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歌德小说中的夏洛特
《少年维特的烦恼》虽然没有很长的篇幅,没有较为复杂的情节,但是它的影响力却波及世界,影响了整整一个时代,震撼了世人的心灵。本章意从文学的视角挖掘,对《少年维特的烦恼》的艺术价值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并探究了歌德对夏洛特形象的塑造。
1.1 歌德描述下的《维特》
德国伟大剧作家、诗人,约激沃尔•夫冈歌德(Johami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年),他的著名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于1774年出版(后文简称《维特》)。歌德用书信体的形式,以男主人公维特和女主人公夏洛特之间纠结的情感和维特在社会上处处受挫的经历作为主要脉络线索贯穿整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多愁善感的青年维特爱上了美丽善良的姑娘夏洛特,但不幸的是夏洛特已经有了婚约,她恪守着自己的道德和责任,一再拒绝维特的追求;维特在情感上接连受挫,转而投身工作之中,却又因不能适应官场的虚伪狡诈而接连碰壁;感情与生活上双重的打击终于将维特这位青年逼向绝路。
《少年维特的烦恼》刚一出版就引起了整个欧洲的巨大反响,整整一个时代青年的心灵都被它所震撼。它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不仅是因为著作本身悲剧性的情节,小说中还蕴藏着深刻的时代思潮和社会阶级内涵,具有极强的社会时代感。在18世纪德国腐朽的封建等级制度下,人们的思想被禁锢着,“自由”对人来说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主人公维特身上真实的体现出了封建阶级对青年人的摧残。《少年维特的烦恼》就像是一把先锋号,吹响了广大青年的心声,一时间世界各地的青年都开始纷纷效仿维特,从衣着打扮到行为举止,甚至有很多人模仿维特激进的行为去自杀?以抗议不公平的社会现状。
维特中的人物和情节是歌德根据自己的某段时间的经历,以及身边好友的遭遇而写的。小说中的男主人公维特虽不完全是歌德本人,但是其中借用了他曾经在韦茨拉尔生活的经历;结尾维特自杀的情节借用了好友耶鲁撒冷自杀身亡的不幸遭遇。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夏洛特•S是以歌德曾经心中最纯洁、美好的理想佳人夏洛特•布甫作为原型,正当年轻的歌德百无聊赖,只是在大自然和诗歌中寻觅乐趣的时候,由于一次偶然的机缘识了夏洛特。当时,夏洛特和友人到郊外散步,看见正躺在树下草地上和站在他周围朋友聊天的歌德,两个年轻人由此相识,歌德和夏洛特认识一周后,便深深迷恋上她不能自拔。十九岁的夏洛特,是个俏丽大方、温柔善良、活拨开朗的姑娘,她的母亲因病去世,家庭的重担压在了她的肩上,她要照料年迈的父亲,抚育八个年幼的弟弟妹妹,做他们的“好妈妈”。这个家在夏洛特的料理下显得井井有条,温馨和睦。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洛特对弟弟妹妹疼爱有加将他们照顾的无微不至,孩子们更将姐姐当做自己的母亲,充满依赖和喜爱,这样的情境谁能不为之动容呢?总之,歌德的心立刻被这位美丽的姑娘虏获了。这里要补充说明的是,歌德年少时曾经热恋着她,为她烦恼、为她痛苦,直到年老仍不能忘怀。
1.2 “维特”的悲剧
维特的悲剧并不单纯是特定的一个人、一件事,他的命运代表了这个时代的一群人,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显著特征。小说中有两条主线,一是维特的工作生活,二是维特的情感生活。维特的死并不是偶然的,是在外部社会压力以及内心情感的压抑中逐渐产生的一种极端想法,那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场悲剧产生的原因。
