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冲突与合作是国际关系研究的永恒主题。在国际关系实践中,大国之间的冲突与合作具有更加显著的影响,其不仅对本国、本地区的稳定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也对国际格局的形成、国际体系的演变以及国际社会的进步产生重要意义。纵观国际关系史可知,国家间关系的性质是世界历史进程的重要变量。例如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就与英国、德国、法国等欧洲大国之间的关系性质密不可分;而冷战的兴起与进程,同美苏敌对关系的演变息息相关。大国之间的合作关系是国际社会的福音,而冲突关系则是国际社会的梦魇,两者此消彼长,共同塑造了我们今天的世界。中美关系无疑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中美关系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冲突与合作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曾成为中美关系性质的主要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中美两国在政治、安全、经济、社会、能源、环境等领域开展广泛的互动,双方之间的利益交叉点和冲突点也相应增多,中美关系的不稳定性亦由此产生。观察新世纪以来的中美互动事件,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现象:中美关系在不同领域之间的演变并不一致,例如经贸关系被视为两国关系的“压舱石”,虽有波动,但总体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而军事安全关系则相对滞后,经常因为某些突发事件而陷入中断状态。这也表明中美关系的性质在不同领域之间也存在差别。本文将以新世纪以来中美政治安全关系的发展为主线,探讨这一关系的性质变迁。
第一节 研究问题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问题
新世纪以来,中美两国在政治安全领域频繁互动,导致中美政治安全关系摇摆不定,其中既有冲突性的一面,又有合作性的一面。因此本文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是从 2000 年 1月~2015 年 12 月期间,中美政治安全关系的性质到底是合作为主,还是冲突为主。在对第一个问题进行回答的基础上,本文还将解决以下问题:第一,如果新世纪以来,中美政治安全关系是以合作为主,那么为什么合作性是中美政治安全关系的主要性质。以及在人们的观念中,中美政治安全关系的冲突性更为显著的原因;第二如果新世纪以来,中美政治安全关系是以冲突为主,那么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由于本文是基于历史事件的描述——解释性研究,因此本文致力于判定中美政治安全关系的性质,以及这种性质出现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理论解释。本文研究问题的提出一方面来源于笔者对中美互动事件的归纳总结,另一方面源自笔者在国际关系理论学习中的思考,主要包括国际社会在政治安全领域的规范变迁、社会互动理论在国际范围内的适用性问题以及国际环境对双边关系的影响。
..........
第二节 文献回顾
当今世界没有任何一对双边关系的重要性能够超越中美关系。新世纪以来,中美关系历经诸多变化,深刻影响着中美两国和国际社会。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中美安全关系,但由于大多文献从中美关系整体入手,将政治、安全、经济和文化等诸多关系包含在内,因此关于学界对中美安全关系的研究综述较多集中在中美关系研究上。通过对 21 世纪以来中美关系的文献梳理,可以看出学界对于中美关系和中美安全关系的看法普遍上都比较认同两国处于合作和竞争(或者冲突)并存的状态,但是对于合作与竞争(或者冲突)何者为主则看法不一,多有争论,主要包括以下三种观点,其一是两者同等论;其二是合作为主论;其三是竞争、冲突为主论。两者同等论这一种观点属于对中美关系没有明显倾向性的判断。他们认为中美关系十分复杂,摇摆不定,既斗争又合作,斗而不破,和而不同,在曲折中发展。比如周荣就提出虽然布什的强硬政策使中美关系遭受挫折。但是“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中美之间好也好不到成为真正意义的战略伙伴,差也差不到全面对抗的程度。在此前提下,中美关系将呈现出既斗争又合作、斗而不破、僵而复生、好好坏坏、起伏不定的状态。”1邵峰也认为“中美关系始终沿着非敌非友、斗而不破、和而不同的中轴上下波动,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坏也坏不到哪里去。这种规律性的波动,在可预期的时间内,仍然会继续下去。”
.........
第二章 中美政治安全关系性质的判定
第一节 中美政治安全关系的量化分析
新世纪以来中美两国在各领域的互动愈加频繁。由于中美之间既存在共同利益,又存在特殊利益。因此互动过程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冲突与合作此起彼伏。世界各国学者尤其是中美两国学者对于中美关系的性质问题争议不断,那么在政治安全领域,中美关系的性质到底是合作性为主,还是冲突性为主呢?本节基于定量研究方法从两个部分对该问题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对中美政治安全互动行为进行分类,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二部分利用双边关系定量衡量方法,计算出冲突行为与合作行为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分值,并按照时间序列对两种行为的分值走势进行单独与比较分析。这两个概念进行界定。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冲突有两个意思,分别为“矛盾表面化,发生激烈争斗”以及“互相矛盾;不协调”。1而对于不同学科,冲突的含义也不尽相同。组织行为学中有人将冲突定义为“个人或群体内部、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以及组织与组织之间存在互不相容的目标、认识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并引起对立或不一致的相互作用的任何一个状态。”2经济学中则有人认为冲突是指“我给冲突下这样一个定义——它是指一种人们之间不愿交易或交易不能达成而产生的对峙或暴力强制状态。”3,在社会学中社会冲突理论的代表美国人科塞将冲突定义为“冲突是有关价值、对稀有地位的 要求、权力和资源的斗争。”4政治学中则有人认为冲突是指“在一个既定的政治共同体(国 家或地区)内,政治主体(国家政府、阶级、阶层、民族、政党、利益集团、公民个人等)之间以利益、观念、政策、纲领或人物为指向的,公开的、直接的相互对抗活动。”
.........
