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研究生开题报告:晚清货币政策思想研究(1840-1911)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4039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博士研究生开题报告:晚清货币政策思想研究(1840-1911)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的货币政策思想和实践,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管子的轻重理论、西汉桑弘羊的平准制度、宋代的称提之术等,都论述了如何调控货币数量以稳定物价。但在晚清以前,中国处于闭关锁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状态中,重农思想在绝大部分时间占据上锋,对货币和货币管理的思想并不重视。晚清以降,中国社会开始了急剧的动荡和变革,内外各种矛盾和冲突不断爆发。这些矛盾和冲突一方面引起政治、经济的动荡和金融领域的混乱,另一方面也激起文人学士从思想理论上谋求救亡图存的方法和主张,从而开创了思想文化领域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新时期。其主题之一就是如何管理货币以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由此推动了货币政策实践的发展与理论的不断创新。关注和研究中国货币政策思想的发展过程及其相关问题是研究中国金融的必须,它是开启我们认识中国金融历史的另一扇大门的钥匙,也为我们今天的货币政策思想和理论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因而对晚清货币政策思想进行总结和分析,无疑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货币政策的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案

五、预计研究难点和可创新之处

六、主要参考文献


(一)史料(按出版时间为序):

[1]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编.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第一辑[M],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

[2]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编.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一辑、1991年第二辑.

[3]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4]郑观应.盛世危言--银行上[M].吉林: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1:154-155.

[5]清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8.

[6]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二)著作

[1][美]小罗伯特.B.埃克伦德、罗伯特.F.赫伯特著,张凤林译.经济理论和方法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

[2]叶世昌著.鸦片战争前后我国的货币学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

[3]叶世昌,李宝金,钟祥财著.中国货币理论史[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4]张家骧.中国货币思想史[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

[5]姚遂.中国金融思想史[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3.

[6]曾康霖、刘锡良、缪明杨.百年中国金融思想学说史[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

[7]石毓符.中国货币金融史略[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

[8]盛慕杰,于滔.中国近代金融史[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85.

[9]叶世昌、潘连贵.中国古近代金融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10]戴建兵,陈晓荣.中国货币金融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

[11]姚 遂.中国金融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2]李飞、赵海宽、许树信、洪葭管.中国金融通史(卷一至卷六) [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2008.

[13]唐庆增.中国经济思想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4]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简编[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9.

[15]赵靖.中国经济思想史述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6]叶世昌.中国经济思想简史(上、中、下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1983、1980 .

[17]叶世昌、施正康.中国近代市场经济思想[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18]陈勇勤.中国经济思想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

[19]林满红著,詹庆华、林满红等译.银线—19世纪的世界与中国[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20杨端六.清代货币金融史稿[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21]程霖. 中国近代银行制度建设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22]蒋廷黻撰,沈渭滨导读.中国近代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23]吴小甫.中国货币问题论丛[C]. 上海:光明书局, 1936.

[24]叶世昌.中国学术名著提要(经济卷)[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4.

[25]余捷琼.中国的新货币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

[26]崔晓岑.中央银行论[M].商务印书馆,1935.

[27]马寅初.中华银行论[M].商务印书馆,1929.

[28]陈行.中央银行概论[M].上海:上海银行通讯出版社,1948.

[29]郑江南.我国通货管理政策之检讨[M].国魂书店,1938.

[30]戴相龙、黄达.中华金融辞库[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

[31]黄达.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32]王广谦.20世纪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研究:进展与述评[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33]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4]彭信威.中国货币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

[35]陈锋.清代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36]赵丰田.晚清五十年经济思想史[M].北京:哈佛燕京学社,1939.

[37]王宏斌.晚清货币比价研究[M].开封: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

[38]陈绍武.货币学[M].上海: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发行,1947.

[39]King, Frank H.H. Money and Monetary Policy in China,1845-1895.Cambridge,Mass.:East Asian Research Center,Harvard University ,1965.

(三)论文、学位论文(按文中引用顺序)

[1]朱华雄,李俊.民国时期金融思想发展中的三大流派和三大主题[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7,01.

[2]张亚光.民国金融思想的发展轨迹——对1910-1949年金融出版物的统计分析[J].经济科学,2008,08:114-125.

[3]万志英(美)著,王文成译. 11-18世纪中国的货币政策[J].思想战线, 2012,6: 74.

[4]钱俊瑞.中国跌进英镑集团之后:中美白银协定透视[J].世界知识,1936,2: 7-9.

[5]丁永青. 晚清道咸政局与齐寯藻相业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05.

[6]李昌宝.中国近代中央银行思想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7.

[7]王宏斌.林则徐关于“银贵钱贱”的认识与困惑[J].史学月刊,2006,09:35-41.

[8]黄长义.论鸦片战争前后的货币研究热潮[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1卷,2001,第4期:60-64.

[9]程霖.盛宣怀兴办银行思想评述[J].宁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 ,01:83-86.

[10]夏建玗.浅析清末创办银行思想[J].甘肃农业,2005,10:130.

[11]林大辉.康有为货币银行思想述评[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2:57-61.

[12]乔晓金.读《王侍郎奏议》札记——王茂荫货币思想研究[J].中国钱币,1990,02:48-51.

[13]丘凡真(韩).精琦的币制改革方案与晚清币制问题[J].近代史研究,2005,03:117-143.

[14]蔡志新.晚清嘉兴学者许楣、许梿的货币理论述评[J].嘉兴学院学报,2010,7:5-10.

[15]洪源: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变迁与发展[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00年,第7~8页。

[16]Barnett,Suzanne Wilson.“Wei Yuan and Westerners:Notes on the Sources of the Haiguo tuzhi”.Ch’ing-shih wen-t’i 2.4(Nov.1970):1-20.

(四)报刊资料

[1].《申报》各期

[2].《银行周报》各期

[3].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央银行旬报》第3卷第4号

[4].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经济史》1990—2013 年各期

[5].《经济研究》,《金融研究》,《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2013年各期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