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员工持股是国有企业现阶段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需要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作为公有制经济的代表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经历了多次改革,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改革方式已不能满足国有企业现阶段的发展需求。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引领作用,如何处理好企业效率与社会公平间的关系,成为混合所有制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全国各地都掀起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大潮,员工持股作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关键手段重要形式之一,开始正式迈入历史的舞台,最早实施员工持股的企业在上世纪 80 年代,当时主要做法是引入外资、民间资本和剥离不良资产,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截止 2019年底,全国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省份已经有 20 多个,但推广实施的国有企业并不多,在员工持股计划探索实施的过程中,尚存在很多现实问题需要一一解决,也需要相关各方共同努力,在实践中不断改进。
(2)国家政策为实施员工持股创造了环境
我国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通过一项关于改革的重要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家鼓励企业尝试探索,实现股权的多元化,明确指出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也包括股权激励类的员工持股计划。2014 年 6月,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了关于员工持股的意见,即《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对涉及的持股期限、持股比例、资金来源等主要要素做了进一步规范,对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员工持股提供了明确的制度指导。同年年底,国务院成立了国有企业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制定了深化国企改革的“1+N”系列文件,开展员工持股计划也纳入“1+N”系列文件中。
........................
1.2 员工持股计划的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
关于员工持股制度的研究比较早,在上世纪 50 年代就开始了关于员工持股制的实践和理论研究,也形成了一些至今仍在使用的基础理论,对指导我们现在开展员工持股计划研究仍具有重要作用。
美国经济学家路易斯在《资本主义宣言》中提出了双因素经济理论,当时正值美国经济下行,就业率低,贫困人口不断增加,社会矛盾有逐步加深的趋势。他提出劳动力是生产要素的一种形式,应享有与其他生产要素同样的权利,一样拥有利润分配的权利,资本投入者在获取劳动力剩余价值的过程中,财富越来越多,与普通劳动者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对社会的安全稳定都是不利的。在这一理论中,明确说明财富组成部分是多方面的,受多个因素影响的,只是劳动和资本是最根本的两个因素,这两个因素共同发挥效应,才能获取财富,该理论也成为了国外员工持股的经典理论。
分享经济理论也是员工持股的经典理论,它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马丁·魏茨曼提出的,马丁教授提出了调整劳动报酬和利润分配的设想,员工付出劳动获取的报酬(财富)应与企业的经营状况有紧密的关系,员工获取的劳动报酬不仅是工资收入,也应当包括企业利润的分配。该理论观点认为在员工报酬与企业经营业绩相挂钩后,可以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也可以成为当时美国解决经济滞胀的有效方式。随后,美国普金斯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玛格瑞特·布莱尔指出诸如企业的职工、供应商、客户、银行等公司利益的相关者都应有权利进入公司治理,可以说他们都对公司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是一种特殊的投资,这种投资也是依赖于公司的经营发展情况的,他们与股东一样面临经营风险,这就是所谓“利益相关者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员工应该享有表决权,通过持有公司的股权获取参与到公司治理的权利,对公司决策产生影响,让员工作为劳动者投入工作的同时,也作为公司的股东,享有股东的权利。
............................
