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哲学与古代哲学的互动—胡适的古代哲学研究探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4205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第1章重新估定一切价值—胡适对中国传统哲学研究的价值观基础

五四初期,胡适借用尼采的话语,指出五四新思潮的意义,就是“重新估定一切价值”他在《整理国故与打鬼》中,又进一步指出“化黑暗为光明,……这才是重新估定一切价值。他的功用可以解放人心,可以保护人们不受鬼怪迷惑”。胡适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正是建立在“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的信念上的。他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中说:“据我个人的观察,新思潮的根本意义只是一种新态度。这种新态度可叫做‘评判的态度夕。评判的态度,简单的说,只是凡事要重新分别一个好与不好。仔细说来,评判的态度含有几种特别的要求:
(一)对于习俗相传下来的制度风俗,要问:‘这种制度现在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二)对于古代遗传下来的圣贤教训,要问:‘这句话在今日还是不错的吗?
’(三)对于社会上糊涂公认的行为与信仰,都要问:‘大家公认的,就不会错了吗?人家这样做,我也该这样做吗?难道没有别样做法比这个更好,更有理,更有益的吗?加这就叫做“重新估定一切价值”.胡适认为一切观念并非永恒不变的,是否为真理都要依据时间和地点作重新评价;传统的东西是否仍然有继续存在的价值,要以它是否符合时代的需要为标准。
“重新估定一切价值”是胡适中国传统哲学研究的价值观基础。胡适的哲学史研究的最重要的目的是西方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之间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比照,以重新挖掘中国传统哲学在时发表展中仍具有现代意义的地方。鲜明的现代意识是胡适中国哲学史的一个突出特点。他打破了过去的传统思维模式,即以儒学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儒学独尊的内在倾向,提倡重估儒学价值,以历史主义态度回到儒学的本来面目,重新建构诸子争鸣的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胡适的思想史研究中始终贯穿了这一宗旨,并在《中国哲学里的科学精神与方法》等讲演中深切地表现了出来。
1.1实验主义的实在论和历史的真理论—“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的理论依据实验主义的实在论是胡适“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的理论依据。胡适在《实验主义》一文中说:“理性主义以为实在是存在的,永远完全的;实验主义以为实在还在制造之中,将来造到什么样子,便是什么样子。实验主义的宇宙是一篇未完成的草稿,正在修正之中,将来改成怎样便是怎样,但是永远没有完篇的时期,理性主义的宇宙是绝对平安无事的,实验主义的宇宙还是在冒险进行的。..............................
...............................

第2章寻找中西文化结合的土壤,再造新文明——胡适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思想的新诊释

胡适在《新思潮的意义》中提出了自己的中国文化建设的纲领,即“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输入学理”自然指的是输入美国杜威的实验主义;“整理国故”则是指整理中国过去一切的文化,首先就是中国哲学遗产。“整理国故”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高潮中,作为新文化派反对封建旧文化的一个新方面提出。胡适之所以要提出“整理国故”,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但其中糟粕与精华并存。长期以来,封建统治者们大肆宣扬那些有利于巩固统治的东西,并将这些思想夸张、神化,来麻痹群众。因此,许多糟粕成了珍宝,而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却被湮灭了。胡适“整理国故”的目的就是要以历史的观点,疑古的态度,以及系统的研究,用科学的精神和方法来整理过去的旧文化,重新估定其价值。他说,“整理国故”就是要“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而这个“真意义”“真价值”也就是胡适所认为的在中国哲学里同样存在着的和西方哲学一致的科学精神与方法。他极为推崇中国古代哲学与西洋哲学精神上的相契合之处,并且希望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找到移植西方哲学的最佳成果的合适土壤。关于方法论问题,尤其如此.西方哲学中强调经验,注重发展科学的方法论以及用历史主义的态度看待真理和道德等,都能在传统文化中找到与之相通之处。所以,借鉴和借助于现代西方哲学去研究中国的传统哲学是合理的,并且是符合中国当时文化需求的。
胡适不仅号召“整理国故”,而且力行实践。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是一部专史式的整理国故的著作,同时也是胡适寻求中西文化结合的土壤,再造新文明的实验之作。胡适年仅二十七岁之时,进入北京大学教书,人称胡博士。在他当时所开的课中,以中国哲学史最为著名。一九一九年二月,胡适将此门课的讲义整理成《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出版。此书出版以来,到一九三零年时已经再版十五次,可见,胡适的这本书是很受读者欢迎的,在当时的读者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部著作是以胡适在美国留学时的博士论文《先秦名学史》为基础,加工增补而成的。其突破之处,是通过中西比较,打破儒学一尊的传统的思维框架,对当时学术思想界产生强烈的影响。............................
...............................

