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组织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8433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协同创新是创新驱动战略的核心所在,是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 当前,我国在经济发展进程中,面临着要素驱动难以为继、投资驱动日显艰难,迫切需要转向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阶段,必须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我国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现实意义。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曾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协同创新。习近平也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形成动力源,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学科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深化与升级,能够不断满足我国对技术创新的需求 随着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和对技术创新要求的不断提高,短期、零散的产学研合作形式已难满足产业集群对知识和科技的需求,因此,这种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多企业聚集的学科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模式应运而生,学科群与产业集群的战略目标相同,创新任务一致,合作形式紧密,有利于实现合作各方进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激励、合作创新,创造出创新效果倍增的局面。这一模式是应对新时期挑战的基本手段,是战略联盟的进一步深化,是知识经济时代产业发展和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迅速提升国家、地区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途径。

​(3)学科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组织稳定性的研究,有助于学科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长期健康的发展 从目前学科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发展来看,其合作模式松散化、合作期限短期化,合作关系不稳定,合作失败率高,这都影响了学科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正常的发展轨迹。本文通过分析学科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发展中的所面临的问题,认为学科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高级合作形式应该是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组织,而组织稳定性的实现一直伴随着组织运作发展的全过程,因此,从组织运作的角度分析学科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组织稳定性,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本研究是以组织运作全过程为出发点,并结合学科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组织的特点,系统研究了学科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组织稳定性的内在机理,深化了对学科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组织特点、组织稳定性成因及内涵的了解,扩展了对学科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组织稳定性理论的外延,为研究组织稳定性提供了新的视角,对如何维持学科群与产业集群双方更加和谐持续的发展做一点贡献。

1.2.2 实践意义

学科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作为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创新的主要形式,已经成为高校、科研机构提升科研水平、企业提高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但是从合作的时间来看,学科群和产业集群合作创新的效率、成功率一直不高,未能满足我国经济对技术创新的现实需求。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学科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组织的不同发展阶段,揭示不同阶段导致组织不稳定性的主要原因,以此为学科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更好的长期稳定的发展提供参考建议,从促进创新驱动经济发展。

.....................

2 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稳定性

1892 年,Lyapunov 第一次对稳定性进行了精确的定义,并以其博士论文为稳定性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稳定性理论的应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不论是哪种类型的经济系统,无论系统发展处于什么阶段,都时刻存在着稳定性的问题。稳定性体现了外界环境的变化与系统内部平衡状态的变化,是系统的一种深刻的内在性质。简言之就是说不稳定性是一种整体的变化性。

从自组织理论的观点出发,稳定性是指在系统动态的发展过程中相对于外界干扰表现而表现出的自我保护能力,使得之前处于不稳定性状态的系统向其均衡值进行运动,或指在受到外界干扰时,之前处于平衡状态的系统仍保持平衡的特征。本文认为稳定性是指一个系统在运动发展的过程中,或在受到外界干扰力的作用下,能够保持原来的状态或者超越最初状态的一种能力。​

​2.1.2 学科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

(1)协同创新 协同一词最早出现在 Haken 的系统论中,指的是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协调合作的联合作用或集体行为,最终产生 1+1>2 的效应。80 年代后期,随着经济与科技的紧密结合,协同的思想逐渐在创新系统理论中延续和深化,并且以产学研合作为主要形式研究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及中介之间通过互动如何形成协同创新合力。

协同创新(Collaborative Innovation)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中心(MITSloan's Center for Collective Intelligence)的研究员彼得·葛洛(Peter Gloor)给出定义,即“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Freeman(1991)明确指出在系统创新过程中协同创新指的是一种基本的制度安排。陈劲,阳银娟(2012)认为协同制造和开放式创新是协同创新的前范式,将协同创新定义为是一种复杂的创新组织模式,关键是形成以大学、科研院所、企业为核心要素,以政府、中介机构等为辅助要素的多主体系统互动的网络创新模式,通过技术创新主体和知识创造主体间的深度合作和资源整合,产生系统叠加的非线性效用。甄红线,贾俊艳(2013)认为协同创新是指对创新的要素和资源进行有效结合,通过突破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各自拥有的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活力为创新组织所共享,从而实现深度的合作。本文对协同创新的内涵理解为协同创新是在以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为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多主体、多要素的协同合作和有机配合,实现知识增值和价值创造的过程,是一种新的创新组织模式。

........................

