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哲学专业论文;主要对泰戈尔哲学与宗教思想方向研究。
1 绪论
作为出生于殖民国家的泰戈尔,其有着鲜明的政治倾向,在他的文学作品以及思想言论中饱含着一种爱国主义以及反殖民倾向的民族主义;而另一方面,泰戈尔又极力推崇西方文化,认同西方文化的科学先进之处,这一观点甚至使其与另一位诺贝尔和平奖获得主甘地发生摩擦。从这一点上可以知道,泰戈尔并不是一名狭隘的民族主义者,他虽然作为印度公民,但更具有一层世界公民的意识。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于1913年凭借诗歌,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获奖之后,泰戈尔成功地将东方话语引入了西方视野,并受邀到欧美各国四处讲演,大受欢迎。与此同时在东方世界尤其是在中国,泰戈尔获得了更高的关注度。
1924年,泰戈尔接受梁启超先生的热情邀请来华访问,这件事,不仅成为中印文化交流的一件大事,也因为在中国引起了一场巨大的文化风波,从而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个不可忽略的事件。中国对泰戈尔的接受,本文认为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文学,一个是思想。泰戈尔的文学进入中国首先需要经过翻译这一关,通常情况下都是在杂志期刊上进行翻译发表,然后再集结出版。
根据前面所说,在1913年泰戈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其声誉使得泰戈尔的著作在国内引发了一场翻译热,诸如在当时的《东方杂志》、《小说月报》、《晨报》、《佛化新青年》等报刊中甚至出现了争相刊登泰戈尔专号的现象,而这些现象也预热了泰戈尔在中国“接受”之途。
以印度视角来看,泰戈尔常常被视为一名受西方以及外来文化所洗礼的知识分子。而客观中立的来说,泰戈尔虽然一生中经历了许多阶段,但对于西方文化的态度还是尊重理解多过否定与批判。
理论上来看,诗哲泰戈尔理应受到的推崇多于批判,但在中国,泰戈尔并没有受到这样的待遇。作为广义民族主义者,泰戈尔也同样尊崇中国的民族文化和精粹,同时由于之前在中国文坛的大热,因此便催生了泰戈尔1924年长达50天的访华历程。对于泰戈尔的来访,上世纪20年代的中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拥是,无论是学生还是学者,或者一般市民还是政治人士,甚至是末代皇帝溥仪都融入了那次庞大的欢迎队伍当中。............
................
2泰戈尔爱的哲学在中国的融合与批判
2. 1泰戈尔爱的哲学之解读
泰戈尔用他的作品揉合了释迎牟尼的“万法如一的全意识界”与基督教的泛爱,为我们打造了一个温情和谐的爱的世界,正如同他所说的那样,“爱是我们周围一切事物的最终目的。爱不仅是感情,也是真理,是根植于万物中的喜,是从梵中放射出来的纯洁意识的白光。”他的爱的哲学是用非暴力思想调和的,是内在的和谐统一的自我完善,是三爱模式、艳情爱、泛爱论的有机结合。
2.1.1三爱模式
泰戈尔的作品中,最能引发读者共鸣的就是他对母亲、儿童、自然的描绘与歌咏。我们将母爱、童贞爱与自然爱概括为“三爱模式”,它是泰戈尔爱的哲学的起点,是改变人生的伟大力量,被视为可以战胜一切。泰戈尔的三爱模式在他的小说《河边的阶石》、《素芭》、《喀布尔人》等中与人物的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无论是自然爱还是童贞爱都与小说人物的命运和谐交汇。郑振铎曾在欢迎泰戈尔的文章中指出,“……他却是一个爱的诗人。爱情从他的心里灵魂里泛溢出来,幻化了种种的式样;母的爱,子的爱,妻的爱,夫的爱,情人的爱,爱国者的爱,自然的爱,上帝的爱,一切都在他的优美的诗歌里,曼声而恳挚的唱出来。①”人类最基本的爱莫过于母爱和孩子对母亲的爱。泰戈尔在《新月集》中运用独特新奇的视觉,从孩童的心理出发,将其化作一首首感人、清新的诗歌。如在《同情》中,泰戈尔细腻地描绘了孩子的调皮的心理,“如果我是一只小狗,亲爱的妈妈,当我想吃你盘里的东西时,你要向我说‘不’么?”泰戈尔在描写母亲对孩子的爱时,更多的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运用的是儿童的逻辑,以朴实的语言、奇妙的比喻和明快的格调谱写了各种奇思妙想的童贞趣味,将母爱与童贞爱完美地蹂合在一起。比如《金色花》,“假如我变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哈哈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生的树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而在《十二点钟》中,“妈妈,我真想现在不做功课了。我整个早晨都在念书呢。……我能够容容易易地想象:现在太阳已经到了那片稻田的边缘上了,老态龙钟的渔婆正在池边采撷香草作她的晚餐。”........................
