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作为公司财务理论的核心内容,权益资本成本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也是公司金融研究领域的一大难点。总体而言,国内外学者在公司资本成本领域的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基于理论基础来探讨如何确定和选择合适的资本成本度量模型,相继提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理论模型、三因素模型及剩余收益折现模型等。国内学者实证研究常用的权益资本成本度量模型主要是剩余收益折现模型,剩余收益折现模型稍加调整以后可以用于度量我国上市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另一方面是对模型的适用性与公司资本成本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公司的风陰因素、公司规模、盈利能为、成长性、所在行业等公司特征因素会影响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随着20世纪80年代公司治理问题研究的深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转向了公司治理因素对资本成本的影响方面。研究发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带来的"第一类委托代理问题"及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带来的"第二类委托代理问题"对资本成本具有显著影响,两类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的存在提高了投资者投资判断的难度,同时代理成本的存在减损了企业价值,投资者提出了更高的报酬率要求,良好的公司治理(董事会特征、股权结构、管理层持股、信息披露质量)能够有效减缓两类委托代理问题,降低代理成本,影响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
国内外学者在媒体关注对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集中在媒体关注对资本成本的作用效果,且没有一致的研充结论,对影响机制没有系统的研究,进一步的国内学者在媒体关注对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方面成果较少,媒体关注对资本成本的影响包括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两个方面,国内学者研究更多的是媒体关注对资本成本的直接影响,缺少对媒体关注与公司治理对资本成本交互作用的实证检验,具体而言,内部公司治理对权益资本的影响方面研究较多,诸多学者认为良好的公司治理能够降低权益资本成本;媒体关注是一种外部治理机制,公司治理是一种内部治理机制,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方面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机制并不清晰,当前国内外学者对其缺少系统的研究,本文着重研究媒体关注与公司治理对权益资本的影响机制的交互效应,以期对当前研究有所补充。
..............................
1.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媒体关注对上市公司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机制,并拓展研究媒体关注与内部公司治理对权益资本成本的交互作用。理论分析方面,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声誉理论、信号传递理论等公司治理的相关理论,并结合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的现状与中国特殊制度背景理论推演媒体关注如何影响上市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及内部公司治理如何影响媒体关注和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方面,本文以2011-2012年度中小板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确定公司特征、行业因素等可能会影响公司权益资本成本的变量作为拴制变量,选取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监事会特征、管理层特征等公司治理指标,运用调整的剩余收益模型度量上市公司权益资本成本,然后利用最小二乘法来实证分析媒体关注、公司治理对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
...................................
第2章国内外文献述评
2.1媒体关注与公司治理相关文献综述
互联网技术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催生的新媒体使得媒体在公司治理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国内外学者在媒体治理方面的研究包括媒体报道的动机、媒体治理效应与作用机制两个方面。
国内学者在媒体关注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方面,媒体作为重要的制度外因素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促进上市公司提高治理水平,增强对投资者的保护,并且市场性媒体因其具有信息量大、报道深入,曝光度高的特点,比政策性媒体的治理效果更好。虽然媒体关注能够起到提高公司治理水平的作用,但是媒体追求轰动效应,会出现不实报道,并且媒体报道具有选择性,治理问题严重或者所涉金额重大的公司容易成为媒体负面报道的重点,选择性报道是媒体进行成本收益分析的结果,需要说明的是中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媒体监督不能有效监督约束大股东行为。在中国法律保护不足、市场化水平低的特殊制度背景下,国内学者的研究肯定了媒体关注在公司治理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指出我国媒体具有选择性报道、追求轰动效应的特点,媒体监督公司治理问题的动机是赢得社会声誉和获得商业利益,为政府指引媒体更好服务于资本市场发展阐明了具体的方向。
媒体发挥公司治理效应的作用机制方面,国内学者的研究说明媒体关注对公司治理发挥作用是通过政府机构的介入、声誉机制与市场压力三种路径实现的。政府介入方面,媒体本身不具有治理作用,仅作为信息的传播者,公司治理作用的发挥是通过引起相关行政机构的介入实现的,媒体的负面报道引起了投资者的关注,并且采取积极的措施维护自身利益;声誉机制方面,管理层重视资本市场上的声誉,声誉能够为管理层带来社会财富与地位,声誉损害会直接改变其在资本市场的价值,媒体对管理层的报道影响其声誉,进而影响经理人市场对其定价,因而管理层普遍重视其声誉,会对媒体报道作出及时反映,声誉损害对其是可信惩罚;市场压力方面,媒体关注能够放大盈余反应系数,通过盈余信息市场反应对管理层造成市场压力,管理者会更多进行真实盈余管理实现更好的长期业绩,管理层盈余操纵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因而投资者能够获得更加准确的会计信息,提高了市场的定价效率。
......................
