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毕业论文2018经典范文十篇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620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工商管理论文,笔者认为工商管理主要包括企业经营战略制定和内部行业管理两个方面,其主要通过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是对工商管理工作的记录和总结。今天该网站为大家推荐一篇工商管理范文,供大家参考。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2018经典范文一:基于质量竞争力指数的江西省装备制造业质量竞争力研究

第 1 章 绪论

本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分析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概述了论文开展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研究思路和方法。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我国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装备制造体系。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政策措施,调整和振兴装备制造业,促进自主创新和进口国产化,并进而提出了高质量、高端化的战略目标。国家出台的主要政策具体见表 1-1。

尽管我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稳步提高,尤其在2008 年金融危机实现了逆势而上,但是我国装备制造业在质量、标准、品牌等方面与其他制造业强国相比仍有差距,实现从“装备制造大国”向“装备制造强国”转变是当前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我国与世界装备制造强国的竞争力比较见表1-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质量竞争力理论的提出是质量理论与竞争力理论相互融合的产物。从质量理论的发展看,对质量的认识从众说纷纭走向逐渐统一。休哈特(Walter A Shewhart)认为质量存在于主观和客观的两个侧面。克劳士比(Philip B Crosby)认为质量就是符合要求 。田口玄一(Genichi Taguehi)认为质量是产品上市后给社会造成的损失大小。费根堡姆(Armand V Feigenbaum)认为质量是满足顾客期望的综合特性。石川馨(Kaoru Ishikawa)认为质量等价于顾客满意度。戴明(W Edwards Deming)认为质量是生产规定数量的产品并且满足规范。朱兰(Joseph M Juran)认为质量是适于使用。基于主观要求和客观特性两个共同点,1S09000 标准(2008 版)指出,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由于满足要求与顾客、市场相关,质量本身就包含了竞争的因素。在克劳士比 14 步、戴明 14 点和朱兰 3 部曲等质量管理经典论述中,形成了通过质量获得竞争优势的框架。

从竞争力理论的发展看,竞争力是指在自由竞争条件下主体竞争制胜的能力。竞争理论发展经历以下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战略管理理论阶段,强调战略管理是企业竞争获胜的关键。第二个阶段是市场结构理论阶段,波特(Michael Porter)提出“竞争五力” 。第三个阶段是特殊资源理论阶段,认为特殊资源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源泉。第四个阶段是核心竞争力理论阶段,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能为顾客带来特别利益的独特技能和技术。20 世纪 70年代,克拉维斯(Kravis)等发现质量因素对贸易竞争力的影响。80 年代,一系列研究进一步探讨了质量维度的竞争力。90年代,斯万(Peter Swann)和塔哈威(Majid Taghavi)分析了质量竞争力对商品出口的促进作用。质量竞争力逐步成为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概念。

第 2 章 装备制造业分析

本章主要介绍装备制造业概念、特征、范围,描述国外装备制造业发展特点、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历程和江西省装备制造业发展近况,阐述装备制造业的质量特性。

2.1 装备制造业的概念、特征和范围

2.1.1 装备制造业的概念

对于装备制造业的理解,由于国外没有“装备制造业”这个概念,国际上并无统一的标准。我国在 1998 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并开始使用“装备制造业”这一概念,因此这个概念是我国所独有的。据此,本文采用的“装备制造业”定义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生产工具的制造部门的总称”。

2.1.2 装备制造业的特征 装备制造业范围门类较广,其主要特点如下:

(1)产业关联度大。装备制造业产业关联度大、产业链长,涉及基础材料供应、机械加工、零配件生产等上下游行业,能够通过自身发展带动一大批相关支撑产业的发展。

(2)资本和技术密集。装备制造业在整体上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技术含量高、成套性强以及跨行业综合的特点,往往依托大型国家重点项目与工程推进相关技术进步与创新。

(3)资源能耗较低。在重工业中,装备制造业万元产值消耗的资源和能源最低,而技术密集的特点也决定其较低的资源能耗,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1.3 装备制造业的范围

本文的数据统计、测算工作严格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确定的行业划分进行。但是,2011 年,我国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进行了修订,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的范围均发生了变化。根据 2002 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装备制造业包含7个行业。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行业根据2011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被拆分为“汽车制造业”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2个行业。

2.2 国外装备制造业发展特点

2.2.1 美国装备制造业

美国将发展装备制造业作为国家战略。20世纪70 年代,美国因政策失误,导致竞争力衰退。随后,美国采取一系列产业政策,促进先进制造技术发展。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美国政府针对制造技术方面,先后制订实施六大科技计划和九大战略计划,重新夺回了竞争优势。

美国装备制造业的特点包括:一是注重生产研发。美国十分重视高新技术在研发和生产领域的应用,依靠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迅速占领国际市场。同时,向后发工业国家输出技术和资本,将其作为生产制造基地,并从其进口成本低廉的产品。因此,形成了“研发与生产—出口—进口”的发展模式。二是依托跨国公司。在2010年世界500强企业中,美国企业140家,其中装备制造业企业超过 25%。福特、通用、波音和戴姆勒等制造业巨头凭借自身实力,加强与相关和支撑产业的联系,形成产业集聚,推动国内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三是促进高端转型。近年来,美国在信息技术领域的新兴装备制造业所占份额开始逐步提高。新兴装备制造业通过改造传统装备制造业,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制造业中的中坚地位。

2.2.2 德国装备制造业

德国的装备制造业具有重要地位,约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 40%。其中,机械和设备制造业对于德国的战后重建以及东、西部经济发展都具有决定性作用。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机器设备制造业成为德国最大的工业部门,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赢得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德国装备制造业的特点包括:一是树立质量信誉。为了保证质量,德国标准能够详细规定制造某种产品的细节和流程,每一件产品都严格按照标准生产,每一步骤都有相应的检验核查标准,使“德国制造”逐渐成为质量信誉的象征。二是重视员工素质。德国始终把培养装备制造领域的工程师作为重点,通过严格的职业培训、考核机制培养技术人才,并且通过吸收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建立了非常融洽的劳资关系。此外,基于庞大的工程师队伍,德国实施“精英团体”计划,支持 5 年以上的大型研究项目,不断培育领先的技术。

第3 章 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模型及应用......16

3.1 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的指标体系................ 16

第4 章 江西省装备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实证测算.......28

4.1 江西省装备制造业原始数据的收集方法.......... 28

第5 章 江西省装备制造业质量竞争力分析与对策...............36

5.1 江西省装备制造业质量竞争力分析............... 36

第 5 章 江西省装备制造业质量竞争力分析与对策

本章主要依据上一章的质量竞争力指数测算过程中掌握的数据,综合分析江西省装备制造业及其各行业的质量竞争力水平,提出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5.1 江西省装备制造业质量竞争力分析

5.1.1 质量竞争力整体状况

上一章,本文计算了2012年江西省装备制造业整体的质量竞争力指数。根据《2013年江西统计年鉴》中装备制造业7个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可以对比分析 2012年江西省装备制造业整体质量竞争力。具体见表 5-1。

江西省装备制造业整体质量竞争力指数80.38,7个行业的质量竞争力指数分布在 78-84 之间。从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来看,电器设备业规模在 7 个行业中处于第一位,其质量竞争力指数为 79.25,对装备制造业整体质量竞争力有较大影响。

第 6 章 总结

1、论文研究成果

本文在介绍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国家质量竞争力指数模型,对江西省装备制造业的质量竞争力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获得了以下研究成果:

(1)通过对装备制造业的分析,以国家质量竞争力指数模型为基础,构建了装备制造业质量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2)将装备制造业质量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于江西省装备制造业质量竞争力的实证分析,测算出行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及其发展趋势,提出了装备制造业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对策。

2、论文创新之处及应用价值

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将主要用于29类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测评分析的指数模型,运用于对江西省装备制造业的质量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尚属首次。

论文的应用价值在于立足区域装备制造业进行分析研究,填补了质量竞争力研究在该领域的空白,提供了一套实证测算方法,有助于分析行业的优势与劣势,服务装备制造业发展。

参考文献(略)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2018经典范文二:HNJT科研企业劳务派遣用工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

1绪论

1.1研究背景

我国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发展,劳动市场的主体也开始起。现如今随着劳动合同法强化对劳动者保护,无论是私有还是国有企业,政府机关以及事业单位等等都开始逐渐使用劳动派遣模式。而随着我国劳动力的用工制度日益的改进也使得我国劳动派遣这种灵活的形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使用。但因为劳动派遣模式不一带来诸多问题,就必须深入分析企业对劳工的派遣模式。

据2012年全国总工会统计,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地区劳务派遣员工总数约有6000万人,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呈逐年扩大的态势,我国大部分省份,企业全部员工中有大约百分之十及以上的人都是劳务派遣制员工,很多企业都出现了派遣制员工数高于正式员工数的情况。去年《劳务派遣条例》的颁布实施,对企业劳务派遣至员工数量进行了明确的要求,派遣制员工不得超过企业用工总人数的10%。从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地区企业劳务派遣用工情况上来看,很多企业劳务派遣制员工都超出规定范围。通过实施效果来看,近年来出现了很多与劳务派遣用工相关的法律案件,从法律层面来看企业想通过劳务派遣制员工模式规避法律风险的可能性越来越低,反而作为被劳动者申述的关联责任人,承担相关责任的事例却屡见不鲜。现很多以降低人工成本为目的单位,肆意使用劳务派遣制员工随着实施过程的延伸,人工成本虽然得到了降低,但很多单位在过程中遇到形形色色各样问题,反而造成管理成本和生产成本的上升,从侧面上造成了企业承受了一定成本上的损失及无法提高工作效率。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聚焦在企业使用劳务派遣用工中具体存在哪些问题,形成劳务派遣制员工使用问题原因又有哪些,企业在实际管理中能否通过改进相关措施来减少有关问题的产生,以及企业如何最大可能的发挥其劳务派遣的优点等等。考虑到各地区劳务派遣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研宄不切实际,财力、物力、人力等问题造成全面开展研究的困难,而各地区产业结构、员工构成、经济模式都会所差异所以会造成调研面广,无法形成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1.2研究目的

本文研究劳务派遣用工的主要目的就是可以通过减少企业生产成本和更加便捷的管理方式来持续增加企业的效益,使得企业可以长期稳定的发展下去。但随着劳务派遣用工的不断发展,公司也面临了很多派遣用工涉及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给公司内部资源管理带来了问题也使得企业无法持续提高收益。公司未来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尽量通过规范管理派遣用工的标准来降低企业用工风险,及对派遣员工的实质进行界定,从而提高派遣员工对企业的自信心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劳务派遣工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但其研究多集中在劳务派遣具体含义以及目前公司存在的劳务派遣中存在的问题等等,对实际使用劳务派遣制用工的企业具体成效和问题等等还研究还比较少。因此本文主要通过结合公司使用劳务派遣用工的实例来分析目前企业内部使用劳务派遣用工所取得的具体成效,以及分析目前科研企业使用劳务派遣用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而通过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来针对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建议。

2劳务派遣相关历程及相关研究综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劳务派遣用工模式也被越来越多的私营和国有企业以及政府事业单位所使用,这就使得劳务派遣用工越来越灵活并可以在劳动力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2.1相关概念

国内劳务派遣用工制度的飞速发展,为一些以研发和制造为主的生产运营注入强大的活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劳务派遣制度让企业摆脱人力成本的束缚,从而使得企业可以依据自身条件,从实际需要出发,对用工策略进行灵活调整,实现以最低成本获取最大利润的战略目标。虽然国内劳务派遣发展履带,但并没有随之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以至于国内新劳务市场日益泛滥,并与劳务派遣用工体系本身日益相去甚远,我们应当看到,三性原则,即临时性、替代性和辅助性,始终贯彻劳务派遣制度发展的整个过程。

