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论文选题取自吉林省科技厅项目《吉林省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人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与贡献测度研究》(20140418033FG),项目旨在研究具有高学历、高职称、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人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机理,构建具有普适性的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人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测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吉林省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人才总量及不同层次人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进行测度,通过对吉林省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人才对经济发展贡献的横纵向对比,为提高吉林省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人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提出对策建议。
21 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当代的经济发展是建立在对技术、信息等知识要素进行生产、分配和使用的前提之下的。在知识经济时代,一国或区域经济发展活力与发展潜力不再像农业、工业时代那样主要取决于其自身所拥有的物质资源的多少,关键性的决定要素是其拥有的知识性资源储备,这些知识性资源通过求知活动、创新活动等的开展,为国家或者区域发展注入活力,他们的求知能力与创新能力决定着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人才作为知识性资源的载体,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已经为各行各业所重视。
高等院校既是为社会培养输送人才的重要基地,同时它也是人才聚集的战略高地,高等院校承担着将数以千万计的学生培养成为某一行业或者领域的专门人才甚至该行业或者领域关键性创新拔尖人才的重任,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中肩负着特殊的责任和使命,直接或间接地推动区域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于高等院校来说,人才是其核心竞争力,是其发展的关键所在。高等院校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对其未来的稳健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育、社会服务等职能的实现需要依托于优秀的人才。
1.2 研究意义
本文以高等院校人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主线,以相关的经济增长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为依托,首先运用相应的统计资料和统计方法,基于对基础理论的梳理分析高等院校人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机理;然后根据新经济增长理论中人力资本分类模型构建高等院校人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测度模型;最后以吉林省为例,测算吉林省高等院校人才总量及高等院校不同层次人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并通过横纵向对比分析,为提高吉林省高等院校人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提出对策建议。
1.2.1 理论意义
通过对高等院校人才对经济发展贡献测度模型的构建,丰富了对现有人才理论、高等院校人力资源理论等的研究;通过考察高等院校人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可实现对高等院校人才从其进行学生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职能的多角度研究,从而丰富和发展有关高等院校人才基本功能的系统研究;根据已有经济增长理论,通过系统的数据统计分析,构建高等院校人才对经济发展贡献的测度模型,为今后各种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奠定数学分析的基础。
1.2.2 实践意义
通过文献分析、统计数据等方法,全面了解、把握高等院校人才在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对高等院校人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进行计量研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将相关研究结果作为政府、教育部门制定相关政策的依据并为提高高等院校人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提出对策建议;通过对吉林省高等院校人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进行测度,有助于发现吉林省高等院校人才配置中存在的问题的,进而提出优化高等院校人才配置、促进吉林省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与可行的对策建议;从高等院校人才的异质性及其对多元化的产业结构、物质资本投资与技术水平的适应性视角,探究吉林省高等院校人才差异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适合吉林省省情的提升高等院校人才投资的对策建议。
第 2 章 研究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人才
人才指的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通过创造性劳动为其服务的某一领域、行业或者岗位做出较大贡献的具有较高道德文化素质和技术能力的人。人才重点强调其创造性和贡献性,其中创造性主要体现在劳动的创造性以及劳动成果的创造性两个方面,贡献性指的其劳动成果能够为社会带来切实的经济效益。
2.1.2 高等院校
为了统计数据的方便,本研究将高等院校定义为与高等教育相对应,即与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相对应的,通过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职能的实现,对普通高中生进行培养的学校的总称。在对高等院校数据进行统计时主要对普通高等院校和成人高等院校的数据进行收集,然后加总求和。
2.1.3 高等院校人才
高等院校人力资源包括教研人员、教辅人员、行政人员、工勤人员四大类,其中教研人员是实现高等院校学生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职能的主体,他们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科研项目的研究等创造性活动的参与,实现向社会输送高素质从业人员以及输出论文、专著,专利等创造性的劳动成果,通过高素质从业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科研成果等的转化进一步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因此本文将高等院校人才定义为高等院校中专门从事教学和科研任务的高等院校人力资源的总和,国外学者称之为高等院校学术性人力资源,在统计年鉴中对应的统计项为高等院校专任教师。
2.1.4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指的是在一定时期,一国或者区域的总产出或者人均产出相比前期实现的增长。通常经济增长的衡量用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等指标。
经济发展涵盖经济增长中物质财富的增长等数量方面提高,同时经济发展还包括产业结构、消费结构等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城乡人口占比等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居民收入分配的公平化,社会人员就业状况的改善以及其寿命的延长等质量方面的提升。总之,经济发展包含经济总量的增长、经济结构的优化以及经济质量的提高三个方面,其中经济结构的优化包括产业结构、生产要素分配结构、居民消费结构、技术结构以及社会人口结构等方面的优化与改进,经济质量的提高包括经济效益的提高、经济的稳定发展程度、自然及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文化进程的推进等方面。
2.2 人力资本理论
2.2.1 人力资本内涵
