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内子公司社会资本、营销协同与营销绩效关系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8532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1导论

1.1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研究背景

1、企业集团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大型企业集团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表现,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无论在欧美、日本等这样的发达国家,还是在印度、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都有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在经济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企业集团在各国广泛存在并被赋予不同的名字。如日本的企业集团最早由财阀发展而来,而我国的“企业集团”概念也正是从日本引进的。韩国的企业集团被称为财团,一般多为家族持股和控制。德国的企业集团一般被称作康采恩,由占统治地位的主导企业与几个从属企业或其它企业联合而成,整体而言,在东亚有高达70%的公司是与集团有关的,而这些集团一般又都控制着许多其它公司。具体来说,在日本和菲律宾,与集团有关联的公司比例分别高达83%和73%。在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香港地区,这一比例为60%。而在泰国公司中,这一比例则达40%。

尽管我国大企业大集团实现了进入世界500强的目标,并且与世界500强的差距在缩小,但其资源整合能力、品牌影响力等依然较弱,整体竞争能力仍然比较低。与世界500强企业相比,2012年我国前500家大企业集团营业收入总额还只相当于世界500强的24.5%,实力差距依然十分大。而且进入世界500强的我国大企业大集团中,主要是一些具有资源垄断优势的行业企业。因此,我国企业集团还需要提高自身竞争实力,强化资源整合能力,在做大的基础上做强。

在复杂的集团网络中,子公司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提高。子公司不再只是简单的资源利用者,同时也是集团竞争优势的贡献者。子公司在经营中逐渐积累了一些特殊的技能与块穷,掌握了一些特定市场的丰富信息。通过集团网络联结关系,子公司间可以便利地进行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第一,基于子公司视角的集团协同研究可以进一步丰富协同管理理论。目前关于集团协同管理的研究,一般多以集团母子公司整体或以母公司为对象,而以子公司为对象的研究特别是实证研究还相对较少。企业集团协同的目标是实现整体绩效的最大化,而子公司的绩效增加无疑会提升集团整体绩效。而且,在企业集团网络中,资源的供给者已经从以母公司为主体转向以子公司为主体。因此,本研究以企业集团子公司为对象,研究集团内子公司的社会资本与营销协同、营销绩效的关系,也可以进一步丰富集团协同管理相关研究成果。

第二,基于中国情境的企业集团研究可以验证并丰富集团管理理论。企业集团在各国普遍存在,但在不同国家却有不同形式并发挥了不同作用。学者们的研究指出,企业集团在新兴市场国家的出现,主要是为了克服外部市场不完善、市场环境动荡性强的问题,随着新兴经济体制度建设、市场发展逐步完善,企业集团的作用可能会逐渐下降,但企业集团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并没有消失,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这表明集团在不同制度情境下可能具有不同的功能。即便同属于新兴市场国家,具体的制度情境也具有较大的不同之处。企业集团在不同制度情境下的盈利能力是不同的,在某种制度情境下得出的研究结论可能并不适于其它情境将基于其它国家企业集团研究的理论应用于我国管理实践时,应考虑我国企业集团管理的情境化问题,而且,我国蓬勃发展的企业集团也为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现实土壤。因此,以我国母子公司型企业集团的子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可以检验并进一步拓展集团公司管理理论。

第三,随着企业集团这种独特经济组织在新兴市场国家的普及,集团内部成员企业之间如何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整体价值的最大化己经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尽管国内外学者理论研究已经表明,企业集团内部成员基于资源共享的协同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竞争能力,但以往研究对企业集团协同提升组织绩效的机理剖析仍有不足,而且相对缺乏实证研究结果的支持。企业集团中的资源是客观存在的,但这些独特的资源并不能自动形成集团竞争能力,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成员企业之间的互动才能有效发挥协同作用。