但国内各大企业在劳务派遣用工方面却日益与三大原则脱轨,使得劳务制度大量滥用,许多公司及企业还利用劳务派遣制度来节省公司应当支出的成本,许多企业在用工之时频频出现同工不同酬的情况。从而使得劳资矛盾加剧,从而为违法用工提供了保护伞,而大量违法用工的行为并不能给企业真正带来所期望的利益,为了解决企业在派遣性劳务员工方面出现的诸多问题,国家劳动部门,以及相关人力部门颁发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修订案》,己于2014年3月1日实施。该法案对劳务派遣的资质,劳务派遣制度的三性原则重新进行界定。本文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结合科研企业的具体事例分析目前劳务派遣用工在我国的现状。

1.劳务派遣的概念

世界上其他国家例如美国,德国等对劳务派遣用工的研究都比较早,而对于我国来说劳务派遣用工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虽然发展较晚却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得到迅速发展并为众多学者所重视。而对于劳务派遣的概念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学者都有不同的定义,例如人力派遣,劳动派遣等等,具体的定义如表1.1:

2.2劳务派遣相关文献综述

国内有众多学者都对劳务派遣用工的现状做了非常深刻的研究,例如2005年张丽宾就从各个方面研究目前我国劳务派遣用工的现状,具体见表2.2。

我国2010-2011两年内劳工派遣用工的具体数据由全国总公会收集并通过分析数据表明目前我国的劳务派遣员工数目还在不断增长。而其劳务派遣用工的具体行业主要涉及第三行业以及第一线的工作,其派遣员工多由其农民工和下岗职工组成。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目前对于劳动力派遣来说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地区行业发展的平衡,法律的规定与具体的实施的不平衡等等,因此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很长时间。

3HNJT科研企业劳务派遣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7

3.1HNJT公司及其科研企业简介.......12

4HNJT科研企业劳务派遣用工的解决策略........23

4.1优化产业及人员结构.......23

5结论.......28

4HNJT科研企业劳务派遣用工的解决策略

4.1优化产业及人员结构

4.1.1推进改革,优化产业结构

上述文中介绍本文所调研的企业业务主要集中在煤基清洁发电和转化、可再生能源发电、污染物及温室气体减排等领域积极开展技术研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关键设备研制和工程实施上,产生已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调研中我们可以看到该企业主要是以从事科研创新和技术服务为主,资源来源主要靠科研产品转化和提供技术服务支持,通过短短几年时间企业资本金由亿元滚动发展成5亿元,其盈利能力也有目共睹。但也恰恰是因为技术服务等盈利性等工作的需求,造成了目前劳务派遣制用工规模。2014年HNJT对该企业提出了新的战略定位,对企业提出了“高、精、尖战略定位,坚持领先标准、猫准节能减排和国家需求”。企业要重点研宄清洁能源前沿技术,研宄具有世界领先水平、能够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可以为国民经济做贡献的先进技术;顺应国家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战略,研发发电技术领域节能减排的高精尖技术;建设成为一流科研人才的聚集高地、引领我国乃至世界一流清洁能源高精尖技术的研发平台、按全新机制运行的人才特区;为集团公司创建世界一流企业、落实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和可持续发展助力,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为国争光。

建议企业根据HNJT提出的新定位,调整产业结构缩减技术服务类,将主要的工作重点集中在科研创新上。这样可以大幅缩减因技术服务类工作产生的劳务派遣制岗位,从而适应《劳务派遣用工暂行规定》中的要求,明确三性用工,避免混岗情况的发生,减少劳务派遣制用工比例,接近用工比例要求的目标。

5结论

在本文中,详细阐述了劳务派遣问题的研究意义及其迫切性,结合HNJT科研企业实例对劳务派遣用工各方面的现状进行量化研究,对用工体制在现实方面进行运作时出现的问题进行仔细的分析,同时找出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案,由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竞争日益激烈,用工单位往往会通过大量聘用派遣性员工的方式,来缩减企业的运营成本,从而获取最大的利润。但企业如果过于偏重于经济上的指标,就会忽视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从而使得社会矛盾不断激化。随着劳务派遣制用工过渡的使用,也给企业带了很多的问题,如:劳务派遣用工比例严重超标、未按“三性”界定劳务派遣用工工位产生混岗、劳务派遣制用工管理环节薄弱、薪酬福利标准不一、人文关怀不足,缺乏约束力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企业经营发展中给企业带来很多的困扰和无法解决的难题。最后,由于关于企业用工方面的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配套措施制订粗糙,从而使得劳务派遣市场长期存在着无法可依,无法可守的风险。

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科研企业,围绕科研企业在劳务派遣员工制度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分析目前科研企业企业劳务派遣用工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有效可行方案,故而得出的结论和提出的方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但不够全面,因此笔者希望,如果有其他人在进行同样的研究课题,就应当对不同的行业类型的用工主体进行更为详细的调查与研究,从而完善整个用工体系,促进国内相关企业可以科学规范的发展我国的劳务派遣行业。

参考文献(略)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2018经典范文三:M公司知识型员工流失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1绪论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主要体现在:结合M公司发展情况,借鉴西方国家与我国学者对激励理论的研究,找到适合M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研究模型。以激励理论为基础,结合M公司战略发展方向,对M公司人力资源进行统筹规划,提供有效指导。通过对M公司员工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分析,为M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提供借鉴。

1.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取的三种研究方法:

(1)访谈法

为保证调查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本文设计了调查问卷和相关人员一对一的面谈的调查方法,为企业留住知识型员工的对策提供事实依据。

(2)文献分析法

文献分析法是根据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查阅文献来获取资料,这是更全面掌握课题研究的准确的方法。本文通过查阅关于知识型员工方面的研究资料,分析、整理己有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从而为下一步的研究打好基础。

(3)问卷调查法

为了使本研究能准确反映公司的实际问题,本文采用知识型员工管理中工作满意度有关量表和运用软件进行问题的分析,探求员工流失的原因,为今后在知识型员工管理方面提出更加有效和完善的管理办法,从而减少公司知识型员工的流失。

本文的技术路线如下图:

2文献综述

2.1经典激励理论研究

2.1.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研究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阐述了人的基本需求可以分为如图2.4显示的五种需求。

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对于企业中所有类型的员工都是必须的,这两种需求处在最底层,是人的基本生存和温饱阶段;社会需求、尊重需求都处于小康阶段;而自我实现需求是富裕阶段,属于有社会创造的需求。马斯洛的这五种需求从低到高依次排序,这种次序并不固定。可能会有人先注重满足心理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金钱对他们来说是次要的。一般情况下使人们对下一个需求进行追求和渴望的前提是上一种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们很可能在一个时期有多种需求同时出现,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必然会有一种需求支配着这个人的行为。

2.2公司概述

M公司,成立于2001年4月30日。是一家面向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和公共安全项目技术开发、咨询、推广、服务、规划与设计的高新技术企业。同时还拥有强大的资金、技术、研发实力,始终名列国家电子百强企业前三十名。

M公司拥有行业内企业级最大规模的“智能交通技术研究院”,目前,仅有200人的研发团队,取得的软件著作权共计217项,研发能力可以排到全国前列,其核心产品“公安交通指挥中心集成平台”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高居行业第一。

M公司的主要核心领导,在智能交通行业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与经验,以及对行业的大势所趋的背景和发展有着深入的研究和见解独特的方式。以“智能交通、人文交通、绿色交通”为企业使命,坚持“尊重人、培养人、依靠人、满足人”的企业理念,使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向着“行业先锋,百年企业”的目标不断迈进。

M公司以自有的技术创新、企业诚信等方面来推动城市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应用技术发展,为公安安全、智能交通与智慧城市行业提供项目规划与咨询、技术和产品研发、项目实施等技术服务,在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和公共安全领域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并通过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实现“行业先锋、百年企业”的发展蓝图。

致力于为全社会构建“智能、人文、绿色”的交通系统。截至到目前,M公司已提供智能交通服务的城市超过了100多个,同时也为这些城市提供了完善的智能交通管理体系,为交通参与者的出行提供了交通便利和安全保障。

3M公司知识型员工流失的现状分析.........11

3.1公司概述.......11

4M公司知识型员工流失原因调查及分析........16

4.1调研设计......16

5M公司知识型员工流失对策......28

5.1建立良好的晋升机制......28

5M公司知识型员工流失对策

5.1建立良好的晋升机制

众说周知,知识型员工作为一个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他们的流失不仅能给企业带来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损失。而且核心人员离职还涉及到重新进行招聘、新员工上岗前的培训,工作内容的交接等。从某种程度上说,企业的晋升机制决定了员工去留,因此,晋升机制建立的合理与完善,对员工流失有很大的影响。

晋升指的是低级职位上升到一个更高水平位置的全过程。职位的划分是工作需要的一种体现,在公司按照体系划分职位职级。这些职位包括:研发体系、工程体系、营销体系、技术支持体系、管理服务体系等,由于每个体系的分工不同,所以职位晋升的条件也不同。员工职位晋升的空间是企业根据每个体系的岗位标准来评的。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有49%的人对晋升机会不是很满意。所以,M公司要根据员工自身的发展需求,结合岗位晋升的标准制定出完善的岗位晋升机制,将优秀员工的能力利用到与企业一同发展的轨道上。要想实现这一想法首先要注意几个方面:

(1)要有明确的岗位晋升制度。岗位的设置一定要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员工的岗位需要和岗位工作的具体标准,特别是制定详细的岗位晋升要求,结合每位员工的工作特点制定详细的计划。从而形成有效的岗位晋升制度,明确标注每个岗位晋升的途径。

(2)根据公司自身发展的需要,使内部员工每三个月或每季度进行岗位互换一次,让每位员工参与进来,了解其他人的工作,使员工处在一个具有竞争的工作环境中。从而使员工产生某种危机感,使得员工在不断激励的方式中得到锻炼,为公司创造更加有效的价值,同时也使员工了解自己更擅长的工作。

结论

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结合M公司的具体情况,运用相关的研究方法,对M公司在知识型员工的流失问题上进行研究。由于受到公司现有状况的约束,笔者能力的限制以及论文完成时间的要求,提出的以下研究对策是否完全契合公司的需求与发展有待进一步跟踪并验证。笔者希望:(1)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公司今后的发展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上有所帮助。(2)公司可以运用文中提到的一些理论和模型等有效工具,提升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绩效。当然,这也需要公司在以后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不断调整与修正。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小企业将在我国经济结构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让中小企业能够健康持续发展,是值得深思与探究的问题。借鉴并运用先进的管理工具与管理理念就是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于提升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略)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2018经典范文四:基于TS16949标准的XH公司质量管理改善研究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论文选题的背景

我国汽车工业始于1956年,前三十年主要以生产中型载货汽车为主,其产量占汽车总量的 85-90%,重型车和轻型车缺少,轿车生产接近空白,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汽车工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的汽车工业除了在数量上逐年增长外,在车型、质量以及技术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汽车工业日新月异,飞速发展。

汽车行业几乎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大批量生产、产品零部件数以万计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不仅具有很强的拉动作用,而且具有其他产业难以比拟的关联效应,有关研究表明,汽车制造业(包括零部件)的就业人数与汽车销售、金融、加油机维修等相关服务业的就业人数之比为1:6左右,我国汽车生产企业在压力下的发展壮大,整个行业竞争性的增强将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积极的作用。

