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硕士毕业论文(2018年)优秀范文十篇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641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工商管理论文,笔者认为工商管理主要包括企业经营战略制定和内部行业管理两个方面,其主要通过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是对工商管理工作的记录和总结。今天该网站为大家推荐一篇工商管理范文,供大家参考。

工商管理硕士毕业论文(2018)优秀范文一:基于价值共创理论的农村卷烟营销策略研究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理论背景

价值到底是由谁创造的?创造了什么样的价值?企业和顾客在价值创造过程中各自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价值共创理论的提出促使学者们重新审视这些问题,价值共创也成为营销学领域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的研究热点。

第一,消费者成为价值创造的主体

随着营销主导逻辑的变化,消费者的角色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消费者由彼此孤立到联系在一起,由无知到见多识广,由被动到积极主动。消费者已经不再是消极的购买者、商品的毁灭者,而成为积极的参与者,价值的共同创造者,甚至价值创造的主体。特别是网络经济时代,消费者通过互联网跨越了时空的限制,实现了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有效沟通,达到了多层次的接触和沟通。在互动的构成过程中,消费者、企业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共同创造了消费者需求的使用价值和体验价值,由此消费者的角色由商品主导逻辑下的价值消耗者或毁灭者变为价值的共同创造者或价值创造的主导者。

第二,价值创造过程的转变

商品主导逻辑下价值创造是单向的价值链生产过程,而服务主导逻辑下消费者可以积极参与价值的创造过程,并且互动是共创价值的基础。

许多学者认为顾客参与新产品开发或顾客参与创新本身属于价值共创的过程。由于新产品开发属于生产过程,很多学者将消费者参与新产品开发或参与生产创新看作是价值共同生产(Value co-production),并专门进行了研究。一些研究者认为,生产领域的价值共创仅仅是把企业内部人原本应该完成的生产任务交给外部人去完成,故生产领域的价值共创只能算是价值共同生产,不能是价值共同创造(Lanier & Hampton,2008)。服务主导逻辑下,企业所有的实践活动都应该以消费者为导向,价值创造发生在消费者的消费过程之中,消费者是价值的主要创造者(Vargo and Lusch,2006;Gronr?os,2008)。由此可见,价值共创可以产生在生产领域,也可以发生在消费领域,共创的价值主要是消费者的体验价值,具体可以分为实用价值、情感价值和社会价值。

..............

1.2 研究内容和框架

1.2.1 研究内容

本研究以价值共创的理论与方法为指导,以 D 市农村卷烟消费市场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卷烟零售客户、卷烟商业企业、工业企业为主要环境因素,以 D 市农村卷烟消费的市场现状为切入点,探讨农村卷烟消费市场的现状及影响农村卷烟价值共创的因素,构建基于服务主导逻辑的消费者、零售客户、卷烟商业企业、卷烟工业企业四方价值共创的营销模式,并从价值共创营销的实施方,即卷烟工业企业、卷烟商业企业和零售客户三方提出了实施价值共创营销的对策建议。

1.2.2 研究框架

本研究在对价值共创进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相关数据分析农村卷烟市场的现状,继而构建农村卷烟消费领域价值共创营销的模式,最后从卷烟工业企业、商业企业、零售客户三个视角提出实施价值共创营销的对策建议,其研究框架如图 1-1 所示。

...................

第 2 章 研究范畴与理论基础

价值共创是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也是当前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国内外学术领域对此也有一定的研究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因此,该部分内容要对价值共创、共创价值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理论回顾,在此基础上界定本研究涉及到的核心概念。

2.1 价值共创理论

营销领域将“共同创造”作为的一个战略提出来,即企业需要消费者参与生产领域的共同设计、开发与生产,后来被应用到价值创造的领域,产生了“价值共创”这一术语。价值共创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21 世纪以来才备受管理学界的重视和关注。“价值共创”强调“价值”是由消费者、企业、其他相关利益者共同创造的,该理论描述了消费者怎样积极地参与产品/服务和其体验的设计、开发,甚至如何在消费领域与其他相关利益者共创价值。

2.1.1 价值共创的内涵

不同的学者对价值共创(Co-creation)有不同的界定。早期的价值共创的界定主要针对生产领域的价值共创和服务(Services)行业的价值共创。例如,Meuter 等(1998)认为服务共创是在服务专业人士和消费者之间联合生产服务,消费者自身的参与意向和高度卷入将影响共创服务的产出。有些学者对价值共创做了较为综合的界定。例如,Prahalad and Ramaswamy(2004)认为,共同创造的核心是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互动。Prahalad and Ramaswamy(2004)从“是什么,不是什么”的角度对共创做了内涵分析,认为共创是企业与消费者合作创造价值。Ruth N.Bolton(2010)认为价值共创实质上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者通过共同发明、设计等行为的合作,继而共同创造价值。

2.1.2 价值共创的领域

当前学术领域对价值共创的研究不断丰富,本研究从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两个方面分别阐述价值共创的研究成果。

1.生产领域价值共创

消费者参与企业生产领域的系列活动,如产品设计与开发,从而与企业共同创造价值,被称之为生产领域的价值共创,也叫“价值共同生产”。前期价值共创的研究主要聚焦在“价值共同生产”方面。“价值共同生产”是由 Ramirez(1999)提出,认为消费者可以参与价值的生产,与企业共同生产产品,最终共创价值,故 Ramirez提出价值共同生产(Value Co-production)这一概念。Bendapudi 等(2003)研究认为共同生产指在服务的生产和交付过程中,消费者积极参与其中,企业为消费者提供了定制自己需求的产品的机会。我国也有学者(刘文超、辛欣,2011)对价值共创进行了界定,价值共创是企业与消费者相互之间积极互动的过程,在双方互动的过程中消费者往往会主动贡献智慧和劳动,与企业一起设计、共同生产,最终为自己创造有价值的产品/服务和良好的体验。从刘文超、辛欣对价值共创的界定可以看出,这种价值共创发生于生产领域,属于“价值共同生产”的范畴。

....................

2.2 共创价值

学术界关于价值共创存在两个主要流派:Vargo and Lusch(2004a)的基于服务主导逻辑的价值共创和 Prahalad and Ramaswamy(2005)的基于顾客体验的价值共创。Vargo and Lusch(2004a,2008)认为:服务主导逻辑下企业与顾客共同创造的价值不是交换价值,而是顾客在消费过程中实现的使用价值(即实用价值)。Prahalad and Ramaswamy(2005)基于企业战略管理和竞争的视角从顾客体验的角度探讨了价值共创,认为:价值共创过程是企业与顾客互动创造顾客个性化体验的过程,价值存在于顾客的个性化体验之中。由于对“价值”界定不同,其共创的价值亦不同。生产领域与消费领域共同创造的价值是存在差异的,但从消费者的视角讲,都共创了消费者需求的体验价值。卷烟消费的价值共创主要是创造了顾客需求的价值,即体验价值,这种体验价值包括实用价值、情感价值和社会价值。

2.2.1 实用价值

Babin et al.(1994)将实用价值定义为对意向性结果的追求。涂剑波、张明立(2013)将虚拟社区中的实用价值界定为社区用户评价信息和服务能否满足自身需要的重要方面。目前,学术领域还没有对卷烟消费的实用价值的界定。有些消费者是在工作压力比较大情况下,通过吸烟的方式减压,这种降压的价值即为实用价值。有些消费者在情绪比较低落的时候,通过吸烟排解心中不愉快的情绪,这种调整情绪的价值也是实用价值。烟龄比较长的烟民已经形成了对卷烟的嗜好,喜欢卷烟的味道等,如果长时间不吸就会烦躁等,这种对卷烟基本功能的需求而产生的价值也是实用价值。

因此,本研究将卷烟消费的实用价值定义为:消费者在消费卷烟的过程中用以满足自身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功能性价值。实用价值也具有很强的个体差异,例如,同一款卷烟或尼古丁含量相同的卷烟,有些消费者感觉“劲大”,有些消费者感觉“劲小”。

...................

第 3 章 农村卷烟消费市场的现状分析 ................. 17

3.1D 市卷烟销售现状 ............. 17

3.1.1 D 市农村卷烟消费容量分析 ............. 17

3.1.2 D 市农村卷烟销售现状分析 ............ 18

第 4 章 农村卷烟消费市场价值共创方案与营销策略设计 ................... 29

4.1 农村卷烟消费市场顾客价值共创的关键影响因素 ............. 29

4.1.1 宏观因素 ...... 29

4.1.2 微观因素 .......... 31

第 5 章 农村卷烟消费市场价值共创的对策与建议 ............. 41

5.1 工业企业层面 .................... 41

5.1.1 顾客资产管理的内涵 .................... 41

5.1.2 顾客资产管理的方法 ............. 42

第 5 章 农村卷烟消费市场价值共创的对策与建议

在卷烟工业企业、卷烟商业企业、卷烟零售终端、卷烟消费者构成的价值共创服务体系中,每个利益方都试图最大化自身的利益,而要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需要相互之间的真诚、理解、和睦相处,故各利益方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此外,由于价值共创是较新的理论,虽然在少数先进的企业已经实施,但对于烟草整个行业来讲,还是个较为陌生的领域,要想实现农村卷烟消费市场的价值共创,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和零售客户在营销观念和营销思想上应该树立价值共创的理念,实施价值共创的营销方式是必然的。在这种前提下,各利益方还需要做好自身的管理及营销等各项价值共创的工作。现代营销强调“以顾客为导向”,而价值共创营销更是强调以消费者为中心,各利益方共同创造价值,因此,本研究从工业企业、商业企业、零售客户三个层面探讨如何与农村消费者实现更好的价值共创。

5.1 工业企业层面

卷烟商品被消费必然要经过商业企业、零售客户以及消费者三个环节,工业企业作为生产者其营销团队怎样通过这三个环节更好的培育自己的品牌,实现与其他相关利益者的价值共创和价值分享呢?为实现农村卷烟消费市场顾客价值共创,工业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营销观念和营销水平。特别是,工业企业需要更好地抓住卷烟农村市场价值共创的三个交换机会,即渠道价值共创营销、终端价值共创营销以及消费者营销价值共创,提供更优质的营销服务,为实现工业企业与商业企业、零售客户、消费者的价值共创,工业企业需要实施顾客资产管理。

5.1.1 顾客资产管理的内涵

顾客资产管理(Customer Asset Management,CAM)是较新的管理理念,它将顾客纳入了企业的资产,顾客资产管理强调以顾客资产为核心,使得企业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卷烟工业企业的顾客资产管理就是其将卷烟商业企业、零售客户与消费者都作为顾客纳入核心企业资产的管理之中,实现自身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价值资产、品牌资产和关系资产。对于卷烟工业企业的营销经理而言,应该时刻自问:我们怎样管理我们的品牌?商业企业、零售客户和消费者对我们所提供的服务或产品会产生什么样的评价?我们如何加强与这些顾客的关系?我们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哪儿?工业企业营销经理与营销人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会对顾客价值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的顾客资产。

..................

结论与展望

1.研究结论

当前,我国烟草行业处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卷烟商业企业作为主要的营销者,也面临着从完全垄断到市场化的快速转化。国家烟草专卖局对农村烟草工作及烟草行业“市场化取向”改革的进一步加强,使得农村卷烟营销工作地位更加突出,而卷烟商业企业对农村市场的培育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如何在新环境中更好地发展是卷烟商业企业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如何在新环境下做好农村卷烟营销工作更是重中之重。

随着众多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逐渐的意识到,企业经营的不再是产品本身,而是为顾客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很多企业将“为顾客提供及时、周到、个性化的服务”作为企业的文化。在这种现实背景下,理论界提出了价值共创理论和服务主导逻辑,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

在这种背景之下,本研究以价值共创理论为指导,以 D 市农村卷烟消费市场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工作:

第一,价值共创理论是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也是当前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本研究对价值共创、共创价值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理论回顾,在此基础上界定本研究涉及到的核心概念。

首先回顾了价值共创理论,包括价值共创的内涵、共创的领域,并将卷烟消费价值共创界定为:消费者在消费卷烟产品的过程中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共同创造的价值,这种价值即为顾客价值(也可称之为体验价值),包括实用价值、情感价值和社会价值,通过为消费者共创其需求的体验价值,也就实现了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和零售客户的交换价值。并将卷烟消费价值共创的特点概括为两点:一是吸食卷烟的消费者是价值共创的主体,其他利益相关者是价值共创的合作者;二是卷烟消费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共创的价值是体验价值。

其次,回顾了共创价值,包括实用价值、情感价值和社会价值,并从卷烟消费的视角界定了三种价值的内涵。将卷烟消费的实用价值定义为:消费者在消费卷烟的过程中用以满足自身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功能性价值,认为其具有很强的个体差异。将卷烟消费的情感价值界定为:消费者在消费卷烟之前、之中、之后获得的情感方面的价值。将卷烟消费的社会价值界定为:消费者通过卷烟的消费建立、维系与他人的关系从而获得社会支持、友谊、亲密关系的一种价值形式。

