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 言
电子管风琴起源于管风琴,由于外形设计与弹奏方式相似而称作电子管风琴,是演奏与编配为一体的现代科学技术乐器。电子管风琴约有九百多种真实采样音色,主要音源为高级波形记忆(AWM)音源,属于实际乐器音频录音和采样波形的一种声音合成系统。在演奏电子管风琴时,不仅可以通过触键力度的大小改变所演奏乐器的音质变化,还可以通过右脚控制的表情踏板改变乐曲演奏的音量强弱以及乐器音色的切换顺序。由于电子管风琴强大的功能,使得其不仅在独奏上演奏效果非常丰富,而且在重奏、协奏、伴奏等多种形式合作时,视听效果更加真实,常常被誉为“一个人的交响乐队”。《第一交响乐》是赵季平于 1999 年末应北京市政府所邀,献给首都迎接千禧年的贺岁作品。全曲分为三个乐章,由于第三乐章加入了人声合唱和编钟等民族乐器,笔者认为是该首作品最具特色的一个乐章,故选取了第三乐章进行编配与演奏。原曲配器是交响乐队与人声编制,在通过电子管风琴改编之后在音色上有着突破性的创新,扩大了作品的表现力,也使其视听效果更加新颖。
在以往的电子管风琴改编作品中,赵季平的诸多影视音乐作品颇为热门,例如:《乔家大院》《红高粱》《孔繁森》《水浒传》等,其中交响组曲《乔家大院》更被誉为当代继《梁祝》后的又一部音乐史诗,在电子管风琴改编作品中也有着不同的版本,笔者查阅了许多音乐期刊及论文后也发现,赵季平的影视音乐有着更多的关注点及文章发表,所以在当初选择改编作品的时候,经过多番考虑后,笔者选择了《第一交响乐》作为改编对象,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这首作品中赵季平运用了宫、商、羽等大量的民族调式,乐队编制除了双管编制交响乐队外还加入了大鼓、梆子、大锣等西北秦腔的伴奏乐器,让整首作品的音乐民族特性更加突出;二是在众多乐器中,电子管风琴是较能模仿交响乐队的编制来演绎作品的乐器,《第一交响乐》中除了交响乐队还有合唱和大量的民族乐器,更符合含有九百多种乐器采样音色的电子管风琴;三是在现有的中国交响乐的研究论文中,有着电子管风琴改编内容的文章较少,少数期刊及论文没有结合电子管风琴的改编,只是针对作品本身的研究。因此笔者想通过自己用电子管风琴改编中国交响乐作品的亲身经历,加上多方面的整理和收集已有的研究成果,在两者基础上更加彻底和全面的分析这部作品。笔者以在电子管风琴上编配的《第一交响乐》第三乐章为例,对该曲进行较为系统的编配与演奏分析,从而完善个人对曲式段落节选、总谱缩编、音色编配的能力,丰富个人的编配与演奏经验,也加强理论技术方面的知识学习。
.............
