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1.1研究背景
持续下降的宏观经济数据显示,我国经济经过持续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如今己经遇到瓶颈,展呈现为疲软且低速增长的态势。据此,国际舆论界和经济界开始关注中国是否能够避开经济"硬着陆"和"中等收入陷阱"的事态,而且普遍持有看衰看法。各种迹象表明,中国市场经济存在较大问题,内部矛盾凸显,具有一定的脆弱性,以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三个主要方面,出口、投资和消费都存在明显问题。可见在中国发展过程中,中国经济的细胞一企业已经产生了较为严重的问题。此处的企业并不仅限于国有企业,包括了民营企业,当然从表现的程度来看,可能国有企业更加严重,因为部分国有企业的发展已经沦落到靠融资输血的方式来维系经营。换言之,中国企业中存在大量的僵尸企业。僵尸企业已经不能恢复正常的生产和经营,可是因为获得了政府扶持或放贷者贷款,之所以得以继续生存下去。僵尸企业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极为不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僵尸企业的生存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不到自给自足只能依靠财政或银行持续扶持,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虽然它们占用了大量的社会资源,但不能发挥这些资源应有的作用,而只能依靠政府长期扶持,工人的工资发放都要依靠政府解决,对国家资金造成极大浪费,降低了我国资本的运行与配置效率。第二,僵尸企业的生存依赖于银行的贷款,经过不断累积,产生了大量的金融泡沫,极易引起金融危机,而且在市场中,僵尸企业也不符合优胜劣汰的竞争原则,挤占了其他企业的发展机会,若市场中存在大量僵尸企业,必然导致优秀企业难以获得继续发展的市场空间与市场份额。同时,僵尸企业继续存在,还会极大限制区域改革工作的开展,致使整个行业都成为了僵尸行业,最后形成僵尸经济。
....................
1.2研究意义
1.2.1现实意义
在实践方面,职消费作为中国转型经济过程中非常严重的现象,通过对国内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对于高管在职消费问题开展研究,帮助公司有效约束高管通过自身职务便利实施非效率在职消费。一方面可以给公司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供基础依据,企业综合考虑控剌环境、控制活动、风险评估、信息系统和监督等因素起到关键支持,在此基础上对高管在职消费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控制决策;另一方面为企业利益相关者分析内部控制水平及监督高管在职消费行为等提供参考,以期更好的预防和监管上市公司高管在职消费行为。
1.2.2理论意义
基于理论层面而言,通过对内部控制、高管在职消费、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开展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能够有效抑制高管在职消费,进而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同时企业经营绩效的提高还会推动内部控制制度的进一步健全与完善。深度剖析内部控制对高管在职消费影响化制,从理论上寻找内部控制对抑制高管在职消费,提升企业经营绩效提供科学依据,拓展委托代理理论、管理控制学和内部控制学等关于在职消费的研巧领域。
.......................
2文献综述
2.1在职消费的相关研究
第一,国内企业的经营业绩同管理着的在职消费水平负相关,显示代理观适用于管理者在职消费行为;第二,理者的在职消费水平与股东持股的关系曲线为"U"型曲线,当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时,大股东增持会协同促进管理者的在职消费行为,提高在职消费水平;当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情形下,管理者往往更倾向于与大股东共同合谋,监督管理者由大股东控制并通过过度的在职消费来帮助大股东谋取个人私利,同时继续增持将会使得大股东对管理者的控制进一步加固,大股东防御效应显著増强;第三,大股东不处于控股情形时,企业管理者的过度在职消费行为会更加凸显出来,原因主要包括:大股东不具备控股权,无法对管理者形成有利的监督约束;管理者为过度在职消费只需承担较低的成本。其次,理者的在职消费行为还受大股东的国有性质、次大股东、管理者持股、独立董事等因素影响。张力、潘青在民营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在职消费与企业绩效研究中提到,上市企业管理者的在职消费水平与企业董事会中独立董事和非执行董事的比例反向相关;在职消费会一定程度上降低Tobin’s Q度量的企业绩效。陈冬华等研究了市场化程度不同的年份和地区下高管激励契约的选择与成本问题,分析在职消费于货币薪酬状况发现: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年份和地区,职消费和货币薪酬的绝对值均较高,职消费契约逐渐被货币薪酬契约所取代,货币薪酬契约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市场化指数相同的地区和年份,述替代关系往往受被保护行业等因素影响。
张完定、郑广文在董事会特征对管理层舞弊的影响研究中发现;第一,提高董事会的持股比例,约束管理层的行为,企业日常管理中,最大化董事会成员监管公司治理的积极性,加大对管理层日常行为的监督;第二,促使董事会更为独立,最大限度避免出现管理层的舞弊行为,在一定范围内提高董事会的监督能力;第三,设置董事会的过程当中不应生搬西方最佳董事会模版,刻意限制董事会规模,当考虑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切实发挥出实效性;第四,尽管目前国内上市公司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职业经理人素养在这几年中有着较大进步,因而,企业设置董事会领导结构时,可以考虑借助基本成型的独立经理人市场,聘请有能力的经理人在公司推进实施"二元"领导结构,董事长与经理人两职分离。
.......................