首先,病态的爱情心理。夏洛特已经订婚,并且决定按照母亲的遗愿和阿尔伯特完婚,维特知道她已经有未婚夫,可还是希望能够得到她的爱。夏洛特和阿尔伯特结婚了,维特唯一的精神依托也离他而去,他不愿承认这样的现实,再次向夏洛特大胆表白,人就是这样,希望越是不能实现,追求的也越加强烈、执勘。夏洛特内心有所动摇,但还是再一次拒绝了维特。维特决定为了夏洛特离开这里,可是又不忍和她分开,这样的矛盾的心里让维特痛不欲生,甚至常常想到死。圣诞夜的前夕,维特按照约定再次来到夏洛特面前,他们一同回忆往事、诵读古诗,两个年轻人终于冲破了理智的界线,紧紧相拥在一起,当夏洛特从昏乱的神智中恢复过来时,“心里又怕又乱,又爱又怒”她对维特说:“这是最后一次!维特!您不要再见我了!”这句话对维特来说是致命的打击,维特最终自杀狗情。不难看出,对夏洛特爱情的失败,是导致维特内心感伤并对世界产生厌恶情绪的主要原因。
其次,多愁善感的性格。维特是一个热爱大自然、向往自由的青年,他就像《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有着对月长叹、对花落泪的多愁善感的性格。他的情感过于敏感而性格又过于脆弱,很容易感伤,哪怕遭到一点打击就会十分痛苦,在重重打击之下,唯有用极端的方式来求得解脱。当时那个年代,感伤主义?是“时代病”,那时的轻年人不能容忍受到他人的支配、束缚的状况,他们向往自由,但是面对现实社会中极其强大的封建势力,在实际行动上他们又显得又十分的无力。
最后,资产阶级虚伪的等级制,这是悲剧产生的外部原因。曾试图通过参加社会工作来摆脱心灵创伤的维特万万没有想到,当他准备全心投入工作大干一场时,却发现自己身边处处都是繁文礼节,周围的同事个个都虚伪狡诈、因循守旧,大家都在追逐利益和地位,毫无真情实感,就连仅有一点“门第之姻”的关系,却一贫如洗的老太太也对维特极为鄙视。虽说初生牛接不怕虎,但是在这样压抑的环境,还是让向往自由的维特喘不过气来,并对自己的未来失去信心。此时他又幵始疯狂的思念起夏洛特,他控制不了自己的感情,于是又回到了夏洛特身边,再次卷入与夏洛特的爱情纠葛之中不能自拔。
同时可以看出小说虽写的是维特的烦恼,维特的悲剧,但其中却包含了另一个人的悲剧,那就是夏洛特的悲剧。在维特伤心痛苦之时,夏洛特的内心也承受着无比痛苦的煎熬。而这一切苦果的成因正是时代所致。
1.3 歌德描述下的夏洛特
小说中的另一个重要的角色就是女主人公夏洛特。夏洛特不仅美丽善良更具有伟大的母爱。她贤良淑德善于操持家务,在母亲去世后不仅独自照顾弟弟妹妹和年迈的父亲,就连家里上上下下繁琐的家务也独自承担。夏洛特绝对是一个人见人爱的贤妻良母。这是歌德关于夏洛特形象塑造的一段话:“开始写这个作品时我就想到,一个美术家有许多机会从很多美女中汲取精华来塑造一个维纳斯女神,我因此自端,也把许多美丽女郎的容貌与个性糅合成了书中的女主人公夏洛特,不过最主要的漂亮之处却是取自我最喜爱的女孩。好探个中究竟的读者因而可发现于重重女性的相似之处,大家闺秀中也觉得自己是个中人。这样好几个自以为是的夏洛特的人使我烦闷不已,因为谁都想知道真正的个中人是谁。
我们很容易看出夏洛特的形象萌生于歌德“曾经喜欢过的一个女孩”也就是他的初恋,在品质方面歌德将自己妻子的良好品德注入其中。夏洛特在生活上没有过多的激情,但是没有人不喜欢她、不欣赏她,她的丈夫认为和她在一起,会有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她的家人在她的照料下生活的舒适开心。夏洛特平凡但却耀燈生辉,很多人视夏洛特为一座迷团,以至于用过各种手段去拼凑出她真实的样子,甚至当时有好多女性试图从衣着打扮、行为举止去模仿她,但是“夏洛特”这个完美的形象从来没有被超越过。可见,歌德对女性的审美标准和现代人都是一样的,对于女性而言涂有外表不一定就是美丽的,品德好、内心善良才算得上是最美的。
第2章 马斯内歌剧中的夏洛特 ...............................................................................17-25
2.1 历史溯源 ...............................................................................17-18
2.2 朱利·埃米尔·马斯内 ...............................................................................18-19
2.3 歌剧《维特》的创作............................................................................... 19-22
...............................................................................
