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硕士毕业论文优秀论文3篇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8286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企业管理硕士毕业论文优秀论文一:基于BSC的科技型企业HRM效能测评指标体系研究

第一章 引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得企业建立在产品、技术、工艺等方面的传统优势逐渐减弱,进而迫使企业开始重视组织的一项战略资源——人力资源。在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对企业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HRM 效能(Human ResourceManagement Effectiveness,简称 HRM 效能)是 HRM 实践的产出,对其科学合理、有效地评价有助于企业发现在 HRM 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进而提升企业整体绩效和竞争力。
科学技术是当今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而科技型企业的科技人员所拥有的人力资本则是实现技术创新与价值创造的源泉。与通用型人力资源相比,科技型企业以科技人员为主的知识型人员拥有以创新性工作为主、自我价值实现意识比较强、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等独特的特点。此外,在科技型企业 HRM实践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利益相关者,比如高层管理者、以科技人员为主的知识型人才、政府机构和工会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科技型企业的价值由多方利益相关者共同创造。不同利益相关者对 HRM 实践的利益需求不同,使得科技型企业不得不寻找一个科学合理、可操作、有效的评价工具去平衡各利益相关者的需要,对 HRM 效能进行更好的评价。
传统 BSC 理论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而且它的有效性也被许多国际知名企业的实践所证明,它有许多不可否认的优点。然而,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加强,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同步,导致企业股东利益需要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需要之间矛盾加剧,企业在社会发展中所应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了理论界、实践领域所关注的热点。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的 HRM,也理应帮助企业承担起部分社会责任。因此,传统 BSC 与社会责任相结合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1.2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研究内容
本论文主要包括五章,各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章引论。本章主要包括研究的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创新点以及国内外文献综述。
第二章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本章对 HRM、HRM 效能和科技型企业的概念做了界定和分析,并简单介绍了 BSC 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社会责任理论。
第三章基于 BSC 的科技型企业 HRM 效能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此部分详细的介绍了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包括指标构建的理论、指标的初选、指标的筛选和指标权重的设置。
第四章基于 BSC 的科技型企业 HRM 效能测评指标体系的应用。本章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 HRM 效能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利用河南省一家科技型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该企业的 HRM 效能,针对不足之处提出对策与建议。
第五章结论和展望。本章分析了研究结论,并对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努力方向做了说明。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HRM 概念界定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系统的科学理论。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分为宏观人力资源管理和微观人力资源管理两个方面,其中宏观人力资源管理指对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人力资源进行管理,而微观人力资源管理则是指对企业、事业单位等小范围的人力资源进行管理。本文的研究范围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属于微观领域的研究。
国内外关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与内涵已经有了较清晰、明确的界定。本文采用中国人民大学刘昕教授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即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一个组织为了实现自己的战略或经营目标,围绕一整套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而展开的吸引、保留、激励以及开发员工的政策、制度以及管理实践,主要包括的职能框架和专业内容有战略基础、组织结构设计和职位分析与设计、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甄选、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关系管理和胜任力模型。
2.1.2 HRM 效能概念界定
(1)国内外关于 HRM 效能概念与内涵的研究
国外学者关于 HRM 效能的概念与内涵有如下认识:Tsui 从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对组织贡献的角度来解释 HRM 效能,他认为 HRM 效能是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效果达到组织期望的程度,以及对企业有附加价值或财务上的贡献。Huselid 等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包括技术性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而HRM 效能是由这两种高质量活动所传递的效果。认为 HRM 效能是指人力资源管理职能部门的使用者对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感知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效果支持组织战略或帮助组织获取竞争优势的程度。Richard &Johnson 把 HRM 效能解释为“组织运用多种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所收获的效果”,并把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效果的满意度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
国内学者关于HRM效能的概念与内涵有如下认识:周文成和赵曙明认为HRM效能是 HRM 活动或实践产出。张正堂认为关注 HRM 会增加人才吸引力、提升员工整体技能水平、提升员工总体动机水平,进而对组织绩效做出贡献。李焕荣和苏敷胜认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效能是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对组织的贡献,包括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赵瑞美等认为人力资源绩效不能等同于 HRM 效能,HRM 效能是 HRM 活动的产出,而人力资源绩效则属于绩效管理研究领域的话题。王晓迪和陆晓芳从系统论的视角出发,认为 HRM 效能是 HRM 活动实际产出与预期目标的比值。李鲲鹏认为 HRM 效能不同于人力资源管理效果,他认为 HRM效果是 HRM 活动对企业绩效的绝对值,这种价值具有可观测性,而 HRM 效能除了包括 HRM 实践对组织产生的绩效外,还应包含员工等关系人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主观感知的满意度。
..............................

