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选题的理论依据和意义
第一,本研究深化对社会分工问题的研究。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是对历史上分工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那么,马克思是如何注意到社会分工问题的?马克思对分工问题的研究包括哪些内容?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在分工史上实现了怎么的理论变革?众所周知,各学科对十分工问题的研究,其侧重点是不同的。如经济学主要研究社会分工对发展经济、增加社会财富的作用。亚当·斯密在讨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时把分工放在首要位置,阐发了以劳动分工为核心、联系到交易与市场发展的完整的经济增长的理论。美国经济学家艾林·杨格在他1928年发表的著名论文《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中指出,报酬递增不是由工厂或产业部门的规模产生,而是由专业化和分工产生。社会学对社会分工问题的研究,主要侧重十社会分工构成中的作用。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与以上的经济学、政治学领域的社会分工问题的研究有着怎样的本质区别?并目_,它对当代经济和社会中的分工问题研究有何影响?因此,对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进行研究将深化分工问题的研究。
第二,本研究将深化对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认识。
基十唯物史观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地位,将分工放在历史唯物主义范围内加以考察,对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研究马克思的分工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古代思想家主要论述社会分工在社会政治、伦理生活方面作用,认为社会分工是社会伦理秩序的基础。近代思想家则论述了社会分工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的作用。生十19世纪的马克思是如何看待社会分工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联系?又是如何论述社会分工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影响?总之,马克思是如何从分工范畴出发,解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以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完成唯物史观的创立。因此,分工作为一个重要的基本范畴纳入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分工理论,论证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的正确性,确定分工理论在唯物史观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当代价值。
1. 1. 2选题的现实依据和意义
第一,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对当代全球化发展有可借鉴之处。全球化作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史不可阻挡的进程,正影响着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它的影响不可避免的会体现到不同劳动者之间的社会分工关系上。那么,社会分工与全球化的联系如何?社会分工在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中的地位是怎样的?全球化和普遍交往发展对社会分工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关乎社会分工理论在当代的发展。因此,用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来分析全球化事实,是一重大的实践问题。
第二,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马克思辩证的看待社会分工在人类历史上的作用。马克思认为,社会分工既是生产力发展的杠杆,同时又是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源。社会分工的这种两重性也带来了一个人类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社会究竟是应该为了经济的发展而牺牲人的发展,还是为了保全人的发展而适当的牺牲社会财富?这也是我国在选择社会发展战略时必然面对的问题。
1.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社会劳动中,分工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在理论领域里,对分工现象的研究源远流长。对十分工,学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给子了阐述和探讨。
1. 2. 1选题的国外现状
亚当·斯密确立了分工在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之后,经过马克思对亚当·斯密分工思想的批判继承,使得分工理论得到了很大发展。在古典经济学之后,分工理论在一段时间内淡出了主流经济学的视线,后来随着杨格、杨小凯、贝克尔、墨菲、罗默等人的努力,使得分工在经济学中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又在逐步回归。
(1)从社会学角度对马克思分工理论的研究
作为社会学家的埃米尔·涂尔干,有一部重要的社会学著作《社会分工论》书中对马克思分工理论作了很多创造性的发展。分工的功能远远的超过了经济学家们通常强调的作用,“事实上,分工所产生的道德影响,要比它的经济作用显得更重要些;在两人或多人之间建立一种团结感,才是它真正的功能。无论如何,它总归在朋友之间确定了一种联合,并把自己的特性注入其中。”分工的作用不仅限十改变和完善现有的社会,而是使社会成为可能,也就是说,没有这些功能,社会就不可能存在。有了分工,个人才会摆脱孤立的状态,而形成相互间的联系;有了分工人们才会同舟共济,而不一意孤行。总之,只有分工才能使人们牢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联系,这种功能不止是在暂时的互让互助中发挥作用,它的影响范围是很广的。”孔德第一次提出了劳动分工并不是纯粹现象的命题。孔德从分工中看到了社会生活最本质的条件,认为分工涵盖了理性的所有范围,换言之,为我们提供了各种活动的全部领域,而不是被普遍限定在单纯的物质利用的范围。
(2)从西方经济学角度对马克思分工理论的研究
分工的思想在《国富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杨格把迂回生产和产业间的分工结合起来,并用动态分析的方法,拓展了市场的理念。在这一分析思路下,报酬递增的源泉也找到了,即是分工的程度。作为思想史的一个考察,杨论述的市场如何影响分工和分工如何决定市场的理论实际上在涂尔干的著作中就有一些初步的研究。杨格认为最重要的分工形式是生产迂回程度的加强及新行业的出现。他指出,分工使一组复杂的过程转化为相继完成的简单过程,其中某些过程终十导致机器的采用。
参考文献
一、著作、学位论文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 42 , 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列宁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4」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 Gershuny, Jonathan:Soci al工nnovation and the pision of labor, Jonathan Gershuny, 2000.