总之,该部分研究详细回顾并评价了相关理论,对核心概念做了界定,为后续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略)

工商管理硕士毕业论文(2018)优秀范文二:中国光纤光缆产业的技术学习过程研究

第1章导论

1.1选题背景

1.1.1现实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光纤光缆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产业技术能力获得了较大提高,国内企业在部分产业环节上已经建立起一定的竞争优势。该行业的成功发展既有自身的鲜明特点,也面临与其它产业相似的问题。

本文之所以对中国光纤光缆产业的技术学习过程进行专门研究,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1)中国光纤光缆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是技术能力的提高。

光纤光缆产业的上游供应商为气体原料与设备供应商,下游客户为光纤通信的设备供应商与通信运营商。产业链包括个环节,分别是制棒芯棒制造和外包层制造,拉丝将预制棒拉成丝,即光纤和成缆将光纤制成光缆,如图1.1所示。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产业竞争力的源泉不是产业的“初始的票赋资源”,而是产业技术能力增长的结果。产业技术能力的持续增长和提高,是发展中国家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对能否成功实现追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发展中国家产业技术能力的发展本身就是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与中国部分高技术产业一样,中国光纤光缆产业已经在世界市场上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国外跨国公司纷纷将光纤光缆的制造环节转移到中国大陆,并且这一过程伴随着中国光纤光缆企业的技术能力提高。但大多数中国本土企业仍以光纤光缆的生产制造为主,在技术水平上还存在差距,而且中国的企业目前也较少进入利润最高的环节一一预制棒的生产上,并且没有真正掌握该行业的核心技术一一预制棒技术。国际领先的光纤光缆企业在预制棒等核心技术环节仍然保持着绝对的技术领先,并且采取了严格的技术保护策略,力图长期保持它们在这些环节的竞争优势。这种局面并非仅仅发生在光纤光缆产业,后发国家的许多产业追赶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

1.2选题意义

从理论角度来看,现有的后发国家技术学习研究大多以装配产品为对象谢伟,,得到的研究结论是否适用于非装配产品行业流程型产业尚需检验从研究内容来看,现有研究多着眼于对技术学习过程的描述,缺乏对于学习过程形成的理论解释。

本文力图揭示中国光纤光缆产业技术学习过程和形成特征,通过对这一典型的非装配产品的技术学习过程的研究,丰富现有国内外技术学习的研究内容并且尝试从经济学角度解释产业技术学习过程形成的内在机理,以深化技术学习研究的理论。

................

第2章文献综述

2.1技术学习研究起源

如何提高工业化水平是后发国家面临的普遍问题。20世纪后半期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兴起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众多学者力图从各个角度对其迅速实现工业化的原因给以解释。其中,主流经济学的解释主要着眼于外向型贸易政策产生的激励和政府干预等方面,普遍忽略了这些国家产业界自身的努力。

学习是我们经常提到的一个词,但究竟什么是学习人们却很难说得清楚。在学术研究中,各领域也分别有自己的理解。在心理学研究中,学习被定义为可以持久保持且不能单纯归因于生长过程的人的倾向或能力的变化。在认知科学中,学习被定义为通过实践获得的对行为模式的改变。

最早将学习概念引入管理研究,是西方学者通过对飞机制造业的观察实现的。揭示了学习曲线效应在飞机制造业的装配过程中,产出增加一倍,劳动需求大约降低20%。对于学习曲线的解释比较简单,即人们可以从经验中学习。之后,学习曲线作为管理生产过程的一种重要工具,受到了理论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

相当多的学者对“学习”的理解都部分包含“创新”的含义,这种对“学习”的理解也是本论文的一个重要方面。

所谓“社会化”就是通过分享经验如思维模式或技能,将个人的隐性知识汇集到组织中去的过程。因为隐性知识具有特定的背景依赖性、难以公式化和明晰化,所以获取隐性知识的关键是经验的体验,即需要通过共同活动来体验相同的经验。“师傅带徒弟”的过程是一个典型的社会化例子,学徒工与师傅共同工作,通过观察、模仿和实践,甚至不需要通过语言交流就可以掌握许多工艺技能获取隐性知识。如果没有共同经验的体验,一个人是很难理解其他人的思维方式的。社会化过程不但是在个体之间传播隐性知识的过程,还是创造新的隐性知识的过程,比如通过“头脑风暴”产生隐性知识。

“外部化”就是将隐性知识清晰地表达为显性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通过隐喻、类比、概念化、假设或模型化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因而是一种最典型的知识创造过程。

....................

2.2技术学习研究范式的形成与演变

2.2.1追赶理论的聚焦

追赶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是生产率增长的问题,人们不但希望理解生产率增长是如何实现的,而且希望理解影响生产率增长的关键变量。

在研究新兴工业经济国家成功实现工业化过程中,新熊彼特主义经济学家提出了与新古典经济学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维持一个国家技术能力的持续增长,是追赶国家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从而将追赶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聚焦为“如何促进追赶国家的技术能力发展”问题。更重要的是,新熊彼特主义经济学家没有局限于新古典经济学用“贸易技术差距”或“国际分工”与“国际间技术转移”等理论对新兴工业经济成功所做的解释,而是注意到了后发国家自身在技术能力提高方面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在企业层次而言,影响技术能力获取的主要因素包括激励、投资和外部支持。这和国家层次上的三类影响因素是基本对应的。其中,企业层次的投资包括物质投资、技能创造、技术努力和组织功能。在这个意义上,Lall所指的投资与我们所说的技术学习活动含义是相近的。为方便理解,我们可以将激励、投资和外部支持三者对企业技术能力获取和提高的影响简化为图2.3。

其中,激励主要来自市场,投资主要是企业自身的主动努力,外部支持则主要指制度因素的影响。在寻求技术能力提高的影响因素时,学者们往往从这三个维度进行研究。

..................

第3章光纤光缆产业发展与技术学习过程......39

3.1光纤光缆产业简介……......39

3.2全球光纤光缆产业的发展历程回顾……......44

3.3日本光纤光缆产业的发展历程与技术学习……....47

3.4中国光纤光缆产业的发展与技术学习历程……........51

3.5中国光纤光缆产业技术学习的路径……........60

3.6本章小结........60

第4章中国光纤光缆产业技术学习分析模型..........65

4.1中国光纤光缆产业技术学习过程分析模型…….....65

4.2中国光纤光缆产业技术学习过程的技术体制……......67

4.3中国光纤光缆产业技术学习过程的制度环境……......72

4.4中国光纤光缆产业技术学习过程的学习动力……........80

第5章中国光纤光缆产业技术学习成本分析.........95

5.1学习成本与技术学习成本……........95

5.2技术学习成本考察的基本假设和一般分析框架…….......97

5.3影响技术学习成本的主要因素分析……........101

第6章中国光纤光缆产业技术学习过程的实证研究

本章对中国光纤光缆产业技术学习过程进行了实证研究。本章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我国参与预制棒、光纤和光缆部分或全部生产的企业进行调研,获得关于产业发展的技术体制、制度环境、企业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基础的基本数据,并运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以找出影响技术学习过程选择的关键因素,印证第章所提出的理论框架。

本章还专门对企业学习动力中的“学习成本”进行实证分析,以探索我国光纤光缆产业逆向技术学习过程背后的经济学涵义。

6.1研究设计

6.1.1问卷设计

本研究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主要围绕影响中国光纤光缆产业的技术学习的因素展开,包括行业层次和企业层次。

在设计该问卷之前本文作者参考了大量文献,并对于国内技术学习研究领域的专家进行了访谈,形成初步的问卷框架。问卷的题项首先来自于本文作者在光纤光缆产业内的多年工作经验,其次来源于本文作者对于2家生产预制棒的企业、3家生产光纤企业和5家生产光缆企业的访谈。访谈对象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他们从事该行业多年,对于相关问题有着深入的理解。访谈的结果形成了本文对光纤光缆产业问卷中技术特点、制度环境、学习动力和学习努力的若干具体题项。

...............

第7章结论与创新点

7.1研究结论

结合对中国光纤光缆产业技术学习过程的分析,并通过模型分析、学习成本概念和实证研究,本文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1)中国光纤光缆产业的技术学习过程整体是一个逆向逆产业链而上的学习过程。

通过对中国光纤光缆产业的历史回顾,本文提出,该产业的技术学习以正向学习起步,却以群体性失败告终。代之而起的企业纷纷从产业链的末端环节一一光缆生产开始,并且实现群体性成长,逐渐实现技术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进而部分企业逆产业链而上,延伸到光纤环节,并且提高了在该环节的技术能力和竞争力目前,已有少数企业在产业链的源头一一预制棒领域发展起一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能力。

(2)基于产业价值链解构的中国光纤光缆分产业的技术学习过程是先生产能力的提高,之后是技术能力的获取。

中国光纤光缆分产业制棒、拉丝、成缆的发展经历了从设备引进到静态生产能力的获取,再通过技术学习到动态技术能力的提高。分产业发展路径是先掌握光缆生产能力,之后是光纤生产能力,最后是预制棒生产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也是先光缆技术能力的提高,然后是光纤技术能力的提高,最后是预制棒技术能力的提高。

(3)影响中国光纤光缆产业技术学习的主要因素分别是技术体制、制度环境、学习动力和学习基础。这类因素在分产业制棒、拉丝、成缆的非均匀分布是中国光纤光缆产业逆向技术学习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略)

工商管理硕士毕业论文(2018)优秀范文三:枣庄农商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研究

第1章绪论

1.1选题背景与意义

农村商业银行是农民、个体工商户、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共同入股组成的股份制地方性农村金融机构。作为由农村信用社改组成立的农村金融主力军,农村商业银行被赋予支持"兰农"的重要使命,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农村成为了农村商业银行的神圣职责。农村商业银行的网点遍布农村,具有相当的经营规模和资金实力,是我国农村金融的基础力量,更是我国金融体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农商银行大力清收不良贷款和进行核销呆账,调整信贷投向,贷款结构己经有一定程度的优化,资信资产质量得到大幅提高,经营效益得到逐年好转。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资产质量低,资金实力弱,竞争能力差等《件的限制,再加上其服务的对象是农村产业、农村中小型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相对底子薄,经营效益差,风险较高,导致了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在国内银斤类金誕机构中一直相对较高,其经营管理机制和风险防控机制还有待提高。众所周知,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大和最重要的风险,研究银行信贷风险,可以防范于未然,保障银行的经营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信贷风险出现。信贷风险的管理还可以使商业银行更加合理的进行资金筹集和运用,提高资金效率,维护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转,进而维持金顧秩序的稳定。农村商业银行主要是地方控股的股份制银行,芭的主要战略是"立足本地市场,服务中小产业",担负着发展地方经济、扶持中小企业的重任,在全国性的商业银行把资金转投到大企业集团、沿海发达地区以及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中化农村商业银行助推了地方经济,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2014年8月26日,枣庄农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组建成立,揭开了枣庄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序幕。研究枣庄农商银行的信贷风险,分析其问题和成因,提出有效的建议措施来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加强信贷管理,有助于其在开放的金融市场中,抓住机遇,稳健经营,加速发展,不断提升其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

1.2研究的基本框架

................

第2章商业银行信信贷风险管理概述

2.1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概念

从广泛意义上讲,信贷风险就是指贷款的收益具有一定不确定主要包括收益和损失两个方面。收益的不确定性:贷款利率基本上是固定的,但是一旦市场的利率等各种因素一旦变化,就会影响到信贷的资产实际收益。因此,信贷资产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损失的不确定性:信贷资产到期后不能保证本息全部收回,可能会部分收回或者完全不能收回,也不能保证全部本息能够在合同约定的时间收回。

但是人们往往关注的是资产的损失,因此,我们提到的信贷风险主要是资产盈利的不确定性,信贷风险的狭文概念是利率、债务人违约等因素发生变化后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带来的负面影响,引起的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发生损失。

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涉及王个主要阶段:贷款前信用分析、贷款时的审查控制和贷款后的监控管理。从处理风险的角度出发,主要涉及到信贷风险识别、信贷风险评估、信贷风险的检测和识别、信贷风险的处理几个方面。信贷风险管理发展如下图;

2丄1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识别

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识别主要是指在信贷风险到来之前,详细分析信贷风险的种类和产生原因,有助于更好地评估和处理信贷风险,是信贷风险管理的首要步骤,主要方法就是贷前调查,核也内容就是通过和贷款人的沟通、查询相关信用管理机构的数据信息、到贷款人营业场所实际考察和分析财务报表等方式,贷前调查在银行的信贷风险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将信贷风险向前推移,尽量将风险遏制在源头,有助于银行有效的控制信贷风险。此外,贷前调查应重视贷款人的还款态度和还款能力两个方面,从这两个方面分析判断,通过考察贷款人的信用状况来判断他的还款态度,通过对贷款企业的行业发展前景、企业经营与财务状况来判断企业的还款能力。总么,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的识别的核也思想是纠出产生信贷风险的原因和因素,为量化信贷风险打下基础。

..................

