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新启蒙运动探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4814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引 言

新启蒙运动,又称“新五四运动’,、“第二次新文化运动”,是由共产党人发起的,广泛吸引其他爱国人士参加的,以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为特色的思想文化运动。20世纪30年代,伴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和“五四”阵营的瓦解,各种思想黑潮又沉渣泛起。如何在国难当头的新形势下继承并完成“五四”启蒙的使命,唤起民族的觉醒,引起了进步思想界的广泛关注。1936年,以艾思奇、陈伯达、何干之、张申府、柳提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毅然举起了思想启蒙的旗帜,以“继承五四、超越五四”为口号,发起了震动当时中国思想界的新启蒙运动。它历时不长,但在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学术界对此一般采取淡化处理的方式,致使这场运动并未得到相应的系统研究。有鉴于此,本文试就该运动的历史背景、兴起过程、思想内涵、历史地位等方面作一较为全面的论述,力图引起学术界对该运动的重视,并为当前的思想文化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一、关于新启蒙运动的历史考察
任何历史事件的产生,都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凭空臆造的,而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经历曲折的演进过程逐渐促成的。新启蒙运动也不例外。
(一)、新启蒙运动的历史动因
新启蒙运动的爆发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1、对民族危机的觉醒与忧虑。
新启蒙运动是在中日民族矛盾空前激化、抗日救亡日益成为中国政治生活主题的形势下爆发的。“九·一八”事变后,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民族危机空前加剧,中国正加速从半殖民地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到1936年,中国已丧失了百余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六分之一的同胞,民族工商业濒于破产,整个国民经济已处于崩溃边缘,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们的国家已陷于水深火热的国难时期,灭亡的危险已经临到每个中国人的头上。敌人的进攻依然有加无已。抗敌救亡成了每个中国人的迫切任务。”面对严峻的形势,中国社会力量已开始出现分化:一方面,敌人的入侵打破了部分爱国人士的幻想,促成了对民族危机的觉醒,开始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之中。另一方面,国民的民族意识还远没有发挥到应有的程度,种种错误倾向的存在严重阻碍着民族救亡运动的深入开展。
当时,从我党的情况看,在思想文化战线上还没有摆脱错误思潮的干扰。一方面,曾在社会性质、社会史的论争中败下阵来的托派分子,在进步的外衣下干着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勾当,他们在文化领域散布流言,造谣中伤,分裂队伍,显然无益于即将到来的抗日救亡热潮。另一方面,在前一个时期,党的主要任务是北上抗日,打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封锁,因此对党内存在的许多重大思想理论问题还没来得及清算。党内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仍有很大市场,他们的思想严重脱离实际,看不到正在到来的抗日救亡洪流,否定领导和建立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而醉心于“左”倾关门主义政策,拘泥于狭隘的宗派主义观念,严重阻碍了党的民族救亡政策的贯彻执行,致使“民族革命的精神食粮迟迟未曾实施。”
民族救亡需要民众的广泛觉醒,然而民众的民族意识和抗敌热情还急待于提高。一方面,受“民不问政”的传统观念的影响,民众不愿过问政治,更不愿参与国事。而国民党政要对民众的狭隘偏见和指导思想的错误,更加剧了民众的思想顾虑。另一方面,抗战初期,军事上的挫败、动摇、畏惧、妥协等恶劣因素,在一般民众的心理上产生了不良影响,“日本厉害论”、“中国不能打论”的传播表现出部分民众对抗战前途的茫然,消极厌世的“阿Q主义”也随之泛滥。他们固执着精神胜利的法宝,忍辱退让,不愿寻求切实可行的解决途径,而是空想“两国交兵,哀者胜矣”来欺人欺己。‘旧本帝国主义者凶恶的侵略,不但不能使阿Q主义者彻底觉醒本身的错误幻觉,而且更使他们惶恐天地,尽量发挥阿Q主义的精神,希望日本仍能与中国和平,妄想偏安苟存”。②所有这些,使得抗日救亡运动缺少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因此,救亡呼唤着启蒙,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迫切需要新的文化运动的诞生,以澄清错误思潮,激发民族意识,促进抗日救亡运动的顺利开展。 2、对文化暗流的揭露与批判。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的思想文化界受文化黑潮的影响,而处于一个非常混乱而危机的境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帝国主义的奴化教育。日本帝国主义在对华进行武装征服的同时,也加紧了文化侵略。为了控制民心,巩固殖民统治,帝国主义在沦陷区大肆进行文化摧残,实施奴化教育。据统计,当时沦陷区仅教育机关的财产损失一项,总值就达上亿元,而全国大小四千多个图书馆中被摧毁的达2/3,被劫图书共达70余万册。他们还设立了许多奴化团体,创办了大量期刊、报纸,利用所控制的各种舆论工具鼓吹“共存共荣’“新民主义”、“人种神圣”等殖民理论,并将中国的“孔孟之道”与日本军国主义的“皇道”融合起来,宣称建立“东亚新秩序”就是“恢复孔孟之道”,企图通过提倡复古、尊孔、迷信、盲从来麻痹中国人民的心灵。日本帝国主义还以各种手段收买、引诱、甚至强迫文化人和青年知识分子为其服务,以大官僚、大地主、大买办的子弟为重点,培养了大批汉奸文人。他们把侵略者奉作“友邦”,把日本占领区美化成“王道的乐土”,把抗日救亡斥为“背经离道”,千方百计地为日本帝国主义辩护,成为日寇推行奴化政策的有力走卒,给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造成严重危害。一些地方,日文已成为中小学的必修课,有关民族意识的教材、读物都遭查禁,许多学校已感到国难教育难以实施,部分国人的思想己产生动摇。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以牙还牙,兴起一个新的启蒙运动,打倒殖民文化黑潮,才能唤起国民觉悟,挽救民族危机。正如该运动的倡导者艾思奇当年所说,新启蒙运动的爆发,“是由于敌人猛烈的新的进攻的刺激,是亡国的危机的迫切,是由于民族敌人不但要灭亡我们的国家,而且正在用种种方法想毁灭我们的文化,使我们在文化上成为他们的奴隶。”


