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探究员工持股对内部监督有效性的影响以及产权性质、员工持股资金来源的双调节作用。本章对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归纳、分析,并从政府、企业和员工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最后阐述了研究不足和展望。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20 世纪 50 年代,员工持股由美国学者路易斯·凯尔索提出,并且在美国公司中开始实施并逐步扩展到世界其他国家,如英国、美国、德国和日本等。与美国员工持股不同,员工持股在我国最初是以“内部职工股”的形式存在。20 世纪 80 年代,国有企业的进行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革,许多国有企业陆续实施了员工持股计划,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因为制度的不完善出现了许多不规范的现象。经历过大力推广的阶段性发展,也数度被紧急叫停。虽然员工持股计划在我国的实践过程中产生了很多问题,但是,我国的员工持股实践没有就此停止,而是在摸索中不断前进。
在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过程中,员工持股被资本市场重新关注。2013 年 11 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由此开始,员工持股计划从长达 16 年的暂停阶段进入重启阶段,更多的企业加入到“积极探索员工持股”的实践中来。2014 年 6月,证监会颁布《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试点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探索实施员工持股的试点企业不断增加。2016 年 8 月,三部委联合颁布了《关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下称“试点意见”),随后,在国有控股企业中开始进行员工持股试点,并从试点企业中总结经验逐步推广。除了上市公司,很多非上市的公司也在开展员工持股计划,其中最典型的当属非上市民营企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通过实施的员工持股计划帮助企业实现了良好发展。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实施了员工持股计划,且频率逐渐加快。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产权制度也在不断改革,员工持股正逐渐演变成为企业探索员工长期激励的新途径。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2.1 研究内容
根据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预先设计,应当包括以下六个部分的内容,每个部分的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1)绪论部分。绪论部分包含四小节内容。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包含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其次梳理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再次,根据本文的研究内容搭建研究框架,最后,阐述了本文研究的三个创新点。
(2)文献综述部分。文献综述部分包含五小节内容。从员工持股、监督有效性,产权性质和员工持股资金来源四个方面对现有学者的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和述评,指出现有研究有待补充和完善的地方,提炼本文的研究主题。
(3)机理分析和假设构建部分。机理分析和假设构建部分包含四小节内容。基于员工持股治理效应的视角,对员工持股与内部监督有效性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了探索与分析,阐述了员工持股与内部监督有效性之间的作用机理,同时也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假设,最后构建了本文研究的概念模型。
(4)研究设计与预调研部分。研究设计与预调研部分包含四小节内容。首先,结合相关学者的研究提出员工持股、内部监督有效性、产权性质和员工持股资金来源四个变量的测量维度以及测量题项。其次,设计、发放和回收预问卷,对预问卷进行相关数据分析,包含项目分析和信效度分析。最后,根据预问卷的数据分析检验结果,完善预问卷并最终生成正式问卷。
(5)实证分析与假设检验部分。实证分析与假设检验部分包含七小节内容。利用两种方式发放和回收正式问卷,并对回收问卷进行相关数据分析,包括信效度分析、差异性分析等,并通过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了验证和结果讨论。
(6)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部分。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部分包含三小节内容。首先对实证检验的结果进行讨论、分析与总结。其次从政府、企业和员工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最后指出了本文研究不足。
............................
2 文献综述
2.1 员工持股的研究综述
2.1.1 员工持股的概念界定
员工持股最早来源于双因素理论,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凯尔索于 20 世纪 50 年代提出,他认为财富是通过两种生产要素创造的,这两种生产要素就是资本与劳动[1]。此后,员工持股在美国公司中开始实施,并逐步扩展到世界其他国家,如英国、美国、德国和日本等。TheESOP Association 指出,美国企业的员工持股是一项让参与员工持股的企业员工成为股东,并使持股员工获得收益的激励机制[2]。美国国家雇员持股中心将员工持股的概念定义为员工通过参与企业员工持股计划获得企业授予的公司股份,授予的股票数量和行权条件等依据的是企业专门设计的员工持股方案[3]。
员工持股计划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机制,一直是众多专家学者关注和研究的重要主题。在我国,从 2013 年开始,员工持股计划从长达 16 年的暂停阶段进入重启阶段。2014 年 6 月,证监会颁布《指导意见》中指出:员工持股计划是指上市公司根据员工意愿,通过合法方式使员工获得本公司股票并长期持有,股份权益按约定分配给员工的制度安排[4]。黄速建(2015)在研究中指出,员工持股后成为公司股东同时获得公司股票,可以在获得额外的股票收益的同时参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5]。除此之外,员工持股通过建立员工利益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协调机制,成为现代企业中以股权为收益载体,最大程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长期激励方式(邱霞,2015)[6]。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员工持股计划是一项福利制度,企业内部员工自愿购买公司股份并可以获得股票的未来收益。此外,员工持股一般是由专业的第三方管理机构进行管理,第三方机构代替员工行使股东权利(张孝梅,2016)[7]。
.......................