第 2 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员工持股计划的内涵及类型
2.1.1 员工持股计划的概念
员工持股计划是让公司员工选择持有公司股权的一种形式,是员工可以获取报酬的一种方式,实质是一种利益分享机制。参与员工持股计划的员工,可以参与公司剩余利润的分配。一般来说,员工持股计划可以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增加企业凝聚力,对外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更高的收入回馈给这些员工。
2.1.2 员工持股计划的特点
员工持股计划较为显著的特点包括:第一,参与人员必须为企业在职员工。员工持股计划参与的人员需要具备持股资格,必须是在职职工,会设置与员工岗位、职级及业绩相关的一些要求。第二,出资的资金渠道作出规定。员工持股计划会对资金来源作出一些要求,比如公司设置的奖励基金,员工自己筹集资金及股东无偿赠与的资金等多种方式,在员工持股计划中都会事项对出资的方式进行明确。第三,可能会设置员工退股的限制性要求。参与员工持股计划的股权一般会设置锁定一段时间,在锁定期结束后,员工需要退出、转让、继承股份都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也包括在二级市场直接坚持股份等,公司对于退出员工持股计划的规定较为严格。第四,设置专门机构管理员工持股计划。员工持股相关的日常管理一般会通过公司设置的员工持股大会或者是委托外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管理,目的就是为了体现员工持股计划运作的公正性,保护员工利益。
2.1.3 员工持股计划的类型
一般来说,对于员工持股的类型会从三个维度进行划分,包括是否使用杠杆、员工参与的范围和是否风险共担。借助于信贷资金作为员工持股计划资金来源的称之为杠杆型员工持股计划,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公司管理层、公司股东及银行机构的多方合作。反之,未使用信贷资金,资金来源为自筹的员工持股计划则称之为非杠杠型员工持股计划。从员工参与的范围来看,按照全体员工是否都参与可分为全员持股和非全员持股。一般来说,全员持股计划会与公司建立的职工养老保障计划相关联,企业工会要求企业为职工养老而实施的,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就已经在尝试,要求企业在未给 65 岁以上企业职工建立养老保障的情况下,设立于股票相关的奖励计划,为这部分老人提供养老保障。非全员持股则是对参与人员设置的资格条件,一般是公司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骨干员工,从激励的实际作用来看,非全员持股的激励效果会更加明显。从风险承受来看,员工持股计划可分为风险型与福利型。风险型员工持股计划获取的收益将是员工购买时的价格和未来出售价格的价差,持股人员将承担股价波动风险,参与对象一般为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骨干。福利性持股计划面向全员,是员工工资收入的补充,增加员工收入的一种方式,可以稳定员工队伍,但容易造成大锅饭的局面,长期看来激励效果会逐渐弱化。
..............................
2.2 员工持股计划的主要要素
2.2.1 激励对象范围及标准
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考虑激励对象时,往往会根据现阶段的经济目标、未来战略布局及行业环境等条件来确定。对象的选择必须是公司的在职职工,往往是全体员工、或者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和核心骨干成员。实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员工通过自筹资金参与员工持股计划,实现个人利益与企业经济效益的捆绑,共担风险,共享收益,企业发展前景与个人成长戚戚相关,为了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员工也会更加努力工作。在参与对象的设置上,如对工作年限、职级、技术研发、量化指标做了一些规定,能够满足这些条件的通常就是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和核心骨干员工,符合公司需要激励的既定目标,每个人获得的激励标准依据持有股票的份额来确定,所持有股份数量多,则享受激励更高。为了更加科学、公平的划分激励标准,这项共工作通常委托第三方机构来完成,参与员工持股计划的员工享有与原有股东一样的权利,没有同股不同权的限制条件。
2.2.2 资金及股票来源
(1)资金来源
国资委《关于规范国有企业职工持股、投资的意见》中对国企员工持股计划资金来源作出要求,明确要求国有企业不得为职工提供借款或垫付款项参与持股,也不得以国有产权或资产为职工融资提供担保等形式帮助员工持股,也不能变相通过合作企业为职工持股提供借款和融资担保等。目前,员工参与持股计划的资金来源主要为自有资金或通过个人筹集的资金,员工使用个人存款、信用借款或通过抵押房产等方式向银行获取资金参与持股。本文的案例研究中,物产中大集团员工持股计划规定员工使用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的方式购买股权。
(2)股票来源
公司计划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时,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股票来源是不一样的。按照目前监管政策关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规定,上市公司通过股东回购、二级市场购买、非公开定向增发、股东赠与等方式获取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股票。非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股票来源有存量股份转让、增资扩股、分红股、预留虚拟股等途径。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国有上市公司实施的员工持股计划,普遍选择非公开定向增发作为股票来源。本文研究案例中物产中大集团公司就是采用非公开定向增发的形式,该方式有利于顺利推进员工持股计划,可以较为快速的引入“员工股东”。
................................
