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民生政治法治化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4031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缘由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类的发展史从战争时代逐步迈入了和平年代。虽然局部地区仍然有地区性的动荡和冲突,但是世界的整体形势是和平安定的,这为世界各国的经济社会和民生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十九世纪下半叶世界各国都开始大力发展本国的经济,加大贸易进出口,加强对其他国家的交流,北美、欧洲及亚洲部分国家一跃成为现代化的经济强国。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经济发展仍然是每个国家的最重要的任务,但是我们能明显感受到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民生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基本生活保障不断的得到满足,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的得到提高,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井然有序,这无疑是各国重视民生、发展民生和保障民生的理想成果。民生问题无国界,在现代社会,民生问题依旧是各国治国理政的主要问题之一,关注民生发展在世界上都是具有普遍性的。近些年来,民生问题依旧是各国执政者都特别重视的一个问题,因为民生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民以食为天,得民心者得天下。民生问题自古以来就是统治者稳固统治根基的关键。特别是对一个人口大国来讲,民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就更为棘手,所以历朝历代治国理政不得不把民生的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①“得民心者得天下”、“一切为了群众,一切要依靠群众,我们要从群众中来还要到群众中去。”从这足以见得民心对于治国者来说是何等的重要。当今社会怎样才能牢牢抓住民心?无非是解决老百姓最关心的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而这就是最基本的民生。民生大意是指老百姓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民生政治的发展可谓涉及到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后的民生问题会随着更多社会问题的产生而更加复杂,如何保障和改善我国民生政治的稳健发展,这是一个深刻而又棘手的问题。所以,研究中国民生政治的发展方向,解决产生的新民生问题显得尤为必要。

....

二、文献综述

关于中国特色民生政治法治化的研究,国内不乏有较多的与民生政治相关的研究资料和书籍,参考价值较高。相对于国外研究我国民生政治尤其是民生政治法治化的科研文献资料比较少,而且大多数是从经济学或者某个民生方面的现状角度看待民生政治的成效,并没有具体的民生政治法治化相关的研究成果,所以参考具有一定的狭隘性。截止 2016 年 12 月底,在中国知网上以“民生”、“民生政治”、“民政政治法治化”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的国外关于中国特色民生政治法治化研究相关的期刊论文和著作有分别为 1185、944、27 篇(部)。同样的方式检索国内关于中国特色民生政治法治化研究的相关著作和论文是比较丰富的,分别为 6855、2637、65 篇(部)。详见如下列表:此外,还有与中国特色民生政治法治化相关的国家政策法规,进一步丰富了民生政治法治化的理论成果。但是鲜有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研究中国特色民生政治法治化研究这一论题,这一研究领域值得拓展和挖掘,所以这就为我论文的写作提供了空间。国内研究民生问题的论文总计 65346 篇,专著 1246 部,相关民生的政策法规及评论性文章若干。其中以民生政治法治化研究,相关度较高的有王新生所著的关于中国特色民主政治法治化的研究、孙学玉著的中国民生问题研究、潘永康关于《中国民生的结构性矛盾研究》、李小宁先生写的民生论等。具有较高影响因子的期刊论文有韩喜平,孙贺的《中国特色民生法治化的建构逻辑与路径》、黄晓群的《民生视角下的法治建设》、胡适兰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生发展状况及改进对策》、李荣、张芸的《民生保障需要借力法治》等等。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我就只选取一些影响力比较大的,与我的研究内容相关的重要文献来叙述。对于民生及相关问题进行多维研究的主要有:李小宁先生所著《民生论》对民生概念理论及历史性进行研究,这本书里首先从什么是民生这个基本理论说起,然后介绍了从中国古代到现代,从国内到国外的民生思想与实践。此外,书中还对我国民生现状,面临的诸多民生问题进行了列举,比如在教育方面、就业保障方面、医疗卫生方面等等。高连奎所著的《中国人的民生》一书中“关注百姓最关心的话题,揭示民生和经济发展之间本质的联系与区别。书中借鉴其他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描绘了财富的分配更加均衡、民众生活安逸的民生社会的蓝图,初探解决当下存在民生问题的方案。”①李江凌所著的《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思想与实践》中,“通过回顾世界上主要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解决和发展民生的过程以经历,并总结有用的现实经验;此外还采用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和立场、观点,并提出解决当下中国民生问题的可行方案。”

....