为规范汽车行业的生产,以便世界各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采取相同的标准,同时满足各大整车厂要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 2002 年 3 月公布了一项名为“质量管理体系—汽车行业生产件与相关服务件的组织实施 ISO9001:2000的特殊要求”(英文为ISO/TS16949)的行业性的质量体系要求。

IS0/TS16949 的主要内容有顾客工作标准、业务计划、多方认证小组职责和作业、质量策划、应急计划、风险分析(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防错活动、控制计划、试验规范、试验计划和接受准则、特殊特性的指定与控制、制造过程作业指导、样件控制计划、作业准备指导、工具管理、分承包商管理系统、产品存储规范、测量系统分析、实验室控制、统计过程控制、过程不稳定和能力不足的反应计划、样件的维护/控制和存储条件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外 ISO/TS 16949 相关研究

由于行业的特殊性,美国戴姆勒克莱斯勒、福特和通用三大公司为了维护其自身的利益,于 1980 年联合成立了供方质量体系要求特别工作组,开始研究建立适合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通用质量体系要求,并于 1994 年率先正式发布出版了第一版 QS-9000,此后又经过两次修订。QS-9000 的发布和实施,意味着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开始以 QS-9000 作为其汽车生产件和相关零部件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的评定准则,凡是与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合作的各国供应商必须在规定时间内通过美国的QS-9000 认证。

1995 年,在 ISO/TC 176(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委员会)的支持下,由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等五个国家的汽车制造商及其各自的贸易协会组成国际汽车特别工作组(IATF),开始研究建立世界各国统一的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并于 1999 年 5 月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以技术规范(TS)的形式正式发布了基于 ISO 9001:1994 的 ISO/TS 16949:1999。

美国、德国、意大利、法国及日本等汽车制造强国,由于技术成熟、管理方法先进,执行ISO/TS 16949早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美国以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汽车集团为首形成的美国企业工业是美国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美国汽车制造商及其零部件生产商以ISO/TS 16949的建立为契机,持续改进汽车生产技术,对企业管理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始终将顾客放在第一位,满足消费者不断提高的消费需求。技术和管理上的持续改进使得美国的汽车产销量连续保持了多年世界第一,为企业和国家创造了大量的利润和税收,也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消费者也从大量优质廉价的汽车产品中受益匪浅。

德国拥有奔驰、宝马、奥迪、大众等众多优秀的汽车制造企业并拥有发达的汽车零配件生产商,德国汽车工业也以质量标准严苛著称。ISO/TS 16949 实施前,德国汽车工业实施的是VDA6.1 行业标准,ISO/TS 16949中也包含了大量的 VDA6.1 的内容。实施 ISO/TS 16949 标准后,由于解决了德国零部件出口标准与各国存在的分歧,德国汽车零配件生产企业不但没有受到负面影响,反而从中受益匪浅,德国汽车及其零配件因此畅销世界各国。

第 2 章 ISO/TS16949 及其质量管理体系相关基本理论

2.1 质量管理体系方法及工具

2.1.1 TS16949 的思维方法

ISO/TS16949 适用于整个汽车产业链,包括整车厂、零配件厂以及为汽车行业提供产品的钢铁、玻璃和电子产品的供应商等。ISO/TS16949的思维方法主要体现在:

(1)以顾客为中心:顾客的期望和要求是企业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的界定标准。任何产品或服务,如果不能很好地满足顾客的要求、不能以顾客为中心,那么这项产品或服务都是不好的,甚至是不合格的。以顾客为中心必须做到顾客满意、全员参与以及保持连续性。顾客满意不仅涉及到服务还涉及到企业管理、经营、市场战略。同时,顾客满意也不是哪个部门或者哪个人的事,企业必须全员参与,确保全公司员工对“顾客满意”理解一直、目标一直。另外顾客的期望也在无时无刻发生变化,企业必须连续地研究、调查,才有可能持续不段地达到“顾客满意”。

(2)预防为主:ISO/TS16949 在产品形成的各个阶段强调先期策划,尤其注重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通过分析产品的潜在失效而制订相应的对策,从而降低产品的质量风险。

2.2XH 企业概况

XH 公司成立于 1998 年,至今己有 14 年的生产历史。经过十几年的积累和发展,XH 公司掌握了先进技术及生产体制,在汽车密封件生产、销售等领域居于领先地位,产品应用范围超过几十种。XH 公司名下产品种类繁多,为多个不同企业提供服务。

XH 公司多年来与许多世界一流的整车厂(以及其他工业制造商)合作,无论是商业合作关系或是技术研发水平方面都有长足的积累。在国内汽车市场方兴未艾情况下,XH公司正依托其设计能力与先进的质量保证能力,稳定现有国外客户源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国内汽车市场业务。

XH 公司虽然成立多年,在质量管理方面有一定基础,但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产品种类的增加,运行模式的复杂化,原有的质量管理方式方法开始不足以应付公司的迅速发展,严重影响了公司的效益提升。XH公司原有的质量管理体系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生产现场混乱。车间物品堆放杂乱,有些甚至阻挡了消防器材与消防通道,半成品与废品混合放置,工具箱工具多且乱,经常发生丢失工具的情况,设备原始布置无法满足现有产品工序要求,物流重复较多,模具摆放距离较远,换模工程浩大。

(2)自动化控制程度低。质量检测、分析及出入库都是由手工完成,增加了质检员的工作强度,也给仓库管理员的管理工作带来麻烦,质量信息反馈也是人工传递,效率低,且信息滞后容易遗漏。

(3)标准化程度不高。生产工序虽然有相应的作业指导书,但是有些作业指导书内容繁琐拖沓,且有些指导书存在错误,工人在操作时花费在看作业指导书的时间较多,且按照错误的指导书操作只能生产出不合格的产品。

第 3 章 XH 公司原有质量管理体系及问题分析..............11

3.1 XH 企业概况 ...............11

3.2 XH 公司原有质量管理体系及其存在的问题 ..................11

第 4 章 XH 公司新的质量管理体系方案设计及实施过程......13

第5章 ISO/TS16949在XH公司运行效果分析及进一步改善建议.................39

5.1 实施效果及分析 ........39

第5章 ISO/TS16949在XH公司运行效果分析及进一步改善建议

5.1 实施效果及分析

为了更好地全面掌握公司贯彻 ISO/TS16949 技术规范的运作情况,进一步推进公司ISO/TS16949 贯彻实施进度,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审核顺利通过,XH 公司审核小组认真阅读 ISO/TS16949 技术规范和有关的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编制《质量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检查表包含 ISO/TS16949 技术规范要求以及《质量手册》中的 5 个顾客导向过程、10 个支持过程以及 4 个管理过程,并在检查表中规定相关的审核要点,以“COP”过程为导向,覆盖公司从过程开发至交付服务过程的全程,按过程审核的方法编制审核实施计划。在审核中对标准规定要求涉及的每个过程逐一进行了检查(详细见审核检查记录表),通过沟通、查阅文件、调阅记录、现场观察等方法进行审核。虽然在初期内审的过程中发现了2处一般不符合项,但所有的不符合项经内审核员和相关人员的积极改进,最终审核在取得各部门相关人员的积极配合与支持下,使得 XH 公司顺利通过ISO/TS16949 审核。

XH 公司通过贯彻实施 ISO/TS16949 标准,并取得上海恩可埃认证有限公司的质量体系认证。综合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的保证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产品合格率大幅提高,成本有效缩减,绩效提升较为明显,人才流失率也大幅减少,同时企业在贯彻 ISO/TS16949 标准后,在确定和满足顾客需求、了解顾客满意度方面也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信息反馈机制。

第 6 章.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不段提高,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过和消费国,我国的汽车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不论是整车工业还是汽车零配件,从建国初期的照搬国外的生产线,到引进国外的技术,再到主要零配件的国产化,我国的汽车制造水平都在飞速发展,各国汽车制造商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不再只是将落后的技术和淘汰的车型放在中国生产,而是讲中国和欧美同等对待,纷纷将中国作为新车首发国。虽然我国的汽车制造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在管理水平上和国外先进车企还有很大差距。

ISO/TS 16949 作为全世界汽车行业及其配套零部件制造商的国际质量标准,许多大的汽车制造商开始要求并督促其供应商按照ISO/TS 16949的要求来进行质量管理和产品制造,并通过 ISO/TS 16949审核认证。

密封件部件企业是汽车制造供应链中重要的一环,应用 IS0/TS 16949 刻不容缓,随着汽车工业采购和制造日益全球化,科学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进步,汽车密封件生产工艺技术的进步已与先进制造技术、网络智能技术、电子信息管理及计算机集成技术等众多学科相互交叉、紧密结合。要想控制整车的质量,控制好密封件零部件的质量至关重要,只有控制好密封件零部件的质量才能更好的把握全局,控制终端产品的质量。

因此在密封件零部件企业进行ISO/TS 16949应用意义非凡,不仅能够控制密封件零部件的产品质量,也能合理利用资源,控制浪费,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论文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1)在理论研究方面,可以利用 ISO/TS16949、全面质量控制和物流、设施布置的理论创建一套适用于密封件零部件企业的ISO/TS 16949应用方案,缩小国内外在ISO/TS 16949应用方面的差距。

(2)在实际应用方面,将该方案应用于密封件零部件企业的生产制造过程,提高企业现场布置水平,降低密封件报废和缺陷率,分析潜在问题,拥有持续改进能力,确保测量系统稳定、可接受,同时可减少员工工作强度,营造舒适的工作氛围,促使XH 公司成为优秀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参考文献(略)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2018经典范文五:基于移动端的宝洁天猫旗舰店销售额提升策略研究

1绪论

1.1现实背景

我国网络购物市场发展前景看好,传统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及追随消费者的购物习惯,纷纷选择触网,开拓电商渠道。在电子商务与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浪潮下,移动端的电子商务正处在飞速发展的时期,无论对于平台还是传统企业都要抓住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发展的机会,沉淀经验,抢占先机。

(1)近年来我国互联网网络购物的发展情况。

中国互联网的繁荣与快速发展为电子商务提供了较好的发展机遇。自2003年起至2011年,中国网购市场规模保持了100……的年复合增长。2012年,中国网购市场规模超过1.2万亿元,占据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3%。2013年,中国的网购市场规模同比增长超过了五成(近1.9万亿元),占据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根据中国电子商会的数据信息,2014年上半年,我国网购市场规模则达到了近1.1万亿元。

中国网购的发展速度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快速发展的中国网购市场已经不断地得到了各行业的重新认识。很多传统企业路身电商,政府对电商的支持力度也在加大,并且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当下,移动互联网的大局未定,成为各大互联网关注的焦点和电子商务商家生意增长的机会点。

从传统企业方面来看,受我国网购市场规模增速的影响,电商政策利好,政府扶持力度也逐渐加大,传统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消费者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加入B2C市场,B2C逐渐被各大企业所重视,随着网络营销渠道的加入,传统企业也面临越来越多网络销售的营销问题。

1.2研究意义与目的

笔者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国内外对于天猫平台的移动端营销管理问题,虽然没有专门的文献研究,但是国内外有不少相关的研究与该问题存在交叉,笔者在电子商务、网络渠道、网络营销、网络促销沟通策略和消费者购买行为等方面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梳理。通过对相关文献查阅,我们发现目前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后来的研究者可以提供一定的借鉴,但大部分现有的研究对移动端的网络营销关注较少,并且缺乏实践案例,针对企业自身的不同情况,还需要做大量的研究调整。

