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上个世纪中期,英国人斯诺在《新政治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短文《两种文化》,接着1959年又在剑桥大学发表了以此为题的里德演说,1963年发表《再论两种文化》。这位长期活动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知识两大领域的学者,深感在科学与人文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隔阂,他指出:“一极是文化知识分子,另一极是科学家,特别是有代表性的物理学家。二者之间存在着互不理解的鸿沟—有时还互相僧恨和厌恶,当然大多数是由于缺乏了解。他们都荒谬地歪曲了对方的形象”;“非科学家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印象,认为科学家抱有一种浅薄的乐观主义,没有意识到人的处境。而科学家财认为,文学知识分子都缺乏远见,特别不关心自己的同胞,深层意义上的反知识,热衷于把艺术和思想局限在存在的瞬间。”①从此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关系被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就像斯蒂芬·科里尼在其新译本导言中说的那样,斯诺的那篇一个多小时的里德演说,至少做成了三件事:一是抛射出了一个词汇、一个概念两种文化,从此不可阻挡地在国际间传播开来;二是阐述了一个问题(科学家与人文学者之间的文化分裂问题),现代社会里任何有头脑的观察家都不能回避;三是引发了一场争论,其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程度之激烈,可以说都是异乎寻常。20世纪末爆发的索卡尔事件和“科学大战”是在美国和欧洲知识界展开的又一场激烈的论战,这也就进一步说明了二者之间的差异,进一步展示了科学与人文之间学术特点的鲜明对立性。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虽然不能完全等同于科学与人文,但二者之间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且随着科技与社会的发展,如何认识与处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已成了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问题。从我国国情出发,更要注意这一问题,尤其是二者互动融和的问题。对此,近年来我国知识界也涌现了一大批研究成果,达成了一些共识,对我国的精神、文化建设与传统知识宝库的挖掘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这些成果多数集中于通过对科技负效应的分析,论证科学精神需要人文精神的指引以及二者融合的必要性,但并没有继续深入,指出在我国国情下二者应该如何融合,从而使研究工作仅仅停留于理论反思的层面,也缺乏必要的历史维度,没能正确对待我国传统与现实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状况,使之游离于具体的社会历史之外。联系我国的传统与现实,本文试对二者关系作一梳理,并探讨二者结合的途径及措施。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研究综述
(一)科学精神的界定及特征
科学精神是科学的精髓,是人类精神中的不朽旋律,它不同于具体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它属于更高层次的方法论原则或探求真理的精神境界,是科学的灵魂。它可以激励着人们驱除愚昧,求实创新,并不断推动社会进步,无论是西方近代的文艺复兴,还是近代中国的五四运动,都充分展示了这种可贵的精神及其巨大作用。尤其是到了近代社会,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一个人要掌握所有的科学知识是不可能的,无论干什么,都应该具备起码的科学精神,即不迷信,不盲从,善于用科学、辩证的眼光观察、思考问题,遵守社会法则,有责任感、有爱心,这也就对科学精神发出了强烈的呼唤。
那什么是科学精神,它具有什么样的内涵呢?对此一大批学者都做出了自己的回答。如有的学者认为“科学精神是人类认识自然、适应自然以及变更自然活动的理想追求、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的集中表征,是人类认识自然活动及其成果的升华”;①还有的学者认为科学精神是从科学这门学科的精华中凝结和提升出来的文化精髓和价值观念体系,“是人们在科学活动中所具备的意识和态度,是科学工作者所具有的信心、意志、气质、品质、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金吾伦研究员还认为科学精神是从科学成就和科学探索中概括出来的关于人在处世行事中所具有的精神气质,是一种追求对世界和人生的深刻认识和理论执着的探索精神。这些观点虽然对科学精神的界定不同,但其基本特征还是可以概括如下:
追求真理的理性精神。对于科学研究工作而言,它无疑是要获知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要追求真理,这就要求科学工作者在研究客观世界时,应避免主观性、片面性和思想僵化,要以揭示真理为天职,以实践为基础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更需要科学工作者提高自身修养,排除各种不利因素的干扰,因为现实生活中科学研究已经不再是一片净土,追求真理的道路可能布满了艰难险阻,求真可能意味着勇敢的献身精神。崇尚理性是科学精神的内在要求,要追求真理,必须具有理性的精神,就像巴伯说的那样:“科学家对于理性的依赖特别强烈,也必须特别强烈,因为只有这样,当他们在科研工作中遇到巨大困难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时,才能把这一信仰坚持下去。”③理性精神无疑是科研活动的前提,它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并把它作为我们任何行动的指南,不盲从、不迷信、不随波逐流,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因为如果丧失理性,就会导致我们的思想、行为失去正确的引导和调节,具有盲目性和自发性,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
参考文献
L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170 [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4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128, 3680
[4] Ronald Barnett,《The Idear of Higher Education》,饰en University Press, 1990, 1650
[5] 斯诺,《两种文化》,纪树立译,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年,4-50
[6] 巴伯,《科学与社会秩序》,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年,1020
[7] 汉伯里·布朗,《科学的智慧》, 李醒民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1360
[8」伊·普里戈金,伊·斯唐热,《从混沌到有序》,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1e
[9」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5270
[10]查理·罗蒂,《哲学与自然之境》,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年,4-50
[11]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2840
[12]萨顿,《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华夏出版社,1989年,960
[13]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2840
[14]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530
[15]竺可祯,《看风云舒卷》,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1400
[16]钱穆,《中国文化与科学》,台北三民书局,1969年,121a
一、引言 8
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研究综述 8-14
(一) 科学精神的界定及特征 8-10
(二) 人文精神的界定及特征 10-12
(三)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12-13
(四) 综述的简要分析 13-14
三、我国传统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析 14-22
(一) 传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概况 14-18
(二) 传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对我国古代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利弊分析 18-20
(三) 传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现代意义 20-22
(四) 对待传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应注意的问题 22
四、我国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现状分析 22-31
(一) 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观念上的误区 22-25
(二) 现实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缺失与对立 25-28
(三)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立的原因探讨 28-31
五、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必然出路——从分离走向融合 31-41
(一)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是历史与现实的必然选择 31-35
(二)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是二者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35-38
(三) 建构新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38-41
六、探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途径与共建方式 41-49
(一)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现实条件 41-43
(二)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主要途径探讨 43-49
结束语 49-50
参考文献 50-52
致谢 52-53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