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论文范文十篇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8166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企业管理论文,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企业管理是尽可能利用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实现多、快、好、省的目标,取得最大的投入产出效率。(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网为大家推荐一篇企业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精选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虚拟社区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根据第 3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3 年度中国上网人数已达到 6.18 亿人次,有45.8%的人使用互联网,这个数字与 2012 年相比增加了 3.7%。其中,社交类网站的用户数量持续增加,使用时间也持续的增长。例如即时通讯工具,QQ、微信等。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社区网站,社交网站不仅是在国外,在国内也成为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部分。自从 2008 年美国Facebook 进入中国以来,各种社交类网站风生水起。包括以论坛类虚拟社区如搜狐、新浪、百度贴吧、西祠等;blog、微博如腾讯、新浪微博等;SNS 社区类,如 Facebook(2004)、人人网(2005)、豆瓣网(2005)等以及越来越热的及时通讯工具如微信、易信、来往等。由于 4G、3G 网络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等因素,社交平台不仅拥有更强的通信功能,回复、分享、推荐等相关功能,有些还支持在线支付和理财等服务,很大程度提高了社区对用户的吸引力,促进了了社区用户持续稳定的增长[1]。通过参与虚拟社区,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兴趣、爱好、所在地或其他各种各样的理由选择自己的朋友和圈子,交流经验分享知识和话题,在网络空间交到朋友。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虚拟社区中来,社区成为人们人际交往的重要部分,是现实世界人际关系的拓展和虚拟人际关系建立的角色。为人们熟知的社交平台如微信、微博、社交网站、论坛等占用的人们大部分的上网时间。根据国外研究报告的结果我们可以知道,使用各类社交网络的用户人数已近超过了 10 亿,占整个互联网使用人数的 70%以上,国外,使用Facebook 的人平均每天有 4 亿,根据调查,有 93%的用户愿意继续使用社交平台并推荐他人使用。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社交网站有效的增加了用户粘性。

..........

1.2 研究目的

从过去的研究成果中发现,虚拟社区中活跃的用户大部分年纪都比较轻,学习能力和好奇心很强,因此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较高包括最新的科技和应用,所以是否运用技术接受模型能完全解答用户参与社区的原因;同时,虚拟社区存在于网络空间,具有开放性和匿名性,外部环境、社区环境是否也会对用户信息共享行为产生影响。通常情况下看。又是出于什么原因,年轻人愿意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虚拟社区里呢?如果单独从理性行为理论出发,好像不足以准确的获得答案。本文从个人和社区环境出发,运用动机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将个人内部动机、外部动机作为影响因素,研究虚拟社区成员信息共享行为。

......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虚拟社区的研究

随着虚拟社区的不断发展,研究的内容和角度也多种多样[2]。目前,专家给虚拟社区从不同的角度不同领域下了定义,定义如下:综合以上定义,发现学者给出的定义包括几个相同的词语:网络空间、成员、互动交流。由此可以反应出虚拟社区的特点:(1) 网络的虚拟性。所有的学者都认为虚拟社区应该是存在于网络虚拟空间的,这也是虚拟社区与普通社区最根本的不同。(2) 技术性。虚拟社区的进入方式需要技术支持,随着无线技术的发展,用户通过无线终端可以更方便的沟通和交流。社交网站的使用技术需求也要求使用虚拟社区服务的人员配备相应的知识。(3) 成员互动。社区内的参与者根据喜欢的内容和话题不同进行交流分享讨论。成员间的交流是虚拟社区建立的基础,也是虚拟社区得以持续发展的推动力。(4) 建立关系。社区成员通过交流,会建立起一种人际关系,培养成员之间的信任和友谊,这也是虚拟社区的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通过对以上定义的分析和总结,结合现实中社交平台的特征,给出本文定义:虚拟社区是有一群拥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通过电子媒介在虚拟空间内进行交流和互动,最终形成一定的社交关系。

.......

2.2 关于虚拟社区中信息共享行为的研究

Hagel 和 Armstrong(1998)根据用户参与互动程度和成员的贡献程度不同把成员分为浏览者(Browser):属于社区的新进用户,一般以浏览为主,如果没有感兴趣的话题或吸引的内容,很有可能会离开社区,对社区的贡献程度最低[8]。第二种类型是潜伏者,比浏览者的贡献程度高。与浏览者相比会花费更多的时间浏览社区,但发帖互动的行为还比较少,处于观望态度,但有潜力成为贡献者。[9]第三种类型是贡献者已经属于社区的支柱,积极地发帖回帖,共享信息,组织及参与话题,是一个社区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对社区的贡献程度较大,是想购买者转化的潜在用户[10]。第四类是对社区贡献程度最高的一类,购买者,他们积极地促进社区内交易的达成,一方面可成为其他用户购买产品的宣传者,又可以成为商家扩大销售的代言者,对社区的发展贡献程度最高,为社区带来经济利益,他们的口碑有助于打造社区品牌形象[11]。毛波和尤雯雯(2006)在研究虚拟社区内知识共享行为时结合虚拟社区中传播知识类型的不同和传播方式的不同将虚拟社区中的成员类别分为以下五种[12]:第一种是浏览者,仅仅希望通过社区获得他们需要的信息和知识,没有需要时便不再参与社区。第二种类型是学习者,把在社区中收集到的书记处理转化为自身的知识,对内容有自己的见解。第三种为共享者,是由学习者转化而来,把自己吸收消化整理的知识分享给其他用户,同时也会继续与他人交换经验与知识,互相促进。第四种是领袖,由学习者发展而来,由于知识的储备和正确性已在社区中形成了一定的形象声望和权威,起到了领袖的作用。最后一种为呼应者,他们流动在其他四种社区成员间,有成员具有凝聚力,社区更具活力。

.........

3 理论模型与假设......... 16

3.1 内部动机与共享行为关系........... 16

3.2 外部动机与共享行为关系........... 17

3.2.1 互惠 ...... 17

3.2.2 自我形象 .......... 17

3.2.3 联系动机 .......... 18

3.3 信息共享意愿的中介作用........ 18

3.4 模型构建......... 19

4 研究设计....... 20

4.1 变量的定义与测量......... 20

4.2 问卷设计与修改.......... 22

4.3 数据的收集....... 23

4.4 数据分析方法..... 24

5 实证分析....... 25

5.1 探索性因子分析........... 25

5.2 验证性因子分析........... 27

5.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29

5 实证分析

5.1 探索性因子分析

研究中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的目的是选取一本分数据用于查看复杂变量的内部结构。学者往往抽取总体包括数目变量的 5-10 倍,所以本文首先抽取 50 份数据对模型先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信息出共享行为的 Cronbach's Alpha 值为 0.821,大于0.8,表示共享行为的信度良好。KMO 值为 0.865,大于 0.8,说明效度良好,适合下一步的因子分析。一般学者人 Cronbach's Alpha 的值愈大就代表了问卷数据的信度越好。通常在研究中认为 Cronbach's Alpha 值落在 0.65~0.7 的范围表示信度是不错的,落在0.7~0.8 的范围表示效度比较好,落在 0.8~0.9 的范围表示数据的信度是极好的。从以上测量结果我们发现所有变量的 Cronbach's Alpha 值均在 0.7 及以上,表示测量模型中的变量和模型整体拥有较好的信度。

......

结论

本文以理性行为理论和动机理论为理论基础,构建了以内部动机、外部动机、信息共享意愿和信息共享行为之间的逻辑关系为主体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对虚拟社区使用者发放的 224 份调查问卷完成了数据的收集,然后对收集到的数据使用 SPSS 和 AMOS 分析软件进行了假设检验,对最终得到的结论总结如下:

第一,结果表示成员内部动机对虚拟社区内部的信息交流互动有促进作用。从结论看出兴趣和满意是虚拟社区成员之间交流互动行为产生的影响因素。其中兴趣对社区成员信息共享的促进作用最大,满意通过共享意愿促进信息共享行为,同时,兴趣也对满意有影响作用。

第二,结果表示消费者外部动机对虚拟社区内部的信息交流互动有促进作用。从结论中看出互惠和联系动机对虚拟社区信息共享行为有正向影响和推动。联系动机对信息共享行为的影响仅次于兴趣。形象声望对消费者信息共享行为没有显著影响。

第三,结果表示信息共享意愿有效作用于交流互动行为。在虚拟社区里,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对消费者的共享意愿起作用,当社区成员产生共享信息的意愿时,有 70%的可能性会进行实际的分享行为。

............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精选二

1绪论

1.1选题背景与意义

随着长三角、珠三角和渤海湾三大经济增长极的发展放缓、西部大开发的稳步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复苏,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出口增速放缓、内需拉动不足作为现在中部地区主要的现状反映,在国家的区域协调政策上处于较为明显的劣势,在这种情况下,中部崛起开始受到更多的呼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由:中部政策中空、投入不足的矛盾突出;资源要素严重外流,发展后劲大大削弱;文化整合和制度创新力度不够;行政壁垒严重,区域整合难度较大[1]。然后中部的经济发展并不如同其在中国所处的区位优势明显,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引擎与动力,主要在于中部地区的崛起。因此,“中部崛起”开始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中部地区作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要地,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加速转型升级过程中,将扮演重要的角色。在借鉴东部发达区域经济发展经验的同时,能够自主创新经济发展的方式,避免重走东部发展过程中的陷阱,最终赶上并且超越东部企业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受关注。而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非民营企业莫属,民企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中部崛起的步伐。2012年中国民营500强的企业名单中,中部共有53家,如图1.1所示:(1)纵观全国,在2012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发布名单里,中部六省有53家企业进入,占据了11%的比重;西部有30家企业进入,占了6%的比重;而东部则占到了83%,可以从图1.1得知。其中,中部地区没有一家民营企业能够进入前30名,而前100名中只有6家企业,仅仅占有6%的名额,落后于西部地区的9家,远落后于东部地区的85家。相对于东部的率先开放和西部大开发,中部并未有足够的发展时机,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造成一定阶段上的滞后。

.......

1.2研究思路与贡献

1.2.1研究思路

本文的研究主要结合理论与实证分析,通过四阶段构建全文,包括了:理论研究、实证分析、归纳总结和指导实践。首先理论为基础,包括了国内外绩效研究综述和DEA评价方法的发展过程以及运用DEA研究企业绩效的历程;第二部分为实证分析:首先利用SPSS16.0进行主成分分析,将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主要因素找出,然后将影响因素较大的因子作为DEA数据包络法的输入、输出指标,进行全面的数据包络分析,最后进行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研究。

1.2.2研究贡献

相对于东部或西部,中部经济发展并未给予过多的关注,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也没多少年,而且在实施过程中,有着一定的困难与阻碍。本文通过对10-12在沪上市的中部上市民营企业进行DEA数据包络分析,能够清晰看出中部上市民企所存在的一些不足,并针对这些弱项提出改善建议,以帮助其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够更好的发展。

.....