2.2 文献综述

2.2.1 学科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文献综述

(1)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 在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下,产学研协同创新作为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手段,作为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

1)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模式研究 学术界对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理解大同小异,饶燕婷(2012),甄红线(2013),李久平(2013)指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三个基本主体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共同进行技术开发的协同创新活动。其本质是打破人、财、物、信息、组织之间的各种壁垒和边界,使各主体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进行协调的运作,以产生“1+1>2”的协同效应。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思想最早出现在美国,美国将其发展模式分为孵化器模式、专利转让模式、高新技术企业模式、科技园区模式以及共建工程研究中心模式。而日本一向高举“技术立国”的旗帜,重视科技创新,将其合作模式分为以下几种:共同研究模式、委托研究模式、委托研究员制度模式、捐赠制度模式和建立共同研究中心模式五大类。Inzelt(2004)、D’Este 和 Patel(2007)认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有正式合作和非正式合作之分,相比之下,正式合作更具有吸引力。Fontana 和 Geuna(2006)等学者将模式分为合作研发、合作教育、合作研究和技术产业化四类。国内学者也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有学者指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模式是多主体、多要素的全方位、一体化的深度协作。王英俊,丁堑(2005)根据产学研各主体地位及作用的不同,将其分为“学研拉动”、“政府主导”、“企业牵引”三种类型。王文岩从合作方式的角度研究,产学研协同创新可以分为技术转让、委托研究、联合攻关、人才培养与人才交流和共建经济实体等多种模式。仲伟俊,梅姝娥,谢园园(2009)认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模式分类有四类标准,合作的内容、合作的契约、合作的组织形式以及合作的期限。

........................

3 概念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13

3.1 概念模型.............................13

3.2 变量的测量.................14​

4 研究设计...................31

4.1 调查问卷的设计....................31

4.2 预调研阶段.....................31

5 实证分析......................45

5.1 正式调研阶段.......................45

5.1.1 问卷调查方式说明...................45

​5 实证分析

5.1 正式调研阶段

5.1.1 问卷调查方式说明

在上章预调研的基础上,正式调研阶段扩大了调查的范围,以有关加工制造、机械设备、信息通信、生物制造等多个行业的协同创新组织为调查对象进行实证调研。正式调研阶段是以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的,目的在于通过有计划地进行调查取样,获得充足的数据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主要在西安、北京、上海、深圳等全国多个城市发放问卷。问卷的填写者主要是那些有长期协同创新经验、参与到协同创新组织中的高校、科研机构的老师和企业里的主管人员及相关人员。因为他们对协同创新的过程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5.1.2 问卷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次正式调研累计发放了 260 份问卷,回收 149 份,剔除不合格的问卷 18 份,有效问卷 131 份,问卷的有效率为 50.38%。

​在接受调查的人员中,来自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占到了 55%,而来自企业的专家则占到了 45%(表 5-1)。其中,来自其高校、科研机构的的专家中,教授居多,占 37%,其次是副教授 35%,两者之和达到 72%,说明所调查的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大多数拥有较高的职称等级(表 5-2),从学历来看,博士占到了 63%,硕士 21%,这与支撑统计结果相符(表 5-3),从合作经验来看,有一半的专家有 2-5 年协同创新的经验(表 5-4),这都有利于问卷的调查;而在调查的企业的专家中,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分别占到了 37%、44%(表 5-5),超过了一半,其中,本科、硕士学历居多,分别为 32%、37%(表 5-6),有 2 年以下经验的达到了 60%(表 5-7)。由此可见,问卷填写者的质量还是比较好的。

..........................

​6 结论与展望

(1)本文结论

1)学科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组织具有不稳定性 学科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组织的根本目标就是通过协同合作、资源互补以完成那些单靠自身力量无法实现的目标,提高自身的核心能力及竞争优势。但是协同创新组织先天的特点,学科群与产业集群在合作之前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个体,各方都拥有不同的价值观、战略目标,在协同创新的过程中难免会由于各自需求变化的不同而难以维持组织内的和谐,这必然会面临着组织巨大的不稳定性。

​2)学科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组织的稳定性是动态发展实现的 学科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组织成立之初,组织稳定性的问题就随之产生,组织稳定性的问题一直伴随着组织的发展而变化,组织运作的各个阶段都会对组织的稳定性产生作用及影响,换言之,组织整体稳定性的实现是以各个阶段的稳定运行为基础的,这种组织的稳定性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动态变化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我们通过控制组织运作的每个阶段来实现组织整体的稳定发展。

3)构建了学科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组织稳定性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 本文从学科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组织运作的过程出发,将影响组织稳定性的因素分为三个阶段,组建期、运行期及收益期。通过专家调查、预调研等方法对指标进行筛选与修正,从而确定学科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组织稳定性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

​4)对学科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组织稳定性进行实证分析,验证组织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通过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信度效度分析、相关性检验以及回归线性分析,得出伙伴选择、制度建立、文化融合和利益分配对学科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组织的稳定性存在正向影响。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