2.4 夏洛特形象分析 ...............................................................................22-25
2.4.1 夏洛特形象的音乐定位............................................................................... 22-23
2.4.2 夏洛特的内心解读 ...............................................................................23-25
第3章 咏叹调中的夏洛特 ...............................................................................25-45
3.1 《信之歌》 ...............................................................................25-33
3.1.1 咏叹调表达的主题 ...............................................................................25-26
3.1.2 咏叹调《信之歌》架构 ...............................................................................26-33
3.2 《让眼泪完全流尽》 ...............................................................................33-37
3.2.1 咏叹调表达的主题 ...............................................................................33-34
3.2.2 咏叹调《让眼泪完全流尽》架构 ..........................................................................34-37
3.3 《啊!我的勇气抛弃了我》 ...............................................................................37-42
3.3.1 咏叹调表达的主题 ...............................................................................37-38
3.3.2 咏叹调《啊!我的勇气抛弃了我》架构 .............................................................38-42
3.4 三首咏叹调勾勒出的夏洛特 ...............................................................................42-45
...............................................................................
第4章 版本比较中的夏洛特 ...............................................................................45-51
4.1 不同歌唱家演绎的夏洛特 ...............................................................................45-48
4.1.1 布里吉特·法斯宾德演绎的夏洛特 ..........................................................................45-47
4.1.2 艾琳娜·葛兰莎演绎的夏洛特 ........................................................................47-48
4.2 通过《维特》所想到的 ...............................................................................48-51
结语
法国浪漫主义时期的歌剧十分鼎盛,学者们对法国作曲家以及歌剧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因此对这一部分来说前人已经为我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前人的研究多集中在比才、古诺、德彪西等作品。目前对于马斯内的相关研究不是很多,对于他歌剧的研究也多集中在《玛侬》、《泰伊斯》上,《维特》的研究不多见且视角多从男主人公维特出发。本论文通过对歌剧《维特》中夏洛特的音乐形象及演唱分析,从女主人公夏洛特的视角出发,对歌德、马斯内对《维特》这部歌剧的创作以及对女主角夏洛特的形象塑造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女主角有代表性的三首咏叹调做了较为细致的解析;对曾经上演过的经典版本进行了比对。通过对夏洛特进行多角度的分析,也让我们对《维特》这部作品有了更为透彻的了解,同时也更深层次的探究了马斯内不为人知的一面。
马斯内的歌剧《维特》有着十分高的艺术价值。首先,马斯内用音乐的语言将歌德文学名作刻画的淋漓尽致,将视觉语言的文学文本凝炼出听觉与视觉合一的音乐形式呈献给观众,《维特》本身具有十分高的影响力和吸引人的内容,这也使歌剧的内涵大大提升,对剧中人物内心的刻画,马斯内更是用独有的创作手法将其刻画的惟妙惟肖,因此具有相当高的造诣和艺术价值;第二,古往今来最打动人的莫过于感情,感情有很多种,亲情、爱情、朋友之情、兄弟之情等等,感情也分苦涩与甜蜜,而马斯内抓住了人类多样性情感中苦情的一面,选取了小说中夏洛特与维特纠结的情感这一主线进行创作,显然很具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