3.1 物产中大集团简介.......................................19
3.1.1 物产中大集团基本情况............................. 19
3.1.2 物产中大集团股权结构................................... 19
第 4 章 物产中大集团员工持股计划的案例分析........................................26
4.1 为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有企业探路.............................26
4.2 有效缓解代理矛盾..............................26
第 5 章 物产中大集团员工持股计划的案例启示........................................36
5.1 各级部门的通力配合............................ 36
5.2 严格遵循“三公”原则............................. 37
第 5 章 物产中大集团员工持股计划的案例启示
5.1 各级部门的通力配合
物产中大集团一直在探索更好地与市场接轨、使公司基业长青的路径。在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省,浙江省委省政府坚持把深化企业改革作为抓好经济的有力措施,2014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意见要求“以国有资产证券化为抓手积极发展混合所有者经济,力争省属企业混合所有者企业户数比重达到 75%左右,省属企业国有资产证券化率达到 75%左右”。在这样的政策支持下,物产中大集团被列为首批混改企业之一,董事长王挺革带领的团队形成决策共识,结合企业的管理体制环境作深入研究,得出上市公司的最佳形态就是多元股权共存的所有制形式,国有企业的资产证券化将是改革的重点,借助于资本市场,拓宽企业的融资路径,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并实现企业上市,也将是规范企业治理的最好方式。因此,借力资本市场激发企业更强动力,员工更大工作热情,成了物产中大集团改革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 。
在该文件下发一个月后的 2014 年 10 月,物产中大集团决定率先启动整体上市工作,并同步实施员工持股计划,集团层面成立了政策组、资产组、人事组和报批组 4个工作小组,均有董事长担任总协调人,集团领导担任各组组长,各成员公司也均成立相应的工作组,由其主要领导担任协调人和组长。在此后的一年时间内,大家牺牲节假日加班加点、全力推进混改工作。在推进中,浙江省委、省政府领导批复同意物产中大集团启动整体上市并同步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请示,仅用了 2 个休息日时间,证监会盛赞浙江省决策快、保密好;浙江省国资委从接受申报方案到转报省政府用了 3天,省政府批复方案用了 7 天,其中省政府相关部门在 1 天之内完成了 12 个环节的审签,2 天内就向企业出具了正式批文;证监会、商务部、国务院国资委、浙江省政府相关部门等鼎力支持这项工作,共同为物产中大集团加快改革破解难题。“集团成功实现整体上市(同步实施员工持股),是省委、省政府高效科学决策和省国资委倾力支持的结果,是相关部门通力支持的结果,也是集团上下共同艰辛高效工作的结果。”集团董事长王挺革表示。正因在各级部门的通力配合下,物产中大集团 1 年内实现了大多数公司 2-3 年才能完成的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浙江速度”的内涵。
............................
第 6 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物产中大集团在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时,同步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推进时机好,改革方向符合当下国企业改革的要求,在深度研判企业发展阶段的前提下,设计了切实可行的员工持股计划方案,不经实施快,而且推进顺利,在浙江省省属国企中发挥了较好的示范作用。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了文献查询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三种方法,客观展现了物产中大集团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方案、实施后的效应及启示,在实施效应中,通过对企业外部、内部环境分析及一些财务数据的对比分析,展现了员工持股计划在六个方面的实施效应。总体研究结论如下:
(1)在深化体制改革中,物产中大集团员工持股计划在保证国资委控股的基础上,引入员工持股团队,优化股权结构,降低国有资本的持股比例,使得员工持股计划持有 7%股权的情况下,成为物产中大集团的第三大股东。在公司发展的关键时期补充了现金流,提升了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较好稳定了公司核心人员和团队,有效推进了公司转型升级,企业的业务规模在员工持股计划实施后有明显的提升,作为全国国企改革的二十个样本之一,发挥了较好的示范作用,为其他国企提供一定的借鉴。
(2)物产中大集团实施了员工持股计划化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代理矛盾,降低了代理成本;在集团发布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公告后,对产生的告效应做了分析,选择三个不同窗口期内的累计超额收益率增长的情况,印证集团在短期内股东财富有较明显的提升;从 2014-2016 年营业收入和毛利率的变化,在企业未发生重大特殊事件的情况,显示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对提升公司经营业绩有积极作用。在经营状况向好发展的态势下,集团员工的凝聚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形成良性发展的态势。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