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古塔家族满族萨满祭祀用音乐探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1905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 满族萨满祭祀仪式历史综述

一、 满族历史综述
(一) 民族渊源
满族,满洲族的简称,是一个有着历史悠久的民族,满族祖先以氏族、部落为单位,栖息在“白山黑水”间,传统经济以农业为主,兼有渔猎、采集业。满族的族源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肃慎人是我国东北地区最早见于记载的居民之一,传说在舜、禹时代就建立了与中原地区的联系。战国以后,改名为挹娄,南北朝、隋、唐时期以勿吉、靺鞨的名称出现。此后,契丹人称黑水靺鞨为“女真”,女真这一称呼替代了靺鞨。以完颜部落为核心的女真人建立了金朝,后取代了辽和北宋,入主中原。16 世纪后,建州左卫的首领努尔哈赤顺应了历史的潮流,统一了女真各部,1616 年在赫图阿拉建立了金朝(称后金)。1653 年其子皇太极宣布废除诸申(女真)的旧称,定族名为满洲。“满洲”一词最早见于《满文老档》,这是清朝开国期间用满文写成的一部官修史书。据清太祖实录记载,“满洲”是传说中的爱新觉罗氏始祖布库里雍顺的国号。清乾隆年间修撰的《满洲源流考》则说,清朝开始兴起时旧称“满珠”族属珠申,后来改称“满珠”,汉文沿袭写作“满洲”。又说“满珠”一词来源于佛号曼殊师利(即文殊师利),它是女真人最崇信的菩萨。久而久之,“满珠”就成了女真各部中实力强大的建洲部及其首领的称号。满族就是满洲民族的简称,满洲并不是国名,而是民族名称。“按满洲本部族名”······以国书考之,满洲本作满珠,二字皆平读。
满族就是这样以明代女真人为主体,掺入一部分汉族、蒙古族和其他民族形成的新的民族共同体。因为满族完全隶属于八旗制度之下,所以也自称为旗人。满族这一古老民族由于受历史原因影响,形成了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状态。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中 40%居住在辽宁省,其他散居在黑龙江、吉林、河北、内蒙古、新疆省等区以及北京、天津、沈阳、哈尔滨、长春、成都、广州等大中城市。
据 1990 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满族人口增至 9821180 人,比 1982 年满族人口增加 128.18%,仅黑龙江省满族人口就达到 1184490 人。
据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满族人口已达到 10681161 人。[5]宁古塔地区的满族有“佛满洲”、“伊彻满洲、汉军旗满洲、蒙古旗满洲和高丽旗满洲”之分。佛满洲即旧满洲,亦称陈满洲,《吉林外记》(第三卷)中指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后收服的叶赫、辉发、乌拉、哈达、虎儿哈以及后来编入满洲旗籍的“布特哈”打牲民户,编为旧八旗的满洲旗人。佛满洲中还有“贝国思”(有功名的显贵)和“打牲户”(珠申——平民)之分。伊彻满洲即新满洲,是“东北边部落来宁古塔纳贡者”,后编佐领隶旗籍者。新满洲中还包括居住在珲春以东(今俄罗斯)滨海地区的雅喇满洲。汉军旗满洲,是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时即有河北、山东、辽东等地的汉人随太祖起兵,在建立后金(大清)国时立有战功,旨尝编入旗籍,隶汉军旗,即所谓“随旗当差”。是满洲共同体的一部分成员。蒙古旗满洲,宁古塔蒙古旗满洲人多是被派到宁古塔为官者。高丽旗满洲,据民国十三年(1924 年)版《宁安县志》记载:“高丽人编入旗籍者有金、韩、李、朴等四十三姓”。现在的宁古塔地区只有伊彻满洲和佛满洲之分了。
(二) 民族语言文字
满语,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满语族满语支。远在金代女真族就参照汉字和契丹字创制了女真文。有女真大字和女真小字两种。女真大字是由阿骨打命完颜希尹所造,金太祖于一一一九年(天辅三年)颁行。女真小字由金熙宗叶鲁制成,于一一四五年(皇统五年)颁行。女真字是在变换汉字和契丹大字的基础上创制的一种方块字。但是,汉字和契丹字都是完善和比较完善的文字,它们结构严密,书写语言也很方便。而女真字则较为特殊,由于对汉字和契丹字较为机械地借鉴,使文字体制的民族语言发生了一些矛盾。随着金灭元兴,蒙古族成为东北地区的统治民族,蒙古语与女真语又同属阿尔泰语系,在女真地区两种语言并行,后来女真衰落后,借用蒙古文字,“时满洲未有文字,文移往来,必须习蒙古书,译蒙古语通之”。
16 世纪末(公元 1599 年)努尔哈赤命额尔德尼和噶盖创制满文,据《清太祖高皇帝实录》记载:将蒙古字制为国语,创立满文,颁行国中,满文传布自此始”额尔德尼和噶盖遵照努尔哈赤提出的创制满文的基本原则,仿照蒙古文字母,根据满语语言的特点,创制了没有圈点的文字,后人称之为“无圈点满文”或“老满文”。但因为“老满文”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据《满文老档》记载:“十二字头原无圈点,上下字无别,故塔、达、特、德、扎、哲、雅、叶等字不分,如同一体。书中平常语言,视其文义,尚易通晓。至于人名、地名,常致错误”后来经过巴克什达海改进满文,在借用的蒙古字母的基础上又加上了“圈”或“点”以区别原来不能区别的语音。这种新该井的满文被称为“有圈点的满文”或“新满文”。满文在我国历史上有过特殊及重要的作用,在清朝统治的近三百多年里,有一大部分的时间与世界各国交涉和国内所用的都是满文,如《中俄尼布楚条约》就是用俄文、满文、拉丁文三种语言签约生效的。