2.2 理论基础
2.2.1 BSC 理论概述
BSC 理论的创始人为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S. Kaplan,美国哈弗大学商学院成本会计教授)和戴维·诺顿(David P. Norton,全球战略管理集团 CEO)。BSC是一种战略绩效管理工具,至今仍被世界公认为最有力和有效的管理工具之一。
(1)核心思想
BSC 在保留以往财务指标的同时,引进了包括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发展等层面的未来财务业绩驱动因素,这些因素明确严谨地解释战略组织、特定的目标和指标;BSC 不但是一个新的衡量系统,而且它也被作为管理流程的核心框架;BSC 改变了传统的利用单一财务指标来衡量企业绩效考核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考核框架和流程,使企业能够从财务层面、客户层面、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层面思考企业战略实施并评估战略实施的过程和结果,推动企业自觉在产品、流程等关键领域取得良好成效。
(2)基本框架
传统平衡计分卡包括财务维度、客户维度、内部业务流程维度和学习与发展层面四个方面,其基本框架如下图 2.1 所示:

.............................

第三章 基于 BSC 的科技型企业 HRM 效能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14
3.1 基于 BSC 的科技型企业 HRM 效能测评指标体系构建基础....................... 14
3.1.1 HRM 效能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目的与原则 .......................................... 14
3.1.2 HRM 效能测评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与思路 .......................................... 14
第四章 基于 BSC 的科技型企业 HRM 效能测评指标体系的应用........................37
4.1 基于 BSC 的科技型企业 HRM 效能测评方法的选择................................... 37
4.1.1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理论依据 ............................ 37
4.1.2 HRM 效能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37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44
5.1 研究结论 ...................... 44

