78
4.1量表修订............78
4.1.1国家形象的测量量表...............79
5模型与假设检验.............109
5.1模型的修正与假设的扩展..............109
5模型与假设检验
5.1模型的修正与假设的扩展
本研究各个变量的维度是基于己有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并命名产生的。图5-1是本研究基于维度的理论模型。该维度模型对各个变量在维度上进行了细分,并初步展示了对各变量维度之间关系的设想。现有的假设路径关系,是在总体模型各变量间的假设关系基础上,结合己有的部分研究而初步提出的,仅仅只是表明了维度间关系的简单设想,更为成熟和准确的维度间关系将在后面提出。
.......................
6研究结论与展望
6.1研究结论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旅游领域的研究热点,原产国形象是营销领域的热门话题,本研究将旅游目的地形象与原产国形象这两个不同领域的概念整合在一个研究框架下,化为人们对于旅游目的地产品的选择行为也如有形产品一样,具有某种原产国效应,并将旅游目的地放入宏观国家形象的背景下,考察国家形象是否能够显著影响旅游目的地形象,进而影响消费者的行为意向。同时,在研究中提出了目的地信任的概念,将目的地信任引入传统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到行为意向的作用路径中,考察目的地信任在其中是否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本研究建立了国家形象、旅游目的地形象、目的地信任和行为意向四个变量之间的总体模型及自维度之间的细部模型,利用AMOS22.0软件进行结构方程分析,并通过与竞争模型的比较证明该模型的有效性和适当性。同时,还进一步考察了不同的国家信息熟悉度和旅游信息熟悉度及社会人口统计特征对于以上变量及其维度的影响。
经过对已有文献中量表的修订和预试,使用经过信效度检验的正式量表获得有效数据463份,对上述提出的观点进行检验,得出如下结论:
(1)探寻了旅游研究视角下宏观国家形象的内涵和测量量表,提取了国家形象的主要因子,并验证了国家形象是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重要前因
本研究从旅游学视角提出了作为旅游目的地产品原产国的宏观国家形象概念,并深入挖掘了国家形象的内涵,从内涵和研究目的出发修订了国家形象的量表;并从态度理论的角度,提取出国家形象的三个主因子,即国家发展程度、国际影响力和国家情感;用结构方程模型证明了国家形象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正面的国家形象有助于树立鲜明积极的旅游目的地形象,而负面的国家形象(也可能是偶发事件暂时导致的)则可能会遮蔽良好的目的地形象,从而导致游客的减少。国家形象并不能直接影响行为意向,而是通过目的地形象和目的地信任对行为意向起到间接的彰响。
(2)扩展了旅游领域信任研究的范畴,发展了目的地信任的内涵和测量量表,同时也验证了目的地信任在目的地形象和行为意向之间的部分中介作用
如前文所述,旅游领域的信任研究相对较少,而目的地信任的研究则更为薄弱。但是本文研究发现,目的地信任在目的地形象和行为意向之间起着重要的部分中介作用,因此,目的地信任研究的重要性应该得到业界和学界的认可和关注。本文梳理了目的地信任的内涵,根据相关文献修订了目的地信任的测量量表,旨在对目的地信任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指导进行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硕士毕业论文2018优先范文十:团队学习行为、团队学习能力与团队绩效的关系——基于 IPO 模型的研究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社会发展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传递与流通更加快速,团队比个人具备更多的能力、经验以及资源,并且有着更强的知识共享和信息交流的能力,已经成为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形式。因此,如何提升团队绩效成为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焦点。
国内外探讨团队绩效的研究很多,但基本上都沿用了输入-过程-输出模型(Input-Process-Outcome)的研究范式(Edmondson et al. 2007),I-P-O 模型认为,团队输入因素(Input):如,团队外部环境、团队设计(如,团队构成、任务特征等)、团队心理特质(如,团队规范、共享心智模型等)、团队学习等,主要通过团队过程(Process)的中介作用,影响团队有效性(Outcome)(Edmondson et al. 2007; Stewart 2006)。团队有效性的核心在于其适应能力。知识的快速流通、环境的日益复杂更要求团队能够快速学习,对环境的变化做出积极响应,这样才能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团队学习又是影响团队绩效最为关键的一个因素。
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团队就是嵌于组织中的,由具有互补技能的两人及两人以上组成的,相互影响和依赖,为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或使命而一起工作的可识别的集合(Katzenbach and Smith 2006)。国外学者主张从团队过程的角度理解团队学习(Edmondson 1999; Ellis et al. 2003; Wong 2004)。团队学习行为视角强调,团队学习是一种团队成员通过不断的沟通、协作,获得有关团队任务、资源及团队成员背景等共有信息、知识以及规则的过程。对团队学习过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团队学习行为的研究上(Edmondson et al. 2007),并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团队学习行为的特征及类型。并且,从研究的发展脉络来看,团队学习行为的研究主要是基于 IPO 模型,将团队学习行为看作是“输入-过程-结果”中的“过程”进行研究,集中探讨团队学习行为对团队绩效的中介作用。