2相关理论综述

在对中部上市民营企业进行相关研究之前,对于相关理论方面的阐述是必要的,包括了企业绩效理论、DEA数据包络法的简要介绍。通过对绩效理论的认识、运用及对比,可以选择更适合的方法来运用于本文研究,最终得出高度相关的可行性建议。

2.1企业绩效理论借鉴及评述

国内外对于绩效理论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于20世纪30年代左右开始提出企业绩效评价。首先,由Kesner(美国)于1939年研究了职业经理人报酬与绩效评价之间的联系后,间接的提出了报酬与绩效评价之间的相关性;随后,在20世纪50年代Modigliani和Miller又提出了资本结构理论,更加进一步研究了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为后人做了较大的理论基础。之后就出现了大量企业绩效方面的相关理论,且研究方法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2]。A.S.Maiga和EA.Jacobs研究了成本管理与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3];George和Abon对现金流与企业绩效进行了相关研究,认为两者有较高的相关性[4];国内学者陆庆平在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完整的绩效体系[5]。通过对国内外企业绩效评价方面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可以发现关于企业绩效评价方面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历史时期[6]:第一个阶段主要是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该阶段的绩效评价研究集中于财务评价方面,通过企业根源来研究分析财务指标与绩效之间的关系,主要涉及了企业盈利水平、成本高低、生产效率等基础数据,发展并衍生了财务指标的评价方法,包括了杜邦公司提出了最新的绩效评价模型——“杜邦系统图”,能够直观的评价企业绩效。

.......

2.2DEA相关理论综述

DEA数据包络法作为现在最受欢迎的绩效评价体系,已经逐渐为大家所熟知,在企业绩效评价中,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并且得出所需结论。上世纪80年代初,由Charnes、Cooper和Rhodes首先提出DEA及数据包络分析的概念,该方法能够将研究对象分类为有效的和无效的DMU,通常是来评价部门或企业之间的相对性。同时,他们也提出了第一个DEA模型——“C2R”。该方法将单个指标衍生到了多个投入产出指标方面的研究,对更多的研究单元进行有效性的评价。它应用的根本原理是在决策单元(DMU)的输入或者输入变量保持不变的基础之上,借助数学规划方法来确定相对有效的前沿面,将各个决策单元投影到DEA的生产前沿面上,并通过比较决策单元偏离DEA前沿面的程度来评价它们的相对有效性。DEA是应用数学规划模型来评价具有多个输入和多个输出的决策单元格的相对有效性[10]。同时,我们可以将DEA看作是一种非参数的统计估计方法。特别是当DEA被用来研究多输入、多输出的生产函数理论时,由于不需要预先估计参数,因而在避免主观因素、简化算法、减少误差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优越性。

.......

3中部地区上市民企经营绩效模型构建........16

3.1中部地区民营企业现状及发展......16

3.1.1中部地区民企研究追溯.......16

3.1.2中部地区上市民企发展趋势分析..........17

3.2变量的选取.......24

3.3基于改进后的主成分分析模型构建....27

3.4DEA的模型构建.....29

3.5数据包络法与其他评价方法的比较....31

3.6数据包络法的适用性..........31

4中部地区上市民企经营绩效实证研究........32

4.1数据来源与统计分析..........32

4.2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指标筛选分析.....32

4.3基于DEA效率分析....36

5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56

5.1研究结论........56

5.2政策建议........59

5.3研究局限......63

4中部地区上市民企经营绩效实证研究

4.1数据来源与统计分析

查阅2010年至2013年之间的大量中部战略、中部崛起、企业绩效相关的文献资料,通过巨潮资讯、网易财经网、证券之星网等网络查阅,并在研究期间多次到校图书馆和省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收集到了一些对本文研究具有价值的资料。同时,搜索了维普、中国(CNKI)学术文献总库、万方等一系列数据库,而对于中部上市民营企业的数据资料则主要通过国泰安数据库、宏源大智慧等网站获取。在对数据进行处理与筛选过程中,以精准、高效、切实为准则,由于13年数据无法及时获取,其中有3家于2011年上市,因此,本文对42家上市民企10年-12年的财务数据进行了汇总,详细研究分析中部在沪上市民营企业的经营绩效。基于前面的分析,本文主要选取了10-12年中部六省在沪上市的42家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包括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主要的投入指标包括了营业成本、流动比率、现金比率、营运资金、货币资金、存货净额、应付职工薪酬、流动负债、股东权益、营业成本率、有形资产比率、存货周转天数、财务费用、应收账款;产出指标包括了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基本每股收益、销售净利率、利润总额增长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每股留存收益、营业利润率。

........

结论

中部六省仅有4家民企于近十年内在沪上市,其余41家企业于十年前在沪上市,其中两家位于湖北,湖南和河南各一家,也就是有91.1%的民企十年前在沪上市的;再对比东部两省,江苏省与浙江省在沪上市民企分别有40家、51家,但近十年在沪上市的民企达到了27.5%、19.6%。也就是说无论是对比十年前还是与东部发达省份比较,中部民企近十年在沪上市数量明显不足,后劲乏力。另一方面,中部六省在沪上市民企仅有15家(35.7%)是直接上市的,与东部省份比较,江苏省和浙江省则有62.5%和62.7%的在沪上市企业是直接上市的。可以看出,中部六省份在沪间接上市比重高,说明多数中部民企无法满足上市条件,因此选择间接上市方式,且近几年在沪上市数量不足。原因归结于:首先,政策对企业资产规模、盈利水平等因素的限定以及民企自身的缺陷,导致大量民企没有资格直接上市,阻碍其上市步伐;其次,民营企业以在深上市为主,包括中小板和创业板,近来沪市开始调整针对企业的上市条件。10-12年中部在沪上市民企的第一大股东持股份额为29.4%、30.23%、30.18%,同期全国在沪上市民企的第一大股东持股份额为33.77%、33.61%、33.84%,相对于全国,中部在沪上市民企的股权集中度相对较低,股权相对分散,但从绝对比例来看,仍然处于30%左右,公司治理仍然有较大的上升空间;从员工规模来看,中部六省10-12年的平均员工人数为2341人、2669人、3123人,呈现的是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东部江苏省和浙江省的员工人数平均在2500人、2000人左右,明显低于中部六省的平均员工人数,10-12年且中部六省的增长速度达到了33%,而江苏省的增长率仅有14%,浙江省则维持不变。中部六省员工规模较大,且有较大的增长率,有足够的增长潜力。其中2012年河南省、江西省的平均员工人数分别有4972人、3718人,而湖北省、山西省则有2025人、2502人,各省份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精选三

第一章 绪 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最根本动力。然而,我国经济发展长期以来依靠的主要是资源和劳动力要素投入,这属于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已经逐渐失去竞争的优势:首先,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提升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变为有限剩余的状况越发明显,我国低成本的劳动力优势开始慢慢减弱;其次,随着我国对环保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强和我国资源价格的改革不断的深入,低成本的资源环境优势也在慢慢减弱;最后,随着发展水平不断改善,学习、借鉴、模仿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的发展空间越来越窄,导致我国低成本适用的技术优势也在慢慢减弱。在这样严峻的背景下,我国要继续保持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并成功应对环境和资源方面的挑战,最重要的是要加快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步伐,通过增强创新发展能力,充分发挥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企业的技术创新是国家创新中最主要的部分。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是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不创新将会灭亡,将被市场淘汰。而公司要长期的保持和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以免被淘汰。回顾成功公司的发展史,从美国谷歌、微软,到中国的华为、海尔,它们都将技术创新作为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贯穿于整个企业的文化内涵中。如图 1-1 和 1-2 所示,我国企业研发经费从 2002 年的 708 亿元人民币增长到 2007年的 2611 亿人民币,增长超 3 倍;在创新产出方面,我国企业的专利申请量从 2002的 25 件增长到 2007 年的 67 万件,也增长近 3 倍。但是,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计划,电子信息产业就在其中,国家想通过该计划增强这些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

.......

1.2 研究方法和设计方案

本文将综合运用统计学等多种研究方法,采用历史和逻辑的分析方法、系统和规范的分析方法、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电子信息企业的公司治理与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多层次和多纬度的研究分析。具体的方法的应用包括:

(1)历史的、逻辑的分析方法。历史的、逻辑的分析就是将我国电子信息企业技术创新现状放到宏观经济体制改革和微观市场建设的历史大背景中,在遵循事物变迁的规律性和必然性的前提下,分析公司治理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目的旨在分析问题时避免出现狭隘思想和断章取义的做法;

(2)文献研究与理论演绎的方法。本文先介绍公司治理理论和技术创新理论等相关文献和成熟理论,并此为基础,构建了技术创新能力受公司治理影响的分析框架,构建公司治理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在此框架的基础上深层次的分析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机制的各特征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作用机理;

(3)实证分析方法。本研究利用 2011-2013 年工信部公布的电子信息百强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以专利申请量作为因变量,以董事会结构、股权结构、管理层激励和资本结构等公司治理特征作为自变量,通过现状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公司治理的各特征对电子信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关系。其中应用到的分析和统计软件有 EXCEL、SPSS 19.0 和 EVIEWS 6.0 等软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是涉及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的一门交叉性学科,它主要探讨的内容是为了让企业有效的运作,怎么运用合约、组织设计和立法等各种有形以及无形的制度。随着近代企业的发展,许多管理学家、经济学家以及社会学家相继在各个时期从不同的角度对公司治理的内涵以及相关问题进行论述,但是其标准性定义在学术界尚未形成。“在股份公司经营过程中,董事会需要对整体经营负责,公司董事们需要对股东的利益负责,而在私人性质的公司中,各位合伙人则完全为各自的利益考虑。他们各自利益出发点巨大差异必然导致完全不同的选择和行为。”这是古典经济学之父亚当 斯密最早发现的现象,可见,他已初步涉及到委托代理问题这一公司治理的基本问题,但他并未进行进一步深入的研究。Berle 和 Means(1932)[1]最早对这一现象在文献中展开了系统论证,发现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确实存在着利益上的冲突。此后,公司治理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他们对公司治理内涵的研究探讨主要集中在两大方向,一是如何保障和维护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另一个方向是如何设法控制和约束经营者的利己行径。

......

2.2 技术创新

作为技术创新理论的先驱者,熊彼特(Schumpeter)认为创新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并高度评价了具有开拓精神的人们(他称之为“企业家”)在经济进步的重要作用。同时他指出,创新的主体只能是企业家,将新技术冒着巨大的风险引入到市场中必定与企业家相关。此后,很多国内外学者都相继指出了技术创新的内涵,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如表 2-1 所示。英国大学科学政策研究所的 Freeman 是欧洲对技术创新进行理论分析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贡献有:第一,对技术创新的阻力机制的研究,认为信息交换能力不足是抑制技术创新的主要原因;第二,对技术创新动力的研究,这是研究技术创新理论的焦点问题,他认为激发技术创新活动开始、持续以至最终成功的最关键的因素是市场需求;第三,对技术创新的扩散进行了研究,把其划分为部门间、部门内和国际间的扩散[15]。可以发现,该学派侧重于技术创新的动力、过程和方式。

.....

