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音乐论文,笔者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音乐学习者,有责任也有义务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光辉——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让它以更丰富的内容与形式播下种子,让中国文化百花齐放。
第一节 古诗词艺术歌曲之《忆江南》
第一节 艺术歌曲的体裁特征
受启蒙运动思潮的影响,音乐的创作逐渐摆脱了教会的束缚,音乐的创作方向从颂咏上帝转为刻画人的情绪情感表达,以声乐为载体的音乐形式艺术歌曲(Lied)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在浪漫主义时期艺术歌曲发展到了新的高度。艺术歌曲通常是单声部,以钢琴伴奏配合美声进行演唱的一种音乐形式。相较于歌剧咏叹调、清唱剧等类型的声乐作品,艺术歌曲在表演风格与思想境界上有着不同的要求。艺术歌曲取材于文学家、诗人的诗歌创作,并以此为歌词,让其成为抒发情绪情感的载体,正是这样艺术歌曲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歌剧咏叹调相比,艺术歌曲为了提高其艺术性与巩固情感表达,在创作上对旋律、织体、节奏有着更加平稳与含蓄的要求。同时,它对歌者也有较高的修养要求:在演唱艺术歌曲时,要做到有控制力、不可过分戏剧化表现歌曲情感。与传统声乐作品中伴奏乐器服务于声乐演唱不同,在艺术歌曲中,伴奏人员以及伴奏乐器与演唱者处于同样地位,甚至有时高于演唱者,这也要求艺术歌曲的伴奏与歌者互相配合、交相辉映。
...........................
第二节 继往开来的古诗词艺术歌曲
诗歌是将诗词与咏唱相结合的一种体裁形式,是中国文化之瑰宝。中国有记载最古老的诗歌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诗经》,它将文字连接起来,遵照着一定的节奏韵律进行咏唱,其以朴素悠扬的风格加上精练的辞藻,刻画环境、人物、事件以抒发诗人的情绪情感。汉朝出现的《汉乐府》也是诗歌代表之一,之后唐诗、宋词、元曲的发展将古代中国诗歌文化推向了顶峰。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大部分诗歌丧失了曲的部分,导致它无法成“歌”,仅留下词填补人们对这一古老艺术的向往。
20世纪初以萧友梅、赵元任、青主等为代表的学习西方音乐归国的第一代作曲家们承担了发展中国音乐的使命。他们以中文作为文字载体,运用西方作曲技术以古典主义时期的艺术歌曲为模板进行了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产生了《问》、《教我如何不想她》等经典声乐作品,这也为后来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诞生提供了土壤。
艺术歌曲运用诗歌为载体进行创作的思路与中国诗歌的创作基因不谋而合,因此古诗词艺术歌曲以传统的古诗词为基底,采用艺术歌曲的美声唱法、钢琴伴奏与作曲技法创作而成。其在保留了古诗词吟诵时风雅、精致特点外,同时依靠错落有致和声织体,获得了立体、丰富的听觉效果。古诗词艺术歌曲在以古诗词表达意韵情感的同时烘托出了不同于以往古曲的意境效果。
艺术创作是受时代所影响的,因此,在近代中国动荡、困窘的局势下产生了大量传唱至今,具有民族性、时代性的经典作品。如《阳关三叠》、《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大江东去》。但这类创作还处于对于西方作曲技法与古诗词相结合的磨合阶段,因此能够从中发现模仿古典艺术歌曲织体和声的痕迹。但这样极具艺术性的创作思路也启发了当时的黄自、冼星海、刘雪庵等作曲家,一时间涌现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为后来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第二章 《忆江南》的音乐特征
第一节 诗乐交融
“诗乐交融”是古诗词艺术歌曲中最基础的部分,要理解何为“诗乐交融”首先要理解其作为古诗词作品时如何吟唱,再去理解其在音乐中如何吟唱,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诗词情感表达与音乐的韵律表现的有机统一。
1.古诗词吟唱特征
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吟唱方式源于中国古诗词在吟诵中所自有的韵律特征,吟唱既是遵循古诗吟诵要求的体现。古人在创作诗词之时,对其字词平仄的排布、朗诵时抑扬顿挫的要求,共同铸造了其诗歌的韵律之美的特征。本文所指的吟诵不同于一般的朗诵,朗诵虽然注重话语中的节奏与念字时的声调,但朗诵其缺乏诗歌在旋律性上的特点。吟诵应当严格遵照声调规律,注重节奏性的同时也要关注腔调中的旋律性的变化。在理解了古诗词的吟诵特征后才能在古诗词艺术歌曲中反映出其吟唱特点,这也是属于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独有的特征。 古时诗词的吟诵的方法因年代久远文献不足的原因已无从考据,国家艺术基金推出的慕课“刘冬颖教授古诗词吟唱”中提到现今古诗词吟诵应当遵照:一、用普通话吟诵,这个要求来源于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在不同地区、不同方言中对同一段古诗词的咏颂极有可能会出现不同的韵律变化。二、体会诗词所传达的意境,古诗词虽篇幅短小,但其所蕴含的内容极富价值。所以在吟诵古诗词之前应当先了解作者与其作品的创作背景,只有代入到作者的情境中才能获得诗歌要表达的感情基调,在把握住情感后才能更好的呈现吟诵。三、吟诵时语调需抑扬顿挫、起伏有致,无论古今,在吟诵时都要求咬字清晰,发音无误,只有在咬字吐字时做到字正腔圆、张弛有度才能体现诗歌的风雅与韵味,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对于平仄的把握上,如诗文每句的最后一字若是平声需要适当拖长腔体吟诵的节奏,如是仄声就需要收得干净有力。正确的吟诵方式与正确的歌唱方式一样,能够让参与者享受诗文音韵之美的同时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音乐论文参考
............................