5.2 未来展望 .......................... 44
第四章 基于 BSC 的科技型企业 HRM 效能测评指标体系的应用

4.1 基于 BSC 的科技型企业 HRM 效能测评方法的选择
4.1.1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理论依据
本次研究选择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 HRM 效能进行综合评价,主要依据:
(1)科技型企业 HRM 效能评价这个问题是一个由多因素组成的复杂的有机系统,基于 BSC 的科技型企业 HRM 效能测评指标体系中有很多因素都是定性指标而且无法直接计量,即评价指标体系中既有定量指标,又有大量的定性指标,使得评价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2)科技型企业 HRM 效能的评价等级具有模糊性,通常 HRM 效能可以被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极差五个等级,而且各个等级的评价标准很难界定。由于这种等级的划分也只是主观评价的结果,是一种模糊的评价而不能简单的利用一个数值来评价。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5.1 研究结论
(1)科技型企业 HRM 效能包括技术创新、客户、社会、内部业务流程和学习与发展五个层面。
本文通过对传统 BSC 进行修正与整合,结合科技型企业 HRM 实践中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要,最终确定了科技型企业 HRM 效能的五个层面。其中,技术创新层面主要衡量 HRM 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方面的贡献;客户层面主要衡量 HRM服务对象的满意度;社会层面主要衡量 HRM 实践承担起企业部分社会责任的贡献;内部业务流程层面主要评估关键的 HRM 职能工作的效果;学习与发展层面主要衡量员工和组织技能、能力、团队建设、HRM 环境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效果。
(2)科技型企业五个层面的 HRM 效能包括 17 项因素和 46 项具体指标。
技术创新层面的 HRM 效能受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和技术创新投入能力两项因素影响;客户层面的 HRM 效能受员工满意度和职能部门满意度两项因素影响;社会层面 HRM 效能受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自愿性慈善责任四项因素的影响;内部业务流程层面主要受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甄选等六项因素的影响;学习与发展层面的 HRM 效能受组织技能、能力、团队建设、HRM 环境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因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硕士毕业论文优秀论文二:X手机项目研发风险管理研究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手机研发企业越来越多的受到变化的市场竞争、多样的客户感知需求以及快速演进的技术革新的影响。2012年摩托、迪比特、科健等红极一时的手机生产商相继倒闭,再到 2014 年,苹果、三星、华为、联想、中兴、酷派等全球手机厂商之间的竞争更趋白热化,众多手机研发企业基于战略考虑,需要通过不断加速研发新品来占据市场的制高点。然而,手机研发具有高成本、技术等级高、要求创新性等特点,涉及到机械生产、化工原料、电子、 软件等领域,是一种相对复杂的产品系统。其研发过程面临众多的风险,研发失败率很高,促使企业不得不重视研发风险管理。手机项目研发的风险贯穿着研发活动的始终,每个手机研发企业都存在着研发项目过程中的延期、中止、失败、或者达不到预期目标的状况,因此手机项目研发的高风险特性已经广泛的被学术和企业界所接受。加强企业对风险管理的认知,规避风险带来的损失,提高手机研发项目的成功率是手机研发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希望能够通过对手机研发过程中风险因素的识别和评价,分析手机项目研发过程的高风险因素,从而针对性的寻找应对的措施和监控方法,帮助手机研发企业从构建研发风险管控体系着手,有效的防范风险对研发项目的影响。本文选取了 A 公司在 X 手机项目研发中的实例,从风险管理、项目风险管理、研发风险管理的角度全面、系统的阐述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研发风险管理研究的成果,然后将理论联系到 A 公司 X 手机项目研发风险管理的实际操作中,通过对实例研究,归纳出 X 手机项目研发过程中风险形成的原因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取出关键的风险因素并进行分析,找出相应的应对风险的策略和风险管理能力提升的措施。本文希望能通过对 X 手机项目风险管理研究帮助手机研发企业提高风险识别分析、风险评价、风险应对、风险监控的能力,完善手机企业风险管理制度,提高应对风险的控制效率,逐步建立起风险监控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改善手机研发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

........

1.2 国内外研发项目风险管理研究概况

风险管理是现代项目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项目风险管理已经发展成为项目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因此,进行研发类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时,必须从整体出点发,综合运用风险管理、项目管理、研发类项目风险等多方面的理论和方法,并且需要涉及研发项目所涵盖的若干专业技术领域1。 风险管理的概念最早出现于 1950 年加拉格尔(Gallagher)的一项调查报告——《费用控制的新时期一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New Phase of Cost Control)中。发展到 1964 年,才对风险管理的研究渐渐系统化,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威廉和汉斯在其著作《风险管理与保险》中提出,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状态,对任何组织与个人都是客观存在的、相等程度的,燃油忧郁认识者的主观判断不确定性,不同的人对同一种风险的看法也会非常不同2。 王晓群在《风险管理》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先后详细地描述了风险管理的发展历史和其基本原理,以及风险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衡量、控制型风险管理技术、财务型风险管理技术与风险管理决策等、风险管理原理,并总结了具体内容在经济实践中的实际应用3。 范黎波在其研究成果《项目管理》中,全面地阐述了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技术关键点以及项目管理演化的一些新看法。对本论文梳理关于风险、项目风险管理的定义和操作方法起到了指导作用2。 邱苑华、沈建明及杨爱华等在《现代项目管理导论》中,系统地描述了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理论基础、方法以及应用。从项目管理的起点入手,阐述了项目管理的概念与定义、可行性论证和评估,以及时间管理、费用管理、质量管理和风险管理。这些学者对风险管理的分析过程是本论文在研究案例企业时的研究思路,从六个主要过程,即风险管理规划、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风险应对以及风险监控来分析案例企业风险管理策略。

.............