第二章 中国特色民生政治法治化的生成逻辑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虽然没有直接对民生政治法治化这个概念的描述,但是马克思主义思想里无处不体现出用好的制度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幸福这个美好愿望。以对“人”的关怀为出发点,马克思主义主义经典作家构造的是从人民生计为基础,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标,构建为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的的理论大厦。中国特色民生政治法治化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重视民生、发展民生、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的系统的经验总结,是在长期的历史斗争和革命实践经验以及社会主义民生事业的建设中总结出来的。本文认为,中国特色民生政治法治化思想渊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各项土地政策的实施;奠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期,起步于在改革开放初期对民生政治理论和实践的探索。法治为民生政治的发展提供了系统的、制度化、稳定的发展环境,民生政治的发展有了法治的保障而愈加自信。“法治思维从整合价值认同、提供实践指导两方面对中国特色民生政治法治化建设都有着深刻的意义,而在其统摄下的民生政治法治化建设的发展进路,呈现出综合性和全局性的新面貌。”①在努力建设法治社会和实现法治国家的号召下,法治思维模式下发展中国特色民生政治不仅是弘扬依法治国的体现,也是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法治体系,把我国建设成为法治化国家的要求。

一、民生政治法治化的内涵特征

一位哲人说过说,人民的幸福就是最高的法律。中国特色民生政治发展的归宿就是走法治化道路,这是民生政治得以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法治能够为民生提供一种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和可持续性的保障,但是中国特色民生政治法治化的前提是民生政治法制化的完善和成熟。因此,法制化是法治化实现的必要准备。由民生衍生到民生政治法治化,中国特色民生政治法治化内涵丰富,特征显现。民生政治是增加政治合法性资源的长效机制,民生政治法治化是建设中国特色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在民生政治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争取实现法治化框架下的民生政治的稳步发展,为早日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美丽中国梦打下基础。

....

二、民生政治法治化的思想来源

思想的长河源远流长,奔流不息,永无止境。自从人类文明诞生以来,很多古文明和古文化以不同的方式被记录下来,成了我们考究和探索先人文明的重要史料。思想不同于物质或者文化,它是不断更迭和演进而来的,是一种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没有说哪种思想是独立发展的或者是断断续续的,这是思想发展的轨迹,也是思想的特性所在。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古今中外,历朝历代统治者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无不重视百姓的生计,民生的发展。从国家的层面关注民生和发展民生,促成了民生政治的产生和发展;从制度层面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促成了民生政治法制化的形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从传统的法律意识向现代法律意识转变,也就是说从法制向法治转变。这种转变不仅是人们法律思想意识的转变,更是法制深入人心的体现。民生政治法治化思想萌生久远且来源广泛,由法制保障演化成法治保障,是一种社会的进步,更是人类思想文明的进步。西方国家的民生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的学说。后来在宗教盛行的时代,慈善济贫思想被赋予宗教色彩,产生了宗教的普世价值观——慈善、博爱、追求幸福。最好的例证就是基督教的教义包含自由、平等互助,追求幸福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集中体现,是为资产阶级经济和社会服务的文化运动。文艺复兴运动不仅抨击了封建神学,打破了天主教神学的牢笼,而且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文艺复兴发扬的以人为核心的人文主义精神,对于“人”主体的突出以及把人从封建神学的束缚中解放来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与此同时,人的解放必将为人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也为民生政治法治化的形成开辟道路。近代西方国家受自由主义的影响较大,民生思想也渗透着自由主义的因素。“主张个人在自由竞争中寻求自己的福利,提倡个人在谋取个人利益方面的主动精神,强调社会福利的增进有赖于自由竞争和财富积累的推动,反对国家干预下的福利资源分配。”这是 19 世纪中叶之前西方社会民生思想的集中体现。现代西方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着手开始福利国家建设,其中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欧和北欧国家的福利改革最为成功,基本上建立了福利型的社会,实施的福利制度和福利措施相比其他国家来说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