2.2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

现代金融理论出现以前,古典的信贷风险控制理论十分重视专家式的管理,这与目前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管理中主动综合化使用多种工具与技术并重的方式差异很大。西方的经济学者曾将传统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看成是裁缝为客户量身制作服装的整体程序,这与专家系统是一样的。它具体的体现为由贷款调查到贷款审批决策、信贷资产监测、匹配式的管理,最后到收贷和催贷的一种模式。很多学者将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决策定义为对贷款人先前归还能力个人判断的反映,它就将商业银行信贷分析管理看成是毙借专家个人的主观去判断而运行的一个系统。同时,这个系统是一个较为昂贵的系统,也是一个片面追求短期行为的过程。

相比于传统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专家模式,目前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系统更是非常庞大的信贷风险管理的工程,它不断运行着新的风险控制策略,同时也逐步改变了银行对信贷风险管理新的认识。同时,也将改变信贷风险管理过去的消极意识,并使其逐渐形成了可产生积极效果可能性。在现代信贷风险管理基础上,银行可以利用衍生金融工具,对信贷业务的风险全面管理,促进商业银行在确保贷款资产的所有权利能够完全转移的情况下,对信贷资产进行重新组合,从而银行能够按照风险的大小、期限和类型等不同的要求,重新组合信贷风捡资产,进斤信贷风险的管理。

根据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演变过程,现代信贷风险管理就是狂会和商业银行预防及防范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信贷风险的一系列管理体系、制度、机制和方法的安排。依照这种定义,信贷风险管理首先指的是政府部门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外部的环境、行为可能或者已经发生的信贷的风险进行监督和管理行为;其次指的是银行利用自身的业务管理工具和技术,及时预测、蓝督和控制授信业务中存在的所有贷款人违约的不确定性,以便认真贯彻落实银行的长期发展战略,不断优化信贷风险与收益的配比情况。在现代信贷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下,信贷风险管理又出现了新的管理标准:正确地测度信贷的风险,有效防范、控制信贷管理的风险。

..................

3枣庄农商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与问题...........12

3.1枣庄农商银行情况简介...........12

3.2枣庄农商银行信贷业务基本情况................13

3.3枣庄农商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情况..............14

3.4枣庄农商银行信贷风险及存在的问题.............16

4枣庄农商银行信贷风险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22

4.1信贷队伍建设没有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22

4.2考核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22

4.3贷款风险处置不到位............23

4.4内部稽核部门缺乏独立性与权威性..............24

5枣庄农商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策略...........27

5.1健全信贷风险控制狙织架构和流程..........27

5.2积极转变信贷管理理念.............28

5.3提高信贷管理人员素质............30

第5章枣庄农商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策略

5.1健全信贷风险控制组织架构和流程

5.1.1进一步完善风险控制的组织架构

建立枣庄农商银行董事会垂直管理下的信贷控制组织结构,董事会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银行的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风险管理部,主要负责银行的信贷风险控制等工作,这样将有利于银行的风险管理。此外,每一个业务部门和每一级分行都应设一定数量的风险控制官,由上一级风险控制官领导,这样就可以将风险和业务管理分开,便于规避行政干预带来风险审查情况的发生。

建立以审查和贷款相分离为重点的贷款发放制度,应该设立审批委贵会、贷款授信部门和贷款检查中也。其中,贷款审批委员会应该聘任专业审批人员,此外,还应有律师团队和财务人员参与;贷款审批部门应该严格审查贷款部门上交的资料;贷款审批部口受理贷款申请,需要接触客户,需要对客户的数据资料进行严格的审核;贷款检查中也需要监督贷款的全过程,有效地规避信贷风陰。

实行不良资产集中管理,设立一个特殊资产管理部和组建不良资产清收处置中心,来枣庄农商银行的不良贷款集中管理和处置,提高不良资产的收回效率。

....................

结论及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农村商业银行的网点遍布农村,具有相当的经营规模资金实力,成为了我国农村金强的基础力量,是我国金融体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阐述了选题背景与意义、研究的基本框架、研究方法、论文结构、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后,对农村商业锻行信贷风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相关概念,分析枣庄农商银行信贷管理的现状,及其信贷风险管理中的问题:不良贷款占比较高、业务流程形式化、贷款分类不准确、集中度高等问题,得出以下结论;

(1)信贷业务是枣庄农商银行经营发展的核心业务、基础产品,是生存之源、发展之本、改革之基。信贷业务十分重要,奉庄农商银行应当积极转变信贷管理理念,正将信贷业务当作经营工作的基础和核心,把加强信贷资产管理当作头等大事来管理。

(2)枣庄农商银行要进一步完善信贷业务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加强信贷制度建设,规范信贷业务管理,建立健全信贷业务激励约束机制,确保新増信贷资产质量。

(3)枣庄农商银行要积极构建科学的信贷风险预警、识别和控制体系,拓宽不良资产处置渠道,优化评级授信体系,健全贷款分类制度,确保能够真实反映、测度和防控贷款风险。

(4)枣庄农商银行要重视内控管理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的信贷风险意识,严密的内控体系有助于信贷业务的全面发展。银行的风险文化建立应该全员参与,使得文化渗透到每一个人也中,加强银行的员工教育,从源头上规范他们的行为,从而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

由于本人在知识面、篇幅及时间等方面的局限性,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本文上尚有不足之处,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加改进巧提升,特别是怎样利用信息科技系统对信贷风险进行识别、测量和控制,本文不能进行详细分析,也是需要今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文只是抛砖引玉,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对其他商业银行加强信贷管理有所帮助,同时希望各位专家不吝赐教,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略)

工商管理硕士毕业论文(2018)优秀范文四:S省L运营商通讯网络运行维批管理化化方案

第1章导论

1.1论文选题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的产生,通巧技术的迅速发展,移动宽带技术的快速普及,中国通信行业近年来经历了深刻的变化。通信技术发展迅速,移动宽带化,宽带移动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通信市场也在近二十年的时间内迅速的发展成为最大的电信细分市场。通讯行业曾经是市场上最具盈利能力的行业之一。

在九十年代初期,移动通讯市场发展欣欣向荣,用户持续增长,技术升级日新月异,设备制造商及移动通讯运营商都赚的盆满体满。市场的竞争很大一部分都基于设备的更新和技术的发展。在3G时代初期以前,基本上都是技术发展领先于市场的需要,由技术引导着市场的发展,或者说技术的发展,超前于市场的发展。发掘市场潜力,引导市场消费是送个时候运营商的主要目标。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各种软件应用的繁荣,移动网络的成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兴网络服务及创新应用逐渐迁移到广泛覆盖无处不在的移动通巧网络,使用手机终端及各种平板电脑等接入设备连接网络,使人们不受活动限制,自由的享受着无处不在的网络连接。通信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世界,花样繁多的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旧有的市场规则改变,客户热点的多样化选择及转移,也改变了原有的竞争对手,使得传统基础技术日渐贬值,技术竞争加剧,运营成本压力越来越大,利润增长点也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和转移,促使运营商面临着从通讯技术专家到通讯服务专家的转变。移动通信行业原有的竞争格局已变化不复存在,通信行业要与新兴的打等行业及一些基于网络应用服务的行业共同竞争。在新的时代里保持高效运营及行业盈利能力提富竞争力,是运营商在新技术新时代所面临的新挑战。

................

1.2课题研究意义

在经历了通信最初几年的爆发式市场增长及技术增长之后,通讯市场及技术都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目前,全球电信市场的増长速度都明显不如以前那祥迅速。尤其在3G上马之后,各厂家技术热点的竞争及差距都逐渐趋同,差异化主要体现在价格及服务而非传统的技术指标。与此同时以移动数据为基础的行业融合发展也越来越丰富,运营商必需转换思维,改变运营模式,提高移动通讯网络运维的效率和质量,才能从提供技术转变到提供有吸引力的服务,在这个数据时代获得长远的发展。

本文从当前国内外通迅行业的发展情况入手,结合数据化时代的变化及发展趋势,分析国内外通讯运营商的增长及发展原因,对当前不同的通讯网络运维发展策略进行回顾对比和分析,并对中国通讯网络运行维护情况进行分析,结合S省L运营商的实际情况,对其移动通巧网络运运行维护情况进行分析,借鉴其它国家运营商在发展中的通讯网络运行维护模式和方法,探讨如何积极应对4G数据化时代的通讯网络运行维护策略,以差异化、多样化的服务及低成本高效率的通讯网络运行维护为目标和策略,提出S省L运营商的通讯网络信息化管理运行维护模式,多样化专业服务提供等方面的具体运行维护策略。

本文力图通过对S省L运营商在大数据移动宽带迅速发展的变革时代,根据其具体情况为其制定切实可行的移动通讯运维效率提升策略,供该运营商对未来的通讯网络运维管理改革做参考。本文运用理论结合实际的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优化方案评析,对其所处的通迅网络的运维提升策略进行研究及分析,为S省L运营商应对未来数据化时代的挑战提出信息化时代通讯网络运维的优化及发展建议。

...................

第2章相关基础理论综述

2.1业务流程再造理论

业务流程再造理论是运营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基本定义为:对业务流程进行重新思考,重新设计,使当前关键指标得到显著的改进。如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指标,而这几个指标也正是通讯运营商在通讯网络运维管理中最重要的几个管理目标。所以这个理论可以很好的运用到我们当前所谈到的通过两网络运维的改造当中,通过流程再造的理论对通讯网络运维进行重新设计,使通讯网络的运维管理达到成本,服务,速度,质量四大方面的较大提升和改进。

业务流程改造的应用时机是针对竞争环境的改变或客户需求的改变,即当一个公司在很多方面都面临环境改变时,就必须开始流程再造或都说企业再造,以使用企业适应激烈竞争和环境变化的影响,最大限度的适应顾客,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流程再造的理论有以下一些特点:

(1)强调对企业的发展进行根本性的重新思考,并追求企业效率的显著提高,也就是说,流程再造不是小规模的提升,改良,调整或修正,而是一个根本性的彻底改造,改变整个组织的结构及业务流程,精简或振弃原有落后不科学的制度,来达到提高整个组织效能的目的。

(2)以客户为中也,强调客户需求;也就是说企业要根据市场上客户需求的传变,有针对性的对自已的组织进行改造,使用组织能够满足客户各种变化的需求。

(3)业务流程为导向:即关注企业流程的再造,以使用企业适应变化的环境和需求,使用企业保持高质量高效率的运作。

...................

2.2SWOT理论

SWOT分析方法来自麦肯锡公司,用来进行企业在面对变化时的态势分化是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及目标时的一种分析手段。它首先通过企业的巧外部环境进斤分析,将企业内外部条件等各方面因素进行识别;然后概括总结出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势劣势以及外部环境的机会威胁,并按照矩阵形式分类列举成表格:最后使用这个总表格对各种因素进行综合思考并加以分析,制定企业的行动计划,得出适合企业的发展结论。在送个方法中,核也的四个分析因素为:

(1)S优势:是企业自身的内部因素,通过对组织内部的分析,识别出有利于变化的因素。比如人才资源优势、技术优势、成本优势等等有利于未来变化巧竞争的态势。

(2)W劣势:是企业自身的内部因素,通过对组织内部的分析,识别出组织在面对变化时的不利因素。比如资金短缺,资源不足、管理缺失等等。

(3)0机会:是企业的外部因素,通过对组织所处外部环境的分析,识别出能够为企业带来的新机会。如新的市场或需求,客户开发等等。

(4)T威胁:是企业的外部因素,通过对组织所处外部环境的分析,识别出不利于组织的因素。如新竞争对手,资金压力等等。

得出的总结矩阵形式如下:

这种方法的应用分析全面综合,能使组织在面对新变化时的计划制定更加科学全面。但使用时仍然需要注意:在对公司做分析的时候要客观全面,区分公司的现状与未来前景,并充分考虑竞争对手的情况然后再进行比较,分析的时候应区分轻重缓急,优先对其关键因素进行重点分析。

................