第 2 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风险和风险管理的定义

所谓风险,美国人韦氏(Webster)给出了一种直观的表述:风险是遭受损失的一种可能性。因此风险的定义应为: 在给定情况下和特定时间内,那些可能发生的结果之间的差异。差异越大,则风险越大。这个定义强调了结果的差异15。 风险管理是指如何在一个肯定有风险存在的环境里,如何把风险降至最低的一个科学管理过程。风险管理包含了对风险的量度、评估和应变策略三个基本元素。处于理想状态下的风险管理,是一连串排好优先次序的过程,对其中可能引致最大损失及最可能发生的事情进行优先处理,其次再对相对风险较低的事情进行后置处理16。 风险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尽可能地降低企业可能遇到的不确定性羽风险,减轻或者规避由此带来的损失,保证企业的经营安全,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要完全了解企业的风险,明确风险的客观存在,认真识别和评估风险带来的影响。 2)分析风险的各种特点,选择和优化风险管理策略,策划有效的风险规避方案和风险管理提升措施。 3) 总结经验教训,把风险管理理论和企业风险管理的实际相结合,发展风险管理理论,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17。 对于手机研发企业来说,风险管理主要是为了确保研发过程的顺利进行,最终确保研发目标的达成。

..........

2.2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由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萨蒂在 70 年代中期提出的。它的基本思想是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各个组成因素,并将这些因素按支配关系进行分组,从而形成一个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通过两两对比的方式确定层次中每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然后综合人的判断以确定决策诸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总排序。层次分析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用两两重要性程度之比的形式表示出两个方案的相应重要性程度等级。如对某一准则,对其下的各方案进行两两对比,并按其重要性程度评定等级,即为因素间的重要性之比。 对各指标之间进行两两对比之后,然后按 9 分位比率排定各评价指标的相对优劣顺序,依次构造出评价指标的判断矩阵。

........

第 3 章 X 手机研发项目存在的问题和风险识别 ...... 33

3.1 X 手机研发项目概述 .......... 33

3.2 X 手机项目研发风险识别 ............ 40

3.3 本章小结 ......... 52

第 4 章 X 手机项目研发风险评价分析 ............ 53

4.1 X 手机项目研发风险指标评价分析 ...... 53

4.1.1 评价数据的获取 ......... 53

4.1.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4

4.2 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 ........... 56

4.3 本章小结 ......... 64

第 5 章 X 手机项目研发风险应对和监控 ....... 65

5.1 风险应对 ........... 65

5.2 X 手机项目研发风险监控措施和结果 ............. 70

5.3 X 手机项目研发风险管理水平提升的思考 .... 80

第 5 章 X 手机项目研发风险应对和监控

5.1 风险应对

针对这些风险因素主要采取减轻风险、预防风险、转移风险、回避风险、接受风险的措施。应对的策略是: 1) 高风险因素的应对策略:对于项目团队不稳定、管理者能力、项目进度、市场环境、成本风险这些高风险的风险因素,应采取减轻、预防、转移、回避等的组合应对措施; 2) 较高风险的应对策略:对于客户沟通风险、内部沟通、合作方交付不及时、消费者需求变化这些较高风险的风险因素,应采取减轻、预防、转移的组合应对措施; 3) 中等风险的应对策略:对于利润风险、技术不够成熟、项目质量风险、竞争者行为这些中等风险的风险因素,应采取减轻、预防的组合应对措施; 4) 低风险的应对策略:对于供应商资源、资金风险、软件开发任务重、知识产权风险、技术改造、测试不通过这些低风险的风险因素,应采取预防、转移、回避的组合应对措施; 5) 较低风险的应对策略:对于国际贸易、模块耦合的难度这些较低风险的风险因素,应采取预防、转移、回避、接受的组合应对措施.