第二章寻找中西文化结合的土壤,再造新文明
——胡适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思想的新诊释...............................8
2.1胡适与儒学................................................................................9
2.2胡适与老学................................................................................17
第三章实用主义的方法论思想与旧的治学对象的结合
—胡适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方法论的理论根源..............................22
3.1乾嘉朴学与实验主义方法的嫁接—实验主义方法论的基石......22
3.2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实验主义方法论的核心..................23
3.3怀疑主义—实验主义方法论的前提............................................25
3.4历史的方法—实验主义方法论的逻辑原则.................................26
..........................................

结语
胡适在西学观照中将科学方法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结合,相互改造,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建构了新的范式。他打破了教条主义,鼓励大胆探索和思想解放,有助于学术界思维方式的转变,也有助于中国思想文化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胡适以毕生精力投入到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整理中国哲学的遗产对他来说有超越学科自身价值的更高的意义,即实现“输入学理”与“整理国故”这两者之间关系的有机融合,以便在新旧文化内在调和的新基础上建立我们自己的科学和哲学。这正是胡适四十多年来将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当作自己毕生事业而努力不懈怠的最大原因。余英时先生对此评价道:“五四的前夕,中国学术思想界寻求新突破的酝酿已到了一触即发的境地,但是由于方向未定,所以表面上显得十分沉寂。胡适恰好在这个‘关键性时刻’打开一个重大的思想缺口,使许多人心中激荡已久的问题和情绪都得以渲泄而出。”
在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与西学的文化整合的过程当中,由于他将一切学术思想都简单化为方法,而没有对方法背后所蕴含的实际内容引起足够重视,故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使他的中西文化融合并未上升到更高的精神层次,而只是从对具体问题的探析上去研究,并没有从更深层次的哲学内涵来探讨。并且实验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方法,木身具有相当的局限性,而胡适对实验主义却采取了近于迷信和盲从的态度。可以说在这一点上,他并没有坚持“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怀疑和批判原则,致使他的方法论在解决某些问题上存在简单片面的严重缺陷。在解决重大的历史课题时很容易陷入尴尬的境地。由于本文主要的写作目的在于揭示胡适是如何寻找中国古代哲学中与西洋竹学的精神契合之处,借鉴现代西方哲学去研究中国的传统哲学学派,实现中西文化融合的这一课题。.........

参考文献
[1]欧阳哲生.胡适的文化世界[A]l.欧阳哲生.《解析胡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2]葛愚养,李兴芝.《胡适哲学思想资料选》(上)[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
[3]胡适.格理国故与《胡适文存》二集卷二[c].上海:亚东图书馆,1930年
[4]胡适.实验土义[A].《胡适文存》一集卷四[c].上海:亚东图书馆,1925年3月.
[5]胡适.易卜生土义[A].《胡适文存》一集卷四[C].上海:亚东图书馆,1922年3月再版.
[6]胡适.《胡适留学日记》[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
[7]韦伯.学术作为一种志业[A].钱永样.《韦伯选集(2)学术与政治》[M].台北:允晨文化公司,1985年.
[8]唐德刚.《胡适口述白传》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1年.
[9]姜义华.《胡适学术文集·中国哲学史》(上)[C].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10]冯友兰.《三松堂白序》.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