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一)研究背景
当今社会竞争比较激烈,21世纪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本质上又是一种教育的较量。为了培养出更多的具有高尚的政治觉悟和良好的道德素质的人才,我国将教育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不断的进行教育改革,使教育的发展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从而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而作为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课承担着德育的重要任务,对我国教育的整体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思想政治课堂教学,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使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使德育深深的内化为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是为了“学”而存在的,教学所追求的目标和结果一定要通过“学”体现出来,然而在高考升学的巨大压力下,应试教育的阴影仍笼罩着课堂,实行的是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一言堂’,、“满堂灌”,使学生受到教师单向权威的束缚,在情感、言语等方面处于被动压抑的状态,使课堂气氛变得紧张、冷漠,达到的课堂教学效果极差。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己不利于教学的进行,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所以人们开始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教学互动就是探索的其中一方面。所谓教学互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和作为学习主体者的学生,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实行的关于教学内容的交流与沟通。建构主义认为教学的四元素最终要以“情镜”、“互动合作”、“会话”、“意义建构”等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才能使教与学达到和谐的发展。而在这四大要素中,“互动合作”是连接其它要素的纽带和桥梁,由此可见“互动合作”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互动主要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师师互动三种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到互动的重要性并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大部分是在研究师生互动,认为师生互动在教学互动中是最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而其他的互动都是无关紧要的,甚至认为生生互动是扰乱课堂正常秩序的,是一种消极的力量,应该被加以限制、控制和消除。加之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文科学科,注重培养人文精神、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更加关注人文世界和生活世界,具有正面道理灌输强、记忆性的内容比较多等特点,使其在这方面的表现更加突出,这些都极大的阻碍了学生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因此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应该彻底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和智育至上的教育观念,从更加注重生生互动的视角来展开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基于此,笔者选取了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生生互动作为研究课题。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教学互动作为教学和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得到许多学者的思考和研究,尤其是在教学中师生互动和师师互动的研究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系统的理论体系,但是对生生互动的研究却很少,理论研究更是不全面、不深入、不系统,具体到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生生互动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广大教师更是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未给予生生互动足以的重视。高中思想政治课承担着中学德育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素质的任务,在教学中应彻底改变“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从更加注重生生互动的角度来展开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因此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生生互动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化。选择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生生互动研究为课题,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对进一步探讨生生互动的相关理论,推动该领域的理论发展,对深入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生生互动的理论思考与探究,对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开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加强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生生互动的理论研究,有利于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指导,进而将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生生互动的理论研究推到一个更高水平,促进理论的完整化、系统化。
2、现实意义
在我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都是“一切为了学生发展”,这就要求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发挥。因此,研究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生生互动这一课题,能够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改进教学组织形式提供参考;有利于开辟新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生生互动的方式和类型,推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综合运用的能力;有利于推动思想政治课教师采用各种措施加强课堂教学中的生生互动,更好的实现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效果;有利于引起广大教师、学者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生生互动的高度重视,努力增强自身的教学素质,提高教学水平,进一步完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实践;有利于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针,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古今中外的学者对教学中的互动有过不少的研究,但研究的焦点还是在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上,对生生互动的研究比较少。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班级管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杨小微.现代教学论「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一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吴康宁等.课堂教学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王坦.合作学习一一原理与策略「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6〕王淑珍.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_5.
[7〕方元山.课堂教学改革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_5.
[8〕佐斌.师生互动论一一课堂师生互动的心理学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9]张美云,王新燕,赵成亮.自主学习「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_5.
[10〕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1〕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2]冯根水.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_5.
[13〕张天宝.走向交往实践的主体性教育仁「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_5.
[14〕梁中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7.
[15〕盛群力,郑淑贞.合作学习设计「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16〕李彰有.高中政治研究性学习优秀案例「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_5.
[17〕程晓樵.课堂互动中的机会均等「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生生互动研究
中文摘要 6-8
Abstract 8-9
引言 10-16
(一) 研究背景 10-11
(二) 研究意义 11
1、理论意义 11
2、现实意义 11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4
1、国外研究现状 12
2、国内研究现状 12-14
(四)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6
1、文献研究法 14
2、观察分析法 14-16
一、生生互动及其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16-25
(一) 互动和生生互动的含义概述 16-17
(二) 生生互动的基本类型及特征 17-21
1、生生互动的基本类型 17-20
2、生生互动的基本特征 20-21
(三)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加强生生互动的意义 21-25
1、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创造性,实现其主体地位 21-22
2、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促进个体社会化 22
3、有利于思想政治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能力,实现教学相长 22-23
4、有利于思想政治教师更好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23
5、有利于真正落实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 23-24
6、有利于强化德育信息、加速德育内化,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 24-25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生生互动的现状分析 25-32
(一) 生生互动方面取得的进展 25-26
1、生生互动已经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重视 25
2、生生互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25-26
(二) 生生互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6-32
1、存在的问题 26-28
2、原因分析 28-32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加强生生互动的对策 32-42
(一) 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 32-36
1、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32-33
2、教师应提供各种资源,丰富生生互动的内容 33-34
3、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生互动的过程 34-35
4、教师应对生生互动的过程及成果作出及时有效的评价 35-36
(二) 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 36-40
1、树立主体性意识,努力发挥自身能力 37-38
2、树立小组竞争、合作意识,建立融洽的交往沟通关系 38-39
3、灵活利用各种资源,做好资料准备,积极参加互动讨论 39-40
(三) 改善课堂教学环境 40-42
1、控制班级规模,改革座位模式 40
2、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40-42
结语 42-43
注释 43-44
参考文献 44-46
致谢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