3S省L运营商通讯网络运维管理现状分析..........11

3.1通讯网络运维管理的发展及S省L运营商运维管理现状..........11

3.2S省L运营商通过网络运维管理优化的环境分析........21

3.3S省L运营商网络运维中存在的问题分析............26

4S省L运营商网络运维管理服务方案的化化...........30

4.1通讯网络运维服务优化方案目标..........30

4.2通讯网络运维服务优化方案..........31

5S省L运营商公司运维服务优化方案的实旌和保障...........43

5.1通讯网络运维管理服务优化方案的实施.........43

5.2通讯网络运维管理服务优化方案实施的保障.............44

第5章S省L运营商公司运维服务优化方案的实施和保障

5.1通讯网络运维管理服务优化方案的实施

为确保网络维护集中化转型工作的顺利推进,遵循"边试点、选总结、边完善、稳步推进"的原则开展试点工作。市公司网元设备监控职责正式上收到省网管之前,应从综合准备、组织、流程、系统等四个方面进行成熟度评估,成熟一个,上收一个。具体实施计划如下展开。

通讯网络运维管理服务的实施框架在于从流程、组织及人员、系统及工具三方面要素之间进行平衡,并要求明确监控的工作范围和网元范围。

对于组织及人员优他的实施要从多方面进行。首先要对组织进行分层维护职责梳理与调整,围绕着"三集中"的目标,明确维护职责上收范围,重新梳理省市(县)维护单位在各个维护职能域的职责和分工界面。然后要明确职责上收后的王作模式,修订省市(县)维护单位的KPI考核指标。对运维组织架构进行设计与优化,在分层职责调整的基础上,优化调整或设计再造省市(县)维护单位的组织架构和标准化团队,明确各班組的定位巧具体职责;在进行流程再造的时候,要注意进行标准化团队建设的准备,组织架构、班组、岗位及职责的优化调整。另外还要进行人岗匹配测算,根据调整后工作职责,进行人岗匹配测算,并定义岗位胜任力要求。在实施之前,还要对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宣贯,首先制定培训计划,组织实施技能培训;然后进行工作制度与流程、系统工具及专业技能的培训;接下来对组织实施运维转型方案进巧^全省的宣贯和推广。

..................

第6章研究结论及展望

6.1研究结论

在这个科技迅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如何顺利转型,与时俱进,适应新时代并创造新的价值成为每一个传统及新兴产业所需要考虑的问题。目前国内电信行业的日益加剧的竞争使得市场模式已从早先单纯的资费竞争转向服务竞争。对于电信通讯网络的运行维护,本文通过对S市L运营商网络运维管理体系的研究,基于流程再造理论及mL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的理论支撑及运用,进行了现代信息化集中网络运维管理方案的优化研究。得出了以专业化通讯网络运维管理服务为核防,通过标准化组织、规范化流程和集中化支撑系统的同步建设,构建集中化运维体系,逐步完成通巧网络运行维护的转型。实现信息化管理的深入,优化资源,并结合自身特点,进一步提升运维体系的快速响应和服务支撑能力,不断提升通讯网络的维护效率和效益。

目前国内电信行业的激烈竞争使得市场已从最初单纯的资费竞争转向质量竞争,服务竞争。联通在移动和宽带领域分别落后于移动和电信,缺乏核也竞争力,资金实力与盈利能力相对不足,在各目标市场的影响力都落后于主要对手。但是他包狱小,改革动力足,完全可以通过以上网络运维管理模式的优化,建立通讯网络运维的综合评估体系,促进通讯网络运维管理以网络为中必业务和用户感知为中也的转型。推进信息化集中化,流程化管理,通过标准化组织、规范化流程和集中化支撑系统的同步建乾构建信息化的集中运维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网络运维体系的快速巧应和服务支撑能力,不断提升维护效率和效益,不断提高其网络运维管理的水平,使联通有更多人力聚焦到业务改进,网络经营,开拓和发展新的业务増长点,在中国的通讯市场上争得自已的地化取得更大的优势。

参考文献(略)

工商管理硕士毕业论文(2018)优秀范文五:西安市70、80后奢侈品消费动机比较研究——基于对兰蔻消费者的调查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居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逐步增加,消费观念的改变,收入水平的提高,无处不奠定了中国步入奢侈品消费大国的行列的基础。中国近年来呈现的奢侈品购买力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中国奢侈品销售额以每年 20%、全球第一增幅的速度增长,未来 5 年内,中国奢侈品消费将达 146 亿美元,愿意购买奢侈品的消费者将增长到上亿人,购买的奢侈品将超过全球总销售量的 44%。中国巨大的奢侈品购买力不言而喻,一线城市的奢侈品占有席位已近饱和,奢侈品店开始向二三线城市扩张。由来自长期致力于奢侈品市场数据分析的贝恩公司的奢侈品报告指出,中国人 2014 年奢侈品消费总额约为 3800 亿元,其中 2014 年内地化妆品支出 340 亿元,在品类中排名第一,腕表 230 亿,箱包 164 亿,珠宝 82 亿元。由于奢侈品消费群体的不断扩大,在中国市场奢侈品拥有非常大的发展前景,除此之外,奢侈品的消费也大力推动着我国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结构的升级。

在奢侈品的消费者群体结构上,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的年龄层次也与其他国家不同。奢侈品门店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年轻面孔,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奢侈品主要消费群体的年龄多分布在 25 岁到 45 岁的区间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发布的《2011中国奢侈品报告》数据显示,在个人资产 1000 万元以下的奢侈品消费者中,20 至 30岁的 80 后消费者占一半以上;而在个人资产达到 1000 万元至 5000 万元的奢侈品消费者中,30 至 40 岁的 70 后所占比例达到 39%。有关机构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奢侈品的主流消费者年龄多在 25 岁至 45 岁之间,比欧洲年轻 15 岁,比美国年轻 25岁,由此可以看出,70 和 80 后主导了中国奢侈品市场,70 后、80 后正逐渐成为社会各领域的中流砥柱、财富的拥有者,成为主流消费人群,他们消费观念的转变,网络媒体也有记载,参与奢侈品调查的人群中,93%为 70、80 后,他们对奢侈品的兴趣和欲求远高于其他年龄层次,对奢侈品的品牌识别与认知更清晰,狂热追求。这两类群体或许并非是最有钱的人,但他们有着异于他人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对于奢侈品,他们也有着各自的理解。

在西方发达国家里,奢侈品早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但是,在中国却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于起步较晚,中国消费者对于奢侈品的理解和消费观念还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国外消费奢侈品的人群年龄大约都在 45 岁以上,积累了一定的财富,购买力充裕。“国外消费者大多比较理性,消费心理也比较成熟,在购买奢侈品时会考虑是否适合自己的身份、地位和气质,而国内消费者多看重奢侈品的名气及标志,不少属于冲动型消费,呈现出盲目跟风、不成熟的消费观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和框架

为更加深入和准确的对 70、80 后消费者的奢侈品消费动机进行比较分析,笔者主要采用了文献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关于奢侈品消费动机,国外已有大量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国内部分学者也分别从理论和实证研究出发,取得了部分关于中国消费者的奢侈品消费动机的研究成果。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专门针对 70、80 后群体的消费动机研究仍然非常欠缺。笔者在大量翻阅和整理国内外学者对于奢侈品消费动机及 70、80 后消费特征的相关研究之后,将归纳整理出各学者对于此研究的部分代表性观点,并指出现有研究的一些不足,为本文的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和提供研究方向。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搜集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根据数据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理论建议。其中研究方法如下:

(1) 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就是通过设计问卷、发放问卷、回收问卷的形式,获取研究所需要的数据的方法。本论文所采用的问卷依据研究所需要的信息,进行题项设计。笔者在问卷设计时借鉴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并根据 70、80 后群体的消费特征做了适当改动。该问卷的数据将集中反映被调查者在每个问题上的态度,和消费者在同一问题上将表现出怎样的一致性或差异性,最后得出各项测项的得分将为进一步的实证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2) 统计分析法

统计分析法,就是借助统计软件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分析,获得研究结果的方法。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了 70、80 后奢侈品消费动机的第一手资料,同时结合前人的实证研究成果,对 70、80 后奢侈品消费动机的决定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笔者将首先对回收到的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整理,再通过 SPSS 19.0 统计软件对已有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本文在对 70、80 后奢侈品消费动机的实证研究中,主要运用的统计分析方法为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及独立样本 T 检验。

本文的研究框架如图 1所示:

......................

第二章 理论及文献综述

第一节 奢侈品的界定

奢侈品的核心含以下六点(Kapferer,1998;Barnier,Falcy and Valette-Florence,2012):一项品质上乘的享受经历或长久耐用的产品;以远高于其功能价值的价格出售;其品牌与传统传承、特殊专门技术和文化内涵相关联;有目的地限量限区域发售;提供人性化相关服务;体现社会地位和优越性,使所有者或受益者深感与众不同。

从经济学上来讲,奢侈品通常由产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来定义,当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 1 时,该商品为奢侈品,价格弹性小于 1 时,为必需品。也就是说奢侈品是商品价值和品质比值最高的一类商品。Nueno 和 Quelch(1998)从经济学角度的定义为功能性价值/价格比值低的商品,也就是说一个商品的无形价值远大于它的有形价值。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贝里(2005)年中提到,奢侈品是精美并具有高品质,可以满足某种普遍存在的需求,并且可以轻易并毫无痛苦的被替代的物品。拉茨勒(2003)定义奢侈为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整体或部分的被各自社会或群体认为是奢华的,并且大多由产品或服务产生。我国学者杨明刚(2006)在其著《国际顶级品牌—奢侈品跨国公司在华品牌文化战略》一书中也提出了比较有代表性的见解,认为奢侈品是用以描述在各种商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超出必要程度的费用支出及生活方式的某些方面,同时将奢侈品从以下三方面来定义:一,奢侈品是不断延伸变化的概念,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代表产品;二,顶级消费品行业是一个精英行业;三,奢侈品的受众毕竟是少数社会的财富精英。

广义的来看,奢侈品在国际上被普遍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它虽然不是生活必需品,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满足人们特殊的心理需求。我国学者朱明侠和朱云(2008)在文章《奢侈品的广义定义及其研究框架》提到,奢侈品是指消费者对某件特定商品预期会给自己带来的体验价值远远高于该商品具有的使用价值的一类特殊商品。这类商品的主要功能不是实现使用价值的转移,而是以满足体验及心理的需求为主要功能。

................

第二节 消费动机理论及其相关概念

一、 消费动机理论的概念

菲利普·科特勒在其《营销管理》一书中曾说过,研究消费者行为的起点是刺激—反应模型(图 2-1),四个关键的心理过程(动机、认知、学习和记忆)。

购买动机是直接驱使消费者进行购买决策的一种内部动力,反映了消费者在心理、精神和感情上的需求,当需求达到一定的强度而驱使人们采取行动时候,需求也就变成了动机。最著名的动机理论有三种,即佛洛伊德、马斯洛及赫茨伯格。

佛洛伊德认为形成人们行为的心理因素大多是无意识的,一个人不可能完全理解自己的动机。当一个人面对某品牌时,他不仅会对品牌的已知有所认识,也会对那些潜意识方面的特征有反应。如产品的形状、大小、重量、材质、颜色和品牌都能引起这个人的某种联想和感情。动机研究者简·卡尔伯特沿用此解释,认为一项产品可以满足顾客的不同需求,如一些昂贵的雪茄烟,能满足人们在社交方面的需求、彰显社会地位及品位。

马斯洛认为特定时间受特定需求的驱使,需求是有层次的,不同层次的需求不同(如图 2-2),在满足低层次的需求之后才会转向满足更高程度的需求。例如一个温饱线上挣扎的穷人,他亦无精力去关注那些奢侈品牌,也意味着对奢侈品没有需求。

..................