2文献综述

2.1企业社会资本的相关研究

2.1.1企业社会资本的概念与类型

1、企业社会资本的概念

社会资本的概念被引入到管理学研究领域后,引起了学者们的高度兴趣。西方社会学中研究的多是个人的社会资本,而企业社会资本不同于个人社会资本。个人社会资本的行为主体是个人,而企业社会资本的行为主体是组织。个人社会资本源于个人关系网络,而企业社会资本源于企业网络,企业社会资本理论为知识管理、创业管理及跨国公司管理等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并为组织行为管理和战略管理等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边燕杰和丘海雄是我国较早研究企业社会资本的学者,他们指出企业不是孤立于社会存在的,而是与各利益相关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企业网络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他们进而把企业社会资本定义为这种“联系”及通过这种“联系”从网络获取所需资源的“能力”。边燕杰和丘海雄所研究的是组织层面的社会资本,但测量中却使用了企业法人代表的个人社会资本代表企业社会资本,以企业法人代表的工作经历和社会交往作为社会资本的测量指标。尽管个人社会资本可以转换为企业社会资本,但完全以个人社会资本衡量企业社会资本显然是不够的,因为作者也指出“企业是”产生社会资本的“经济活动的主体”。

企业社会资本具有无形性、不可交易性、难以转让性和非排他性等特征,它存在于行动者的关系网络之中,不仅不会随着被使用而衰竭反而会产生价值增值。

社会资本与社会网络是关系密切但又不尽相同的两个概念,社会网络是企业的一种资源但其本身并非直接就是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是一种能够为企业所用、有助于实现其目标的关系资源,它产生并存在于企业网络之中。也就是说网络是社会资本的载体,离开了社会网络,企业社会资本也将不复存在。

总之,学者们以不同主体为对象、从不同视角对社会资本进行了不同的定义,这些定义大致可以分为网络观、能力观和资源观。这些不同的定义存在诸多差异之处,但也有许多共性之处。综观学者们对企业社会资本的定义,可知:首先,企业社会资本具有一定的价值,它有助于企业目标的实现,这种价值是社会资本的资本属性和作用体现,其次,关系网络是企业社会资本的生成之源,企业社会资本存在于关系网络之中。

2.2营销资源的相关研究

2.2.1企业的营销资源及其结构

根据资源基础理论,企业是资源的集合体,不同资源具有不同的用途,企业的差异源于资源禀赋差异以及企业资源的异质性。那些有价值、稀缺并且难以模仿的资源通过组织过程加以有效开发利用后能够为企业创造可持续竞争优势,因此企业战略必须建立在独特的资源基础之上。

在企业的各种资源中,营销资源是其中一种极其重要的资源。那些与企业营销活动直接相关、能够被直接用于营销活动并产生竞争优势的资源,如品牌形象、顾客关系、销售网络及市场地位等,都属于营销资源。随着制造经济向信息经济和知识驱动的服务经济的转型,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从生产制造资源逐渐转向营销资源。1990年代以来,学者们对于企业营销资源的类型、结构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研究。

Hooley等将企业营销资源区分为营销资产和营销能力,并进一步将营销资产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两类。组织内部营销人员可资利用的营销资产,包括隐性知识、实体资源、财务资源、人力资源、组织资源、企业声誉、关系资源、信息资源及法律资源等,其中,能够带来竞争优势的营销资源主要是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之中的无形资源,如与顾客及分销商的关系、品牌形象以及顾客忠诚度等。企业在制定营销战略时,必须基于自己拥有或潜在的可以获取的优势营销资源。忽视自己的资源优势,或者依靠自己不具备而又难以获得的资源而制定的营销战略注定是要失败的。