尽管团队学习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然有一些重要问题需要研究者们给予关注。首先,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团队学习过程主要表现为团队学习行为,然而,对于团队学习行为的概念,研究者之间并没有形成一致的观点。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团队学习行为的含义也会发生变化。Edmondson 等(2001)的质性研究,将外科手术团队的学习行为划分为四种类型:识别(Enrollment)、准备(Preparation)、试验(Trials)与反应(Reflection)。Edmondson(2002)通过对生产企业不同类型团队分析的质性研究将团队学习行为区分为增值团队学习行为与创新团队学习行为,这将导致不同的研究结果之间缺乏可比性。其次,团队学习行为与团队绩效的关系尚不明确。至今,研究者们还未对团队学习行为的概念达成共识,不同定义下的的团队学习行为与团队绩效关系不一致。再次,团队学习行为对于团队绩效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如前所述,以往团队学习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团队学习行为对于团队输入要素与团队绩效的中介作用上(Edmondson et al.2007)。有关团队学习行为通过何种机制,如何作用于团队绩效的研究则很少。有研究发现团队学习本身有时并不能直接导致团队绩效发生变化 (Liang et al 1995; Lewis 2003 )。从学习的特征来看,主体不能完全保证学习行为一定能够产生预期的效果,学习“失败”的情况也比较常见,论文针对上述问题,采用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团队学习行为、团队学习能力和团队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性的检验。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综合团队学习的认知视角、行为视角和信息处理视角,对团队学习行为进行定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和研究团队学习行为对团队绩效的关系,以及团队学习能力在团队学习行为与团队绩效间的中介作用。
1.2.2 研究意义
在理论上,由于之前学者们在对团队行为进行分类时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由此得到的团队行为类型差异很大,而要想确定统一的分类标准,就需要抓住团队过程以及团队行为的本质特征。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团队学习行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把握团队学习行为的特征,为团队学习行为的分类提供一定的依据,从而深化团队学习行为的理论研究。
其次,通过团队学习行为对团队绩效作用机理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团队学习行为、团队学习能力以及团队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团队学习理论的发展做出贡献。至今,研究者们还未对团队学习行为的概念达成共识,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团队学习行为的含义也会发生变化。在以往研究中,学者们分别从团队学习强化了知识获取能力和提高了知识处理效率两个角度出发,揭示了团队学习与绩效产出之前存在着紧密联系(莫申江,2009)。但是因为各位学者对团队学习的定义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并不统一,本文将在定义团队学习行为的基础上,探究团队学习行为与团队绩效的关系。
最后,在实践上,明确团队学习行为、团队学习能力与团队绩效的关系,有利于团队完善团队学习行为,完成团队任务并提高绩效。团队学习究竟是如何影响团队绩效的,如何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团队的学习效率,也是现实中的团队在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
第二章 团队学习行为,团队学习能力与团队绩效的模型与假设
2.1 IPO 模型概述
McGrath 首先提出了 “输入-过程-产出”的理论框架模型(Input-Process-Outcome:IPO)对团队绩效进行了探讨。McGrath 指出,输入(Input)指的是那些影响团队成员互动的因素,包括个体因素(如个性、能力等)、团队因素(如任务结构、凝聚力等)及组织和环境因素(如组织设计特征、环境复杂性等)。过程(Process)指的是团队成员之间为保证任务完成而进行的互动。过程描述了团队的投入如何转变为产出,所以是模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产出(Outcome)包括团队绩效(质量和数量)以及成员的情感反应(如满意度和承诺等)。输入环节中的各项因素直接影响团队互动过程,再通过团队互动过程影响团队绩效。McGrath 的重要贡献在于首次提出 IPO 理论框架,即列举了影响团队产出的输入性因素,并指出这些因素是通过团队互动过程对团队产出发生作用的。论文在 IPO 模型的基础上,将团队学习行为视为输入变量,团队学习能力视为过程变量,团队绩效视为输出变量,探讨团队学习行为包含的各要素对团队学习能力各要素的影响,在探讨团队学习行为如何通过团队学习能力各要素影响团队绩效。
..........................