.........

结 论

手机产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之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这期间有很多的手机研发企业由于对风险的管理失控而折戟沉沙,也有一些手机研发企业很好的控制了风险而变得日渐强大。手机厂商的兴衰都反映了手机行业产业链的高风险性,而风险管理意识的缺乏会导致决策者不能准确的了解研发项目所处的风险环境,会影响决策者对风险概率和影响程度的判断,从而导致手机项目研发的损失。本文通过科学分析 X 手机项目研发存在的风险,合理选择了控制风险的策略和措施,能够有效的把 X 手机项目研发风险的危害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最大程度的降低了风险带来的损失。 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和内容是:运用国内外现代风险管理理论的基本理论和观点,结合 X 手机项目研发风险管理的实例,较为详尽的分析了 X 手机项目研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并对风险进行了识别、评估,同时针对分析出来的风险因素提出了应对措施和风险日常的监控的方法,最后结合 X 手机项目研发的具体问题提出了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的具体建议。 本文获得了以下几点研究成果:

1) 通过对 A 公司在 X 手机项目研发过程中的管理现状和存在的具体问题,运用德尔菲法和鱼骨图法统筹分析后,得出了 X 手机项目研发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其主要的风险因素来自于市场、技术、组织管理、财务和项目管理五个方面的准则层风险因素,具体表现在例如市场环境、技术不成熟、客户沟通、资金、管理者能力等 21 个方案层的风险因素。

2) 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 X 手机项目研发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风险因素的评估分析,得出了 X 手机项目研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的影响权重,分析得出市场环境、管理者能力、成本因素、项目团队不稳定、项目进度这五个风险因素是最重要的风险。

.........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硕士毕业论文优秀论文三: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商业银行对策研究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进步、“互联网思维”概念的兴起与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我国互联网行业出现了迅猛的发展。2017 年 1 月 22 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 39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 2016 年 12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 7.31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 53.2%。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 6.95 亿,占比达 95.1%,手机网上支付用户规模增长迅速,达到 4.69 亿。可见,绝大部分网民有着随时、随地上网的需求。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不仅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与组织模式,也从商品的流通、交易模式,消费者的消费、支付习惯等商品、资本流通的多个方面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仅仅十年间,互联网信息技术就从单纯的被银行作为一种内部信息化渠道发展成为全社会范围内的支付、消费与融资新模式——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重视作为其基础支撑的“大数据技术”的优化整合,具有操作便捷高效、客户体验优越、平台开放共享等许多新特点。在这种模式下,金融业的信息壁垒被打破,市场参与程度大大加深,互联网金融市场有效的拓宽了传统金融市场的服务渠道,使更多的老百姓享受到金融服务,并从中获益。同时,基于互联网基础发展的各种融资平台为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推动民间金融规范化、阳光化,有效的激发金融市场的活跃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
互联网企业基于互联网思维与技术重新解读金融核心业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对传统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商业银行目前正在借鉴互联网企业金融业务创新的优秀经验,积极布局渠道、电商平台的构建与优化,结合自身优势,增强核心竞争力,以在这轮互联网金融浪潮中领航争先。随着国内商业银行积极融入到互联网金融的变革之中,以互联网技术为“武器”的银行业同业竞争也将逐步展开,从过去的“双方对战”变成“多方厮杀”,商业银行面临的局面将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

1.2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本文从商业银行与互联网企业的竞争角度出发,阐述国内外互联网金融的产生渊源与发展现状,剖析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多方面影响,揭示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挑战,并结合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浪潮的策略、方法和 SWOT 评估,探讨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浪潮中能够采取的策略方向和应对举措。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章,引言。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明确研究思路与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国外互联网金融概述。本章对欧美发达国家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剖析总结,具体可分为欧美互联网金融(国外又称为电子金融)的业态、国外征信行业的发展现状两个方面。
第三章,国内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现状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本章简要描绘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并着重介绍了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第四章,商业银行的对策研究。针对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所产生的复杂影响,本章立足于商业银行自身特点,利用 SWOT 分析法,归纳当前商业银行融入互联网业务的举措。
第五章,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融入互联网金融的策略分析。剖析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可行策略,总结商业银行融入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策略方向。
最后,是对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总结。
.............................