从营销要素的投入产出角度,韩德昌和王亚江将营销资源界定为“市场营销活动中用于创造企业绩效的经营要素”,包括基础营销资源、转化营销资源和高级营销资源等,从而提出了一个营销资源层级模型气其中,基础营销资源是投入于营销活动的有形和无形要素,而转化营销资源则是在营销活动过程中积累形成的配置基础资源的能力。高级营销资源即市场资产,则是营销能力作用于基础营销资源而逐渐形成的营销活动的产出物,包括关系资产和智力资产两种类型,这类资源主要产生于企业与外部环境中各种实体的交换作用过程中,而且通常是无形的基础营销资源无法形成资源壁全,高级营销资源才能给企业带来可持续竞争优势,企业营销活动的基本任务就是促进基础营销资源向高级营销资源的转化。

3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46

3.1企业集团的网络化演变及其特点.........46

3.2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子公司营销协同.........49

4实证研究设计.........69

4.1实地访谈........69

5数据收集与评估........91

5.1数据的收集.....91

6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6.1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6.1.1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由于研究过程中收集的原始数据规模庞大,描述性统计分析可以简洁明了地描述原始数据的特性,问卷中除公司背景资料外,其它变量都是通过5点Likert式量表测量。由于公司性质为分类变量,将公司性质转换为虚拟变量,并对公司销售收入进行对数处理。均值和标准差是描述性统计中最重要也是最普遍被使用的统计量,本研究中变量的均值和标准差及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回归分析不仅可以确定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数学表达式,而且还可以判断对一个变量具有共同影响的多个因素中哪些因素的影响是显著以及非显著的。线性回归分析是最常用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可以描述一个因变量与一个或几个自变量间的线性依存关系。为了进一步检验子公司社会资本与营销协同、营销协同与营销绩效关系的研究假设,以及子公司自主权对社会资本与营销协同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回归分析检验相关变量间的关系。

7研究结论与展望

7.1研究结论与管理启示

7.1.1研究结论

公司会基于对环境及自身资源条件的分析,制定并执行最合适的战略以实现公司目标。协同战略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管理工具,可以给公司带来持久的竞争优势。然而,协同效应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营销协同对公司绩效的提升只是一种可能性,在公司运营实践中有许多内外部因素会影响这种效应的取得。所以,公司必须识别营销协同效应发挥作用的条件,从而对营销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使每种资源的潜能都能够有效地发挥出来。本研究发现:

1.集团子公司之间频繁的互动形成了丰富的集团内部社会资本,子公司的社会资本也可以从结构、关系和认知三个维度衡量。

企业集团的存在,为子公司创造了无形的内部社会资本。这些内部社会资本发挥了“桥接”作用,有利于子公司获取集团网络中的资产资源和知识资源,并能增强子公司间的凝聚力。本研究基于176个子公司的样本数据,通过因子分析证明了企业社会资本三维度结构同样适用于集团子公司,子公司的社会资本也可以从结构、关系和认知三个维度去测量。子公司与其它子公司间互动越频繁、联结越多,则结构社会资本越丰富。子公司对其它公司的信任程度和承诺水平越高,则关系社会资本就越丰富。子公司间对集团共同的愿景目标、文化价值观理解越趋一致,则认知社会资本就越富足。研究结果还显示,我国集团子公司间的密切联系形成了较高水平的社会资本,而三个维度中关系社会资本和认知社会资本的水平又相对较高。

2.、子公司的集团内部社会资本对子公司之间的横向营销协同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子公司在集团网络中的社会资本是通过彼此间长期的互动形成的,而这种社会资本一旦形成则能够有效地促进资源的流动,有助于子公司识别协同点、获取及整合利用营销资源。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三个维度的社会资本都能够显著地增进子公司间的营销协同。结构社会资本越丰富,子公司之间营销协同的机会和通道就越多;关系社会资本越丰富,子公司之间越有信心进行协同合作;而丰富的认知社会资本也能够激励引导子公司间的营销协同。综合来看,子公司的结构社会资本对营销协同的促进作用最大,关系社会资本的作用次之,而认知社会资本的作用最小。而相对于营销资产协同,子公司三个维度的社会资本对营销知识协同的促进作用都较强。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