第三章 中国特色民生政治法治化的历史演进 ..........22

一、民生政治法治化的起步(1979-1997) .....22

(一)重心转移:从斗争政治转向民生政治......23

(二)政策法规保障民生政治发展.......23

二、民生政治法治化的发展(1997-2006) .....24

三、民生政治法治化的深化(2006-至今) .....25

(一)民生法治建设成绩斐然....26

(二)法制改革促进法治进程....26

第四章 中国特色民生政治法治化的制约因素 ..........28

一、民生政治法制化未完成 ....28

(一)立法前瞻性不够高 .......28

(二)法制化体系需健全 .......29

二、民生政治实施机制不畅 ....30

(一)社会资源配置不协调......30

(二)公共服务不均衡 .........31

三、民生政治法治化意识淡薄 .........31

(一)政治参与度待提高 .......32

(二)法律意识待加强 .........33

四、民生政治法治化力度不够 .........33

第五章 中国特色民生政治法治化的路径选择 ..........36

一、加快民生政治的法制化进程 .......36

(一)加快民生保障的立法进度.........36

(二)建立民生保障法律体系....37

二、健全和完善民生政治制度 .........38

(一)优化民生资源配置 .......38

(二)公共服务均等化 .........39

三、普及公众法治意识 ........39

(一)加大法治教育力度 .......40

(二)培养法治民生观念 .......41

四、提升民生政治法治效力 ....41

第五章 中国特色民生政治法治化的路径选择

实现中国特色民生政治的发展,彰显民生主义情怀,加快民生政治法治化的进程,在路径的选择上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到民生政治以民为重,为民而治。路径选择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是处理民生问题成败的关键。“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以民生为宗旨,正确评价并全面继承和发展新三民主义,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功利主义的畅行,民生问题又作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被提了出来。”①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大背景下,解决民生政治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不仅需要普及公众法治教育,培养法治意识,其次还要建立健全民生政治法制体系,完善民生政治制度。“每年的两会是民生话题集中的平台,近年来几项重大的民生政策都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得到热议并最终通过。”②科学有效的选择民生政治法治化实现路径,对于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实现中国特色民生政治的法治化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一、加快民生政治的法制化进程

实现法治化的前提是要有法可依,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立法进度是中国特色民生政治法治化的前提条件,建立民生保障法制体系是实现中国特色民生政治法治化的必要准备,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民生政治是法治化的最终目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成为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共识。“在一些民生政治领域,比如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方面,市场大多是失灵的,需要由国家来宏观调控,政府提供保障和供给,而法律则是保障公民权益最根本、最有效的手段。”③法治是一切政治制度发展的精髓,是民生政治发展的归宿。民生政治保障的立法是丰富民生法律,健全法制体系的重要举措,是“民生型”法制实现的基础。加快民生政治法制化进程是实现中国特色民生政治法治化的第一要义,是弘扬依法治国理念的重要措施。因此如何加快民生政治的法制化进程,就是要尽快建立民生政治法制体系,保障民生立法的进度,争取早日实现民生政治体系从法律和制度的二维层面向国家、社会和个人的三维层面的转变。民生关乎老百姓的起居生活,建立民生法制体系是保障民生的首要任务,而法制体系的建立需要政府的主导和参与,因此创建服务型、民生型政府是新一轮政府改革的重中之重。

........

结语

立国之道,惟在富民。发展民生、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是新时期为人民服务的主旋律。发展中国特色民生政治法治化是构建中国特色民生政治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民生政治法治化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发展中国特色民生政治,要继续加强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努力建设民生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创新型政府和法治型政府,把民生事业放在政府工作的首位,夯实民生基础,促进民生政治的发展。中国特色民生政治法治化,需要一个适合发展的环境,这个环境就是法治社会。衡量一个社会的法治发展程度,主要看它具备的法治效力如何。“一个社会形态,只有这个社会形态中的法兼具了事实效力、逻辑效力、伦理效力和心理效力的前提下,这个社会形态的法治才会是完全的法治,成熟的法治。”①法治效力决定着法治化实现的进度,早日实现中国特色民生政治法治化,必须要巩固民生法治的效力。因此,要始终不渝的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法治化道路,千方百计的提高民生的法治效力,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样才能实现民生政治的法治化。民生旺,则国强。“十三五”规划建议的提出,未来五年我国的民生政治发展规划已经被勾勒出来了,“十三五”规划把关乎人民的生计放置于规划蓝图的中心位置,唱响了将来五年注重民生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时代最强音。放眼未来五年的民生建设内容,脱贫攻坚工程依然艰巨,就业创业形式依然严峻,公共服务供给俨然紧张,教育失衡问题依然突出,建立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依然有必要,推进中国特色民生政治法治化进程仍旧不能放缓 这些实打实的民生问题,都需要得到解决。在激烈的社会变革浪潮中,面对民生政治法治化建设过程中持续不断的挑战和考验,我们必须树立信心、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用攻坚克难的勇气和众志成城的决心,实干苦干、艰苦奋斗,推动民生政治法治建设稳步前进,让十四亿人民共享中国特色民生发展成果。惟坚韧者始能遂其志。坚定不移的发展经济建设是实现中国特色民生政治法治化的关键。新时期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带动之下,要发扬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精神,把民生政治的法治化发展提升到另一个高度。

..........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