2.2 团队学习行为概念的界定
什么是团队学习行为?如何定义团队学习行为?Wilson 等(2007)认为,应从三点界定团队学习:(1)团队学习应该是群体层面的定义,而非个体层面,团队成员个体学习行为的总和并不构成团队学习;(2)团队学习是一个过程,包括知识的获取、整合以及分享;(3)团队学习应该考虑其直接效果,即团队潜在行为方式的增加。基于此,Wilson 等(2007)为团队学习界定了范围,他们更强调从这三个标准来判断团队活动是否为团队学习。研究者们主要是从团队学习定义的不同角度展开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认知视角, Edmondson(1999)认为,团队学习就是以提出问题、寻求反馈、开展实验、反思结果、讨论失误或非预期的结果等行为为特征的一种持续的反思和行动过程。Argote 等(2001)认为,以经验为基础,团队学习是团队成员在彼此之间获取、分享、整合知识的活动。Edmondson 等(2001)的质性研究,将外科手术团队的学习行为划分为四种类型:识别(Enrollment)、准备(Preparation)、试验(Trials)与反应(Reflection)。通过对生产企业不同类型团队的分析,Edmondson(2002)的质性研究将团队学习行为区分为增值团队学习行为(Incremental learning)与创新团队学习行为(Radical learning)。毛良斌(2009)将团队学习行为分为互动性团队学习行为和反思性团队学习行为。Wong(2004)的研究将团队学习行为区分为内部学习行为(Local learning)与外部学习行为(Distal learning),主要关注不同类型的团队学习行为对团队绩效的影响。综上,认知视角的团队学习行为主要认为团队学习是团队成员在彼此之间获取、分享、整合知识的活动。
(2)学习行为视角,刘晓琳(2011)将团队学习行为分为共享、协作建构和建设性冲突。周坤惠(2004)从团队学习运行角度探讨了团队知识共享机制,张立国(2010)将团队内部的学习交流行为归纳为三类基本过程变量 : 共享 、协作建构和建设性冲突 。Gibson 与 Vermeulen(2003)则将团队学习定义为,通过实验以探索知识、通过反思性沟通以整合观点、通过协作以具体明确所学知识的过程。陈国权(2010)认为团队建设性争论对团队绩效有显著影响。Gruenfeld 等(2003)将团队学习理解为,团队知识的获取、保存、传播、消退的过程。综上,行为视角的团队学习行为主要是将知识共享,建设性冲突和协作构建作为团队的主要学习行为。
........................
