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技术创新能力是决定一国在国际竞争中成败与否的关键因素(Grossman 和Helpman,1991)。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与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世界各国进入到依靠创新繁荣实体经济的深度调整时期,创新全球化加速了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的跨国流动,为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带来了良好机遇,而且也带来了严峻挑战。为在全球大调整、大变革中掌握主动权,中国必须加快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从引进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集成创新转变,从跟随者向领导者转变,抢占技术创新的制高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公司治理水平密切相关,特别是股权结构、董事会规模、管理层激励等因素可以显著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对于我国上市公司而言,如何利用公司治理解决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高的问题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新世纪以来,我国科技投入的规模逐年增加,2015 年超过日本和德国以后,成为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2010 年我国研发经费支出仅为 7062.6 亿元,2015 年我国研发经费规模达到 14169.9 亿元,比 2015 年增长 8.9%,较 2011 年翻了一番,年均增速达到了 36.86%。2010 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支出/GDP)是 1.76%,到了 2014年已经达到了 2.05%,尽管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但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如上文所述,尽管我国研发投入与产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研发投入强度与日本、美国、德国相比,研发投入强度仍然较低,2011 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是 1.84%,日本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 3.26%,美国为 2.77%,德国为 2.84%。另外,2013 年我国每万人中研发人员数量为 45.9 人年/万人,而日本为 133 人年/万人,法国为 148 人年/万人,韩国为 160 人年/万人,均显著高于我国。
另外,我国科技发展结构也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主要偏重于试验发展,缺乏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投入。以 2014 年为例,当年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经费总支出的 85.45%,相关基础研究支出仅占 4.72%,因此,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无论是资金投入还是人力资本投入均显著低于试验发展研究支出(详见表 1.1)
........................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 1912 年发表的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使用“创新”这一概念,认为创新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是一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企业规模、产业发展特点、市场环境等方面分析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然而,相关研究并没有真正解决不同行业企业在市场环境、企业规模等相似的情况下,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效率在不同行业企业间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随着创新经济学理论的兴起,为研究相关问题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研究视角。创新经济学理论认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公司治理,公司治理结构可以显著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效率,公司治理水平的差异是导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效率产生差异性的主要原因(Baysinger,1991)。但相关研究并没深入考察不同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行业有利于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的公司治理机制分别是什么。综上所述,本文从股东层面、董事会层面以及管理层激励视角考察公司治理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以及从产业差异视角考察公司治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这也是本领域未来研究的重点。
本文本文从股东层面、董事会层面以及管理层视角深入分析了公司治理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更为深入的研究了股东结构、激励机制、董事会与监事会规模等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为研究公司治理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1.2.2 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存在一系列缺陷,主要表现在监事会的监督功能弱化、独立董事“形同虚设”、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过高等。且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体系不健全是导致其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改善公司治理,进而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速逐步放缓,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认识到技术创新活动对于企业的重要性,进而逐步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提升企业的产品竞争力。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整体技术创新能力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从公司治理视角研究如何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于国民经济的绿色发展意义重大。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为相关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参考,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因此,在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研究如何从公司治理的视角提升上市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对于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质量、完善上市公司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公司治理概述
公司治理理论涉及到管理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该理论主要探讨如何通过正式制度(合约、组织设计、立法等)和非正式制度(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等)使公司有效运作。随着公司以及相关理论的发展,国内外学者纷纷从不同的视角对公司治理理论进行阐述。
2.1.1 公司治理的内涵
综上所述,尽管国内外学者在对公司利益主体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但普遍认为需要在公司治理的框架下,协调各方的利益关系;另外,由于公司治理内涵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公司治理问题具有系统性和庞杂性的特点,因此,国内外学者需要从系统和动态的视角研究公司治理的内涵及其演进。公司治理内涵的不断丰富,不仅需要关注公司内部治理制度以及机制安排,同时还涉及到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因此,公司治理还可以分为“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公司内部治理是指通过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控制代理成本、减少道德风险等)合理的配置管理层与公司所有者之间权利、责任、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公司外部治理不仅包括委托代理关系(经营者与所有者),还涉及到利益相关者。因此,公司治理不仅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以及管理层之间的制衡关系,还包括如何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
2.2 技术创新的内涵
2.2.1 技术创新的内涵界定
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 1912 年发表的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使用“创新”这一概念,认为创新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是一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熊彼特又分别于 1939 年和 1942 年出版了专著《经济周期:资本主义之理论的历史与统计分析》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在这两本专著中引入了颠覆性技术和创造性破坏等概念,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创新理论,强调创新是以创造性破坏为推动力的动态竞争过程。
技术创新是指企业按照市场需求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并首次实现其商业价值的动态过程(江旅安,1997)。技术创新主要包括: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技术创新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的双向作用过程;技术创新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是首次实现商业价值。
2.2.2 技术创新主体
本文主要从上市公司视角考察公司治理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的主体包括与技术创新密切相关的人员、对技术创新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的人员等。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的投入主体包括公司股东、职工、经理层、供货商、公司债权人、商品需求者等。其中,投入资本性资源包括公司债权人以及公司股东;公司的经理层和职工主要依赖于自身人力资本投入同时又是企业技术创新的行为主体;公司供货商以及商品需求者主要以其特殊信息资源等投入;技术创新的利益分享着包括公司股东、职工、经理层、供货商、公司债权人等,他们也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利益主体。
2.2.3 技术创新利益相关者
论文的研究涉及到技术创新的投入主体、技术创新的权利以及技术创新在不同主体之间如何分配权利等,因此,必然会涉及到技术创新的投入主体、权利主体以及利益相关者。综上所述,利益相关者可以定义为那些对技术创新进行投入,同时希望获得相应回报的任何组织或者是个人,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决策。本科所分析的企业技术创新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公司的股东、公司的经理层、员工以及供应商等。其中,公司的股东和债权人对企业投入资金,公司的管理层和员工主要以人力资本投入公司,公司的客户以及供货商主要以产品信息、客户需求等自身所特有的资源对企业进行投入。
..........................