B2C电子商务具有所有电子商务例如交易成本较低、线上虚拟、交易透明以及成本较低的基本特征之外,因其产品质量、商家信誉、服务品质等其他方面的优势。以下是B2B、B2C和C2C三种电子商务模式加的特点,具体如下表所示:

2宝洁天猫旗舰店移动端销售额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本章节基于宝洁天猫旗舰店移动端的销售额现状及国内个人护理清洁行业网络营销的发展,并结合当前国内移动端迅猛发展的趋势展望性的分析其移动端销售额出现的问题。通过SWOT分析方法,浅析宝洁在网络营销市场上的优势、劣势、机会及威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宝洁天猫旗舰店移动端存在问题的原因。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进一步提升销售额提出策略建议做指导。

2.1宝洁天猫旗舰店在PC端的发展

2008年,我国的网民上网主要依靠PC设备,互联网及电子商务的发展及建设也主要集中在PC端。2008年,宝洁入驻天猫电子商务平台,宝洁官方旗舰店的装修设计、营销活动、经营管理等也是针对于PC端。宝洁天猫旗舰店PC端销售宝洁公司旗下的全部洗护清洁品牌,包括护舒宝、潘婷、飘柔、海飞丝、沙宣、伊卡游、佳洁士、舒肤佳、玉兰油、欧乐B、帮宝适、汰渍、碧浪、吉列等。宝洁天猫旗舰店主要经营的产品有洗护发产品、女性护理产品、口腔护理产品、身体清洁产品、面部护理产品、洗衣清洁产品、男士剃须、纸尿裤八大品类的二十一个品牌,并配有不同规格不同的产品组合共两千多个商品链接。

宝洁天猫旗舰店PC端(如图2.1)将这二十一个品牌根据其功效、类别划分为洗护发、女性护理、口腔护理、身体清洁、面部护理、男士用品、母婴护理、家居护理,八大品类进行分类品牌展示推广。洗护发品类的品牌有大众熟知的海飞丝、沙宣、潘婷、飘柔、伊卡猫;女性护理品类的品牌有护舒宝、朵朵;口腔护理品类的品牌有佳洁士、欧乐B身体清洁品类的品牌有玉兰油(沐浴系列)、海肌源、卡玫尔、舒肤佳;面部护理品牌有玉兰油护肤系列、蜜丝佛陀;衣物清洁品牌有碧浪、汰渍;婴儿护理品牌帮宝适;男士品牌吉列、博朗以及家庭家居品牌金霸王和帮庭。其中洗护发、女性护理、口腔护理及身体清洁四大品类占店铺销售份额的95%。

2.2宝洁天猫旗舰店在移动端的发展

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端网络购物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淘宝网和天猶网也相继推出了移动客户端,带动入驻平台商家在移动端的发展,销售额占比不断地飞速上涨。

目前,基于移动端智能设备与移动网络的快速发展,移动端的网购消费己经成为网购的未来。从2014年各电商企业的移动端网络购物市场份额来看,阿里旗下的淘宝客户端、天猫客户端等份额最大,占比为86.2%。入驻天猫平台的商家都纷纷在移动端发力,希望在阿里特别重视移动端的红利期,实现销售提升抢占市场。

2012年底,宝洁天猫旗舰店开始运营移动端。但初期并未投入广告媒体资源,也没有进行装修设计和专项管理,只是作为端销售的补充。移动PC端所经营的产品跟PC端一致,但受移动终端设备屏幕尺寸大小以及管理水平的局限,移动端店铺首页所展现的商品数量十分有限,且更新速度相比PC端也较慢。

随着阿里旗下移动客户端的快速发展,2013年开始,宝洁天猫旗舰店在移动端渐渐地开始有相对PC端较少的资源投入,但主要的资源投入和精力还是放在PC端。从数据监测来看,移动端的流量逐渐增幅超过PC端,但是移动端的销售额并未赶上其流量的增速,销售额并没有实现大幅的增长。移动端的销售提升遇到了瓶颈,该如何利用其移动端的流量上涨趋势实现销售转化,应当得到企业的重视和思考。

3宝洁天猫旗舰店移动端销售额提升策略的指导思想........27

3.1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27

3.2重视移动端资源投入.......27

4宝洁天猫旗舰店移动端销售额提升策略的具体建议.......29

4.1网络推广的策略.....29

5结论.......39

4宝洁天猫旗舰店移动端销售额提升策略的具体建议

宝洁天猫旗舰店移动端的销售额提升,需要重视移动端的广告策略、销售促进策略、展现及技术和支持保障的提升。

4.1网络推广的策略

移动端网络广告推广方式多种多样,目前常用的效果比较好的手机端推广方式有,直通车、钻石展位、淘宝客。要加强移动端网络营销推广力度,并结合PC端和移动端做系统的规划。数据化运营分析工具也比较健全,一般店铺可以通过付费申请开通使用,掌握查看行业数据的分析工具有数据魔方、分析店铺数据的工具有生意经、分析流量来源的工具有江湖策等等。要通过数据化运营制定合理的移动端网络推广策略。

宝洁天猫旗舰店移动端网络推广有以下几点需要进一步改进:

(1)要重视移动端的广告推广,移动端的广告推广费用应从目前的20%逐渐提升至50%以上。投放广告的人群链接页面按照人群来展现,提高移动端的转化率。

(2)给予适量的移动端广告测试投放费用,结合数据尝试创新性广告投放。移动端宝洁可以利用多品牌多品类的特征,尝试将产品按照人群、品类细分测试,通过测试数据找出效果最佳的投放方式并广泛应用。

(3)移动端由于屏幕尺寸展现等问题,消费者在移动客户端通过搜索关键字来寻找商品,每屏只能展现4-5个搜索结果(按5寸屏幕举例)。意味着移动端的搜索展现位置变得更加重要,自然搜索结果不理想,我们可以通过优化移动端搜索来得到更多的展现,吸引消费者点击。移动端直通车按照投放的关键词竞价排名来获得更多的移动端的搜索展现。由于消费者使用移动设备很难有耐心翻到搜索结果的后几页,所以在费用支出充裕的情况下,要尽量争得搜索排名第一的位置。如果费用有限,可以分时段在上下班高峰时段,争得靠前的搜索排名。

5结论

5.1研究结果

通过文献资料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根据我国现阶段移动网络购物以及阿里旗下移动端的发展趋势,结合宝洁天猫旗舰店的具体情況,分析了大量的数据并运用了相关研究方法,找到问题所在并提出了提升移动端销售额的总体方案与具体建议。经过分析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1)综述B2C电子商务模式、市场营销、网络营销的相关理论基础,并重点在促销沟通和网络推广等方面了解其研究进展和现状,开拓了研究思路。尤其关注和借鉴了天猫平台上B2C企业的网络营销策略,对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2)通过对宝洁天猫旗舰店的发展及现状进行了梳理,对其移动端进行诊断,发现移动端的销售额相对PC端销售额低、转化率低,并且并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上涨。

(3)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因在移动端的广告策略、销售促进策略、展现及技术等方面的重视和投入等原因导致其移动端销售额低于PC端。

(4)通过上述对宝洁天猫旗舰店移动端的具体分析,提出了要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重视移动端资源投入以及提升对竞争对手的跟进程度为核心的销售额提升策略总体方案。

(5)根据总体方案提出了具体的网络推广策略、促销沟通等方面的提升策略建议。由于受到笔者能力的局限,宝洁天猫旗舰店移动端现状的约束以及论文研究完成时间的要求,移动端销售额提升策略是否能够完全符合宝洁天猫旗舰店的需要和发展,还需要进一步跟踪和验证。同时,也需要企业根据其自身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和调整。

参考文献(略)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2018经典范文六:某OEM企业产品升级转型战略研究

1绪论

1.1背景及意义

纵观我国的经济发展史,可以发现在发展原始资本积累方面我国并不成熟,民用部分技术创新与进步也十分缓慢。鉴于此现实情况,当前我国制造业侧重的方向仍然是基于廉价劳动力这一因素上加以考虑的,因而这类企业获取的利润则普遍较低,开展的业务也主要集中在中游产业。此外,制造业企业一般釆取OEM模式,即所谓的借牌制造和委托加工。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上游产品自主研发能力薄弱以及下游品牌销售能力不足。虽然OEM生产模式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促进了市场经济的成熟与进步。然而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明显上升以及比较优势的逐步降低,OEM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急需进行企业产品升级及转型。

OEM意为原始设备制造商,俗称代工或贴牌生产。该生产方式在我国的广泛采用起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经过长时间运用与实践,很多中小企业都通过模式获得了一定的发展,我国也逐渐被全球公认为“世界工厂”。由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强,市场竞争越发强烈,我国OEM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比如企业盈利水平较低,缺乏竞争优势等。现阶段我国OEM摆脱发展困境的关键在于放弃原先简单的加工制造运作模式,通过在贴牌制造过程中借鉴和学习先进的技术、经验,提高企业自身的产品幵发能力,从而实现企业产品的升级革新,建立自己的品牌优势。而OEM企业如何通过进行产品的战略升级,通过对市场进行分析,采取合理的推广战略以及新产品销售策略保障措施,来完成公司产品的战略突破。这也是本课题探究的核心内容。

1.2研究内容

本文首先在绪论中进行基本的文章介绍,包括该课题的写作背景以及意义,研究内容、方法、以及基本的文章结构。然后进行理论综述,介绍OEM升级的动因,途径、策略,以及STP理论,最后具体分析介绍某OEM企业新产品升级转型的一个过程。第一,介绍了此公司的基本情况。第二,探讨企业面临的没外部环境。第三,介绍了此公司产品升级及转型的目标以及形式。第四,提出公司产品升级转型战略的保障措施。

2理论综述

2.1关于OEM升级转型的动因

张杰等基于企业创新视角,选取江苏四百余家己获得出口资质的家具企业为对象,进行相关研究。学者张杰通过大量的调查统计并运用建模总结出,当前我国制造业进入国际市场展开贸易活动采取的主要途径就是代工模式。另外,张杰还对比了委托企业与受委托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经过分析,发现受委托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对外部市场的依赖程度的关系呈现倒型曲线。在初期,企业创新能力是跟着国外市场呈简单的正相关关系。然而当企业自身经济、技术能力得到一定的进步之后,下游产品的终端企业为了防止受委托企业发展成为竞争对手,便通过多种手段来阻碍受委托加工企业的技术创新,比如:利用升级换代新技术;建立贸易壁垒;签订防止技术泄露协议等。所以,不难看出,不管代工企业是不是在发展过程中想去提升技术、升级换代,只要其自身代工技术与能力上升到一定层次或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其将来的发展都会遭受到下游品牌企业或者是其他跨国企业的约束和制衡。因此,代工企业要想求得长久发展,山乞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必须加大转型、升级、创新的力度,减少对外部公司的依赖性。

陈柳等“基于企业微观角度,以代工企业为对象,对其转型升级、创新突破的原动力进行研宄,即企业本身对经济利益的追求。陈柳、刘志彪强调,对于那些发展时间较长的OEM企业,其考虑继续实施代工模式还是研发自己企业品牌方面,选择自主研发的内在依据主要包括:一是,下游产品市场处于卖方市场;二是,上游其他代工企业进入门植高,难以进入;三是,当幵辟下游市场时,营销成本支出不超过企业目前承受范围。