第三章 公司治理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20

3.1 理论分析框架构建........ 20

3.2 内部治理结构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21

3.3 外部治理机制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27

第四章 我国电子信息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30

4.1 电子信息产业概述........ 30

4.2 我国电子信息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 32

4.3 我国电子信息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38

第五章 我国电子信息企业公司治理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41

5.1 研究假设 ......... 41

5.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43

5.3 变量设计 ......... 44

5.4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45

第六章 提高我国电子信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公司治理优化措施

我国电子信息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正处于深化改革之中,根据本文的分析,将技术创新纳入公司治理的框架之内,能增强我国电子信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缩小与国际企业间的差距。结合本文的理论分析,现状分析和实证检验的结果,本章总体上从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两个角度,具体从改善外部环境、调整股权结构、完善董事会功能、强化管理层激励和引入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机制五大方面,提出改善公司治理状况的具体优化措施,以最终达到提高我国电子信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目的。

6.1 改善电子信息企业的外部环境

通过分析外部治理机制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可以发现,电子信息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外部环境,企业在社会中不可能单独存在,必须与环境中的方方面面密切联系,所以说外部环境对技术创新起到重要的作用。对于政府而言,如何给电子信息企业提供一个能有效进行技术创新的环境至关重要。上文分析发现,我国电子信息企业技术创新存在资金投入不足、人员供给不足和创新成果转化难等问题,所以,电子信息企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改善外部环境以促进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

总结

本文构建公司治理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分析框架,论述了技术创新能力受公司治理因素影响的作用机理。然后,论述了我国电子信息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和公司治理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其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产生的影响。实证分析部分,本文根据理论和现状分析的结论提出了技术创新能力受公司治理影响的相关假设,并设计了多元回归模型,收集和使用我国 49 家电子信息百强上市企业 2011-2013 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公司治理具体因素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在分析结论的基础上,文章提出提高我国电子信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具体公司治理优化措施。主要结论具体包括:

(1)在电子信息行业中,国有控股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没有得到抑制,反而表现出一定的增强;而股权集中程度的提高对技术创新能力有正向的影响。

(2)董事会规模与独立性均与技术创新能力均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而领导权结构的影响作用不显著。

(3)对管理层股权激励水平的高低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较大,电子信息企业应该进一步加大股权激励力度和完善激励机制。

(4)资本结构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在样本企业中没有得到体现,这从一定程度反映出该行业外部治理机制的不健全,没能充分发挥债权人在治理机制中的重要监督作用。

............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精选四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来源

随着个人电脑、手机的日益普及以及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电子商务正不断地改写以往商业的运营理念。虽然互联网已发展数十年,但对于电子商务而言,它被当做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在中国乃至全球的兴起,也不过是最近的事情。与传统商业交易相比,电子商务可以降低交易双方的成本,增加交易机会。我国电子商务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随着我国电商的发展,市场上的对手不断增多,竞争加剧,尽早在市场上站稳脚已经不是当面的竞争局面,其竞争已经演化为在稳住市场的前提下,打价格战。商业模式的创新,在新的经济形态下,将成为实现信息化、工业化、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对于消费者而言,人们的消费需求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消费者更趋向情感化、感性化、个性化、多样化、健康化、绿色化、高性价比的方式发展,另外农村市场的电子商务几乎还是空白,这一系列给企业在满足顾客需求方面摆出很大的难题。作者通过检索和整理文献发现,目前的研究很少涉及互联网新经济条件下商业模式创新;对商业模式创新中的关键因素更少有研究。因此笔者以当前互联网新经济业态为背景,研究在这样的背景下商业模式究竟要怎样创新,可以从哪方面创新,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要或关键因素是什么,这些因素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程度有多大,基于这样的问题,笔者选定研究题目,即互联网新经济条件下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

........

1.2 研究的背景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让整个经济体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变了原有的经济运行规则,改变了企业的生产方式、竞争方式、营销方式、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从整个宏观层面讲,电子商务正愈发对一个国家的 GDP 产生正相关效应;从微观层面来讲,网络的兴起,不仅改变了企业的生产运作模式,也对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变化。网络的兴起已经成为促进全球经济体系快速、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动力之一,另外就我国目前而言,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的过程中,电子商务更是在其中充当重要的角色。随着我国经济的国际化及信息化发展,在以互联网新经济业态经济条件下,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其挑战有:国际电子商务的强势进入。目前各个国家都在试图通过争夺资源配置的主动权和控制权,来提升本土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如何改进生产模式,如何霸占市场份额,如何提高企业的效率,如何激发出市场的活力,如何诱导潜在消费群以及如何优化资源配置,这都迫切要求我国电子商务企业应该加快创新,以更好地迎合市场和消费者的要求。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商业模式的相关研究

对商业模式创新进行研究,需要首先准确界定商业模式概念以及它的构成要素,只这样,才能更系统和科学地探讨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因素。为此,本章主要通过文献梳理,找出以往对此内容的相关研究,并找到研究的不足及突破口。从目前的研究发现,对商业模式的内涵定义有很多种,不管是学术界还是企业界,还没有形成一个最终定义。笔者梳理了相关文献,将商业模式概念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归纳:系统方面,Clayton M.Christensen[6](2008)采用系统方法定义商业模式,他指出商业模式就是如何传递客户价值以及创造公司价值的系统,内容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即顾客的价值主张、企业盈利模式、资源和业务流程。构成方面,罗眠[7](2009)通过研究构建出一个较为完整的商业模式体系,主要强调其内在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通过内部组成互相制约、互相影响最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盈利方面,Donald Mitchell[8](2011)认为商业模式是一种影响企业利润的运营方式,主要通过构造企业的成本以及收入流,来影响企业利润的,并在此基础上,使得企业变得更加强大。战略方面,荆林波[9](2010)认为,商业模式对于企业而言是一种战略组合方式,他将商业模式定义为从事某一个领域的市场定位及满足客户需求时所采取的一些战略组合。笔者通过文献梳理,最终归纳总结出商业模式定义的发展轨迹,如图 2-1。

.......

2.2 互联网新经济与商业模式发展的相关研究

互联网已日益成为推动经法发展的引擎,互联网的发展开启了全新的商业模式,也为企业、地区乃至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另外互联网下的电子商务,也颠覆了传统的企业模式,带来了深远的影响。2012 年姜奇5,就互联网新经济下的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发表声明:首先拉动我国传统的工业化增长模式,工业化带动信息化,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将两者有机融合;另外指出通过电子商务,在当前的经济形态下,使一些创意小产品、个性化小产品、低成本的小产品得以快速扩张。中国移动通信董事长奚国华(2012)指出,目前的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革新性工具,对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它终究是手段,是一种发展工具,互联网依附实体经济发展,并超越实体经济、服务实体经济,因此互联网的发展不能完全脱离实体经济。在当前的经济形态下,新的商业模式有很多。其中典型的商业模式,首先要调节企业规模报酬的增长状态,免费模式就是很好的体现;另外就是调节规模报酬的方向,不断将实体报酬转移到网络平台上来,将两者协调平衡起来。2012 年 7 月,《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发展统计报告》指出6,网络经济的三十年等同于实体经济的七十年,随着电商的发展,随着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互联网更是作为一种交易平台,使得互联网这一新经济发挥出更强大的作用,并且也不断涌现出新型的商业模式。

.........

第三章 互联网新经济条件下商业模式创新的因素分析 ..... 26

3.1 促进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因素分析..... 26

3.2 互联网新经济条件下商业模式创新动因分析......... 30

3.3 互联网新经济条件下商业模式创新的阻力因素分析......... 34

3.3.1 现有顾客的阻力.... 34

3.3.2 管理者的阻力...... 34

第四章 商业模式创新的典型案例分析及创新要素模型构建 ...... 36

4.1 淘宝网 .... 36

4.2 京东商城 ........ 51

4.3 互联网新经济条件下商业模式创新模型构建......... 62

第五章 互联网新经济条件下商业模式创新 ...... 67

5.1 研究设计 ........ 67

5.2 研究假设 ........ 67

5.3 问卷设计 ........ 69

5.4 数据收集与评估......... 70

第六章 互联网新经济条件下商业模式创新评价体系研究

6.1 商业模式创新的评价体系分析与构建

通常用有效性反映实现预期目标的程度或者对于某项活动的完成度。在商业模式创新中,创新的有效性,被看做是推动商业模式创新的有效性,也就是说,通过对影响商业模式的因素进行改进创新,最终达到商业模式创新的程度。笔者根据以上研究,选取京东商城作为评价的对象,主要是因为之前有对京东进行具体分析,现在通过评价体系,来评价京东的竞争力,研究出京东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及京东的优势,根据评价结果与之前的分析进行比较,看是否两者一致。第四章通过研究构建了京东商业模式创新模型,在进行评价体系研究中,笔者引入竞争力,将竞争力作为评价企业创新的标准,并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内、外动因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最终得出这一部分研究的整体思路,如下图 6-1 所示:从在第二章对商业模式及创新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得到商业模式创新的决定性条件是“创新要素整合”;商业模式创新的方法或者途径是“核心竞争力”;商业模式创新的目的是“客户价值最大化”;商业模式创新的最终结果是“参与者利益最大化”。这些为下一步选定评价指标做出参考。

......

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研究结果如下:商业模式创新与内部动因无控制变量企业规模时,企业家精神、人力资源、网站安全性、企业文化、市场份额、企业战略与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系数为 0.186、0.247、0.189、0.168、0.142 和 0.188;建立多元回归方程为:商业模式创新=1.884+0.186*企业家精神+0.247*人力资源+0.189*网站安全性+0.168*企业文化+0.142 市场份额+0.188 企业战略加入控制变量后,路径系数为 0.206、0.227、0.187、0.178、0.152、0.188 和 0.401。建立多元性回归方程为:商业模式创新=1.862+0.206*企业家精神+0.227*企业文化+0.187*市场份额+0.178*人力资源+0.152*企业战略+0.188*网站安全性+0.401*企业规模。没有加入控制变量企业规模时,外部环境、技术因素、竞争对手、网络客户需求、行业环境和合作伙伴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其路径系数为 0.306、0.217 和 0.395、0.478、0.254 和 0.199。多元性回归方程为:商业模式创新=1.698+0.306*外部环境+0.217*技术因素+0.395*竞争对手+0.478*网络客户需求+0.254*行业环境+0.199*合作伙伴

............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精选五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在21世纪,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力资源的竞争,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并能够充分地加以开发和使用,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并最终占领市场,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人的问题永远是最重要、最复杂、最棘手、最容易出错的环节,无论如何强调人的重要性都不为过。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是知识、信息、技术等资源的载体,当代企业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财富》(中文版)2012年4月下刊公布了本年度“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首席执行官挑战调查”结果,总结出了今年全球CEO面临的10大挑战如表1.1所示。从以上调查研究可以发现CEO面临的十大挑战中,人力资源在全球排名第二,在中国排名第一。在现今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与新古典理论不同的是,其劳动力市场不是单一外部市场供求调节模式,而是内、外部市场并存的二元结构。几乎所有的大中型企业都设有完善的内部劳动力市场制度。这不仅在东亚文化圈内的日本非常普遍,也在极度崇尚个人流动自由的美国和一些西欧国家也较为常见。据经合组织(OECD, 1986)的报告,日本企业中的职工,70%在同一企业工作时间超过10年,相应的数字,美国是37%,英国39%,意大利46%,德国53%,法国58%。因此,内部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特征是长期雇佣,虽然该就业制度安排与新古典意义上的外部劳动力市场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但是内部劳动力市场这一就业制度在对劳动力进行配置、激励以及幵发上具有很多优点3。内部劳动力市场这种就业制度安排在战后很多国家的经济振兴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正说明了这一点。但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的内部劳动力市场开始出现不稳定现象,并逐渐扩散开来,主要表现为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变得更加市场化、更加短期化。因此,人们幵始质疑内部劳动力市场是否能有效配置劳动力资源,内部劳动力市场存在的合理性受到挑战。为了深入理解这些变化所带来的疑问,以及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本研究有必要重新认识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效率,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关系,分析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构建以及如何协调员工就业稳定性与企业用工的灵活性。

……….