第三章?奢侈品市场发展现状 ............... 16

第一节典型发达国家奢侈品消费的特点 ................. 16

一、美国奢侈品消费概况及特点 ..................... 16

二、法国奢侈品消费概况及特点 ............. 16

三、日本奢侈品消费概况及特点 .............. 16

第四章研究设计 ........... 22

第一节?研究变量选取 ..... 22

一、社会性消费动机 .................. 22

二、个人性消费动机 .................. 23

第二节量表设计 ............... 24

第三节数据收集 ................ 25

第四节数据分析方法 ........ 26

第五章数据描述与分析 ............. 27

第一节样本统计与信度分析 ..................... 27

第二节方差分析 ..... 28

第三节回归分析 ........... 28

第四节独立样本 T 检验及交叉分析.............. 30

第五章 数据描述与分析

本研究先采取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对被调查者进行基本样本统计,本文采用 SPSS 19.0 进行分析,信度检验采用 Cronbach's α 系数,接下来应用方差分析来探究 70、80的不同组间是否具有显著差异,进一步运用回归分析来这两组数据不同的动机,最后运用独立样本 T 检验进一步验证结论。

第一节 样本统计与信度分析

在上一章中,笔者已经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数据收集方式进行阐述。本次调查的“80”后消费者的人口统计变量的基本情况表,如表 5-1。我们可以看出,此次调查数据中,共有 179 位被访者,缺失值为 0。

信度就是测量可靠性的度量,它是鉴定测量的结果一致性和稳定性的。采用Cronbach’s α 系数衡量各变量之间公因子的关联性,计算出测量所得的总方差与其他各个方差,来检验问卷题目间的一致性、稳定性。根据 Nunnally 的建议,当 α 值大于0.7 时,表示信度很高,若 α 值介于 0.7 与 0.35 则为可接受,而小于 0.35 则为低信度。对于本文收到的样本,得出的信度测量下表所示:

通过上表的数据可以看出数据总的的 Cronbach’s α 系数为 0.716,大于 0.7,表明本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即问卷测量各项之间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可以进行下一步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奢侈品是较为特殊的商品,除具有产品自身的功能性以外,还具有特殊的非功能性意义,不论是功能性还是非功能性的特质都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人们消费奢侈品的过程中,主要出于炫耀、从众、社交又或是出于自我表现、追求品质、自我赠礼等,这些都是奢侈品的消费动机。因此,对于奢侈品企业来说,对消费动机的敏锐识别和良好把握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节 奢侈品企业引导策略

对于讲求文化型消费而非单纯的经济型消费的奢侈品企业来说,正确引导消费的购买,提升顾客群的品牌素养及消费品位,是在企业盈利基础上必然需要关注的问题。外媒曾说中国扫货式的奢侈品购买,只是买到了商品,却没有买到品位。不少国外媒体在感叹中国奢侈品购买力的同时,时常呼吁中国消费者应该补习一下奢侈的“文化课”。对于年轻“80”后的盲目购买,被认为并没有足够的品位和消费能力,也不知晓是奢侈品本身的魅力,完全限入了一个误区,形成扭曲的购买动机。

一、 结合消费者经济实力进行市场细分

在企业为保证盈利,又不至失去消费群的前提下,一线品牌可设立副牌,对顾客群进行市场细分。在满足奢侈品消费意愿的同时,也能助其量力而行,亦可谓自己的高层消费品培养潜力消费者。例如对于经济能力有限,又对奢侈品有所追求的群体,一线奢侈品牌延伸的副牌,让奢侈品看上去显得更加“亲民”和“大众化”是非常好的策略。其实早在 1981 年 Giorgio Armani 第一个提出延伸副牌的想法,随后便推出了Emporio Armani。但是对于副牌的推出,企业应注意品牌命名问题,避免不少消费者将主牌和副牌混淆。一般同时拥有主牌和副牌的奢侈品企业,商品虽出自一家,身价却是天壤之别,主牌上万,副牌只要几千。单从奢侈品的名称上来看,很容易让消费者将两者合二而一,例如 Dolce&Gabbana 的副牌 D&G,很多消费者以为后者只是前者的缩写。这样买了一线品牌的消费者很尴尬,花的一线品牌的钱,却被误认为二线产品的价格,逐渐容易降低消费者对一线产品的忠诚度。奢侈品中同一品牌两级产品做得比较好的是 Prada 和其副牌 Miu Miu,定位清晰,市场细分准确,并有明显的可区分性。对于副牌会引导消费者错误联想的奢侈品牌,都在积极整改,重新进行战略定位,避免出现“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局面。

中国地域宽广,各个民族、文化相互交融,不同社会阶层、年龄段的消费者的消费心理都千差万别。因此奢侈品在中国要想稳健的发展,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正确的进行市场细分,针对不同的群体制定不同的与之相适应的营销策略。针对不同群体,应该瞄准这他们年龄段消费者的主要特征,仔细研究他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并且对他们这个群体通过年龄、收入、性别等进一步细分,深度挖掘其各自的奢侈品消费动机,并就该群体展开特定的市场策略,精准的进行的产品定位,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来推广产品。

参考文献(略)

工商管理硕士毕业论文(2018)优秀范文六:山西A煤炭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研究

第1章绪论

1.1硏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煤炭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之一,我国许多产业都以煤炭为支撑,目前我国所使用的一次性能源中,七成以上为煤炭。当前国际石油价格不断上浮,这也使得世界资源市场不断变动,煤炭供求量开始増多。而煤炭产业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产业之一,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相当规模,是经济发展的有效保障,而如果能够采取合理措施减少煤炭企业的生产成本,则对当前经济形势下煤炭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在2001—2010年是煤炭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经济价值,煤炭产业所取得的成就都十分巨大。从进入2011年开始,我国煤炭需求开始减少,而煤炭价格随之降低,市场供大于求,这造成了我国的煤炭企业发展失衡。为了应对这一难题,煤炭企业必须对成本控制问题给予高度关注。在传统的煤炭企业管理中,成本控制措施的实效性很低,关注的是资源的消耗,在计算时也只是常规性的套用公式,没有反应企业生产和管理实际。煤炭企业与其他企业最大的不同在于其生产活动都在地下操作,因此成本控制也只能在生产环节发挥作用。而当前煤炭企业所实施的成本管理重点集中于料工费的减少,控制方式过于落后,必须加以改进。我国财政部会计司在2012年2月9日制定了《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明确说明当前我国企业的生产和管理环境已经与之前不同,产品制造环节的成本不断增多,而再实施传统的控制措施将与企业生产状况不符,费用成本的计算与产品制造实际耗费不一致,因此必须采取更精确、更科学的控制方法。

..................

1.2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研究方法

论文用到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1)文献分析方法

论文通过对山西A煤炭企业成本控制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评价,了解了国内外有关煤炭企业成本控制的硏究现状,并以此为基础,形成论文研究的具体思路,从而为山西A煤炭企业成本控制的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2)案例研究方法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主要山西A煤炭企业为案例来进行研究,通过查阅山西A煤炭企业成本管理案例,分析山西A煤炭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对于成本管理的现状是什么,以及存在的问题是什么进行研究,为成本管理优化对策的提出奠定基础。

(3)实地调查方法

在写作过程中,为了使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提高论文的实践应用水平,笔者将对山西A煤炭企业进行实地调研,获得第一手数据,并对山西A煤炭企业的领导和中层干部进行访谈,为探索山西A煤炭企业成本管理措施及模式提供实证资料。

1.2.2研究思路

本文通过对山西A煤炭企业成本的构成及成本管理中存在问题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从内部收入和外部环境两个层面分析了山西A煤炭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必要性。接着针对山西A煤炭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山西A煤炭企业成本管理的具体对策:在开发成本的控制方面,要完善基建成本控制指施;在安全成本的控制方面,要完善隐患排查机制;在全过程生产成本控制方面,要保证生产成本企稳;在环境成本控制方面,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改善矿区环境质量。论文的研究框架如图1-1。

..................

第2章相关理论基础

2.1成本管理的基本内涵

2.1.1成本管理的内涵

成本管理要求管理者详细了解并把握企业运营中产生的各项费用,并通过科学的理论加以管理,最终为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奠定基础。对项目运营产生的费用进行合理分析是实现优质成本管理的基础。成本管理对象不仅是企业运营已经出现的费用管理,同时也是计对企业运营中可能的潜在的资费投入做一个有效的管理。总体来说,成本管理要求企业管理者合理整合并运营企业资源,通过科学的管理理论为企业赢得过多的利润。

现代成本管理理论最初出现在英国的工业革命中。科技的发展使生产方法逐步摆脱传统的手工劳作,伴随机器设备的投入,企业经营面临着全新的生产格局。此时,企业为了计算经营效益,不得不确定每一单位产品的成本,如此一来对成本的控制和计算逐步成为企业经营的一部分。成本管理理论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世界贸易的深入得到不断深化。企业传统管理中对成本的计算一般发生在贸易结束后,送样的成本管理无法为企业提供预先的资源,使企业忽视了潜在成本因素;伴随成本管理理论的深入发展,现代企业成本管理更重视交易前的成本核算,便确定企业盈利空间,最终获得企业贸易的可行性报告。英国学者肯尼斯.西蒙兹将企业成本管理定义为企业制定战略发展决策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是战胜竞争对手的有力工具;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则认为成本管理主要是以企业运营价值链上的薄弱环节为对象,力求改进相关弱项,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2丄2成本管理的机制

通过对企业成本信息的整合可以得出成本管理系统构成因素的内在联系,通过构建合理的成本管理系统便是实现成本管理机制的重点。

建立有效的成本管理机制首先需要管理者深入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包括企业组织结构、业务范围以及企业运营程序等。成本管理机制是建立在社会系统属性基础上的对相关成本管理子系统加以结合的结果。成本管理各个子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因此,要实现有效的成本管理,必须深入挖掘成本管理中的客观事实,并将送些资源有序结合。企业管理者需要重视其管理机制的建立,例如建立企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完善企业的运营机制以及健全企业成本的约束机制等。

...................

2.2成本管理的相关理论

从理论的本质分析,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中不同经济主体的经过行为,以及经济主体之间的各种关系,还包括利用资源的有效配置来实现经济活动。西方经济学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部分,其中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具体的经济主体,如单个的家庭或企业在市场经济务:件下的资源配置,西方经济学中涉及到煤炭企业成本理论的包括宏观经济学中的外部性理论,以及微观经济学中的成本体系构成理论。

2.2.1西方经济学的成本理论

经济学的研究角度是机会成本。如根据保罗萨缪尔森的观点,经济成本指的不只是已经发生的各种购买和支出行为,还有那些比较隐蔽的经济行为所形成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的概念是指要实施某种行为所需要付出的成本。企业是具体的微观经济主体,如果其要开展各种经济行为,就必须遵守市场规则,而其在实施经济行为中所付出的成本必须通过产品的销售来获得补偿。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机会成本要根据市场价格来具体确定,而这种价格应当符合市场上所销售的物品与所提供劳务的机会成本数额。从这个角度来说,应当从成本的经济性质来具体研究煤炭行业成本的相关理论,尤其是煤炭企业产品生产会造成一定的环境压力,因此必须从成本的经济性质来对其经济行为的效益进行具体测算。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应当是一种社会的公共物品,之所以认为其具有外部性,主要是在生产煤炭的过程中会形成一定的环境压力,这种外部性是负面的,加大了企业的外部成本,而这种不断增加的外部成本无法通过市场自身的调节来消除,因此国家不得不实施各种管理措施,例如向企业征收征收排污费、矿产资源保护费等,实现外部成本的内部消化,确保私人成本与公共成本的逐步统一。从这个角度来说,研究外部性理论,就可以进一步确定煤炭企业的成本构成。

.....................

3山西A煤炭企业成本构成及管理问题分析...............16

3.1山西A煤炭企业概况............16

3.2山西A煤炭企业的成本构成...............17

3.3山西A煤炭企业成本管理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2

4山西A煤炭企业成本管理的改进方案及配套措施...........26

4.1山西A煤炭企业成本管理的改进方案..........26

4.2山西A煤炭企业成本管理改进方案的配套措施.............33

5结论............39

第4章山西A煤炭企业成本管理的改进方案及配套措施

4.1山西A煤炭企业成本管理的改进方案

从前文分析可得知,山西A煤炭企业的运行成本包含资源、开发、生产和环境等6个方面。其中,开发成本是山西A煤炭企业建设煤炭开发通道的必要条件,是由煤炭开采作业的一系列前期投入的总和组成。山西A煤炭企业的成本动力模型包含资源成本、生产成本、环境成本和安全成本等几个子系统(如图4-1)。

.....................

第5章结论

管理煤炭公司成本应在梳理政府相关制度的基础上,増强公司内部管控,科学构建煤炭公司成本控制体系,保障煤炭公司高效、健康、长足发展。

本论文认为,要以煤炭公司成本的组成内容为基础构建煤炭公司的成本控制体系。所以本论文在综合剖析煤炭公司开发费用、资源费用、安全费用、生产费用、环境费用的前提下,提出了山西A煤炭企业的成本控制方案。

在煤炭开发费用方面,应缩短勘探所用时间,控制这方面的相关费用;增强地质勘探和评定,最大程度降低地理环境对生产造成的影响;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基础上,控制基本建设费用;严格定额控制,增强过程管理,降低前期资金的消耗。在煤炭资源费用方面,应推动煤炭资源有偿使用体系调整,科学确定煤炭资源消耗成本;积极提升资源再利用水平,减少煤炭资源的资金投入。在煤炭安全生产的费用方面,应应用先进技术,促进煤和共伴生矿产品的共同开采,努力降低能源消耗,发展低碳经济,减少安全治理的支出。把地质环境影响条件划归成本预计和管控范围,构建煤炭公司成本预计信息体系,减少煤炭公司生产支出。注重自然环境保护,提高矿区环境质量。另外健全要素成本控制的有关政策,完成煤炭公司成本要素控制的战略计划。

参考文献(略)

工商管理硕士毕业论文(2018)优秀范文七:NXNY集团内部控制体系研究

第1章导论

1.1选题背景与硏究意义

1.1选题背景

内部控制体系,是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企业为了保证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够产生利润效益,保证财务报告的准确可靠,以及确保企业能在遵守各种法律及法规的条件下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而通过建立管理机制及管理手段,制定工作职责和规章制度等手段,对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开展的自我管理、自我检查、自我制约以及和自我调整内部业务活动的自律系统。内部控制体系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是伴着企业的产生、发展而不断进行发展和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实质就是企业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对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规范,确保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生存、发展和壮大。由此可知,内部控制体系对企业从事租会商品经济活动,尤其是参与市场竞争,扩展经营规模,在经济活动中不断发展意义非常重大。首先,内部控制体系能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与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经济政治政策联系起来,通过这些政策法律法规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落实和实施,使企业在参与国家的经济活动中依法经营,做遵规守纪的守法企业;其次,内部控制体系在企业经营目标的指导下,通过对企业现有的人财物进行合理的优化组合,设立必要的企业职能行使部门,配备必要的专业技术员工,并通过一系列企业管理制度对企业的人财物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同时,通过一定的管理程序及时发现并科学解决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管理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正常开展,使企业正常运行;再次,针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各种潜在风险和显性风险,内部控制体系还能借助科学的控制方法,对风险发生的原因和环节进行识别,对风险的危害程度进行科学评估,并利用各种控制手段,就风险发生的环节进行重点监控,并制定恰当的风险应对和处置预案,做好风险应对,及时化解风险并减小风险的危害程度;最后,内部控制体系还能通过制定并完善企业财务制度、设立专口的审计览督部门,健全企业有关资金流动监管和控制制度,配备专业金融才人等,监督审计核实企业会计财务信息,管理企业财产安全等。内部控制体系应用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各个阶段、各个层级,涵盖了企业每一项经营管理活动的过程始终,它涵盖了企业会计准则、管理制度等,它是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因此,企业内部控制不是一项新课题,而是在企业原有内部管控基础上的进一步规范和提高。

..................

