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选题的背景
“罗森塔尔效应”,又称“教师期望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1968年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osenthal)和雅各布森(Jacobson)在《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一书中借用了“皮格马利翁”这一神话故事的寓意,阐述了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所产生的效应,这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成为教育社会心理学领域中一个新颖而引人注目的课题。因此,如何正确有效地运用“罗森塔尔效应”,并创造良好的教育模式与教育环境,使其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得到不断的丰富与升华,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值得教育者深入探究的重要课题。
为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加速“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进一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素质教育要求教师由致力于发现“学生间差”转为发现“学生内差”,关注每个学生,探明每一个学生自身各类智能的差异,既要把握每个学生独特的智能结构,又要发现每个学生的智能强项,并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与肯定,以便施以相应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实现方法与途径很多,但是运用教师期望理论促进教师更新教育理念,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不容忽视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有效方法。“罗森塔尔效应”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教师期望效应”的理性思考。因此,将“罗森塔尔效应”应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既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情感教育的要求,更是时代的呼唤。
2、选题的意义(1)理论意义以往有关“罗森塔尔效应”的研究多以教师的期望所产生的效果为研究的主要方向,缺乏对教师期望确立依据的探讨,对具体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罗森塔尔效应”的应用研究也相对较少。因此,选择“‘罗森塔尔效应’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为研究课题,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和扩展“罗森塔尔效应”的理论研究,将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罗森塔尔效应”应用的相关理论系统化,对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罗森塔尔效应”的有效应用加强理论指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新课改进程中“罗森塔尔效应”的应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特别是引起了中学一线教师对教师期望的高度重视。研究这一课题有诸多实践意义:首先,有利于推动思想政治课教师重视对“罗森塔尔效应”的运用,并促使他们积极采取措施充分发挥“罗森塔尔效应”的作用;其次,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再次,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应用“罗森塔尔效应”使教师对学生产生恰当的积极的期望,既可以帮助教师处理好教学中自身的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又有利于充分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自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将“自我实现的预言”引入教育领域并于1968年出版了《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以来,关于“罗森塔尔效应”的研究在美国己达400多种。“这些研究认为:从实验中引发教师对学生成就的期望最终与学生学业成就的真实水平有关,那些教师对其期望高的学生(即使这种期望没有现实的基础),一般能够做得更好。这一研究结果引起了学术界的巨大争论。布罗菲(BroPhr)和伊夫特森伍(vertson)主持的 ‘德克萨斯有效性研究方案’的实验,以及克雷纳(Crany)和梅伦((Mellon)在英国初等学校对4300名儿童进行为期4年的纵向研究等都支持了这一观点。而弗兰明伊(leming)等人的研究却证伪了‘罗森塔尔效应,的实际作用。”m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虽然这些研究结果之间存在着差距,但是在多种研究的基础上,国外学者在本课题的研究上作出了两方面的贡献:一是研究了影响”罗森塔尔效应”的因素。二是建立了“教师期望”效应实现的理论模型,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四种:(1)布罗菲和古德模型。该模型的主要流程为:首先,教师形成对学生的特定行为和表现的期望,在这些期望的影响下,教师用不同的行为对待不同的学生,如果教师的行为能持续下去,而且学生也没有对此做出反抗,学生的表现就会与教师的期望相一致。(2)期望交流模型。首先,通过对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学生能力的了解,教师形成期望。然后,互动背景和期望影响教师的控制知觉。再次,教师的控制知觉影响着气氛和反馈的性质。最后,反馈的性质又影响学生的自我效能信念,学生的自我效能信念继而影响学生的表现。(3)达利和法扎尔模型,即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人特征和他们的行为表现等信息形成期望,这些期望继而影响师生间的相互作用。(4)罗森塔尔中介因素模型。罗森塔尔在1973年提出四因素中介模型,认为教师期望是通过气氛、反馈、输入、输出四种行为而影响学生表现的。罗森塔尔的模型集中于对积极“期望”效应的研究,认为如果教师能够做好以上几点,就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该模型是建立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的,无法诱导消极期望,因此模型的推广性也值得商榷。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罗森塔尔,雅各布森.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一一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陈敏.皮格马利翁效应「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4〕夏惠贤.多元智能理论与个性化教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
[5〕徐芬.学业不良儿童的教育与矫治「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6〕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7〕胡寅生.小学教育学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107-108.
[8〕班图拉著,陈欣银、李伯黍译:社会学习理论「M].大连: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
[9]毕淑芝,王义高主编.当代外国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10」申世辉.浅谈教师期望效应「J].天津师大学报,1995, (5) .
[11]彭卓.论教师期待效应及其对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06,(11):15一16.
[12」柳心德.教师期望和自我实现预言的效应「J].教育研究,1985, (11): 33.
[13」刘丽红.教师期望效应产生的心理原因及对策 「J].北方论丛,1998, (2) .
[14〕王建平,陈永进.教师期望效应及其对教师的“期望”[J].中国地质教育,2004, (3):21-22.
[15〕张殿有.论罗森塔尔效应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 22 (6 ) : 26-28.
[16〕路艳霞.“罗森塔尔效应”教师期望与小学英语教学「J].科教文}r, 2008, }2>: 98,194.
[17〕汪波,王爱玲.教师期待效应的理论和实践意义「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 (2) .
[18〕林静,胡丽萍.皮格马利翁效应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科学,2009, (18 ):nn一n6
论“罗森塔尔效应”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中文摘要 6-8
Abstract 8-9
引言 10-15
(一) 论文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0-11
1、选题的背景 10
2、选题的意义 10-11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3
1、国外研究现状 11-12
2、国内研究现状 12-13
(三)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5
一、“罗森塔尔效应”概说 15-20
(一) “罗森塔尔效应”的由来 15-16
(二) “罗森塔尔效应”的功能 16-17
(三) “罗森塔尔效应”的实现过程 17-18
(四) “罗森塔尔效应”的实施原则 18-19
(五) “罗森塔尔效应”与几种教育思潮的关系 19-20
1、“罗森塔尔效应”与多元智能理论的关系 19
2、“罗森塔尔效应”与人本主义理论的关系 19-20
3、“罗森塔尔效应”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关系 20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罗森塔尔效应”的意义 20-24
(一) 有利于增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1
(二) 有利于激发学生潜能,提高教学效果 21-22
(三) 有利于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学生观,确立公正的“正期望” 22
(四) 有利于增进师生情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22-23
(五) 有利于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加速德育的社会进程 23-24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效运用“罗森塔尔效应”的对策 24-36
(一) 思想政治教师应明确“教师期望”确立的依据 24-26
1、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特点 24-25
2、学生的实际学业水平与差异 25
3、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25-26
4、学生上一个期望目标的完成情况 26
(二) 思想政治教师应合理形成积极期望 26-29
1、合理确定期望目标 27-28
2、公正期望,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28-29
(三) 思想政治教师应采用恰当的方式和技巧传达期望 29-31
1、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给予鼓励和肯定,但不回避批评 29
2、及时传达期望,传达要注意表达的方式和技巧 29-31
(四) 思想政治教师要及时得到期望反馈,维持或调整期望 31-32
(五) 思想政治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期望 32-36
1、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32-33
2、帮助学生培养良好习惯 33-34
3、帮助学生形成恰当的期望目标 34-36
结语 36-37
注释 37-39
参考文献 39-42
致谢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