第三章 公司治理影响技术创新的机制分析....................21
3.1 股东层面影响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22
3.1.1 股权集中度影响技术创新的内在机理..................22
3.1.2 股权性质影响技术创新的内在机理..............23
第四章 公司治理结构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实证分析...........................27
4.1 模型建构和变量设定.....................27
4.1.1 模型建构........................27
4.1.2 变量设定...........................29
第五章 结论与实践启示........................39
5.1 论文主要结论.....................39
5.2 实践启示...........................40
第四章 公司治理结构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实证分析
4.1 模型建构和变量设定
4.1.1 模型建构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Panel Data)考察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相关研究思路如下,首先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本文研究的需要,提出哪些公司治理结构因素会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效率;其次,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公司治理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进一步考察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本文结合中国上市公司的实际状况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选择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本文以 2006-2015 年沪深 A 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数据特点是“短而宽”,适合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开展实证分析研究。面板数据模型同时包含了时间序列与截面数据信息,可以同时对比和实证研究时间和截面双重数据维度,与传统的分析方法相比,面板计量模型可以有效降低截面异方差和序列相关问题,参数回归结果更加符合现实。常用的面板计量模型包括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本文采用 hausman 检验分析应当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在实证分析过程中,本文利用 stata14 进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实践启示
5.1 论文主要结论
本文从不同行业对创新需求的差异入手,首先从理论层面考察公司治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系统分析股东结构、激励机制、董事会与监事会规模等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利用 2006-2015 年中国沪深 A 股 1964 家上市公司数据,按照研发支出比重、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两个指标并使用聚类分析方法将所有样本企业划分为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行业,进一步对比考察不同要素密集型行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相关实证结果表明:
第一,公司治理是否完善,其中的关键因素是股东层面,其次是董事会层面,最后才是管理层激励层面,其他因素如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等主要受股东层面的制约。全样本的回归结果表明第 2-10 大股东持股比例、基金持股比例的提升有助于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激励机制层面,董监高年薪总额、董监高持股比例总和、核心技术人员的激励等指标可以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第二,分行业的回归结果与全样本回归结果类似,不同行业中,第 2-10 大股东持股比例(sh2_10)、基金持股比例(fund)、董监高薪酬激励三个变量均可以显著正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决策。技术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高管持股比例以及薪酬可以显著正向提升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其中可能的原因是收益的不确定性以及创新存在的巨大风险,这需要给予董监高一定的股份作为长期激励,另外,也需要给予董监高一定的短期激励,唯有如此,才能保证董监高的基本收益。
第三,劳动密集型行业对技术创新的依赖程度最低,而技术密集型行业对技术创新的依赖程度最高,资本密集型行业居中。具体而言,技术密集型行业中,技术创新活动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而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中,技术创新并不是最重要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商业模式、资源渠道等。
第四,实际控制人性质对于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而言,国有性质的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但对技术密集型行业而言,如果实际控制人为国有企业性质则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这一回归结果表明,国家十分关注高科技行业,使国有资本更多的向资本密集型行业集中,同时在开展高风险的研发活动中,相对于民营资本,国有资本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参考文献(略)
公司治理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我国上市公司工商管理的实证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工商管理文章
- 江西联通4G业务营销渠道建设工商管理策略研
- 新常态下N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 终极所有权结构、社会资本与银行贷款工商管
- “事改企”改革背景下 HD 市规划设计院员工
- 工商管理硕士毕业论文2018精选范文10篇
- 工商管理硕士毕业论文2018优秀范文10篇
- 工商管理论文2018精选范文10篇
- 中国银行邯郸CT支行员工职业倦怠问题工商管
- 中国银行G支行个人中高端客户关系工商管理
- 工商管理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10篇
- A公司销售与售后服务工商管理业务优化研究
- 中国农业银行古交市支行竞争力提升策略工商
- 工商管理硕士毕业论文2018优秀范文十篇
- 工商管理硕士毕业论文2018精选范文十篇
- 工商管理硕士论文2018精选范文十篇
- 工商管理论文2018优秀范文10篇