2 欧美互联网金融发展概述

2.1 欧美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现状
上世纪 90 年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欧美金融市场开始创新其业务模式,一批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金融企业或金融业务纷纷显现,包括 1992年创立的最早的电子券商 E*Trade、1995 年成立的全球首家网络银行:第一安全网络银行(SFNB)、1995 年成立的全球首家保险电子商务网站 INSWEB 以及1998 年 Paypal 开辟的网络基金销售业务等等,这些构成了互联网金融的雏形,并在十多年的实践中走向完善。21 世纪以来,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移动互联网逐步开始普及,电子商务发展获得了新的动力,由此引发的更大的巨大市场需求带来金融业对于新服务的探索;同时,电子商务公司与互联网公司开始基于自身平台,涉足金融业务。
当前,互联网支付、互联网银行、P2P 网络借贷、互联网证券、众筹、融资以及互联网保险,是美国主要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模式。
尽管我国互联网发展迅猛,各种金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但是金融业务理念与模式主要还是借鉴于国外互联网金融。相对于我国互联网金融还处在不断的摸索当中,国外的互联网金融市场更加健全、业务模式更加合理,配套法规更加科学完善,所以本节从支付、间接融资与网络资产管理三个方面去解读欧美国家的互联网金融现状,对于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路径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2.1.1 支付领域
Brett King 在其 2013 年的著作《Bank3.0》中,对部分国家的移动支付服务的时间进行总结:随着云计算技术与全新基于 IP 的零售 POS 服务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商户将会接受使用手机支付,这使他们不必限制在 VISA、美国运通与万事达信用卡的使用中,他预测这一现象将使得消费者与零售商在未来占据支配地位,并且 P2P 支付以及云计算 POS 系统对商店的冲击将使 VISA、美国运通与万事达信用卡等产品丧失实际价值。并且一旦满足条件的支付技术条件成熟出现,那么基于实体卡的支付模式将被迅速取代,到那时,围绕“移动”为中心打造的金融生态系统将会成为金融行为的重要核心。Brett King 清晰的指出了未来支付的发展方向:从基于“卡介质”及其“相似介质”的支付方式正向无卡/无钞情景支付模式的转变。
.............................

2.2 欧美互联网金融征信现状
美国信用体系分为商业信用与个人信用,对应的征信体系分为机构征信与个人征信,本段在这里主要介绍个人征信现状。美国在早期,由于对于信用数据的处理能力有限,对融资方的选择往往是其“资质”更易于统计、量化与处理的商业客户,形成了商业信用。当时,整个社会对个人信用的规范十分不到位,欺诈现象普遍。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存储与处理能力有了显著提高,直至 1860 年,美国第一家信用局在纽约诞生,美国个人征信市场开始发展。在 150多年的发展与整合过程之中,当前美国个人征信市场主要以艾可飞(Equifax)、益百利(Experian)和环联(TransUnion)三大信用局为主,呈现三足鼎立的市场结构。
FICO 模型美国是信用评分体系的标准,是美国信用局对个人信用评分是最广泛运用到的评分模型,因其开发公司 Fair,Isaac and Company(费埃哲公司,简称 FICO)而得名。尽管美国很多公司开始尝试引入外部数据以加强其评分模型的评价能力,但是其模型的核心指标还是依赖于 FICO 而设。
FICO 评分模型的核心原理是:将用户信用的历史记录与自身数据库中的全部信用记录相比较,检查目标信用记录与那些经常违约、恶意透支乃至申请破产的那些陷入财务困境的信用数据之间是否存在相似性,如果存在相似性,那么目标信用记录在未来有可能变得更坏,向该信用拥有者借款风险会比较高。FICO评分模型所关注的个人行为的信用信息主要包括:以往偿还历史(past paymenthistory)、信贷欠款数额(amount owed)、立信时间长短(length of credit history)、新开信用账户(new credit)以及信用组合类型(type of credit use)。可以说,FICO 关心的个人以往行为产生的信用信息,并且对于近期发生的行为会赋予更好的权重。FICO 评分模型实际上是基于上述原理,建立数学模型并对个人标准化信用信息进行量化分析的过程。
.................................