舒尔茨将人力资本定义为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等隐性要素以及这些知识技能表现出来的工作能力等显性要素的综合。他强调人力资本是区别于物质资本的,是劳动力“质”的表现。他指出人力资本可以通过教育、在职培训等方式实现增值。萨洛认为人力资本指的是劳动者自身所具有的生产技术、才能以及知识的总和。贝克尔将时间因素加入了人力资本的定义之中,他认为人力资本除了包括劳动者的才干、知识与技能,它还包括时间、健康以及生命等要素。
在舒尔茨、贝克尔等人开启了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后,众多学者从多个方面对其进行内涵进行了丰富。强调了其价值的增值性,如将人力资本定义为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能够使得其价值得到增值的知识、技能等要素的总和;拓宽了其获取渠道,如将人力资本定义为通过教育、培训、劳动力迁移、卫生保健、劳动力就业信息采集和扩散等方式获得的知识、技能等的总和;强调其作用方式,如将人力资本定义为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能够提高劳动者劳动生产率及其工资的,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道德、健康等的总和;对其主体进行区分,分为个体人力资本和群体人力资本;对其进行分类定义,初级人力资本指的是劳动者体力、知识、技能以及经验,高级人力资本指的是劳动者的天赋不断被挖掘表现出的潜力;补充企业角度的人力资本定义,企业人力资本具体包括企业的生产、科研创新、资源配置等能力。
从出生到死亡,我们每个人的人力资本,不管是从量的角度还是从质的角度一直都处于变化的状态,一般来说,一个健康劳动者的人力资本,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及其自身的不断成长是呈现递增发展趋势的,然而人力资本的变化受到遗传因素、生活环境、受教育程度以及其所接受的培训机会等因素的影响,其中环境因素是最关键的因素。舒尔茨指出人力资本的投资可以通过教育等方式实现的,该投资可以带来劳动者自身知识、技能及其素质文化的提高。另外,劳动者的流动,对人力资本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人力资本的形成依靠人力资本投资,具体人力资本投资的方式有教育投资(正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卫生保健投资、“干中学”投资、在职培训投资。
第3章 高等院校人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机理及测度模型构建 ............................ 21
3.1 高等院校人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机理 ....................... 21
3.1.1 高等院校人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路径分析 ........................ 22
第4章 吉林省高等院校人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总量及分层测度 ........................ 43
4.1 吉林省经济发展及高等院校人才现状 ................... 43
4.1.1 吉林省经济发展现状 ................ 43
5章 吉林省高等院校人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测度结果分析及对策建议 ...... 65
5.1 吉林省高等院校人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测度结果分析 .......................... 65
第 5 章 吉林省高等院校人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测度结果分析及对策建议
5.1 吉林省高等院校人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测度结果分析
5.1.1 人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总量测度结果分析
一、纵向对比分析 通过上述计算可以得知吉林省高等院校人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为1.04%,该贡献率的计算是根据1997‐2012年间的各指标的年均增长量计算的,为了反映不同年份吉林省高等院校人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本文还通过对 1997‐2012年吉林省人才资本的环比增长率、高等院校人才资本在人才资本中的占比计算,利用公式3‐10、3‐11、3‐15、3‐16对吉林省人才即时贡献率 RYCHci,吉林省高等院校人才对经济发展的即时贡献率 RYCHei进行计算,其计算结果如表 5.1 所示。另外,本文还利用公式3‐17、3‐18、3‐19、3‐20对 1997‐2012年吉林省人才资本对产出的贡献率SRYCHci和高等院校人才对产出的贡献率SRYCHei进行了计算,其计算结果如表5.1 所示。
结论
本文通过对人才资本理论、经济发展理论、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理论等的研究,分析了高等院校人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机理,从理论角度进一步深化了人才资本理论等的研究。另外,在对高等院校人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还构建了高等院校人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测算模型,并通过从《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以及《吉林统计年鉴》上提取其 1996‐2000年的GDP、GDP指数、固定资产投资额、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就业人员总数、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高等院校专任教师学历分布等数据,测算吉林省高等院校人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利用类似于吉林省的测算方法,还测算了国内其他 28 个省份以及全国高等院校人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通过对吉林省高等院校人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测算结果的横纵向对比,分析得出吉林省高等院校人才对接经济发展的贡献发展状况以及其在全国的发展水平,并借鉴高等院校人才贡献率比较高的省份的经验,为提高吉林省高等院校人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提出对策建议。
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所示:
1.本文基于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借鉴,从定性角度系统地分析了高等院校人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机理。
2.构建了具有普适性的高等院校人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测度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对全国各个省市高等院校人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进行测算,通过统一模型测算的高等院校人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更具可比性。
3.最后,本文以吉林省为例,将高等院校人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测度模型应用到实际测算中,得出吉林省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处于国家中等水平,与发达省份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另外,本文还利用该模型对吉林省高等院校不同层次的人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进行了测算,得出教授职称的高等院校人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大于副教授、助教及讲师的贡献,45‐55 岁的高等院校人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最为突出,56‐60岁之间的高等院校人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最少,文章还根据定性及定量分析的结果,为提高吉林省高等院校人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略)
吉林省高等院校人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测度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吉林省,高等院校,人,才对,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