二、《第一交响乐》第三乐章在电子管风琴上的编配分析
《第一交响乐》第三乐章采用回旋曲式,并且在交响乐队与合唱的衬托下,钟鼓齐鸣,表达了当时面对即将到来的二十一世纪新时代的满腔热情。在一部新的作品开始编配时,首先应计划好编配后新乐曲的时长,因为有部分交响曲原本的乐章便长达二三十分钟,但在电子管风琴上作为演奏作品时通常控制在 5-10 分钟较为符合听众的心理感受。在截取音乐片段前首先应了解原曲曲式结构,《第一交响乐》第三乐章是比较典型的五部回旋曲式。
(一)《第一交响乐》第三乐章的交响乐队总谱缩编简析
这部交响乐原本的总谱编制是双管编制交响乐队(含六只圆号)并加入了混声四部合唱,其中打击乐组使用了排鼓、花盆鼓、响板、编钟以及西北秦腔中的梆子等乐器。以该乐章的主题为例,本身的乐曲总谱为一个十余个声部的乐段(谱例 2.2),经过电子管风琴谱缩编后,将它调整为一个有着三个声部的乐段(谱例 2.3)。如(谱例 2.3)所示,在调整后的电子管风琴谱中,右手演奏上键盘的声部为原本总谱上弦乐组的第一小提琴与第二小提琴组成的旋律声部;左手演奏下键盘的声部为原本总谱上的圆号与中提琴组成的中声部;左脚演奏脚键盘的声部为原本总谱上的大提琴、低音提琴、大管、定音鼓组成的低音声部。在音色编辑时可以利用电子管风琴的音色叠加功能,使得脚键盘演奏的每个音中包含原本总谱上的四种乐器,并将其中大管声部编辑成八度声部。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总谱中记谱法较容易被忽略的功能,例如 F 调圆号较实际发音要高纯五度记谱;中低音提琴的实际发音较记谱低了一个八度。在改编电子管风琴乐谱时,往往一台电子管风琴因为无法完成过多的声部,都需要对总谱进行缩编。笔者认为,应当多以视听资料为准,尽可能保留相同的音响效果,以电子管风琴两层手键盘与一层脚键盘所对应的高、中、低三个声部为原则,在完成这三个声部的情况下,利用特定的音色编辑功能再把其他的声部加入进来,尽最大可能使得编配后的乐曲更加富有交响性。
.........
(二)《第一交响乐》第三乐章在电子管风琴上的编配解析
本曲的编配主要从音色和节奏两方面进行。音色上的编配主要从混响、声向、音域、按键音、效果器几个方面进行设置,节奏的编配主要以原曲中的打击乐为主。为高级波形记忆(AWM)音源和虚拟原声乐器声(VA)音源,AWM 是基于采样波形或者实际乐器音频录音的一种合成声音系统,VA 则是将复杂的计算机“物理模型”技术应用到音乐声音合成。电子管风琴中的 AWM 音源就包含九百多种音色,这么庞大的音色配置光是最基本的右手、左手、脚三层键盘演奏就可以重叠八种不同的音色,三个声部可以由最简单的三种音色到重叠后的八种音色,这样的叠加功能不但可以扩展与增加声音的广度与深度,还可以让演奏出来的乐句具有强大的表现力。笔者在开始编配音色的时候,会根据交响乐队的总谱与相关参考音频音像资料先找出乐曲中几个乐队编制较大,音响效果较强的部分,将这个部分预设为整首乐曲音量的顶峰,再按照音量数值有计划的分配各个段落的音响大小。如果不进行音量预设,便容易导致对乐器的音量上限没有预估值,造成辉煌乐段情绪和音量难以推动或者演奏出乐曲无法承受的失真音色。当然制作编辑音色时音量的大小不单指主旋律音量的大小,还要平衡各个声部之间的音量,总体来说需要多参考音频音像资料,也要注意和声与复调声部的音量平衡,切不可喧宾夺主。
...........
二、《第一交响乐》第三乐章在电子管风琴上的编配分析...........2
(一)《第一交响乐》第三乐章的交响乐队总谱缩编简析......2
(二)《第一交响乐》第三乐章在电子管风琴上的编配解析...........4
三、《第一交响乐》第三乐章在电子管风琴演奏中的探索...........7
(一)弦乐器组的演奏............7
(二)木管乐器组的演奏........8
(三)铜管乐器组的演奏........9
四、结论.....11
三、《第一交响乐》第三乐章在电子管风琴演奏中的探索
由于在编曲过程中原曲的打击乐部分运用了电子管风琴中的节奏模式组编程(PATTERN)和节奏音序编程(SEQUENCE)提前预设编配,在之后每次演奏该乐曲时同步播放即可。因此,《第一交响乐》第三乐章在电子管风琴的演奏过程中,最主要是演奏管弦乐队的部分。管弦乐包含弦乐器、木管乐器、打击乐器、拨(击)弦乐器与键盘乐器、铜管乐器等。演奏者在演奏作品的过程中不但要把握作品正确的思想内涵,还要严格按照乐器法的发声原理去模仿演奏。由此,笔者主要从管弦乐队中的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这三个方向在电子管风琴上的演奏进行分析与阐述。
