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好生活”及其哲学阐释维度
(一)“美好生活”的提出及其多维阐释
“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奋斗目标,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美好生活”的提出基于何种社会发展背景?这一价值理想提出后学界有怎样的阐释?这是对“美好生活”进行哲学研究前需要先进行总结和梳理的前提性问题。
1.“美好生活”的提出
2012 年 11 月,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谈道“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①。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同时,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 0 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要以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发展的根本目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提及人民对生活质量的变革期望不仅是一种基础性的、兜底性的变革,更是一种整体性的、超越性的生活质量的改变。通过党的全会报告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可以看出,既立足个体又落实整体,既引领中国又链接世界的时代价值公约数:“美好生活”,已形成层次分明、意蕴深刻的价值体系;引领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哲学意义。
从“美好生活”价值发展现实化的过程来看,“美好生活”的提出内涵着历史逻辑、现实逻辑与理论逻辑
(1)“美好生活”提出的历史逻辑
1949 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终于重新站了起来。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面对百废待兴的国民景象,积极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积极关注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利益,确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中国人民再次切身感受到作为国家主人的尊严感和自豪感。“人民”一词本身具有政治性,我党将人民第一性作为执政工作的第一要义,从根本上讲是一种自觉地将政党与人民休戚与共、互为依靠。只有将执政的愿景与人民的需求关联在一起,政党的执政成果才会存在受众群体,政党与人民才能形成统一的共同体。因而,以人民的生活愿景作为我党的执政目标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换句话说,“美好生活”只有是人民的“美好生活”时才是“美好生活”,人民也只有拥有“美好生活”才是人民。
............................
(二)“美好生活”的哲学阐释维度
理解哲学对现实内容的阐述,最关键的根本是把握最普遍一般的哲学概念。哲学表征的时代价值与意义是超越其余社会科学提供的参照发展尺度,构建最根本的发展任务。这是由哲学阐释的特点及意义所决定的;作为哲学概念的“美好生活”同样如此。
1.哲学阐释及其特点与意义
哲学是一门探索种种事物本质规律的学科,以前提性的反思揭示事物的本质,是“元理论”的学科。前提性的反思一方面是在反思概念的实然,一方面是在反思概念的应然;在哲学的反思研究中,概念的实然和应然均是普遍一般的,不存在某种限制条件的,这决定了哲学不同于其他社会科学的存在意义。在近代哲学看来,概念和概念对象的存在依靠纯粹思维把握即哲学能动性的体现。哲学能动性的发现和论证决定了哲学不是简单的形式逻辑,而是渗透在经验中的“存在”。对概念对象的把握要求哲学对概念进行思维的一般考察,亦包括对思维的思维考察;哲学家们把握的视角不同,对考察的理解不同,也就衍生出了不同的“存在”的理解,也相应的提出了不同的哲学概念,但归根到底哲学家们总是在表述着他们对共同“存在”的理解;这些理解通通不是对概念对象进行条件性描述,“不是作为概念对象的‘在者’,而是作为超验对象的‘在’”①。简单来说,“在者”是在“表征”普遍一般的“在”,即把握最普遍最一般的概念。单纯的表述或表达并不是哲学分析研究问题的关键所在,哲学研究问题的关键是“表征”最普遍一般的概念②,这是哲学到今天一直持有的特色。黑格尔以绝对精神的运动描述思想把握到的时代,这是在表述他对时代的理解,而此时的哲学则在表征人类自我意识正受抽象的统治,黑格尔是在以自己的视角出发,作出了对人的自我意识的分析和判断;在黑格尔同时期的哲学家也都在围绕着这一点作出了或多或少的分析与判断。马克思认识到哲学研究的普遍性与一般性,马克思提出“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即无论哲学家从何种角度出发作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都是在哲学时代主题的框架下为哲学主题提供充实的准备和坚实的基础。从哲学史中可以看出,哲学最初是以研究世界本原出现的,个人直面世界,研究世界以及世界中事物与事物之间的一般关系;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出现并不单是派别的冲突,而是在厘清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概念;现代哲学中,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冲突、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冲突等多种现代冲突则从多面分析、探讨、提炼着人的自我意识。可以说,近代以来的哲学史是“人类在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到消解人在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再到消解人在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的过程”③,即表征人的发展概念。
..................................
