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代领导人都没有忘记农业农村农民的重要性,从毛泽东骄傲的说“我是农民的儿子”到邓小平满怀深情的说“我是中华民族的儿子”,从 1956 年我党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的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这其中无不凝聚着历届国家领导人对农民群众的深切情怀。2005 年 10 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中对农业和农村问题的阐述标题是“积极稳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从 2005 年年底开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口号在国内空前响彻。虽然这不是我党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这次决议,站在历史的高度,结合时代背景,以马克思主义政府改革理论为指导,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因此,意义深远。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提新农村建设,特指 2005 年至今。
我国是一个拥有 8 亿农民的农业大国,以“三农”问题为核心的新农村建设问题是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乡镇政府是我国最基层的一级政府机关,转变乡镇政府职能与新农村建设两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密切的联系。乡镇政府只有摆正自己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找到转变政府职能的依据、目标、方向与途径,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这一新的历史背景。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政府的作用应该是什么,它能够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以及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有效途径是什么,乡镇政府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如何建设服务型政府,惠及最广大的基层群众。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我国中部欠发达地区 S 省 A、B 乡镇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在调研中,为力求得到最真实的资料,笔者针对不同人群设计了二种侧重点不同的调查问卷及访谈问卷,针对乡(镇)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在两个乡镇共发放了匿名问卷 30 份,回收 28 份,有效 25 份,在两个乡镇分别访谈乡(镇)政府机关工作人员 6 人,共访谈 12 人;针对辖区群两个乡镇共发放调查问卷 100 份,回收 92 分,有效问卷 90 份。通过调查问卷和干群访谈的方式,并对调查问卷中相关问题进行了数据统计。此次调研虽属个案调查,笔者调研的两个乡镇虽各具特色,但又大同小异。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笔者通过对比分析查找出二者的共性,力求找寻在社会转型时期,在新农村建设条件下,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有效途径。.............
...............
(二)A 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能转变情况
2006 年初,A 乡积极相应上级号召,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上全乡今后一个时期各项工作的重要议程,组建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设置了专门的工作人员,结合本乡实际,发挥以下职能:
1、按照新农村发展要求,确定经济建设重点推进村
根据该县新农村建设的指示精神,A 乡党委、政府多次召开班子成员会议及全乡新农村建设会议等,听取民意,结合实际,积极开展省、市、县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村的申报工作,最终确定该乡岭回村为该县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村,并在该村确定了包村干部,包村干部包括县、乡两级的有关干部,并积极联系县财政局为该村的新农村建设包村单位,为该村以后的新农村建设争取资金支持。
2、严格遵守“二十字”方针,认真规划村容村貌
“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建设新农村宏伟蓝图的重要内容之一。A 乡党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则,广纳社会各界意见,要求各村出台本村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各村本着“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发展目标,积极统计了本村的改厨、改圈、改厕工程,细化落实到每村每户,使新农村建设惠及更多群众。近年来,A 乡的村容建设项目在逐步推进。据笔者调研时统计,该乡于 2011 年 10 月完成了 8 个村的改厕工程,全乡共改厕 308 个。
3、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推广干果经济林
A 乡自 2009 年冬全县林业工作会议之后,着手安排了该乡 2010 年全乡林业生产工作:“三个一”工程,即绿化一条路,绿化一个学校,绿化一个园林村。在此基础上重点发展了全乡千亩干果经济林。为了带动全乡干果林经济林良好发展,起到示范带动作用,该乡重点规划了规模连片栽植干果经济林 1356 亩。其中包括西河村 168 亩,岭回村 1188 亩。岭回村 1188 亩核桃基地涉及全村六个居民组,150 户居民。A 乡政府在此项目中主要发挥如下职能:
第一、确保土地流转工作。为了规模经营,集约经营,结束过去那种散户经营、粗放式经营,确保老百姓收益,该乡采取了因人而宜、因地制宜的土地流转办法,把那些常年在外打工,无力经营户的土地流转出来,把那些因地块相连,确实愿意自愿结合农户的土地流转出来,由小户变成大户,统一经营,集约经营,然后由大户进入种植合作社,由种植合作社统一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田间管理,以及市场营销工作,这样可以确保树栽活,树栽好、有规模、有管理、上效益。经过流转,由 150 户种植户流转为 78 户,流转土地面积 350 亩。...............
.................
二、山西省 A、B 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情况及存在问题原因分析....................14
(一)运城市 A 乡概况及政府机构设置情况 ...............................14
(二)A 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能转变情况................................17
1、按照新农村发展要求,确定经济建设重点推进村.....................17
2、严格遵守“二十字”方针,认真规划村容村貌.......................18
3、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推广干果经济林...............................18
4、“村村通”道路硬化全覆盖工程....................................19
5、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20
6、“东环花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22
(三)A 乡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政府职能转变中存在问题....................23
1、A 乡机构设置不合理,人大角色边缘化 .............................23
2、A 乡政府财政困难,设施简陋 .....................................24
3、乡政府存在包办现象.............................................25
4、乡政府工作人员工作状态欠佳.....................................25
(四)A 乡存在问题原因分析............................................26
1、未理顺党委、政府、人大关系.....................................26
2、乡镇政府对自身角色定位不清.....................................27
3、转移支付资金难以到位,缺乏有效监督.............................27
4、内外因造成乡政府工作人员状态欠佳...............................27
5、建议 A 乡借鉴 B 镇曹允村新村改造工程典型事例.....................28
(五)Y 市 B 镇........................................................28
1、B 镇概况 .......................................................28
2、B 镇典型事例分析(曹允村新村改造工程) .........................29
3、启示...........................................................32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的建议...........................33
1、各乡镇因地而异,视生产力水平确定改革幅度和层次.................33
2、通过科学定位,强化体制保障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34
3、完善乡镇一级财政制度,加强对转移支付资金的监督力度.............34
4、创建学习型机关政府,打造高素质乡镇公务员队伍...................35
5、进行乡镇长选举改革和强化乡镇人大建设...........................35
6、建立乡镇长交流任职制度,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36
7、深入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为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37
结 论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探索性模式,通过调查研究可以看出,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的工程,为适应新时期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应充分认识到新农村建设中的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在宏观上应以马克思主义政府职能理论为指导,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和宗旨,在微观上,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充分考虑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转变、改革和创新。
具体来讲,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目标是建设服务型政府,这就要求乡镇干部要树立有限政府、服务政府、法治政府的新理念,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同时,新农村建设对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提出新的诉求,迫使其对乡镇政府职能重新设计,应包括政治体制、思想观念、工作方法、运行机制等方面的转变和创新;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必将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而出现新的情况,面对新的形势,提出新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保持发展的眼光来解决问题;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是重大的职能重构,是乡镇政府职能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亦是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挑战,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乡镇政府通过职能转变终将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大作用,惠及广大群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等将上下而求索,不断探索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有效途径。
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研究---一以山西省运城市A、B乡镇为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新农村建设,乡镇政府,职能转变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