汪建成、毛蕴诗“等从世界市场价值链层次展开分析,认为当前我国OEM企业的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第一,受委托制造属于市场价值链的最低层次一环,其具备的盈利水平十分有限;第二,受制于国内代工工厂数量众多,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导致代工价格失去原先优势,利润率降低;第三,我国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慢慢丧失,但与此同时,东南亚一些国家劳动力成本较低,肯定会与中国产生强烈竞争。另外,我国大部分代工工厂十分依赖下游品牌企业,无疑增加了自身的抗风险压力;第四,如果OEM企业一直只去追求简单的代工制造、生产,放弃技术研发和自身品牌的塑造,长期以往,必然会被市场所淘汰。因此,综合以上问题,代工企业展开转型升级是其发展的唯一出路。

2.2关于产品升级转型路径与对策

学者毛蕴诗、汪建成通过大量研宄归纳出产品实现创新升级的五大途径:途径一,模仿跨国企业以研发出替代产品;途径二,通过对行业标准的提升以推动产品升级;途径三,利用相互学习活动以推动产品升级;途径四,推动行业界限尚没有确定的那些产品的升级;途径五,顺应世界产业发展方向以推动产品升级。

学者苏敬勤、刘静“…在调查研究北车集团这一大型企业的发展历程时,总结出产品升级的主要模式:模式一,通过产品线拓展以推产品升级;模式二,立足于顾客实际需要以推动产品升级;模式三,发展本土化优势项目以推动产品升级;模式四,通过政策以推动产品升级;模式五,通过技术合作以推动产品升级。

学者杨桂菊认为,不应该仅仅把代工制造看成是一种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更要发现其给代工企业所带来的好处与价值。杨桂菊通过对红海企业展幵大量的调查与研究,深层次探究,发现代工制造企业建立健全产品升级机制的核心在于对企业外界环境、知识、经验的积累与创新。她提出代工厂商进行产品升级的发展轨迹应该是:从“代工制造”延伸至“材料采集”,再发展到“代工设计”,最后达到自主创新阶段。她还指出代工厂商必须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体系,来增加与跨国企业的沟通和交流,减少不必要的误会和摩擦,进而实现企业之间的技术、知识共享状态,最终实现产品升级。

李弹详细探究了欧美企业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实施转型的几种主要类型:重组式转型;再造式转型;革新式转型;再生式转型。另外,李燥对这四个主要转型类别展开了全面且细致的对比分析,并最终从多个维度确定欧美企业发展至今的转型轨迹:第一,基于转型侧重内容的角度看,转型轨迹是由单方面内容慢慢过渡到多层次多领域的内容,并且在这一过程中理念改变与行为模式改变尤为突出;第二,基于转型期望实现的目标看,由原先注重短期效益调整到长期战略与短期计划相结合的轨迹;第三,基于转型的复杂性角度上看,伴随着转型内容与范围的不断丰富,造成转型越来越充满难度第四,基于转型态度上来说,表现出由原先的消极被动式的转型慢慢发展为自觉积极性的转型。

3某OEM企业概况.........14

3.1总体情况及发展历程.......14

3.2产品配套业务领域.....16

4某OEM企业产品升级转型的环境及条件分析.......19

4.1宏观环境分析.....19

5某OEM企业产品升级转型方略..........28

5.1某OEM企业产品升级转型的战略阶段及目标........28

6促进某OEM企业产品升级转型保障措施

6.1稳固原有业务,建立多方位的战略联盟

某OEM企业在产品升级产业转型战略执行过程中,充满各种困难和阻力,尤其是与现有委托方自有品牌的关系。当某OEM企业产品升级转型至第三阶段,即:OEM、ODM、OBM协同发展阶段,OEM和ODM业务仍然占据加大比重,长期依赖承接委托方的OEM、ODM业务保障企业生存及发展,企业各类经营活动往往取决于委托方,在技术提升和市场幵拓上依然依赖委托方。委托方处于业务安全考虑,往往采取各种措施阻扰某OEM企业开展独立品牌业务,控制独立品牌渠道建设,甚至终至该委托方的OEM业务,以阻止某OEM企业直接面向最终客户销售。

结论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运用PEST、SWOT等方法完成内外部环境的分析,以全球价值链理论、OEM转型动因理论和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研究为基础,以提出某OEM企业产品升级路径及企业转型战略为目标,对某OEM企业所处外部环境、内部环境、面临问题等方面深入实证研究,发现单纯的OEM生产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长期发展需求,并提出某OEM适合的产品升级转型路径,明确产品升级路线,并提出与之相匹配的企业转型方案,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对产品升级的技术路径进行了研究,研究了过程创新和产品创新两个技术路径,并对此进行了评价,同时结合对某OEM企业的分析,提出某OEM企业产品升级路径分三步骤:第一步、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增强委托方产品市场竞争力(某单一型号设备不同隔声量的配套隔声罩);第二步、完善产品结构,扩大市场范围,塑造隔声罩专业形象(进入变压器隔声罩、中小型柴油发电机隔声罩市场);第三步、整合社会资源,实现产品性能延伸(完整的燃机隔声罩系统),通过单独创新、与委托方联合创新、借助“外脑”式创新三种技术创新组织模式提供保障,并提醒注意人力资源管理、财务方面、生产管理方面、企业的创新意志等方面风险。

由于研客观条件及本人能力所限,本文尚存诸多不足:文中给出的产品升级路线及企业转型方案是建立在OEM企业理论理论基础上,定量研究与分析尚存不足;理论设计与企业实际发展状况会存在一定差距,而且需要某OEM企业未来发展中生产、技术、营销、财务等方面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加以证实。

参考文献(略)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2018经典范文七:商会组织财务管理模式及其方法研究——以SLH商会为例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商会组织也不断发展壮大。各级商会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紧紧围绕我国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给我国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随着商会组织的不断发展壮大,其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和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也在与日俱增。但从目前情况看,商会组织的财务管理问题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关研究较少,商会组织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较多问题。例如,财务管理意识淡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方法不科学、预算管理不到位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已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商会组织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强商会组织的财务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己成为商会组织经营管理中亟需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开展本课题的系统研究,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而且对提升商会组织的竞争力、实现商会组织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从财务管理学术研究视角看,对各种组织形式财务管理相关问题的研究,在国内外都是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但与管理其他学科相比较,财务管理相关理论和方法的研宄出现的相对较晚,至今也仅有几十年的历史。在这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经历了大致三个发展阶段:即以筹资为主要内容的传统财务理论研究、以财务决策为主要内容的新财务理论研究和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为标志性成果的现代财务理论研究在国际上,财务管理经历了产生、转型、发展和成熟四个阶段。在国内,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转变,也导致了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的不断变革。财务管理不同发展时期的转变和学科的迅速发展,引起了许多具有不同学科背景学者的广泛关注。通过相关文献的查阅发现,关于财务管理的研究虽然数量众多,但缺乏各项分支体系。现有文献大部分是基于商会的模式、治理、作用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对商会组织财务管理模式和方法等问题的专门研究则更为少数。缺乏对商会组织财务管理实例的深入研究,致使研究成果的实践应用性较差,这显然是财务管理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缺憾。

1.2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本文在梳理国内外财务管理发展历程及其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发现,目前国内外对财务管理的研究丰富多样,但缺乏各项分支体系的系统研究,尤其是对商会组织财务管理问题的研宄还处在初期阶段。现有的研究也主要涉及商会组织财务管理的特征、存在的问题及分析、相应的改进措施等方面,很少涉及财务管理模式、绩效考核、财务文化、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实例研究。

商会组织作为迅速发展的组织形式之一,许多特性尚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因而无法准确描述其财务管理的一切特征,也无法解决其财务管理存在的所有问题,所以本文希望能够在商会组织财务管理方面,结合商会这一实例,从财务管理模式和方法的视角对商会组织的经营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影响商会组织财务管理的主要因素,运用财务管理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的改进和完善商会组织财务管理的对策建议,帮助商会提高综合竞争能力,更好的服务于地区和会员。同时也希望能为其他商会组织在财务管理方面提供可供参考的对策建议和方法。

2我国商会组织的特点及其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2.1我国商会组织的概念及其特点

商会组织是依照法律法规登记成立的社会团体法人。其组建、成立的过程,不仅是对商人群体身份确立的过程,也是对商人群体规范的过程。商会组织在与政府保持密切关系的同时,也在市场经济中承担着服务会员、搭建沟通桥梁、市场监督等职能。

我国商会组织与国外相比,既具有所有商会组织的共性,同时又受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拥有不同于国外商会组织的特性。其特点主要表现在:

(1)自治性。自治性是商会组织主要特征之一,也是其区别于其他社会团体的重要标志。自治即商会组织在行业内以民主的方式,进行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逐步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协调、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和商会组织共同形成了一个自主性的联系网络,并与政府机构在公共事务等方面开展合作,分担一定的公共管理职责。同时,在自治的过程中,商会组织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建立起以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机构为主体、相互制衡、责任明确的组织架构,和民主、科学、高效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

(2)自律性。商会组织的自律是商会组织通过自我管理、自我协调等行为实现的。组织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培训和学习;加强依法经商、守法经营、按章纳税的教育和监督;完善商约商规的制度规定等,都是商会组织实施行业自律、提高会员自律的途径和方法。

商会组织通过会员(代表)大会,民主协商、民主决策形成行业意志,强化行业管理,对所属会员产生约束力,通过警告、记过、取消会员资格等处罚,规范经营活动中的不正当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行业集体利益。

(3)区域性。区域性是商会组织区别于行业协会的显著特征。行业协会是以行业行为特征组建起来的协会,商会则是以区域性为特征组建起来的民间社团组织。例如,商会就是以商业街为区域,会员从事的行业涉及家具、建材、古玩、家装、珠宝、汽修、医疗等。因此商会的区域性就决定了商会的工作必须要紧抓区域特点,着眼大局,以服务推动商会发展。

(4)联合性。商会组织的会员来自不同省市、不同行业,所以保持会员之间平等、和谐的联系是尤为重要的。商会是一个多元性的联合体,加强组织凝聚力,尤其是高层的凝聚力是商会组织不断发展的基础。同时,商会组织的联合性还体现在桥梁作用上,不仅要整合利用好商会组织内部的各项资源,实现信息互通、利益共享,对外也要起到抱团应对危机,保护行业利益的作用。

2.2我国商会组织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在对商会组织的研究中,商会的模式、治理、作用等方面都有学者进行了相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但商会组织的财务管理问题很少受到关注,往往存在商会组织不需要财务管理的误解。其实,财务管理对于任何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都必不可少,缺乏有效的财务管理,任何组织都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2.2.1商会组织的财务特点

商会组织有着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商会组织独特的财务管理活动,明确其内涵,了解其活动,是研究商会组织财务管理的基础。商会组织的财务特点主要有:

第一,不存在利润指标。商会组织经营的好坏,并不能靠其利润的多少来衡量,社会效益、会员满意度等等都是相对利润来说更重要的指标。

第二,资金来源多元化。会费收入、社会捐助、政府拨款、部分的服务收费、经营收入等等,构成了商会组织的资金来源,具有多元化特征。

第三,特殊的所有权形式。商会组织不同于企业,企业的所有者即股东,不仅拥有企业的权益,还享受并期望对企业投资所带来的收益。但商会组织的资产提供者并不是以收回投资或取得经济收益为投资目的。商会组织的宗旨决定了即使是经营业务的赢余也属于组织资产,是一定意义上的“公益或互益资产”,不归组织资产提供者所有,不能在成员间进行分红或利润分配。