1.2基本思路及框架结构

1.2.1基本思路

本文的基本写作思路如下;首先文章将会介绍中央企业开展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政策背景、NXNY集团的企业背景及重组后的现状,围绕服NY集团发展的现状及运营情况,对内部控制体系的概念、特征、内容、要素框架、目标、职能、原则、需要、意义、过程及方法等进行梳理和概括,明确文章论证的理论依据。其次,文章将结合内部控制体系对NXNY集团目前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研究,针对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内控体系构建,明确实施内控体系建设的优势之所在。再次,综合以上的分析考察,提出提升NXNY集团内部控制体系的对策建议及其实施保障。最后,总结全文,得出结论。

1.2.2框架结构

本文框架如下图所示;

...................

第2章内部控制理论综述

内部控制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在经济活动中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经营效率的提升和遵守法律法规经营,有效降低经营风险的动态管理过程,是企业强化内部管理,有效防范错误发生,以及各类巧私舞弊发生的重要保证。

2.1内部控制的概念

内部拉制是企业建立现代制度的必要手段,更是社会经济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国际审计准则委员会对内部控制的定义是:内部控制是指管理当局为了确保以有序或有效的方式实现其管理目标,包括遵循管理制度,保护资产安全,防止和发现错误与舞弊,确保会计记录的准确与完整,及时编制可信的财务信息而制定和实施的管理政策和控制措施。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对内部控制的定义既参照了国际上对内部控制的一般性定义,又结合了我国社会主文市场经济体制的特殊性,从这两个方面出发,;它认为;內部控制是企业的决策层、管理层等人员通过制定并执行各种管理政策和管理程序,来使企业自身的生产和经营等业务的利润更大化,效益更加提島,同时,从内部来说,使自己的财务会计报告更加真实,并准确体现公司业务实际,从宏观上说使其的生产和经营等业务在国家的相关法律和政策的规定下运行,遵纪守法。

由以上定义可知,内部控制首先是由一系列政策和程序组成的企业内部管理系统,内部控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确保企业的经营活动持续稳定发展。由此目的出发的企业内部控制涉及到企业持续发展的方方面面,内部控制是由企业的治理层、管理层以及涉及到内部控制相关人员对这些程序和政策的严格执巧来完成的。

.................

2.2内部控制的目标

通过内部控制的概念不难发现,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即是确保企业财务报告的准确可靠,确保经营的效率和效果,确保企业经营遵守法律法规。

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和对外经济活动的紧密,具体到我国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来看。企业开展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可以细化为:一是首先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及有效使用,二是控制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可靠并及时反馈。三是能使企业制定的目标政策、规章制度及办法在日常生产经营中顺利地贯彻执行,四是在确保生产经营效益的情况下尽量减少企业经营成本,即成本最小化和效益最大化,用尽量少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效益。五是加强管理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顺利开展,六是预防和控制企业存在的各种错误和弊端,制定恰当的措施予以纠正和预防;七是及时分析识别潜在风险,并及时采取措施降低风险的影响。八是合法经营,做本分买卖。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企业开展内部控制的直接目的,也是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要求,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一个企业决策的失误,会计信息的不真实,以及违规违法经营与其内部控制的缺失或者内部控制的失效有着很大程度上的联系。改革开放来,我国诸如一些国有控股企业的亏损,比如民营企业亚细亚购物,巨人集团的覆灭,以及国外安然公司破产、己林银行倒闭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与其内部控制的缺陷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在企业现实的经营活动中,结合宏观微观经济形势,分析判断行业前景,从企业自身经营能力的客观实际出发,制定并完善总目标为统领的发展目标体系,采取更加科学的方法和措施,使企业内部控制的各项制度和程序在实际经营活动中的到很好的执行,严密监控内部控制措施的运行效果和效果评价,将能对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以及各阶段目标及最终战略目标的实现,起到十分重要的保障和推动作用。

................

3NXNY集团内部控制现状及存在问题...........16

3.1集团概况..........16

3.2NXNY集团内部控制运行现状.......17

4NXNY集团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31

4.1NXNY集团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31

5NXNY集团內部控制体系执行的保障措施.........40

5.1加强管理层建设,提供组织保障.........40

5.2完善人才制度,奠定集团发展的人力资源基础........41

第5章NXNY集团内部控制体系执行的保障措施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内部控制体系的调整、完善、和重新构建,是一个涉及到多个方面的系统性工程。它不仅牵涉到企业自身的业务发展,也牵涉到企业的财务、纪律等经营管理活动。同样,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要确保一项适合自身实际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执行,也是一个牵扯到多方面的重点工程。就NXNY基团来说,要确保内部控

制体系的有效执行,主要还是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5.1加强管理层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5.1.1加快管理层职权保障建设

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是既独立又统一的关系,但是,在NXNY集团内部控制体系运行过程中,不难发现,由于过分强调这兰者的统一性,而影响了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职权的发挥。就董事会自身来说,首先要在董事的选择上,严格按照《NXNY集团章程》中规定的董事任职资格来进行择优选择。对于不能胜任的董事,及时报请董事会予以免职。同时,在监事的任免上,也要按照相关规定,确定监事人选,并报请股东大会讨论通过。要结合集团业务开展情况,要求董事或者监事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有很强的道德素质和崇高的人品,能公平公正而且有预见性和果断决策力的发挥董事和监事的职责,为集团各项业务的开展提供领导和监督保障。要按照程序对新任董事或监事的履历进行公示。在具体的业务办理过程中,董事或者监事办公室,要及时将有关材料送交董事或监事审阅,为其决策和监督提供全面而详尽的真实材料。

要加强和完善秘书工作,建立信息反馈制度。要制定制度,按照工作性质对秘书工作进行分工,进而对秘书层面的材料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筛选,确保送阅董事或者总经理的材料精简、真实、全面、可靠。要在每次董事会后,对会议期间的发言意见和建议进行归类和总结,并经审阅批准后上报,同时,按照董事的批示,进行分类传阅和办理,并在第一时间将办理结果反馈相关管理层。

...............

第6章结论

内部控制体系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立与企业自身发展相适应的内部控制体系,不仅可以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更加完备,而且还可以通过内部控制体系的运行,保证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遵规守法,规避风险、制定适合自身的经营战略和发展方向,创造持续不断的经营效益,提高企业的自身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因此,-定意义上说,内部投制体系建设,是一个企业进行正常经营活动的骨架,是企业各种制度和经营管理手段的核心,只有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不断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才能促进企业持续不断地发展和成长。

6.1研究结论

本文以NXNY集团肉部控制体系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内部控制体系相关理论的指导下,理论联系实际,深入地分析了NXNY集团内部控制体系的现状,找出了集团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送些问题,设计了NXNY集团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新方案及实施措施。本文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有:

第一,__目前NXNY集团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內控机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考核指标设置不科学,奖惩机制不完善及内部审计反映问题不科学。

第二,构建了NXNY集团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新方案。突出了件对集团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强调了体系建设的目巧和原则,重点强调了新的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应注重控制环境、风险评估、信息与沟通、内部化督以及控制活动等环节的建设,同时还提出了內部控制实施的具体措施。

第三,对本文提出的构建方案,应通过加强管理层建设,完善各项保障制度,开展全面培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制定方案执行汁划等方面进行保障,确保新方案的落实实施。

虽然本文在写作之前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捜集和实地考察,并采取文献检索、定量定性分析、理论分析与事实论证相结合等方法,结合内部控制相关理论对NXNY集团内部控制体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新的构建方案及其实施的保障措施,但是由于时间及本人能力水平等多种因素所致,没有对内部控制基础理论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因此,在今后应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基础理论的深入细致研究,同时,还应从NXNY集团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实际出发,就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略)

工商管理硕士毕业论文(2018)优秀范文八:中青旅(宁夏)矿业投资公司人才开发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第1章导论

1.1选题的背景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全球化的脚步不断加快。由于全球化的融合速率不断提升,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及人才技术等交流日益频繁,各国为了促进自身在当代的社会经济不断提升,加大市场经济影响力,因而具备此类专业技能的专项人才的竞争己经成为各国首要的竞争。

人才在一个国家、地区、组织之间竞争和发展种起到了越来越关键的因素。随着现代企业管理的变革提升,在企业激烈的竞争中,人才资源的竞争和可持续价值创造恃性优于其他物质、资本要素而成为关键的因素。企业由于人才观念的落后,人岗配置不佳,培训不到位,激励不科学等因素致使企业一方面急需高素质人才,而一方面又不能更好地留住高素质人才和促进高素质人才发挥潜能。对此,企业在就人才开发培养方面的优势在当下的人才流动市场加以凸显。企业在对人才加以招揽时,应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充分满足其所提出的自我需求,同时为了加固专项人才对于企业的依赖度及忠诚度,这就需要企业能够帮助其实现自身潜能的再开发,提升其整体的专业技术能力及思维能力,满足其自身价值体现的期望,从而促使其充分融入企业,并为企业提升价值。

关于人才资源的开发与体系创新逐渐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理论界和各大企业关注的焦点和话题。

在三十多年的改革发展进程中,国家各级政府逐渐深入体悟到人才资源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关键作用。在2003年,我国就人才培训、管理等工作的开展出台了一些关于人才招揽及相关工作开展的指导文件,自此,我国正式将人才培养及人才招揽作为我国基本工作之一,并正式开始将人才工作提升至国家高度。

..................

1.2基本思路和框架

本文的基本思路:首先围绕"中青旅矿业"企业战略需求下的人才战略,对人才开发理论的概念和实施方法等进行梳理和概括,确立文章论证的理论依据。其次,文章对"中青旅矿业"目前人才开发现状及问题、成因进行剖析。再次,根据以上的分析考察,提出"中青旅矿业"人才开发体系的构建及实施建议。最后在总结分析基础上论证出本论文的结论。

.....................

第2章人才开发理论综述

2.1人才开发的概念

古今中外对人才的定义有一定差别。中国古代传统的人才定义,从西周《周礼大司徒》,西汉时期汉武帝提出"用人如用器’’,三国曹操“唯才是举",唐宋时期"才、学、识",明清注重德、量、才王方结合的选才标准,直到民国时期北大校长蔡元培提出"德、智、体、美、劳巧点并举的人才素质标准。综述起来对人才的定义就是有才有学问的人,德才兼备的人;有才学、才能。国外对于"人才"的理解随着上世纪50年代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到人力资本阶段,提出人的能力是一种资本,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必是把人当成一种资源来加以开发和利用。20世纪末,出现了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企业高素质综合型,高专业型人才构筑企业竞争优势。由此可见,企业人才是在具备优秀品质,有一定管理或技术专业能力,能够为企业创造业绩,并有不断创新力和学习力的优秀员工。企业在挖掘人才和培养人才潜力方面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已经面临重点和极大地挑战。

2.1人才开发

人才开发的理论基础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人才开发思想。这一人才开发思想主要包括了人的需要、综合素质、社会关系和劳动的自由、全面发展,构成人才开发理论基础,为人才开发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所谓人才,即是指其所具备的能力及专业素养明显高于行业中其他职业人,因此在对人才的选拔及培养方式应当明显需与一般的人力资源王作存在差异。

《中国劳动人事百科全书》认为;所谓的人才潜能的激发,既是指对被培养者而言的。既是指通过科学有效的手段,将行业内专业性技能及领域内各行业总结的经验向其转达,并促使其能够熟练的对其应用。同时,对于人才的开发而言,其主要的工作流程应该包含人才选拔、培养及其使用及对其的工作安置。

美国培训与开发学会认为:所谓人才开发,既是指包含对其进行培养,组织及相关后续工作的整体调度。该工作应该是具备整体性的,进而帮助被培养者在个人能力及整体协作能力方面大幅提升。

从不同视角分析人才开发的基本要素包括;人才开发对象是人才,目的是挖掘人才潜能和素质;学习、教育、培训、管理、激励和约束、文化建设等作为手段;结果是使人才具备参与组织发展的综合能力和价值观。

...............