第二节 中美政治安全关系的质性分析
在第一节中我们利用定量研究方法对 2000 年 1 月~2015 年 12 月的中美政治安全关系的性质进行了判断,根据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一段时期中中美政治安全关系的性质以合作为主。但是任何单一的研究方法都是有缺陷的,为了能够对中美政治安全关系的性质这一重要问题就行判定,我们将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上述判定结果进行检验。本章将基于社会互动维度的视角,从社会互动的向度、深度、广度与频度出发对中美政治安全关系的互动状态进行评估,进而检验双边关系定量衡量研究方法所得结果是否有依据。国家是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之一,因而从广义上来说国家之间的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而国家之间的互动是社会互动的一种。在社会学中,社会互动是社会学者的重点研究对象。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是最早提出社会互动概念的学者,而后众多学者不仅对社会互动的定义有不同阐释,而且还就这一社会现象提出了诸多理论,包括常人方法论、符号互动理论、社会交换论、拟剧理论、角色理论。一般而言,人们认为社会互动是指“不同社会主体为了追求和达到一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的要求,通过一定的社会情境和信息传递等方式所发生的直接影响对方的相互沟通和交互反应的行为。”2而对于社会互动状态的评价,一般有四个维度:向度、深度、广度和频度。3下面将从这四个维度出发对中美政治安全关系的性质做出判断。
........
第三章 国际环境的放大效应........25
第一节 中美利益相关体........25
第二节 国际环境的性质........26
第三节 国际环境的放大效应........ 29
第四节 案例分析........30
第四章 结论 ........38
第三章 国际环境的放大效应
前文通过双边关系定量衡量法与社会互动维度分析,我们判定从 2000 年 1 月至 2015年 12 月,中美政治安全关系的性质以合作为主。那么我们接下来就需要回答为什么在这一时期中美政治安全关系的性质以合作为主?同时,我们还可以观察到一个现象就是在人们的观念中中美政治安全关系的冲突性质更加突出,尤其是以“中国威胁论”、“修昔底德陷阱”为代表的中国崛起将引起中美直接冲突的观点被广泛讨论。因此我们还需要回答为什么从 2000 年~2015 年中美政治安全关系的性质在实质上是以合作性为主,但是在观念上冲突性更加突出?关于中美政治安全关系性质的理论视角有许多,一般来说人们更倾向于关注中美两国之间的互动。但是处在这样一个联系更加紧密的国际社会中,国际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对于中美这样两个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它们之间的互动一方面塑造了双边关系,另一方面也在推动国际环境的变化;而国际环境则反过来作用于中美关系。因此本文将从国际环境的视角出发对前述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进行理论解释。这一理论解释有两个前提,每一个前提能够推导出一个假设,进而解决一个问题。关于第一个问题,其前提为“世界大势,顺之则昌”9,假设是如果两国关系的性质与国际环境的性质相符,那么这种性质的行为将在实质上增强。关于第二个问题,其前提为一群白天鹅中几只黑天鹅更加突出,假设是如果两国关系的性质与国际环境的性质相悖,那么这种性质的行为将在观念上更加突出。综合两个假设可以将国际环境对中美政治安全关系性质的影响概述为国际环境具有放大效应,一方面将与自身相符的性质行为在实际上增强,另一方面则将与自身相悖的性质在观念上增强。
.......
结论
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增长,中国崛起的执着越发明显。在此背景下,中国与世界头号强国美国的关系受到全世界的瞩目。中美关系的性质不仅影响着中美两国,更是影响着世界的现在与未来。关于新世纪以来的中美政治安全关系的性质,学术界有许多不同看法,大致包括三种:第一,有的人认为中美政治安全关系变动较大,冲突与合作交替出现;第二,有人则认为中美政治安全关系虽然存在一些冲突,但是长期来看中美政治安全关系的性质是以合作为主的;第三,还有的人认为中美政治安全关系波动起伏,虽然也有合作的时候,但是从发展趋势和实质来看仍然是以冲突性为主。那么新世纪以来中美政治安全关系的性质到底是什么呢?为此笔者通过将定量和定性两种研究方法结合起来对 2000 年~2015 年这一时间段内中美政治安全关系的性质进行了判定。通过双边关系定量衡量法,我们可以看出中美政治安全关系(2000 年~2015 年)具有不稳定性,同时合作性比冲突性更为突出;另外我们将中美政治安全关系视为两个行为主体间的互动行为,并利用社会互动维度的视角,从向度、深度、广度与频度四个方面出发印证了定量研究方法关于中美政治安全关系性质的结论。在对中美政治安全关系(2000 年~2015 年)的性质进行判定之后,我们又产生了两个问题:第一,为什么在这一时期中美政治安全关系的性质以合作性为主?第二,为什么2000 年~2015 年中美政治安全关系的性质在实质上是以合作性为主,但是在观念上冲突性更加突出?这两个问题探究中美政治安全关系性质形成的原因。本文从国家间关系的外在环境出发对此进行了理论探讨。关于第一个问题,本文的解释是“世界大势,顺之则昌 ”,即如果两国关系的性质与国际环境的性质相符,那么这种性质的行为将在实质上增强。关于第二个问题,本文的解释是几只黑天鹅在一群白天鹅中会变得更加突出,即如果两国关系的性质与国际环境的性质相悖,那么这种性质的行为将在观念上更加突出。总之,国际环境具有放大效应,一方面将与自身相符的性质行为在实际上增强,另一方面则将与自身相悖的性质在观念上增强。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