1.2研究意义

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近年来在西方经济学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出现和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劳动经济学与企业理论等方面研究的重大进步,深化了人们对于市场体制下制度安排多样性的认识。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系统产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是经济学理论所获得的最新进展之一,同时也成为劳动经济学最新的组成部分,甚至已经逐渐形成了一门新的子学科——人事管理经济学,相关领域目前仍然是理论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对于当代劳动经济学,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对其贡献主要体现在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跨出了新古典的简单框架,选择了合约、非对称信息、交易成本等新的研究角度,对企业内部的劳动合约安排以及就业制度的特点、性质及运作机制进行集中探讨,弥补了传统劳动经济理论的空白。对于企业理论,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对其主要贡献在于它在研究企业内部科层组织的构造和原理,以及组织有效运行的经济理性基础时,着重选择了劳动合约关系这一侧面来研究此外,对于现代宏观经济学,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通过更为系统地阐明有关劳动力市场非出清、工资刚性等等一系列现象的机理为其确立了微观基础。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通常情况下我国民营企业的所有者和员工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通过委托代理关系明确委托方、代理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将日常经营决策权授予代理人,由他们按照委托人的利益开展经营活动。但是,由于委托方与代理方目标不一致、契约不完备、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代理人往往并没有完全按照委托人的利益开展业务,会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于是,委托人需要激励、约束代理人,使他们的行为符合自身利益要求,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和代理成本最小化。

………..

2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说明

内部劳动力市场是相对于传统的外部劳动力市场的概念,内部劳动力市场是企业以长期雇佣为主要特征的,流通于企业内部的各种劳动合约与就业安排制度的总和。上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思想萌生于美国。美国劳动经济学家R.A.Lester0948)和理论经济学家L.C.Reynolds(1951)对工资等级中的相差数额及其与劳动力市场结构存在何种关系进行研究时发现,传统的工资理论与厂商理论存在局限性。这对劳动力市场理论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之后,美国有多位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沿用这一方向探讨了企业内部的劳动关系问题。激励是心理学术语,它含有激发动机、鼓励行为、形成动力的意义。激励的过程,即人需求的满足过程,它始于人们的需求未能得到满足最终实现需求的满足。由于人有各种不同的需求,所以导致了持续不断、循环往复的激励过程。一旦人的需求之一被满足,新的需求又会幵启,并反馈到下一个激励循环过程中。激励用于管理,是指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用各种有效的方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努力完成组织的任务,实现组织的目标。

………..

2.2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相关理论

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的系统产生是在20世纪70年代。1971年,美国经济学家P.B.Doeringer和MJ.Piore在总结和吸收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表了《内部劳动力市场与人力资源管理》这部重要著作,第一次明确提出并对什么是内部劳动力市场,其起源于哪里、如何运行以及其基本特征进行了系统阐述。作者认为劳动力市场有两种,一种是从事零工活动的市场,诸如工匠、手艺人等;另一种是大工业的劳动力市场,前者主要通过直接接受市场力量来调节,但是,只有在初始雇佣时,大工业的劳动力市场才会被外部市场的供求关系所影响,当需要进行薪酬决定、劳动配置时,通常是在企业内部,通过相关的管理规则、制度安排或者惯例来进行,此时不受外部供求关系的影响。与一般意义上的劳动力市场不同,内部劳动力市场本身是一种管理单位,主要通过管理程序来运作,而非市场调节,这便赋予内部劳动力市场以最明显的特征:刚性,比如说薪酬决定、内部岗位和晋升制度方面以资历为原则,具有刚性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以及具有一定稳定性的雇佣关系。今井贤一和金红云从历史起源的视角出发,对为什么会形成内部劳动力市场进行研究。最终认为内部劳动力市场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归因于三大因素,即专用性人力资本或技能、在职培训和习惯法70年代以后,更多的经济学家开始介入内部劳动力市场研究领域,各种创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从而使得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获得了充分的发展。

…………..

3基于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建立民营企业激励模型......... 29

3.1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特点与非效率性表现.......29

3.2基于人力资本的内部劳动力市场激励存在性分析....... 32

3.3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激励机制....... 35

3.4基于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建立民营企业的激励模型....... 36

4基于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的企业激励效应分析....... 41

4.1企业工资的激励效应....... 41

4.2内部晋升的激励效应....... 47

4.3在职培训的激励效应....... 51

5基于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的民营企业激励制度设计....... 65

5.1民营企业激励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 65

5.2基于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的民营企业激励....... 67

5.3企业工资激励制度设计.......69

5.4内部晋升激励制度设计 .......77

5.4在职培训激励制度设计....... 83

6实证研究

6.1 LF企业概况

LF企业属于工程机械制造行业,域于典型的民营企业。该企业主要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装备,管理总部在北京,生产工厂在长沙,烟台,苏州,徐州等各地。根据2012年的数据,北京管理总部大约有200人,全公司所有正式员工有约2600人。该企业负责包括从研发到生产、流通、销售以及齊后服务事业等全过程的职能,涉及市政、环卫、园林、公路、建筑、物流、石油等多个领域。LF企业成立至今一直坚持致力于工程机械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将,在发展过程中不断锐意创新,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为客户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及高质量的产品。LF企业以"计划、效率、实施、完善"的行动指南为客户提供最高品质的产品;以"现象、原因、处理、杜绝"的问题处理方式为客户提供最完善的服务。LF公司2012年人员各职能分布情况:从LF所属A企业以上职员离职数据分析,目前办公职人员主动离职的主要原因是追求个人发展,希望工作更具有挑战性等。在薪资方面追求平等发展机会和更高薪资。在工作环境方面,有的认为所学专业与现有工作内容不符,工作难以深入;还有的认为从事工作雄一,无挑战性,个人工作能力没有得到认可和发挥。另外,员工注重工作和家庭的平衡,部分离家太远。还有部分员工为了进一步的发展,出国贸学或存创业等追求个人兴趣和发展。可以看出不管是办公室职员还是生产工人,他们辞职原因的选择在工资、培训和晋升方面的选择比例比较稳定和一致,而相对来说生产工人对工资方面的比例会更高一些。

……….

结论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和推进,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力资源的竞争,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以长期雇佣为主要特征的内部劳动力市场作为企业的一种就业制度安排,虽然它与新古典意义上的外部劳动力市场具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它在劳动力配置、激励和开发上却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了完善和发展,各经济体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有了明显的调整,其中,民营企业的比重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成为了解决我国劳动力就业,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激励制度主要就是通过各种各样有效的方法去激发职工的工作动机以及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创造性,从而使职工能够竭尽全力去完成组织上安排的各项任务,达到不断实现和提升自身价值的目的,增强职工的满意程度。本研究对内部劳动力市场激励的效率进行重新的认识,对内部劳动力市场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关系进行探讨,内部劳动力市场通过长期雇佣,在工资、内部晋升和在职培训等制度安排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培养了员工的长期行为,激发了员工的创造力,节约雇佣关系的交易成本,这对于提高企业的动态效率和企业的竞争力,进而增强国民经济实力和提高国际竞争力显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和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特征入手,研究民营企业激励制度,首先探讨了内部劳动力市场、激励的相关理论,总结了基于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激励理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特点与非效率性表现,民营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的非效率性表现为内部劳动力市场的交易成本、工资激励的唯一性、晋升激励的单一性和培训激励的局限性等。重点探讨了基于人力资本的内部劳动力市场激励存在性,本文采用Holmstrom、Milgrom (1987)的分析框架,分析了内部劳动力激励存在的必然性。分析表明人力资本的本质就是一种激励,企业近来人力资本价值取决于其过去的经营业绩和为投资者带来的经济利益,内部劳动力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完全责任,内部劳动力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水平。同时提出了民营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激励模型,民营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激励模型由基础和更高层级的激励组成。其中基础激励分为效率工资和资历工资;较高层次的激励主要指内部晋升、在职培训等。最后分析了企业工资、内部晋升和在职培训的特点与构成。

............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精选六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企业的劳动关系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我国的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癸般地大量生根、发芽与成长,与计划经济时代的劳动关系单一性相比,新经济体制下的劳动关系日趋市场化、复杂化,呈现出经济性与社会性兼有、平等性与从属性兼有、冲突性与协调性兼有的特点。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劳资双方的矛盾日益凸显,因劳动关系管理不善而引发的纠纷层出不穷,劳动者的权益保护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劳动关系的不协调已经幵始阻碍中小企业的发展步伐。当前我国劳动关系争议的特点:一是劳资矛盾不可避免性;二是劳动争议阶段多发性;三是劳动争议复杂性。以山东省为例,2011、2012两年山东省劳动保障监察结案案件分别为29067件和32782件,分别比上年增加17. 6%和12.8%,其中劳动者投诉、举报案件分别为22353件和27367件,2012年比2011年增长22.4%。2012年,山东省争议案件总量虽然呈平稳态势,但集体争议相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多,涉及劳动者人数增加,争议复杂化趋势进一步加剧,集体争议同比上升34. 6%;仲裁机构当期受理的集体企业、港澳台及外资企业劳动争议案件数同比呈现下降态势,国有企业案件有所增长,私营中小企业争议占总案件比例高达70. 6%;争议类型集中于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和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类争议,占立案总数的82. 2%。

…………

1.2研究的目的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劳动关系矛盾将进入凸显期。首先,我国仍处于较长的社会转型期,经济发展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利益格局继续面临深刻调整;其次,普通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用工形势日益多样化,“强资本、弱劳动”格局难以改变;第三,新生代劳动者平等意识、权利意识普遍增强,利益诉求及表达方式明显变化;第四,以2010年富士康、南海本田事件为标志,劳动关系领域出现了新的矛盾。劳动关系的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和谐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投资环境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加快推进以改菩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仟务,进一步强调“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的政策,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

