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城市社会认可特点及其作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4693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引言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和完善,中国社会“城市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成为规模较大的流动人口,同时呈现出“家庭化”迁移的态势。大批进入学龄的儿童跟随父母在城市生活,成为流动儿童。近些年来,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农民工群体权益的制度,社会各界对这一群体也给予较多关注,该群体对于城市健康有序的发展作出的贡献也得到越来越多的肯定。农民工群体的工作收入也有了较大的改善。有了经济条件的他们更多的选择把年幼的孩子带在身边生活。所以越来越多的流动儿童在城市出生,或者在学龄期之前就进入城市生活。这就造成了流动儿童的乡土记忆减少,长期居住城市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但他们在经济、户籍、生活方式等方面毕竟与真正的城市人存在较大的差别,他们能否在情感、价值和行为等各个层面都能够融入和归属于城市群体?对城市的认同和融入对他们的心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有哪些因素影响他们对城市的认同和接纳?持续推行的两为主”政策在多大程度上改善了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困境?这也是本研究要讨论的主题。
...........

1文献综述

1.1流动儿童
对于流动儿童而言,一方面他们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存在着对人生新阶段的适应和认同问题;另一方面进入城市,面临更多的刺激,存在着对新刺激的熟悉和对城市的融入与适应问题。他们的社会适应无疑具有自身独有的特点。周暗,章宁认为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即是与城市社会的整合,主要指流动儿童与居住地间的融合和相互接纳。郭良春,姚远,杨变云则认为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是指他们在新的环境下依靠自身努力实现的社会化和再社会化,其社会适应的程度体现的对所居住城市的认同程度和融入程度。可见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不可避免的也包含了他们对城市认同和接纳。刘杨,方晓义,张耀方等基于国外移民适应领域内的压力应对理论及社会文化学习理论,构建了我国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框架理论,它们分别对应两个主要适应维度: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心理层面的适应包含儿童的心境和个性。社会文化层面的适应则涵盖了儿童社会生活的多个侧面,包括人际关系、语言、外显行为、内隐观念、学习情况、环境适应六个大的方面。认为这两种适应是不同的概念,例如心理适应随时间波动较大,社会文化适应一般随时间显著下降直至消失;二者的紧密程度会随着社会融合和文化距离的缩小而增大。

1.2主要的社会认同理论与测量工具
社会比较指的是在内群与外群之间进行的比较。在社会比较中,个体倾向于夸大内外群间的差异,对内群体成员给予更积极的评价,给予外群体成员跟多的柩损,产生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歧视。前者指的是个体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上认同于所在的内群体,从而获得积极的自尊:外群体歧视指个体在行为和评价上明显排斥外群体或外群体成员,或者对其表示出损或敌意。社会比较的结果是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歧视的产生。积极区分原则指的是个体为了满足自尊的需要而特意突出某些方面的长处。在群体交互中,个体自我激励的动机使个体在群体比较的主要维度上表现得比其他成员更为出色。但当个体过分热衷自己所在的群体,并从寻求积极的社会认同和自尊中夸大群体间的差异时,容易引起群体间的偏见、敌惫甚至直接的冲突。社会认同理论比较全面地描述了个体社会认同的发生机制,肯定了个体在社会融合过程中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社会认同的重要功能在于他能够提升个体的自尊。因为群体中的个体通过对所在群体的认同感来提升自我的感受或评价。

3问卷编制与预测......17
3.1研究目的.......17
3.2研究方法...........17
4正式施测与检验....22
4.1研究目的............22
4.2研究对象...22
5流动儿窗的城市社会认同、歧视知觉以及社会适应的状况.........26
5.1研究目的..............26
5.2研究对象.........26

7总讨论与建议

7.1关于流动儿童城市社会认同问卷的编制
对流动儿童普遍的定义强调是在流入地居住半年以上的农村籍儿童少年。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是目前各界关注的焦点。他们的父母大都在城市定居多年,在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之后会把进入学龄的子女带在身边接受教育。他们在城市能否享受到正常的义务教育问题也是目前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因此,在编制题目的时候会涉及到他们对学校环境的评价或在学校的行为,因为本研究假设学校作为学龄期儿童少年社会化的重要场所,也是他们重点认同和适应的环境。所编制的城市社会认同问卷适用于正在所在地学校接受教育的农村籍儿童。目前流动儿童在城市接受教育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公立学校就读与打工子弟学校就读。前者是政府和社会大力倡导的就学形式。但流动儿童数量庞大,数量有限的公立学校对流动儿童的吸纳能力有限,打工子弟学校还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因此本研究在选取对象时平衡了公立校和打工校流动儿童的人数。外地城市户籍的儿童在广义上也属于流动人口,但外地户籍的数量较少,不足以代表外地城市儿童,故在问卷分析时将此类样本悉数舍去。

7.2关于流动儿童的城市社会认同和群体划分标准
流动儿童城市社会认同在三个维度上的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行为趋同、情感归属和价值认可。流动儿童对城市文化的认同在行为、情感和价值评价上所表现出的差异是文化适应层次的体现》最外层是行为趋同,其次是情感判断,最内层是价值认可,从外向内难度依次升髙。这一结果提示教育者按照规律来逐步提升流动儿童对新环境的认同,帮助他们更好更快的适应环境。流动儿童对城市的社会认同是个体、家庭和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个体变量上看,将自我身份认同为“城市人”的流动儿童对城市的社会认同水平较高,性别与学校类型显著的交互效应表明,女孩对环境的适应稳定性要好于男孩。
..........

8结论

综合对社会认同、歧视知觉和社会适应状况的考察,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对城市的融合和适应状况要好于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且三个变量在身份认知、学校类型、来京年龄上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差异。可见流动儿童内部已经分化出具有显著差异的亚群体。较高的城市社会认同加剧了歧视知觉给全体流动儿童社会适应带来的负面影响,较低的城市社会认同则可以缓解这一影响,起到了调节作用。取决于个体在该变量上的得分,并不是由变量的性质决定。打工校流动儿童的城市社会认同加剧了歧视知觉给社会适应带来的负面影响,扮演着间接的危害性角色。城市社会认同对公立校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作用不显著。歧视知觉对两类学校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都具有危害作用,但是对公立校流动儿童的负面影响更严重,应引起重视。
..........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