二、从马克思社会价值理想看“美好生活”
(一)马克思的社会价值理想
在哲学阐释的意义上讲,对人的发展的把握都表现为对社会价值理想的表达。马克思超越以往哲学家提出了终极性的社会价值理想即共产主义,并指明了人的发展方向即自由全面的发展。这为把握“美好生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西方哲学史中的社会价值理想及其问题
人存在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社会的有限性,只要人类存在一天,超越当下的实践就一刻也不能停止。社会理想是人对未来社会的构想性的描述,包括对生活图景、政治制度、文明样式和价值追求的描述。其中,价值追求是社会理想最核心的问题,每一种社会理想都追寻人更高层次的发展,不同时代的人的更高层次的发展追求代表不同时代社会理想的价值追求。社会价值理想是社会理想在价值维度上的追求,决定了不同社会理想的走向,也左右了不同的人的发展理念。
柏拉图是最早在社会理想中涉及人的发展的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善”是最高的理念,是一切事物共同追求的最高目标。《理想国》中推崇“善”的哲学家成为国王,因为“善”的哲学家具有最全面、最系统的知识;理想国国民应根据自己的天性选择自己擅长的工作,从而创造最大的价值;只有这样,正义之邦才得以建立,国家才能安宁,民众才能幸福,人类才能免于灾难。但森严分工的理想国似乎与人的发展相悖。的确,理想国的理论是牺牲被统治阶级利益的,是不符合全体人民利益的国家理想。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表现出其对专制的留恋,并未将“善”的培养即人的发展落到每一个国民当中。人的发展仅以特权的形式赋予统治者,是片面的,是仅统治阶级的全面发展。但理想国仍是最早地启及人全面发展的社会理想,仍是最早地以未来社会引导人类朝着合乎人性发展需要的方向前进的社会理想,这种社会理想凸显了将某种存在者定义为人发展根据的思想内核,奠定了最早的社会理想的价值方向。
马克思主义硕士论文参考
(二)哲学视域中的共产主义与“美好生活”
新时代“美好生活”与共产主义是人们普遍认同的社会价值理想。关于两者的关系,学界主要存在着两种观念:在积极的意义上,认为共产主义是更美好的“美好生活”,即把共产主义当作“美好生活”的远景加以理解;在消极的意义上,则把“美好生活”等同于共产主义;前者悬置了共产主义,后者模糊了共产主义和“美好生活”的区别,均是简单化理解的结果。
1.“美好生活”对共产主义价值理想的继承与发展
(1)事实性意向与价值性意向
社会理想是“未来应是什么样”的概括描述,“美好生活”与共产主义都是对未来生活的设想,设想本身来自人们的意向性思考。在社会理想中,主要存在两种维度的意向关系,即事实性意向和价值性意向。事实性意向即对“未来应是什么样”的“样”的设想,价值性意向则是对“未来应是什么样”的“应”的规定①。事实是一种认知性描述,事实性意向是人们对某种存在事物存在着意愿性的向往;价值是应然性的描述,是基于人的需要的一种诉求,当人们对某种事物的价值意义表现出意愿时,则为价值性意向。一般意义上,人们认为价值不能脱离事实而存在。在社会理想中,由于时间的关系,价值和事实往往不能统一,当价值与事实相统一时,社会理想以事实性意向为主导,当价值超越事实时,社会理想是以价值性意向为主导,因而,在时间序列上,存在着事实性意向为导向的近期社会理想和以价值性意向为导向的远期社会理想。
马克思主义硕士论文怎么写
..........................