2.2 内部监督有效性的研究综述
2.2.1 内部监督有效性的概念界定
关于内部监督有效性,学术界尚未有明确定义,部分学者从内部监督机制的角度出发,研究内部监督机制的有效性。杨志平(2009)认为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主要是指股东、董事会与监事会构成的监督体系。由于监事会虚设,所以认为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主要包括股东监督机制与董事会监督机制[58]。内部监督有效性就是股东监督有效和董事会监督有效。宋仕杰和樊行健(2011)研究认为内部监督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可以保障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59]。王巨龙(2016)认为关于内部监督机制有效性包括“内部监督效果”和“内部监督效率”两方面。“效果”是指监事会,独立董事,审计委员会、员工等监督主体对公司治理所产生的影响。“效率”是指随着实际内部监督机制的运行效果与期望内部监督机制运行效果的比值,比值越高,则内部监督机制的运行效率越高。但是,从数据的可获得性和研究的可行性考虑,对于效率的考察很难量化,对内部监督机制的有效性是主要从效果方面进行[60]。
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和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的被解释变量内部监督有效性是从监督效果方面出发,研究员工持股之后,持股员工作为企业内部的监督主体,对管理层的经营管理进行监督,由此给企业带来的积极影响。
.......................
3.员工持股对内部监督有效性影响的机理分析与假设构建........................... 21
3.1 员工持股对内部监督有效性的影响分析....................................21
3.1.1 员工持有股权比例对内部监督有效性的影响分析 ...................... 23
3.1.2 员工持股人数比例对内部监督有效性的影响分析 ...................... 24
4.员工持股对内部监督有效性影响的研究设计与预调研............................. 31
4.1 变量测度......................... 31
4.1.1 员工持股 ...................... 31
4.1.2 内部监督有效性 ......................... 32
5 员工持股对内部监督有效性影响的实证分析与假设检验 ........................... 43
5.1 数据收集及样本描述............................ 43
5.2 数据质量分析........................ 44
5 员工持股对内部监督有效性影响的实证分析与假设检验
5.1 数据收集及样本描述
本文重点探讨员工持股对内部监督有效性的影响以及产权性质和员工持股资金来源的双调节效应。所以,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实施员工持股的企业,包括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虽然有部分学者基于上市公司数据进行了相关研究,但是,考虑到我国的股市发展并不完全成熟,可能会存在股票价格与企业绩效没有完全挂钩的问题,所以,非上市公司实施的员工持股计划也能够从侧面验证员工持股的效果,应该加以重视。综合考虑到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完整性,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研究。为了使正式问卷的回收质量更好,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更高,问卷的发放对象是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企业的内部持股员工。
通过发放电子问卷和纸质问卷累计 500 份,回收 431 份,正式问卷的回收率为 86%。其中,纸质问卷共计回收 282 份,电子问卷共计回收 139 份,剔除填写不完整或者其他不合格问卷共计 93 份,最终得到有效问卷 338 份,有效率为 78.4%。为了可以清楚知道并了解样本数据的特征,详情如表 5-1 所示。
.....................
6.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对员工持股进行了研究,本文在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的成熟的理论研究,分析员工持股对内部监督有效性的影响,引入产权性质和员工持股资金来源作为员工持股与内部监督有效性之间的调节变量,并对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应的实证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对现有国内外关于员工持股、内部监督有效性、产权性质、员工持股资金来源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归纳。并在此基础上,基于“双因素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民主自治理论”等,从持股员工进行内部监督的信息优势、组织优势、动力优势,对员工持股与内部监督有效性的影响关系进行机理分析,进而提出本文的 15 个假设,包括 5 个主假设和 10 个分假设,并构建了概念模型。接着在借鉴已有的成熟量表的基础上,对本文的员工持股、内部监督有效性、产权性质和员工持股资金来源四个研究变量进行测量,其中产权性质和员工持股资金来源为类别变量,采用虚拟变量进行处理。之后依托课题调研的基础,发放预试问卷,并对预试问卷进行项目分析、效度分析和信度分析,并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对预试问卷进行修正,得到正式问卷。最后根据实地调研和网络邮件两种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发放与回收,最终得到有效问卷 338 份。并且通过 SPSS25.0、AMOS17.0 对回收问卷进行处理和分析,针对本文第三章提出的 15 条研究假设进行实证。结果表明:(1)员工持股对内部监督有效性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2)员工持有股权比例对内部监督有效性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3)员工持有股权比例对内部监督有效性的两个分维度即合规经营、资产安全也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4)员工持股人数比例对内部监督有效性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5)员工持股人数比例对内部监督有效性的两个分维度即合规经营、资产安全也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6)产权性质在员工持股与内部监督有效性之间起调节作用。经对比分析的结果可知,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对内部监督有效性的正向影响更显著;国有企业员工持有股权比例对内部监督有效性的正向影响更显著;员工持股人数比例对内部监督有效性的正向影响更显著。(7)员工持股资金来源在员工持股与内部监督有效性之间起调节作用。经对比分析的结果可知,与非自有资金相比,自有资金对员工持股与内部监督有效性的正向影响更显著;自有资金员工持有股权比例与内部监督有效性的正向影响更显著;自有资金对员工持股人数比例与内部监督有效性的正向影响更显著。
参考文献(略)
员工持股对内部监督有效性的影响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工商管理论文,员工持股,内部监督有效性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工商管理文章
- 跨界融合视角下共享汽车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
- 在线品牌社群氛围对成员公民行为影响效应研
- 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存在问题及范文对
- 中信银行长沙分行合规风险管理优化研究
- 在线评论形式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范文研究
- 湘乡市农业银行服务质量测度及提升策略研究
- XS进口商品零售公司商业模式优化研究
- 双元创新能力、双重网络嵌入与返乡创客电商
- TXKJ公司发展战略选择范文研究
- 高管认知、国际化战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 SDYR农业公司纵向一体化发展战略范文研究
- 高管认知、国际化战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范文
- LT集团双线业务竞争策略研究
- 高管激励对技术创新与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
- ST电信公司运营业务竞争战略研究
- X银行对HY公司的贷款评估案例范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