第2章相关文献综述

2. 1劳动关系概述

作为劳动关系主体的用人方是国家,企业只能作为国家的代表起作用。因此,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关系的管理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如就业安置制度、固定用工制度、由政府直接规定工资标准的工资决定制度、劳动福利制度等。在这种体制下,一旦出现劳动纠纷,企业往往利用行政手段加以处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劳动关系呈现出一种静态的组织结构和制度结构。它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劳动关系主体固定化、劳动关系形式单一化、建立劳动关系的机制行政化、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的利益简单化。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企业劳动关系正在发生深刻而急剧的变化。劳动关系管理中出现了新问题,企业要根据不同的劳动关系特征来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以化解劳动关系所引发的矛盾与冲突。转轨体制下的劳动关系呈现出以下特征:一是劳动关系主题逐渐独立化;二是劳动关系多元化;三是劳动关系呈现动态化;四是劳动关系的确立趋向合同化;五是劳动关系管理走向法制化;六是劳动关系管理手段契约化。理解劳动关系这一概念应把握以下要点:第一,劳动关系以劳动过程为形成和展开的基础。劳动过程是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两种要素相结合的动态过程。在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分别归属于不同主体的条件下,围绕着劳动过程的实现,结成了要素主体双方及相关组织间的相互关系。因此,从静态的角度看,一定质、量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是劳动关系构成的基础要素。劳动过程是通过要素主体及相关组织间的关系来实现的,即通过人与人的关系解决人与物的关系。这种人与人的关系不公存在和运行于企业这一组织形式内部,还延伸观察家企业之间的产业环境。从动态的角度看,企业是劳动关系的组织要素。第二,劳动关系的主体在狭义上包括劳动者和雇主及双方各自的组织(工会);在广义上还包括政府这一主体。第三,劳动关系的基本性质是社会经济关系。劳动者向雇主让渡劳动力并获得报酬,雇主支付劳动报酬来雇佣劳动者。因此,劳动关系以劳动报酬为联结要素。这种经济关系在实践中不仅仅涉及和影响劳动者和雇主,因此它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关系。

…………

2.2转型期我国劳动关系的特点

正统多元论学派的劳动关系管理认为应当立即改变权力分配的不平等,即限制大公司的权力,提高小企业和个体生产者在经济中的地位,使得大公司不能再利用手中的权力来剥削小企业和个体生产者。在这方面,加尔布雷思的分析是很有代表性的。他提出,收入不平等是权力不平等的结果,所以要实现收入均等化,必须从权力均等化开始。所谓权力均等化是指使小企业在出售或买进产品时对价格有同等的控制权,使它们的贸易条件相同。从具体的政策措施来说,应当针对大企业和小企业的不同情况而实行不同的政策。比如说,政府应当对大企业实行价格管制,限制它们利用市场上的价格波动来损害小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而对于小企业,则不应当釆取价格管制的做法,而应当鼓励小企业联合起来,维护自己的产品价格的稳定性。一旦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在权力方面的差异缩小了,经济中的收入不均等的状况也就会减少。

…………

第3章牡丹区中小企业劳动关系现状分析........ 12

3. 1研究设计....... 12

3.2牡丹区中小企业用工情况....... 13

3.3社会保险参保情况.......15

3.4劳动者权益情况....... 16

3.5企业职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情况....... 18

3. 6主要结论....... 19

第4章典型工业调究....... 24

4.1个案企业概况..... 24

4.2企业典型劳动纠纷案例.....25

4.3个案企业劳动关系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29

4.4个案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启示..... 30

第5章牡丹区中小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对策..... 31

5.1总体原则 .....31

5.1. 1研究的出发点..... 31

5.1.2工会存在的角度..... 31

5.1.3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32

5.1.4劳动关系的性质及其外部环境..... 32

5.2政府层面 .....33

5. 3企业层面..... 38

第5章牡丹区中小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对策

5.1总体原则

基于以上调查的成果,无论从经济发展模式、经济结构组成、还是从企业经济文化环境等各方面来看,笔者认为管理主义学派的管理理论对牡丹区中小企业劳动关系的管理更具有指导性意义。管理主义学派的观点更加现实。效率与公平是人们试图兼顾,但是却是很难做到的事情。组织中总要有一个领头人,来统帅全局,吸取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合作”的精神,才不至于导致各种各样的混乱。牡丹区中小企业的劳动关系具有强烈的对立性,劳动法体系的贯彻执行在牡丹区的中小企业中作用力较弱,工会的建立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要想使工会行驶自己的权利还有相当一段路要走,因而造成雇主和雇员之间直接对立的环境。而一旦劳资双方发生冲突,中间没有任何缓冲地区,直接导致矛盾的升级,要么进行仲裁,要么对抗上法庭,从而引发大面积的社会混乱的局面。现如今,牡丹区广大职工的就业观、择业观已经有很大的提升。完全依靠市场、依赖政府的帮助,笔者认为都不如由企业掌握自己的命运来得更好、更快、更实际。企业可以通过强势管理,在劳动法律法规范围内,就有关劳动关系议题与员工可以在很大的空间上进行协调,减弱矛盾的负面影响力,使劳动关系双方的矛盾消化在无形之中。

…………

结论

本文从本人在攻读MBA硕士学位期间所学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出发,对牡丹区中小企业涉及劳动关系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详细研宄与分析,识别和确定牡丹区中小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中的成功及不足之处,结合国内外劳动关系管理理论及山东省劳动关系管理中的实践经验,给出牡丹区劳动关系管理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研宄工作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利用在MBA课程的理论知识,对国内外中小企业劳动关系理论及研宄成果进行思考与对比,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形成论文的理论框架;其次,本文以牡丹区中小企业为研宄对象,详细分析了牡丹区中小企业劳动关系的现状,并在在如上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自己所学知识和经验,提出了适合牡丹区劳动关系管理的策略方案。

……………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精选七

1前言

1.1研究背景

大力加强硕士论文范文内部控制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以求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并提高企业绩效。那么,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究竟如何,是否较优的内部控制水平就意味着较高的企业绩效是否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了企业的绩效质量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又起到了怎样的实际作用.前国内针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实证研究还很少,而这正是实务界普遍关注的效率问题,因此,研究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力图从内部审计的角度出发评价内部控制,探索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性,为完善内部控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1.2研究目的

本文拟选取2009年深市主板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通过上市公司公布的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搜集内部控制及内部审计的有效信息,构建内部控制综合评价指标并计算内部控制综合水平,然后选取适宜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通过“两步走”的递进方式,将内部审计、内部控制、企业绩效三者置于一个研究框架内,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第一,研究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综合水平之间的关系。通过搜集企业内部控制报告中关于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立、隶属、职责、制度、成效的信息,结合外部审计机构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主要从内部审计的角度评价企业的内部控制。并重点讨论披露内部审计成效和外部鉴证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第二,探讨内部控制水平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将内部控制综合指标分别与衡量企业价值的相关指标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内部控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最后,将内部审计成效与外部审计鉴证纳入以盈余管理程度为因变量的模型,观察符号和显著性的变动,进一步通过分类对照检验得出最终结论。最后,依据以上的实证研究结果对企业如何完善内部控制提供实际建议。

1.3研究思路

对于内部控制水平的衡量,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数不多的实证文章也是从各自不同的角度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主要是以COSO内部控制的五大要素为基础,根据企业内部控制报告披露的信息进行取值赋权加以量化,然而这种做法的疏漏在于权重的分配缺乏依据,取值的计算也比较繁杂,受控于企业主观披露的影响较大,无法从更加客观的角度给出评价。王光远(2007)在《现代内部审计的十大理念》中指出: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是受托责任的孪生兄弟,控制评价是内部审计的执业秘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也明确指出“企业应当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同时应当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由此可见,相比依靠企业主观披露组织结构、高官任职等信息中规范性、同质性的描述,来自内部审计的鉴证和外部审计机构的评价更能直观有效地反应出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因此,本文拟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将公司内部审计取得的成效和外部审计机构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评价纳入内部控制的衡量体系,主要从内部审计角度对内部控制水平进行直观评价,研究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进一步探索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

2文献综述

2.1内部控制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3600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时期,在那时的经济活动中就出现了简单的内部牵制实践,如经手钱财的人在付款时要提出付款清单,由另外的记录员对付款清单进行核对汇总并报告。而13世纪中叶产生的以借贷为符号的复式记账法,就更是内部牵制制度进一步发展的典型标志。在我国,内部牵制的思想最早见于《周礼》一书,书中提到为避免掌管和使用财务的官吏监守自盗、贪污作假,规定每笔财富的出入都要经过几个人的耳目,以达到互相牵制的目的。近代内部控制的发展紧密切合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前进的车辙,尤其伴随着日趋激烈的竞争在经历几次重大的经济危机后得以迅速成长完善,逐渐从审计报告中走出,形成了自身完备的框架体系。

2.1.1内部控制的理论发展

从内部控制的萌芽、发展到成熟,逐步经历了由财务报告导向向风险导向内部控制的过渡,以及随之丰富发展后价值导向内部控制兴起的过程。1949年,隶属于美国会计师协会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在《内部控制,协调系统诸要素及其对管理部门和内审人员的重要性》的报告中提出:内部控制是企业所制定的旨在保护资产、保证会计资料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管理部门所指定的各项政策得以观测执行的组织计划和相互配套的各种方法及措施‘。这是对于内部控制首次作出的权威性定义,是对内部控制概念的重大贡献,将人们对内部控制的认识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1958年,该委员会又通过《审计程序公告第29号》将内部控制的目标一分为二:一为与保护资产及会计资料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有关的会计控制,一为与提高经营效率有关的管理控制。1988年美国内审人员协会发布了《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公告中首次以“内部控制结构”代替“内部控制”,明确了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是内部控制结构的三个组成要素。

进入21世纪后,一方面美国的监管部门在不懈追求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企业的重大丑闻与失败却进入了高发期,在经历了安然、世通等公司财务欺诈案件后,美国颁布了《2002年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以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为核心,要求管理层与独立审计师对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进行保证与鉴证。继而COSO在2004年发布了《企业风险管理综合框架》,进一步拓展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范围,将原有的五要素增加至八要素,包括: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及监督‘。该报告从控制风险的角度通过一定的逻辑关系将整个内部控制系统串联在一起,这不仅象征着风险导向内部控制的来临,也使得内部控制逐渐从监督检查的职能逐渐向管理控制迈进。另一方面,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末的新兴学科—控制论,逐渐成为研究经济过程的新思路。不少学者开始尝试结合控制论与系统论来扩展丰富管理控制理论。同时随着流程再造、价值链等多种新概念的成型,学术界提出了基于内部控制中管理控制及价值增值的价值导向内部控制制度,以价值链管理理论、经济附加值理论为核心的价值流理论体系,成为了价值导向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石,如何运用价值链管理提高企业竞争优势,为企业实现价值增值成为了这一理论的研究目标。