2.2人才开发的主要理论基础

无论是人才开发活动的进行,还是其发展,都必须要以科学理论作为基础,要想能够科学的完成人才开发活动,就必须要1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作为理论的基础。结合人才资本理论来看,最重要的资源当属人才资源,其特性能够体现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同时人才学的产生使得人才开发的关注程度上升到独立理论研究过程。

2.2.1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

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从三个方面为人才开发提供理论支撑。首先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表明人不仅仅是在满足生存需要的劳动,在某种程度上个人需求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也是突破生存的更高层次需要。生存,是人才最基本的自然属性,首先要有丰富的物质基础,才能够保障人能够自由和全面的发展。其次,人才的综合素质表现在品质、身也、智商等全面地发展是要符合社会和个人发展规律,从而才成综合全面地发展需要,这体现出的人本身个性化发展的不同。再次,社会关系的发展是人才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人不是孤立存在社会之中的抽象个体,需要与社会其他相关物质建立有机的联系而形成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关系自由和全面地发展是人的社会属性表现。最后,自由而又全面发展的人类实践活动,不仅是人们维持生存的方式,同时也人实现自身发展的途径。所以,就人才开发来看,有必要选取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作为基础,对人实践性、自然性等方面的结合本质有了集中性的体现。人才开发的重要意义体现了劳动实践对人才本质理论的验证。只有经历过教育和劳动实践手段的人才培养,才能吸取和总结更多经验来全面提升人才能力和潜力。

2.2.2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是对传统的物质资本为首理论的突破,人力资本理论一跃成为所有资源当中的首位,在这一理论中,重点强调了最为重要的资源就是人力资本。以两大维度为基础,对其结合分析之后就形成了人为资本理论,这两大因素分别是资本投资回报、人的管理,再结合投资收益等相关的因素,创新性的实现了人才资本的管理以及投资活动,最终保证了人才资源得以持续发展下去,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推动力。在开发人才时,看重的是对人才资源价值以及能力方面的开发,最终来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二者最大化的目的。

.................

33中青旅(宁夏)矿业投资公司人才开发现状、问题和原因分析........18

3.1中青旅(宁夏)矿业投资公司人才开发现状..........18

3.2中青旅(宁夏)矿业投资公司的人才开发问题..........21

4中青旅(宁夏)矿业投资公司人才开发体系构建..........30

4.1基本创新思路.........30

4.2人才开发体系的构建...........30

5中青旅(宁夏)矿业公司人才开发体系的实施保障........52

5.1良好的人才开发环境保障...........52

第5章中青旅(宁夏)矿业公司人才开发体系的实施保障

5.1良好的人才开发环境保障

营造有利于人才开发成长的优越环境。环境条件是人才站住脚跟的重要前提,也是人才得以发挥自己才能的重要条件,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中,人才才能如鱼得水,充分展示自己的学识才华。

-是形成全员的学习环境。打造学习型企业是中青旅(宁夏)矿业公司这样年轻成长的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人才自身价值不断提升的办法。全员学习的氛围除了公司建立的人才培养培训机制外,鼓励学习、重视学习是公司创造人才开发环境的必不可少之举。重视员工继续教育,鼓励社会学习,并给予政策支持。同时,在公司内部开展工作日志总结措施,每周、每月进行工作学习也得总结培养学习过程中学会总结经验、总结知识的习惯;各部口内部开展学习必得和技能分享培训,由员工个人对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进行共享的学习交流;在公司内建立"传帮带"人才培养模式,由老师负责新员工的思想和技能的一对一培养和帮助,以老带新的加快人才成长。

1.建立企业人才开发信息系统。包括项目组模式演练系统,异地互联学习交流平台,企业线上学习平台,人才引进自媒体渠道等。通过互联网的功能提高人才开发的实效,从而提离企业价值实现的效率。

2.建立精英人才与北京集团髙级经理人的沟通渠道和机制。保证交流学习能够畅通,有效实现学习提升,不通的沟通方式打破层级和地域限制。

3.给予传授的高级经理人的激励。授予最高荣誉和企业大学教授称谓,对高级人才的知识、能力和价值的尊重。

...................

第6章结论

6.1主要结论

人才开发对一个企业来讲是其生命的源泉。国内外很多企业成功的开展了人才开发工程,主要原因在于他们都有一套完善的人才开发体系进行人才开发和管理。对在人才开发问题的深入剖析,通过明确企业战略和企业用人理念进行系统规划,推动和指导人才开发选用、培养、考核评估等机制有效的建立;激励贯穿在构建和实施的过程中,促进人才开发和管理既有保障又有创新;优秀的企业文化为人才开发提供了生长的±壤,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给公司人才开发有力保障和操作手段。

作为一家新兴的能源企业,中青旅(宁夏)矿业投资有限公司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突破和创新人才开发实践,人才的开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伴随企业发展进程的始祭纳入企业中长期规划中,长远谋划布局。公司在未来发展中应ii注重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建立一套更为完整的人才开发体系,包括人才开发筹划、人才开发培养创新等。在以后人才开发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合理分配资源,在资源投入中,要保持几个合理的比例关系包括人、财、物、时间等等,使人才既来之则安之,尽快适应工作环境,投入工作中来。

在人才开发的环境上优化的企业組织机构保障行为活动畅通,通过巧展人力资源渠道,提高管理者素质两个方面优化企业人才管理结构,提升人才管理水平,在企业发展中促进人才的流动,实现融入社会的人才开发体系中,形成全民人才开发,为社会提供优秀人才资源,向着全社会的视角着眼会促进社会的大人才资源开发和管理。

本文对企业人才开发体系做了较为全面的概述,适应当下需求。论文在论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青旅矿业"的人才开发体系模式新观点。突破老的做法,从思想和行动上展开、从精神到物质的人性价值开发,走出一条真正从模式环境和人文环境人才开发机制的建设道路。对人才开发体系进行了多维度的构建,形成纵横主线、点面结合,网格单元的立体构成,做到人才开发的全面性和具体性。

参考文献(略)

工商管理硕士毕业论文(2018)优秀范文九: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中国农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

一、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利率作为资金价格是非常重要一个的金融元素,通过直接或间接调控利率水平来影响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资金配置,进而影响到一国的宏观和微观金融经济的发展。正因为因为利率如此重要,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长期以来将其作为加以控制或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之一。在利率受到严格管制的时期,利率有时基本上没有变动或波动的频率和幅度非常小,利率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没有得到重视。到20世纪70年代,由于金融深化理论和金融次序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和大部分的发展中国家都采取不同方式和步骤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国家和地区中有成功也有失败的。利率市场化作为金融领域的一项重大变革,赋予了商业银行自主定价权,使得市场中的资金得到了优化配置,有力的促进了本国或地区整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已经走过了相当长的一段路程。我国在改革以来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同时,利率管制政策在一定意义上也为我国经济金融改革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但随着我国经济金融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金融自由化的趋势也日渐明显,利率管制政策在经济金融领域中所具有的优势也逐渐消失,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越来越明显,利率市场化改革在重要会议和工作部署上多次被提上日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并指出:“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可见,进一步推进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将是未来中国金融市场体系完善的重要内容。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中国农业银行在利率调整变动时面临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多,直接冲击到其在主要营业收入占大比重的存贷利差收入。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的形势下,中国农业银行抵抗利率风险的能力明显不足。同时,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中利率水平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影响到中国农业银行的业务经营,使得中国农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凸显。这就要求中国农业银行的管理理念和业务发展经营方式和必须做出调整转变以适应这种大环境的变化。如何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规避利率风险,把握发展机遇,提高自身核心竞争能力水平,已经成为中国农业银行需要面对解决的重要而现实课题。

..................

(二)论文框架

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引言,对问题的提出、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进行了说明。

第二部分是利率市场化理论与实践。在一部分主要探讨了利率、利率市场化概念和内涵,简要回顾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并对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影响的国际经验借鉴进行了介绍。

第三部分概述了利率风险的定义、种类、衡量和管理方法。

第四部分是农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现状及实证分析。简述了农业银行风险管理概况,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对农业银行的影响和利率风险管理存在的不足。

第五部分提出了中国农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的应对策略。应对策略主要是从健全利率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建立利率风险管理的流程体系、实行多元化战略与差异化发展、加大对利率风险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这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的。

................

二、利率市场化理论与实践

(一)利率与利率市场化的基本理论

由于利率与经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各国都将其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这样就产生了利率管制,制定相关政策对利率决定形成非市场因素影响。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变化,对利率控制的政策日益难以维持,政府不得不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放松或取消利率管制,实现利率市场化。所谓的利率市场化,即利率水平的决定权交由市场资金供求关系决定,金融市场参与主体可以根据市场中资金供求状况、信用等级等因素自主决定利率水平。同时,在完成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情况下,政府可以在市场上进行宏观间接调控,通过经济间接手段影响利率水平。我国多年来的改革发展,在价格领域尤其是在商品价格领域,逐步形成了以市场为主体的价格形成。但利率作为资金价格,在社会资源市场化配置中起关键作用,却还没有实现市场化,是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建设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客观分析中国利率市场化需要的外部条件,借鉴已实现利率市场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二)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影响的国际经验借鉴

我国在利率管制时期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存贷款利率,利率市场化改革 始时,利率水平将会有所上升。金融市场商业主体在市场化初期,可能会对利率变动做出较大反应,利率将会频繁地、大幅度波动。各商业主体在缺乏利率波动限制机制下,即使震荡期间过去,利率仍然会频繁波动。所有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国家都经历过这种情况,但频繁波动的幅度和波动时期的长短与所处的宏观经济状态和金融市场完善程度有关。如市场机制比较完善的美国、英国等,利率水平在利率市场化后也出现了较大波动,但波动幅度比发展中国家要小得多,利率随后又保持了平稳。在国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利率市场化在创造竞争、高效、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的同时,将使商业银行的利率变动的频率和不确定性加大,同时也加大了行业周期性波动,对商业银行形成了很大冲击,推动银行业差异化经营开始显现。

1、净利息率和存贷利差呈现短期收窄,长期分化现象。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基准利率与净息差一般表现为负相关的关系,如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与净息差在1978年至2000年期间的相关系数为-0.58。利率市场化后,存贷款利差和净息差在短期内收窄,但从长期来看净息差变动比存贷利差相对稳定。如美国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开始时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有了明显收窄,但在完成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后,随着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波动幅度逐渐减小,同时由于中间业务不断扩大使得商业银行的净息差也有了提升。如从1979年以后美国银行业的净利息收入波动幅度逐步减小,净利息率从1978年的18.27%降低为1990年的2.93%,后来由于经营水平提升和业务拓展使得净利息率逐步上升并保持在左右的增速。

2、非利息收入趋于提高。国外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后,迫于息差收窄的压力不断探寻新的盈利增长点,来弥补利差收入下降的影响而维持盈利增长。比如,美国利率市场化后,银行业大力扩展中间业务,非利息收入与利息收入的比值持续上升,从1979年到2000年非息收入占比由18.25%上升至43.1%,平均增速为13.57%。香港银行业非息收入从上世纪年代提升至目前接近50%的水平。

...................

三、利率风险管理概述.........10

(一)利率风险的定义...........10

(二)利率风险的种类..........10

四、农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现状及实证分析.........23

(一)农业银行风险管理概况.........23

(二)利率市场化对农业银行的影响及计量实证.......24

五、进一步加强农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策略........29

(一)建立利率风险管理人才培养机制.........29

五、进一步加强农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策略

(一)建立利率风险管理人才培养机制

目前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但是中国农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人才培养力度明显不够,同时对于利率风险管理意识重视不够或相对淡薄,利率风险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十分匮乏。因此,中国农业银行要切实重视利率风险管理人才的教育培养和引进,一方面要提高利率风险管理的意识,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利率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营造良好的利率风险管理环境。重视对现有人员的培养,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对风险岗位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同时,要注重岗位锻炼,培养业务复合型人才,对贷款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及各种金融衍生品和创新工具都有全面的理解掌握,推动风险管理专业人员在实践锻炼中成长壮大,从而培育出一批高素质、多能力的利率风险管理人才队伍。另外一方面,要是中国农业银行总行要采取积极的利率风险人才引进策略,定期适当公开招聘一些国外利率风险管理人才,特别是有国外银行业从业经验的利率风险管理人才,推动自身不断借鉴发达国家金融机构的成熟利率风险管理经验,逐步打造利率风险管理团队。

...............