自 1644 年进关后,满族与汉族长期相处,相互学习与影响,逐渐习用汉语文,而汉语中也吸收了不少满族词汇。到解放前止,除少数地方(如黑龙江省爱辉县和富裕县间有几个村屯)还有人说满语外,其余地方的满族已不使用满语、满文,而通用汉语文。
(三) 民俗生活
宗教同风俗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清晰的反映每个民族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风俗习惯,有不少风俗习惯同宗教仪式形态发生过不同程度的联系。每个民族的社会生活,都包括衣、食、住等物质生活和节日、风俗、人生仪礼等精神生活两大方面,并形成特有的风俗习惯。无论是属于物质生活的风俗习惯还是精神生活的风俗习惯,应该说它们都是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物质生活的产物。满族自然也不例外,他们的风俗习惯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与他们的意识形态是相互影响、紧密相连的。
满族是我国仅此于汉族的第二大民族,也皇室家族,自然生活风俗习惯有自己的一套体系。首先是礼仪,满族人注重礼仪,尊重父母和长辈,“新岁卑幼见尊长,必长跪叩首,尊长者坐而受之,不为礼”。“相见惟执手,送客垂手略曲腰。如久别乍晤,彼此相抱,复执手问安”。由此可见里满族人事非常重视礼仪的,也是非常讲究的。
其次是服饰,由于满族长期居住在高寒地带,受天气和环境的影响,于是就有了他们便于生产、生活,而又富于美感的传统服饰,冬季服装多以皮毛为主。男人,由于征战、狩猎、骑马之便,喜欢穿无领、马蹄袖、四开禊的箭衣。出门会客或族中大祭,多穿青、蓝色的长袍,上套马褂或坎肩。女人。喜欢穿线条优美,尊贵大方的旗袍。出门会客,在旗袍外套上一件绣着各种图案的大坎肩。头上,男人的发式是辫子,脑门上半剃仰脸。女人发式多样,有四伞头、两把头、燕尾头等等。足下,男人平民冬天穿乌拉,贵族穿高腰布靴。女人,不缠足,穿单鼻掐脸鞋,贵族穿木底鞋又叫“花盆鞋”,鞋底中部高 3 寸左右,前后悬空。
再次是住房,满族的住房和居住习惯是由地理条件和生产、生活条件决定的。满族家里西墙上供奉老佛爷匣子,所以西炕是“佛爷炕”为尊,来客一般是不能坐西炕的,只能在南、北炕上坐。虽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居住条件和外形设计上都发生了变化,但是这些习惯和内部的设计上有的还保存着满族的特点,如:屋内南、西、北三面接绕三炕等。
满人的饮食多以食稗、粟为主“稗子贵人食也,下此皆食粟,曰:粟有力也。”满人喜欢吃粘食,因季节不同做法不同。满人辅食,春季以山野菜为主,常年吃肉,以猪肉为主,满人还有自己的满族人吃肉大典。在祭祀时,供奉食物以黄米饭和猪肉为主,这种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婚俗,满族的婚俗有着明显的民族特点,由于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情况,婚俗也发生了变异。在清代举行婚礼时有“插车”仪式。民国年间以后改为新郎带着宾相,骑着对子马,赶着轿车到女家娶亲,在丈人家住一宿。正午,院内设神桌,供奉猪“哈力巴”肘肉一方,碟一个,内摆三盅酒,尖刀一把,是敬神吃肉用的,用满语高唱“阿察布密歌”,意思就是供奉在天诸神,请天神保佑,夫妻幸福。现在城乡的满族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婚俗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丧葬习俗,满族人的丧葬习俗与汉人有着很的区别。据《旧唐书》关于满族先人靺鞨丧葬习俗的记载:死者穿地埋土,以身衬土,无棺敛之具,杀所乘马于尸前设祭。”旧时,病人垂危未辞世之前,先将祖宗板,祖宗匣“请”下来,装在干净的箱子里,放在背静处。病人去世三个月后,并将祖宗板或匣火焚,丧事之后,再择日另立祖宗板或匣。清明、阴历七月十五日、腊月除夕为祭日,尤以阴历七月十五为大祭。到民国期间,满汉丧葬已经逐渐的接近。
最后,禁忌,满族人的禁忌比较多,他们不允许亵渎他们的神灵,在祭拜神灵的时候,必须要洗手,作为萨满还要漱口;做神糕的女子必须“身子干净”(不来月经时);用来供奉祖先神灵的喜猪不能是杂毛猪,必须是黑猪。满族以西为贵,西炕是不许放任何杂物以及不能有任何不敬的行为。不许吃狗肉,戴狗皮帽子,传说,狗曾经救过他们的祖先。满族人还不允许打乌鸦,传说乌鸦也是他们的神鸟,求过他们的祖先,直到现在祭祀时还要祭祀乌鸦。

二、 满族萨满教历史概述 .......................................................................21-29
............................................................
三、 宁古塔地区满族萨满祭祖仪式概述 .........................................................29-31
注释 ..................................................................................31-35
第二章 宁古塔徐氏满族萨满祭祀仪式民族志 .........................................................35-50
一、 徐氏满族萨满祭祀仪式全过程 ................................................................36-40