第二节 曲韵交织
叶小纲的作品在结构上的安排是非常精巧的,要理解“曲韵交织”首先要理解作曲家在曲式结构以及调式调性上的创作思路,叶小纲认为:“艺术歌曲的演唱与欣赏均不易,却凝聚作曲家的艺术风格、追求及性情。岳飞说:‘知音少,断弦有谁听?’写曲大众化是好事,但艺术家有个性追求,哪怕世界上只有十个人喜欢,仍值得探索。卢梭说:‘每个艺术家同时代人对他的褒奖是他最宝贵的财富’,话虽如此,但个性是艺术生命力底线,把人耳朵伺候舒服固然是本事,而挑战受众的审美却是艺术家的重要品格。”
1.综合调式的解构之美
本作品的音响效果之所以给人以耳目一新,不落俗套的新鲜感,在于作曲家对于五声调式音阶材料多样化的处理手法,让作品既保持民族风格、又不落入俗套。因此,本部分的研究从本曲调式、调性上的处理手法,“多调性”与“泛调性”现象产生的原因——“综合调式”这一概念开始。
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最早提出“泛调性”这一名词,“泛调性”的意思是“综合所有调性”。“泛调性”指的是流动的主音或可移动的主音,主音的不确定性是“泛调性”区别于其他类型音乐作品的本质特征。“泛调性”作品不同于传统调性音乐对调性布局有严格要求,也不再以和声的进行与终止式的形式等方法来判断调性,而是以音程关系、旋律走向及功能和声与非功能和声的混用,来体现调性关系。在“泛调性”结构中,可以同时存在多个不同的主音,其主音之间游移不定且没有主次的区分。
《忆江南》属于五声风格较为明显的有调性作品,诗歌的特点与旋律的结合效果起来相得益彰。从《忆江南》中能感受到它与以往调性作品的不同,它调性之间的游离性与不定性,来自于声乐与器乐所展现的五声调式材料之间,频繁的宫音转换与半音处理,这也让该作品在民族语音与技术表达中找到平衡,也让我们看到未来古诗词艺术歌曲创作的可能性。
..............................
第三章 《忆江南》的演唱分析 ............................ 28
第一节 咬字与音准 .......................... 28
1.咬字处理 .............................. 28
2.“泛调性”带来的音准难点 ...................... 29
结论 ................. 40
第三章 《忆江南》的演唱分析
第一节 咬字与音准
1.咬字处理
《忆江南》作为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以美声唱法为基础来进行演绎的,美声唱法要求歌唱者在演唱时咬字归韵连成一条线,且歌唱位置与腔体也同样不能随意变化,需保持统一。但起源于欧洲的美声唱法其发音特点与咬字规律是基于意大利语的习惯来进行的,所以将美声实践到中文演唱时需要在遵从美声唱法基本要求的同时考虑到汉语发声的特征。
意大利语的发音由元音(Vocali)与辅音(Consonati)组成,意大利语发音较为干脆简练,其词汇中元音较多,辅音元音相组合而成的词汇音节末尾大多也以元音结束,所以意大利语也被称为最适合歌唱的语言之一。汉语(普通话)则相对而言较为复杂一些,汉语发音由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组合而成,声调的概念在上文中提及过这里不再赘述。
声母与韵母可以简单理解为意大利语中辅音与元音的关系,例如歌曲中“江南好”的“江”字,其中声母“ji”为辅音,韵母“ang”为元音。但严格来说声母与韵母是音节结构上的概念,辅音与元音是发音性质上的概念,所以二者并不能划等号。说回“江”字,它是由“j,i,a,ng”四个音素组成,j为声母同时也是辅音。iang为韵母。而韵母又是由介音、元音、韵尾构成,其i为介音,a为元音,ng为韵尾,当然也有“风景旧曾谙”的“谙”字这种韵母没有介音与韵尾只有一个韵腹“n”的这种情况,也就是说韵腹是汉语读音的必要成分,我们在咬字的过程中需将重音放在韵腹上。
音乐论文怎么写
在歌唱实践中做到正确的咬字归韵是衡量歌曲完成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以“最忆是杭州”的“州”字与“其次忆吴宫”的“宫”字为例,在咬字的过程中必须快速、清楚地咬住字的字头也就是zh与g,其作为声母在歌唱中可能不会震动声带,所以在保证清晰有力的咬字后,也要注意不要在声母的时值上停留太久否则会影响腔体的流动性。
................................
结论
古诗词作为中国古典艺术的文化隗宝,激发着历朝历代文人墨客们的创作热情,并由此诞生了数不胜,数蕴含着丰富文化内涵与深刻哲理思想的千年佳篇。作曲家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理念将优美、巧妙的旋律与和声融入到古诗词之中,编织起了连接中西艺术文化的红线,并由此诞生了古诗词艺术歌曲。在演唱者与伴奏乐器的协力合作下,古诗词在经历了漫长的时光岁月后被赋予了听觉上的升华,让它继续在人们的视野里发光发热。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自诞生之始已摸索了数百年,在新时代的照耀下迎接了它新的黎明。在现代的和声技法所带来的游移、迷幻的听觉中,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依然传承着传统调式中的民族风格,为其古典韵味的内核披上了独特的艺术美感。新时代党和国家高举的文化自信大旗下,笔者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音乐学习者,有责任也有义务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光辉——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让它以更丰富的内容与形式播下种子,让中国文化百花齐放。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