3 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23-29

3.1 基于信号传递理论的内部控制............ 23-24

3.2 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24-26

3.3 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26-29

3.3.1 内部控制的作用 ............26-27

3.3.2 内部控制优化的经济学............ 27-29

4 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关系的实证研究............ 29-38

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29

4.2 指标设计与模型构建 ............29-31

4.3 假设1与假设2的实证检验............ 31-37

4.3.1 描述性统计............ 31-33

4.3.2 单变量检验及相关性分析............ 33-35

4.3.3 多元回归分析............ 35-37

4.4 假设1与假设2的结论分析............ 37-38

5 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38-47

5.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38

5.2 指标度量与模型构建............ 38-40

5.2.1 盈余管理度量 ............38-39

5.2.2 模型构建 ............39-40

5.3 假设3与假设4的实证检验............ 40-46

5.3.1 描述性统计 ............40-42

5.3.2 假设3的多元回归分析............ 42-44

5.3.3 假设4的多元回归分析............44-46

5.4 假设3与假设4的结论分析............ 46-47

结论

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以委托一代理、信号传递等理论为基础,结合当下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实践的发展现状,以2009年392家发布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深市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公司披露内部审计成效和外部鉴证对内部控制的影响,进一步对内部控制在我国企业经营中是否有效发挥了监督功能和增值功能进行了检验,主要结论如下:

1、通过查阅和整理上市公司发布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来自独立第三方审计机构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本文主要从内部审计角度构建了内部控制评价指标,并通过实证回归方法考察了披露内部审计成效和外部鉴证这两个指标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得出的结论证明了本文第一步提出的两点假设,即披露内部审计成效和外部鉴证的公司内部控制总值更高。同时通过描述性统计和M~ whitney检验进一步得出推论:获取外部鉴证是管理层的一种自信表现,而内部审计则是内部控制完善的充要条件,这两者的披露都向资本市场传递出有关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的正面信号。

2、本文选取了托宾Q值、每股收益以及根据扩展的琼斯模型计算出的操控性应计量作为描述企业绩效的三个指标,以内部控制作为解释变量,分别与其他控制变量一起与这三个指标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单独以内部控制作为解释变量时,其与Q值、每股收益和盈余管理程度之间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由此推论:完善内部控制的效果并没有直接体现在企业的经营成果上,内部控制在企业的实践中还没有有效起到为企业增值的作用。

3、仍以盈余管理作为被解释变量,引入外部鉴证和内部审计成效作为新的解释变量后,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开始变得显著,但相关性却为正,而此时模型中外部鉴证和内部审计成效两两个变量均表现出与盈余管理负相关,进一步的分类对比检验也支持了此结果。由此推论内部控制在我国的实施现状中确实存在一种尴尬现象:即理论上我国内部控制在政府监管的推动下已经逐渐形成体系,但是在实务中取得的作用效果却并不明显,尽管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成分发挥了一定的监督作用,抑制了盈余管理,但是从内部控制整体的角度观察,这种监督效果并不显著,为企业增值的作用也并不理想。于此同时,完善内部控制与操纵盈余的行为之间并不互斥,管理层对这两者甚至同样重视,因此监管部门或者投资者对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不同的企业,考察其业绩质量的侧重点应各有不同,对全面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企业也不能过分信赖。

总而言之,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和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述为下图3,图中实线代表直接而显著的关系,虚线代表间接而不显著的关系。下图表明: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工具,实际有效地执行内部审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盈余管理;从理论上来说内部控制本也应该具备抑制盈余管理的作用,只是在我国企业的经营实践中还没有表现出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明辉.高级审计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4-5

[2]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J].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14-17

[3]文硕.世界审计史[J].企业管理出版社,1996[4]杨德明,林斌,王彦超.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与大股东资金占用[J].审计研究,2009年第5期:74-81

[5]张川,沈红波,高新梓.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师评价与企业绩效[J].审计研究,2009年第6期:79-86

[6]迪博企业风险管理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上司公司2008年内部控制白皮书[J]中国证券报,2008年6月24日

[7]孙娜,李晓.国外内部控制文献综述与启示.[J].财会研究,2009年第5期:

[8]罗雪琴,李连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公司绩效实证研究—基于浙江省2006年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J].财会通讯,2009年第11期:43-47

[9]钟玮,杨天化.资本结构、内部控制欲公司绩效—基于中国银行类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ro年第5期:93-100

[10]庄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有效性研究—基于监督职能视角[J].厦门大学,2009年

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精选八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移动互联网作为传统互联网的一个衍生品,在最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各种应用与创新层出不穷。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电子商务已经进入了一个成熟的发展阶段,商业模式也更加清晰;同时,企业也看到了移动互联网的巨大潜力,正在进入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布局为中国的电子商务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由我国著名的咨询公司艾瑞咨询发布的 2015 年第三季度的数据显示,我国移动购物市场的交易正在成倍的增长,增幅达到 120%,远远的超过了中国整体网络购物的发展速度。移动端网购目前仍然处于快速成长阶段。由于移动端具有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充分利用自身碎片化时间的特点,可以发展线上与线下结合,娱乐与消费结合、社交与消费等多种模式,让移动端成为连接的纽带,整合所有可能的资源推动网络购物的发展。移动购物与社交媒体的结合这一新的模式是关注的焦点。根据易观智库中国移动应用排行来看,截止 2016 年 1 月,微信以月度活跃用户数量 63680.5 万的活跃用户数遥遥领先其他移动应用,成为活跃数最高的应用。面对如此庞大的活跃用户数量,微信潜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是值得企业进行关注的。 随着移动购物的快速发展,移动购物的模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各大有实力的电商平台纷纷开发属于自己的移动客户端,依托 PC 端的客户资源,吸引大量用户转移到移动端,成为目前移动端主流的购物方式。还有依托社交应用的购物方式比如 QQ购物、京东微信购物等也依靠社交平台的庞大用户数量,成为一个新的购物选择。但是基于互联网购物,用户习惯倾向于发展早期的淘宝等成熟的专业购物平台,对其表现出粘性的特征,移动购物的首选就是自己比较熟悉的购物平台,而对微信新兴购物平台的接受还不是很普遍,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接受期,在经过了微信大规模的圈住用户之后,想要让微信成为一个大家广泛接受和认可商业平台,吸引更多的企业和用户的参与还需要一定时间,用户现阶段处于初期,没有对企业在微信营销中有太多的依赖,客户忠诚度不高,无法使用户形成长期粘附,因此对于微信平台营销的用户粘性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微信用户基于微信平台购物的长期粘性,引领微信购物的新潮流和趋势。

.........

1.2 研究意义

本研究以企业微信营销中购买的用户为研究对象,研究用户对微信营销粘性的影响因素的问题,主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如下:关于微信,学者们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传播学的角度对微信的发展、传播方式以及用户接受和采纳的因素等研究;一类是营销的角度,对微信营销存在问题的分析方法和微信营销的对策,以及微信用户购买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微信营销顾客购买之后能否持续购买,其影响因素又是什么还没有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关于粘性的研究也大多是从企业的角度进行研究,站在用户角度进行粘性研究的很少。本文是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大背景之下,结合微信这一商业平台的特点和微信用户购买情况,来探究影响微信用户购买粘性形成的影响因素,构建基于微信平台购物背景下的用户粘性形成模型,对粘性在微信营销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也扩充基于微信营销的理论研究模型。

........

第 2 章 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微信概述

微信 (We Chat)是由腾讯公司开发的一款即时通讯社交软件。支持在不同操作系统和运营商之间进行免费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的发送,也支持各种微信功能的应用,如公众平台、摇一摇、扫一扫等。从 2011 年微信诞生之初到现在,微信已经走了四五年的历程。微信已经不单单是一个通讯 APP,已经发展到涵盖生活的各个方面,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微信具有社会化、商业化、服务化、金融化等相结合的特点,真正形成一个开放的平台,并向智慧城市迈进的方向迈进,使第三方能在微信中发挥更大的生态可能性,共同搭建微信生态。微信通过渗透到用户需求的方方面面,为用户打造一个全新的移动式的生活场景,让用户随时随地离不开微信,加强用户粘性。根据腾讯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微信的活跃用户数已经达到了 6.5 亿,遍布世界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了社交领域中用户活跃数量最高的应用,基于高用户活跃量,微信对消费的拉动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微信诞生之初,仅仅作为一种通讯工具,聊天是主要功能,支持从手机中和 QQ好友中导入联系人,这一阶段的微信与其他的移动社交应用的差异性不大。微信之所以能在发布三个月之内获得四五百万注册用户量是与腾讯旗下的QQ 庞大的用户群体分不开的。微信 2.0 阶段:语音对讲和 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 这一阶段,微信新增了语音对讲功能,免去了用户打字的烦恼,只需按住说话,对方就能快速收到语音消息,也使一些不太熟练打字的大龄用户群体的加入。这一功能的发布,微信用户数量有了明显的增长。之后又推出了“查看附近的人”功能,打破原来固有的 QQ 和通讯录好友,将交际圈延伸到陌生人的领域,可以进行陌生人的交友功能。这一功能也是基于位置服务的功能,使企业能够基于位置进行营销推广,用户基于位置进行信息搜索。这一阶段用户的数量达到 5000 万。

.........

2.2 微信营销概述

微信营销是企业依托微信平台进行的针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宣传、推广、销售等一系列营销活动,是一种新型的网络营销方式。近年来,微信粘性用户群体的逐渐形成和增多,企业微信营销的方式不断增多等都为微信营销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企业可以在微信平台上宣传自己的品牌、推广自身产品,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由于微信是线上应用,没有各种时间、地点等的限制,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订阅相关信息,企业根据用户的要求提供相关信息和推广服务,能实现更加精准的营销,达到良好的营销效果。企业可以通过公众平台开放接口从微信客户端快捷接入企业的网站,也可以直接在微信中展示进行相关活动信息的推送、会员管理、定制化服务等。微信营销根据微信平台的各种功能也有不同的营销方式。可以利用“查看附近的人”向周边微信用户发送优惠信息;利用“漂流瓶”进行品牌推广;通过“扫一扫”实现线上线下互动,扩大关注度;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产品活动、企业资讯、客户服务等的推送;通过朋友圈和开放平台传播分享企业信息。

.........