参考文献
[1]《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艾思奇文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柳堤文集》,三联书店,1987年版。
[4]《吴承仕文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5]《张申府学术论文集》,齐鲁书社,1985年版。
[6]《胡绳文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7]《胡适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胡乔木文集》,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9]《陈独秀著作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 10]《鲁迅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3年版。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2]《毛泽东选集》, 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3]《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 14]《先总统蒋公全集》,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15]《三民主义历史文献选编》,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发行,198?年。
[ 16]《民国丛书》第2编第78册,上海书店,1990年版。
[ 17]《中国现代哲学史资料汇编》,辽宁大学哲学系编,1982年。
[18]《中国现代哲学史资料汇编》续集,辽宁大学哲学系编,1984年。


引言 7
一、 关于新启蒙运动的历史考察 7-17
(一) 新启蒙运动的历史动因 7-12
(二) 新启蒙运动的发展历程 12-17
二、 关于新启蒙运动的思想评析 17-38
(一) 新启蒙运动的精神实质 17-22
1 、 思想文化上的爱国主义运动 17-19
2 、 思想文化上的自由民主运动 19-20
3 、 新文化的建设运动 20-22
(二) 新启蒙运动的思想特色 22-30
1 、 启蒙目标的现实化 22-24
2 、 启蒙武器的民族化 24-25
3 、 启蒙态度的理性化 25-27
4 、 启蒙主体的大众化 27-28
5 、 启蒙哲学的科学化 28-30
(三) 新启蒙运动的历史地位 30-38
1 、 新启蒙运动的历史意义 30-33
2 、 新启蒙运动的历史局限及其存在局限的原因 33-38
三、 关于新启蒙运动的现实启迪 38-48
(一) 开放思维 38-41
(二) 创新思维 41-44
(三) 理性思维 44-48
总结 48-49
致谢 49-50
参考文献 50-53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3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