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国以民为本,党以民为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中华民族的主体、国家的主人,是我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权力的授予者。离开了人民群众,党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丧失其存在的理由和发展的前提。中国共产党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就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观。中国共产党的人民利益观是我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挫折中奋起、在战胜困难中不断成熟,始终保持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关键所在。
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观,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始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拥护、支持并最终实现的决定性因素。许多学者对中国共产党的人民利益观有所涉猎,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观点与见解。笔者在此基础上,以毛泽东等革命先辈古为今用、以古鉴今的思想为指导,努力探寻了人民利益观的历史渊源,并揭示了其丰富内涵、发展轨迹和实现途径。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的人民利益观,认识它的历史价值和深远意义,对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伟大旗帜、大力推进执政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最大化实现和最优化发展,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第二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中文第一版
3.《列宁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文第二版
4.《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二版
5.《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6.《毛泽东著作选读》上、下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7.《毛泽东文集》第1. 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8.《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
9. 邓小平文选》第1, 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二版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一版
11.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2.彭明:《领袖心中的上帝一一毛泽东的人民观》,陕西少币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3.吕明军:《冲突与融合一一毛泽东的文化观》,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4.吕不韦:《吕氏春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15.孔子:《论语》,《诸子集成》,上海书店,1986年版
16.孟子:《孟子》,《诸子集成》,上海书店,1986年版
17.荀子:《荀子》,《诸子集成》,上海书店,1986年版
18.程颧、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
19.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20.麦金太尔:《德性之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
21.拉法格:《思想起源论》,三联书店,1963年版
22.《亚里士多德全集》第8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3.沙友林:(’’三个代表”思想大学生读本》,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4.李亚彬:《对我国古代德治的分析》,《哲学研究》(京),2002. 4,第55}-60页
25.孟昭武:《论权力道德原则》,《求索》(长沙),2000. 3,第80-82页
引言 8-9
一、 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的基本内涵与历史渊源 9-27
(一) 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的基本内涵 9-16
(二) 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的历史渊源 16-27
二、 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的发展轨迹 27-47
(一)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人民利益观 28-33
(二)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人民利益观 33-39
(三)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人民利益观 39-47
三、 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的实现途径 47-62
(一) 深刻认识人民利益的重要性,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加强领导干部的政德建设 47-49
(二)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体制,为实现人民利益提供制度条件 49-59
(三) 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真正做到依法治国,为实现人民利益提供法律保证 59-62
结语 62-64
注释 64-69
参考文献 69-72
致谢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