(一)弦乐器的演奏
交响乐队中弦乐器组之所以能成为现代管弦乐队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一是弦乐器组的基本音色近似于人声,温暖而富于表情,而且在弦乐器组中不同的乐器自身在各个音区间的色调也较为统一,可以融合成一个完美的整体;二是在现代管弦乐队中弦乐器组除了低音提琴外,演奏的技巧性是其它乐器组难以超越的,不仅在演奏技术方面具有多样性和超高的表现力,而且对难度较高的技巧性乐句有着很强的适应性。弦乐器在平常演奏的过程中与木管乐器与铜管乐器相比,较少担心演奏者换气的问题。在《第一交响乐》第三乐章中,弦乐器组演奏的乐段较多是以深情、优美的乐句为主,所以在电子管风琴上演奏时,为了展现弦乐器组柔美的一面,通常在奏法上都会运用较“粘”的方式来演奏。奏法“粘”的意思贴切来说是形容手指在键盘上演奏时像指尖涂了胶水一般的演奏状态,不同于钢琴奏法中的颗粒性演奏状态,演奏弦乐器组的音色时,应该在一个音符快要离键的同时弹奏出下一个音符,这样的奏法演奏出来的音响效果会使得乐句的走向更加横向,也最接近现实交响乐队中弦乐器组演奏抒情性乐句的音响效果。如在电子管风琴乐谱中出现的乐句为弦乐器组音色时(谱例 3.1),乐句句子的分句以及换气口不能按照谱面上的连线来划分,应该按照旋律中的句子或者休止符来划分,这一点与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不同,后两者是通过嘴的吹奏送气发声。而电子管风琴演奏弦乐器组乐句句末的长音时,通常会用到手指揉弦的奏法。有揉弦的长音,它所演奏出的音色会更加温暖且富有表现力,反之没有揉弦的音响效果会显得有些苍白。正常来说揉弦的密度每秒不少于七次,幅度不得超过四分之一音,不然会引起音律的波动感以及音准的偏差。
..........
结 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在电子管风琴上改编一首乐曲的基本步骤有几个方面:第一,从乐队总谱到电子管风琴乐谱的缩编,其中也涵盖曲式结构的调整。第二,改编乐曲的音色与节奏的设置。音色的编配主要从混响、声向、音域、按键音、效果器等进行设置,节奏部分以还原总谱打击乐为主。在完成编配环节后进行演奏时,主要从管弦乐队中的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的奏法进行分析与阐述。经过此次改编乐曲的实践,笔者较为深入地了解到赵季平先生的创作经历,也欣赏了许多作曲家的作品;在总谱缩编上也查阅了许多相关方面的书籍和拜访了作曲系与管弦系的老师、同学们。第三部分的弦乐器组、木管乐器组、铜管乐器组的编写中也多次查阅杨立青先生的《管弦乐配器教程》,深刻感知到先生的学识犹如汪洋大海,从而笔者觉得在电子管风琴专业的学习道路上不仅仅要提升演奏技巧和音乐感知,还需要了解不同时期以及多种风格的音乐作品和基础的曲式、配器法等理论知识。没有这些条件作为支撑,便难以将不同风格的作品改编成一首完整电子管风琴乐曲,也不能很好的将不同的乐器音色演绎出来。通过对《第一交响乐》第三乐章的探索与实践,更坚定了往后对中国交响乐作品的改编与演奏,不但要学习更多的民族音乐理论,更要多方面了解民族乐器的原理,才能更好的演奏和改编民族音乐作品。笔者在写论文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许多不足,特别是面对一部新的作品时,对作品艺术的宏观格局视野以及背景了解不够透彻。在电子管风琴编配与演奏这些优秀的作品时,更加需要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与丰富的实践经验来支撑。例如,演奏古典时期的管弦乐作品时,便需要了解管弦乐队的大致内容,各种乐器的发声原理与特点;在编配流行音乐作品时,要深入了解不同风格的音乐特点、流行器乐的奏法与特性。路漫漫其修远兮,在音乐研究这条道路上永无止境。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