第 3 章 企业微信营销粘性模型的构建 ........... 16

3.1 相关理论基础 ......... 16

3.1.1 消费者接受相关理论 ...... 16

3.1.2 期望确认理论 .... 18

3.2 模型的构建与变量定义 ......... 21

3.2.1 模型的构建 ...... 21

3.2.2 研究变量定义 .... 22

3.3 基本研究假设 ......... 25

第 4 章 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 29

4.1 量表设计 ..... 29

4.2 问卷设计 ..... 30

4.3 问卷的发放与收集 ..... 31

4.4 数据整理 ..... 31

第 5 章 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 ........... 34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34

5.2 信度与效度检验 ....... 35

5.2.1 信度分析 ........ 35

5.2.2 效度分析 ........ 36

5.3 模型拟合与假设检验 ........... 41

5.4 研究结果讨论.......... 44

5.5 企业微信营销的发展建议........ 46

第 5 章 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对于不同的统计方法所要求的样本容量是不同的,本文的分析和检验采用的是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而结构方程模型常用的是最大似然估计的估计方法。在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过程中,由于要处理的变量比较多,关系也相对复杂,要求的样本量最少在 100 份以上,小于 100 份时往往会造成分析不稳定的情况。本次研究中共收集到的有效问卷为 246 份,达到了样本要求的标准。 本文采用最大似然法检验了研究模型的假设,这就要求观察变量服从正态分布以及是连续变量。因此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需要对各观测变量进行正态分布检验,用到描述性统计分析。一般而言,当变量值的偏度和峰度的绝对值小于 2 时,可认为样本基本服从正态分布。 本研究对感知平台质量、信任、心流体验、整体满意等测量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时,主要统计各个题项的均值、标准差、偏度、峰度等。具体结果如表 5.1 所示。由上表可知,本研究选取的样本数量是 246 个,得出了各个研究变量的极小值、极大值、均值和标准差。被调查者的各个研究变量的均值全部都大于 3 分,说明被调查者在这几个方面的得分均属于中等较高的水平。因此,笔者认为研究变量的选取比较具有代表性。样本数据的偏度和峰度的绝对值也都小于 2,因此可以认为样本符合正态分布,满足进行结构方程分析的要求。

.........

结论

目前,个人 PC 端的电商平台相对比较成熟,未来电商的入口绝对是在移动互联网领域,面对快速发展和变革的互联网时代,企业要紧跟时代步伐,抓住先机,赢得先进入者的优势,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移动的场景下,根植于移动端的即时社交通讯 APP 微信成为超级入口。微信正在打造一种全新的体验,打通企业、消费者之间的通道,微信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可以分享内容、购物和专业服务的平台。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把握用户的真正需求,重新审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购物方式的多样化,线上有卡券、在线商城等,线下有二维码、微信支付等,打造 O2O闭环,要注重分析用户的行为特征,了解用户的体验,把握用户的痛点,才能更好的吸引并留住顾客。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企业微信营销中影响用户粘性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用户在何种情况下才能对微信营销产生用户粘性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本文的研究以企业微信营销为切入点,对微信营销用户的行为展开研究,基于扩展的持续使用模型,引入信任、心流体验等变量,同时根据微信营销的将模型中的变量进相应修改,提出本文的假设,试图找到影响微信用户粘性的因素。通过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感知平台质量对持续信任与整体满意产生影响,心流体验对整体满意产生影响,心流体验对持续使用意愿直接作用不显著,持续信任、整体满意、主观规范直接影响持续使用意愿,习惯直接影响用户粘性。研究的结果也验证了期望确认模型和学者们对粘性影响因素的研究在微信营销领域也依然适用。 本研究是以微信营销这一新的视角看待消费者移动网络购物下的购买行为,探讨微信营销领域消费者粘性形成的影响和作用机理,对今后进行微信营销用户粘性的相关研究提供基础的理论借鉴,也为企业微信营销的提供相关策略建议和努力的方向。

.........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精选九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自从人类进入了工业化时代,快速发展的工业生产所产生的废水、废气、废碴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尤其是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全球化的环境问题层出不穷。从我国大气污染情况来看,2013年的雾霾天气已成为人们挥之不去的“阴影”,从1月份笼罩半个中国的4次雾霾到10月份东北雾霾导致数千所学校停课,雾霾给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带来的恶劣影响已“愈演愈烈”。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一个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学者甚至普通公民的广泛关注。 为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全世界一直做着共同的努力。联合国方面,一次又一次的国际大型环境会议使人们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为大家敲响了警钟。其中,2013年第六届世界环境大会以“迈向绿色低碳之路,深化产业变革,永续和谐发展”为主题,旨在积极推进“人类世界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践行节能环保使命与责任。由此可见,全世界为改善生态环境,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共存已达成共识。 中国人口数目众多且位居世界首位,在过去的30年里,经济迅速地发展,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如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的“旱涝急转”、部分地区的“酸雨污染”等现象,都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地改造自然,对自然的肆意破坏和对资源的过度开发,造成环境越来越恶劣。面对自然资源的骤减、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气候的异常变化的现状与趋势,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国务院组织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针对人类经济活动如何与环境相互协调,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和改革措施,并开始了具体的行动。2002年中共十六大会议上强调,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并将其确定为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2007年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

..........

1.2 研究意义

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岌岌可危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人们已经意识到应该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安全且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而绿色消费行为刚好与这种消费方式所契合,所以作为政府等相关部门有必要大力倡导绿色消费行为,而作为学者有必要深入研究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消费意图是消费行为的重要解释变量,探讨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图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其绿色消费行为的形成机制。为了更加深入地研究绿色消费意图,则需要从绿色消费意图的影响因素入手,而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前文提到的消费者创新性正是研究绿色消费意图影响因素的新视角。此外,针对绿色消费意图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促进消费者绿色消费行为、为企业生产绿色产品进行绿色营销都具有重大导向作用。 本文跳出前人对于绿色消费意图影响因素一贯的研究模式,引入了消费者创新性这一构念,为绿色消费意图影响因素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从消费者创新性的角度研究绿色消费意图的影响因素,加强消费者对于绿色消费行为的认识,并为企业绿色营销提供参考意见,具有极大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企业为追求产品差异化,在满足消费者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应在产品中融入创新、环保等元素,将绿色产品打造成具有环保与创新双重价值的新型产品,使得企业的绿色营销更易取得成功。

.........

第 2 章 文献综述

2.1 绿色消费意图文献综述

Fishbein和Ajzen(1975)认为,意图是指个人将要采取某种行为的倾向,是还未发生行动时的一种心理表达。1991年Ajzen对上述定义做出了调整,指出意图包括了影响行为的各种动机,能够预测人们实施特定行为的意愿程度,以及愿意为该行为所付出努力的多少。从上述定义可知,人们实施某行为的意图越强,实施该行为的可能性越高。对于绿色消费意图,学者们并没有对其作出统一的定义,大部分学者认为绿色消费意图就是人们实施绿色消费的倾向,以及愿意为此付出的努力。关于绿色消费意图的调查发现总体上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图正在不断加强。欧共体1992年的调查显示,84%的美国消费者有意愿采取有机农业生产的方式来生产蔬菜和水果;66%的英国消费者在购买绿色产品方面表现的很积极,且愿意承受更高的价格来购买绿色产品。香港学者Chan(2001)针对中国消费者的研究表明,我国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态度积极,并较有可能转化为绿色消费意图。 劳可夫(2013)指出绿色消费意向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主观规范、绿色消费知觉控制和绿色消费态度相互影响并共同影响绿色消费意向进而影响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行为。 意图是行为的前因变量,绿色消费意图对于绿色消费行为具有很强的解释效力。本文根据前人对绿色消费意图的研究,将绿色消费意图定义为消费者对于实施绿色消费行为的意愿程度,也即消费者将采取绿色消费行为的意愿或倾向,以及愿意为此付出的努力。

..........

2.2 消费者创新性文献综述

目前,学术界并未对消费者创新性这一构念达成一致看法,但该构念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兴趣。最早研究消费者创新性的学者是Midgley和Dowling,他们将消费者创新性分为内在创新性(innate innovativeness)和实际创新性(actualized innovativeness)。内在创新性是指人们主要体现在消费行为中的喜欢接受新产品的、潜在的心理特质。而实际创新性指消费者对新信息、观念和产品的实际需求,也称“消费者创新行为”。Midgley和Dowling(1993)将实际创新性定义为“个人在其社会系统中较他人较早采用创新的程度。”后来,学者们以这两个研究分支为起点展开了大量研究。 用以识别个体的创新性的内在创新性广泛应用于心理学。而提出内在创新型这种心理特质具有普遍性的Gold-smith(1995)及其合作者将之与适用于特定产品种类的创新性(特定创新性)进行了区分。 实际创新性或称为“消费者创新行为”——消费者对新信息、观念和产品的实际需求。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研究者(如Im)已区别了包括追求最有刺激、寻求多样化、体验新颖性、搜寻信息和获取认知等的创新性消费者的不同体验活动。现在的主流观点是实际创新性包括对新产品的实际购买和对新产品的创新性信息搜寻。实际创新性又分为两种——采用创新性和代理创新性。采用创新性指“个人实际采用一项新产品”,而代理创新性指“获得某项新产品的相关信息”。 Rogers(1995)提出了消费者创新性的4个重要特性:①具有不同于个人原有的认知和行为的改变观念与事物的倾向;②具有对他人接受创新观念和事物的传播能力的影响力;③具有帮助解决团体组织和社会体系中的问题或为其制定决策的能力;④团体或个人对改变的接受速度与时间成函数关系。 在不同研究中学者们对消费者创新性的定义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式,本文采用的是较常使用的定义,即“消费者创新性”是消费者一种对新产品积极接受的潜在的心理特质。

..........

第 3 章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 14

3.1 理论框架 ........ 14

3.2 研究假设 ........ 15

第 4 章 研究方法 .......... 18

4.1 研究变量测量工具 ........ 18

4.2 研究对象与数据收集方法 .... 19

第 5 章 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 ...... 22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22

5.2 信度与效度分析 .... 25

5.3 假设检验 ........ 28

5.4 结果讨论 ........ 31

第 5 章 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660份,其中收回580份答卷,回收率为87.9%。在收回的问卷中,基本信息填写不全的有12份,题目作答不完整的问卷有8份,这些问卷均在分析时被排除,最后得到560份有效问卷,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4.8%。本研究以节能冰箱作为绿色产品的研究对象,在正式填答问卷前,被试需先阅读一段文字,以使被试进入本研究设定的研究情景。被试阅读文字为:“假设您家中现在需要购买一款冰箱,有节能冰箱和普通冰箱两种可以选择,节能冰箱与普通冰箱相比较,冷冻及冷藏效果一致,在节能效果上,节能冰箱要好于普通冰箱,而在价格上,节能冰箱要略高于普通冰箱。”调查问卷中涉及到了受访者的性别、年龄、婚姻程度、月收入以及学历等相关信息。其中,在560份样本中,性别分布较为均匀,男性占样本总量的41.6%,女性占样本总量的58.4%。因为本研究的主要调查对象是大学生,所以年龄分布主要以18-25岁为主,并且各个年龄段的受访者都有。受访者中未婚的样本占总量73.6%也说明了大部分受访者均为在校学生或刚刚毕业的年轻大学生。为衡量受访者的经济水平,本研究以月收入为考察指标,经调查显示,每月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样本占总量的44.5%,月收入在2001-3000元的占14.1%,说明被调查者的收入水平不高,这可能是因为大部分受访者都是在校学生或者刚刚毕业踏入社会的年轻大学生。从教育程度上来看,受访者的学历61.3%都是本科生,17.3%为硕士研究生,这一点仍然可以说明被调查者大多为在校大学生或研究生。

........