第三章 团队学习行为、团队学习能力与团队绩效的研究设计 ................. 16
3.1 量表设计与来源 ................... 16
3.1.1 团队学习行为量表的设计与来源 ................ 16
3.1.2 团队学习能力量表的设计与来源 .................. 17
第四章 团队学习行为、团队学习能力与团队绩效关系实证分析 ........... 22
4.1 团队层面数据聚合 ............... 22
4.2 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 23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管理建议 ...................... 33
5.1 研究结论 ....................... 33
5.1.1 对团队学习行为的分析 ........... 33
第四章 团队学习行为、团队学习能力与团队绩效关系实证分析
4.1 团队层面数据聚合
论文是研究团队层面的学习行为,学习能力与团队绩效的关系,但是问卷是由个人填写的,因此,需要将个体层面的数据聚合成为团队层面的数据。最常采用的方法就是先检验组内相关系数和一致性分析,通过检验后就可以对一个团队的团队成员的数据加总平均,得到团队层面的数据。组内相关系数包括组内相关 ICC1 和组间相关 ICC2,一致性即指 Rwg,这是目前普遍被认可的将个体层面数据聚合到团队层面所必须的检验指标。
首先,研究者必须确认各团队样本数据是否具有高度的组织一致度,即回答者(团队成员)对构念有相同的反应程度(Kozlowski and Hattmp, 1992)。James 等(1984)对组织一致度的衡量使用的是观察到的群体方差与期望的随机方差的比值。在组织管理领域的文献中,基本惯例是要报告总样本中所包含的所有群体单元的 Rwg 的中位数或平均数。当 Rwg 值大于 0.7 时,表明有足够的一致度可以进行聚合。其次,除了验证个别回答具有的充分组内一致度之外,研究者还必须在聚合个体回答到群体层次之前,先检验是否有足够的组间变异,因为组间变异的存在是检验群体层次构念与其他构念之间关系的基本要素和前提。其中 1CC1 的值等于组间方差除以组间方差与组内方差之和(即总方差)。James ( 1982)通过对文献的回顾发现 ICC1 的合理范围普遍在 0.00 到 0.50 之间。第二个要考虑的组内相关系数是 ICC2。ICC2 是指群体平均数的信度(Bartko,1976),即把个体层面变量数据聚合到群体层次时,该变量的信度。ICC2 是 ICC1 和样本中团队平均规模(即构成人数)的函数。要有高的 ICC2 值就应当使样本中每个团队所包含的人数普遍较多,因为在 ICC]固定时,平均团队规模越大,ICC2 越大。在组织研究中,学者们普遍认为ICC2 的值应当大于 0.70 (Bliese, 1998)。
从表中可以看出,Rwg 中值均都大于 0.7,一般认为这样的值证明一致性是可信的。组内相关系数 ICC1 的值 0.00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管理建议
5.1 研究结论
针对研究假设,论文首先对团队学习行为、团队学习能力和团队绩效的概念进行界定,然后确定了测量量表,最后运用描述性统计、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层次回归、逐步回归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团队学习行为对团队绩效的影响,以及团队学习能力在团队学习行为与团队绩效中的中介作用。
5.1.1 对团队学习行为的分析
论文对团队学习行为的测量采用了 Ulrich(2009)开发的量表、TJOSVOLD D 和 CHEN G 于 2002 年开发的量表、Piet Van den Bossche(2006)的分量表和王怀秋(2008)的量表,分别测量知识识别,知识吸收,建设性冲突,协作构建和知识共享。因为是在各量表组的基础上,所以论文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这种交叉检验的方法测量量表的效度,那么由上文结构可知效果还是较好的。
5.1.2 团队学习行为与团队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分析
通过团队学习行为与团队学习能力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团队学习行为的五个维度知识共享、知识识别、知识吸收、建设性冲突、协作构建与团队学习九种分能力都有相关关系。在逐步回归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建设性冲突和知识吸收进入对发现能力的回归模型中,而知识识别、知识共享和协作构建没有进入,说明建设性冲突和知识吸收是预测发现能力的有效指标。建设性冲突和知识共享进入了发明能力的回归模型中,建设性冲突进入了选择能力的回归模型中,建设性冲突和协作构建进入了推广能力的回归模型中,协作构建和知识吸收、知识识别进入了获取知识能力的回归模型中,所以,团队学习行为与团队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实线箭头表示正相关关系,虚线箭头表示负相关关系)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