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农村“两委”班子,一个是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也是党在农村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一个是由广大村民民主选举产生,在农村依法实行村民自治的合法自治组织;一个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在农村工作中的延伸,一个是在广大农村推进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的产物;一个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日就开始存在,一个是基于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理念的确立于 1982 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的普遍实施而诞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的迅速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不断展开,农村“两委”班子建设的历史条件、社会环境等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事实上,无论是农村党支部还是村民委员会都在工作的过程中都暴露出了许多问题,而二者之间并不和谐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带有一定普遍性的农村“两委”班子不协调的问题,己经成为妨碍农村经济发展、完善新农村建设的一大障碍。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工作的桥头堡,领导村委会进行村民自治,带领村民进行新农村的建设。事实证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能否顺利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能否适应现代化的要求,关键在于党的领导,而党的有效领导取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能否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与时俱进地研究如何加强农村“两委”班子建设,化解“两委”之间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对于稳定农村的社会秩序、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解决好“两委”问题,是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增强党在基层的领导的基本要求。《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进行工作,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依照宪法和法律,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活动,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乡镇党的委员会和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乡镇、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但是“两委”之间的矛盾逐渐成为了党组织在农村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建设基层党组织的一个绊脚石。解决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
................
第 2 章 农村党政关系发展简况
农村“两委”体现的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党政关系,是目前中国政治体制的一个缩影,事实上也是多重关系的交汇点。分析农村党政关系发展的历程,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的了解“两委”问题。建国 60 年来,随着我国的国情不断改变,农村中政权也在经历了多次变革后,最终形成了在党的领导下的村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体制。本文将农村党政关系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2.1 村委会成立前的农村党政关系
村委会出现之前的中国农村基层政权大多是以以党代政、党政合一的领导方式管理着农村事务。为了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同时也为了适应当时农村的生产和发展需求,在村委会正式成立前,中国农村先后经历了合作社时期和人民公社时期的基层政权组织形式。
2.1.1 农村基层政权的建立与巩固时期(1949 年至 1957 年)
建国初期至人民公社成立前是农村基层政权的建立与巩固时期,中国农村基层政权呈现出较为复杂多变的局面。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农村基层组织作为国家政权机关而建立,一般实行区、村和区、乡两种建制,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1954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制定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关于县级行政区域的划分中撤消了行政村的建制。
为了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保障供给,在 1955 年 10 月,中共七届六中全会(扩大)通过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全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到 1956 年 11 月,全国 96.1%的农户都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这一阶段是农村基层政权的初步定型时期,农村党组织的工作重心是实行土地改革。农村基层政权建制的初步确立和合作社的建立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促进了农业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1.2 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时期(1958 年至 1982 年)
在“大跃进”运动中,为了便于管理各个行业,迅速集中力量发展生产,1958年 5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做出了《关于在农村中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指出:“人民公社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结构的工农商学兵相结合的基层单位,同时又是社会主义政权组织的管理单位”
,掀起了人民公社化的高潮。最初建立起来的人民公社是政社合一体制下的以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著称的军事共产主义组织。1962 年 9 月,中共中央第八届十中全会通过了新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对人民公社的组织机构、职权、管理体制等做了更详细的规定,从而使人民公社体制基本确定。..............
.................
第 3 章 “两委”问题的实质与表现形式..................................................15
3.1 “两委”问题的实质.............................................................................15
3.2 “两委”问题的表现形式.............................................................17
第 4 章 “两委”问题产生的原因........................................................22
4.1 “两委”的制度中存在缺陷.............................................................22
4.2 “两委”工作中的权责不清...........................................................23
4.3 “两委”成员的素质偏低.................................................................24
4.4 对“两委”工作的监管不力...............................................................26
第五章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解决“两委”问题................................28
5.1 加强思想建设,提高“两委”成员基本素质.................................28
5.2 完善组织建设,发挥“两委”堡垒作用..........................................30
5.3 加强作风建设,转变“两委”执政思维...........................................32
5.4 健全制度建设,弥补“两委”制度缺陷..........................................34
5.5 重视反腐败建设,规范“两委”监管机制......................................36
结束语
本论文在对“两委”问题的历史渊源、表现形式和产生的原因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后,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措施,在得到的成果中有一些方法和理论具有一定创新性。首先,比较系统的提出基层党组织思想建设的具体思路。基层党组织成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党在农村各项工作完成质量的好坏。首先要加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做到不犯方向性错误,保证全党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和党的先进性。有了方向的保证之后,要着重学习基层民主自治等农村工作理论,使村党支部成员及广大党员干部对村民自治理论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避免有些党员干部用老思想、旧观念去处理问题,出现对村委会的越权现象。对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不仅要体现在国家的方针政策上,还要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法制观念、综合知识水平。通过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市场经济知识,能够带领村民大力发展经济是国家对新时期的基层党员干部的新要求。党员学习到的理论和知识要普及到村委会、村民代表大会以及每家每户中去,通过对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建设提高村委会成员的思想素质。高素质的两委班子可以减少一定的冲突和摩擦,更好的推动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的实施。其次,丰富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建设,提出设置管区书记。按照区域把临近的几个村划为一个管区,由乡镇党委设立管区书记。
论“两委”的融洽合作制度实施和新农村建设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基层党组织建设,两委,民主自治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