结论

通过参考大量学者的前期研究以及阅读相关文献后,本研究提出了关于消费者创新性、顾客绿色感知价值与绿色消费意图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以环境知识作为调节变量的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并据此提出了5个假设,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最后对提出的假设进行检验。最终得出以下结论:

(1)消费者创新性对绿色消费意图具有正向影响。即消费者创新性越强,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图也越强。这一研究结论与Adjei和Clark(2010)关于发现消费者创新性对于消费者行为有显著影响这一结论相同。与我国学者陈文沛(2011)利用电子信息类产品检验消费者创新性和新产品采用行为之间关系的结论也相同,他发现新产品采用行为受到消费者创新性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实际上,致使消费者产生绿色消费意图的绝大多数产品都可划分为新产品类型。根据本文对消费者创新性的定义,消费者创新性是消费者一种对新产品积极接受的潜在的心理特质,所以不难看出,正是由于对绿色产品的新鲜感,致使消费者产生消费者创新性这一心理特质,进而产生了绿色消费的意图。所以说,消费者创新性越强,绿色消费意图也就越明显。

(2)消费者创新性对顾客绿色感知价值具有正向影响。即消费者创新性越强,顾客绿色感知价值感也越强。这与Sheth等人(1991)关于顾客感知价值的观点相同,即顾客因为产品的新颖或品牌价值引发好奇心,或者为消费者提供不同经历,因此顾客会意识到产品的价值性,进而产生尝试性购买行为。此外,也符合井绍平(2004)提出的消费行为心理过程三个阶段的认知过程,一旦消费者开始关注某产品,进而进行信息收集,就会对该产品进行价值判断,消费者会对获取该绿色产品的收益和获取该产品所需要付出的成本间进行总体评价,也即进行顾客绿色感知价值判断。所以不难看出,消费者创新性越强,顾客绿色感知价值感也越强。

(3)顾客绿色感知价值对绿色消费意图具有正向影响。即顾客绿色感知价值越强,绿色消费意图也越强。所以说,绿色消费意图也受到顾客绿色感知价值影响,顾客绿色感知价值越强,绿色消费意图也越强。

.........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精选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如果把企业的资产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对于我国中小企业来说,在有形资产方面显然处于弱势,那么是否可以从企业的无形资产入手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实力呢?企业的无形资产包括人才、文化、品牌、商标、专利等,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人”是无形资产中的主要价值部分,企业由人组成,一切的创新、研发、成果都由企业中的人创造,因此“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企业的人才资源是各种知识、经验和学习的能力、技术、决策、管理、发明和创造等抽象但却起决定作用的人力要素所构成。在现代社会就具体表现为人的创新和智慧等形式。把人力、智慧资源作为有价值的经济资源,这就强调了学习的价值。人的创新和智慧这种脑力劳动可转换为独立的方法和策略,从而形成各种具有开创性的设计、创造、发明和管理等,再将它们定型化,就形成独树一帜的知识资产。这些资产将比传统的原材料、设备、厂房、货币等有形资产更能发挥无可比拟的作用,且能带来巨大的经济财富和效益增值,从而使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再依赖于硬件资源,而转化为对人的创新和智慧的知识的依赖。因此,企业的知识建设、人才的培训培养以及社会对中小企业培训的支持与帮助就显得尤为重要。就需在人才培养、知识传播、培训管理方面做出更大努力,以发挥企业人才优势,克服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为企业快速发展创造出人本价值。据目前调研的情况看来大连市 70%的中小企业并没有系统的开展企业培训工作,或不重视培训工作或不知道如何有效的开展培训,导致人才流动率高、企业知识难以挖掘和传播,企业经验难以传承。另外,在大连也少有针对中小企业培训管理的培训咨询项目,使大连无数中小企业主无法认识培训的重要性或不知道高效的培训应如何开展。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本文以大连市中小企业培训体系研究为题,以大连市人民路地区、高新区、开发区、花园口工业区及瓦房店、普兰店乡镇地区的中小企业为样本,通过调查中小企业培训实际状况,提炼出中小企业在开展培训过程中所出现的优秀样本和相关问题;在充分了解中小企业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培训文化管理、组织管理和流程管理三个方面的考察研究,为大连市中小企业培训管理提出改进策略和问题解决方案,为大连市中小企业的培训管理实践提供参考。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逐步调研、逐层展开,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最大范围的了解大连市中小企业的培训状况,再从所调研问卷中选取有代表性企业与企业主和员工进行面对面沟通访谈,深入了解实际情况,然后将优秀的培训管理方法总结成案例,再结合理论进行分析,最终提出大连市中小企业培训管理改进方法与建议。

..........

2 相关理论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所谓中小企业(2011)[1],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微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在 2011 年联合研究制定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中,将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营业收入、从业人员数量、资产总额等指标并结合行业特点制定。在此摘录部分与本论文相关的行业中小企业划分标准:(1)农、林、牧、渔业:营业收入在 20000 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中型企业为营业收入在 500 万元及以上,小型企业为营业收入在 50 万元及以上,微型企业为营业收入 50 万元以下。(2)工业:营业收入在 40000 万元以下或从业人员在 1000 人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中型企业为营业收入 2000 万元及以上、从业人员在 300 人及以上;小型企业为营业收入在 300 万元以上且从业人员在 20 人及以上;微型企业为从业人员在 20 人以下或营业收入在 300 万元以下。(3)交通运输业:从业人员在 1000 人以下或营业收入 30000 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中型企业为营业收入在 3000 万元及以上且从业人员在 300 人及以上;小型企业为营业收入在 200 万元及以上,且从业人员在 20 人及以上;微型企业为从业人员在 20 人以下或营业收入 200 万元以下。

..........

2.2 中小企业培训相关研究综述

杨树权(2009)①从中小企业主培训观念的角度做出了研究:认为中小企业在培训的观念认识方面需要做出转变。应该认识到培训可使员工学习到一些新的工作技能、思维方式、管理技能。虽然可能不能马上就应用在工作岗位实践上,不能立刻体现出结果,但这些知识会让雇员产生很深刻的印象,一旦有时机应用雇员们就会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技能,在工作实践中运用到这些学过的知识,在将来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于爱军、谢守祥(2013)②从培训体系的需求分析角度指出:中小企业一定要明确培训目的,之后再进行培训需求分析。首先要搞清楚培训是为什么,是要解决问题还是要提升能力,再明确所要开展的培训是态度方面的、知识方面的还是技能方面的,根据这些基础开展培训需求调研与分析。马如武、沈香琴(2010)③在培训体系的规划与设计方面提出了建议: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共同参与培训规划,建立科学的培训体系,培训部门应该发挥牵头作用,有足够的权威,由培训部门挑选其它部门管理人员和岗位能手组成多层次的培训研发小组,共同设定各岗位的人才的标准,根据人才标准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培训立项和内容设计。在此基础上,设计培训课程,开发教材,在培训部门的导引下,由各部门中层管理人员负责在其部门内部实施“培训过程管理”,培训部门在实施培训、评估后对人员的绩效和晋升有相应的发言权。

.........

3 大连市中小企业培训状况调查........18

3.1 调查设计....18

3.1.1 调查问卷与访谈提纲编制...........18

3.1.2 样本选择.....18

3.1.3 数据处理.....20

3.2 企业员工问卷调查.....20

3.3 企业主访谈调查.........31

3.3.1 企业主对培训的认识与看法.......31

3.3.2 对培训资源的调配与投入...........31

3.3.3 培训的依据.......... 32

3.3.4 培训的反馈与执行......32

3.3.5 培训的不足及对未来的展望.......32

4 大连市中小企业培训调研结论及问题分析....33

4.1 大连市中小企业培训现状...........33

4.2 大连市中小企业培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36

5 大连市中小企业培训模型构建及对策建议....37

5.1 大连市中小企业培训模型的构建........37

5.2 大连市中小企业学习文化维度建议............ 38

5.3 学习型组织结构维度建议...........42

5.4 培训管理与流程维度建议...........44

5 大连市中小企业培训模型构建及对策建议

笔者通过对大连市中小企业培训管理问卷调查和企业走访,了解了其企业培训的现状,掌握了大连市中小企业培训的第一手资料。通过深入挖掘本次问卷调查结果和企业走访的资料,明确了大连市中小企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存在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笔者以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资本培训理论、法国成人教育学家保罗·郎格朗的终身教育引论、美国的伦纳德 R 赛利斯和乔治·斯特劳斯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笔者在多年企业培训管理中的实践体会,构建起大连市中小企业培训模型,并对大连市中小企业培训管理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对策和建议。

5.1 大连市中小企业培训模型的构建

如何能够设计出符合大连市中小企业的特点的培训管理模型?使大连市中小企业能够实施有效的培训,需要考虑一个核心问题——如何能够在节约成本基础上做出高效的培训,能解放企业主更多的管理精力和降低财务成本。基于这个核心问题,针对大连中小企业的特点和培训困境,笔者从学习文化、组织结构和培训管理流程三个维度入手,三位一体的进行企业培训管理,让文化驱动学习、让组织驱动执行和反馈、让流程规范操作,使企业培训管理可以自内部良性循环起来,以降低中小企业管理成本和财务成本。大连市中小企业的培训模型,如图 5-1,文化、组织结构、培训管理流程三位一体,逐层关联影响、相互作用。

..........

结论

中国的新经济动力是中国的中小企业,大连经济转型的驱动力也是大连市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动力在于企业的人才,将“人”变为“才”的过程就是培训学习和锻炼的过程。虽然大连市中小企业在培训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可以肯定的是大连市中小企业已经在越来越重视培训管理,企业主们也理解到培训将会给公司发展带来的价值。本研究以大连市中小企业为例,以大连市人民路地区、高新区、开发区、花园口工业区及瓦房店、普兰店乡镇地区中小企业为调研样本,调研大连市中小企业培训管理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和偏差,分析出原因,在调研过程当中挖掘成功的案例,再将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与国内外先进的培训管理理论相结合,提出中小企业培训管理建议。全文做出如下总结:大连市中小企业在培训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主要有,对培训认识不足、缺乏培训管理理论、对培训能起到的作用和在组织中的角色定位不清晰,至使培训需求分析不充分、方法单一、评估和执行不足,最终影响培训的效果,使企业员工和领导者对培训的态度冷淡。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大多中小企业生存发展压力较大,财力、精力有限,导致对培训资源投入不足,难以吸引培训管理方面人才,最终使培训各环节管理不到位。研究大连市中小企业培训管理应立足于一个核心问题,即如何能够在节约成本基础上做出高效的培训,能解放企业主更多的管理精力和财务投入。因此,大连市中小企业的培训管理需从三个维度着手,即学习文化维度、组织结构维度和培训管理流程维度。文化维度要从价值观、行为形式和文化管理三个关键点开展,通过文化管理树立制度流程、建立监管、设立绩效、宣扬文化、让“学习生产力”价值观深入人心,同时通过文化管理再对员工的学习行为加以引导和约束,逐渐在企业内养成学习氛围,让学习成为企业文化之一,让员工自动自发的进行培训学习。

.........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