2.2媒体关注与权益资本成本相关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的研究方面,媒体报道增加了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缓解了信息不对称,有助于权益资本成本的降低。国内学者的研究方面,媒体报道是法律外重要的投资者保护机制,在中国资本市场法律保护水平较低的制度背景下,媒体报道是缓解委托代理问题的重要替代机制,媒体报道能够降低信息不对称,股东获取信息的成本降低,并且能够获得上市公司更加准确的未来收益信息,对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进行评估时不确定性降低,投资者的投资风险下降,因而所要求的风险溢价下降,投资者愿意更低的资本成本为上市公司提供股权融资,实证检验的结果是媒体关注程度与权益资本成本负相关。国内外学者在媒体关注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方面的研究较少,且研究集中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媒体关注程度的提高能够有效改善公司治理,良好的公司治理能够显著降低权益资本成本,媒体关注能否通过改善公司治理达到降低权益资本成本的效果,国内学者缺少研究;同时,媒体作为外部治理机制,与内部治理机制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是否存在交互效应,国内学者缺少相关研究。
国内学者普遍认为财务风险能够影响权益资本成本,并且短期财务风险与长期财务风险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不同,对短期财务风险与长期财务风险这两种因素何者居于主导地位,研究结论并不一致;实证研究发现,股票贝塔系数是股权融资成本的主要决定因素,资产负债率、企业规模、市账比率和行业因素是影响公司权益资本成本的重要因素,具体而言,公司规模越大,资本成本越高;负债率越高,公司资本成本越低,并且经营风险对资本成本的影响并不显著,多元化与权益资本成本正相关而与总资本成本负相关,这主要得益于内部资本市场在公司内部的资源配置作用降低了公司对外源融资的依赖,公司的盈余质量和资本成本负相关,并且与产权性质无关。
...........................
第3章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17
3.1媒体关注对权益资本成本的直接影响.............17
3.2媒体关注、公司治理对权益资本成本的交互影响................193
第4章变量定义、数据来源和样本选择..................22
4.1研究变量定义................22
4.1.1被解释变量...................22
第5章实证研究设计.................26
5.1模型设计..................26
5.2数据检验与结果分析.................26
第5章实证研究设计
5.1数据检验与结果分析
5.1.1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6章研究结论与展望
6.1研究结论
本文结合媒体对宝万之争的报道阐释媒体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并试图探究媒体关注作为重要的外部治理因素对上市公司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及媒体关注与公司治理对权益资本成本的综合影响。在综述了媒体关注、公司治理与权益资本成本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媒体关注、公司治理和权益资本成本的回归模型,并选取2001-2012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回归分析,验证本文提出的两个研究假设,得出了如下结论:
第一,媒体报道作为重要的外部治理机制,具有降低上市公司权益资本成本的作用。媒体报道数量越多,信息不对称程度越低,投资者能够获取的信息越多,优质企业能够更加容易被筛选出来,增强了投资者提供资金的意愿,降低了优质企业的融资成本;良好的公司治理能够向市场传递公司经营合法合规的信号,媒体作为重要的媒介,能够将公司治理的实际情况向市场传递,通过信号传递机制和声誉机制影响企业管理层行为,倒逼企业管理层对公司治理出现的问题做出改善和提升,良好的公司治理能够有效降低权益资本成本;
第二,媒体关注与公司治理结合能够起到共同降低权益资本成本的作用。具体而言,媒体关注与董事会规模、监事会规模、董事会独立性都形成了较显著的替代关系,与两职分离、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和管理层薪酬产生了较显著的互补效应,媒体关注这一外部治理因素的加入,改变了公司内部治理因素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权益资本成本是一系列内外部治理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上市公司在融资时不仅需要考虑内生性因素的影响,同时需要有考虑媒体关注等外部治理要素的影响,对公司进行综合治理以达到降低上市公司权益资本成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