2.2内部控制与在职消费
2.2.1在职消费与管理层权力的关系
对于国内的情况,因为各种弊端,诸如国企变革缓慢,薪资存在制度短板,检查管理不能落实到位,使得"三公"消费尤为严重。过去,因为没有有效的国企管理层激励机制,并且只能获得不髙的收入,所以在没有明显薪资吸引力的时候,高层们就会不放弃任何机会去进行公款在职消费,这类消费的数额及方式都很有限;然而现在随着一系列制度的完善,诸如年薪制,股票期权等带来颇具吸引力的收入及不再实行的《国有企业成本管理条例》,最终导致公款消费成为普遍现象且难以控制。深入研究可以看出为了应对在政府干预下而导致的低薪资,国企管理层人员就会转而将在职消费作为另外的解决方案,更有甚者因为公款消费现象的普遍性,导致这成为国企默许的存在及国企管理层们的追求。在职消费,作为企业管理层在履行义务和行使权力时产生的费用,其存在虽然可以激励管理人员,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却会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股东造成损失。因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都是由高管掌握,并且在此过程中产生的费用无法避免,所以在职消费最终是给管理者自身带来利益而非给企业创造价值。Jensen等研究认为,在职消费其本质是让商管和股东站在了对立面,最终导致的后果是消极的。Hart研究提出,在职消费仅仅代表高层的自身利益,其消耗的资源远大于企业效益的增长。然而在国内的大环境之下,因为薪资报酬制度的不完善,企业管理层会寻找较隐蔽的在职消费,这的确能够激发管理者的积极性。然而不得不忽视的是,国内现在制度不健全,监督管理机制效果不佳,使得这些消费远超正常范围。
......................
3内部控制与在职消费关系的理论研究...............56
3.1内部控制研究的理论基础................56
3.1.1契约理论.............56
4.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76
4.1理论模型...........76
4.2研究假设.............77
5.内部控制、在职消费与经营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104
5.1内部控制总体质量与在职消费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104
5.1.1内部控制总体质量对在职消费的影响................104
5内部控制、在职消费与经营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5.1内部控制总体质呈与在职消费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
5.1.1内部控制总体质量对在职消费的影响
为了更进一步研究内部控制总体质量对在职消费的影响,在内部控制总体质量与在职消费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内部控制总体质量与在职消费进行回归分析。
........................
6研究结论与后示
6.1研究结论
公司高管在履行工作职责过程当中产生的正常在职消费,属于公司承担的消费性支出,其本身是合理且合规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公司高管的工作效率,但是如果缺乏内部控制的有效约束,则会对股东及公司资产带来损害。通过分析当前公司报酬管理制度可见,部分公司高管在面对薪酬不高的条件下,可能会更多的关注在职消费,并从中获得经济回馈,由此使得在职消费间接成为了激励管理人员工作效率的媒介。在当前有待完善的管理监督体系之下,在职消费行为不在正常预算范围内。本文针对公司高管的在职消费应通过内部控制进行约束,并还针对公司高管在职消费在影响经营绩效关系中的中介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考察了公司治理、公司特征等在内部控制与在职消费的作用,将内部控制的研究领域进行了拓展。本文选取2010年至2014年沪深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进行调查,获取相关数据。研究中所涉及的数据主要是由迪博风险管理数据库及CSMAR数据库等提供,还有上市公司的公布的财务报表可以提供数据补充。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