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巴扬手风琴作品《12 in 4》的音乐分析和演奏技法探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1594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一 博丹·佩鲁兹的生平及音乐风格

1.1 生平简介
博丹·佩鲁兹(1960-1996)是一名波兰手风琴演奏家与作曲家。1960 年生于梅斯沃维采,师从Joachim Pichura教授于卡托维兹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及表演,并于随后在该校任教。1987年,佩鲁兹移居到西班牙的马德里,1996年年仅36岁的佩鲁兹逝于车祸。佩鲁兹是一位成熟的演奏家,在手风琴独奏及室内乐演奏都有其独到之处。他曾在波兰、古巴、委内瑞拉、葡萄牙、西班牙、安道尔、法国、意大利等国家举办音乐会。除了古典音乐,他偏爱蓝调、爵士和摇滚乐。他曾与西里西亚爱乐乐团、西班牙国家交响乐团弦乐四重奏录制专辑,并与摇滚乐团“sai channel”进行合作。

1.2 音乐风格简述
博丹·佩鲁兹出版过多张独奏及室内乐作品专辑,同时作曲风格也有独到之处。他的创作极富年轻作曲家的动感及激情,融合了其对爵士、摇滚韵律的偏爱。他的早期作品,也是手风琴独奏的经典作品之一《Toccata 3+3+2》正是以摇滚节奏固定音型命名的(八个音符的音型XXX XXX XX),同时这也是曲目曲式的结构基础。他的作品《幻想曲波尔卡》获得了第五届国际作曲大赛手风琴作品的一等奖(意大利,安科纳),并成为第38 届手风琴世界杯的必选曲目(法国枫丹白露,1988年)。 博丹·佩鲁兹的音乐作品虽然属于现代派,情绪上饱满而激进,但整体上依然讲究平衡和统一,把现代的作曲技法和传统的曲式结构完美整合在一起。佩鲁兹充分展示了各种新近的创作技法,也是将这些元素集合到一起的手风琴作曲家之一。他独树一帜的作曲技法将固定音型、爵士节奏及各种技术完美的结合到一起,给予了音乐无限的遐想空间,充分的展现了现代手风琴音乐的面貌。

二 曲式分析

2.1 《12 in 4》的创作特点
《12 in 4》是博丹·佩鲁兹为手风琴独奏而写的一首托卡塔乐曲。托卡塔曲:或名展技曲,是一种通常由键盘乐器或拨弦乐器独奏的乐曲。它一般速度较快、节奏均匀、具有耀技性,可以展示出演奏者手指的灵活。二十世纪的托卡塔乐曲在作曲技法和音乐语言上都有所创新,而《12 in 4》是近现代展技曲的典型之作。作者运用丰富的节奏织体,突破了以往传统托卡塔乐曲的局限;因此,对乐曲进行曲式分析对于我们了解近现代手风琴演奏是十分有必要的。
佩鲁兹的创作充分反映了近现代音乐的特点,他的情绪抒发变化迅速而夸张,但铺垫又做得极其巧妙而漫长。每一次主题旋律出现后,作曲家会用间奏旋律充分补足和铺垫主题。在《12 in 4》这首作品中,作者可以说极尽自己之所能而进行变奏创作,分别使用了音程进行(三、四、六度)、和弦进行(七和弦、九和弦、分解和弦)及旋律级进。所有这些方式的目的都是为主题而服务,佩鲁兹正是用无尽的变奏构成了整曲。
《12 in 4》的基本框架是通过引子和四次主题变奏完成的,每一次变奏中间有一个华彩乐章进行过渡。所以曲目本身的结构可以说是几次由平稳过渡到高潮的过程。由于字数有限,那么我们仅以曲目的第一次高潮为例,展示作曲家对这种变奏风格的把握。

2.2 曲式分析
2.2.1 引子
曲目的开篇是 36 小节的引子,作者为了营造气氛,同时在旋律、节奏及技巧上进行了有意的刻画。首先是旋律,佩鲁兹充分利用了七度的不和谐效果,从 G1 逐次递进向上发展,并最终在和弦的辅助下到达引子的结尾--顶峰。在低音部分,不同于高音的单音旋律,左手把七度单音符转化成为七度和弦,而以四度递进方式为主。值得注意的是,直到33小节前,左右手的旋律一直是以交替式进行的。最后四小节,作者把这种不规则进行转化为齐奏式的递进式和弦,为引子部分的声响效果做出了稳定的最终解释,并把乐曲推向主题出现前的第一个高潮(见谱例2-1)。