六、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在利率水平被统一管制时期,商业银行基本上不面对不存在利率风险,在业务开展中只需要规范化管理即可。但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由利率变动引起的利率风险 始向商业银行集中,并逐渐成为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的加快,这就使得中国农业银行必须重视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影响。利率市场化主要从增大利率波动、增加风险种类两个方面加剧了中国农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导致其将成为中国农业银行最主要的风险之一。当前我国正处于利率的半市场化阶段,考虑到金融市场和中国农业银行的发展阶段,本文认为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更适合作为中国农业银行的利率风险衡量方法。通过对中国农业银行利率风险的管理现状的实证分析,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在利率变化的不同周期中,中国农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水平不高,资产负债调整速度比较缓慢。

2、尽管当前中国农业银行开始逐渐重视对利率风险的防控管理,但是其管理规避利率风险的措施还比较匮乏,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基准风险、重新定价风险等。因此,建立利率风险防范机制,强化和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水平,将成为未来中国农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中之重。

3、西方发达金融市场上,商业银行在应对利率市场化和利率水平波动中,不断加强利率风险管理,形成了包括表内、表外管理策略在内比较系统的管理理论,并在实践管理中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但中国农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制度机制有缺失,利率风险管理意识还不强,基本处于被动管理,利率风险管理的高级人才资源也比较匮乏,加上我国金融市场还不健全发达,业务发展受分业经营的限制,中国农业银行应借鉴国外商业银行先进的利率风险管理方法,参照巴塞尔委员会《利率风险管理原则》中的相关规定,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入手,逐步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农业银行有效控制防范处理利率风险的管理体系,在经营观念转变、制度建设、产品 发、储备人才等各个方面做好充分准备,虽然不可避免利率市场化的影响,但至少可以将影响存在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略)

工商管理硕士毕业论文(2018)优秀范文十:家和房地产公司税收筹划

一、前言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2003年以后,房地产企业迎来了一个黄金发展时期,房地产投资规模日益膨胀,住房价格不断攀升。自2005年,国家根据宏观经济走势,出台了一系列的调控政策。2005年至2008年,主要是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相继下发了“国八条”“国六条”,以及加强房地产税收管理的一系列政策文件,房地产企业税收环境趋紧;2008年,国际经济形势发生变化,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蔓延至全球,国家及时调整预期,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房地产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房地产企业在低迷中激活,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就在国内需求释放的同时,房地产价格却屡创新高,出现了投资投机过热的问题,国家从2009年5月开始,逐步调整房地产市场政策,下发了“新国八条”“新国五条”等文件,由刺激转为抑制。税收是调控房地产市场的主要工具之一,相关政策再次收紧,房地产企业经营压力增大,经营环境更为严峻。

一波三折的房地产市场,反复变化的税收政策,共同影响着房地产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税收问题是房地产企业绕不过的坎。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一是开发周期长,从获得土地到竣工交付使用,往往经历两年或是更长的时间,资金需求量大;二是财务关系复杂,涉及建材供应商、建筑承包商、业主和政府多个部门;三是从前期获得土地到最终销售有关联的税种多达十余个,主要包括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契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个人所得税、城市建设维护税等且税负较重,约占一个房地产项目收入的,仅次于土地出让金和建筑安装成本。因此,激烈的市场竞争,高额的税负,迫切要求房地产企业找到有效降低税收负担的途径,但不能靠偷税、逃税,不顾税收风险,导致企业发生损失,付出不必要的纳税成本,甚至影响了企业发展的前途。

本文以家和房地产开发公司为对象,从前期准备、建设开发、销售交易、保有四个环节入手,进行税收筹划,合法合理避税,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税后收益,实现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第一,通过税收筹划有效降低家和房地产开发公司的税收负担,提高公司财务核算和管理水平,使全公司能够从税收的角度、财务的角度考虑和规范公司经营行为,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

第二,充分合理地运用国家政策进行税收筹划,减少偷税和逃税行为的发生,降低公司税收风险,对营造健康有序的法律环境,促进行业公平竞争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通过公司典型业务的税收筹划设计,对其他房地产开发公司的税收筹划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三,公司开展税收筹划活动,对于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国税收法律法规的建设和完善,形成纳税人依法纳税,税务机关依法征税的良性互动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

(二)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

1、主要内容

本文运用房地产税收筹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根据家和房地产开发公司的经营特点,按照前期准备、开发建设、销售交易、保有四个环节,设计了公司有关业务的税收筹划方案,以提高公司的利润水平和竞争实力,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部分房地产开发公司税收政策环境和财务管理特点,论述了有效降低税负对家和房地产开发公司经营和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对公司,可以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对行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国家,可以促进税收政策的完善和执法水平的提高。

第二部分用因素因子法分析税收筹划的内涵和特点,并归纳总结了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一般的方法。

第三部分结合家和房地产公司财务和税费管理的特点,论述了公司基本的业务流程;并结合公司各环节税种分布的情况和财务现况,分析了税收筹划潜在的空间,得出公司 展税收筹划活动是十分必要的。

第四部分首先明确了家和房地产开发公司税收筹划的思路、原则和所运用的方法,再按照前期准备、建设开发、销售交易、保有四个环节,设计了公司税收筹划的具体方案,最后提出了实现公司税收筹划的措施。

第五部分综合前面方案的设计,评价了家和房地产公司税收筹划的经济效益,并分析了公司实施方案面临的风险,就风险的识别、来源和应对措施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第六部分是结束语,总结家和房地产公司进行税收筹划活动的几点结论。

2、基本框架

本文论述的基本框架结构:

...................

二、房地产税收筹划的概念及其方法

(一)房地产税收筹划的概念

房地产税收筹划是税收筹划理论和方法在房地产企业的具体应用。我国开展税收筹划活动,始于上世纪末,在对外经济交往中,研究国际反避税逐渐提出的。唐腾翔在《国际避税的几个问题》一文对税收筹划性质的避税,认为法律上应当允许,补救的对策是不断完善税收法规,并实行正确的税收导向,以堵塞可能发生的漏洞。`国家注册税务师教材《税务代理实务》中认为:税收筹划目前尚无权威性的定义,但一般的理解是,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地取得节税的税收收益。分析这一概念,不难得出以下特点:

第一,税收筹划的目的是取得“节税”的税收收益。税收筹划是企业的理财活动,归根到底就是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或是股东财富、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房地产开发企业是从事房地产开发和经营的营利性组织,其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意义就在于为社会创造财富,税收筹划自然也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目标。但是,这一原则也要辩证全面地应用,不能只为了节减税费支出,发展或是放弃一些项目;更不能为了个别税种的税收优惠,不顾税负整体的变化,放弃未来的、长期的经济利益。因此,房地产企业进行税收筹划以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还需全局统筹考虑。同时,税收筹划是为了“节税”,而不是偷税、漏税、逃税和避税。偷税、漏税、逃税是用违法的手段以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避税虽然不违背税收规定,但利用其漏洞,直接损害一国的税收利益,为各国所规避;节税是用合法合理的手段实现税负的降低。

第二,税收筹划需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这就是说税收筹划必须遵守税收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在政策允许的空间范围内,运用筹划方法合理节税。由于我国房地产税收政策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些税种没有形成统一完整的政策体系,比如土地增值税。所以,房地产税收筹划要做到合法合规,降低税收风险,不仅要遵守税收法律法规,还要遵守会计准则、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商业习惯,从中找到政策依据,合理制定税收筹划方案。

第三,税收筹划的对象是企业的经营、投资、理财活动。房地产 发企业开发经营活动涉及地产和房产两个部分的主要业务。地产开发经营包括一级开发和二级开发。土地一级开发主体一一政府,往往委托授权房地产开发公司对生地进行“三通一平”“五通一平”“七通一平”,达到建设条件的熟地后,再挂牌出让。土地二级 发即房地产开发公司从政府获得熟地,进一步开发或是进入流通领域,转让、租赁、抵押等,或是 发建造房屋。房产的开发经营即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开发好的土地或是政府取得的的土地上修建房屋,以作为商品房销售,也可以持有自用、出租。但是,房地产开发公司并不直接参与房屋的建造,而是委托给专门的建筑公司,自己承担征地、动迁、开发、营销以及相关的谈判、协调、沟通、筹划等劳务和法律事务。整个开发过程中,房地产开发公司与金融机构关系密切,资金的充足对房地产企业来讲至关重要。房地产税收的筹划要围绕房地产经营业务、经营规律、投融资规律才能有的放矢。

.................

(二)房地产公司税收筹划的方法

房地产企业开展税收筹划,就是按照一般的筹划思路,充分挖掘房地产税收政策的空间潜力,结合本企业的业务特点以及财务制度和资金状况,在合理合法且可行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税负,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益。本文总结以往的研宄成果和实践经验,归纳了九种房地产企业一般的税收筹划方法:

1、利用差别化的税收政策

税收政策的差别体现了国家政策的导向,也为税收筹划提供了空间。比如,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属于非营利性的物业且产权归全体业主的,或无偿赠与了地方政府、公用事业单位的,可将其作为公共配套设施核算成本;而属于营利性的、或产权属于企业的、或产权不明的、或无偿赠与了地方政府和公用事业单位以外的其他单位的物业,要单独核算成本。土地增值税规定产权归全体业主的,无偿移交给政府和公用事业单位的,其成本费用可以扣除;有偿转让的,计算收入并扣除成本费用。这些差别的税收政策,引导了房地产企业的行为。再比如,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市契税执行的税率政策,仅有河北、辽宁等个省市执行的税率政策,吉林和黑龙江两省执行的税率政策。房地产企业投资具体项目时,税率的差异是考虑的因素之一。此外,还可以利用国际税收制度安排的差异,寻求筹划空间。

2、利用优惠性的税收政策

税收的减免税政策,是国家为了宏观经济的需要,引导社会资金向鼓励和支持的行业流动。优惠性税收政策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如免税、减税、税基减免、抵扣减免等,房地产企业要用足用活税收优惠政策,以降低税收负担,提高经济效益。比如,国家为了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民族自治地区可以对本民族地区的企业属于地方分享的部分给予减征或是免征,房地产企业可以考虑到民族地区投资建房。再比如,国家为了调整住房结构,规定建造普通标准住宅,且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的,给予免税;为了鼓励保障房的建设,在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方面,给予开发商减免税的优惠政策。 发商调整产品结构,配套一部分保障性住房,不仅有政策的扶持,也可借此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

三、家和房地产开发公司税收筹划业务流程及空间分析.......9

(一)家和房地产开发公司简介.......9

(二)家和房地产开发公司项目开发业务流程.......12

四、家和房地产开发公司税收筹划方案..........18

(一)家和房地产开发公司税收筹划的思路、原则和方法.........18

(二)家和房地产开发公司税收筹划的主要内容........20

五、家和房地产开发公司税收筹划的效益和风险评价.........40

(一)家和房地开发公司税收筹划的预期效益.........40

五、家和房地产开发公司税收筹划的效益和风险评价

(―)家和房地开发公司税收筹划的预期效益

对于家和房地产开发公司来说,税收筹划一方面带来了直接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提升了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提高了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税收筹划的直接经济利益表现在:一是降低了企业的税费,减少了不必要的支出;二是推迟了一些税款的缴纳,获得了资金的时间价值;三是间接地增加了公司的建设资金,对极度紧张的资金链起到了缓解的作用。提升财务管理水平表现在:一是促进了财务活动的整体协调性,减轻集中纳税所带来的负担;二是规范了会计核算行为,因为税收筹划的基础在于良好的会计信息系统;三是优化了业务模式,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家和房地产开发公司2012年成立,2013年实现销售,为测试税收筹划的效果,家和房地产开发公司仅从财务的角度,准备实施前文所述的税收筹划方案,直接节税效果如表: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通过税收筹划方案可实现节税2847.96万元,考虑实施税收筹划的管理成本、交易成本等其他非税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收益远远大于成本。

................

六、结束语

本文从家和房地产开发公司各业务环节入手,在遵守税收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分析公司的财税状况和税收筹划空间,按照税收筹划的思路、原则和方法,对各项业务进行了税收筹划方案的设计,并讨论了税收筹划的效益和存在的风险,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税收筹划工作要与房地产开发的业务相结合。本文中设计的税收筹划方案与其说是有效应用了税收政策的空间,倒不如说是业务本身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对于房地产财税人员来说,掌握房地产开发和经营的规律和特点,是做好税收筹划工作的前提。

(二)税收筹划工作要有整体观念。从某个环节、某个税种单个的角度来看,税收筹划方案是最优的,但是从整个环节、税种组合效果来看也许并不是最好的;从财务的角度来看,税收筹划方案是可行的,但是放到整个公司层面,就不具有可行性了;从税法单一的角度是合法合规的,但是可能违反了其他的法律法规,或者是不符合商业惯例。

(三)税收筹划要与风险管理紧密结合,釆取有效的措施防范和化解税收筹划风险。同时要积极主动的与税务机关沟通,得到税务机关的认可。也要树立依法纳税的观念,利用税收法律法规制定税收筹划方案,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