3SLH商会概况...........10

3.1SLH商会组织架构及服务类目..........10

3.2SLH商会会员概况........11

4SLH商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14

4.1SLH商会存在的问题.......17

5SLH商会财务管理模式及其方法.........20

5.1SLH商会组织财务管理的目标.......20

6加强SLH商会财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SLH商会存在的财务管理问题,并不是一次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适应和推进过程。制度的建立相对容易,难点在于怎么长期、有效地执行,怎样合理的监督、控制,以及科学的分析和反馈。这些难点应当在商会实际的工作实践中,重点把握、不断改进,才能行之有效的改善财务管理现状。

针对SLH商会财务管理工作中目前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6.1加强财务管理意识,完善组织结构

SLH商会管理团队的财务管理意识淡薄的问题,并不是能够在短期内迅速解决的,除非SLH商会的管理团队遇到了因为财务管理问题而给组织带来极大不良影响的情形,而从负面刺激到了管理团队,使之产生重视,但这种刺激并不会维持很久,一旦组织再没有因为财务管理遇到不良影响时,这种剌激就会慢慢消失。

所以,彻底转变管理团队对财务管理的意识,只能是其自身意识到,并且愿意发生转变。实践中有两种方法可以探索:一是强行灌输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对其进行强制关联,一想到财务管理立刻联想到非常重要;二是通过对财务管理的改进后,使管理团队看到了组织整体效益的提升,看到了组织目标的有效实现,通过正面刺激,使其感受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重视财务管理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管理团队的财务管理意识,通常只能是通过其自身的反思和主动接受,才能改变。而这种反思是可以在实践过程中、培训过程中触发的。所以商会的管理团队,应当加强学习、拓宽视野、多同相似的组织进行交流,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此外,SLH商会还应当在现有的组织结构中设立专门的部门,负责财务管理的各项活动。将财务职能和其他管理职能相分离。这样在能够确保财务职能履行的同时,还可以加强组织的短期财务管理,避免出现决策失误,确保财务管理人员有更充足的时间进行风险管理。

7论文工作总结

7.1论文主要工作

商会组织的财务管理是提升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随着商会组织的发展,财务管理模式和方法越来越受到商会组织的重视,更多的商会组织会己开始对自身财务管理模式和方法进行分析,期望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模式和方法。因此,对商会组织的财务管理模式及方法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商会组织的财务管理模式和财务管理方法的选择,也有利于商会组织财务管理目标和组织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商会为案例,采用理论分析与案例研宄相结合的方式,对商会的财务管理模式和方法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分析了商会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从商会组织财务管理的目标和要求出发,提出了商会财务管理模式和方法,并从强化财务管理意识、完善组织结构、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各项制度、科学选择财务管理方法、加强组织的全面预算管理、完善绩效考评体系和机制、提升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商会组织财务管理的对策建议,以期希望在为商会提供帮助的同时,能为其他相似的组织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略)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2018经典范文八:A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人力资源外包风险识别与防范研究

第 1 章 绪 论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随着国内汽车民族自主品牌的崛起与国外汽车品牌的本土化产销规模扩张,国内汽车工业从零部件供应、生产性服务业联动到整车装配集群发展,使得我国汽车工业已经成为较完善的工业体系,汽车工业产值占据全国工业产值的重要一席,并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信息网、中国汽车工业年鉴及国家统计局等渠道数据显示,汽车工业总产值从2009 年 3.27 万亿元到 2012 年的 5.92 万亿元,逐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汽车零部件工业产值从2009 年1.08 万亿元到2013 年突破3万亿元大关,汽车零部件工业产值占据汽车工业产值的半壁江山,国内配套能力与出口市场节节攀升。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解决了大量劳动人口的就业问题,在美国与西欧等主要汽车生产国,每 6个岗位就有 1 个岗位是跟汽车产业相关的。从工业招聘网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汽车产业从业人数总 2007年的 250 万人到 2012 年 1季度的 371万人,逐年增长率大于6%,按照目前中国汽车发展水平、自主品牌扩张能力以及自主品牌在国内逐年递增的市场份额综合分析,同济大学《中国汽车人才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预测,汽车产业从业人数在 2015年将会突破500万大关,并有望在2020年达到700 万人。

然而,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避不开市场竞争加剧,网络直销模式、涡轮增压技术、混合动力技术等市场或技术的变革对整车装配企业及零部件制造企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问题将会成为制约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一道瓶颈,企业响应市场变化能力有待提升。由于资源及生产要素的局限性,制造企业“大而全”的发展模式越来越少,更多的企业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产品研发、工艺更新等自主创新上来,传统的物流、IT、人力资源等非核心业务将委托给具备专业服务能力的供应商来实施,以此提高企业有限资源的投入产出率,传统的非核心业务外包(物流、信息服务、金融等方面的外包)市场规模逐年扩大且服务能力越来越高。

1.2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方法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检索法、综合比较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方法,从不同企业及不同发展阶段、人力资源外包内容、外包商选择与评价、不同风险的规避策略对比等方面进行论述。

(1)文献资料检索法。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查阅近几年发表在各类期刊、网站等渠道上关于人力资源外包优势、风险识别、供应商管理及风险规避等方面的文献资料,以及人力资源外包在各行各业的实施经验,进行分类归纳,理清人力资源外包的研究进度与实践进展。

(2)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本文研究过程中涉及人力资源外包风险、各要素的风险严重程度等方面,会运用到SWOT分析模型、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对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人力资源外包风险及控制进行系统地分析,以便提出科学有据的风险规避策略。

1.2.2研究内容

本文研究过程综合了风险管理、委托代理理论、人力资源管理、供应商管理等理论,并将这些理论结合到以 A公司为代表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人力资源外包管理中,以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灵活的人力资源需求、质量稳定性要求下岗位技能要求多样化等问题为背景,使得研究更具针对性与实用性。本文的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以 A公司为代表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运营存在的问题及实施生产性服务外包的必要性。查阅了国内外人力资源外包方面相关文献,从人力资源外包可能存在的风险、风险分类及风险防范策略进行综述,并简要述评。第二部分为本文的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从生产性服务业的划分及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的界定,到人力资源外包风险成因-委托代理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以及使用到的风险评价方法。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为本文的重点,第三部分主要是结合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特点,结合相关理论基础界定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可能存在的风险;第四部分为在识别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人力资源外包存在的风险后,针对每一类可能存在风险进行相应的分析及制定应对策略。第五部分为本文的结论部分,综合第四部分提出的对策及实施上可能存在的困难、提出类似风险的防范建议,为同类企业制定人力资源外包决策与风险监控提供借鉴。根据上述内容,制定本文研究框架:

第 2 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界定

2.1.1 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

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是指从事构成汽车各部件或系统研发、加工及装配的企业,汽车整车由几万个部件或零部件构成,为整车装配厂商供应商相关产品的制造商都属于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汽车零部件分为发动机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汽车电子电器、内外饰及其他车身及附件等。汽车工业的相关产业包含提供产品设计、验证、检测等服务的机构,为汽车生产提供仓储及配送上线的第三方物流、运输及仓储机构,以及从事汽车营销、汽车金融、汽车保险等相关服务的企业。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与汽车工业的相关产业构成汽车工业体系,是我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主要业务活动可以描述为:整车制造商开发或引进一个新车型,将新车型各组成部件的详细要求进行分解,然后将这些详细的要求传递至各零部件制造企业;零部件制造企业根据整车装配厂商的要求,设计符合相关要求的产品,进行试制、送样试验并在符合要求下安排批量生产,产品经过各道工序生产完工后将产品运输至整车厂商制定地点或经销商处。在这个业务过程中属于订货生产(Maketoorder,简称MTO)及装配生产(Assemblyto order,简称 ATO),零部件制造企业受客户需求波动大,由此造成生产计划、资源需求计划波动大,零部件制造企业需要有足够的人力、物料、设备等资源来灵活供应。

人力资源外包是指有人力资源招聘等业务需求的企业将这些需求委托给具备专业化服务能力的服务商来运作,服务商根据需求从市场上获取相应资源的过程。它是生产性服务外包的一种,外包商是具有人力资源外包需求的制造企业或其他用人单位,承包商是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劳动派遣等业务的企业。由于外包活动中外包商与承包商所关注的内容是获取劳动力资源,双方本身是共生合作关系,但是双方属于又是行业分工的两个企业,使得双方在利益分配等问题上成为竞争关系。最初的人力资源外包是由于企业资源局限性或企业处于成长阶段,未设置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或岗位,而将获取外部人力资源的管理职能委托给其他企业来运行。随着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丰富与发展,人力资源外包的内容也逐渐丰富起来,从最初的招聘到后来的员工激励、劳资档案管理等,伴随人力资源服务商服务能力的提升,制造企业将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更多地外包化。

2.2相关理论基础

2.2.1 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Principal-agent Theory)起源与 19世纪30 年代,是制度经济学下契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经济学家伯利和米恩斯在研究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是提出的,他们认为现代企业所有者兼具经营者的双重角色,倡导将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企业所有者不对企业经营做决策而拥有对企业剩余价值的所有权,将企业的经营权交给具备现代管理知识的人去经营,他们将这种做法成为委托代理方式,后来的研究者在委托代理理论的基础上丰富发展了非信息对称博弈和激励理论。非信息对称包含时间的不对称与信息内容的不对称,委托代理理论主要研究了非信息对称下委托人对受托人行为的监测、激励以及委托代理收益的共享,委托代理模型有代理模型、选择模型、合作模型等。

委托代理理论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委托人由于资源与精力的有限性不得不将一些权力或行为交给其他具备专业知识的代理人,委托人与受托人都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导致两者利益相矛盾,因此,采取有效的激励方式来规避这种矛盾成为委托代理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委托代理理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运用非常广泛,生产性服务业外包活动中,具有外包需求的制造企业作为委托人,具备专业化服务水平的服务供应商作为受托人,委托人将外包需求委托给受托人来运作,出于各自目标的因素,在非信息对称下受托人可能隐瞒对委托人不利的因素,委托人采取一定的措施激励受托人努力去完成外包需求并根据服务绩效给予其经济报酬。

第3章 A 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风险识别..............18

3.1A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现状.............18

3.2A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风险环境分析.............19

第4章A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人力资源外包风险的评价模型............26

4.1确定评价对象的因素集..............26

第5章 A 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人力资源外包风险控制策略...............31

5.1培养外包员工的归属感与忠诚度,降低外包员工流失率.............31

第 5 章 A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人力资源外包风险控制策略

风险防范是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进行风险管理的根本目的,制定有效的风险应对策略是风险管理的重点,也是为今后类似项目的风险管理提供借鉴。本文根据识别的内部与外部的风险,进行相关的风险评价后,依据风险的严重程度制定相关的应对策略。

5.1培养外包员工的归属感与忠诚度,降低外包员工流失率

5.1.1 体现外包员工公平性

外包员工在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中公平性体现在多个方面,其中包括薪酬及福利待遇的一致性。一些企业通过人力资源外包的方式获取劳动力资源,用来减少一些福利待遇来节约人力资源成本,无形之中将外包获取的劳动力资源与企业自身拥有的劳动力资源区别开来,使得外包员工被视为“外人”,这样会给外包员工带来心理压力,容易引起外包员工的不满甚至引起冲突。因此,在外包员工与企业拥有的劳动力资源之间消除薪酬或福利待遇的差距是理所当然的。外包员工在进入企业中去向明确,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从事同一个工作且培训或转岗的机会较少,对企业认知较低,对企业文化等精神层面制度了解较少,从而使得归属感较低与忠诚度缺乏,造成外包员工流动性较大。因此,通过一定方式的激励来加强外包员工对企业的认同,留住员工以减少流动性,有助于提高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人力资源外包有效性。