[6]Krause, Elliotta:pision of Labor, a political Perspective, Westport, corm:GreenwordPress, 1982.
[7][德〕梅林.马克思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8][英〕亚当·斯密.国富论[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
[9][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10][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渠东译.北京:二联书店,2000.
[11][美〕罗纳德·哈里·科斯.论生产的制度结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1994.
[12][德〕汉斯一彼得.马丁.哈拉尔特.舒曼.全球化陷阱-一对民主和福利的 进攻「M].张世鹏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13]「口〕广松涉.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M].南京:南京大学出 版社,2005.
[14]郝振省.分工论一一个历史的和现实的哲学命题[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
[15]解战愿.当代社会分工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
[16〕贾根良.劳动分工、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17]秦庆武.社会分工与商品经济「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2.
[18」刘坚承.社会分工纵横谈「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
[19〕林其泉.分工的起源和发展「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8.
[20」刘佑成.社会分工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
[21」张一兵.回到马克思一一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M].江苏:江苏人民 出版社,2003.
[22〕盛洪.分工与交易[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3〕陈孟熙.经济学说史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摘要 3-4
Abstract 4-5
1 导言 8-15
1.1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8-9
1.1.1 选题的理论依据和意义 8
1.1.2 选题的现实依据和意义 8-9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9-13
1.2.1 选题的国外现状 9-10
1.2.2 选题的国内现状 10-13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4
1.3.1 研究思路 13
1.3.2 研究方法 13-14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14-15
1.4.1 研究重点 14
1.4.2 研究难点 14
1.4.3 研究创新点 14-15
2 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思想渊源 15-21
2.1 古代西方思想家的社会分工思想 15-16
2.1.1 色诺芬的分工思想 15
2.1.2 柏拉图分工思想 15-16
2.2 近代的社会分工思想 16-21
2.2.1 古典经济学家的社会分工思想 17-18
2.2.2 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分工思想 18-21
3 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21-33
3.1 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主要内容 21-24
3.1.1 社会分工理论与异化理论 21-22
3.1.2 社会分工理论和生产力、生产关系 22-23
3.1.3 社会分工理论与世界历史理论 23-24
3.2 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特点 24-27
3.2.1 实践性:从生产劳动出发来研究社会分工 24-25
3.2.2 历史性:把社会分工的发展看作是一具体的历史过程 25-26
3.2.3 辩证性:辩证的看待人类历史上的社会分工 26-27
3.3 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 27-33
3.3.1 初探分工:《手稿》中唯物史观初显 27-30
3.3.2 逻辑转换:《形态》中唯物史观成熟 30-33
4 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当代价值 33-46
4.1 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对当代全球化进程的借鉴价值 33-37
4.1.1 全球化时代社会分工发展现状 33-34
4.1.2 全球化进程中社会分工存在的问题 34-36
4.1.3 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36-37
4.2 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对当代中国现代化的指导意义 37-46
4.2.1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分工发展状况 38-40
4.2.2 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对科学发展观的规定 40-43
4.2.3 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 43-46
结语 46-47
参考文献 47-51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51-52
后记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