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伦理观思考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5259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 绪论

一 、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一)选题的依据

文明是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文明的基础,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天起,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构成了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解读,贯穿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各个时期。生态文明概念是20 世纪 90 年代初,我国学术界在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探讨人类文明未来发展趋势,从社会文明建设的角度提出的一个新的文明概念。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大飞跃,它在突破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局限的基础上,从生态发展的原点出发,去思考人类社会发展的模式。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对环境问题的解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而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仅仅依靠政策、法律等手段远远不够,还必须依靠对人们生态意识的培养,在生态文明视野中构建一种生态伦理观来实现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生态利益之间的平衡。而随着环境污染、资源短缺、能源危机问题的日益凸显,对生态伦理的研究也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重视,而在生态文明视野中,需要建构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生态伦理观来为其提供伦理支撑。西方伦理学家在工业文明时期对生态伦理的研究有许多可借鉴之处,而其研究缺陷也促使我们有必要在生态文明视野中建构一种新的生态伦理观。我国学者对生态文明以及生态伦理的研究有许多可借鉴之处,也为本文在生态文明视野中建构整体生态伦理观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二)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理论意义

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不断探索,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加强生态建设都作出过许多深刻的阐述。20 世纪90 年代初,我国学术界在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探讨人类文明未来发展趋势,从社会文明建设的角度提出生态文明这一概念。生态文明是我国消除资源环境威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我们解决发展中的环境问题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指导。近年来,有关生态文明的研究也已引起了国内学者们的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由一种与之相适应的伦理来支撑和推进,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必须构建一种生态伦理观来实现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生态利益之间的平衡。...............
.................

第二章 人类文明的生态转向

文明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发展的,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劳动成果的总和,可以说,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史。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使人类对文明发展的探讨成为 20 世纪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尤其是近 10 年来,学者们对文明问题的研究又一次激发起人们的兴趣。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一个连续的、渐进的自我扬弃、不断革新的过程,在经过了最初的蒙昧状态后,人类文明走过了农业文明阶段和工业文明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构成了人类文明的主要内容,而面对生态环境的逐步恶化,人类经过对自身发展历史的沉痛反思,逐渐抉择了一种新的文明观——生态文明观。而要在生态文明视野中探讨生态伦理观的建构,就有必要在本章中分析生态文明的有关内容,从对生态文明的概念及其特征的分析中,来说明为什么要从整体角度转变生态伦理观。

一、 文明的概念界定及生态文明的提出

(一)文明的概念界定

文明这个词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就早已使用。《周易》中解释为:“文明以止,人文也。”现代文明概念来源于拉丁语的“Civitas”,意思是“公民的”、“有组织的”或“国家的”,与“城市”一词同根。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文明一词做过阐述,但至今仍有不同的说法,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种:
在西方,英国 17 世纪的启蒙思想家霍布斯最早把文明看作是人类从“自然状态”向“国家状态”的转变。而 19 世纪的法国学者 F.基佐在其《欧洲文明史》一书中,把文明概括为三层含义:一是指社会发展和精神发展的总和;二是一个民族成长、发展的基础;三是所有社会组织形态的共性之处。“《法国大拉罗斯百科全书》中认为:文明是一个地区或一个社会组织所具有的精神、艺术、道德和物质生活的总称。在中国《现代汉语词典》(1999 年版)中,文明一词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也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和具有较高的文化的;还指有西方现代色彩的风俗、习惯、事物。”.............
....................

第三章 国内外生态伦理观简析..............................................................................17
一 伦理、生态伦理的概念界定.......................................................................17
(一)伦理的概念...............................................................................................17
(二)生态伦理的概念界定...............................................................................17
二 西方生态伦理主要流派简析.......................................................................18
(一)人类中心主义...........................................................................................18
(二)非人类中心主义.......................................................................................21
三 中国的生态伦理观建构.................................................................................26
第四章 整体生态伦理观的思考..............................................................................29
一 整体生态伦理观的概念界定及其主要特征...............................................29
二 整体生态伦理观提出的可能性...................................................................30
(一)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生态伦理观的变革...................................................31
(二)整体生态伦理观———生态文明建设的伦理支撑...............................32
三 整体生态伦理观的主要理论来源...............................................................33
(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33
(二)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思想...................................................35
四 整体生态伦理观的基本内涵及其道德态度...............................................37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37
(二)当代人之间的关系...................................................................................39
(三)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关系...................................................................40
五 整体生态伦理观的实践途径.......................................................................41

结束

环境污染、资源短缺、能源危机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而它们共同的理想状态就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大飞跃。环境问题不但关系着我们这一代人的生存质量,而且关系着子孙后代的基本生存空间。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传统的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价值观下,仅仅依靠政策、法律等手段远远不够,还必须依靠生态意识的培养,必须构建一种生态伦理观来实现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生态利益之间的平衡。生态文明注重人一一自然一一社会的相互关系,这就需要人们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种文明创建活动,需要人们改变原有的价值观和伦理观,探索与之相适应的生态伦理观念。我们不应该把人与自然单独作为一个中心来看待,把人类作为一切的中心,就会加剧环境的恶化与生态的危机;而如果把非人类作为中心来看待,又会限制了人类发展的需要,应该把人与自然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看待。本文在生态文明视野中建构一种整体生态伦理观,使之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只有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更加注重整体观念,才能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从而有效地实现人与自然、代内之间、代际之间的整体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总之,人类必须要学会作为一个整体共同生活在地球上,只有从整体的角度,凸显整体理念,倡导整体发展,树立整体观念,才能提高人类活动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实现人类整体的协调发展,以营造人类共同的美好家园。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