三、“美好生活”的实践特质与哲学意义 ............................ 33
(一)“美好生活”的实践特质 ............................................ 33
(二)“美好生活”的哲学意义 ................................ 37
结语 .......................... 40
三、“美好生活”的实践特质与哲学意义
(一)“美好生活”的实践特质
“十三五”期间,中国共产党交出了举世瞩目的脱贫攻坚成果,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愈发丰富,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得到大幅增强。“十四五”《建议》中明确指出要在十四五期间取得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更为实质性的进展,要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对于即将步入“十四五”发展时期的中国,把握“美好生活”的实践向度及实践逻辑是非常重要的。
1.“美好生活”的实践向度
历史唯物主义启示我们,“美好生活”既“蕴含批判超验、虚构的感性现实性思维,又包含了从合理的主体价值去理解和变革现实的维度,且倡导以主体的、创造性的实践生成未来生活的向度”①。实践一定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②,一定是“按照事物的真实面目及其产生情况来理解事物”③。作为改造现实的活动的“美好生活”是事实性意向和价值性意向的统一,具有客观的现实性,其实践是从感性深入而展开的现实批判和现实改造。“美好生活”本就是由人民的诉求和中国的现状产生的价值导向而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过去“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④。“十四五”《建议》中同样明确指出“美好生活”的实践发展首要的是回应人民群众的诉求和期盼,以满足人的“美好生活”需要为首要目的,坚持深化改革、优化经济,统筹推进社会发展,坚持新发展理念,使民生福祉建设达到新的水平,使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奋斗成为全党的自觉追求。
除了从国家主体发展的“美好生活”以外,中国共产党对“美好生活”的实践已完全扩展到民主、文化、教育、医疗、生态等软建设、软发展领域。为解决人民群众多样的软需求,在民主方面,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面深化体制改革,如在十九大期间增设党代表通道,两会期间增设代表通道和委员通道,利用大数据广泛收集人民群众意见,以最适合的交流方式和人民群众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在文化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话中提及:文艺工作一定要把握人民的文化需求,一定要搞符合人民群众需求的高质量作品,广大文艺工作者一方面要向人民群众学习,一方面要肩负起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期待的重担。在教育问题上,国家二胎政策开放以来,幼托机构的需求大幅增加,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幼童的教育及健康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教育是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把人民群众的教育问题放在首位。在医疗问题上,医保和地方财政双向兜底,最大程度的确保人民群众“有病敢看”,全力加快健康中国的建设。在生态问题上,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已经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规划,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①,要矢志不渝的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面推进绿色生活,提高生活品质。
............................
结语
新时代、新发展、新理念。经过中国共产党的不懈努力,中国发展取得突出成就,并已全面开启十四五建设华章。被人民把握到的“美好生活”看似寻常,实则与特定现实生活水平相关联,具有改变人的现实生活条件的意义,是当下研究的热点所在。作为表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终极性价值的“美好生活”,其是价值性意向和事实性意向、社会实体形态和社会价值形态的动态统一。从终极性价值来讲,“美好生活”是在“共产主义”的价值框架内反思、把握、发展中国社会,以适用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式统摄自身与现实的关系,揭示的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下人的发展价值和人的发展旨向。概括来讲,“美好生活”是通过对现实生活过程和人的发展目的的评价,确定合乎人性发展的理性标准,并依据这个理性标准作出对人的发展有益的、合乎人的发展规律的选择,从而在实践中作出恰当的人的发展安排。可以说,“美好生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交出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时代答卷,是实现共产主义不可或缺的一环。
未来,随着对“美好生活”研究深入,随着中国的发展以及时代的变迁,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会赋予“美好生活”更加具体、更加细化的价值旨趣,同时也会对“美好生活”的实现做出更加明确、更加规范的科学部署。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必将会随着历史的车轮而逐渐丰富充实起来。“美好生活”会出现新的维度发展、新的理论内涵、新的时代意义,但“美好生活”的终极价值不会变,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谋发展的初心不会变,中国人民愈发接近“美好生活”的趋势不会变。
今年,我们打赢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攻坚战,消除了绝对贫困,我们已朝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未来,我们的祖国会更加强大,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