结论与展望

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环境的日趋激烈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人力资源弹性化管理、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并及时获取企业劳动力资源需求将会成为未来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汽车产业及装备制造行业技能熟练、忠诚度高的劳动力资源成为众多零部件制造企业争夺的焦点,人力资源外包将成为汽车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趋势之一。然而,人力资源服务市场不成熟、供给压力会为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与制造产业协同发展的瓶颈因素,这些瓶颈因素将为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人力资源外包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及风险,可能导致人力资源外包的失败。因此,对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各个环节进行风险识别与评价并制定防范策略,对提高人力资源外包的绩效是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研究过程以风险管理、服务外包、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进行对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人力资源外包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并制定风险控制策略。本文从分析汽车工业的宏观环境为起点,认为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实施物流、人力资源等生产性服务外包的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人力资源服务外包过程中存在来自于企业内部与外部的各类风险,根据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 SWOT矩阵分析,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价,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针对风险的轻重程度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策略。本文的研究结果主要如下:

(1)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存在各种风险,由于人力资源服务市场的不稳定性、市场需求弹性变化、外包内容的选择及员工冲突等方面造成的风险构成风险的主要内容,这些风险的来源与企业外部的供应商、市场需求变化以及企业内部管理的缺陷,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识别、评价后制定风险的防范策略。

(2)通过对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人力资源外包风险管理可以看到,从人力资源外包的不同阶段都可以看到建立外包双方沟通机制的重要性,这种沟通机制将会形成生产服务业与制造产业在一定程度上的融合,这将是未来人力资源外包的研究热点之一。

参考文献(略)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2018经典范文九:供应链整合对国内制药上市公司财务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第1 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目前我国多数制药企业自身的规模比较小,企业技术不高,研发团队能力不足,导致缺乏自身的品牌和特色品种,国内市场上流通的药品还是被一些国际知名品牌所垄断。因此,在经营成本不断提高、规模效益不明显的情况下,制药企业需要提升其品牌的效应,缓解制药企业持续经营的成本增长的压力。由于企业创新能力的缺乏,产品质量层次较低、产品的同质化都将导致制药企业的利润较低;由于资本市场融资渠道不多,对新药研发投入的成本严重不足、制剂技术水平低下、创新药物研发周期长风险高等因素,企业只有通过投入大量营销费用来抢占市场份额,因此制药企业的财务绩效并不是很理想。

同时制药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经营环境也在发生变化,比如原辅材料成本、人力资源成本、药物安全流通的物流成本、环境保护的成本都在不断地上升,药品的价格实行双轨制,市场的融资途径和渠道不畅,这些因素对制药企业的经营运作提出了巨大要求,人民币的波动也会影响到我国众多的出口制药企业产品,将会因为成本提高而逐步抵消前期的价格优势,以上的各种因素都会显著降低我国制药企业的绩效;新药开发的成本越来越高,这往往也是绝大部分国内制药企业所不能承受的。面临内外部环境的挑战和压力,制药企业可以考虑从企业本身内部的管理和上、下合作方寻找到优化供应链的途径,控制整体的运营成本,进而提升企业的财务绩效和市场竞争力。

本文关注制药公司的供应链整合。供应链整合是指企业通过与供应链上、下游合作伙伴之间进行深度的战略合作,并共同管理控制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业务流程,以实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无缝对接,从而高效、低成本地为终端客户创造最大化的价值。查阅现有的国内外文献,大部分学者的研究成果都肯定了供应链整合对企业财务绩效具有促进作用,研究的方法和途径主要包括:

(1)供应链整合促使社会资源在供应链上的企业间得到有效利用;

(2)企业与上游供应商的深度战略合作对核心企业财务绩效具有促进作用;

(3)企业与下游客户的深度战略合作对核心企业财务绩效具有促进作用;

(4)企业与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两个方向的整合对核心企业财务绩效具有促进作用;

1.2研究方法和内容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搜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并了解其对供应链整合的概念定义和对企业财务绩效影响的研究方法,用来借鉴和指导本文研究的思路。实证研究法是先进行变量的定义和相关数据的搜集,建立一个模型来验证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最终利用计量模型来验证供应链整合程度有利于国内制药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提高这一结论。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国内制药行业的上市企业,这一行业的财务数据和供应链整合的数据可以从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的年报获得,其他相关的数据来源于CSMAR数据库,并运用SPSS 统计分析工具来进行整理和分析。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

(1)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通过供应链整合可以帮助制药企业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有效协同,提高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衔接,从而降低供应链的采购成本、物流成本、信息成本和资金成本。本文假设供应链的整合度有利于降低国内制药上市公司的期间费用,加速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降低销售毛利率等。

(2)研究设计。第一步:供应链整合的样本数据从沪深两市证券交易所网站上获取,选取国内143家上市制药公司2010~2013年共4 年的年报。搜集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金额的占比和前 5名客户销售额的占比,作为供应链整合的代理变量;第二步:从CSMAR数据库收集143家制药上司2010~2013年4年间的财务指标状况报告,整理出期间费用率、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毛利率等反映财务绩效的指标;第三步:定义2个控制变量,包括企业资产负债率和企业规模,并设定模型。

(3)实证分析。利用 SPSS 工具对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进行主要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分析和回归结果分析,并对假设进行验证。

第2 章 文献综述

2.1 供应链整合的概念及作用

供应链整合是指企业通过与供应链的成员之间进行战略合作,共同管理企业内、外业务流程。以实现高效的产品流、服务流、信息流和决策流,高效、低成本地为客户创造最大化的价值(Flynnetal.,2010)。从供应链整合的发展过程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1)内部整合。为了满足市场客户的需求,将不同职能部门在企业内部执行的工作任务,联结成一个紧密无缝的流程,以提高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水平。企业对其内部的采购、生产、销售等流程进行整体优化,采用供应链的工作计划和企业资源计划 ERP系统等全面整合内部计划和控制系统,实现内部供应链的整体整合。(2)外部整合。外部整合主要包括客户整合和供应商整合两种类型。客户整合主要包括:主要客户与我们共享市场信息的程度;与主要客户沟通的程度;为主要客户建立快速订货系统;对主要客户进行跟进以收取反馈;与主要客户频繁的定期接触;主要客户与我们共享销售信息;主要客户与我们共享需求预测信息;公司与主要客户共享库存信息;公司与主要客户共享生产计划信息;主要客户订货过程电脑化的程度。供应商整合可以借助ERP 系统进行稳定的采购,由上游供应商提供产品和服务,并利用所得到的产品或服务于企业自身的资源相配合,在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系统的管控下高效率和高效益地进行产出。整合的方式主要包括供应商参与到企业所需产品设计的程度和主要供应商共同拟定合作项目实现成本控制、生产计划和库存管理等信息共享、加强参与选择及管理供应商的供应商,确保持续稳定的供应。企业对供应商的经营理念以“双赢”为指导目标,与关键战略供应商结成长期的和互惠互利的伙伴关系,以最低的采购成本和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战略性的资源,从而增强产品和服务创新能力以及企业响应市场和客户的能力,最终赢得市场实现获利。

2.2我国制药公司供应链的现状

制药企业虽属于制造行业,但却有着与其他制造行业不同的特征。药品从生产流转到最终被消费者使用的过程中,制药企业、医药行业监管部门/药监局、原辅料供应商、药品批发零售商、医院和终端顾客都是供应链上的参与者,药品的生产流通必须遵守国家药监局制定的法律法规规定和要求。制药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同样是有物料需求计划、采购、生产、存储和运输等环节,制药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的关键业务流程如下。

(1)供应商管理。制药生产企业需要有供应商资质评估管理,对是否具有行业内经营的相关资质及证件有效期进行核实确认,资质符合的供应商才被建立到企业的供应商库里。制药企业根据采购物料需求的确认,对其规格型号、产品特性、图样、技术指标、验收标准等内容逐一确认,同时对供应商经营状况、生产能力、质量管理体系、产品质量、供货期等相关内容进行审核,必要时开展现场审核,以确保采购物品符合生产质量要求。制药生产企业需要建立采购物品的货源、品质的稳定性,形成质量评估管理体系,对采购物品的来料检验、生产日期、产品有效期、产品批次等方面进行严格监控并做相对应的文件记录,确保采购物料在生产使用过程中满足质量要求。同时制药生产企业需要建立对现有供应商的评估打分系统,对供应商定期进行综合评价,回顾分析其供应产品质量、价格、交货准时率和服务质量等。对评估结果连续3个月为不合格的供应商,制药企业采取淘汰或协助供应商做改进措施。如果采购物品参数和规格型号发生了任何的改变和变更,最终会影响到产成品的质量时,制药生产企业要对供应商进行重新选择和评估,定期到供应商的现场审核其生产运营状态。

(2)计划管理。a)产品的生产批次。在常规的制造业的供应链管理理论中,通常要评估监控企业的生产成本、客户服务水平、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库存控制,以及市场销售预测。一般的企业只需要满足这些要求就可大批量生产,而且可以随着市场的订货量随时准备扩充生产量,但是制药行业药品的生产需要经过多次的实验验证来确定生产数量。数量一旦确定,生产部门来安排生产,绝对不能超过验证过的数量。b)产品生产物料清单。在生产之前,企业的研发团队通常要整理出一份生产一个成品所需要的物料清单,如果市场客户的需求发生改变,研发部会对物料清单做版本升级,来满足市场所需要的产品。但制药行业的药品物料清单,必须都得经过国家药监局的书面批准之后才能投入生产,不管原材料的来源、还是最终成品的内外包装,都需要企业正式注册申请。依据采购物料对制药公司的产品生产过程和最终产品质量影响的严重程度及重要性,通常将采购物料分为A、B、C三类进行管理。A 类为关键性物料,即在产品实现过程和最终产品中起关键作用的物料;经营产品按 A 类管理;B 类为重要物料,即在产品实现过程和最终产品中对质量有直接影响的物料;C类为一般物料,即不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物料。

第3章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11

3.1 制药公司供应链整合效果的理论分析...................11

3.2 研究假设........................13

第4章 研究设计.................14

4.1样本收集和数据的来源................14

4.2定义主要的变量..................16

第5章 实证分析...................17

5.1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17

第5 章 实证分析

5.1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表2统计了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结果。供应链整合SCI 的统计结果显示:平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1.741和0.957,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分别为1.590、0.243和6.804,表明了国内制药上市公司的 SCI差距不是很大,但相对比较离散,同时从附件1 中也能发现单个制药公司连续4年的前5名供应商采购金额比例和前5名客户销售金额比例相对比较稳定,也能说明供应商和客户相对比较固定。期间费用率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 31.954和15.611,中位数、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29.336、3.1124、77.518,表明国内制药上市公司的期间费用率相对比较离散,最小值和最大值差距大表明波动也比较大,但是单独分析每个制药上市公司连续4 年的期间费用率相对比较稳定,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又降低的趋势。总资产周转率和销售毛利率的数据统计显示最小值和最大值差异也很大,表明单个国内制药上市公司的实际运营绩效差别很大,产品和市场的差异可能会导致这个结果。

第6 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供应链管理在企业里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通过加强供应链整合是否能提高改善国内制药企业的财务绩效,相关的研究文献不是很多。因此本文以中国沪、深两市医药制造行业 143 家国内制药上市公司 2010~2013年4 年间 572个样本为研究对象,利用了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和 CSMAR数据库的财务绩效指标统计和分析,检验了供应链整合对国内制药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