.....................
3泰戈尔宗教思想在中国的回响与拒斥................24
3.1泰戈尔宗教思想的解读..........................24
3.1.1泛神论思想.................................24
3.1.2梵我合一..................................25
3.1.3生命美学..................................26
3.2泰戈尔宗教思想在中国的回响..................26
3.2.1“近泰体”之新月派........................26
3.2.2人道主义的共鸣............................28
3.2.3现世热情的萌生............................29
3.3泰戈尔宗教思想在中国的拒斥..................31
3.3.1保守思想的冲突............................31
3.3.2激进思想的冲突............................32
4泰戈尔思想在中国冲突与融合的历史文化原因......35
4.1中国20年代的历史背景二“....................35
4.2中国20年代的思想谱系.”.....................36
4.2.1中国20年代的政治需求......................36
4.2.2改革还是革命..............................37
4.3中国文人的误读..............................38
..............................
结束语
泰戈尔的访华在收获鲜花的同时也伴随了大量的抨击与批判,对于这段泰戈尔与中国的不欢而散,近现代的文史学家在研究中国思想史上并没有不愿提起,相反几乎每一位研究中国思想史的学者都会回归这段历史中,因为这不仅仅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历史,更多的是在这段历史中折射出了中国的文人志士在寻找中国救国救民的道路中所做的努力。
文中提到对于泰戈尔的来华,有梁启超、徐志摩等人的热情款待和赞赏,也有陈独秀、梁漱溟、辜鸿铭、鲁迅等人的反对。不论是赞成还是反对,这显然都不是简单的学术意见上的同意与分歧,因为从中国当时所处的环境来看,文化上的交流必然会上升到救国救民的角度上,当中国的知识分子认为泰戈尔的主张不利于实现救国救民的愿望时,必然会受到这部分文人的反对。
泰老在来华之前,并不了解中国知识分子在文化思想上存在的分歧,他的到来使他自己卷入到了这场争斗之中。根据当时的史料记载,反对泰戈尔的并不仅仅限于陈独秀、辜鸿铭、梁漱溟、鲁迅等人,当然赞成泰戈尔的也不仅限于梁启超、郭沫若等人。不过总的来说,反对之声压过了赞赏之声,在泰戈尔来华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关于批判泰戈尔的文章大大小小的有很多。笔者之所以详细的介绍胡适、梁启超、郭沫若、辜鸿铭、梁漱溟等人对泰老的态度,这是因为他们分别代表了中国思想文化史最具有影响力的派别,即自由派、东方文化派和激进文化派。这三股派别犹如三股不同的力量影响着国人的思想。
泰戈尔带着中国人民的不欢迎走了,中国人民并非因泰老的人格或学识而反对这位伟大的诗人。如今看来,这都是由当时中国所处的特殊时代造成的,这个特殊的时代使中国的文人对泰戈尔造成了误解。孙宜学说的很对,泰戈尔的不成功,就是由于他是在一个“错误的季节”带着一种不适合中国国隋的“救世福音”,又置身于一群不理解他的包括赞成的、反对的中国文化人中间造成的。鲁迅在《骂杀与捧杀》一文中也指出了泰戈尔之所以会被误解的原因。.............
参考文献
[1]孙宜学.不欢而散的文化聚会一一泰戈尔来华讲演及论争[M].第一版.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2]张羽.泰戈尔与中国现代文学[M].第1版.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3]许纪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M].第2版.北京:东方出版中心,2000
[4][美]艾恺(Guy S " ALITTO).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论文化守成主义「M].第1版.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5]朱文华.再造文明的奠基石—五四新文化运动三大思想家散论[M].第一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6]陈落.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M].第1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7]泰戈尔.白开元译.鸦片—运往中国的死亡[M].泰戈尔全集.2001
[8]倪培耕.印度味论诗学[M].第一版.广西桂林:漓江出版社.1997
[9]泰戈尔.人生的亲证[M].第一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10]梁实秋著,陈子善编.谈徐志摩[M].梁实秋文学回忆录.第一版.湖南:岳麓书社:1989
[11]朱湘.评徐君志摩的诗[M].中书集.生活书店.1934年初版.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