.........................................................................................
二、 徐氏满族萨满祭祀仪式中的乐器 ..............................................................40-44
三、 徐氏满族萨满祭祀仪式中相关物品 .............................................................44-50
第三章 宁古塔徐氏满族萨满祭祀仪式音乐特点 ..........................................................50-55
一、 徐氏满族萨满祭祀仪式中的主体音乐内容 .......................................................50-52
..........................................................................................
二、 关于徐氏满族萨满祭祀仪式中音乐的分析 .................................................52-55
(一) 徐氏满族萨满祭祀仪式中“声”使用的分析 ..................................................52
...................................................................
注释 .............................................................................54-55
第四章 宁古塔徐氏满族萨满神迹现象及其分析 ..............................................55-60
一、 徐氏满族萨满神迹现象及其分析 ..........................................................55-56
.......................................................
二、 徐氏满族神迹的价值 ............................................56-58
三、 徐氏满族萨满神迹的意义 ....................................58-59
注释 ....................................................................59-60
第五章 宁古塔徐氏满族萨满祭祀音乐文化解释 .......................................................60-74
....................................
四、 徐氏萨满祭祖仪式中的宇宙观 ........................................................62-66
...............................
五、 徐氏萨满祭祖仪式中的灵魂观............................................................... 66-68
.......................................

结论
本论文的研究基础是民族音乐学中的仪式音乐研究。本文运用这一理论逐层深入的对徐氏满族萨满祭祀仪式音乐进行了剖析:仪式音乐田野考察民族志——音乐在仪式中的应用——音乐在仪式中的特点、作用——仪式中的音乐文化解释。本文深入所选定的地区进行实地田野考察,并运用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对所采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还了解了与调研对象有关的相关资料,通过理论联系实践,初步探究了这些音乐现象所反映出的文化局内人大脑中的思想层面及其背后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任何音乐形态与文化都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不论是宁古塔地区徐氏满族萨满祭祀仪式中哪一个仪式环节中的音乐现象,都与社会的经济生活、社会的文明程度、社会中人群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密不可分。这些因素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制约着音乐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水平,反过来,这些音乐的表现形式也反映着社会、文化和人群的状态。
本人通过此篇论文的写作,对民族音乐学仪式音乐研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如何研究满族萨满祭祀仪式音乐有了一个更清晰的理论架构,特别是对徐氏家族的神迹传说的深入分析研究中,逐渐将我们的仪式音乐研究深入到社会的本质、人的本质和音乐的本质层面。
希望通过本人对宁古塔地区徐氏满族萨满祭祀仪式音乐的研究,让更多学者关注该地区萨满文化的研究,丰富这一学科的内容,保护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