研究发现:通过供应链整合可以降低公司的期间费用,提高企业总资产的周转和利用效率,以及向上、下游合作伙伴让利。本文的研究结果说明供应链整合是影响国内制药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制药企业加强企业内部资源整合和流程优化,以及和外部合作伙伴之间供应链的融合,制定相关的经营战略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同时通过数据搜集的渠道来看,制药上市公司披露的供应链相关数据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鼓励国内上市公司披露其与主要供应商和主要客户的交易数据,CSMAR提供的制药行业的经济指标也具有参考性。

从国家宏观经济方面来看,制药企业也属于制造业,政府应该鼓励国内的制药企业加强供应链的管理和整合,充分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进而提升企业的财务绩效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实力,并促进中国的制造业竞争力的整体提高,为中国的经济可持续性地发展提供源动力。

参考文献(略)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2018经典范文十:湖南千惠便利公司连锁经营模式研究

第 1 章 绪 论

1.1研究背景

零售业是一个朝阳产业,特别是便利连锁产业进入我国以来,发展非常迅速,极大地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同时,由于便利连锁产业发展的滞后,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带来的便利快捷化的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本文通过对千惠便利公司发展模式的研究,将有助于推动我国便利连锁产业的发展。

我国连锁便利店经营发展呈现四个特点:其一,政府扶持,起步艰难。中国的现代便利店起步于 20世纪 90年代初,后来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各种形态的传统小店纷纷改名为便民店、方便店、便利店,却不具有现代便利店的基本功能。实际上,靠政府的意志推动发展起来的便利店几乎没有一家是成功的。即便真的成功,成本和代价也一定很高。其二,发展提速,网点剧增。现存的便利店大都是 1995 年以后发展起来的。早在1993年3月,上海就出现了百式便利店,可以说是我国大陆最早的、较具现代特征的便利店。后来又出现了百家等十余家便利店“先驱”。但这些“先驱”早在1998年前后就已成了“先烈”。从1995年到2001 年前,上海先后出现了可的、罗森、联华、良友、85818等公司,并成为五大主导品牌。曾有媒体预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上海便利店市场将由这五家分占。但到了2001年,由于好德、喜士多、21三个新品牌的诞生,上海便利店市场出现了新的竞争格局。其三,密集开店,贴身竞争。在南京,苏果便利已经遍地开花,有的便利店甚至与苏果标准超市相隔不过数百米。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通过利用中国知网、Google学术等文献查找工具,搜集与零售业连锁经营相关的文献,笔者发现研究我国零售业经营模式的文献少之又少,大部分文献针对诸如汽车行业、电子产品行业等的连锁经营进行研究,很少有文献以我国零售业为研究对象。本文以零售业连锁经营为研究对象,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并结合当前我国零售业连锁经营方面所采取的措施进行分析,探讨优化我国零售业连锁经营的思路及策略。面对学术界在这一方面研究缺乏的现状,本文以湖南千惠便利公司为研究对象,在一定程度是对学术界在一方面研究的补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理论意义上来说,全面分析了连锁经营特别是便利连锁经营各种形态,使我国商品流通相关理论能得到较大的丰富。

1.2.2 现实意义

便利公司的发展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建立高效的连锁经营,有利于促进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现实意义上来讲,本文以千惠便利公司连锁经营实例为研究主题,一是将连锁经营理论引入到便利店经营中来,能推动我国便利连锁业的发展;二是提升了商品在社会流通中的效率,弥补了社会零售中大型连锁超市经营辐射不及的不足,满足了人们群众的物质与文化的需求;三是通过推动便利连锁业的发展,提供了经济的增长及解决了人员的就业等现实问题。

第2 章 连锁经营的相关理论

2.1 连锁经营

2.1.1 概念界定

连锁经营是当前国内外企业经常采用的一种商业经营模式,它是指企业以相同的装修风格、店铺设计、相同的产品价格在商店中向消费者出售商品,以及向消费者提供一种服务。连锁经营的载体是连锁店,通过连锁店的形式,将企业的服务文化传达给消费者。

2.1.2 连锁经营的特点

连锁经营作为现代企业经营的一种方式,成为企业普遍采用的经营模式,连锁经营实质上是将商流、物流及信息流集合到一起,按照规则,将分散的经营单位集合到一起,连锁经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标准化的管理流程

连锁经营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及程序将分散的经营者集合在一起,在经营过程中,各经营者按照既定的规则进行流程管理,管理流程逐渐标准化。除此之外,在这种标准化的管理流程中,注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及管理技术,随之带来的是经营者理念的转变。按照既定的规则及程序进行经营管理,连锁经营的管理流程更加标准化、科学化。

2.培训贯通全程

连锁经营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定规模时,为实现经营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将自己的产品及经营理念授予给其他经营单位的经营方式。为保持企业的良好声誉,减少管理成本,培训贯穿连锁经营的整个过程,将企业原有的经营理念、规章制度等传授给分散的经营单位,这些单位按照标准化的管理流程对各分店进行经营管理,使企业以较低的成本实现规模经营。

3.信息系统的现代化

物流配送中心对于连锁经营来说,是必不可少。高度信息化的物流配送中心通过高效率的统一采购、运输及配送,为各个经营单位服务,能够降低成本,满足企业连锁经营的需要。在现代连锁经营管理中,先进的信息系统将公司的总部、各分散经营单位及物流配送中心连接在一起,通过完善的信息系统将各个单位的经营信息及时的上传,实现信息共享,从而提高经营效率。

4.完善的链式管理体系

连锁经营以企业总部为中心,通过企业总部前向与生产企业、中间与连锁分店,后向与消费者联系在一起,形成链式管理体系。各个经营单位以信任为基础进行合作,建立一种共生关系。通过纵向一体的链式管理体系,连锁经营企业总部与各分店、配送中心之间减少了中间环节,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成本。链式管理体系通过信息共享,能够使信息及时的传达到各个经营单位手中,这样使得整个系统的抗风险能力得以提升。

2.2 连锁经营的形式

2.2.1 直营连锁

直营连锁即企业总部直接管控各个零售店,各个零售店完全服从总部的管理,显而易见,在直营连锁中是不存在加盟店这一形态的,直营连锁通过总部对各零售店直接管理,从消费者手中获取利润,其实质是对产业的一种管理模式。直营连锁对各个零售店进行投资管理,一方面能够保证零售店的服务水平及质量,维护企业的品牌;另一方面,有利于实现规模经营。但直营连锁也有其固有的弊端,若管理不当,可能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管理成本,

2.2.2 特许经营

特许经营即公司总店将自由产品、服务及包括商标、企业文化、管理手段、企业制度等以合同的形式授予特许加盟店,在经营权方面,分店的经营权归公司总部所有。特许经营中,分店必须按照合同规定的要求向总部交纳一定的加盟费用,由此可以看出特许经营的优点是总部可以支付较少的费用,就可以扩大自己的经营面积及分店数量,但造成的问题是统一管理难度较大,管理较为分散,有些分店会违背合同的规定,这样对公司会造成极大的损失,损害企业的品牌及声誉。对于违背合同规定的分店,总部可以按照规定取消其加盟资格。特许经营又分为区域特许经营及直接特许经营,两者的区别在于区域特许经营中总部将特许经营权授予区域内某个经营者,该经营者可以将经营权授予其他的经营者,而直接特许经营中总部将特许经营权直接授予申请者,申请者不可以将经营权再授予其他人。

2.2.3 自由连锁

自由连锁不同与以上两种形态,自由连锁是企业与企业之间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所采取的一种合作形式,一般存在与独立制造商、批发商与零售商之间,通过纵向或横向的联合,实现其共同利益。自由连锁的特点是作为自由连锁成员之一的零售店其出售的产品或者是大部分商品都是从批发企业手中购得,批发企业同样根据合同的约定向零售企业提供一定的服务。自由连锁形态中,成员可以自由选择退出,而不受合同约束。

三种经营形态各有优缺点,在选择经营形式上,企业应根据企业战略,选择能够支持企业战略有效实施的经营态式,并在高效、快捷满足顾客的需要这一宗旨的指导下,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以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第3章 湖南千惠便利公司开展连锁经营的可行性及优缺点...............14

3.1公司介绍..............14

3.1.1 公司概况.......................14

第4章 湖南千惠便利公司连锁经营模式的建立..........24

4.1 树立正确的连锁经营理念....................24

4.1.1 制定企业连锁经营战略..................24

第5章 湖南千惠便利公司连锁经营模式的实施保障................33

5.1 优化管理信息系统及物流配送体系...................33

第 5 章 湖南千惠便利公司连锁经营模式的实施保障

5.1 优化管理信息系统及物流配送体系

信息系统的建立,能够使各个门店与总部实现信息共享,确保产品的配送速度,保证产品的供应。信息系统的建立有利于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强有力的信息系统及物流配送体系是连锁经营得以顺利开展的有利支撑,强大的信息系统及物流配送体系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产品的有效配送,节约了储存成本,保证顾客能够源源不断的获得所需商品。连锁经营的模式引发了物流的必要性,但物流系统的有效与否又直接影响连锁经营的效果与否。

千惠便利公司具有便利店所具有的特征即单体经营规模较少,实施高密度的连锁经营,在大多数便利公司中如北京物美便利公司,多采用总部统一配送的方式进行配送,这是因为由于便利店店铺面积较小,没有存储场所,且储存场所的基础设施也尚不健全,为此,一般都是每日进行小批量频繁配送,以保证产品供应,这种配送方式的要求比大型超市还要复杂,要求还要高,很多便利店基于该种原因,没有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而是与第三方物流进行合作,实施商品的配送。与第三方物流进行合作一方面减少在物流方面的支出,另一方面运用第三方物流专业的物流技术实现产品的快速运输。

结语

加入 WTO以后,国内经济的改革及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中央及地方政府也扩大了招商引资规模。外资的涌入加速了我国零售业发展的同时对我国目前的零售业态格局产生了较大影响,也加剧了零售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增加了零售业未来发展局面的不确定性;当前,在外资零售业的影响下,超市、便利店、专业(卖)店、购物中心等新业态相互角逐,并不断蚕食着传统百货业的原有领地,其中超市、便利店发展最为迅猛;整体而言,我国零售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商业战略重组和整合虽如火如荼,一些大型连锁商业企业集团相继出现,原有市场格局亦渐趋紧凑,但从规模角度看与国外零售巨头仍不可同日而语,而且集中度仍然较低。零售店与大型超市、百货超市等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更加接近消费者,满足消费者快速消费的需求,为此,零售店更容易被市场接受。然而近年来外资零售商的进入,使我国零售业面临外来企业的威胁,外资零售店实施扩区域连锁经营,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占据我国零售市场,且门店投资成本较低,在获得较大利益的同时,降低了门店的投资成本。

连锁经营作为当前现代企业普遍接受的经营模式,集商流、物流、信息流于一体,对于企业实施规模经营,迅速占领市场,降低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连锁经营被许多行业所接受,包括餐饮业、服装业、零售业等。连锁经营具有三种:特许经营、直营连锁以及自由连锁,直营连锁模式被企业广泛采用。千惠便利公司作为长沙市著名的零售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积累了大量的消费者市场,企业品牌被消费者所熟悉,并开展直营连锁,使企业的规模逐渐扩大。但笔者分析千惠便利公司当前发展的现状发展,直营连锁的单一形式已不能满足千惠便利公司发展的需要,面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式以及千惠自身的发展状况,笔者认为千惠便利公司有必要开展特许经营连锁模式,将经营权授予给门店申请者,减少自身对门店的投资成本及管理成本,这样不仅能够在短时间内扩大市场规模,还能减少企业的成本,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