3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17
3.1 国内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现状............................17
3.1.1 第三方支付................................17
3.1.2 互联网融资...........................19
4 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 SWOT 分析............. 28
4.1 竞争情报分析方法——SWOT 分析法.....................28
4.2 商业银行的优势分析............................29
5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融入互联网金融的策略分析 .......... 40
5.1 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可行策略..........................40
5.1.1 围绕客户需求,加强渠道建设........................40
5.1.1.1 线下业务线上化............................41

5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融入互联网金融的策略分析

5.1 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可行策略
5.1.1 围绕客户需求,加强渠道建设
渠道建设核心思想就是通过整合商业银行的柜台、客户经理、电话、短信等多种渠道,形成统一的渠道网络。借此,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多样化渠道与客户产生联系,并且通过渠道的选择减少业务操作的重复性。渠道建设在银行业早已有之,但是并没有受到重视,国内商业银行一直将之看作是物理网点的延伸,其对于金融产品营销渠道的认知与互联网企业截然相反。商业银行追求“大而全”的物理网点,利用员工面对面的营销实现产品的销售,通过网店的分布,实现“物理空间”转化为利润;而互联网企业,依托于互联网平台,从客户角度出发,通过创造良好的“客户体验”吸引与凝聚客户,实现“用户粘性”创造利润。
随着互联网已经覆盖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经济社会走进了“渠道为王”的时代,对于营销渠道的精准解读直接决定者成败。以淘宝、京东为代表的线上B2C 电商平台的成功为商业银行带来了灵感,即依托于自身强大的线下渠道,拓展线上渠道,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因而,传统商业银行需借助大数据技术,整合现有业务和管理流程,推动自身互联网平台与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建设,不断扩大客户服务口径,开拓新渠道。
..............................

结论
互联网金融起源于欧美国家,在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较早就出现了互联网金融的实践与研究,当前互联网金融在欧美国家有着较成功的商业案例、健全的征信体系、以及包容的监管体系。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国内互联网金融也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创造出了许多与传统商业银行不同的、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金融产品服务。在此背景下,发展势头迅猛的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造成了多方面的影响和冲击,对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传统稳固地位产生了挑战,商业银行在经营理念、服务模式等方面,不得不进行一系列的调整与改进。
目前,国内互联网金融主要包括第三方支付、互联网融资、互联网投资等形式,并且正在开辟重视客户体验、强调交互式营销的更多新业务。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与发展,使得商业银行作为支付中介、信用中介的金融中介职能被弱化,撼动了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模式,还带来了用户消费习惯、金融竞争格局等商业银行所面临商业环境的大幅改变。
运用 SWOT 分析法发现,从内部来看,商业银行具有资金规模优势、网点渠道优势、银行业牌照优势、风险管理与控制优势等方面的优势,同时也具有体制僵化、人才流失严重,业务流程繁琐、效率低下,产品集成度低,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储存与处理能力整体落后等方面的劣势。从外部来看,商业银行具有把握政策优势、稳固领先地位,以及发力移动金融、卡位客户资源的外部机会,以及金融脱媒加速、利率市场化、互联网思维颠覆银行商业模式与商业环境等外部风险。因而,商业银行应当科学研判自己所处的环境状况,从重视客户需求、加强渠道建设、抢占支付市场、发力供应链金融等多个方面采取有效的举措。
综合来看,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并未对商业银行造成致命威胁。面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商业银行应采取的策略方向,就是稳固自身在企业端的优势地位,并积极学习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有益之处,抢占个人客户市场,保证自身持续的优势地位。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