除了旋律织体的运用,佩鲁兹在节奏变化上也有其独到之处。前文说到高低声部旋律的交替不规则性,同样,引子部分的节奏也是遵循了这个原则。由右手的稳定全音符开始,左手在第五小节适时的插入,继而两个声部就遵从这个规律不断向前进行。而整个引子部分的节奏,佩鲁兹明显有着由宽及窄的思路。节奏型不断变化,持续收紧的节奏织体突出了乐曲的紧张感,为主题的出现铺平了道路,同时辅助旋律的七度递进最终达到引子的高潮。
佩鲁兹标注的演奏技法同时渲染了这种音乐情绪,手风琴独有的抖风箱贯穿了引子部分(关于抖风箱的演奏会在下一章进行分析)。综合了旋律、节奏和技巧这三方面的因素,作者在引子部分充分表达了自己的音乐态度,并使演奏者和听众很容易的带入到这种澎湃的情绪之中。
2.2.2 主题及变奏
从引子的使用可以看出佩鲁兹对主题的铺垫是十分耐心的,而作者对主题音乐的发展更是用了较长的篇幅。作者在表现主题音乐织体时用了对比的手法:在快速而密集的三连音铺垫下,主题旋律却在相对较慢的节奏中平静登场。需要注意的是,主题的第一次出现用了八小节,而之后的所有旋律都是从这八小节演化而来的(见谱例2-2)。主题是具有摇滚动感的音乐织体,充满了不确定性但同时又生机勃勃,因此,整曲的风格呈现的都是这样一种飘摇而又向上发展的状态。

类似引子的表现手法,佩鲁兹在主题发展时同样非常注重情绪的叠加。经过一段高低声部交替的主题旋律,作者利用八度织体和更加规整的四拍节奏让主题以更加稳定的状态呈现出来,从而得到了第一次情绪的叠加。为了避免旋律过于直白的进行到下一个变奏主题,佩鲁兹适时地插入了一段华彩乐段(grazioso)(见谱例 2-3)。作曲家很巧妙得利用了分解和弦,不同于古典或者浪漫主义的和声分层,佩鲁兹尽量把音级之间的度数最小化——从而营造出更多不和谐音响效果。更为巧妙的是,在快速流动的分解和弦中,我们同样听到了主题旋律的存在。

三 演奏技法分析 ………………7
3.1 触键 ………………7
3.1.1 轮指………………7
3.1.1.1 技术要点………………7
结 论 ………………13

三 演奏技法分析

博丹·佩鲁兹的《12 in 4》是近现代手风琴作品中的代表作之一,其澎湃的情绪表达和张狂的律动感一直为音乐爱好者所津津乐道。但更为人所知的是其在手风琴演奏技法上的创新和突破,因而,对本曲的一些技术难点进行分析、讨论,对于演奏者实现这首作品, 甚至同类型的作品都是极有益处的。在《12 in 4》中当然还有更多的技术难点可以讨论,但涉及的都是基本的演奏技术,不具有个性的标签。而触键和风箱在本曲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曲目情绪的抒发和情感的表达,充分了解和把握其中的技术难点是有必要的。这一章节,笔者将重点探讨触键和风箱两部分。

3.1 触键
3.1.1 轮指
这是本曲出现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触键技术难点,流动的同音音符占据了乐曲近一半的篇幅,正是轮指的不间断进行保证了作曲家可以在变奏乐段之间自由的切换和衔接。轮指,又称同音换指,在手风琴音乐中,轮指技巧是体现这件乐器轻巧、明快的特点之一。在《12 in 4》这首作品中,轮指技术的大量运用是曲目情绪渲染的基石。类似频繁使用这项技术的作品可以联想到诺尔巴克的《颤抖的树叶》或马柯内的《穿越时空》,而其中轮指的作用都是近似的—即在平静而流动的同音音型基础上表现张力。但要完美呈现这种效果,必须充分了解触键及手型两项技术难点。对其中的每一个技术环节加以分析研究,直到做出最完美的诠释和最舒适的表达。
3.1.1.1技术要点
本曲的第一组轮指出现在右手,这是一组典型的轮指音型—三连音。这一组音型持续了十六小节方转换至左手,而其后任意一次轮指组出现都是不小于这个小节数的。同理亦即体现在左手音型上,同样是三连音,但技术手法会略有不同(后文会详加讨论)。如果想平稳而富有情绪的表达轮指,仅仅通过对个别音的慢练是极难达到的。所以,笔者这里将要对其中的技术要点做简要的分析。
首先,是在技术手法上的选择。右手轮指笔者趋向于顺向轮指技术,即右手手型向键盘下方进行手指运动,而指法则采用3、2、1指顺向快速交替(见谱例3-1)。


结论


《12 in 4》在作曲技法上仍旧遵循了古典音乐的基本织体,但是在演奏技法上进行了极大的创新。博丹·佩鲁兹对自由低音手风琴中的触键进行了探索,充分得利用了键钮手风琴快速流动的特点,用重复音型和无穷动展示了二十世纪手风琴音乐的新语言。此外,佩鲁兹的创作在风箱使用上也有其独到之处。除去固有的平风箱和顿风箱等基本模式,他最大化的加入了抖风箱,使整曲极具动感和韵律感。抖风箱也是博丹·佩鲁兹的音乐标签之一,他曾在多部作品中频繁运用。他的抖风箱运用自然而富有节奏感,让听众感觉抖风箱与曲目的意境是完美融合而缺一不可的,没有任何技术性的植入。
二十世纪以来,东欧已经变为了手风琴发展的重要阵地,为世界贡献了大量优秀的表演艺术家和作曲家。这些伟大的艺术家为自由低音手风琴的完善和近现代手风琴音乐的发展付出了毕生的心血,手风琴艺术也在近几年有了突飞猛进的变革和进步。笔者在此希望能够更多的关注近现代手风琴音乐,加以深入的探索与研究,诞生更多优秀的作品。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