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研究之梁启超公私观的解读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5805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引 言
公与私是理解中国社会的重要范畴,是中国历史过程中全局性的问题之一。它关系着社会关系和结构的整合,关系着国家、君主,社会、个人之间关系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关系着社会意识形态的规范和社会道德与价值体系的核心等重大问题。公私观念关涉社会秩序的确立,秩序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从理论上说,人类如果不能建立起一定的生活共同体,形成一定的秩序,在政治、经济诸领域建立起制度并在精神上建立起普遍的道德法则,不仅无法过上人的生活,甚至也无法维持人的生命存在。乔治·赫伯特·米德指出:“没有某种社会制度,没有构成社会制度的有组织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行动,就根本不可能有充分成熟的个体自我或者个体人格。”「’]从这个意义上言,“公私问题”,本质上涉及的是一个社会何以可能,即社会是怎样生成维持的问题,这是任何一种文化价值体系都环绕着的中心问题之一。
但是,对公私观的研究并没有得到学界的充分重视,这与其在中国社会思想史中的重要地位极为不符。目前,学术界的有关研究已经涉及公私观念的发展演变、价值判断、中西比较等若干命题,比较有影响的著作仅有沟口雄二的《中国的公与私》和《公私观念与中国社会》两本,总的说来还相当薄弱,很不系统。正如有的学者所说的那样,“公与私这一组观念在生活中频繁使用,在伦理道德中更是为人、行事的价值准则,然这一组与人们思想行为紧密联系的观念却没有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相应的地位。众所周知,中国思想史的研究是以范畴展开的,一部思想史往往是善与恶、道与器、礼与欲、理与性、义与利、形上与形下等观念的发展史,却从没有以公与私的范畴立论的篇章,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大陆出版的各种中国思想通史莫不如此。m [2]“公”与“私”,在中国自古至今的社会生活中,既是一对基本的社会关系范畴,也是一对基本的社会伦理概念。公与私的含义为何?如何处理公与私的关系?对公私关系作怎样的社会伦理和价值意义的判定?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人们,因其所处时代的状况和社会需要,对这些问题形成一定的认识,并形成主导的社会伦理观念,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决定着民风世貌。当社会发生某种变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发生大的变化时,人们对公私观念的认识也往往会出现歧异,甚至会导致伦理价值观念的混乱,引起人们行为方式的失范,以致社会冲突加剧,社会生活不稳。如今,我国正处十这样一个变动时期。如何认识和处理当代社会的公私关系,以怎样的公私观念为社会主导理念,以适应社会的近发表展,是关系当前及今后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重建中国当代社会伦理的一个关键问题。要认识和重建今天的公私观念,一个必要的前提就是需要反思中国公私观念的历史,特别是需要考察近代化变迁中的公私观念是如何演变的,其性质、机制、特点及趋向为何,从得到一些历史经验的启示。

本文探索的是梁启超的公私思想。之所以选择梁启超,首先,是因为他思想形成的年代刚好与本文所研究的历史时期相一致,他的思想可以很好的体现那个时代中国公私观的变化。其次,梁启超对公私问题的
论述,同时借用了中西的公私文化的因素,与同时代的其他人相比,他的探讨是最多的和较为全面的。再次,梁启超在近代的影响深远。就个人论,在近代中国知识体系转型过程中,没有第二人的作用、影响在
梁启超之上。不仅如此,几乎在每一具体领域,梁启超都是开风气之先。许多关键性概念的引进和转换,虽然不一定都由梁启超发其端,却多在梁启超之后定其型。用后人的眼光看,梁启超当时的认识不免幼,从历史的进程看,梁启超所作所为不仅难能可贵,简直就是绝无仅有!

参考文献
一、著作类
1、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89年版。
2、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
3、刘泽华、张荣明等著:《公私观 念与中国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张汝伦编选:《文化融合与道德教化一一蔡兀培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版。
5、李长莉:《晚清上海社会的变迁一一生活与伦理的近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 俞大华:《晚清文化保守思潮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张岂之、陈国庆:《近代伦理思想的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
8、张光芒:《启蒙论》,上海二联书店2002年版。
9、钟珍维、万发云:《梁启超思想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0,谢洪恩等著:《公私论》,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版。
11、克柔编:《张东荪学术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版。
12、土岳川编:《牟宗二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

前言 5-7
一、 公私观的考察 7-15
(一) 中国的公私观 7-11
(二) 西方的公私观 11-12
(三) 近代中西方公私观的交流 12-15
二、 梁启超的公私观 15-32
(一) 梁启超对传统公私观的批判 15-19
(二) 梁启超对传统“公”、“私”含义的转化 19-24
(三) 梁启超对公私关系的多领域分析 24-32
三、 对梁启超公私观的评价 32-39
(一) 梁启超公私观的特征 32-36
(二) 梁启超公私观的不足 36-39
结语 39-40
注释 40-45
参考文献 45-50
论文摘要(中文) 50-52
论文摘要(英文) 52
后记 55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